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缺答案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缺答案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月考语文试题 缺答案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材料一

所谓老规矩,就是老年间的规矩。要想弄清楚老规矩,首先得知道“规矩”这俩字是什么意思?

简单说:“规”,就是做木工活儿画圆的圆规。“矩”呢?是做木工活儿的曲尺。当然,现在这两样东西,已经不限于木工活儿的工具了。古人说事儿论理,喜欢打比方。荀子说:“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方圆。”咱们的这位老祖宗是拿这两样工具打了个比方,意在说明规则和礼法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敢情规矩这个词儿,是从荀子这儿来的。

但是,规矩跟法律还不一样。法律一条一条在那儿摆着,您违犯了哪条,对不起,您要接受哪条的处罚,该蹲大狱蹲大狱,该挨刀挨刀。

规矩则没那么严重。它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约束。您不守规矩,顶多受到人们道德上的谴责,或者罚出场外,大伙儿不带你玩了,还到不了蹲大狱啃窝头的份儿。

《史记?礼书》中说:“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司马迁说得非常好,甭管干什么事儿,都有规矩。按规矩做了,往上说就是仁义的人。不按规矩做,再往前迈一步,您就犯法了。

其实,规矩又有点儿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游戏规则”,各项体育比赛都有规则。比如足球,犯规轻的,吹哨警告;违规稍重的,黄牌警告;严重犯规,就要亮红牌,直接罚出场外了。

韩非子在《解老》中说:“万物莫不有规矩。”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干什么都有规矩,否则,就会乱套。我们说的老规矩,如果细分的话,主要可分为四类:一是家规,即家庭或家族定的规矩;二是社会交往的规矩;三是社会场所的规矩,比如交通法规,乘坐

地铁的规定,影剧院的相关规定等;四是行规,也叫门规,即各行各业、各门各派、三教九流的规矩。

我们通常说的老规矩,主要是指家规和社会交往的规矩。

(取材于刘一达《话说北京老规矩》)1.根据“材料一”,下列明显属于不守“规矩”的一项是(3分)

A.宝玉在马上笑道:“周哥、钱哥,咱们从这角门走吧,省了到老爷的门口,又下来。”

周瑞侧身笑道:“老爷不在书房里,天天锁着,爷可以不用下来罢了。”宝玉笑道:

“虽锁着,也要下来的。”(《红楼梦》,第52回)

B.北京同仁堂是中药领域的老字号,其店铺门口挂着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C.老陆开车亲自把外宾接到家来,但楼门口地界窄,只能由一边下人,老陆坐在外边,却执意让坐在里面的客人先下车,最后这位国际友人只好伸着长腿跨过老陆跳下

车。(冯骥才《怀念老陆》)

D.小王很饿,他在地铁上选了一个人较少的角落,安静地吃着路上买来的煎饼果子。

吃完后,他把包装袋都扔进垃圾桶,连地上的碎末也收拾得干干净净。

2.根据“材料一”以及你的理解,请给“规矩”下一个定义。(4分)

材料二

说来有趣,一向反对相声教化功能的郭德纲终于发声教化,竟然谈起了“规矩”二字。闹了半天,叛逆的德云班主原来是维护传统的。

相声传统有多少是糟粕有多少是精华,这话题还是留给相声圈的专业人士们自己去争论吧,但是对于“规矩”这两个字,倒真是颇值得更多人细细思量。郭德纲的长微博寥寥数字,已经把规矩的真谛点破了。微博上说:“人活一世是要有规矩的。有礼数有体统,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养。”

没有错,郭德纲所说的规矩,本质上就是教养,没了规矩也就是缺少教养,养不教,自然是父之过。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质疑文明问题,尤其是在刚过去的这个黄金周,见到最多的报道就是关于游客的各种状况,比如天安门广场一天5吨的垃圾,比如个别游客在景区刻画、便溺,又比如为了争抢而发生的各种冲突。我们把这些现象定义为“不文明”,但是不文明这个说法还是抽象,不如用没规矩和少教养来定义更为准确。

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但这实在只是一个概念,我很想有人能够把这个概念具体描述出来,说说我们到底拥有怎样的礼仪和什么文明?礼仪可以帮我们建立起一种秩序,往大了说,它是一种社会秩序,往小了说,它是一种家庭秩序。礼仪并非虚伪,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礼仪礼节成了别人眼中的“装”。

“装”是什么意思?隐藏真实的自我就是一种“装”,装就是虚伪,是不真诚;礼仪和礼节都可能成为一种“装”,比如见到一位让你讨厌的长辈,你还是毕恭毕敬,因为礼仪就是这么要求的。于是,有些人认为,礼仪都是“做”出来给人“看”的,“不真诚”是礼仪的心理基因,因而礼仪便是“虚伪”,他们以反对虚伪的理由来反对礼仪。但是,这样的逻辑是不科学的。

郭德纲其实也是一个矛盾体,英雄情结、草莽气慨和书生意气竟然在他一个人身上完美融合,传统和反传统的思想集于一身,但他的“规矩”论承认了叛逆是需要道德前提的。关于规矩这一说,我觉得所谓文化的复兴,不如先从这小小的规矩上落实吧。人守规矩而知礼仪,因知礼仪而有教养,因有教养而表现文明,文明复兴了,文化也就复兴了。

(选自《京华时报》《有个性也要守规矩》)3.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糟粕(zāo pò)B.寥寥(liáo liáo)C.气慨D.书生意气

4.根据“材料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下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看法。(5分)礼仪并非虚伪,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礼仪礼节成了别人眼中的“装”。

材料三

北京人重视“理儿”。人们常说有理儿有面儿,北京人把有“理儿”放在前面,有了“理儿”,才会有“面儿”,老北京的“理儿”、“规矩”不是哪位皇帝御批的,也不是纯粹民间发展起来的。从种种特征来说,老北京的“理儿”、“规矩”源自周礼和孔孟儒学,伴随着社会的演变,不断地流传和发展。正所谓“道家讲究和谐,佛家讲究包容,儒家讲究规矩”。《老炮儿》这是一部“讲理儿”的电影。

“老炮儿”一词源于“炮局”,炮局是老北京的俚语,借指警局、派出所,而“老炮儿”就是那些因为犯事而经常出入“炮局”的人,影片中的主人公“六爷”(冯小刚饰)就是昔

日家喻户晓的“老炮儿”。六爷坚守的文化传统正是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他看见小偷,教育人家拿钱走人可以,证件给人家寄回去,要懂得盗亦有道;看见有人要跳楼,围观的人起哄看热闹,只有他义愤填膺谴责他们的冷漠;他认为知法犯法不对,损人钱财不对,暴力执法不对,蓄意伤人不对……这些情节让我们看到了恪守规矩和底线的“六爷”,看到了凡事论理、要讲道义的“六爷”,看到了心里始终有着一杆计仁算义的秤的六爷。

电影中反复出现一个老人的形象:他头发花白,仅单单一坐,就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路过的人往往会为他点支烟,以示敬意。“六爷”最在意这个细节。甚至在赴生死之约前,他还郑重其事地将烟含在嘴里,点燃后再送到老爷子口中。以这类独特的告别方式,他无声地道出了自己的潜台词:无论江湖上的人物如何流转更迭,但不能改变的是民间的“规矩”———其中之一,就是有所敬畏。这固然来自儒家伦理学,但也是他对抗主流的精神武器———在权力和金钱的逻辑之外,维系民间的秩序和道义。它设定了底线:即便你有权有钱,也不能蔑视人的尊严。

在导演管虎的眼中,所谓的“老炮儿”彰显着这座城市曾经的规矩道理,像老北京城曾经雄壮时候存留的一口硬气,这口气是活的精神养分给予曾经的主人们骄傲的底气,在老北京曾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滋养了一干“顽主”,而随着时光荏苒这批曾经的轻狂少年开始妥协,这口气被往来穿梭的新兴人潮冲击溃散。六爷是这口气的守护者,然而,他虽看不惯当下的“礼崩乐坏”,却无能为力,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孤身固执所要扶起的“理”早已不适用于这个变化的时代。

“文明与野蛮,秩序与混乱,并行生长的混沌,难以调和的复杂。”这既是《老炮儿》这部电影里呈现出的情节,也是我们生活的今日中华大地的现实。管虎大胆揭露了当今社会官富阶层和平民间的尖锐矛盾,并让六爷作为群众代表去反击这种不公。但这毕竟是电影。现实中我们需要公平,却还是应该寄托于社会整体向法治的转向,而不能指望每个胡同口都站着一个维持秩序的六爷。

如果说《老炮儿》表现了时代的更迭,那么,它也展示了更迭中的连续性:“好的东西需要有传承,尽管江湖终归会变化,时代也会有交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同,但有些精神是不应该改变的。”对于一种文化的坚守,不应该是腐朽的,而应该与时俱进,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才不至于在我们老后,感觉一生所学、所用、所想,在时代巨变面前毫无存在价值。这也体现了现代性文化的特点,在现代化社会,文化的枢纽型特质开始解构,社会开始由人伦社会向多元化分立社会转型。只凭“规矩”办事的旧时代已经过去,法律、政治、经济,都是当代社会的必需品,每个人都必须强迫自己顺势时代的发展和演变。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希望这是一个警醒:形式上的墨守,只会显示我们的老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公德价值观的遵守,才是本质与核心。在法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传统的价值观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传统“规矩”与现实碰撞的结果是促使社会进行转型,是帮助人们在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当代文化的同时不忘记传统文化,是加深文化与现实的融合。时代虽变,“规矩”常在。

5.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老炮儿》中六爷给“老人”点烟的情节是为了说明,不管社会如何变幻,我们都应有所敬畏,即使你有权有钱,也不能蔑视人的尊严。

B.《老炮儿》让“六爷”作为群众代表去反击当今社会官富阶层和平民间的尖锐矛盾,但在导演管虎看来,还是应该寄托于社会整体向法治的转向,而不能指望每个胡同

口都站着一个维持秩序的六爷。

C.现代社会开始由人伦社会向多元化分立社会转型,法律、政治、经济,都是当代社会的必需品。只凭“规矩”办事的旧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D.作者认为,形式上的墨守,是一种守旧的表现,遵守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功德的价值观,才是本质与核心。但是在法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传统的价值观仍有其存在的

价值。

6.综合上述二则材料,谈一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老规矩”。(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小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诗辨

禅家者流,乘有小大,学者须从最上乘悟第一义,若小乘禅,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日益衰矣。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

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辞,朝夕风咏,以为之本;

、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及读古诗十九首

.....

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此乃是从顶上做来,谓之向上一路,谓之直截.根源,谓之顿门,谓之单刀直入也。

诗之极致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盖寡也。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其末流甚者,叫噪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

(取材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有删改)

7.下列在文中出现的四个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骛:本义为马快跑,引申为追求。

B.截:与“横截面”的“截”同义。

C.古诗十九首:“芳草碧连天”是选自其中的诗句。

D.乖:违背。

8.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由入门之.不正也如今人之.治经

B.晚唐之诗则口以.衰矣殆以.骂詈为诗

C.见过于.师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D.诗而.入神至矣言有尽而.意无穷

9.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尾句所阐释的道理与俗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

B.第二段首句的观点与俗语“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

C.第三段“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与成语“已臻化境”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

D.第三段“一唱三叹之音”与成语“余音绕梁”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

10.请指出并分析第一段文字开头部分说理的方法和作用。(3分)

11.请“/”将文中划线部分文字断句。(4分)

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12.①《红楼梦》也经常论及诗歌,如向(填人名)学诗。(2分)

②下列关于诗歌的论述,与《诗辨》的主张存在本质上差别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易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B.《红楼梦》: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C.《红楼梦》:甲:“我只爱陆放翁的诗……”乙:“断不可学这样的诗……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无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

杜的七言律诗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D.北宋黄庭坚:诗歌创作要做到“无一字无来处”,要工于用字和用典。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①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②,寒磬③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①摇落:零落。凋残。②旧垒:指当年南朝留下来的包括吴公台在内的防御工事。

③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

13.下面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题目的读法,正确理解应为“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B.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吴公台周围景物而引发感慨,即景生情。

C.颔联由近及远,描绘了吴公台附近山水阻隔、人迹罕至的寂寥场景。

D.本诗属于咏怀古迹类作品,杜牧的《泊秦淮》也属于此类。

14.古代文人有“登高必赋“的传统,下列诗句不属于登高题材作品的一项是(3分)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5.赏析“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两句的写作特点。

16.有人认为,这首诗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你是否认同,说说理由。(5分)

17.按原文填空。(8分)

历代文人墨客常常纵情于山水,借以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心灵感悟。柳宗元在《小石潭记》笔下那望西南流去的潭水①“,”,充满了动态感,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摹了将映带于左右的清流急湍②“,”的雅致活动,也有王勃《滕王阁序》“,”的水光山色变化,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中“,”这种秋水相融相生的细腻描绘。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树不会被夏天淹没

李玫

①看见过两棵树。那两棵树直到清明过去一周才隐隐地露出些绿意来,清瘦的树干,稀疏的小枝,隐隐透着寒意,像留在春天深处的最后一抹雪,有倪瓒画里的简净和澹泊。

②在春天的深处这样寒素的树,身上有一种临大事而有静气的从容。

③跟人类的呼朋引伴相比,树的世界多少是有些疏离的。它们在季节里的变绿变红还是变黄,都有些各自为政的感觉。枫杨绿得早,水杉绿得晚,栾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醒来,我们是直到初秋见到它满树都是成簇的黄色小碎花,才想起它在那里。

④但大多数的树到了夏天就不大会被人看见了。到处都是绿,人在很多时候不会注意绿也有浓淡疏密,反正都是绿,连那些对节气物候异常敏感的人,也会在春天一次次新芽的惊喜之后渐渐习以为常。

⑤在人的眼里,一棵树和另一棵树差不多,不动声色,开花结果,叶子颜色和果子的形状也可以忽略不计。人会眉开眼笑怒气冲冲,树却没什么表情,它们通常跟同一家族的其它树共用一个名字:马褂木、橙果海棠或者紫叶李。但一个细心的人会知道,树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心情的。初夏时节,有人问起:那些在同一片土地上按相同节气生长的同一品种的树,

结出来的果实味道为什么会差那么多呢?某博物人士回答说:这取决于树的心情。所以紫叶李的果实成熟的季节,我在校园里遇到每一棵果树时都会在树下满地野花的草丛中捡一粒来尝尝:这一棵是略显酸涩,下一棵树的是清甜。情节无从知晓,但一棵树的心情是这样深埋在果子的味道里。鸟在满地的果子中跳来跳去,东啄一口,西啄一口,早就读懂了树的心事,只有人还不知道一棵树的心情,除非他们愿意弯下腰来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棵熟落的果子,轻轻地咬一口。

⑥比心情更让人深感震动的,是它们还会有深深埋藏着的故事。一棵树要是在夏天里有自己的故事,它说出它们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委婉和沉静。

⑦最早意识到这点,是在清理一只陶的花盆时。那只花盆在前一年的春天曾经长出过一棵小小的构树。这原本是应该惊喜的,但从第一天辨认出它是一棵树而不是普通的野草花时,我就开始时时生出些无力感来:除了像养花那样定期浇水施肥,我不知道该怎么在花盆里养活一棵树。

⑧这并不影响它在整个夏天的疯长。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无端地想着它可以一直这样长下去了,盆景不也是一棵树长在盆里吗,或者树都是可以随遇而安的也说不定呢,植物总是默默地呈现它的各种品质给我们惊喜不是吗,我于是在无所适从中退到一边盼望奇迹的出现。但冬天之后,它没有再发芽。

⑨倒出盆土时发现,它居然长出过这么多的根,一圈一圈的卷绕在花盆里,长成花盆的形状。一棵树曾经这样努力地寻找出路,用它自己的方式,但终于没有找到——它怎么可能找到。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在泥土之下的黑暗中默默完成的,但那些根的形状说出了它的秘密,它曾经独自在黑暗中的惊心动魄,因为感知到困境而寻找出路但终于没能找到——它沉默不语的一生里原来有过这样的努力和放弃。

⑩人类的秘密有时会如蚌腹之砂,层层磨砺之后化为一粒珍珠,打开时仅有温润可人,时光里的辗转隐痛都不复可见。而那些没能在时间的打磨中化蛹为蝶的部分,却是另一种形态。我生活的小区里,有个中风之后神志和手脚一并变得失控的老人,经常步履蹒跚着在阳光下大声斥骂着谁,口齿狞厉地宣泄着大约压抑很久了的秘密,情节具体,指名道姓。

⑾人类靠自己守口如瓶来守住一生的秘密原来并不可靠,那些秘不示人的爱恋和长久压

抑的怨恨或者在某一天就这样在明亮的阳光下奔涌而出,那样的场景总是让人觉得异常惨烈。

⑿跟人相比,树的无声无息里有着不易察觉的智慧,它们像是用一种只有少数人才能读懂的文字写下的记录——那些能读懂的人是真的懂了,会因此生出些读懂之后的相惜和静默;读不懂的人即便是路过,也什么都看不见。

⒀那些从未被倾听的故事,会耐心地等在泥土里,然后一圈一圈地长成年轮,从树根到枝梢,每一圈都是记忆。很多年之后,一个专注的工匠会在锯末纷飞中看见深藏已久的它们,那些在时间里沉淀出来的好看的纹。他会在反复比划之后挑一个最好的角度让那些木纹成为隐藏在木器中的画,然后,在某一天的晨光里,另一个晨起伏案读书的清净之人,会看见它们。

⒁在盛夏的喧嚣之外,一棵树的沉默里可以有着无数这样古典而丰盈的品质,它们在时间里慢慢沉淀。

⒂跟它们的静默相比,人类转瞬即逝的雄辩滔滔很多时候真的是不值得一提。

18.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拿人的世界和树的世界对比,说树的世界多少有些疏离,表现了对树的肯定,对人类世界呼朋引伴的否定。

B.文章第四段说大多数的树到了夏天就不大会被人看见了,经过作者的思考,认识到其实树不会被夏天淹没,这样谋篇布局,体现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C.文章第六段说与树的心情相比,作者认为树背后深藏的故事更让人觉得震撼。

D.文章第十段看似脱离树的主题,实则是通过人与树的对比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突出树的无声的智慧。

E.十三段中树的“那些在时间里沉淀出来的好看的纹”,会被工匠在锯末纷飞中看见,会被“晨起伏案读书的清净之人”看见,告诉我们,树的故事,只有木匠和“清净

之人”才懂。

19.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鸟在满地的果子中跳来跳去,东啄一口,西啄一口,早就读懂了树的心事,只有人还不知道一棵树的心情,除非他们愿意弯下腰来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棵熟落的果子,轻轻地咬一口。

20.作者为何用较多笔墨写“清理一只陶的花盆”的经历?(4分)

21.请解释题目的含义。(6分)

22.“一棵树的沉默里可以有着无数这样古典而丰盈的品质“,“无数这样古典而丰盈的品质”

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感悟和启发。(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你觉得朋友圈应不应该屏蔽服务?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②请描写一个“十一点下晚自习后“,或在寝室,或在路上,或在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有趣的、或打动你的画面。

③即将毕业离开母校了,请给母校写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你对母校的情感。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树不会被夏天淹没》说:“那些从未被倾听的故事,会耐心地等在泥土里,然后一圈一圈地长成年轮,从树根到枝梢,每一圈都是记忆。”生活中,也会有一些留在岁月里没被人倾听过的故事吧。

请以“未被倾听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故事,有细节,有描写。

(2)“鸡汤”与“反鸡汤”,如今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有的人在朋友圈里乐此不疲地转发各式各样的鸡汤,有的人则对这些嗤之以鼻,更有人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证伪,成为坚定的“反鸡汤党”。双方最喜欢在如何面对自身失败的问题上“较劲”: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劝你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反鸡汤则告诉你休想做白日梦;当你没有把握时,鸡汤鼓励你“你是最棒的”,反鸡汤则会说“先掂量掂量自己吧”——“鸡汤”喜欢进行心理按摩,要你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反鸡汤”则喜欢给你当头一棒,要你认清现实。

对“鸡汤”月“反鸡汤”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