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知识管理方法论

一种知识管理方法论
一种知识管理方法论

SMARTVision:一种知识管理方法论

摘要

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论与框架。但是,框架没有为实施知识管理提供足够的细节,现有的方法论也没有充分满足有效地知识管理的要求。知识管理领域尚未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方法论。本文考察了知识管理方法论的现状,提出一种详细的全面的方法论,弥补了现有方法论存在的缺点。我们提出的方法论叫做SMARTVision,是对原来在知识管理框架方面研究的拓展。当时的研究采取的是知识管理的一种更为微观的视角,也即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管理方法论。

导论

知识管理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它需要工业界的关注和支持。现在,许多组织为有效利用组织内部的知识和外部股东与客户的知识,纷纷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关于从组织的无形资产中创造价值的流程。这些无形资产,或者说是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编码的,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的(Nonaka,1991,1994)。它可以被表示、存储、共享和有效的应用。隐性知识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不易被表示和交流(Nonaka,1991,1994)。之所以对知识的类型进行区分,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必须区别对待。

Alavi and Liedner(1999)指出,许多组织正在开发专门设计的信息系统,用于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整合。然而,知识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不只是支持知识共享的技术。实际上,人们在实践中已经开始意识到,人以及工作环境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推动因素,它们最终决定了知识管理实践的成功或是失败(Bobbitt,1999;Saint-Onge,1999)。

知识管理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为目前既没有一个编码化的、一致认可的框架

(Rubenstein-Montano et al. ,2001),也没有一种被人普遍接受的方法论(Beckman,1998)。尽管事实如此,还是有很多组织尝试了大量的知识管理方法。不幸的是,这些方法不足以满足组织对知识管理的需要。现在所缺乏的是一种获得普遍认可的方法论,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知识管理方法的现状,提出一种弥补了现有缺点的、全面的方法来填补这一空白。

Rubenstein-Montano et al.(2001)提出了一种用于知识管理的系统思考框架。这是对一种特殊的方法论——知识管理的微观视角(micro-view of KM)研究的拓展,该方法与后来提出的系统思考框架是一致的。这项研究的贡献在于它提出了一套详尽的方法论。我们可以将方法论定义为,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可以遵从的一系列的程序。在本文中,这个目标就是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

在本文的下一部分,将会考察现有文献中提到的知识管理方法,论述从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中得到的重要观点。有关知识管理全面的方法论的细节将会在全面的方法论一节中论述,在小结部分,我们对本文的研究做一小结。

知识管理方法的现状

在讨论开发一种知识管理方法论的时候,框架与方法论是相关的。它们共同指导知识管理应该如何实施。但是,方法论比框架更为具体,它详细地说明了实际中应该如何以一种符合某个框架的方法实施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框架在这个学科领域内起指导作用(或者说是提供指南)。因此,方法论应该在某些获得认可的框架内进行开发。文献中对知识管理框架的研究倾向于侧重知识管理的不同方面。The Kentucky

Initiative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的 Holsapple and Joshi(1997,1998)已经提出了几种知识管理框架。比如,他们开发了一种描述性框架,类似于Theseus Institute(1999),提供了大量可用于组建规范方法的模块(Holsapple and Joshi,1998)。

除此之外,Teleos也开发了一种知识管理框架,由知识管理的8个维度组成,以此可以鉴别出那些认为知识是竞争成功关键因素的组织。这8个维度是:

(1)成功地建立了企业知识文化;

(2)高层管理对管理知识的支持;

(3)开发和传递知识型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4)成功地最大化了企业智力资本的价值;

(5)有效地创建了知识共享的环境;

(6)成功地建立了持续学习的文化;

(7)有效地对客户的知识进行管理,增加了客户的忠诚度或提高了客户价值;

(8)管理知识,增加股东权益的能力。

这是一个全面的框架,其中的每个维度都由无数的过程和子过程组成。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作为规范的、用于知识管理的、编码化的、获得普遍认可的框架(Rubenstein-Montano et al.,2001)。Beckman (1999)与Rubenstein-Montano et al. (2001)考察了现有的框架。现有方法的调查

尽管我们在上面已经提到,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标准化的方法,但是在现有文献中,绝大多数的注意力还是放在知识管理框架上。不过,在文献中也提出了几种知识管理方法论。

我们列出的只是其中的一些方法论,而不是全部。我们试图从这几种知识管理方法论中找出其中普遍适用的部分,以此构建本文将提出的方法论。

目前的方法论有三个主要的局限,这将在“现有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分析”部分进行论述。这三个局限是:

(1)缺乏细节;

(2)缺乏一个指导性的框架;

(3)没有覆盖完整的知识管理流程。

在第三个局限中提到的“完整的知识管理流程”包括对战略、组织文化、学习、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分、知识管理任务的考虑。在某些论文中给出的粗略的信息可能会导致这样的争论,即它们是真正的方法论呢,还是仅仅是类似于框架的方法论的轮廓。

Wiig(1999)列出了“主要的知识管理模块”,包括:

(1)改革管理体制;

(2)调查、绘制知识地图;

(3)制订知识策略;

(4)创建并详细说明与知识相关的方案和可行的初步方案。

(5)估算实施知识管理初步方案的预期收益;

(6)将知识管理置于优先地位;

(7)确定主要的知识标准;

(8)获得主要的知识;

(9)建立集成的知识的转移计划;

(10)转换、散布和运用知识资本;

(11)建立与更新知识管理基础设施;

(12)管理知识资本;

(13)建立激励机制;

(14)调整整个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

(15)促进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

(16)监督知识管理。

这些模块不必一次全部实施,而是应该在特定的情况下适当地使用。但是,作为一种方法论,根据我们对方法论的定义,它应该提供每个组成模块蕴涵的进一步的细节。而Wiig(1999),并没有明确地为这些模块提供可以依照它们实施地进一步的细节。

Wiig et al.(1997)论述了实施部分知识管理的特定方法和技巧。之所以用“部分”这个词,是因为这种方法论强调知识流(与知识瓶颈)而不是整个的知识管理流程。他们所论述的是由评审、概念化、思考和行动四部分组成的框架:

(1)评审:依据内部与外部的基准,审核组织经营业绩。获得的教训将会是有用的工具。

(2)概念化:将组织内不同层次的知识组织起来。识别知识资本,使之与利用它们的商业流程建立联系(提供有一套调查技巧)。分析知识存量中的强项与弱项。在这个阶段应该识别出一组知识“瓶颈”。

(3)思考:制订解决知识瓶颈的计划。优先考虑部分改进计划。

(4)行动:实施改进计划。组织中各不同单位负责制定计划的不同部分。

Monsanto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Junnarkar,1999)。包括五个流程:

(1)在一般人与博学的人之间建立联系;

(2)在人与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3)促使信息转换为知识;

(4)封装知识,使之易于传递;

(5)在整个公司散布知识。

数据件技术公司(Dataware Technologies, Inc. )(1998)提出了一套相当详细的知识管理方法论:

(1)识别商业问题。

(2)为变革做准备——获得管理上的支持以及向共享的文化转变。

(3)建立知识管理团队(由那些对主要的知识管理活动负责的人组成)。

(4)进行知识审计——识别缺乏哪些知识并组织知识。

(5)确定技术基础设施所需的主要特性。

(6)在知识管理活动阶段分七个步骤:

改善对现有知识资本的投资回报率。

增强可应用知识的定位过程。

提高知识分类的速度和准确度。

对组织内日益增长的知识管理活动,在功能性、安全性和性能方面实现实质性的提高。

开始捕获以前未获得利用的有价值的“隐性知识”。

实现关键知识的快速访问。

迅速地找到组织内拥有特定知识的人。

(7)将人与知识联系起来——知识目录与内容管理。

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tion)(1999)开发了X5方法论,强调将知识管理与商业目标联系起来。这五个步骤如下:

(1)发现:识别商业目标、挑战和机遇。

(2)界定:确定项目的主要标准与范围。

(3)启动:开发详尽的项目计划。

(4)执行:实施计划。

(5)评估:确保结果符合预期,促进知识传递。

Liebowitz(2000)以及Liebowitz and Beckman(1998)介绍了他们在知识管理方法论方面的工作。我们将他们的方法论列在下面,每个步骤都对应特定的知识管理任务,但是,他们并没有提供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详尽的程序。

Liebowitz(2000)论述的是由9个步骤组成的知识管理方法:

(1)将信息转换为知识。

(2)识别并核实知识。

(3)捕获知识。

(4)组织知识。

(5)检索和运用知识。

(6)组合知识。

(7)创造知识。

(8)学习知识。

(9)散布知识。

Liebowitz and Beckman(1998)论述的是由8个步骤组成的知识管理方法:

(1)识别知识。

(2)捕获知识。

(3)选择知识。

(4)存储知识。

(5)共享知识。

(6)运用知识。

(7)创造知识。

表I概括了现有方法论的特征。带有标记符号的表明该方法中包含有这个方面。

表I 现有方法的取样分析

除了上面提到的知识管理方法论,现有文献中,也论述了用于知识管理的特定部分或关联部分的方法。例如,很多组织(如Skandia、NCI Research、Merck)开发了评估无形资本的方法(Liebowitz and Beckman,1998)。Daudelin and Hall(1999)提出了一种用于学习的流程,Myers and Swanborg(1998)开发了一种打包知识的方法,使知识成为“具洞察力的、相关的和有用的”。此外,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the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开发了一种方法,用于管理隐性知识(Saint-Onge,1996),美国宇航局(NASA)与斯坦福合作开发了旨在捕获设计知识的方法和工具(O’Leary,1997),Hayes-Roth et al. (1983)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Delphi(the Delphi Group,2000)公司开发了一种知识管理方法,KM2,对知识管理的知识审计部分进行管理,同时整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贡献,虽然不是知识管理方法论,但是它们推动了新的知识管理方法的开发。比如,Theseus Institute开发了一种用于知识管理的分类法,该分类法对现有的知识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描述,组织可以依据这些工具和方法开发自己的知识管理初步方案(Despres and Chauvel,1999)。此外,欧洲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ssion)的the Esprit IT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 Industry (LTI)计划资助了16个项目,这些项目是在日益以知识为基础的欧洲工业基础结构环境下,关于知识管理策略的采用以及开发学习型组织的需要的(Kalif,2001)。其中的一些项目是:ENRICH(Enriching Representations of Work to Suppor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ETOILE(Environment for Team,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in Emergencies)、KLEE&CO(Knowledge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European and Creative Organizations)、KNOW-WEB(Web in Support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Company)、KNOWNET(Knowledge Management with Intranet Technologies)。

这些项目中的一些正在开发知识管理方法论和策略。为促进项目之间的知识交流,建立了KALIF (注:机构名),实现项目间最大化的知识与经验教训共享。

现有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分析

正如在“现有方法论的调查”部分中说明的一样,大量的组织和个人正在开发知识管理方法论。现有方法论的三个主要局限包括:

(2)缺乏一种指导性的框架;

(3)没有覆盖完整的知识管理流程。

第三个局限是指这些方法没有关注知识管理所有相关方面的问题,而是集中在一个或几个部分。

结论之一

Liebowitz(2000)以及Liebowitz and Beckman(1998)方法论的详细程度说明,它们更适合被称为是框架。这两种方法论提供的仅仅是对知识管理宏观的指导:比如组合和创造知识。基于我们对方法论的定义,它们缺乏细节说明,实际上是框架而不是方法论。

结论之二

Wiig et al. (1997)的方法论仅仅是对一个指导性的框架进行了明确的论述:评审、概念化、思考和行动。框架的目的是指导一个领域的工作。因此,方法就有必要建立在一些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的框架之上。证明哪个框架应该被用作方法论背后的指导依据,已经超出了本文研究的范围。我们认为应该有某个框架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我们选择系统思维框架作为我们提出的方法论的基础(Rubenstein-Montano et al.,2001)。我们之所以选择系统思维框架是因为它不仅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指导,而且考虑了知识管理的全部流程,消除了现有方法的第三种局限。

Rubenstein-Montano et al.(2001)的框架是从系统的观点研究知识管理的。在考虑整个知识循环时,它既是规范性的又是描述性的。说它是规范性的,表现在它制定了具体知识管理的过程(或任务),描述性表现在它可以识别出影响知识管理成功或失败的属性——组织文化、学习、策略、知识分类。图1描绘的是Rubenstein-Montano et al. (2001)的系统思考框架。

结论之三

现有的方法论中没有一种考虑全部知识管理流程的,每种方法只侧重于知识管理流程的某些重要部分(比如,Wiig(1999)侧重于策略、Dataware Technologies, Inc. (1998)侧重于文化以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别、Liebowitz(2000)侧重于学习)。尽管很多方法论中包含的知识管理任务对知识管理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见表I最后一列),但对于实施知识管理方案所需的全部任务而言,这些还不够充分。这是因为知识管理要考虑完整的知识循环。这个结论与结论二相关,组织文化、组织的策略、学习、对不同知识类型的认识应该从整个知识循环的角度来考虑。在适当地抽取以前方法中不同部分时,类似Theseus Institute的方法可能是有用的(Theseus Institute,1999)。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方法论都有以上全部的缺点。本文的目的仅仅是提出一种没有以上局限的方法论。数据件技术公司(Dataware Technologies, Inc. 1998)不仅关注知识管理任务,在实施知识管理时,它把向共享文化的转变也作为步骤之一。文化的考虑已经表明是成功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的组织特征(Beckman,1999)。Bob Buckman是Buckman Labs的CEO,他声明在他的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的成功是10%的技术加上90%的文化。类似的,安达信咨询公司的Larry Bobbitt说到,他们的成功是20%的技术加是80%的文化(Bobbitt,1999)。这些数字说明,知识管理远远超过了技术设施。

文化将会影响知识如何被共享、存储、散布和使用。比如,在仍旧提倡“知识就是力量”的组织内,员工可能不愿意散布或共享他们的知识,因为他们害怕因此丧失相对其他同事的优势。另外,就知识的共享和利用而言,文化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表现在这些知识是通过友好地讨论非正式的产生的,还是通过例行安排的员工会议正式的产生的。Davenport(1999)和Holsapple and Joshi(1998)已经论述过将知识管理与组织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的重要性,施乐公司的方法论也强调了这一点(Xerox Corporation,1999)。

此外,Liebowitz(1999,2000)考虑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再一次对知识流程提出了更为全面的看法)。单循环的学习已经被许多知识管理框架或特定的方法论述过(比如,Holsapple and Joshi,1997;O’Del l,1996;Ruggles,1997;van der Spek and Spijkervet,1997;van Heijst et al.,1997;Wiig,1998)。不过,我们建议将单循环的学习与双循环的学习一并引入知识管理方法中,这样,各种不同程度的学习就都有可能发生(Argyris and Scho¨ n,1978;Rubenstein-Montano et al.,2001)。

在双循环的学习中,新的知识是通过将现有知识以新的或创造性的方式组合得到的。这种学习可能会导致在一定框架下实施的知识管理初步方案的某些部分发生改变或演化。知识管理流程中每个步骤内与步骤间的循环反馈,对实现双循环学习和学习型组织都是非常必要的。学习和反馈循环对保持知识的相关性、流动性也是很重要的,后者对稳健的知识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活动很重要。

知识管理方法论对待知识循环时,应该注意到知识的不同类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分很重要,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应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显性知识可以直接参与知识管理任务,比如在Wiig(1999)中提到的任务:获取、创造、散布;Liebowitz(2000)中的识别、核实、捕获、组织等;Liebowitz and Beckman(1998)中的识别、捕获、存储、共享等。然而,隐性知识的无形性决定了它难以直接参与这些知识活动。相反,隐性知识更为个人化——存在于经验和直觉之中,并且受个人的理念、价值观和感情的影响(Nonaka and Konno,1998)。这样,就不能像对待显性知识那样对待隐性知识。事实上,可以对隐性知识进行定位,但无法像捕获显性知识那样获取隐性知识,因为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隐性知识从讨论、谈话与讲故事之中产生。专家技能目录或实践社区目录是与隐性知识相关的,而最佳实践知识库则与显性知识相关。因此,这两种类型的知识必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估,然后整合到组织的知识库中。当隐性知识可以被清楚的表达出来的时候,它就转换为显性知识,之后,就可以用处理显性知识的流

程和方法来处理。数据件技术公司(Dataware Technologies, Inc. 1998)的方法论是唯一肯定隐性知识,明确了知识类型之间差异的方法论。不过,Monsanto(Junnarker,1999)通过区分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的联系(隐性的)和人与信息之间建立的联系(显性的),也提到了知识类型之间的差异。

一种全面的方法论

建议说明

对知识管理方法论的建议直接产生于前面部分所论述的三个主要结论。首先,框架为一个领域提供了一套指导原则,但方法论被认为是对如何实现框架提出的目标的具体的、详细的描述。因此,方法论必须建立在某个框架基础上,也就是说要采取框架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在致力于整个知识管理流程的工作中,方法论应该与系统思考框架保持一致。系统思考框架对知识管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提倡从整个知识流程来考虑,促进知识管理方案与组织战略目标的联接,而这是通过采纳系统方法之后形成的对组织的整体看法达到的,它有助于对要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保持清醒的认识。

本文提出知识管理方法论是在Rubenstein-Montano et al. (2001)中提出的知识管理框架内开发的。本文与Rubenstein-Montano et al. (2001)框架所定义的整个知识管理流程包括学习、组织文化、策略、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知识管理任务。

第三,方法必须包括充分的可实施的细节。因此,下面所提出的方法将会被详细的描述。我们给出了宏观的知识管理阶段,以及如何实现知识管理预期目标的详细步骤。这些阶段是决策(strategize)、建模(model)、行动(act)、调整(revise)和传递(transfer),因此取名为SMARTVision。

建议的方法论

这个方法论是基于上面所列的意见开发出来的。图2显示的是该方法论的宏观结构,在表II中,列出了该方法论的具体阶段、过程和相应的成果。该方法论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符合Rubenstein-Montano et al. (2001)中提出的框架以及系统思考的思想,避免了现有方法论中存在的三个主要局限。它是在一定的框架内开发的,致力于全面的知识管理流程,提供了充足的细节来解释如何在实践中实施知识管理。

该方法论是循环的,有多个反馈回路。这样,尽管决策阶段为该方法提供了一个逻辑上的起点,但是,这并不是方法论本身的要求,更多的则是出于表达的目的。图2体现了这个方法论循环的本质。事实上不存在真正的起点和结点,组织应该在知识管理的各个阶段持续地循环。

表II详细地说明了图2中的框图,为每个宏观的知识管理阶段给出了具体的过程(与子过程),对每个阶段应该完成什么做出了说明。在决策阶段,体现了知识管理应该与战略目标相联系的要求。此外,决策阶段也要处理组织文化的问题,而学习则发生在行动阶段。每个阶段的过程与子过程部分大致列出了应完成的知识管理任务(比如,捕获知识、收集与核实知识、评估知识)。该方法并没有直接论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但从其它方面可以推断出这个区别,如建模阶段的审计文档与行动阶段的设计文档。

小结

我们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包含有两个主导思想:

(1)方法应该建立在框架的基础上;

(2)方法应该是全面的(即与系统思考的思想相符)。

它们也需要有足够地细节才可能有用。我们主要的结论是现有知识管理方法论既没有与普遍接受的框架相联系,也不符合系统思考的思想。从这个概念出发有许多引申的涵义:人与技术的整合;为得到整体认知的预先计划、思考、概念化;强调系统内关系和联接的双循环的学习。本文提出了一种具体的方法论,SMARTVision,它充分利用了这次研究的成果。

对那些谨慎地对知识管理活动进行管理的组织,开发一种知识管理方法论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种方法论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整合到组织的战略目标之中。由组织内部独立的部门或团体分散地实施知识管理,从提高组织整体的效益来说,是很不理想的做法,这也不符合系统思考的思想。为完全实现知识管理带来的效益,需要将组织从上到下进行整合,在系统思考框架下开发知识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知识管理的价值。

在知识管理方法论领域内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尽管本文提出的方法论对改进了以前的方法,但是它仍然存在局限。比如,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做了区分,但是,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仍然还不够充分。也许以后将会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开发不同的知识管理方法论。本文所做的工作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基础。

表II----SMARTVision方法论的细节

?商业需求分析文档:考察当前IT基础设施的现状;将用于评估知识管理过程的度量标准文档化。

?文化评估和激励文档:考察组织当前的文化情况,概要提出激励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方法。

?知识审计文档:对组织内的知识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在于识别核心竞争力与弱点

?虚拟原型:知识地图显示了知识分类法与知识流。

?知识管理项目规划:详细说明用于实现知识管理目标的方案与规划的文档

?标准规格文档:识别知识管理系统技术标准的文档(即硬件与软件)

阶段过程子过程成果

决策1.执行战略规划(a)决定主要的知识标准(即

核心竞争力)

(b)将知识管理置于优先地位?商业需求分析文档:考察当前IT基础设施的现状;将用于评估知识管理过程的度量标准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_[全文]

引言:明确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对两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看,知识管理既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也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两者虽有一定区别,但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By AMT 宋亮 相对知识管理而言,信息管理已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尽管人们对信息管理的理解各异,定义多样,至今尚未取得共识,但由于信息对科学研究、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作用,信息管理一词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最近几年才提出,而今知识管理与创新已成为企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识已取代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如何?有人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对立起来,强调将两者区分开;也有不少人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信息管理;多数人则认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者关系密切,正是因为知识和信息本身的密切关系。明确这两者的关系对两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看,知识管理既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也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两者虽有一定区别,但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之概念 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这个术语自本世纪70年代在国外提出以来,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关于“信息管理”的概念,国外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1>.人们公认的信息管理概念可以总结如下:信息管理是实观组织目录、满足组织的要求,解决组织的环境问题而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利用的一种战略管理。同时认为信息管理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以图书馆工作为基础的传统管理时期,以信息系统为特征的技术管理时期和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的资源管理时期。 2、知识管理 由于知识管理是管理领域的新生事物,所以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广泛认可的定义。Karl E Sverby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日本东京一桥大学著名知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已经总结好的被基本接受的正式知识,以数字化形式存在或者可直接数字化,易于传播;隐性知识是尚未从员工头脑中总结出来或者未被基本接受的非正式知识,是基于直觉、主观认识、和信仰的经验性知识。显性知识比较容易共享,但是创新的根本来源是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其中社会化(Socialization),即通过共享经验产生新的意会性知识的过程;外化(Externalization),即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过程;组合(Combination),即显性知识组合形成更复杂更系统的显性知识体系的过程;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把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成为企业的个人与团体的实际能力的过程。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典型例题讲解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典型例题讲解 1.()就是从事信息分析,运用专门的专业或技术去解决问题、提出想法,以及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工作。 2.共享行为的产生与行为的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乃至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解决分享行为中的许多心理因素及社会影响。 3.从总体来看,目前的信息管理正处()阶段。 4.知识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是()。 5.从数量上来讲,是知识员工的主体,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是知识员工职业发展的起点的知识员工类型是()。 6.人类在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三个阶段后,目前正进入第四个阶段——(),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时代。 1.对信息管理而言,( )是人类信息活动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信息需求的不断 变化和增长与社会信息稀缺的矛盾是信息管理产生的内在机制,这是信息管理的实质所在。 2.()就是从事信息分析,运用专门的专业或技术去解决问题、提出想法,以及创造新产品和服务的工作。 3.下列不属于信息收集的特点() 4.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是() 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空间状态() 6.从网络信息服务的深度来看,网络信息服务可以分 1.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的()观点是指,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视为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才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领域。 2.著名的Delicious就是一项叫做社会化书签的网络服务。截至2008年8月,美味书签已经拥有()万注册用户和160万的URL书签。 3.激励的最终目的是()

4.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知识管理出现的() 5.存储介质看,磁介质和光介质出现之后,信息的记录和传播越来越() 6.下列不属于信息的作用的选项() 1.社会的信息化和社会化信息网络的发展从几方面影响着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 2.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根本就是“()”,根据不同用户的行为、兴趣、爱好和习惯,为用户搜索、组织、选择、推荐更具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3.丰田的案例表明:加入( )的供应商确实能够更快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促动了生产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4.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需具备三个条件() 5.下列不属于文献性的信息是() 6.下列不属于()职业特点划分的

浅谈个人知识管理

浅谈个人知识管理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想到和一个很重要的人联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了;曾经解决过一个问题,后来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忘了当时的解决方法只好花费时间再研究一遍;无法得到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的帮助;总是忘记一些约会和想好必须要做的事情;忙碌了一整年,该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这一年到底都干了些 什么?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要解释个人知识管理就必须理解“知识管理”的概念,个人知识管理离不开知识管理的范畴,知识管理从字面上来说,即是将知识管理起来。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KM,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个人知识管理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概念的延伸,它强调的是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和创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定义有很多,但是实质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通过收藏、订阅、互动等方式,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和信息转变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 工作、生活。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有互联网帮助我们快速获得各种途径信息。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Pad等等工具帮助我们存储信息,有企业OA、CRM、Outlook等软件帮助我们检索和利用信息,但是为什么还会发生上面的那些情况 有专业研究机构的的研究报告显示,知识工作者做的90%的所谓“创新工作”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存在(存在于组织内部或组织外部)。造成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对个人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完整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 ()是物质系统运动的本质特征,是物质系统运动的方式、运动的状态和运动的有序性信息按信息的加工和集约程度分()N次信息源 不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薄弱 不属于 E.M.Trauth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信息管理的概念,他将信息管理分内容为()网络信息管理 不属于W.Jones将个人信息分为三类()个人思考的 不属于信息的经济价值的特点()永久性 不属于信息的社会价值特征的实()广泛性 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需具备三个条件()信息内容 存储介质看,磁介质和光介质出现之后,信息的记录和传播越来越()方便快捷 国外信息管理诞生的源头主要有()个1个 即信息是否帮助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指的是()个人发展 社会的信息化和社会化信息网络的发展从几方面影响着各类用户的信息需求。()2个 社会价值的来源不包括()社会观念 图书馆层面的障碍因素不去包括:()书籍复杂无法分类 下列不属于信息收集的过程的()不提供信息收集的成果 下列不属于信息收集的特点()不定性

下列不属于用户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模糊性主要表现()用户无法准确表达需求 下列哪种方式不能做出信息商品()口口相传 下列现象不是五官感知信息为()电波 下列属于个人价值的来源()个人需求 信息information”一词来源于哪里()拉丁 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的存储与处理 技术信息管理观念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素 信息认知能力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 信息是通信的内容。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 世界并且使之反作用于世界的过程中信息收集的对象是(信息源)由于()是一种主体形式的经济成分,它们发展必将会导致社会运行的信息化。(信息经济)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的存在形式有()4种 判断题 “效益”一词在经济领域内出现,效益递增或效益递减也是经济学领域的常用词。(对) “知识经济”是一个“直接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相对于“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对) 百度知道模块是统计百度知道中标题包含该关键词的问题,然后由问

知识管理的案例知识管理从个人做起

知识管理的案例知识管理从个人做起 在组织流程不确定及各个业务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知识管理先行很容易使共享知识成为员工的额外负担。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还需在组织中实施个人知识管理作为辅助。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论在个体的应用,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法,包括个人知识的识别、分类、采集、评估、利用和分享传播等环节。实施个人知识管理,最直接的结果是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对组织而言,则能够推动组织的知识管理顺利开展。实践证明,每个人紧密结合自己的岗位需求和个人的发展规划,在为组织作贡献中成就自己,那么,知识共享带来的就是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不再是额外负担。本文将结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环节详细阐述其如何解决知识共享问题。 1. 树立个人知识管理的观念和意识 在组织内推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总有不少员工非常乐于参与各项知识共享活动。调查发现,这些员工已经在个人知识管理之路上摸索学习了很多年,他们从个人知识管理理念的应用中获益匪浅。因此,对组织推行知识管理非常欢迎和支持。这部分拥有个人知识管理观念的员工不仅自己愿意共享知识,还能带动周围同事参与。

2. 明确需要管理的知识 首先要认清个人的职业规划。因为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管理不同领域的知识。一般来讲,个人会根据岗位的需求及未来发展管理相应知识。而组织的知识库内容也是为了满足员工岗位要求的。这样,个人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就为组织的知识库提供了稳定。员工可以直接将自己平时工作学习中收集的知识发布到知识库,不用仅为了共享而额外花费时间收集资料。 3. 对知识进行分类 建立知识分类的一个原则是不能每次想起什么就建立什么样的文件夹或者标签,要做好规范化工作,同时持之以恒。这样一个好习惯的培养,对于扫除知识共享的障碍大有帮助。阻碍知识共享的一大原因是员工不习惯规范化管理,认为太繁琐,没必要。而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员工通过自我管理,培养了规范化概念,对于组织知识管理中提出的规范标准就不会排斥,共享就会变得简单。 4. 采集知识

2019年温州一般公需科目《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模拟题

2019年温州一般公需科目《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2.知识产权的时间起点就是从科研成果正式发表和公布的时间,但有期限,就是当事人去世()周年以内权利是保全的。 A、三十 B、四十 C、五十 D、六十 3.()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A、2005年 B、2000年 C、1997年 D、1994年 4.专利申请时,如果审察员认为人类现有的技术手段不可能实现申请者所描述的结果而不给予授权,这体现了()。 A、技术性 B、实用性 C、创造性 D、新颖性 5.根据本讲,参加课题的研究策略不包括()。 A、量力而行 B、逐步击破 C、整体推进 D、有限目标 6.本讲认为,传阅保密文件一律采取()。 A、横向传递 B、纵向传递 C、登记方式 D、直传方式 7.本讲提到,高达()的终端安全事件是由于配置不当造成。 A、15% B、35% C、65% D、95% 8.本讲认为知识产权制度本质特征是()。 A、反对垄断 B、带动创业 C、激励竞争 D、鼓励创新 9.本讲指出,以下不是促进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是()。 A、互联网+教育 B、互联网+医 疗 C、互联网+文化 D、互联网+工 业 10.根据()的不同,实验可以分 为定性实验、定量实验、结构分析实 验。 A、实验方式 B、实验在科研中 所起作用C、实验结果性质D、实验 场所 11.本讲认为,大数据的门槛包含 两个方面,首先是数量,其次是()。 A、实时性 B、复杂性 C、结构化 D、非结构化 12.2007年9月首届()在葡萄牙里 斯本召开。大会由作为欧盟轮值主席 国葡萄牙的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部 主办,由欧洲科学基金会和美国研究 诚信办公室共同组织。 A、世界科研诚信大会 B、世界学术诚信大会 C、世界科研技术大会 D、诺贝尔颁奖大会 13.()是2001年7月15日发现 的网络蠕虫病毒,感染非常厉害,能 够将网络蠕虫、计算机病毒、木马程 序合为一体,控制你的计算机权限, 为所欲为。 A、求职信病毒 B、熊猫烧香病 毒 C、红色代码病毒 D、逻辑炸弹 14.本讲提到,()是创新的基础。 A、技术 B、资本 C、人才 D、知 识 15.知识产权保护中需要多方协 作,()除外。 A、普通老百姓 B、国家 C、单位 D、科研人员 17.世界知识产权日是每年的()。 A、4月23日 B、4月24日 C、4月25日 D、4月26日 18.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严肃 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中采用列举的方式将学术不端行为 细化为针对所有研究领域的()大类行 为。 A、3 B、5 C、7 D、9 19.美国公民没有以下哪个证件 ()。 A、护照 B、驾驶证 C、身份证 D、社会保障号 20.关于学术期刊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学术期刊要求刊发的都是第 一手资料B、学术期刊不要求原发 C、在选择期刊时没有固定的套 式 D、对论文的专业性没有限制 22.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其 遭遇的侵权程度()。 A、越大,越低 B、越大,越高 C、越小,越高 D、越大,不变 23.()是一项用来表述课题研究 进展及结果的报告形式。 A、开题报告 B、文献综述 C、课题报告 D、序论 25.1998年,()发布《电子出版 物管理暂行规定》。

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注意个人知识管理,意味着经营个人"无形资产",提升个人价值和个人竞争力 很多人之所以对知识管理抱有戒心,主要是认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就如同企业从自己身上榨取知识一样,以致让自己不再重要。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企业、经理人个人之所以不把知识管理作为必须马上解决的要项,不是因为不知道知识管理重要,而是因为知识管理不像ERP等那样,实施成功就会马上产生看得见的、可量化的成效。 知识管理创造的价值主要是间接性的(当然,出售知识库及相关服务也能产生直接价值),难以量化,它的主要意义在于支持企业或个人把事做好,做得更有效率并可规避风险。这让知识管理在企业和个人心目中都变得有点可有可无了。 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 迄今为止,各种有关知识管理的理论和专业文章一再强调着机构知识管理对一个机构(尤其是商业机构)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却极少有文章对经理人个人的知识管理进行阐述,而个人知识管理,对经理人个人的工作及成长都有着非常实际的效用,经理人本身对此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下面我们以章经理为例,说明个人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以及他是如何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 其实,不同层级的经理人都可从知识管理中受益。对个人来说,知识管理有哪些实际作用呢? 章先生是一家国内机电设备生产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他将其归结为5个方面: 让自己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为个人能力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自己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的专业知识资源; 持续性地学习、更新、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以提升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有效率地提取所需的知识资源用于实际工作以获得良好的个人工作绩效(效率和效果); 更好地展示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在所在的机构中成为知识交流的重要元素并获得更好的个人事业发展机遇。 对管理工作来说,因高价值的个人"无形资产",才能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场竞争这两个方面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学校名称安徽工业大学 年级名称2013级 专业名称计算机信息管理 学生姓名莫琪 指导教师王琛 2015年5月10日

提纲 一、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 (一)信息管理的概念 (二)知识管理的概念 二、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联系 (一)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二)知识管理需要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的支撑 (三)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 (四)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三、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比较研究 (一)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主要区别 (二)信息管理活动主要涉及到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两个要素(三)信息管理强调信息的加工、保存和服务 四、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化 (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过程中的产物(二)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三)实行知识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

浅谈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内容摘要】通过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概念的比较分析,论述了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知识管理在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方式和技术以及管理的目标上的拓展、改进和深化。最后得出结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管理是信息科学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比较研究 一、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 1、信息管理的概念。“信息管理”,这个术语自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提出以来,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关于魏管理”的概念,国外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尽管学者们对信息管理的内涵、外延以及发展阶段都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人们公认的信息管理概念可以总结如下:信息管理是个人、组织和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社会活动。既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人员、技术、信息;又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计划、控制、协调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广泛查阅,发现人们对信息管理的理解表现在以下五种不同含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队伍管理。 2、知识管理的概念。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在国内众说纷纭。在国外,奎达斯认为,知识管程,以满足现在或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巴斯认为,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效绩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丹利尔?奥利里认为,就唇降组织收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马斯认为,知识管理是—个系统的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而如何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知识,从而使每个员工在最大限度地贡献出其积累的知识的同时,也能享用他人的知识,实现知识共享则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在国内,乌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层,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能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他指出。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最宽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 摘要 本文通过描述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信息爆炸问题,引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首先,在文中详细解释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并创造性得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参考模型。然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原则和步骤,最后还介绍了一些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和实践过程。 关键字:知识管理 PKM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bstract Keyword:knowledge management PKM 引子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况:当想到和一个很重要的人联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联系方式了;曾经解决过一个问题,后来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忘了当时的解决方法只好再研究一遍;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时,无法得到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的帮助;总是忘记一些约会和想好必须要做的事情;忙碌了一整年,该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这一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里我将引入一个概念: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定义范围非常宽泛,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个人知识管理方面. 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 要解释个人知识管理就必须先解释“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管理概念的变种,它强调的是个人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Paul Dorsey教授提出的,原文为”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viewed as a set a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at have both a logical or conceptual as well as physical or hands-on component. ”,中文意思就是: 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所以个人知识管理主要讲的是一种方法论。 个人知识管理(PKM)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其实质却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通过个人知识管理,让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多价值的知识,从而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心得体会

知识管理心得体会 田志刚提到了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工作者的必备能力,这句话很赞同,很多知识或信息平时大家都在说,都了解,或者有些经验完全在自己脑袋里面,经验本身没有喜欢为方法论和模式。 为什么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德鲁克说过,没有人为你负责,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在这里我还需要补充一句就是,你唯一的能力就是应用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PKM的最终目标仍然是提升自我的核心竞争力,体现知识创造价值,因此就需要再次强调了不能脱离了某个场景或领域来单独的谈个人知识管理,否则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在我们平时的问题管理,工作,技术研究,学习,时间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无处不体现知识管理的影子。 个人知识管理涉及到个人战略,个人效率和个人资产三个方面的问题。个人战略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导向,个人资产如知识库的积累,知识的转化等是基础;而个人效率则核心是时间管理和生产率,各种工具的使用。在目标导向下,我们注重平时个人资产的积累,利用好各种工具做到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即个人知识管理的初衷。 如果从个人知识管理涉及到的技能谈,应该包括收集分类资料的能力,根据问题快速检索资料能力,分析信息能力,整合信息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知识

分享),归纳和演绎能力,结构化思维能力,工具应用能力,知识融合贯通和显隐性转化能力。如果用一句话说还是应用知识并创造价值的能力。 田志刚提到了知识显性化是知识管理工作者的必备能力,这句话很赞同,很多知识或信息平时大家都在说,都了解,或者有些经验完全在自己脑袋里面,经验本身没有喜欢为方法论和模式。而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文字系统和结构化的整理出来,因为沟通的时候我们很难想得这么系统,沟通的时候往往很能说但是一让正式的写出来往往就手足无措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在知识从显性转为你隐性的经验和技能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还得讲其显性化出来,这一方面是结构化思维能力的锻炼,也是我们知识管理里面谈到的分享创造价值的体现。所以我们平时不仅仅关注阅读,也关注写作,阅读往往是显性到隐性的转化,而写作则是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两者必须要相互融合并贯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我们的学习速度是远远无法跟上知识和信息的指数级产生速度的。每个人必须设置自己的信息过滤器,许多东西就不应该在读完了才知道是垃圾,这样也浪费了你的资源---时间!那究竟应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你需要知识你的领域方向和关注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你需要知道如果从一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试题资料库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资料题 一、单选题 1、在信息管理中,信息主管(CIO)的工作重点是()。B、技术与信息的开发利用" 2、做出最优选择所需要的知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积累起来的,并且是一个必须不断更新、补充()的过程。C、流量和存量" 3、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管理重心有差异,其中()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模式,重点关注如何让信息和知识的价值和利用最大化,使人力资源不断得到信息补给并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知识。B、知识管理" 4、褚峻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组织和管理,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二是对隐性知识的开发与管理。B、显性知识的开发" 5、乌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C、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6、()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B、信息管理" 7、下列现象不是五官感知信息为()C、电波" 8、知识资本的构成的主要观点,本文将知识资本的构成分为市场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基础结构资本等四部分。A、人力资本" 9、国外企业近年来新设的一个职位()它是企业内部负责知识管理的高级行政官员,其工作是确保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知识发挥最大的效益。A、知识主管" 10、由于()是一种主体形式的经济成分,它们发展必将会导致社会运行的信息化。C、信息经济" 二、多选题 11、Beckman(1997)知识是人类对数据及信息的一种逻辑推理(reasoning),它可以提升人类的()及学习的绩效。此观点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指导决策与行为的用途。A、工作"B、决策"C、问题解决" 12、斯维比认为企业的知识资本由()构成。A、雇员能力"C、外部结构"D、内部结构" 13、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知识管理有助于专业技术人员系统管理自己的已有知识,并()为企业盈利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提高自己在企业和社会上的竞争力。 C、不断更新" D、增加新知识" 14、大量研究表明,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很多。目前,很多学者从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角度出发,研究知识在()或者部门之间的转移条件和影响因素。 A、个体之间" B、组织内部" C、部门内部" D、组织之间" 15、信息管理又可分为()三个层面。 B、通信网络" C、计算机服务器层" D、信息库、数据库系统层" 16、知识转移的情景因素指知识转移过程中除知识本身特性、知识源特性和接受者特性以外,影响知识转移的外部环境,包括知识源和()以及双方目标的

如何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上下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懂得如何学习知识; ●了解学习的工具和方法; ●掌握保存知识的技巧。 如何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上) 一、知识获取 1.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作为知识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胜任工作,不被社会淘汰。 【案例】 改变命运的六年 毕业于西安交大计算机专业的刘某,硕士毕业后就职于某央企信息中心,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计算机维修。而只有偶尔当系统、电脑出故障时,刘某所在的部门 才有工作,其他时间都非常清闲。7年后,该央企决定主辅业分离,信息中心属于 辅业,便独立成立公司。公司成立后,由于与新来的女领导关系不好,刘某买断了 下岗。 在家休息了6个月后,刘某决定重新找工作,这时刘某发现,IT领域的发展很快,而自己在之前工作的7年时间中基本什么都没学会,完全已经不能胜任该行 业的工作,就业屡屡碰壁。几经波折,刘某最后发挥自己唱歌和喝酒的特长,转而 从事建筑类的业务,而每每想到过去的6年,刘某都后悔不已,认为正是这6年,完全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可见,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学习,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是无法成长的。 2.怎样学习知识 世界上的信息和知识无处不在,而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因此,在学习时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学什么 在进行学习时,首先要确定自己学什么。比如,常识有用,但没有独特的价值。而要确定自己学什么,最重要的是把握学习的方向。现在,人类的知识量在不断增加和细分,每个领域区分越来越细,专业深度加强,因此,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也越来越难。 需注意的是,确定学习目标的前提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特长和优势,必须了解自己,每个人均需要有自己对社会行为的判断。 【案例】 俞敏洪创新东方 俞敏洪在发展事业之初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英语领域的专家,但努力后发现,英语方面的专家太多,而自己很难达到同样的高度。于是,其从中发掘了“背单词” 的领域。 刚开始,很多专家都不看好这项事业,认为没有技术含量。尽管这样,俞敏洪仍然坚持每天练习背单词,研究词典,不断分析各类词汇,并创办了新东方。 现在,新东方的发展越来越好。 俞敏洪的正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特长和优势,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把单词作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对象,最后取得了成功。 每个领域都需要达到足够的深度,只有不断学习和挖掘才能够保证自己的竞争力不被他人替代。而要想达到这一深度,首先就要确定自己的信息和知识获取的原则,同时在学习时,对于兴趣大于能力的知识一定要正确聚焦。 此外,在与他人交流时,经常会出现有的知识他人会默认对方知道,但事实上对方并不知道的现象,而这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从这一角度看,知识可以分为四类:自己知道的,自己不知道的,他人知道的,他人不知道的。此四类知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应该将其显性化; 第二,他人知道,但是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应该加以学习; 第三,他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应该加以研究; 第四,自己知道,但是他人不知道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应该与他人共享。 怎么学 知道学什么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怎么学。 一万小时理论认为,任何人在取得成就前至少要花一万个小时,这一万个小时指的是假设一天花费三个小时,需要十年时间。所以,学习需要持续积累,只有在达到一定深度后才能够成功。

知识管理制度(V1.0)

知识管理制度 (V1.0) 文件编号:HR-TD-KM-01 版本:V1.0 页数:7页(含封面) 编制部门:培训部 生效日期:2011.12 版本版本更新记录日期 V1.0 --- 2011/12 制订人审核审批发布 王超颜王刚许振杰培训部

第一部分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的正常运作,达到为公司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利用、知识的创新一个循环的知识管理状态,并逐步形成一个内部知识共享文化的环境,特制定本知识管理制度。具体目标是: 1、加强知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防止知识流失; 2、通过将知识从内隐到外显的转化、沉淀与共享,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3、能高效率地为公司股东、全体员工、合作伙伴和顾客提供实用性强的信息与知识; 4、使全体员工逐步建立起自我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培养“知识分享互相信任”的文化。 本制度主要是针对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的积累、共享、使用和创新,此要求适用于全体员工。 制度术语说明 KM:知识管理 KMS:知识管理专员 JIT:准时生产方式 内隐知识:未经正式化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是属于个人经验与直觉的知识,属难以形式化、无法被具体化的技能。 外显知识:一切以文件、手册、报告、地图、程序、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所呈现的知识。 第二部分知识管理分类与使用制度 1、知识的范围 (1)公司资料如公司简介、制度、规范、流程、表格、相片、视频、宣传手册等资料; (2)知识地图指每个岗位涉及到的所有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岗位的基础行政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工作内容、岗位工作流程、岗位相关支持知识、一些外部可参考资料; (3)日常工作及项目涉及到的知识,如工作总结、方案设计、活动分享、项目总结、案例、会议记录、客观数据、分析结果、工作方式与习惯等; (4)个人隐性知识,包括与工作相关的专业领域知识,个人兴趣爱好所获取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其他有价值的知识等。 本制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文档包括以文件、手册、报告、地图、程序、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所呈现的资料。 2、对于知识采集内容,KMS有责任保证知识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3、每位员工应积极分享知识,尽快生成文档并发布到OA系统,以便知识得到最快速的传播与使用。 4、公司内部的文档交流,最好使用文档模块而不是EMAIL或RTX,这样可保证公司内部所有的文档都可在系统 中找到,也可避免重复索取。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定义 1. 从实用的角度来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它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英文是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2.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指供依据个人知识管理特点,来协助个人更省时省心管理文件、更容易养成知识管理习惯的软件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学习等其它辅助功能。 二、为什么要做“个人知识管理” 1.能快速找到自己搜藏的文档来解决问题,速度要能快到“不打断思路” 2.知识型工作者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管理“个人知识”,达到提高个人竞争力的目的 3.收集和消化工作、生活等所需的知识,能清晰的反映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情况进行结构调整. 三、如何养成“个人知识管理”的习惯 1.养成的意义:个人知识管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工具的使用,工具最好是体现了优秀人才的良好习惯的固化。 2.难度:短期可以看不到效果,有时不知如何归类,重要简单枯燥的操作而认为无意义等等要克服的心理和意志 3、做法:认识到,要养成PKM的习惯开始是有一定适应过程,因为要制作知识分类体系,并按一定规则存放和归类;有时会不知如何分类而烦恼,一时看不到效果而放弃。所以,这个过程要不断的告诉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收效,持续按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处理、消化等,并不断PDCA,就能实现“知识的5S”:标识、定位等,从而令自己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很容易找到需要用的。 四、个人知识管理和文件管理 应该说,文件管理就是一种个人知识管理,用Window资源管理器完全可以将PKM做得很好,但使用专业的PKM软件能省时省心,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个人知识管理习惯等。 从另一个角度说,个人可随时调阅的未内化的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文件,而企业则更多的是结构化的数据;书也是载体,但对个人而言其“管理的意义”不大,对图书馆量大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即个人主要的知识来源是Office文档、网页和PDF文档等。 五、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工具的选择 能称得上PKM软件,至少应具备四点: 1、有完善的“知识分类体系”功能,包括统计、任意显示顺序、穿透显示等Windows资源管理器没有提供的功能

知识管理期末复习 考点

01.彼得定律:在各种组织中,职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管理运用: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晋升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设立多渠道的员工晋升通道;应建立更全面有效的奖励机制。) 02.墨菲定律:如果某件事有可能变坏的话,这种可能就会成为现实。(管理运用:事先周密计划,设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趋势,不忽略小概率事件;针对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事情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应急措施、对策;将应急措施、对策宣导给相关的人员,必要时组织模拟演练;随时根据事物的发展状况进行应急措施、对策的调整。 03.帕金森定律:①干事情的越来越少,领导却越来越多;②组织人数不断增加,效率不断下降;③岗位分工越来越细,中间环境越来越多;④部门越来越多,流程越来越乱。(管理运用:作为一个领导,不仅要独具慧眼,学会相马,学会赛马,而且还要有用人之胆、容人之量,要敢于起用比自己强的人。) 04.红酒与污水定律:把一匙红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红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管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就是有效运用红酒和污水定律,对团体中的人才加以指引和筛选,剔除具有破坏力“污水”,使合格者的力量指向同一目标。) 05.手表定律: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也就是说——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管理启示:对于一个企业,更是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无法发展;面临多块手表时,扔掉多余的手表,只留下一块。) 06.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然而,如果将一首领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是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管理运用:培养干部综合能力;实施岗位责任制度;调整干部绩效指标。) 07.蘑菇管理定律:很多公司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新进的人员,都要从基层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对于很多职场新人来说,蘑菇期非常难熬,内外压力都很大,如何度过“蘑菇期”,非常关键。(管理启示:蘑菇经历是一种磨练;年轻人需要经受挫折;年轻人要不怕吃亏;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吃苦就是吃补;企业要经常给蘑菇浇水、除草;不要让蘑菇太早见光) 08.奥卡姆剃刀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管理运用:将组织层级简单化;将业务流程简单化;将制度规则科学化;将工艺规范通俗化;将管理思维系统化。) 09.蝴蝶效应: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却能以某种方式对社会产生微妙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运用:着眼全局,防微杜渐;明白细节决定成败;捕捉管理中的“蝴蝶”(产品质量问题;工作程序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关键细节问题;个人成长问题)。) 10.鲶鱼效应:管理运用:适当地引进人才;适当地轮岗机制;实施末位淘汰制;管理岗位实施内部公开竞岗。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资料题

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资料题2 一、单选题 1、要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最好的资源就是建立(),能快速得到所需要的帮助。 正确答案:C、专家网络" 2、由于()是一种主体形式的经济成分,它们发展必将会导致社会运行的信息化。 正确答案:C、信息经济" 3、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管理重心有差异,其中()强调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侧重于信息 的加工、贮存与传播。 正确答案:A、信息管理" 4、信息技术角度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建立(),利用知识 库进行知识交流和促进知识共享。 正确答案:C、知识库" 5、通常与新系统管理领域相关的信息有80%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接受的。同时,IBM的数 据库已经超过知本管理数据库的()。因此,合理地删除那些不相关的信息以及那些被新的、更好的数据代替的信息就十分重要。 正确答案:C、最小临界值" 6、信息传递效果受信息提供者、()环境、接受者等多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A、传递渠道" 7、不属于E.M.Trauth博士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信息管理的概念,他将信息管理分 内容为() 正确答案:C、网络信息管理" ?

8、信息的群体价值不属于具有() 正确答案:D、年纪性" 9、在一个“不确定”是唯一可确定之因素的经济环境中,()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正确答案:B、知识" 10、斯威比博士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战略上都涉及如何在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与诀窍的基础上建立持久性组织。 正确答案:A、“知识型组织”" 11、社会价值的来源不包括() 正确答案:C、社会观念" 12、乌家培教授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 正确答案:C、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13、信息收集的对象是() 正确答案:A、信息源" 14、随着文字的发明,记录媒体和设备方面的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Sumer & Akkad的楔形文字用一种()的笔在湿的土块上记录,然后再烘干这些土块。 正确答案:C、木制有铁尖" 15、Grant(1996)根据有关知识转移理论,将知识转移方式分为指导方式(Direction)和()方式两大类。 正确答案:A、组织惯例" 16、下列不属于用户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模糊性主要表现()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知识管理是近年来受到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拥有和运用知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真正动力。知识管理在当今的企业运营中, 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了知识管理这门课之后,有时候感觉知识管理有时候总和信息管理差不多,容易混淆,所以我想对这两种管理进行下分析。 首先,先了解下什么是知识和信息。 信息,是将所获取的原始资料, 有目的地加以整理而得, 用以表达信息生产者所欲表达的信息, 信息通常以文件或口述的方式来表现, 让信息的接受者能够产生心理上的认知。在1998 年, 世界银行推出的《1998 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指出: 信息是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知识,达文波特(Davenport) 与普鲁萨克(Prusak) 在其著作《知识管理》中提到: “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 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信息, 此外, 也包括专家独特的见解, 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信息等提供架构。知识起源于智者的思想。在组织中, 知识不仅存在文件与储存系统中, 也蕴含在日常例行工作、过程、执行与规范中。知识来自于信息, 信息转变成知识的过程中, 需要人们亲自参与”。知识既是一种通过分析信息来掌握先机的能力, 也就是开创价值所需的直接材料。例如, 各项调查结果报告、计划报告等。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资源的管理, 包括对信息资源的创造和获

取、存储和检索、分配和存档等。而知识管理除了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外, 还包括对人的管理, 两者到底有何关系呢? 一直以来, 关于知 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知识管理活动自古就有,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活动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 近年来才从信息管理中孵化出来, 成为一个新的管理领域,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与知识管理相比, 信息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信息管理侧重于 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与传递, 而知识管理则是对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资本进行综合决策, 并实施管理。我将它们做对比分析: 管理内容上的差异 信息管理围绕着信息的收集、加工、检索和传播的组织、控制与利用过程进行, 以文献和电子信息的组织、管理、保存和服务为核心, 管理对象主要是显性知识。而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的采集与加工、交流与共享、应用与创新。它不仅仅涉及显性知识, 而更主要的是隐性知识。也就是说, 知识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编码化的、静态的信息, 还包括对非编码化的信息的载体———人的管理。知识管理对知识流、知识的自组织更感兴趣, 它所管理的知识, 是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发挥作用的那些智力活动成果,是动态的, 不断变化的, 是和特定组织及其组织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管理重心的差异 信息管理强调管理的技术和手段, 侧重于信息的加工、贮存与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