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动态分析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动态分析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动态分析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动态分析

吉呈花

肇庆学院图书馆广东肇庆526061

[摘要]全文在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之间存在基础与应用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分析内在联系

An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Domestic Libraries JiChenghua

Library of 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526061

[Abstract]In the base of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oretically there is a correlation of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Key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concept; Correlation

21世纪图书馆进入信息时代的全新标志,具体展示了以原子(atom)形式存储的传统方式向以比特(bit)形式存储的电子方式转变的一般趋势。信息资源管理的诞生和发展处于十分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全球化,开创了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全新局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某种崭新范式的作用。国内图书馆学界对信息资源这一课题研究正方兴未艾。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使信息资源的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人们在对信息本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管理学的发展培植起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实体思维和能量思维的信息思维方式。正是信息资源共享的认同感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资源管理的提法似乎不能适应文献资源数字化的需要,且缺乏对信息资源共享这一概念的解释力,于是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信息资源建设是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重心从管理信息资源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变化过程。在图书情报界,人们对于两者的认识有些模糊,甚至有人认为两者是同一事物,相互混淆使用。但笔者认为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本文旨在对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做些理性的思考,期望能对今后图书情报界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信息资源管理”概念的源起与理解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产生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思想开始传入欧洲并直接或间接地传向世界各地。赖茂生先生指出信息资源作为术语最早由罗尔科(J.O. Rourke)于1970年在《加拿大的信息资源》(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Canada)一文中提出的。

孟广均先生认为,我国的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源自图书情报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

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目前还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定义,但是从国内近十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我们可归纳出如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资源管理的展开。第二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实际上是研究在给定的信息资源状态下,如何对现有组织机构或社会的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以供有效利用的问题。第三种观点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以如何提高生产率与增值服务这一目的为出发点的。在英语中,作为单数的resource意为信息内容本身,作为复数的resources意为信息财产,既包括任何媒体上的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设备和处理此信息的工作者。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而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是不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展的产物,它既包括信息技术的管理,也包括信息内容的管理。

2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如前所述,信息资源管理起始于西方国家,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在积极吸收西方学者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根据《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草案,1987年)中的定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处理、传递和使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适应性和有效性,提高其数字化、数据库化、网络化和商品化的水平,实现高度共享,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而信息资源建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代根兴在1996年《图书馆》第3期《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提出来的,当时并未引起图书馆学界同仁太多的关注。直到2000年底,一些作者对这一新的理论概念展开讨论,其中高波,吴慰慈在《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一文中专题论述了文献资源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的关系,并认为信息资源建设应包括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该文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义为:“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进行有机集合、开发、组织的活动。信息资源建设的结果形成信息资源。”这个定义表明,信息资源建设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活动,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形成信息资源。

孟雪梅在其所著《信息资源建设》一书中指出:“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中心对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采集、积累、开发并合理布局,以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不难看出,作者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界定基本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内涵一致。

程焕文、潘燕桃将信息资源建设定义为:“所谓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根据其性质、任务和用户需求,有计划地系统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各种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信息资源体系的整个过程的全部活动。”应当说,这个定义基本沿用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将信息资源建设仍然局限于信息资源管理范围内。

最近,肖希明先生在“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内容体系”一文中,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体系规划,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确切地说,该文所界定的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均来自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本文在分析不同学者所作信息资源建设定义的基础上,以及参考1997年《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则》相关文件认为,图书馆界有关信息资源建设的提出是在科技情报领域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上展开的。科技情报领域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探索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数字图书馆的形成以及方兴之势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换句话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的价值功能研究带来了图书馆信息的综合应用阶段。根据信息资源的定义,信息资源是经过人类开发与组织的信息的集合。凡是未被组织开发的信息都不是信息资源。我们认为,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正是信息资源建设的本质所在。两者为同义词,也是对等物。

3信息资源建设的理据分析

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众所周知,信息不等于资源,只有当信息成为社会活动中的生产要素,同时产生劳动价值才被称为信息资源。这是从价值意义上讲的。生活中存在着过时的信息,不真实的信息,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社会中不在构成资源,相反,它构成垃圾信息,信息污染。从信息可利用的角度讲,信息要成为资源必须通过重组,二次开发,即要对信息进行挑选、分类、组织、编码、存储、传递、分析、积累、识别,才能使其具有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也就是说,信息必须经过人类的管理与建设开发才能成为有用的资源。信息资源建设除了具有在新的信息环境中,使信息形成可资利用的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可建设性。信息资源同无序状态存在的信息并不相同,它更大的程度上是人们创造的再生性信息产品,虽然它的生产和分布是一种客观现象,但其生成更取决于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主观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建设性”是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逻辑起点,信息资源建设的本质实际上是将信息集合化、资源化的过程。

第二,可共享性。同自然资源不可复用的特征相比,信息资源是可以同时使用、异地使用、反复使用的共享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随时对信息资源进行复制、转录、缩微等加工和开发,而不会影响信息价值。这是由于信息资源具有使用整体性,效益的间接性和利用效果的社会性所决定的。

4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

毋庸置疑,管理不等于建设。建设的目的是使信息获得可增值效用,提高资源的可利用性。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条件下,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提高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自然资源。没有建设,即不开发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乃至有效利用就无从谈起。信息资源建设倚重于信息资源管理是不言而喻的。信息资源建设依赖于良好的信息资源管理。从内涵上看,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机构的使命而管理信息资源的过程,即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诸如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之类的相关资源。而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本身的开发利用。从性质上看,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手段,更多的是针对某一机构组织本身。同时,突出标准化和规范化与信息的保存,信息资源建设则更像是一种策略或称行为方案,更注重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进行规范和指导。从侧重点上看,信息资源管理侧重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相关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投入,强调其管理职能。而信息资源建设的焦点在于利用自动化,网络化手段获得更多馆藏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存取服务。

当然,它们的联系也是十分紧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基础与应用的关系,信息资源建设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最终实现,需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从而确保信息资源建设的外部环境与未来变化相一致。而信息资源建设的深化会进一步促进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与信息资源建设相互依存,彼此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 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晓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追溯及其发展前瞻综述.图书馆界,2004(2):4-7

[3] 代根兴.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目标与展望.图书馆,1996(3):1-6

[4] 高波,吴慰慈.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24-27

[5] 李冠强.数字图书馆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6] 鲁黎明.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7] 赖茂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理论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3):229-235

[8] 孟广均,徐引篪.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进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9] 孟雪梅.信息资源建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0] 吴晞.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1996(6):1-4

[11] 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概念、内容与体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5-8

(来稿时间:2007-01-08 责编:冉文格)

[作者简介]吉呈花,女,肇庆学院图书馆馆员。

. . .

答案信息资源管理作业教程文件

信息资源管理作业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2.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 答: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广义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 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政府、企业、公共),按增值状况(基础、增值),按可利用范围的不同(公共、专有、个人)。 3.全面(多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答: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从管理对象看,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从管理过程内容看,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资源的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 从管理手段看,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包括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从管理层次看,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从管理应用领域看,信息资源管理被分为政府、企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等。 实践能力考核选例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的观点,系统地考察一般社会组织(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内涵和过程。 答:政府信息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任务: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其中最艰巨、最复杂的是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 政府信息化,从理论上说,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即传统政府)向信息时代的政府(即现代政府)演变的过程。具体说,政府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以及对政府需要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约政府开支,改进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政府信息化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toG):GtoG是各级各地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新型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是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在政府的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之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

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绪论(基本概念)1、信息定义(判断) 是用于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层次 3、信息的性质(选择,判断,案例分析,会用来分析问题) 1)普遍性2)客观性3)动态性4)可识别性5)可传递性6)可处理性(变换性) 7)可度量性8)可共享性9)依附性10)时效性11)转化性12)可伪性 13)无限性14)层次性15)相对性16)知识性17)转移性 4、知识定义:P287 知识是经过人得思维整理过程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5、知识的基本特征P287(7+3增值性、非遗传性、依附性) 1)隐含性2)实体性3)共享性4)主观性5)价值性 6)复杂性7)变化性8)增值性9)非遗传性10)依附性 6、知识的分类(按载体):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7、资源定义: 窄派定义:自然资源,即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物质资源。 宽派定义: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8、资源的分类(分类准则很多) 从资源在人类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划分 (1)物质资源:向人类提供材料(类比人的体质) (2)能量资源:向人类提供动力(类比人的体力) (3)信息资源: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类比人的智力) 9、信息资源(广义,简答) 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市场信息等。 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的集合、信息生产者的集合、信息技术的集合。 10、信息资源的特征(3+6个)(简答、选择)P7-11 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稀缺性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4)共享性5)时效性6)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7)不同一性8)驾驭型 9)累积性与再生性 1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产生背景 (1)信息经济的崛起(2)信息观念的转变(3)信息技术的发展(4)企业的根本转变 12、信息资源管理(概念P15) 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分、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3、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2)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3)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手段 4)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 14、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紊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模块章节:《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第一节 2018.4.16—2018.4.20 一、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如果向他们提出管理的要求,他们能井井有序地管理好身边的物件。笔者通过与部分同学交谈得知,他们认为管理好身边的物件是管理工作而不认同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显然,学生不能清楚地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更加不清楚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信息资源管理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等内容。因此,针对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本节在内容上选择学生熟悉的信息资源管理案例,提高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和认可性。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能解释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对信息价值的影响。 2.知道信息资源管理在管理学习信息上的一些管理经验:会运用一些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组织管理学习信息资源。 3.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组织方式:能辨别和分析常见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联系已有知识,结合图书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状况,以点带面,归纳出信息资源管理目标。

2.学生经历回忆和自主探究过程,了解网络信息资源的几种主要组织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认同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学习信息资源的必要性。 2. 明白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 2.网上信息资源的主要组织方式。 教学难点: 辨别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组织方式。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1. 展示资源三角形图片。 2. 提出“信息是一种资源,必然存在对其进行管理的问题”,引入课题“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活动2【讲授】介绍图书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信息:经过整理、以某种有意义且有功用的形式呈现的数据。 2、信息的属性: 答:1 事实性 2 扩散性 3 传输性 4 共享性 5 增值性 6 不完全性 7 等级性 8 滞后性 9 效用性 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可以看成经过整理、以某种有意义且有功用的形式呈现的数据。 数据是指持续生成的原始资料,是组织或其周边环境中不断发生的事件的符号表示;这些资料尚未经过排序和整理,人们无法直接理解和利用。 4、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答案来自网络 答:本体论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最广义的信息。他是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的客观存在。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 5、认识论层次的信息 答:认识论层次上信息的含义,是在本体论信息含义的基础上,引入了主题的因素,即人的因素而确认起来的。从这个层面上说,维纳在阐述信息时指出:“信息是我们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并且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到的过程,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名称” 6、狭义信息资源 答案来自网络 答: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 7、广义信息资源 答案来自网络 答:广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要素”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资金和人等。 8、信息资源特征属性(特点)(此提未找到) 9、狄保尔得关于信息资源的目标由7个方面: 答案来自网络 答:1.建立起一种环境,只允许相关的信息进入公司的决策活动。2.实施一系列措施,使生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产,搜集信息的费用能与利用信息后应获得的效果相比较。3.改变观念和政策,使信息在企业的商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财产。4.在利用信息技术前,应首先对需求进行分析,而不是与此相反。5. 使信息管理者的地位合法化。6. 为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摘要:新世纪的图书馆,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改革,要实现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建立新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高速兴起,使一个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信息环境悄然来临,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文献建设和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及现状:众所周知,数据资源的采购与购买是近几年才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广泛开展的一项工作,采购的价格,数据资源的使用权限等,各项问题正在涌现出来,在不断摸索中,基层图书馆走出了一条总发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突破之路,但这条道路并不坦荡还存在沟渠和陷阱。 计算机,高密度存储和数据库通讯等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的规模和品种不断增加,且网络版的光盘数据库价格又较高,这对于经费本来紧张的图书馆无疑是雪上加霜,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对产业已产生的知识信息尽包尽容,孤立为用户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图书馆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精神文明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妈工是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图书馆不仅是收集,存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的文化科学和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传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场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型图书馆逐步摆脱地域和文献载体的束缚从传统馆际互借过渡到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图书馆的业务核心,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加快馆藏数字化的步伐,并密切关注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这些都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同时还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能够有机结合。

公共关系学信管金融案例分析

第4组 13信息资源管理金融公关案例汇总 组员: 案例一览: 案例1:交通银行信用卡“最红星期五” 案例2:花旗银行认真对待顾客 案例3:东亚银行挤提事件 案例4:生命人寿,以服务带动营销 案例5:取缔余额宝风波 案例6:美国第一商业银行挤兑危机 案例7:中国平安高薪酬争议危机 案例8:渣打银行公关案例 案例9:招商银行“员工微博辱骂客户危机” 案例1:交通银行信用卡“最红星期五” 内容: “最红星期五”是交通银行信用卡打造的行业首创第一营销品牌,自2009年开创至今,已持续经营近六年,通过每周五超市、加油、看电影、餐饮、商旅等系列性优惠活动,带给持卡人每周五消费需求的情感释放和实实在在的刷卡优惠,赢得众多持卡人的喜爱和支持。2012年9月交通银行信用卡将“最红星期五”创新升级,举办了第一届“超级最红星期五”,目前以每年两届的模式定期举办,联合全国几千家合作商户推出活动当天刷卡消费返50%刷卡金的重磅优惠,不仅升华了“最红星期五”品牌,更影响和带动了信用卡行业营销活动的发展。 ? “最红星期五”于2009年推出时,最先携手卜峰莲花、乐购、吉之岛三家连锁超市,每周五在三大连锁超市的活动门店刷卡满128元,就可以打95折,同时在大型超市任意一笔消费都有三倍积分。2010年,“最红星期五”品牌的超市活动拓展到全国3,000家门店。加油活动累计覆盖全国80个城市,在3,500多家加油站门店举行,参与人数35万,奖励

金额近数百万。“超级最红星期五”活动当天的消费额总额突破20亿元,创下单日刷卡消费金额新纪录;超市消费相比8月周五平均消费增长5倍;合作商户沃尔玛活动门店当天店内销售总额比上一周五提高了36%,卜蜂莲花全国地区店内销售总额比上一周五提高25%;“超级最红星期五”活动注册人数超过150万,为单一营销活动单日参与人数之最。同时,“超级最红星期五”活动拉动9月消费总额与8月环比增幅超过12%,卡均消费与8月环比增幅超过10%,创下良好业绩。如此丰富的活动类型、如此庞大的商户数量、如此众多的参与人数、如此高额的奖励发放,“最红星期五”广受持卡人的青睐。 分析: 2005年至2008年中国信用卡市场跑马圈地的时代,面对依旧硝烟弥漫、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各家信用卡陷入了产品品类重复、客户体验雷同、营销活动也大同小异的困境,不创新就无异于正被淘汰出局。交通银行信用卡通过对目标持卡人群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针对25岁至45岁都市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倾向、消费环境等,发现在都市族群看来,一周的忙碌最容易在周五得到缓解,而愉悦心情下的便利购物也最易获得满意度,都市族群都有深厚的“星期五情节”。最终交通银行信用卡在最具共鸣的星期五、在需求最旺盛的超市和加油站,开始了自己的创新营销品牌“最红星期五”。“最红星期五”紧抓百姓的刚性需求,坚持走惠普路线:活动门槛低、不设奖励人数限制,让大众都能轻松方便的享受到优惠。交行信用卡创造足够的差异性,带动了产品和服务具有个性,由此占领客户的脑袋,并挖掘出了新的竞争蓝海。 所有的品牌都是在与时间作战,信用卡行业亦是如此。在大部分信用卡营销活动都昙花一现、成为过眼云烟时,真正能形成一个品牌,被记住、留下的更是少数。而交通银行信用卡的“最红星期五”,显然是一个“适者”,不但被人记住,还在不停发展,并成为行业标杆。交通银行信用卡“最红星期五”品牌开创了一个新的银商合作共赢模式,双方运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和广告通过消费者的充分沟通和宣传提升了双方的知名度;长期性持续性的品牌营销活动为商户带去了更多的客户,增加了营业额,共同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也提升了客户对交通银行信用卡、合作商户的品牌忠诚度。由此,交通银行信用卡也逐渐形成了立体化经营链条,从快速发卡、到促进消费、到提升服务体验、再到强化品牌忠诚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经营体制。 案例2:花旗银行认真对待顾客 内容: 一位陌生的顾客走进豪华的美国花旗银行营业大厅,仅是要求换一张崭新的100美元钞票,准备当天下午作为礼品。花旗银行是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每天的营业额高达数亿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 (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 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 (2)信息与数据

浅谈信息资源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资源管理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建设大学图书馆的必然选择,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环节便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效率,本文研究了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大学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标签:信息资源管理;高校;图书馆;应用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信息资源管理是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信息内容展开的管理。广义上的信息资源管理不仅仅包括信息内容的管理,还囊括了对人员、设备、技术、设施、设备等与信息内容直接相关的条件的管理。 一般来说,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方便读者更好地进行阅读,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完善管理的条件,提升管理质量,其依托在于当前发展尤为迅速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应用还未受到足够重视 一些大学的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当今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对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运用也认识不足,这就导致了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管理以及应用未能得到关注。一方面,大学的领导者没有及时意识到信息资源的内涵,也没有领悟到这些资源的运用价值,不了解这些资源对大学图书馆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一些领导者对于大学图书馆尤其是信息资源持续建设发展的积极性理解不够深刻,他们简单地将图书馆看作一个职能部门,未能真正意识到它们在提升教学水平方面的有利影响。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效率较低 首先,为了更好地为教师队伍提供服务,众多的家属被安排到大学图书馆担任管理员,这就了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然而,图书馆的运行对管理员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有的还需要有相关的外语运用技能。管理人员素质与管理要求的不一致导致众多的信息资源未被有效地进行管理,高校的信息资源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对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不尽如人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其次,各个图书馆分别归不同的高校进行管理,它们的运行具有独立性,各大高校之间实现跨地域、跨学校合作有一定的难度。然而,高校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果沒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的支撑,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来。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信息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B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 A、信息化 B、企业信息化 C、国家信息化 D、区域信息化 2、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信息不包括( D ) A、政府信息资源 B、企业信息资源 C、公共信息资源 D、公有信息资源 3、下列不属于组织战略的是( C ) 。 A、总战略 B、经营战略 C、信息化战略 D、职能战略 4、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不包括( D ) A、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 B、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 C、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 D、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5、有关信息系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B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绝大部分数据是不持久的 C、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 D、信息系统可以向用户提供信

息检索、统计报表 6、信息系统审计的重点环节不包括( A )。 A、代码传输转移环节 B、内部控制环节 C、数据传输转移环节 D、数据环节 7、信息传递的程序不包括( D ) A、完成信息采集检索 B、选择信息传递工具 C、接收使用信息 D、实施信息查找 8、( A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的语言和工具。 A、元数据 B、标引 C、主题数据库 D、基本表 9、( A ) 是最重要的部分。 A、标准化技术 B、标准化设施 C、标准化术语 D、标准化管理过程 10、有关标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标准化可以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于预定目标的适应性 B、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壁垒 C、标准化便利技术协作 D、标准化是一种规范性文件 11、恶意程序的特点不包括( B )。 A、破坏性 B、传染性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资源整合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资源整合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在信息领域的广泛利用使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资源环境,这个环境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广泛的资源基础,同时也对图书馆能否实现信息获取的高速快捷以及继续适应频繁的交流与学习等方面提出了挑战,对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优化与资源整合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应认识到对信息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提高资源质量,满足信息需求是图书馆的基本责任。本文从当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趋势入手,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做出一些分析,并针对当前图书馆面临的现状探讨开展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资源 整合工作以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资源整合 网络的出现时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受到了挑战,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与趋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图书馆在秉承发展历史经验与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前图书馆发展的目标主要是实现与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结合,追求对信息资源的有效、高速的利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下社会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所以,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资源整合不再只是建设图书馆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

也成为实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必要手段,是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时代得以生存与继续发展的战略手段。 信息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依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它能否被高效吸收与利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使信息的需求者能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 一、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图书馆在信息爆炸与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其趋势与模式必然受到影响并发生颠覆性的变革。从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与当前图书馆面临的现状看来,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复合型图书馆则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的主要模式。数字图书馆将为图书馆提供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与开发利用空间,对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实现图书馆社会服务价值方面的意义重大。复合型图书馆要求图书馆在建馆与发展中给予自身一个合理科学的定位,是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互相融合与补充的形式,充分发挥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各自优点,无论是从经济发展、图书馆管理体系或是需求者的阅读习惯来看,复合型图书馆都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中的最佳模式。但是无论是发展趋势或是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一档案管理类: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情报学..doc

2017年莱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学科)指导目录 为规范考生报考,根据招聘单位用人专业需求,参照国家现行专业设置情况,经研究制定《2017年莱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学科)指导目录》。 莱阳市事业单位招聘主管部门在审核考生报名资格过程中,对同意报考的新增加专业,将随时在《2017年莱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专业(学科)指导目录》中更新,请考生随时关注。 本专业(学科)指导目录,仅适用于2017年莱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综合类职位的招聘报名工作。 一、档案管理类: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情报学、档案情报学、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科技档案、图书档案管理相关专业 二、中文类:中文、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应用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汉语、文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中文应用、文秘与档案、文秘、秘书、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公共关系与文秘、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文秘与微机应用、科技文秘、司法文秘、商务文秘、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涉外文秘、文秘教育、经济秘书、文秘与财务管理、秘书与公共关系专业 三、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仿真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与外设、网络系统管理、网络工程、各类计算机或软件技术、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或工程、各类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科学工程或技术、各类计算机信息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管理或应用、各类计算机控制技术、各类计算机通信、各类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科技防卫、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影视艺术技术、系统理论科学或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地球或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计算机与经济管理、计算机硬件或设备、电器与电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可视化程

信息资源管理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自学考试复习思考题 参考解答 第1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B 5、A 6、C 7、C 8、A 9、D 10、A 11、D 12、D 13、A 14、C 15、D 16、B 17、A 18、B 19、C 20、C 21、C 22、A 23、C 24、B 25、A 26、B 27、D 28、B 29、A 30、A 31、B 32、C 33、A 34、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D 3、ACD 4、ABCD 5、ABCD 6、ABCE 7、ABCDE 三、名词解释 1、资源:个人或组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某项活动,必须具备且经过努力获取的物质、非物质的条件,称为资源。 2、信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内容描述。 3、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包括了信息及其载体,同时反映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4、信息化:指人们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

导地位的过程。 5、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的产业类型及各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 6、知识经济:直接依据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 7、企业信息主管:从企业全局和整体出发,直接领导与主持全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层领导人。 8、信息产业: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信息生产、加工、积累、流通和销售等一系列活动,以及生产这些活动所必须的装臵的一种新型产业。 四、判断分析题 1、信息产业指的是硬件制造业。 答:错误。信息产业除了包含硬件制造业外,还包括电气通信产业和信息处理产业。 2、技术是信息化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错误。信息化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3、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大,相应的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也越大。 答:错误。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大,则相应的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也越小。 4、信息就是数据。 答:错误。数据是指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广义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155989.html,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作者:姚建萍洪美丽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12期 摘要: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基础。图书馆作为支撑中职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支柱之一,其资源的有效规划和合理配置尤其重要。但是,综观当前中职图书馆的发展,其信息资源建设问题依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分析其具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中职在校师生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场所,而其中大量的专业性信息和素质性信息,既可以丰富师生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效果,又可以为人才的发展和塑造起到关键作用。而今,中职图书馆的现状大多存在信息资源不够完善,利用资源的重视度不够等状况。因此,中职学校亟需改变图书馆的现状。 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 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据调查表明,近乎一半的中职学校的图书馆没有完整的信息资源采购计划,有时几年都不会采购图书,有时一年一次性就会买上万本图书。同时,为了炫耀和展示学校的综合实力,采购的图书大多追求数量而非质量,买回的书籍几乎无人问津,缺乏学习的针对性。此外,对于真正能够提高学科专业性的书籍缺少持续维护,期刊莫名其妙的停购,会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没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得良好的资源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和更新。同时不实用或者针对性较差的期刊没有反馈系统,使得许多中职学校图书馆书籍质量不高。 资源覆盖专业不全面由于中职院校发展的时期较晚,使得图书馆的建设起步稍微落后,这就导致图书馆的体系完整性较差,对于书籍的覆盖面存在一定的漏洞。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图书可以利用自身的条码或者电子信息进行网上的快速借阅或者查找,但许多院校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对于图书的分类和管理也存在缺陷,不能察觉很多学科或者专业缺少相对应的覆盖。同时图书管理员管理缺乏经验,没有对各种书籍做好分类和规划,使得读者寻找某一方面专业的书籍较困难。 信息资源种类单一图书馆中不仅需要纸质的书籍供读者阅览,其中有不少专业性很强并且非常抽象的书籍,比如“CAD的研究”“单片机的研究”等,需要很深的理解能力和實践能力,仅仅阅读纸张上的内容很难做到熟练掌握某些技能,需要配备配套的讲解光盘和操作训练等电子文件。此外,还需要购买大量网上的信息资源,比如“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资源,这样可以丰富许多专业知识和内容,使得图书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需要。

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论文题目

2007年9月 (以下是论文研究方向,具体论文题目可与老师商量确定,也可结合自己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知识,自己设计论文研究方向,与导师商定题目。) 论文研究方向: 一、信息资源管理方向 ⒈企业专利战略与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⒉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接受心理分析 ⒊个人信息管理研究 ⒋信息资源增值研究 ⒌信息向知识的转化研究 ⒍结合工作谈组织的信息管理问题 ⒎社会调查分析(选择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某个方面,通过调查后进行分析,得出某些结论,这些结果对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应有一定的意义)二、信息资源建设方向 ⒈简析信息资源数字化对社会的影响 ⒉(某一类)社会群体对信息资源需求的特点分析 ⒊地方文献与当地建设 ⒋中国文献著录规则评析 ⒌代表性报刊资源数据库的比较研究 ⒎近十年图书情报期刊发展走向研究 ⒏电子资源组织 ⒐电子图书系统研究 三、编辑出版方向 ⒈传统实体书店网上图书销售研究(毕业论文作者所在地区) ⒉出版产业与图书馆 ⒊网上阅读研究 ⒋漫画研究 ⒌杂志(期刊)研究 ⒍电子词典(含网上词典)研究 ⒎工具书编纂与阅读之研究 ⒏ 20世纪中国文献学家研究(选取一位文献学家研究) 四、信息检索(搜索引擎)方向 ⒈搜索引擎评价 ⒉搜索引擎的商业营销模式分析 ⒊搜索引擎利弊及其调查分析 ⒋搜索引擎优化策略及方法研究 ⒌多媒体信息检索 ⒍特殊型(例如地图搜索引擎、FTP搜索引擎等)或专题型(某专业领域的)搜索引擎研究 ⒎ Web信息处理与组织 ⒏无线搜索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⒐中外政府机构网站比较研究(包括内容、框架、服务等方面) ⒑中外企业网站比较研究(包括内容、框架、服务等方面) ⒒(某个或某类)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分析;

信息资源管理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 §5.1认识信息资源管理 【考纲要求】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式。 【知识要点】 一、我们的课本、报刊、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计算机文件、因特网信息等都是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分为手工管理方式和计算机管理方式。 1.手工管理方式。(如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管理方法是分类存放。 2.计算机管理方式。 ①计算机文件管理:管理方法是分类存储、目录管理——利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 ②电子表格:管理方法是表格管理、文件存储。 ③数据库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是结构化存储、检索应用。 ④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是分类存储、目录管理、检索应用。 四、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有四种:①主题树方式(如目录类搜索引擎)、②数据库方式(如全文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站)、③文件方式、④超媒体方式。网上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方式是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这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 【练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的有效利用。 A. 数据 B. 文字 C. 信息资源 D. 文件 2.以下哪一种不是信息资源的计算机管理方式()。 A. 计算机文件管理 B. 电子表格 C.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 个人的藏书 3.信息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通常要对信息资源进行较好的管理,以下属于常用信息管理方法的是()。 A. 个人资料管理 B. 图书馆藏书管理 C. 计算机文件管理 D. 学生学籍管理 4.以下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是() A. 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器 B.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D. 手机电话联系薄 D. 收看电视直播 7.以下哪一项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实例() A. 用通讯录管理联系人 B. 坐在剧院观看电影 C. 在咖啡厅和朋友聚会 D. 在商场挑选商品 10.下列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A.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B. 播放DVD视频 C. 利用计算机资源管理器整理文件 D. 利用EXCEL软件管理学生成绩 15.下列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A. 使用收藏夹分类管理喜爱的网站 B. 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进行管理 C . 用媒体播放器播放音乐 D. 整理手机中的电话号码簿 5.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B. 文件管理只能通过“资源管理器”来管理 C. 人工管理完全可以取代数据库管理 D. 数据库管理完全可以取代人工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