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探究

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探究
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探究

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探究

摘要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电力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促使变电站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需求为切入点不断扩大其建设规模。从技术层面角度来看,变电站建设不属于单一性工程项目,所需要考虑的因素较为复杂多样,尤其是建设时必须综合考虑其沉降程度,确保其建设地基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大大提高变电站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性。本文以变电站为切入点分析其沉降产生原因,就提出具体的不良地基处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高处理有效性。

关键词变电站;地基沉降;不良地基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变电站施工技术水平日趋成熟,社会对于变电站施工提出具体的要求及标准。为了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施工要求,变电站施工重心逐步向分析地基沉降原因及提出不良地基处理措施转变[1]。同时,变电站作为电压调整及电压传输的主要设施之一,具有调整电压、分配电流、调控电流方向及变换电压等作用,是紧密连接不同等级电网的主要场所,其施工质量与变电站内各個设备运行安全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除土建工程上部结构外,不良地基沉降是影响变电站运行持续性及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客观上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妥善处理不良地基。鉴于此,本文针对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变电站选址的概述

结合变电站系统规划要求发现,变电站分布地点受较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于平原地区、冲击平原地区及半填半挖地区进行施工,存在出现不良地基的可能性[2]。其中,变电站选址以平原地区为优先选择区域,有利于建设天然地基,但是受变电站选址处上部覆盖淤泥层或冲击层的影响,除满足变电站建设承载力要求外,其软土地基压缩性较强,地基存在出现不规则沉降的可能性,造成变电站内建筑工程出现墙体裂缝;一旦变电站选址区域内属于冲击平原则极易出现软土地基,其选址区域内表面相对平整,但是深受山水侵蚀作用的影响;一旦变电站选址处于半挖半填区域则深受地基夯实程度的影响极易出现预沉降。

2 变电站地基沉降的产生原因

相较于正常地基,变电站不良地基自身承载力较弱,存在引发地基上部结构沉降问题的可能性。即便变电站内不同建筑工程结构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但是电力设备内各个管线间相互连接,一旦出现地基沉降情况或沉降加剧则直接影响电力设备与管线连接间稳定性,严重破坏建筑工程结构,造成电力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做好地基勘察工作仔细观察软土层是否处于均匀状态,全面掌握变电站选址区域的地形条件及地貌情况,制定可行性较高的不良地基处理方案。此外,变电站地基沉降产生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地基土换填不到位及排水不畅等。

地基处理方法与研究

地基处理方法与研究 摘要:黄土地区经常发生水土流失、地基湿陷、水库边坡、路堑及黄土源边滑坡及崩塌等灾害性地质活动,对工农业建设及人民生活经常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采用适合的处理方法处理黄土的失陷性对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水工建筑物的基础设计时,时常会碰到软弱地基问题。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强夯法;灰土挤密法 在西北、华北地区常会遇到黄土地基处理问题,通常包括低湿度湿陷性黄土以消除或减小湿陷变形危害为主要目的,同时需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地基处理问题,以及高湿度软弱黄土(尤其是饱和黄土,多由湿陷性黄土饱水转化而成,饱和度Sr﹥80%)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有害压缩变形为目的的地基处理问题。由于后者的工程特性多与一般粘性土类似,主要应考虑地基的压缩变形,可按软弱粘性土对待,而前者则主要应考虑地基受水浸湿后的湿陷变形。 一、垫层法 垫层法是先将基础下的湿陷性黄土一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做成垫层,以便消除地基的部分或全部湿陷量,并可减小地基的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可将其分为局部垫层和整片垫层。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1~3m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时,宜采用

局部或整片土垫层进行处理;当同时要求提高垫层土的承载力或增强水稳性时,宜采用局部或整片灰土垫层进行处理。 垫层的设计主要包括垫层的厚度、宽度、夯实后的压实系数和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等方面。垫层设计的原则是既要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及稳定的要求,又要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局部土垫层的处理宽度超出基础底边的宽度较小,地基处理后,地面水及管道漏水仍可能从垫层侧向渗入下部未处理的湿陷性土层而引起湿陷,因此,设置局部垫层不考虑起防水、隔水作用,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及有防渗要求的建筑物,不得采用局部土垫层处理地基。 2.整片垫层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不应小于垫层的厚度,即并不应小于2m。 3.在地下水位不可能上升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当未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时,对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大或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采用整片土垫层处理地基较为适宜。但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考虑水位上升后,对下部未处理的湿陷性土层引起湿陷的可能性。 二、重锤表层夯实及强夯

常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6.3 常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这里所讲的地基沉降量是指地基最终沉降量,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弹性 力学法、 分层总和法、应力面积法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法。所谓最终沉降量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完全稳定后的沉降量,要达到这一沉降量的时间取决于地基排水条件。对于砂土,施工结束后就可以完成;对于粘性土,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 6.3.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弹性力学方法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弹性力学计算方法是以Boussinesq 课题的位移解为依据 的。在弹性半空间表面作用着一个竖向集中力P 时,见图6-5,表面位移w (x, y, o )就是地基表面的沉降量s : E r P s 2 1μπ-?= (6-8) 式中 μ—地基土的泊松比; E —地基土的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E 0); r —为地基表面任意点到集中力P 作用点的距离,22y x r +=。 对于局部荷载下的地基沉降,则可利用上式,根据叠加原理求得。如图6-6 所示,设荷载面积A N (ξ,η)点处的分布荷载为p 0(ξ,η),则该点微面积上的分布荷载可为集中力P= p 0(ξ,η)d ξd η代替。于是,地面上与N 点距 离r =22)()(ηξ-+-y x 的M (x, y )点的沉降s (x, y ),可由式(6-8)积分 求得: ??-+--=A y x d d p E y x s 22002 )()(),(1),(ηξηξηξμ (6-9) 图6-5 集中力作用下地基表面的沉降曲线 图6-6 局部荷载下的地面沉降

从式(6-9)可以看出,如果知道了应力分布就可以求得沉降;反过来,若 沉降已知又可以反算出应力分布。 对均布矩形荷载p0(ξ,η)=p0=常数,其角点C的沉降按上式积分的结果为: 2 1 bp E s c ω μ - = (6-10) 式中cω—角点沉降影响系数,由下式确定: ? ? ? ? ? ? + + + + + =)1 ln( ) 1 1 ln( 12 2 m m m m m cπ ω (6-11) 式中m=l/b。 利用式(6-10),以角点法易求得均布矩形荷载下地基表面任意点的沉降。例如矩形中心点的沉降是图6-6(b)中的虚线划分为四个相同小矩形的角点沉降之和,即 2 21 )2/ ( 1 4bp E p b E s cω μ ω μ- = - = (6-12) 式中cω ω2 =—中心沉降影响系数。 图6-7 局部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 (a)绝对柔性基础;(b)绝对刚性基础 以上角点法的计算结果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柔性荷载下地面的沉降不仅产生于荷载面围之,而且还影响到荷载面之外,沉降后的地面呈碟形,见图6-7。但一般基础都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因而沉降依基础刚度的大小而趋于均匀。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沉降可以近似地按绝对柔性基础基底平均沉降计算,即 A dxdy y x s s A / ) , ( ??= (6-13) 式中A—基底面积, s(x, y)—点(x, y)处的基础沉降。 对于均布的矩形荷载,上式积分的结果为:

地基处理安全措施

地基处理安全措施 一、施工生产安全措施 1、现场每一醒目的地方悬挂安全标语。教育现场人员做到按规定戴好安全帽,遵守“十不准规定”。拒绝无关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2、严格做好“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工作。大楼外墙随施工进度作竖直全封闭防护架,并满挂安全网,杜绝向下抛投物件。 3、坚持用好“安全三宝”,任何人进施工现场都配戴符合规定的安全帽 4、架子搭设和拆除按规范;防护架、支模架分开搭设,保证不相互拉扯 5、上人利用室内楼梯,楼梯搭防护架及防护栏杆,横杆高度1800 ,通道宽度保证600-800 6、拆除架子和防护设施,由现场专职施工管理人员签证许可 7、在拆边梁边柱模板时,保证两人操作,予防物体坠落伤人。 8、防护架上杜绝堆放材料及物体,楼层周边1m 内不堆放任何材料,拆出的材料及时清运至1m 以外任何地 方。 9、承重平台安装前完善设计方案并经技术责任人检查签证认定后搭设,安装完后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使用。

10、配备良好的夜间照明,危险处设置警示红灯。 、机械操作安全措施 1、所有机械操作人员保证持证上岗,坚持上、下班。班前班后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先处理完善再进行使用。 2、塔机操作,设专职人员指挥、维修、保养。并随时检查运转中的塔机各部位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塔机、门架增设防雷措施。 3、定期检查机械性能、设备、设施配件。 三、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所有电线线路按“三相五线制”标准架设。所有供电终端严格执行一个插座配一个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 2、劳务工人、办公区内使用的照明均采用低度、适宜的灯泡,杜绝使用电炉 3、一切机电设备均安装避雷装置和漏电开关 4、定期检查线路、漏电开关,以保证不因线路、开关漏电而发生安全事故。 四、消防安全措施 1、工地上严禁使用电炉及明火烧饭、烧水

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6814738.html, 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探究 作者:何长胜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8年第31期 摘要伴随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电力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促使变电站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需求为切入点不断扩大其建设规模。从技术层面角度来看,变电站建设不属于单一性工程项目,所需要考虑的因素较为复杂多样,尤其是建设时必须综合考虑其沉降程度,确保其建设地基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大大提高变电站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性。本文以变电站为切入点分析其沉降产生原因,就提出具体的不良地基处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高处理有效性。 关键词变电站;地基沉降;不良地基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变电站施工技术水平日趋成熟,社会对于变电站施工提出具体的要求及标准。为了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日益严格的施工要求,变电站施工重心逐步向分析地基沉降原因及提出不良地基处理措施转变[1]。同时,变电站作为电压调整及电压传输的主要设施之一,具有调整电压、分配电流、调控电流方向及变换电压等作用,是紧密连接不同等级电网的主要场所,其施工质量与变电站内各个设备运行安全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除土建工程上部结构外,不良地基沉降是影响变电站运行持续性及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客观上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妥善处理不良地基。鉴于此,本文针对变电站地基沉降分析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变电站选址的概述 结合变电站系统规划要求发现,变电站分布地点受较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于平原地区、冲击平原地区及半填半挖地区进行施工,存在出现不良地基的可能性[2]。其中,变电站选址以平 原地区为优先选择区域,有利于建设天然地基,但是受变电站选址处上部覆盖淤泥层或冲击层的影响,除满足变电站建设承载力要求外,其软土地基压缩性较强,地基存在出现不规则沉降的可能性,造成变电站内建筑工程出现墙体裂缝;一旦变电站选址区域内属于冲击平原则极易出现软土地基,其选址区域内表面相对平整,但是深受山水侵蚀作用的影响;一旦变电站选址处于半挖半填区域则深受地基夯实程度的影响极易出现预沉降。 2 变电站地基沉降的产生原因 相较于正常地基,变电站不良地基自身承载力较弱,存在引发地基上部结构沉降问题的可能性。即便变电站内不同建筑工程结构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但是电力设备内各个管线间相互连接,一旦出现地基沉降情况或沉降加剧则直接影响电力设备与管线连接间稳定性,严重破坏建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常用地基的处理方法 【摘要】 给大家推荐一个常用地基处理的资料。 【关键词】 序言、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序言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地基的处理的主要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

地基沉降实用计算方法

第三节 地基沉降实用计算方法 一、弹性理论法计算沉降 (一) 基本假设 弹性理论法计算地基沉降是基于布辛奈斯克课题的位移解,因此该法假定地基是均质的、各向同性的、线弹性的半无限体,此外还假定基础整个底面和地基一直保持接触。 布辛奈斯克是研究荷载作用于地表的情形,因此可以近似用来研究荷载作用面埋置深度较浅的情况。当荷载作用位置埋置深度较大时,则应采用明德林课题的位移解进行弹性理论法沉降计算。 (二) 计算公式 建筑物的沉降量,是指地基土压缩变形达固结稳定的最大沉降量,或称地基沉降量。 地基最终沉降量:是指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变形完全稳定时基底处的最大竖向位移。 基础沉降按其原因和次序分为:瞬时沉降d S ;主固结沉降c S 和次固结沉降s S 三部分组成。 瞬时沉降:是指加荷后立即发生的沉降,对饱和土地基,土中水尚未排出的条件下,沉降主要由土体测向变形引起;这时土体不发生体积变化。(初始沉降,不排水沉降) 固结沉降:是指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使土体积压缩而引起的渗透固结沉降,也称主固结沉降,它随时间而逐渐增长。(主固结沉降) 次固结沉降:是指超静孔隙水压力基本消散后,主要由土粒表面结合水膜发生蠕变等引起的,它将随时间极其缓慢地沉降。(徐变沉降) 因此:建筑物基础的总沉降量应为上述三部分之和,即 s c s s s s s ++=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目的:(1)在于确定建筑物最大沉降量;(2)沉降差;(3)倾斜以及局部倾斜;(4)判断是否超过容许值,以便为建筑物设计值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依据,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1、 点荷载作用下地表沉降

Er Q y x E Q s πνπν)1() 1(22 22-+-= = 2、 绝对柔性基础沉降 ?? ----=A y x d d p E y x s 2 202 )()(),(1),(ηξηξηξπν 0) 1(2bp s c E c ων-= 3、 绝对刚性基础沉降 (1) 中心荷载作用下,地基各点的沉降相等。 圆形基础:0)1(2dp s c E c ων-= 矩形基础:0)1(2bp s r E c ων-= (2) 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要产生沉降和倾斜。 二、分层总和法计算最终沉降 分层总和法都是以无側向变形条件下的压缩量公式为基础,它们的基本假设是: 1.土的压缩完全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少导致骨架变形的结果,而土粒本身的压缩可不计; 2.土体仅产生竖向压缩,而无测向变形; 3.在土层高度范围内,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目前在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方法是以无测向变形条件下的压缩量计算基础的分层总和法。具体分为e-p 曲线和e -lgp 曲线为已知条件的总和法。 1.以e~p 曲线为已知条件的分层总和法 计算步骤: (1)选择沉降计算剖面,在每一个剖面上选择若干计算点。 1)根据建筑物基础的尺寸,判断在计算其底压力和地基中附加应力时是属于空间问题还是采用平面问题; 2)再按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的性质(中心、偏心或倾斜等情况)求出基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 3)然后结合地基中土层性状,选择沉降计算点的位置。 (2)将地基分层:在分层时天然土层的交界面和地下水位应为分层面,同时在同一类土层中分层的厚度不宜过大。分层厚度h 小于0.4b ;或h=2~4m 。

地基处理方法

一、施工部署 1、编制依据 (1)、地质勘察报告。 (2)、***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纸、设计选用的标准图集,图纸答疑纪要。 (3)、设计图纸所涉及的国家、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定。 (4)、***地基处理工程图纸设计依据的现行设计规范、规程。 (5)、***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6)、现行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有关工程建设的规范、规程、标准、条例等。 2、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期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2)、安全目标:工程施工中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负伤率低于千分之三。 (3)、文明施工目标:本工程达到合格安全文明工地标准。 (4)、总工期90天 3、施工部署 (1)、施工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组织专业配合土建施工。 (2)、工程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3:7灰土换填 (3)、技术准备 由公司和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审阅施工图纸,核对结构施工图和建筑施工图相应的部位尺寸、标高、位置,提出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专业工程的图纸会审,核对土建图纸与各专业图纸存在的疑难问题,由设计负责人核准签证,并做好图纸会审记要。以此修订编制施工方案,预算人员根据图纸及答疑纪要,提出各种材料用料、材料预算、施工预算,提出成品、半成品定货计划,由材料供应部门及工程技术部、质安部组织材料进场的检验。 二、主要部位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1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粘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使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 2、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天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二)主要机具设备: 1、机械设备:蛙式打夯机、压路机、小型铲车。 2、主要机具: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手推翻斗车,铁筛(孔径为5㎜-15㎜) (三)作业条件准备: 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和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施工时进行必要的压实实验,确定填料含水量范围,铺实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 2、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基坑的边坡上钉好水平木桩或地坪上钉好标准水平高程木桩。 2、施工操作工艺 1)基坑土方开挖后,经验槽发现基坑底有多处杂填土,要处理杂填土,用三七灰土回填夯实。回填方法详见施工工艺。 2)三七灰土拌和方法: (1)我们采用简捷快速高效的“量方”施工方法。就是在现场占用一半场地让工人规整排开分别同时筛素土和石灰粉然后合并量方。灰土配合比应为3:7(石灰:土,体积比),即以3倍数立方米的过筛石灰粉和7倍数立方的过筛素土就地用人工拌和,或机械拌和两三遍,使之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然后铺开。 (2)灰土一般最有含水量为14%-18%;如含水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应稍晾干,或洒水湿润。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伴随用。 3)施工顺序: (1)施工时以20轴线为分界线,分(东、西)两段施工。先施工楼

对粘性素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

对粘性素填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探讨 摘要:通过用机械压实法(强夯法)加固粘性素回填土地基的实例,探讨此法的不优越性。关键词:强夯法;粘性素填土;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如机械压实法、换土垫层法、挤密法、排水固结法、化学加固法。其中机械压实法最常用,强夯法就是其中一种。强夯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就在我国应用以来,已迅速得到推广发展,成为我国最常用和最经济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1,2]。现介绍强夯法固处理粘性素填土地基的工程实例,分析其优越性。 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占地约300m2,场地北部地势高,为残丘坡地,南部有一部分土地拟被征用为建筑用地后,将养鱼池、水沟塘的淤泥清除后,用北部残丘坡地的粘性土进行回填平整,回填过程中未进行分层碾压,致使填土层松软不均,欠固结。由于拟建场地北部为挖方区,南部为填方区,且拟建工程生产使用及地坪堆载较大,上部结构为网排架,设计时为了采用独立柱基础,提出强夯法加固填土地基。强夯加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fak=200KPa,强夯有效加固尝试为6.0m,处理面积为300m2。 经详勘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滞水,水位一般在3.00m左右;在设计强夯有效尝试范围内,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主要分为2部分,其主要岩土特征如下:(1)素填土(Qml):杂色,主要由硬可塑状粘土、粉质粘土组成,间夹少许碎石,局部地段询问夹淤泥质土或粉煤灰等,土质松散不均,欠固结,为新近回填规程,强度低,均一性差。层厚为3.70~5.80m,平均厚度为4.50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Ps为1.94MPa,标贯锺击数平均值为4.5击,属高压缩性土。 (2)-1粉质粘土(Qal):灰褐、灰黄色,软可塑,土质较均匀,局部夹薄层粉土、粉砂及碎石。层厚为0~5.60m,平均厚度为2.15m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ps为1.11MPa,属中高压缩性土。 2 地基加固设计参数的确定与施工 此次强夯分为两遍点夯和一遍满夯。第一遍点夯按6m×6m方格网布置夯点,单点夯击数为3击,第二遍点夯在网格中心插点,单点夯击数为2。夯锤选用直径2.0的圆柱体铸钢锤,锤重12t,落锺高度为12m。点夯夯坑内回填碎石,两遍夯击之间时间间隔为15d。满夯采用搭接夯,夯击能量为前期夯击能的0.25倍。碎石垫层厚300mm。 施工机械选用50t履带式起重机,起重机臂杆端部增设辅助龙门支架,采用自动脱钩夯锺装置。 3 强夯效果检测 在完成满夯后15天,对强夯地基进行了夯后检测。检测手段为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现场标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等。 根据检测结果,素填土经强夯处理后依据其加固的效果可分为两层,第1~1层填土(起夯面下0.40~3.50m)受高冲击能的直接作用,土粒重新排列较密实,压缩性、孔隙比大幅度变小,承载力提高较大,该层地基土比贯入阻力标准值ps为3.19MPa,承载力特征值为195MPa,压缩模量平均值为9.3MPa;第1~2层填土受上层土的间接挤压,密实程度的提高不及1~1层,但承载力也有所提高,该层地基土比贯入阻力标准值ps为1.43MPa,承载力特征值为130MPa,压缩模量平均值为6.0MPa。 4 强夯效果分析 分析强夯检测结果,第1~2层及第2~1层地基强度显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效加固尝试未达到预期目标,且地基均匀性较差。致使强夯效果不优越的原因: (1)强夯夯施工前,未进行试验,强夯选定不合理;夯击次数一般通过现场试确定,常以

地基处理方法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地基处理方法常见 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一、换填地基法 常用方法: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接槎位置不正确,接槎处不密实。 预防措施: 接槎位置应按规范规定位置留设;分段分层施工应作成台阶形,上下两层接缝应错开0.5米以上,每层虚铺应从接槎处往前延伸0.5米,夯实时夯达0.3米以上,接槎时再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常见质量问题2:不按规定进行压实系数及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第1条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1250m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

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二、夯实地基 常用方法:重锤夯实地基、强夯地基 常见质量问题1:夯实过程中无法达到试夯时确定的最少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击不密实。 预防措施: 在饱和淤泥、淤泥质土及含水量过大的土层上强夯,宜铺0.5~2.0米厚的砂石,才进行强夯;或适当降低夯击能量,再或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后再强夯。 常见质量问题2:强夯后,实际加固深度局部或大部分未达到要求的影响深度,加固后的地基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预防措施: 1.强夯前,应探明地质情况,对存在砂卵石夹层的可适当提高夯击能量,遇障碍物应清除掉;锤重、落距、夯击遍数、锤击数、间距等强夯参数,在强夯前应通过试夯、测试确定;两遍强夯间,应间隔一定时间,对粘土或冲积土,一般为3周,地质条件良好无地下水的土层,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 2.实际施工中当强夯影响深度不足时,可采取增加夯击遍数,或调节锤击功的大小,一般增大锤击功(如提高落距),可使土的密实度有显著增加。 常见质量问题3:不按规定进行承载力检验。 预防措施: 1.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承载力原位测试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的方法,载荷试验检验

高速铁路复合地基沉降预测常用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高速铁路复合地基沉降预测常用方法对比分析研究摘要:高速铁路路基的沉降控制与预测,是高速铁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几种常用的沉降预测方法,对某客运专线复合地基的沉降进行预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与优缺点,希望能给以后相似的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沉降预测;曲线拟合;灰色理论;高速铁路路基 summary: the control and predi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subgrade settlement, the key issues to be solved in the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several commonly used settlement prediction methods, a passenger line composite foundation settlement forecast and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dataanalys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pplicability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various methods, reference hope to give future similar engineering problems.keywords: settlement prediction; curve fitting; gray theory; speed railway subgrade 中图分类号:u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沉降实测资料中包含了工程的地质条件、荷载特点等信息,基于前期实测数据来估算后期沉降量及最终沉降量的预测方法,与理

地基处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2 第二章工程概况3 2.1总体概况3 2.2建筑设计概况3 2.3 结构设计概况4 2.4工程地质条件4 2.5场地地层构成:5 第三章施工准备6 3.1技术准备6 3.2材料准备6 3.3 主要机具6 3.4章项目部组织机构6 3.5 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7 第四章施工要点7 4.1地基处理措施7 4.2施工部署:9 4.3施工方法:10 第五章雨期施工13 第六章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及成品保护14 1、质量标准14 2、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14

3.成品保护15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要求1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合同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程勘察报 告; 3)设计施工图纸: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结构图; 4)相关法津法规: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 5)相关的施工规范与技术性文件; 6)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施工组织设计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京建质【2009】289号 9)《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京建施【2009】87号 1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2)《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2007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4)《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15)《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8)现行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和有关文件、通知等经审查的设计文件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作业前的准备和条件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施工方案……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成品保护.....................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特点 土建工程:全站总平面布置以北侧为35出线方向,围墙内平面形式为矩形:南北长34. 0m,东西宽16.4m。围墙内用地面积0.0558h m2010配电装置室布置在变电站南侧。主变压器设备基础布置在35配电装置室与10配电室之间。主变压器运输道路直对进站道路,由变电站南侧引接。 电气安装工程:本工程站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南阳乡白石崖村工业广场处,就近有340省道经过。本站站区布置基本呈长方形,半户内布置,南北方向长34米,东西方向长16.4米,总占地面积675川。35、20和10配电室、主控室、电容器室均采用箱式配电箱柜布置在站区,主变压器户外布置,35进线向北,20和10出线向南。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站区布置基本呈长方形,半户内布置,南北方向长34米,东西方向长16.4米,总占地面积675川。 35和主控室联合箱柜布置在站区北部、20和10、及电容器联合箱柜布置在站区南部,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区中部,35进线向北,20和10出线向南。 本设计推荐35配电装置采用61-40.5(Z)型屋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单列布置;20配电装置采用24(Z)型屋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单列布置;10 配电装置采用28-12(Z)型屋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单列布置;20和10及电容器均为电缆出线。 二、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2 - 2002)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0300 - 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204 —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3 —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107-2003新)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8—2003新)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50194-93 ) 《工程测量规范》(50026 —2007)

地基沉降计算及预测方法研究

地基沉降计算及预测方法研究 由于建筑物荷载差异和地基不均匀等原因,基础或路堤各部分的沉降或多或少总是不均匀的,使得上部结构之中相应地产生额外的应力和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将导致建筑物的开裂、歪斜甚至破坏。所以研究地基土的沉降变形机制,提高计算和预测模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地基沉降;沉降计算;双曲线法;割线模量法 在工程的设计、施工、工后沉降控制过程中,沉降分析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都给予极大的重视。无论是公路工程,建筑工程,还是水利工程,地基沉降分析常被人们视作工程成败的关键。如果对地基变形估计不足小则影响工程的使用,大则引发严重工程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路基沉降机理分析 1.1 土的变形性质 作为自然历史产物,所有的土都经过了十分漫长的变化过程,具有漫长的历史。并且依照年代、环境以及地点的差异,土质结构也不同,而形成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土体的变形特性会具有差异。 土体水重的变化引发因素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的变化组成:土粒重度、水的重度、孔隙比、饱和度等。为了对土中水重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水重变化率,可以将常见的土性指标带入土粒与水细化方程,进一步采用土骨架应变-应力关系,便可以得出土体变形特征。 土具有较为复杂的压缩规律以及固结规律,这种规律不仅仅受到土质本身的形状以及类别影响,也受到了外界条件以及荷载方式影响。例如:无粘性土和粘性土之间在变形机理上就具有差异;二相土同三相土之间在固结上具有差异,三相土中由于含气因而不容易确定其中变形指标,对于其状态的计算较为复杂。天然土体的构成相对较为复杂,因而如何对其变形影响因素进行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2 路基沉降机理 通过密实度不同的土石可以构成路基,作为道路最基本的土工结构,强度相对大于一般的土体,受到荷载的影响,一般的土体所发生的形变以及强度变化机制,从本质上进行分析是土体内部的总体结构演化以及要素调整。所以,对路基沉降的内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是由于土层中的空隙受到荷载的作用而发生了压缩变形,因而这种变形是竖直方向的;而对路基变形的外因进行分析,主要由于地基受到了外界作用力,因而在各个应力作用的方向上便出现了竖向变形、横向变形以及剪切变形,从而是的地基的不同点向着侧向、竖向等发生位移,在竖向

常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6.3 常用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这里所讲的地基沉降量是指地基最终沉降量, 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弹性力学法、分层总和法、应力面积法和考虑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计算法。所谓最终沉降量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完全稳定后的沉降量,要达到这一沉降量的时间取决于地基排水条件。对于砂土,施工结束后就可以完成;对于粘性土,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 6.3.1 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弹性力学方法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弹性力学计算方法是以Boussinesq课题的位移解为依据的。在弹性半空间表面作用着一个竖向集中力P时,见图6-5,表面位移w(x, y, o)就是地基表面的沉降量s: E r P s 2 1μ π - ? = (6-8) 式中μ—地基土的泊松比; E—地基土的弹性模量(或变形模量E ); r—为地基表面任意点到集中力P作用点的距离,2 2y x r+ =。 对于局部荷载下的地基沉降,则可利用上式,根据叠加原理求得。如图6-6所示,设荷载面积A内N(ξ,η)点处的分布荷载为p0(ξ,η),则该点微面积上的分布荷载可为集中力P= p0(ξ,η)dξdη代替。于是,地面上与N点距离r =2 2) ( ) (η ξ- + -y x的M(x, y)点的沉降s(x, y),可由式(6-8)积分求得: ?? - + - - = A y x d d p E y x s 2 2 2 ) ( ) ( ) , ( 1 ) , ( η ξ η ξ η ξ μ (6-9) 从式(6-9)可以看出,如果知道了应力分布就可以求得沉降;反过来,若 沉降已知又可以反算出应力分布。 对均布矩形荷载p0(ξ,η)= p0=常数,其角点C的沉降按上式积分的结果为: 图6-5 集中力作用下地基表面的沉降曲线图6-6 局部荷载下的地面沉降 (a)任意荷载面;(b)矩形荷载面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6 福建建设科技 20101No12■地基基础工程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李成虎(福州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福州 350001) [摘 要] 对工程中软土地基沉降的四种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从预测曲线和实测曲线以及误差曲线的比较可以看出,每种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预测方法的选用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本文为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的选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沉降预测 比较分析 A nal ysis an d compa r ison of set tlement predict ion met hods of soft soil ground Abstract:The ground settlement of a project on sof t soil was predicted by four met hod a nd t he corre spo nding results were com2 pared with the te st value s,it is shown that eac h method has bot h advantages a nd disadvantage s,t he selectio n of p redictio n method must combine wit h t he actual nee d of the specific p roject.This re searc h provides ref erence s on met hod op tio n of p re-estimate in sof t soil ground settlement. K e y words:sof t soil ground;settlement pre diction;co mparative analysis 1引言 在软土地区修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控 制地基的沉降,合理的预测分析工后沉降,对正确施工,节省 工程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地基沉降分析中 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往往对地基沉降 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目前,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和实际沉降 情况相差甚远[1]。因此有必要对软基沉降预测及其产生的误 差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较为适用性的预测方法。 文中通过几种预测方法对同一工程进行模拟预测的结果 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从而为今后软土沉降预测方法 的选用提供参考。 2方法简介 2.1对数曲线法 对数曲线法(三点法)是工程中较为常用的地基最终沉降 量推算方法,曾国熙(1959)[2]建议地基固结度采用下式计算: U t=1-αexp(-βt)(1) 式(1)中α,β为固结参数。 某时刻的沉降可表示为: S t =(S∞-S d)[1-αe xp(-βt)]+S d(2) 式中:S t—t时刻的实测沉降; S d,S∞—分别为瞬时沉降和最终固结沉降。 为求t时刻的沉降,可以采用三点法分别求解S∞、β、S d 与α值。将所求得的S d、S∞、α、β分别代入式中就可以得到 任意时刻的沉降量。 2.2指数曲线法 指数曲线法[2]就是根据现场实测的统计结果,近似认为 沉降量S是时间t的指数函数,可以表示为: S(t)=S∞-(S∞-S0)e t0-t η t≥t0(3) 式中t—某一观测时刻; S(t)—推算的某一时刻的沉降值; S0—对应于t的沉降量; S∞—最终沉降量,为待定值; η—参数,为待定值。 求得η,S∞后,就可以得到最终沉降量和任意时刻的沉降量。 2.3Asao ka曲线法 Asaoka法是由日本学者Asaoka.于(1978)[3]年提出的,又称图解法。它是以垂直单向固结理论为主,根据实测的沉降量推算工后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的一种方法。 他指出,由Mikasa(1963)[3]导出的用垂直体积应变表示的固结偏微分方程为可近似地用一个级数形式的普通微分方程来表示为: S+α1dS dt+α2d 2S dx +…+αn d n S dt n =b(4)式中:S———固结沉降量; α1,α2…αn———固结系数; b———取决于固结系数C v和土层边界条件的常数。 式(4)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简化为下式: S+α1dS dt=b(5) 式中,一阶固结系数α1=5h 2 12C v 。 在固结边界条件下上式的解为: S(t)=S∞-(S∞-S0)exp- t α1(6)式中:S0、S∞———分别为土层的初始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 2.4Logistic曲线法 宰金眠、梅国雄[4]在研究地基沉降一时间规律时发现全过程沉降量与时间关系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初始沉降不为零;其二是沉降一时间曲线呈现“S”形。 Logistic模型,也可称之为增长曲线模型,在时间数列中其一般形式如下: S(t)= b1 1+b2exp(-b3t) (7)式中,b1,b2,b3为待定参数。 对参数b1,b2,b3的确定有很多种方法,例如三段计算法、灰色理论法等。 只要计算方法、参数选的合理,Logistic模型曲线可很好地拟合几何中的“S"、“凸”形甚至“凹”形曲线,故适用性较广。 3工程实例及分析 3工程概况 福建省道线沿海大通道泉港段K+5~K3+ .1 20124794

地基处理方案教学文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3)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2.1总体概况 (4) 2.2建筑设计概况 (4) 2.3 结构设计概况 (5) 2.4工程地质条件 (5) 2.5场地地层构成: (6) 第三章施工准备 (7) 3.1技术准备 (7) 3.2材料准备 (7) 3.3 主要机具 (7) 3.4章项目部组织机构 (7) 3.5 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8) 第四章施工要点 (8) 4.1地基处理措施 (8) 4.2施工部署: (10) 4.3施工方法: (11) 第五章雨期施工 (14) 第六章质量标准、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及成品保护 (15) 1、质量标准 (15) 2、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 (15)

3.成品保护 (16)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合同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程勘察报 告; 3)设计施工图纸: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结构图; 4)相关法津法规:建筑法、环境保护法等; 5)相关的施工规范与技术性文件; 6)高中楼等三项(大兴区第一中学西校区新建工程项目)-高中楼工施工组织设计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京建质【2009】289号 9)《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京建施【2009】87号 1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2)《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2007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4)《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 15)《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6)《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8)现行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范、规程、标准、强制性条文和有关文件、通知等经审查的设计文件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换土垫层法 1机械碾压法: 挖除浅层软弱图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和软弱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季节性冻土地基、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简易可行,但仅限于浅层处理,一般不大于3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大于5m;如遇地下水,对于重要工程,需有附加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 它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和胀缩性,防止土的冻胀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 2 重锤夯实法 : 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稍湿的粘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以及分层填土地基 3. 平板振动法适用于处理非饱和无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和透水性好的杂填土地基 4. 强夯挤淤法: 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 它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应通过现场实验才能确定其适用性 5. 爆破法由于振动而使土体产生液化和变形,从而达到较大密实度,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适用于饱和净砂,非饱和但经常灌水饱和的砂、粉土和湿陷性黄土 深层密实法 1.强夯法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液化性强夯置换是指将厚度小于8m的软弱土层,边夯边填碎石,形成深度为3~6m,直径为2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基础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强夯置换适用于软弱土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用于处理大面积场地施工时对周围有很大振动和噪音,不宜在闹市区施工需要有一套强夯设备(重锤、起重机) 2. 挤密法(碎石、砂石桩挤密法)(土、灰土、二灰桩挤密法)(石灰桩挤密法)利用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或挤密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碎石、土、灰土、二灰或石灰等,形成砂桩、碎石桩、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或石灰桩,与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基础,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湿陷性或液化性砂(砂石)桩挤密法、振动水冲法、干振碎石桩法,一般适用于杂填土和松散砂土,对于软土地基经试验证明加固有效时方可使用土桩、灰土桩、二灰桩挤密法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深度为5~10m的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石灰桩适用于软弱粘性土和杂填土经振冲处理后地基土较为均匀,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经处理后土性质较为均匀,造价经济,适 排水固结法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电渗排水法通过布置垂直排水 井,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及采取加压、抽气、抽水和电渗等措施,以加速地基土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土的稳定性,并使沉降提前完成适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饱和软土和冲积土地基,但对于厚的泥炭层要慎重对待需要有预压的时间和荷载条件,及土石方搬运机械对于真空预压,预压压力达80Kpa不够时,可同时加上土石方堆载,真空泵需长时间抽气,耗电较大降水预压法无需堆载,效果取决于降低水位的深度,需长时间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