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习题解答

第1.2章习题解答
第1.2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

如何区分直流电磁系统和交流电磁系统如何区分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

答:直流电磁铁铁心由整块铸铁铸成,而交流电磁铁的铁心则用硅钢片叠成,以减小铁损。直流电磁铁仅有线圈发热,线圈匝数多、导线细,制成细长形,且不设线圈骨架,铁心与线圈直接接触,利于线圈的散热。交流电磁铁由于铁心和线圈均发热,所以线圈匝数少,导线粗,制成短粗形,吸引线圈设有骨架,且铁心与线圈隔离,利于铁心与线圈的散热。

交流电磁系统中短路环的作用是什么三相交流电磁铁有无短

路环为什么

答:交流接触器线圈通过的是交变电流,电流正负半波要经过零点,在电流过零点时线圈电磁吸力接近于零,如此动铁芯会与静铁芯发生振动和噪声。在铁心端面上开槽安放短路环后,交变的磁通使得短路环产生同频交变感应电流,该电流使短路环内产生与铁心磁通变化相反的逆磁通。如此在铁心端面上,短路环内的磁通与环外磁通在时间上错开,避免了吸力过零产生噪声和振动现象。

没有短路环,因为短路环是在电流过零时产生感应电流维持铁芯吸合,三相交流电磁铁一相电流过零时其余两相不为零,铁芯还是吸合的,因此不再需要短路环。

第一章习题解答

交流电磁线圈误接入直流电源、直流电磁线圈误接入交流电

源,将发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交流电磁线圈误接入对应直流电源,时间长了有可能将线圈烧掉,因为交流线圈的电感一般很大,其电阻阻值较小,所以当通直流电源后,电流会很大,电磁阀不会动作。直流电磁线圈误接入对应交流电源,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直流电磁线圈的阻值大,相应的电感也大,一般比交流电磁线圈的大。

电弧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危害直流电弧与交流电弧各有什么特点低压电器中常用的灭弧方式有哪些

答:开关触头在大气中断开电路时,如果电路的电流超过~1A,电路断开后加在触头间的电压超过12~20V,则在触头间隙(又称弧隙)中便会产生一团温度极高、发出强光和能够导电的近似圆柱形的气体。电弧的危害:

(1)延长了切断故障的时间;(2)高温引起电弧附近电气绝缘材料烧坏;(3)形成飞弧造成电源短路事故;(4)电弧是造成电器的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

电弧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危害直流电弧与交流电弧各有什么特点低压电器中常用的灭弧方式有哪些

交流是成正弦变化的,当触点断开时总会有某一时刻电流为零,此时电流熄灭。直流电弧由于其不过零点,导致开关不能断开电弧,与交流电相比,直流电弧不易熄灭。机械性拉弧、磁吹式灭弧、窄缝灭弧、栅片灭弧法、固体产气灭弧、石英砂灭弧、油吹灭弧、气吹灭弧等。接触器的主要结构有哪些交流接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如何区分

答:接触器的结构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和其他部件等组成。直流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相比,直流接触器的铁心比较小,线圈也比较小,交

流电磁铁的铁心是用硅钢片叠柳而成的。线圈做成有支架式,形式较扁。因为直流电磁铁不存在电涡流的现象,区分方式如下:(1) 铭牌:AC是交流,DC是直流;(2) 灭弧罩:交流接触器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大的有灭弧栅片。直流接触器由于直流电弧比交流电弧难以熄灭,直流接触器常采用磁吹式灭弧装置灭弧;(3) 极数:交流的主极为三、直流的主极为二;(4) 线圈的铁芯和衔铁:交流的为分片硅钢片、直流为整体式)。

交流接触器在衔铁吸合时,线圈中会产生冲击电流,为什么直流接触器会产生这种现象吗为什么

答: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是一个电感,是用交流电工作的。吸合前线圈内部没有铁心,电感很小,阻抗也就很小,所以电流大;吸合后铁心进入线圈内部,电感量增大,阻抗增大,所以电流就降下来了。直流接触器工作电流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电阻,所以不会产生冲击电流。

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中间继电器与接触器有何异同

答: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将一个输入信号变成多个输出信号或将信号放大即增大触头容量的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对数多,触头容量较大(额定电流5A~10A),动作灵敏。其主要用途是当其它继电器的触头对数或触头容量不够时,可借助中间继电器来扩大触头数目,起到中转或变换作用;接触器触点有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之分,而中间继电器没有主、辅助触点之分。对于星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能否用一般三相结构热继电器作断相保护为什么对于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必须使用三相具有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对吗

答:可以。因为热继电器内部有双金属片。当电机电源缺相时,包括机械方面的原因造成机堵转,电机的电流会增加。电流增加使金属片受热到一定程度,根据热膨胀系数的不同金属片会分开。从而来断开热继电器的辅助触头,被控制的接触器会释放,切断电源,热继电器有过热过载保护,保护电机不会因为电流的增加被烧坏。必须使用三相具有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当发生断相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同样的相电流下,断相时的线电流较小,造成普通热继电器在断相时保护灵敏度下降,因此要用断相热继电器才行。

试比较电磁式时间继电器、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电动式时间继电器与电子式时间继电器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答:

1、电磁式时间继电器是根据电磁阻尼原理产生延时的,延时时间短~,但它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用在断电延时场合和直流电路中。

2、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又称为气囊式时间继电器,它是根据空气压缩产生的阻力来进行延时的,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延时范围大~180s),但延时精确度低。

3、电动式时间继电器的原理与钟表类似,它是由内部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转动而获得延时的。这种继电器延时精度高,延时范围宽~72h),但结构比较复杂,价格很贵。

4、电子式时间继电器又称为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它是利用延时电路来进行延时的,这种继电器精度高,体积小。

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与熔断器各起什么作用两者能否互相替换为什么

答:热继电器主要是起到过载保护作用还有因三相电流不平衡、缺相引起的过载保护,而保险丝主要起短路保护作用和限流保护。

两者不能互相替换,热继电器内部结构具有热惯性作用,当线路发生短路时热继电器需要内部的保护机构一定时间来发热令原本是常闭的触点断开,响应时间自然要比保险丝要长,起不到及时的保护作用,而且热继电器当常闭触点断开后(令控制回路断开)过来一段时间内部的保护机构慢慢的冷却后原本断开起保护的常闭触点又复位闭合了,此时如果短路还没有解决的,常闭触点又一次的断开,这样如此的循环下去。

在使用和安装HK系列刀开关时,应注意些什么铁壳开关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试比较胶底瓷盖刀开关与铁壳刀开关的差异及各自用途

答:1.电源进线应接在静触点一边的进线端(进线座应在上方),用电设备应接在动触点一边的出线端。这样当开关断开时,闸刀和熔丝均不带电,以保证更换熔丝时的安全。

2.在合闸状态下,刀开关的手柄应该向上,不能倒装或平装,以防止闸刀松动落下时误合闸。特点:(1)设有连锁装置,保证在合闸状态下开关盖不能开启,而开启时不能合闸,以确保操作安全;(2)采用储能分合闸方式,在手柄转轴与底座之间装有速动弹簧,能使开关快速接通或断开,与手柄操作速度无关,这样有利于迅速灭弧。

差异及各自用途:胶底瓷盖刀开关由熔丝、触刀、触点座和底座等组成,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维修方便,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作电气照明电路和电热电路、小容量电动机电路的不频繁控制开关,也可用作分支电路的配电开关。铁壳刀开关主要由钢板外壳、触刀开关、操作机构、熔断器等组成。刀开关具有灭弧装置,一般用于小型电力排灌、电热器、电气照明线路的配电设备中,用于不频繁地接通与分断电路,也可以直接用于异步电动机的非频繁全压启动控制。

低压断路器具有哪些脱扣装置试分别说明其功能。

答:自由脱扣器:靠操作机构手动或自动合闸,将主触头锁在合闸位置上;电磁脱扣器:当回路短路时,电磁脱扣器的衔铁吸合,从而使脱扣机构动作;

欠压脱扣器:当电路失压时,失压脱扣器的衔铁释放,也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

热脱扣器:当电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时,过电流脱扣器的衔铁被吸合,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

分励脱扣器:作为远距离控制分断电路之用。

按钮与行程开关有何异同点什么是主令控制器作用是什么

答:按钮与行程开关的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行程开关不是靠手的按压,而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挡铁碰压而使触头动作。

主令电器是用来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以发出指令或用于程序控制的开关电器。主要有: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主令控制器等。

第二章部分习题解答

1.电气系统图主要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答: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原理图:根据控制线图工作原理绘制,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电气布置安装图:主要用来表明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装置、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布线提供各个安装接线图项目之间电气连接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关系,线缆种类和敷设线路。

2.电气原理图中电QS、FU、KM、KA、KT、KS、FR、SB、SQ分别代表什么电气元件的文字符号

答:QS 刀开关、FU 熔断器、KM接触器、KA 中间继电器、KT 时间继电器、KS 速度继电器、FR 热继电器、SB 按钮、SQ 行程开关。

3.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技术数据如何标注

答: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1)电气元件明细表:元器件名称、符号、功能、型号、数量等;

(2)用小号字体注在其电气原理图中的图形符号旁边。

4.什么是失电压、欠电压保护采用什么电器元件来实现失电压,欠电压保护

答:失电压保护:当电力元件失去电压时执行相应保护动作(如断路器跳闸)的保护方式。主要采用接触器来进行保护。

欠电压保护:是指在供电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会出现电网电压急剧降低,此时,开关自动

跳闸,切断供电电源。主要采用接触器和电压继电器来进行保护。

5.点动、长动在控制电路上的区别是什么试用按钮、转换开关、中间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分别设计出既能长动又能点动的控制线路。

答:点动按钮两端并未并联上能实现自锁功能的接触器常开触点,反之,长动按钮两端并联了自锁按钮。

图自己画

7.在电动机可逆运行的控制线路中,为什么必须采用联锁环节控制在图(c)中已采用了机械联锁,为什么还要采用电气联锁若两种触头接错,线路会产生什么现象

答:(1)联锁控制是在控制线路中一条支路通电时保证另一条支路断电。电气互锁控制过程为从一个运行状态到另一个运行状态必须经过停止既“正-停-反”。双重互锁从一个运行状态到另一个运行状态可以直接切换既“正-反-停”。

(2)机械互锁具有滞后特性,往往在秒之后才会响应。因此,一方面为提高可靠性,机械联锁在一些场合可靠性是无法保证的,如长距离、频繁动作等场合。另一方面为保护元件,如线圈,如误操作,机械部分卡住,线圈长时间带电就会烧坏的。

(3)不能正常运转。

8.某机床的主轴和油泵分别由两台笼型异步电动机M1和M2来拖动。试设计控制线路,其要求如下:①油泵电动机M2启动后主轴电动机M1才能启动;②主轴电动机能正反转,且能单

独停车;③该控制线路具有短路、过载、失压欠压保护。

9.什么叫直接启动直接启动有何优缺点在什么条件下可允许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

答:直接启动: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源,在额定电压下起动。

主要优点:简单、方便、经济和启动时间短,其启动电流对电网的不利影响会随着电源容量的增加而减小。

主要缺点:当电动机容量较大(大于10kw),启动时产生较大的启动电流,会引起电网电压下降。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受到电源容量的限制,一般仅适用于功率在10kw以下的电动机。

10.什么叫降压启动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及适用场合

答:降压启动:利用起动设备将电压适当降低后加到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上进行起动,待电动机起动运转后,再使其电压恢复到额定值正常运行。

降压启动方法:

笼型异步电动机:

(1)定子绕组中串接电阻降压起动;特点:起动转矩小,加速平滑,但电阻损耗大。场合:电动机容量不大,起动不频繁且平稳。

(2)Y/△降压起动特点:起动转矩小,仅为额定值的1/3;转矩特性差(起动转矩下降为原来的l /3)。场合: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定子绕组必须△接,轻

载起动。

(3)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特点:起动转矩大(60%、80%抽头),损耗低,但设备庞大成本高。场合:重载起动。

(4)延边三角形降压起动。特点:起动时,定子绕组接成延边三角形,以减小起动电流,待电动机起动后,再换接成三角形,使电动机在全压下运行。场合:要求启动转矩较大的场合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1)转子绕组串电阻降压起动;特点:启动前,启动电阻全部接入电路,随启动过程可将电阻

逐段切除。场合:不可逆轧机、起重运输机、高炉料车卷扬等。

(2)转子绕组串接频敏变阻器降压启动。频敏变阻器的特点是其电阻随转速上升而自动减小。特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制造容易,运行可靠,维护方便,能自动操作等。场合:无适用于大、中容量电动机的重载起动。

11.试设计按时间原则控制的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串电抗器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15.设计一个控制线路,三台笼型异步电动机工作情况如下:M1先启动,经10s后M2自行启动,运行30s后M1停机并同时使M3自启动,再运行30s后全部停机

17.什么叫反接制动什么叫能耗制动各有什么特点及适

用场合

答:反接制动:是利用改变电动机电源的相序,使定子绕组产生相反方向的旋转磁场,从而产生制动转矩的一种制动方法。

特点:制动力强、停转迅速、无需直流电源;缺点是制动过程冲击大,电能消耗多

应用场合:不经常启动,电动机容量不大(10KW以下)的设备。

能耗制动:即在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之后,定子绕组上加一个直流电压,即通入直流电流,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静止磁场的作用已达到制动的目的。

特点:它比反接制动所消耗的能量小,其制动电流比反接制动时要小得多,而且制动过程平稳,无冲击,但能耗制动需要专用的直流电源。

应用场合:适用于电动机容量较大和起制动频繁的场合。

19.试设计一个按时间原则来实现的电动机可逆运行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过关检测题库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自然选择是指 () A.生物繁殖的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答案 C 解析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这样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在于 () A.不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B.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C.不能解释生物现象的统一性 D.不能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答案 D 解析由于受当时遗传理论知识的限制,达尔文只是从个体水平和性状水平上,对遗传、变异现象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不能解释其本质。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

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答案 C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在某一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Y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B.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 C.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 D.A和B杂交子代群体中耐药基因频率占100% 答案 D 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是不定向的,耐药型基因和敏感型基因可以互相突变而成,耐药型基因在接触除草剂之前就已产生,而除草剂对杂草的耐药性起了选择作用。无论该等位基因属于何种遗传方式,A和B杂交后,其子代的耐药基因频率都不会是100%。

大学物理第8章磁场题库2(含答案)

第八章磁场 填空题(简单) 1、将通有电流为I的无限长直导线折成1/4圆环形状,已知半圆环的半径为R,则圆心O点的磁 感应强度大小为0 I。 8R 2、磁场的咼斯疋理表明磁场是无源场。 3、只要有运动电荷,其周围就有磁场产生; 4、(如图)无限长直导线载有电流∣1,矩形回路载有电流I 2, 12回路的AB边与长直导线平行。电 -IIL -IIL 流I i产生的磁场作用在∣2回路上的合力F的大小为012一0 1 2,F的方向水平向左。(综 2na 2 兀(a+b) 合) X X X X X / X X I ×v ×x√X X X V-X 4题图 5题图 5、有一圆形线圈,通有电流I ,放在均匀磁场B中,线圈平面与B垂直,则线圈上P点将受到安培力的作 用,其方向为指向圆心,线圈所受合力大小为_0 ___________ 。(综合) - - n 6、[ B dl =%v Ij是磁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它所反映的物理意义 i =0 是在真空的稳恒磁场中,磁感强度B沿任一闭合路径的积分等于%乘以该闭合路径所包围的各电流的代数和。 7、磁场的高斯定理表明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必等于_0 ________ 。 8、电荷在磁场中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受磁场力的作用。 9、磁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运动电荷、载流导线有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在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半球面, B与半球面轴线的夹角为:?。求通过该半球面的磁通量为-或二R2COS>。(综合) 12、一电荷以速度V运动,它既产生_________ 电场,又产生磁场。(填“产生”或 10题图

“不产生”) 13、一电荷为+q ,质量为m ,初速度为'0的粒子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粒子将作匀速圆周___ 运动,其回旋半径R= m°,回旋周期T= 2^m Bq Bq 14、把长直导线与半径为R的半圆形铁环与圆形铁环相 连接(如图a、b所示),若通以电流为I ,贝U a圆心O 的磁感应强度为—O=_____________ ; -I 图b圆心O的磁感应强度为J 。 4R I i 。这一重要结论称为磁场的环路定理,其 15、在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总等于 数学表达式为「I Bdf=二o'? I。 16、磁场的高斯定理表明磁场具有的性质磁感应线是闭合的,磁场是无源场。 18、在磁场空间分别取两个闭合回路,若两个回路各自包围载流导线的根数不同,但电流的代数和相同,则磁 感应强度沿两闭合回路的线积分相同,两个回路的磁场分布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判断题(简单) 1安培环路定理说明电场是保守力场。(×) 2、安培环路定理说明磁场是无源场。(×) 3、磁场的高斯定理是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必等于零。(√ ) 4、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磁场力的作用。(×) 5、一电子以速率V进入某区域,若该电子运动方向不改变,则该区域一定无磁场;(× ) 6、在B=2特的无限大均匀磁场中,有一个长为L仁2.0米,宽L2=0.50米的矩形线圈,设线圈平 面的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则线圈的磁通量为1Wb (×) 7、磁场力的大小正比于运动电荷的电量。如果电荷是负的,它所受力的方向与正电荷相反。(√)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随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的改变而变化。当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它不受磁力作用。而当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它所受的磁力为最大。

大学无机化学第五章试题及标准答案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本章总目标: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会看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 2:能够运用轨道填充顺序图,按照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写出若干元素的电子构型。 3: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 4:了解电离势,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 学会讨论氢原子的玻尔行星模型213.6E eV n = 。 第二节: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1:掌握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h h P mv λ= =)。 2:学习运用不确定原理(2h x P m π???≥ )。 第三节: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1: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处于定态的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即电子云)。 2:掌握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层、能级、轨道和自旋以及4个量子数。 3: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 第四节:核外电子的排布 1:了解影响轨道能量的因素及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图。 2。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 1能量最低原则——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尽可能分布到能量最低的院子轨道。 ○ 2Pauli 原则——在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或者说是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 3Hund 原则——电子分布到能量简并的原子轨道时,优先以自旋相同的方式

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 3:学会利用电子排布的三原则进行 第五节:元素周期表 认识元素的周期、元素的族和元素的分区,会看元素周期表。 第六节: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掌握元素基本性质的四个概念及周期性变化 1:原子半径——○1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的增加,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也增加,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随着核外电子数的增加,电子间的相互斥力也增强,使得原子半径增加。但是,由于增加的电子不足以完全屏蔽增加的核电荷,因此从左向右有效核电荷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电离能——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和原子半径的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电离能呈递增趋势。 3:电子亲和能——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电子亲和能基本呈增加趋势,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亲和能呈减小的趋势。 4:电负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随着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而电负性增强,在同一主族中从上至下随着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而电负性递减。 习题 一选择题 1.3d电子的径向函数分布图有()(《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1个峰 B.2个峰 C. 3个峰 D. 4个峰 2.波函数一定,则原子核外电子在空间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但仍不能确定的是() A.电子的能量 B.电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C.电子距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D.电子的运动轨迹 3.在下列轨道上的电子,在xy平面上的电子云密度为零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3s B .3p x C . 3p z D .3d z2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A .n=3,l=1,m l=+1,m s= +1/2 B .n=4,l=5,m l= -1,m s= +1/2 C .n=3,l=3,m l=+1,m s= -1/2 D .n=4,l=2,m l=+3,m s= -1/2 5.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可达()(《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4 B.5 C.6 D.7

大学无机化学第六章试题及答案

第六章化学键理论 本章总目标: 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的区别;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 3:重点掌握路易斯理论、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分子轨道理论。 4:熟悉几种分子间作用力。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离子键理论 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性质和强度,学会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型和半径三个方面案例讨论离子的特征。 2:了解离子晶体的特征及几种简单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初步学习从离子的电荷、电子构象和半径三个方面来分析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 第二节:共价键理论 1;掌握路易斯理论。 2: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掌握价键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和共价键的类型。3:理解并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并学会用此理论来判断共价分子的结构,并会用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 第三节:金属键理论 了解金属键的能带理论和三种常见的金属晶格。 第四节:分子间作用力 1:了解分子极性的判断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以及氢键这种次级键的形成原因。 2;初步掌握离子极化作用及其强度影响因素以及此作用对化合物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KClO 3 B.Na 2 O 2 C. Na 2 O D.KI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能最大的是()

A. O 2 B.O 2 - C. O 2 2+ D. O 2 2- 3. 下列化合物共价性最强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LiI B.CsI C. BeI 2 D.MgI 2 4.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 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 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5.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FeCl 3 B.AlCl 3 C. SiCl 4 D.PCl 5 6.对下列各组稳定性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O 2+>O 2 2- B. O 2 ->O 2 C. NO+>NO D. OF->OF 7.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H 2O 2 B.NaCO 3 C. Na 2 O 2 D.KO 3 8.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为() A.O 22-和O 3 B. C和B+ C. He和Li D. N 2 和CO 9. 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NH 3 B.BCl 3 C. PCl 3 D.H 2 O 10.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键长的是() A .CO 2 B.SO 3 C. SF 4 D.XeF 4 11.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有孤电子对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H 2O B. H 3 O+ C. NH 3 D. NH 4 + 12.氨比甲烷易溶于水,其原因是() A.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 B.密度的差别 C. 氢键 D.熔点的差别 13. 下列分子属于极性分子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A. CCl 4 B.CH 3 OCH 3 C. BCl 3 D. PCl 5 14.下列哪一种物质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 ) A.HCl B.CH 3Cl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7308216.html,l 4 D.NH 3 15.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等性杂化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

第七章试题和答案

第七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中,()是关键。 a文化素质,b专业素质c职业道德c教学能力 2.“()”重要思想体现在教育战线上主要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a以德治国b以德育人c依法治国d又红又专 3.新时期,教师的劳动具有如下特点() a.知识性、专业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艺术性b知识性、专业性、长期性、创造性、示范性、唯一性c知识性、专业性、长期性、创造性、科学性、艺术性d知识性、专业性、相互性、创造性、示范性、艺术性 4“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这句话是()说的。 a陶行知b叶圣陶c苏霍姆林斯基d杜威 5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三大职能是() a.培养人才、创新文化、服务社会b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c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国家d培养精英、创新科技、服务社会 6.高校应以()为中心。 a教学b科研c学科建设d管理 7高校要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职业道德监督网络是指() a学校、社会、家庭b学校、学生、教师c学校、学生、网络d学校、学生、家庭 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说的。 a孔子b韩愈c朱熹d王阳明 9建立和完善师德教师保障制度,尤其在()等方面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a工作机制、约束机制、考核机制b激励机制、处罚机制、考核机制c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奖励机制d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考核机制 10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条件是() a渊博的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爱心d奉献精神 11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条件是() a高尚的灵魂b知识广博c爱心d敬业 12.高校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 a教学水平b科研水平c教师素质d学生素质 13在高等教育中,要实现以学生为本,需要高校转变观念,并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所列各措施中,不属于这一措施的是() a尊重学生的个性b开展个性化教学c关心学生身心健康d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4高校教师的中心任务是() a科研b教学c创收d社会实践 15“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这是()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邓小平b 江泽民c胡锦涛d温家宝 16.学校管理的中心内容和校长领导水平与领导艺术的最重要体现是()

中国近代史纲第五章试题库 (2)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2.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其主要精力是放在() 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 3.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晋察冀根据地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D鄂豫皖根据地 4.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八七会议D三湾改编 5.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6.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7.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 )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8.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A党的问题B农民问题C工人问题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9.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其政权性质是()A资产阶级专政B各革命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D工农民主专政 1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A议会斗争B群众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D《新民主主义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 A周恩来B贺龙C叶挺D朱德E刘伯承 2.中共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撤消了陈独秀的职务,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任务 D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E决定把进攻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 3.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条件有( )

中国近代史题库第六章

1[单选题] 1945年8月,毛泽东发表的号召对日本侵略者实行全国规模反攻的文章是 ?A.《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论持久战》 ?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 1945年4月,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联合国制宪会议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 整风运动中最主要的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 ?B.反对宗派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做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是”主要是指 ?A.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 ?B.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我们去研究 ?D.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答案:B 5[单选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 “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 ?B.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 ?C.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D.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概括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地主阶级土地 ? B.征收富农多余财产 ?C.消灭富农 ?D.减租减息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 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的文章是 ?A.《论联合政府》 ?B.《新民主主义论》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顽固势力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 ?D.地方实力派 参考答案:C

钻井工程试题及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固井与完井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1.何谓双向应力椭圆? 答: 在轴向上套管承受有下部套管的拉应力,在径向上存在有套管内的压力或管外液体的外挤力,套管处于双向应力的作用中。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列套管破坏的强度条件方程: 2 2 2 (T z+b t - (T t (T z= d s 改写为:( T z/ d s) -( d z d t )/ T s +( T t / T s) =1 得一椭圆方程。 用d z/ d s的百分比为横坐标,用 d t/ d s的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出的应力图,称为双向应力 椭圆。 2.何谓前置液体系? 答:前置液是注水泥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前置液体的总称。前置液体系是用于在注水泥之前,向井中注入的各种专门液体。 四、简答题 1.简述套管的的种类及其功用。 答: (1)表层套管,表层套管是开始下入的最短最浅的一层套管,表层套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在其顶部安装套管头,并通过套管头悬挂和支承后续各层套管;二是隔离地表浅水层和浅部复杂地层,使淡水层不受钻井液污染。 (2)中间套管,亦称技术套管。介于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之间的套管都称中间套管,中间套管的作用是隔离不同地层孔隙压力的层系戒易塌易漏等复杂地层。 (3)生产套管。生产套管是钻达目的层后下入的最后一层套管,其作用是保护生产层,并给油气从产层流到地面提供通道。 (4)钻井衬管,亦称钻井尾管。钻井衬管常在已下入一层中间套管后采用,即只要裸眼井段下套管注水泥,套管柱不延伸至井口。采用钻井衬管可以减轻下套管时钻机的负荷和固井后套管头的负荷,同时又可节省大量套管和水泥,降低固井成本。

2.井身结构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 进行井身结构设计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有效地保护油气层,使不同地层压力的油气层免受钻井液的损害。 (2)应避免漏、喷、塌、卡等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以获得最短建井周期。 (3)钻下部地层采用重钻井液时产生的井内压力不致压裂上层套管外最薄弱的裸露地层。 (4)下套管过程中,井内钻井液柱的压力和地层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现象。 3.套管柱设计包括哪些内容?设计原则是什么?答:套管柱设计包括套管的强度计算;有效外在计算;及套管柱强度设计。 套管柱设计原则: ( 1)应能满足钻井作业、油气层开发和产层改造的需要; ( 2)在承受外载时应有一定的储备能力; ( 3)经济性要好。 4.套管柱在井下可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主要有哪几种力?答:套管柱在井下可能受到的力包括:( 1)轴向拉力:套管本身自重产生的轴向拉力、套管弯曲引起的附加应力、套管内注入水泥引起的套管柱附加应力及动载和泵压变化等引起的附加应力。 ( 2)外挤压力:主要有套管外液柱的压力,地层中流体的压力、高塑性岩石的侧向挤压力及其他作业时产生的压力。 ( 3)内压力:主要来自地层流体(油、气、水)进入套管产生的压力及生产中特殊作业(压裂、酸化、注水)时的外来压力。 主要受:轴向拉力、外挤压力及内压力。 5.目前主要有几种套管柱的设计方法?各有何特点? 答: ( 1)等安全系数法:它的设计思路是使各个危险截面上的最小安全系数等于或大于规定的安全系数。 ( 2)边界载荷法:它的优点是套管柱各段的边界载荷相等,使套管在受拉时,各段的拉力余量是相等的,这样可避免套管浪费。 ( 3)最大载荷法:其设计方法是先按内压力筛选套管,再按有效外挤力及拉应力进行强度设计。该方法对外载荷考虑细致,设计精确。 (4) AMOCO设计方法:该方法在抗挤设计中考虑拉力影响,按双轴应力设计,在计算外载时考虑到接箍处的受力,在计算内压力时也考虑拉应力的影响。

大学物理第8章 磁场题库2(含答案)..

第八章 磁场 填空题 (简单) 1、将通有电流为I 的无限长直导线折成1/4圆环形状,已知半圆环的半径为R ,则圆心O 点的磁 感应强度大小为 08I R μ 。 2、磁场的高斯定理表明磁场是 无源场 。 3、只要有运动电荷,其周围就有 磁场 产生; 4、(如图)无限长直导线载有电流I 1,矩形回路载有电流I 2,I 2回路的AB 边与长直导线平行。电 流I 1产生的磁场作用在I 2回路上的合力F 的大小为01201222() I I L I I L a a b μμππ- +,F 的方向 水平向左 。 (综合) 5、有一圆形线圈,通有电流I ,放在均匀磁场B 中,线圈平面与B 垂直,则线圈上P 点将受到 安培 力的作用,其方向为 指向圆心 ,线圈所受合力大小为 0 。(综合) 6、∑?==?n i i l I l d B 0 0μ 是 磁场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它所反映的物理意义 是 在真空的稳恒磁场中,磁感强度B 沿任一闭合路径的积分等于0μ乘以该闭合路径所包围的各电流的代数 和。 7、磁场的高斯定理表明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必等于 0 。 8、电荷在磁场中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受磁场力的作用。 9、磁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 运动电荷、载流导线 有力的作用。 10、如图所示,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有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 B 与半球面轴线的夹角为α。求通过该半球面的磁通量为2 cos B R πα-。(综合) 12、一电荷以速度v 运动,它既 产生 电场,又 产生 磁场。(填“产生”或 4题图 5题图

“不产生”) 13、一电荷为+q ,质量为m ,初速度为0υ的粒子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粒子将作 匀速圆 周 运动,其回旋半径R= 0m Bq υ,回旋周期T=2m Bq π 。 14、把长直导线与半径为R 的半圆形铁环与圆形铁环相连接(如图a 、b 所示),若通以电流为I ,则 a 圆心O 的磁感应强度为___0__________; 图b 圆心O 的磁感应强度为 04I R μ。 15、在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总等于0i I μ∑ 。这一重要结论称为磁场的环路定理,其 数学表达式为 l B dl I μ=∑?。 16、磁场的高斯定理表明磁场具有的性质 磁感应线是闭合的,磁场是无源场 。 18、在磁场空间分别取两个闭合回路,若两个回路各自包围载流导线的根数不同,但电流的代数和相同,则磁感应强度沿两闭合回路的线积分 相同 ,两个回路的磁场分布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 判断题 (简单) 1、安培环路定理说明电场是保守力场。 ( × ) 2、安培环路定理说明磁场是无源场。 ( × ) 3、磁场的高斯定理是通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磁通量必等于零。 ( √ ) 4、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磁场力的作用。 ( × ) 5、一电子以速率V 进入某区域,若该电子运动方向不改变,则该区域一定无磁场;( × ) 6、在B=2特的无限大均匀磁场中,有一个长为L1=2.0米,宽L2=0.50米的矩形线圈,设线圈平 面的法线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则线圈的磁通量为1Wb 。 ( × ) 7、磁场力的大小正比于运动电荷的电量。如果电荷是负的,它所受力的方向与正电荷相反。(√) 8、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磁力随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的改变而变化。当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它不受磁力作用。而当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它所受的磁力为最大。

习题第五章答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作业题库 第五章 5-1 柴油机燃烧初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与汽油机的预混合燃烧有何异同? 解:同:都是燃烧开始前油气先混合的燃烧过程。 异:柴油机的预混相比于汽油机不够均匀,且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是多点自燃,而汽油机则是火花点火,火焰传播的过程。 5-2 柴油机燃烧过程滞燃期包括哪些物理和化学过程?与低温多阶段着火过程是什么关系? 解:物理过程:雾化、蒸发、扩散和与空气混合等。化学过程:低温多阶段着火。 5-3 试述直喷式柴油机喷油规律、混合气形成速率(气流与喷雾)和燃烧放热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说明控制柴油机放热规律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解:柴油机喷油规律会影响混合气的形成速率。一般初期喷油快且喷油压力高的预混合气的量就多。混合气形成速率影响燃烧放热规律,燃烧开始前形成混合气的速率越快,初期放热率就越高。燃烧过程中混合气的形成速率决定了放热持续期的长短,混合快的放热时间短。 5-4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中为什么会出现“双峰”放热现象?若喷油规律相同,“双峰”形状随柴油机负荷不同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解:dQ B/dφ曲线的双峰,第一个峰对应速燃期的预混合燃烧阶段,而第二个峰则对应缓燃期的扩散燃烧阶段。 负荷变化会引起形状的变化,小负荷时,第二个峰不明显,因为负荷小时,扩散燃烧阶段的放热量减少。 5-5 分析柴油机的几何供油规律和实际喷油规律的主要差别;说明形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供油规律早于喷油,供油最高速率要大于喷油最高速率。喷油时间大于供油时间,且喷油量小于供油量。 燃油的可压缩性;压力波的传播滞后;压力波动;高压容积变化。 5-6 比较柴油机空间雾化混合方式与壁面油膜混合方式的原理差异;简述促进空间雾化混合的基本原则。 解:空间雾化将燃油喷射到空间进行雾化,通过燃油与空气的相对运动和扩散,在空间形成可燃混合气。因此混合能量主要来源于喷油射束,空气被动参与混合,油找气的方式。混合一般不够均匀。壁面油膜蒸发混合方式在燃烧室壁面上形成很薄的薄膜,在强烈涡流作用下,油膜边蒸发变燃烧。 采用多空高压喷油,合理组织涡流。 5-7 柴油机燃烧室中形成可燃混合气时一般会利用哪几种气流形式?如何产生和控制这些气流运动? 解:进气涡流,压缩涡流,挤流和逆挤流,湍流。 进气涡流:通过设计进气道的形状产生进气涡流。通过改变流通面积和角度来改变强

仪器分析题库,第七章答案

2(C)、3(D) 、5(B)、7 (C)、8(D)、9(C)、 10(D)、12(C)、13(A)、15(A) 、16(D)、18(B)、19(A)、20 (A)、21(A)、22 (C)、23 (A)、24 (A)、25(C) 、30(D)、32 (C)、33(A)、34(D)、36 (C)、37(C)、41(A )、44(C)、45( D) 1、共振(吸收)线。 2、不会改善 3、自吸 4、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层电子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差( E)大小不同,受 激跃迁时,不同的原子都有其特征的光谱线及线组;2~3条。 5、高频发生器、等离子炬管、雾化器; 稳定性好、基体效应小、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应用范围广、自吸效应 小、准确度高。 6、Li的670.785nm的原子线;Be的313.042的一级离子线。 7、元素光谱图中的铁光谱线为波长标尺,可为查找谱线时作对照用。 8、第一激发态, 基态. 9、分辨率色散率 11、分析线或分析线对有背景干扰扣除背景 14、铁谱比较法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15、谱线波长标尺来判断待测元素的分析线 1、答:因为谱线强度I不仅与元素的浓度有关,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采用内标法 可消除操作条件变动等大部分因素带来的影响,提高准确度。 可作内标法分析线对的要求是: 1.两谱线的激发电位相同或接近。 2.波长尽可能接近,无自吸。 3.两谱线的强度不应相差太大。 4.两谱线应不受其它谱线干扰。 3、答:当某一元素的谱线射出弧层时,由于弧层外部的同类冷原子对此辐射产生吸收,使得光强与原子的浓度不呈正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自吸。 5、答:原子线:原子被激发所发射的谱线。 离子线:离子被激发所发射的谱线。 灵敏线:一些激发电位低的谱线,它的发光强度大。 分析线: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谱线,也即确定某一元素是否存在的谱线。 分析线对:定量分析中的分析线对由分析线与内标线组成。从被测元素中选一根谱线作为分析线,从内标元素中选一条谱线作为内标线,以它们的相对强度比lg R作工作曲线,使光源强度对谱线强度影响得到补偿。 6、答:最后线: 元素含量减少而最后消失的谱线。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第五章习题及答案-2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与校正 练习题及答案——2 5-12 已知)(1s G 、)(2s G 和)(3s G 均为最小相角传递函数,其近似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5-79所示。试概略绘制传递函数 G s G s G s G s G s 412231()()() ()() = + 的对数幅频、对数相频和幅相特性曲线。 解:(1) ?L K 11204511()lg .ω== ∴ =K 1180 则: G s K 11()= (2) G s K s s 22 08 1()(.)=+ 20201 022 lg /lg K K ω== , K 21= (3) ? L K K 333202001110()lg lg .ωω=== s s K s G K 9)(,9111 .01 333==== ∴ (4) ?G s G G G G 4 12 23 1()=+ 将G G G 123,,代入得:G s s s 418 01251()(.) =+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解5-12(a)所示,幅相特性曲线如图解5-12(b)所示:

图解5-12 (a) Bode图 (b) Nyquist图5-13试根据奈氏判据,判断题5-80图(1)~(10)所示曲线对应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已知曲线(1)~(10)对应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按自左至右顺序)。 题号开环传递函数P N N P Z 2 - =闭环 稳定性 备 注 1 G s K T s T s T s () ()()() = +++ 123 1110 -1 2 不稳定 2 G s K s T s T s () ()() = ++ 12 110 0 0 稳定 3 G s K s Ts () () = + 210 -1 2 不稳定

第六章试题答案

1.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阶段产生的系统分析说明书,既是后续各阶段开发工作的依据,也是衡量一个物流信息系统优劣的依据。P98 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是要实现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即建立一个物理系统。物理模型是由系统的逻辑模型经过实例化得来的。物理模型用来描述系统“怎么做”的问题,逻辑模型则用来描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P99 3.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调查的对象是现行系统(包括手工系统和已采用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目的在于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P101 4.在进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调查时,经常需要收集各业务部门业务中所使用的计划、原始凭证、单据和报表的格式。P102 5.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调查方法之一,访问访问是指系统分析人员通过提问的方式与用户交谈,是系统详细调查的主要方式。访问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1)输出方面; (2)处理方面;(3)输入方面;(4)数据存储方面。P103 6.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调查经常需要召开调查会,它常由开发人员主持,请各业务部门介绍各部门主要的工作阶段、工作流程、管理模式等,开发人员也可以介绍计算机在辅助管理方面所能发挥的优点,通过讨论,使信息系统分析员的理解和用户的需求达成一致。P103 7.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调查采用的调查表设计有两种自由式问卷和选择式问卷。P103 8.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调查结果的表示工具有以下几种:(1)组织结构图;(2)业务流程图;(3)数据流程图;(4) U /C 矩阵;(5)数据字典。P103 9.企业组织结构中不同部门及其权责的划分,反映了组织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称为部门结构。P104 10. 企业组织结构中不同层次及其责权的划分,反映了组织机构之间的上下级或领导隶属关系,称为层次结构。P104 11. 物流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从横向看可划分为若干不同部门,从担负商品流通职能的共性出发,物流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基本分为业务经营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和行政事务部门。P104 12. 对业务流程进行描述可以使用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 ,TFD)这个图形工具,它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和连线来表达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业务流程图是在业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其细化,利用系统调查的资料,用完整的图形将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所有处理步骤串联起来。P108 13. 使用5种基本符号,系统分析员按照业务的实际处理步骤和过程完成业务流程图的绘制, 20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324 物流信息系统 第6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一、填空题(每1分,共20分)

2017ITE第八章题目及答案

?Assessment Results ?Item Feedback Report IT Essentials (Version 6.00) - ITE 第8 章 Below is the feedback on items for which you did not receive full credit. Some interactive items may not display your response. Subscore: 1 用户注意到用户计算机中千兆位网卡的数据传输速率比预期要慢 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正确响应您的响应 网卡双工设置不知何故已经设为半双工。 休眠模式导致网卡意外关闭。 网卡LAN 唤醒设置配置错误。 网卡配置为同时使用IPv4 和IPv6。 为了获得最佳的性能,千兆位网卡应该在全双工模式下运行。两台设备之间的双工模式不匹配可 全双工传输允许在每个方向上实现1000 Mb/s 的传输速率。 此试题参考以下领域的内容: IT Essentials ?8.1.1 网络卡 2 通常网卡上有两个LED。这些LED 的两个主要用途是什么?(选择两项 正确响应您的 响应 表示网卡已连接到家庭组或工作组

表示存在连接 表示存在数据传输活动 表示有来自另一邻近无线设备或电子设备的干扰 表示网卡已连接到DHCP 服务器 以太网网卡通常有两个LED,有时两个都呈绿色,有时一个呈绿色,一个呈琥珀色。一个指示灯表示存在与活 如路由器或网络交换机。另一个LED 闪烁表示有数据活动。 此试题参考以下领域的内容: IT Essentials ?8.1.1 网络卡 3 用于在Windows PC 上建立新网络连接的网络配置文件 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响应您的 响应 提供可能用于Internet 访问的ISP 列表 消除连接网络时对IP 地址的需求 提供一种轻松的方法,根据要加入的网络类型来配置或应用网络功能 配置网卡设置,实现最快的网络 配置新网络连接时需要选择一个Windows 网络位置。网络位置配置文件是一个网络设 置集合,默认已为每类位置创建了该文件,这种文件可帮助用户轻松地加入一个网络。 此试题参考以下领域的内容: IT Essentials ?8.1.2 无线和有线路由器配置

最新马原第五章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D)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C)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3.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4.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 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 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B)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C) 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9.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D)

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11.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BC)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原因是(ABCD) A.市场问题日益严重,要求利用国家力量来扩大

第六章题库2答案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D选项正确。 2.【答案】A【解析】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A选项正确。 3.【答案】B【解析】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B选项正确。 4.【答案】C【解析】1936年5月,宋庆龄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是第三党的名称,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于1932年,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成立于1934年。C选项正确。 5.【答案】A【解析】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的口号,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的对象。A选项正确。 6.【答案】D【解析】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D选项正确。 7.【答案】C【解析】《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作的报告;《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洛川会议制定的。C选项正确。 8.【答案】B【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标志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B选项正确。 9.【答案】C【解析】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在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发生了某些变化;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标志着国民党内外政策转向和平、抗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国民党六全大会召开于1945年6月,抗战即将结束。C选项正确。 10.【答案】D【解析】国民党没有实行过积极防御;持久战是毛泽东提出的,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基本方针;国民党在战略防御阶段没采用运动战,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D选项正确。 11.【答案】C【解析】淞沪战役、忻口战役、武汉战役等战役都失败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大捷。C选项正确。 12.【答案】D【解析】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D选项正确。 13.【答案】B【解析】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B选项正确。 14.【答案】D【解析】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中共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洛川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选项正确。 15.【答案】B【解析】抓住“第一次”这个关键词,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晚;淞沪会战以国民党战败结束;长沙会战总共三次,有胜有败。B选项正确。 16.【答案】B【解析】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洛川会议提出了关于抗日的基本主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