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复习过程

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复习过程
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复习过程

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习题

大庆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网上习题(全部)

绪论

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2 、地质学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殊性?

3 、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典?

4 、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什么关系?

5 、何谓历史比较法,其具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地球

1 .名词解释:软流圈、岩石圈、重力、地温梯度、地温深度、磁偏角、重力异常

2 .地球的层圈构造是如何划分的?

3 .地壳可划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二者的差异有哪些?

4 .试述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差异。

5 .试述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6 .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哪几个层,他们的特征是什么?

第二章地质作用

1 、名词解释

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风化作帮、风化壳、残积物、基岩、露头、剥蚀作用、河谷、水系、分水岭、河流纵剖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潜水、层间水、落水洞、溶洞、冰川、风蚀

城、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横向搬运、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掺和作用、成岩作用、重结品作用

2 、论述地质作用的分类及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

3 、简述火山的类型及火山机构。

4 、论述基性熔浆与酸性熔浆的差异。

5 、论述岩浆侵入体的类型及特征。

6 、论述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7 、论述风化作用(类型、方式、产物)

8 、论述风化壳的研究意义。

9 、论述河流侵蚀作用。

10 、论述单向环流的成因及地质作用。

11 、论述地下水的水源、存在形式及其类型。

12 、论述岩溶地貌的类型

13 、论述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区别。

14 、论述常见冰蚀地貌和风蚀地貌的类型。

15 、论述基岩海岸的侵蚀地貌。

16 、论述海洋的环境分区。

17 、论述湖泊的沉积作用。

18 、论述滨海的沉积地貌。

19 、论述浅海的沉积作用。

20 、简述风积的原因。

21 、论述风成砂和风成黄土的特征。

22 、论述冰碛物的特征。

23 、论述成岩作用的方式。

第三章造岩矿物

1 、名词解释

矿物、晶体、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单形、聚形、品面条纹、结晶习性

2 、矿物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3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内容?

4 、写出十级摩氏硬度计。

5 、为什么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矿物的条痕比颜色更具有鉴定意义?

6 、试述矿物颜色的成因分类。

7 、试述矿物的解理分级。

8 、矿物的解理和断口有何关系?

第四章岩浆岩及变质岩

1 、名词解释:

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变质矿物、隐品质结构、显晶质纺构、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2 、 SiO2 是岩浆岩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何通过其含量划分岩浆岩类型?列举各种种类的常见岩石类型。

3 、何谓造岩矿物,组成岩浆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

4 、为什么深成侵入岩多具有全晶质结构,而浅成侵入岩和喷出岩多具有半品质或玻璃质结构?

5 、试述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常见构造类型。

6 、试述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常见结构类型。

7 、如何区分变质岩的定向构造?

第五章沉积岩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

沉积岩、表生作用、母岩、碎屑岩、成分成熟度、 ZTR 指数、碎屑岩的结构、杂基、结构成熟度、层理构造、胶结物、剥离线理、同生变形构造、球枕构造、

2 、简述沉积岩的主要物质成分和分类。

3 、简述母岩风化产物的类型。

4 、论述碎屑岩的成分。

5 、碎屑岩的结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其特征有哪些?

6 、论述碎屑岩的粒度分类与命名方法。

7 、论述碎屑岩的构造类型及其特征。

8 、论述常见层理的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9 、碎屑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10 、比较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压扁层理与透镜状层理

11 、论述碎屑岩的同生变形构造的类型及特征。

12 、论述砾岩的特征与研究意义。

13 、论述砾岩的分类。

14 、根据在剖面中的位置砾岩可划分出哪些类型,如何区分它们?

15 、根据砾岩的成因,可划分出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何特点?

16 、简述长石砂岩的成因。

17 、论述粉砂岩的特征。

18 、论述火山碎屑岩的成分及其特征。

19 、论述火山碎屑岩的结构与构造类型。

20 、论述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

21 、论述碳酸盐岩的成分。

22 、简述竹叶状灰岩、叠层石的成因。

23 、论述鲕粒的组成、类型及生长条件。

24 、亮晶胶结物与粒间灰泥的区别。

25 、碳酸盐岩的特殊构造类型有哪些,它们的成因怎样?

第六章古生物

1 、名词解释:

化石、古生物、古生物学、形态功能分析法、活化石、先驱化石、孑遗化石

2 、化石的形成和保存的条件有哪些?

3 、试述化石根据保存条件所划分的类型有哪些?

4 、化石具有哪些应用?化石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 、古生物是如何分类和命名的?

第七章地层

1 、名词解释

岩层、地层、地层学、地层层序、相对地质年代、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包含原理、同位素地质年龄、地层划分、地层对比、地层单位、层型、标准剖面、标准化石、化石组合法

2 、论述相对年代及其确定方法

3 、简述地层的两大系统,及二者间的关系。

4 、何谓岩石(生物、年代)地层单位,它们有何关系?常用的地层单位是什么?它们分哪几级?有何特点?

5 、何谓标准剖面?标准剖面如何选择?

6 、标志层具有哪些特征?标志层的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7 、如何表示地层代号?

8 、论述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第八章构造地质

1 、名词解释

构造地质学、石油构造地质学、应力、地应力、应变、褶皱、背斜、向斜、枢纽、轴迹、挠曲、构造阶地、穹窿、构造盆地、断裂构造、节理、断层、同沉积背斜、底辟构造、同生断层、潜山披覆构造。

2 、简述岩石变形的五种方式和两种基本类型。

3 、简述岩石变形的阶段。

4 、简述水平岩层及其特征。

5 、简述岩层的产状要素。

6 、简述倾斜岩层的出露特征。

7 、简述褶皱的基本形态及褶皱要素。

8 、论述按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划分的褶曲类型及其特征,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之。

9 、论述根据转折端形态划分的褶曲类型及其特征。

10 、论述褶曲在平面上的形态分类。

11 、论述褶曲的组合形态。

12 、论述张节理和剪节理的特征。

13 、论述断层的几何关系分类。

14 、论述断层按两盘相对运动关系分类及不同类型断层的特征,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断层类型。 15 、论述并图示断层的剂面组合类型。

16 、论述断层的野外识别标志。

17 、论述地层的接触关系类型及特征。

18 、论述岩休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类型及特征。

19 、论述不整合的识别标志。

20 、论述同沉积背斜及其特征。

21 、论述同生断层及其特征。

第九章沉积相

1 .何谓沉积相?何谓沉积环境?二者关系如何?

2 .何谓相序基木法则(或称相变规律、或沃尔索法则)?并说明它在相分析中的应用?

3 .何谓相模式?它有那四方面的作用?它是如何建立的?它与沉积环揽、沉积相有何关系?

4 .沉积相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依据,划分出哪此相组和相?

5 .试说明冲积扇沉积的一般特征。它可划分几种主要类型?并比较它们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6 .冲积扇相与石油地质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7 .河流有哪几种类型?齐有何特征?其定量判别标准是什么?

8 .河流沉积中的上部旋回沉积和下部旋回沉积是如何划分的?

9 .河流各种亚相的形成作用可划分那儿种类型?并比较二者在亚相上的异同?

10 .试对比弯曲河流和辫状河流的分布关系及二者形成条件的差别。

11 .边滩、心滩的水动力特点、沉积物特点有何异同?

12 .试说明河流相的沉积韵律和二元结构及其控制因素。

13 .试述湖泊相的沉积类型及其划分原则。

14 .试述淡水碎屑湖泊相的一般沉积特点、亚相类型旋其划分标志。

15 .试说明湖泊环境的沉积作用及其沉积模式的建立(剖面模型和垂向层序)。

16 .试说明湖泊相砂岩体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并指明含油有利相带。

17 .试说明海洋环境的一般特点。

18 .试从水体深度、海底地形、滨线位置等方面说明海相组的划分并对比之。

19 .试说明海洋环境的一般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条件。

20 .试述海相组沉积与油气的关系。

21 .什么叫三角洲?概括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及其沉积作用。

22 .根据海浪、潮汐、河流、海岸地形、物质来源、海岸进退说明四种主要类型三角洲的形成作用。综述三角洲各亚相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纵横向组合关系。

第十章油、气、水的成分和性质

1 .什么是石油?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 .石油的族分、馏分、组分、组成及化合物组成有哪些?

3 .石油的主要物性有哪些?其影响因索有哪些?

4 .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产状分类有哪些?

5 .什么是干气和湿气?干气与湿气的主要区别?

6 .什么是油田水?油田水的来源是什么?

7 .地下水的产状有哪些?

8 .油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

9 .油田水的类型(苏林分类)包括哪些。

10 .油田水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主要应用有哪些?

11 .为什么石油通常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

第十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1 .为什么石油的成因至今还存在一些争论?

2 .试简述油气无机成因说的主要论点和证据。

3 .试简述油气有机成因说的主要论点和证据。

4 .什么是沉积有机质?

5 .什么是干酪根?干酪根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6 .按照油气有机成因理论,试简述油气生成的原始物质。

7 .试简述油气生成的人地构造条件和沉积条件。

8 .试阐述油气生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9 .试叙述油气生成,般的模式。

10 .生油岩、生油层、生油层系、含油层系的概念。

11 .生油层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12 .生油层岩性特征有哪些?

13 .有妇 L 质丰度指标有哪些?

14 .有机质类型指标有哪些?

15 .生油层地球化学指标有哪些?

16 .生油层综合评价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第十二章储集层和盖层

1 .储集层、含油气层、油层、产层的概念

2 .储集层有哪些类型?

3 .什么是孔隙?孔隙的类型有哪些?

4 .绝对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的概念?

5 .有效孔隙度和绝对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6 .渗透性概念、达西公式、渗透率的物理意义。

7 .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的概念。

8 .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9 .渗透率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

10 .什么是孔隙结构?孔隙结构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11 .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问?

12 .石卒屑岩储集层储集性质的影响因素?

13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 ?

14 .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性质的影响因索及分布规律?

15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

16 ,碎屑岩储集层与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区别?

17 .其它岩类储集层主要包括哪典类型?

18 .什么是盖层?盖层的类型有哪些?

19 .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是什么?

20 .什么是生储盖组合?生储盖组合有哪些类型?

第十三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1 .油气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的概念。

2 .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3 .试叙述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4 .试叙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5 .试叙述油气初次运移的模式。

6 .了解并掌握油气初次运移的时期、方向、距离和通道。

7 .试叙述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

8 .试叙述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

9 .了解并掌握油气二次运移的时期、方向、距离和通道。

10 .油气运移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十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聚集

1 .什么是圈闭?圈闭的(要索)组成包括哪些?

2 .圈闭的类型有哪些?

3 .以背斜为例,图示圈闭的溢出点、圈闭的面积、闭合高度。并解释他们的概念。

4 .如何度量圈闭?

5 .何谓油气藏?

6 .含油气高度、含油边缘、含水边缘、含油气面积、油水过渡带、边水和底水、气顶和油环等概念。

7 .油气成藏必备的地质要素有哪些?

8 .油气藏富集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有哪些?

9 .油气聚集的机理有哪些?

10 .油气聚集的模式有哪些?

11 .油气成藏的基木过程?

12 .什么是差异聚集?油气差异聚集的过程?油气差异聚集规律(结论)是什么?

13 .油气差异聚集原理适用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干扰因素?

! 4 .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原因有哪些?油气藏破坏的结果是什么?

15.什么是次生油气藏?它是如何形成的?次生油气藏的特点有哪些?

16 .确定油气藏成藏期的方法有哪些?

第十五章油气藏类型

1 .油气藏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2 .背斜油气藏有哪些类型?有何主要特点?

3 .断层油气藏有哪些类型?有何主要特点?

4 .断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5 .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有哪终?

6 .断层油气藏形成条件有哪些?

7 .岩体刺穿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和形成条件是什么?

8 .裂缝性油气藏的成因及特点。

9 .地层油气藏包含哪些主要类型?有何主要特点?

10 .岩性油气藏概念及形成机制?有哪些主要类型?

11 .岩性油气藏有哪终生要特征?

12 .什么是水动力油气藏?其形成机制是什么?

13 .复合油气藏的概念?

第十六章油气田勘探概论

1 .油气田勘探工作具有哪些特点?

2 .油气田勘探工作有哪些方法?

3 .什么是勘探程序?勘探程序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4 .划分油气勘探程序有什么意义?

5 .CNPC 与石油大学关于油气勘探程序是如何划分的?

6 .执行油气勘探程序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十七章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

1 .油气田开发过程是什么?

2 .如何划分油气田开发阶段?

3 .开发地质学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4 .开发地质与勘探地质区别是什么?

5 .开发地质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6 .什么是开发地质特征?开发地质特征包含哪些内容?

7 .什么是油层对比?油层对比划分哪些单元?

8 .油层对比的一般方法。

9 .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和分类。

10 .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

11 .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因素是什么?

12 .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气采收率。

第十八章油气储量计算

1 .工业油、气流(储量起算)标准;油、气井工业油、气流标准;储层工业油、气流标准。

2 .原地量、可采量、资源量、储量、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不可采量、表内储量、表外储量概念。

3 .原地量分类、地质储量分类、可采量分类

4 .储量计算、储量复算、储量核算、储量结算概念

5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原则

6 .容积法计算储量原理

7 .含油(气)面积确定方法

8 .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的方法

9 .有效厚度电性标准

10 .有效厚度划分方法

11 .有效孔隙度确定方法

12 .原始含油饱和度确定方法

13 .物质平衡法计算储量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

14 .产量递减法计算储最的原理及应用条件

15 .水驱特征计算储量的原理及应用条件

16 .矿场不稳定试井法计算储量的原理及应用条件

17 .储量可靠性评价内容和储量参数误差产生的原因

18 .探明储最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地质学基础试题和答案

《地质学基础》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30个) 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4、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5、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双变质带:大洋板块沿贝尼奥夫带在岛弧与大陆边缘下插引起的成双变质带,一个是分布于靠大洋一侧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另一个是与之平行的高温低压变质带。 7、风化壳:指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壳(层)。 8、岩石孔隙度:指岩石内孔隙总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9、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10、冰川: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11、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规则排列的固体称为晶体。 12、克拉克值: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13、类质同象:指在矿物晶体结构中,由性质相似的其它离子或原子占据了原来离子或原子的位置,而不引起化学键性和晶体结构类型发生质变的现象。但可引起化学成分及其它有关性质的改变。 14、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早先形成的岩石(母岩)经风化、剥蚀等一系列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产物,再经搬运、沉积和固结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5、岩浆岩的产状:指岩浆岩体在空间上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关系以及形成时所处的深度及地质构造环境等。 16、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17、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在沉积的过程中,使原来粗、细、轻、重混杂在一起的物质,按一定顺序依次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18、波痕:波痕是在流水(或风)作用下,砂质沉积物移动时所形成的沙纹或沙波。 19、火山碎屑岩:指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岩石。 20、沉积相: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包括岩石的、生物的、地化的特征)。 21、三角洲:带有泥砂的河流进入蓄水盆地,因流速减小,沉积物在河口地区大量堆积,并导致岸线向盆地方向不规则进积而进行的沉积体。 22、浊流:指沉积物颗粒靠涡流(湍流)支撑,呈悬浮状态在流体中搬运的重力流。 23、碳酸盐岩的清水沉积作用:就是指在没有或很少有陆源物质流入的陆表海环境中的碳酸盐沉积作用。 24、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 25、标准化石:在一个地层单位中,选择少数特有的生物化石,具有生存时间短、地理分布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一(含答案)

试题一 课程名称:《石油地质基础》适用班级: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岩石: 2、矿物: 3、沉积岩: 4、地质作用: 5、构造运动: 6、沉积相: 7、油气的运移: 8、石油: 9、油气藏: 10、圈闭: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地球的形状为的椭球体。 2、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以为主要能源而引起地表形态和发生 变化的地质作用。 3、成岩作用的方式主要有:、、。 4、矿物在形成过程中有趋向于的习惯,晶体的这种习惯称结晶 习性或简称晶习。 5、深成侵入作用形成的岩体主要呈、产出。 6、促使岩石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及。 7、层理由、、等要素组成。

8、生物演化的特点是:、、。 9、年代地层单位包括、、、、时间带六级。 10、通常根据构造运动的方向将构造运动划分为运动和运动两 类。 11、断层的要素有:、、、。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岩石是否发生变质的标志是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形状的改变。() 2、在碳酸盐岩中,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为石灰岩类,白云石含量大于50%的 为白云岩类。() 3、湖成三角洲亚相属于碎屑湖泊相。() 4、地层接触关系通常指上下地层的产状变化关系。() 5、采收率是可采储量与剩余可采储量的比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碎屑岩的结构与储油物性的关系如何? 2、粘土岩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3、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是什么? 4、简述断层的分类。

5、油气藏有哪些类型? 五、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绘图示意断层的产状要素 2、绘图示意褶曲根据形态可分为哪两种类型。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述油气生成的外在条件有哪些?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绪论一填空题 1 圈。 2 内部圈层。 3 4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 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698.74%,称为造岩元素。 7 8、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温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增高,但不均匀。 9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 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 12、 先后关系。 13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4、地表形态地貌始终处于不断的剧烈的运动变化中(F) 5、地球内部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均匀的增加(F) 6、地质作用既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T) 7、野外观察是直接观察自然界的地质现象(T) 8、绝对地质年代又称同位素地质年龄(T)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地质学基础》思考与习题集 绪论 重要术语 地质学、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 复习思考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重点何在? 2.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主要方面? 3.试述地质学研究的意义? 4.你怎样理解地质学的特色? 5.地质学研究的方法怎样? 第一章:地球的一般特征 重要术语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大地热流、常温流、地热增温流、放射性热、增温率、增温级、地温梯度、地磁要素、纵波、横波、地壳、地幔、地核、软流圈、岩石圈、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活动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科里奥利力、莫霍面、古登堡面复习思考题 1.外力作用的三大因素是什么?如何理解其作用和意义。 2.纵波、横波、表面波的特点怎样? 3.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主要层圈?其物质状态怎样? 4.洋壳与陆壳的差别何在? 5.解释:康拉德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6.海底地貌分为哪些单元?各单元的特征怎样?

7.大陆地形有哪些主要单元? 8.主动性大陆边缘和被动性大陆边缘有何不同? 9.由赤道至两极地磁三要素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0.说明地温梯度、地温级、地温率的区别? 11.地表最高点、最低点如何? 第二章:矿物 重要术语 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有哪些? 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3.解释: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举例。 4.解释:类质同像、同质异像、举例。 5.解释:显晶质、隐晶质。 6.解释:解理与断口。 7.什么叫矿物晶体及集合体?有哪些常见的矿物集合体? 8.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9.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化学成分的特点怎样? 10.掌握实验中学过的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

地质学基础复习题汇编

绪论 一填空题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地质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岩石圈。 2、地球是由若干不同状态和成分的物质呈同心圈层所组成的。以地表为界,可以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4、我们主要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作为划分地球的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或界面或间断面。其中莫霍面、古登堡面、把地球的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内核和外核。 、地壳元素中的氧、硅、铝、钙、钠、钾、镁等八种元素含量最高,占地壳总量的98.74%,称为造岩元素。 、地壳由一个不连续面康拉德面分为硅铝层或花岗岩质层和硅镁层或玄武岩质层上下两层。 8 9、地球内部的三个基本圈层是薄的,铝镁硅酸盐地壳,铁镁硅酸盐地幔和铁镍为主的地核。 10、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质学上采用相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绝对地质年代来表示地质事件的具体时间。 11、根据地之作用的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大类。 12、相对低质年代是根据地质时期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古生物阶段来确定地质事件发生的相对先后关系。 13、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时间、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解性等特点。 1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和综合分析等。 二、名词解释: 1、地质学 2、地壳 3、岩石圈 4、软流层 5、地质作用 6地质年代 7克拉克值 三、单选题 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 ( b)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 a)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 d、地核 3、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 ( c) a、地壳b、岩石圈c、大气圈d、地球表层 4、直接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是? a、元素b、矿物c、岩石d、矿石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b) a、硅b、氧c、铝d、铁 6、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 (a) a、地震b、高山削平c、海底上升d、油田形成 四、双项选择 1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的是 a、康拉德面 b、莫霍面 c、古登堡面 d、莱曼面 e、地表面 2、主要由8种元素组成,具有硅铝层和硅镁层双层结构的是 a、硅铝层 b、洋壳 c、陆壳 d、硅镁层 e、铁镁层 3、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构造作用 b、岩浆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e、沉积作用 4、地球内部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 a、物质交流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能量传输 五、判断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地壳(F) 2、矿物是尊称地壳的最基本单位(T) 3、地球是若干个相对状态而成分不同的物质是同心圈层所组成(F)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doc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x2=10分) 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 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 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0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 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燃 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x1=30分) 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 、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界、是—、统。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 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二、泥盆纪、志留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 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O

三、选择题(10x2=20分) 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 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 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 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5、石油和天然气与(c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d )o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b )o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b )。 A.风化■—搬运一剥蚀一沉积一成岩 B.风化一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C.剥蚀一风化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D.剥蚀一搬运一沉积一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d )o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 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a )相。 A.陆 B.海 C.滨海 D.浅海 四、简答题(5x5=25分) 1、以下胶结类型分别属于哪一?类?

地质学基础(高起专)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题库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高起专) 单选题 1. 幔核界面-古登堡面位于地下约_____深度。(6分) (A) 670km处(B) 1000km处(C) 2900km处(D) 5157km处参考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的是_____。(6分) (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参考答案:C 3. 矿物的_____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6分) (A) 颜色(B) 条痕(C) 透明度(D) 光泽参考答案:D 4. 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6分) (A) 花岗岩(B) 安山岩(C) 石灰岩(D) 大理岩参考答案:C 5. 在大陆表层由风化残积物组成的一个不连续的薄壳,称为_____。(6分) (A) 残积物(B) 坡积物(C) 土壤(D) 风化壳参考答案:D 6. 下列风化作用类型中,属于物理风化作用的是_____。(6分) (A) 溶解作用(B) 氧化作用(C) 冰劈作用(D) 水解作用参考答案:C 多选题 7. 下列属于内力地质作用的是_____。(6分) (A) 岩浆作用(B) 构造运动(C) 风化作用(D) 变质作用参考答案:A,B,D 8. 下列属于矿物的光学性质的是_____。(6分) (A) 颜色(B) 条痕(C) 透明度(D) 解理参考答案:A,B,C 9. 下列选项中,属于化学风化作用的是_____。(6分) (A) 溶解作用(B)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C) 碳酸化作用(D) 氧化作用参考答案:A,C,D 10. 按照形成岩石的地质成因,可将岩石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6分) (A) 岩浆岩(B) 沉积岩(C) 侵入岩(D) 变质岩参考答案:A,B,D 11.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_____。(5分) (A) 构造运动(B) 地形(C) 岩石特征(D) 气候条件参考答案:B,C,D 判断题 12. 在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地球内部圈层是否属于岩石圈部分?(5分)参考答案:错误 13.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以外的外能和地球内部的内能。其中,内能是否包括重力能、热能、太阳辐射能、结晶与化学能等?(5分)参考答案:错误 14. 解理是否指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方向裂开的能力?(5分)参考答案:正确 15. 由于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共同作用,使岩石与外界接触的棱角部分逐步风化直至消失,最后变成球形或椭球形,这种现象是否称为差异风化?(5分)参考答案:错误 填空题16. 地球的内部圈层从地表向下,分为地壳、地幔、地 核,其分界面分别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5分) 17. 矿物的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按照透明程度由高到低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5分) 18. 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自上到下大致可分为四层,分别为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岩石及基岩。(5分) 单选题 1.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地对谷底和谷坡进行冲蚀破坏,这个过程称为_____。(5分) (A) 剥蚀作用(B) 下蚀作用(C) 侧蚀作用(D) 侵蚀作用参考答案:D 2. 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河谷、瀑布具有向上游迁移并逐渐消失的规律,这一现象称为_____。(5分) (A) 向源侵蚀(B) 袭夺现象(C) 截弯曲直现象(D) 牛轭湖参考答案:A 3. 冰川对地面的破坏作用称为_____。(5分) (A) 侵蚀作用(B) 刨蚀作用(C) 溶蚀作用(D) 潜蚀作用参考答案:B 4. 下列不属于冰蚀地貌的是_____。(5分) (A) 冰斗(B) 冰蚀谷(C) 冲沟(D) 羊背石参考答案:C 5. 根据海水运动产生原因及特点,海水运动形式分为若干基本类型,下列不属于海水运动形式的是_____。(5分) (A) 波浪(B) 潮汐(C) 洋流(D) 环流参考答案:D 6. 在海进沉积序列中,在纵向剖面上表现为_____。(5分) (A) 沉积物粒度下粗上细(B) 沉积物粒度较粗(C) 沉积物粒度下细上粗(D) 沉积物粒度较细参考答案:A 多选题 7. 根据流水在地面流动的特点,将地面流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_____。(5分) (A) 波流(B) 浊流(C) 洪流(D) 河流参考答案:A,C,D 8. 河流的冲积物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5分) (A) 良好的分选性(B) 较高的磨圆度(C) 清晰地层理(D) 较差的磨圆度参考答案:A,B,C 9.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包括_____。(5分) (A) 机械沉积作用(B) 化学沉积作用(C) 生物沉积作用(D) 石化作用参考答案:A,B,D 10. 按照冰川的形态特征、规模和所处地形的条件,可将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_____。(5分) (A) 大陆冰川(B) 山谷冰川(C) 山麓冰川(D) 山岳冰川参考答案:A,D 11. 根据海水运动和滨海区的地势特点,将滨海区分为三个带,分别为_____。(5分) (A) 外滨带(B) 前滨带(C) 中滨带(D) 后滨带参考答案:A,B,D 判断题 12. 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谷底和谷坡进行磨蚀破坏,这个过程是否称为河流的冲蚀作用?(5分)参考答案:错误

2008地质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卷)

安庆师范学院 2008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地质学基础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学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大题 2、考生答题时必须准确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等 栏目,字迹要清楚工整 一、判断是非题(正确的填“ T”,错误的填“ F”每空1分, 共10分) ()1.野外调查是地球科学工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它能获 取所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3.第四纪以后发生的地壳运动一般被称为新构造运动。 ()4.我国76年唐山地震成因属于火山地震,今年的汶川大地 震属于构造地震。 ()5.超基性岩浆岩中,SiO2含量为65 %以上。 ()6.地层是一层层沉积而成的,因此,较新的地层在任何情况 下,总是位于较老的地层之上。 ()7.地壳总质量最多的是沉积岩,占地壳表面积最多的是火成 岩。 ()8.整个地球内部都是熔融的,到处都存在岩浆。 A 卷) 院系 姓名

)9.岩层的走向与倾向相差180 ° )10.背斜的核部都是新岩层,向两翼地层逐渐变老。 1 ?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 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 .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2 ?岩浆: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 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 2 .岩浆岩:岩浆岩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 石'。 3. 断层: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3.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 裂构造。 4. 地堑;两条或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其 两侧为上升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地堑。 ( )。 2. 矿物比较硬度计中,硬度为 5,7,9 的矿物分别是( )、 ( )和( )° 3.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 )和( )° 4. 组成断层的基本要素有:( )、( )和( )° 5. 板块的边界类型包括( )、( )和( )° 6. 晚古生代是由( )、 ( )和( )三个纪 1.地球内部层圈从外到内可分为( )和 组成。 (每空1分,共20分) 7.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 八室内实验和模拟实验以及 三、名词解释: 分,共15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8f

第八章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 一、名词解释 构造运动升降运动水平运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水平岩层直立岩层褶皱要素背斜向斜节理劈理断裂断层断层要素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二、判断题 1.褶皱与断层是岩石变形产生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它们总是相互独立产生的。() 2.地层的不整合接触关系既记载了剥蚀作用发生的时间也记载了一次沉积间断。() 3.斜歪褶皱与倾伏褶皱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因此,一个褶皱不可能既是斜歪褶皱又是倾伏 褶皱。() 三、选择题 断层的上盘是指 a.断层相对向上运动的一盘 b.断层面以上的断盘 c.相对向上滑动的一盘 d.断层主动一盘 °”中的35°代表 地层产状符号“35°27 a.地层的走向 b.地层的倾向 c.地层的倾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该岩层的 a.走向 b.倾向 c.没有特定意义的几何线 d.露头线 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a.整合 b.平行不整合 c.角度不整合 d.以上答案都不对 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走向和倾角 d.以上都不对 岩层的真倾角 a.大于视倾角 b.小于视倾角 c.等于视倾角 两套地层关系反映了构造演化过程为:下降沉积-褶皱、岩浆侵入并遭受剥蚀——再下降沉积,其接触关系为 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 c.整合 d.假整合 褶皱枢纽是指 a.单一褶曲面往上凸的最高点连线 b.单一褶曲面往下凹的最低点连线 c.单一褶曲面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d.褶曲轴面与地面交线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直交的断层是 a.横断层 b.倾向断层 c.走向断层 d.顺层断层 四、填空题 1.断层面倾斜,上盘上升者称( )断层;上盘下降者称为( )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近 于直立且断盘作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者叫做( )断层. 2.将褶皱大致平分的一个假想的面称(),该面与水平面相交的线叫做()、它的方 向代表了褶皱的()方向。 3.当褶皱轴面大致呈水平状态时,这种褶皱称为()褶皱,这种褶皱两翼地层层序 一定是一翼()而另一翼则为() 4.隔挡式褶皱的特点为是:背斜();向斜();隔槽式褶皱的特点 是背斜();向斜()。 5.岩层的真倾角总是()于视倾角;真厚度总是()于视厚度。 五、问答题 1.在野外工作中如何确定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存在? 2.何谓产状?岩层的产状要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几何关系? 3.为什么在野外测量岩层倾角一定要垂直岩层的走向?试证明真倾角恒大于视倾角? 4.如何确定褶皱构造的存在? 5.向斜和背斜其本质区别何在? 6.在野外确定一条断层是否存在有哪些标志? 7.何谓岩层的厚度?如何识别岩层的真厚度与视厚度? 8.简述褶皱的形态分类、褶皱的组合分类。 9.简述断层的形态分类,断层的组合分类。 10.节理(裂缝)发育的影响因素如何? 11.断层存在的地面标志和井下标志有何异同? 12.断层和褶曲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六,读图题 1.下面的褶曲名称分别是什么?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

肈腿薇螅芀莄薃螄羀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间、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xzCK7。 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地温梯度。 14、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LbauT。 15、异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正常地层压力可由地表至地下任意点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来表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 16、岩心收获率——岩心长与取心进尺之比的百分数,即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取心长度X100%。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5×2=10分) 1、干酪根:是指沉积岩(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 油母质。 2、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 3、沉积岩:是在近地表条件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及其它物质,经搬运、沉积及成 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4、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并使能阻止储集层中的油气向上溢散的岩 层。 5、石油:储存在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由碳氢化合物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呈液态或稠态的可 燃有机矿产。 二、填空题(30×1=30分) 1、根据海拔高程和地形起伏特征,陆地地形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 盆地、高原、平原等。 2、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地质年代单位:宙、宙、纪、世。 3、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4、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5、摩氏硬度从1到10的矿物依次是:划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 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6、地质年代从早到晚依次是: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 二、泥盆纪、志留纪、石炭纪、三叠纪、二叠纪、侏罗纪、白 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三、选择题(10×2=20分) 1、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分为( c )、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A.沉积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物理风化作用 D.岩浆作用 2、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 a )、重结晶作用。 A.胶结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搬运作用 3、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c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d )。 A.氧和铝 B.铝和硅 C.铁和镁 D.氧和硅 5、石油和天然气与( c ) 关系最为密切。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6、下列岩石中,储油条件最好的是( d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粘土岩 D.沉积岩 7、沉积岩一般可分为( b )。 A.碎屑岩、粘土岩、石灰岩 B.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 C.碳酸盐岩、碎屑岩、变质岩 D.粘土岩、碳酸盐岩、砾岩 8、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各种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b )。 A.风化—搬运—剥蚀—沉积—成岩 B.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C.剥蚀—风化—搬运—沉积—成岩 D.剥蚀—搬运—沉积—成岩。 9、不同的沉积相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生物发育 B.气候状况 C.地球化学条件 D.自然地理条件10、在沉积相的分类中,湖泊相属于( a )相。 A.陆 B.海 C.滨海 D.浅海 四、简答题(5×5=25分) 1、以下胶结类型分别属于哪一类?

华东《油气田开发地质学》2019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

------------------------------------------------------------------------------------------------------------------------------ (多选题)1: 从地质发展的观点看,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可以是()。 A: 油源区附近长期继承性的长垣带 B: 盆地内部的斜坡带 C: 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滚动背斜带 D: 环礁型生物礁带 正确答案: (多选题)2: 下列给出项中,()是油层对比的成果图。 A: 栅状图 B: 岩相图 C: 小层平面图 D: 油砂体连通图 E: 古地质图 正确答案: (多选题)3: 世界各国许多油气田中普遍存在异常地层压力,下列()作用可能形成异常地层压力。 A: 泥页岩压实作用 B: 粘土矿物脱水 C: 有机质生烃 D: 渗析作用 E: 构造作用 正确答案: (多选题)4: 油层划分和对比的主要依据有()等。 A: 岩性特征 B: 储集单元 C: 地球物理特征 D: 沉积旋回 正确答案: (多选题)5: 下列给出条件中,()是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所需参数。 A: 有机质丰度 B: 有效孔隙度 C: 累积产气量 D: 含油面积 正确答案: (多选题)6: 连续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和储集层在时间上连续沉积,两者直接接触,下列()均属于连续生储盖组合。 A: 不整合型 B: 断层型 C: 指状交叉式 D: 上覆式 正确答案: (多选题)7: 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深适中,具有一定的压力,后因断裂作用下降,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成()。 A: 低压异常

02145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共8套)(DOC)

02145地质学 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 姓名 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_ 一、名词解释(4′×8共计32分) 1.新构造运动 2.风化壳 3.莫霍面 4.标准化石 5.岩石圈 6。矿物 7. 向斜 8. 转换断层 二、填空(1′×20共计20分)。 1、古登堡面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界面。 2、火山喷发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 3、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 类岩石名称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4、中生代从早到晚有,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5、变质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6、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__三类。 7、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20×1共计20分) 1、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___________. A、J B、K C、T D、Q 2、印支运动发生于______纪。 A、石炭纪 B、二叠纪C、三叠纪 D、白垩纪

3、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_____. A、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区域变质作用C、埋藏变质作用D、动力变质 作用 4、加里东运动发生于________. A、中生代B、晚古生代C、早古生代 D、新生代 5、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_______。 A、倾伏褶皱 B、直立褶皱 C、倾斜褶皱 D、翻卷褶皱 6、在推覆构造中,由于强烈侵蚀作用,如果较年轻岩块出露于较老岩块之中,这种构造 称为________。 A、飞来峰B、构造窗C、逆掩断层 D、冲断层 7、片理构造是区域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下列哪一种片理构造变质作用最强______.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片麻状构造 8、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经历时间最长的地质时期是__________。 A.元古代B.古生代 C.中生代D.新生代 9、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 A、早奥陶世 B、第三纪 C、白垩纪 D、早寒武世 10、哪一种沉积建造反映了由海相到陆相的转换________。 A、复理石沉积B、浊流沉积 C、磨拉石沉积 D、火山碎屑沉积 11、古登堡面与莫霍面之间属于地球的哪一部分_________. A、上地壳 B、下地壳 C、地幔 D、地核 12、中生代裸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下列哪一种植物化石不属于裸子植物_____. A、大羽羊齿 B、苏铁C、松柏D、银杏 13、界、系、统、阶是__________. A.岩石地层单位 B.时间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 D.年代地层单位 14、石英在摩氏硬度计中属于哪一级别_________。 A、5 B、6 C、7 D、8 15、下列哪一类岩石属于动力变质岩________。

石油地质基础知识

石油勘探开发全流程 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要流程:地质勘察—物探—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完井—射孔—采油—修井—增采—运输—加工等。这些环节,一环紧扣一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作为专业石油人,我们有必要对石油勘探开发的流程有一个全局的了解! 一.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就是石油勘探人员运用地质知识,携带罗盘、铁锤等简单工具,在野外通过直接观察和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底层、岩石,了解沉积地层和构造特征。收集所有地质资料,以便查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地带和分布规律,以达到找到油气田的目的。但因大部分地表都被近代沉积所覆盖,这使地质勘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质勘探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它极大地缩小了接下来物探所要开展工作的区域,节约了成本。 地面地质调查法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和细测三个步骤。普查工作主要体现在“找”上,其基本图幅叫做地质图,它为详查阶段找出有含油希望的地区和范围。详查主要体现在“选”上,它把普查有希望的地区进一步证实选出更有力的含油构造。而细测主要体现在“定”上,它把选好的构造,通过细测把含油构造具体定下来,编制出精确的构造图以供进一步钻探,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找到油气田。 二.地震勘探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反射波法地震方法是一种极重要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当地层岩石的弹性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震波场发生变化,并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通过人工接收变化后的地震波,经数据处理、解释后即可反演出地下地质结构及岩性,达到地质勘查的目

的。地震勘探方法可分为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三大类,目前地震勘探主要以反射波法为主。 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野外采集工作。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在地质工作和其他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探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用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这一阶段的成果是得到一张张记录了地面振动情况的数字式“磁带”,进行野外生产工作的组织形式是地震队。野外生产又分为试验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内容是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 第二个环节是室内资料处理。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对野外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工作,得出的成果是“地震剖面图”和地震波速度、频率等资料。 第三个环节是地震资料的解释。这个环节的任务是运用地震波传播的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的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说明地层的岩性和地质时代,说明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绘制反映某些主要层位的构造图和其他的综合分析图件;查明有含油、气希望的圈闭,提出钻探井位。 三.钻井 经过石油工作者的勘探会发现储油区块, 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在预先选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圆柱孔眼,并钻达地下油气层的工作,称为钻井。 在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的各项任务中,钻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诸如寻找和证实含油气构造、获得工业油流、探明已证实的含油气构造的含油气面积和储量,取得有关油田的地质资料和开发数据,最后将原油从地下取到地面上来等等,无一不是通过钻井来完成的。钻井是勘探与开采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勘探和开发石油的重要手段。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烃源岩 2、盖层 3、岩性标准层 4、沉积旋回 5、地温梯度 6、含油气盆地 7、圈闭 8、石油 9、油气田10、孔隙结构11、可采储量12、井位校正 13、压力系数14、滚动勘探开发 二、填空题 1、石油主要由等五种化学元素组成,通常石油中烷烃含量、溶解气量、温度,则石油的粘度低。 2、形成断层圈闭的基本条件是断层应具有,并且该断层必须位于储集层的方向。 3、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特征; 4、压力降落法是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参数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的方法。因此,利用压力降落法确定的天然气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常规油气田勘探的程序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阶段。 6、油气有机成因论认为,生成油气的原始沉积有机质随埋深的增加、古地温的升高进一步转化成大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大量生成液态烃。 7、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和产出油气,其原因在于具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特性。 8、石油的非烃类化合物组成分为、、等三类。 9、地层超覆油气藏的分布位置在不整合面,裂缝性油气藏的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 为。 10、依据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进行油层对比时,先利用_______________、其次利用_____________ 后,利用_______________,最后连接对比线,完成对比剖面图。 11、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可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模式,它们可以反映地下沉积和构造地质信息。 12、依在陆相湖盆的坳陷内,油气成藏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方面的基本地质条件。 13、岩性遮挡油藏原来埋藏较深,具有一定的压力,后因断裂作用上升,其原始压力仍保存下来形 成。若已知辛3井钻遇L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50m,钻遇断点的标高为-1702m,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盘的L油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