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宣传单

一、公众防震知识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的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昼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卫东区行知小学

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俗称地动。它像平常的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即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很小,不用灵敏仪器便觉察不到,约占地震总数的99%,其余的1%,约5万次,才会被人们感觉出来。一般情况下,5级以上地震就能够造成破坏,习惯上称为破坏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约1000次;7级以上强震平均每年18次;8级以上大震每年发生1—2次。 地震有前兆吗 地震和风雨等自然现象一样,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当地壳的应力应变在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就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一般我们将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微小地形变异常称为微观前兆,而将动植物和自然界所表现出的异常,称为宏观异常。 震前动物异常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总之,震前动物异常比较普遍,表现行为有:烦躁、惊慌、不安、活动反常、不吃食、不进圈,有的萎蘼不振表情傻呆。动物异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震前几分钟至两三天,以震前一天反应居多,震中区最为集中。 4.动物出现异常到发震时间有多长?一般来说,地震的震级越大,越接近临震,动物异常的种类及数量就越多,反应程度也就越强烈。其发震时间为: (1)牛、马、羊、猪震前几小时至一天。 (2)老鼠?震前一至五天,甚至半个月。 (3)鸡?震前一至两天。 (4)狗?震前半小时至两天。 (5)蛇?震前二至三天,冬眠早出洞。 (6)鸽子?震前几小时甚至一天。 (7)鱼类?震前几小时至十天。 震前植物异常 震前植物异常现象与气温、地温变化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在冬季果树开花、重果,竹子开花,竹笋发芽,树干裂缝,提前发芽长叶。在夏季,如成熟南瓜重新开花,含羞草、榕花树叶子开合时间反常等。 震前气象异常 临震的气象异常种类繁多,形式多变,主要包括震前风、霜、云、雨、雹、雪、声、光、电、气压、地温、气温、旱涝、日月光象等等,是非常丰富的。震前出现兰、白闪光,红绿光防震减灾宣传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内容介绍>> 1.地震的前兆 (1)井或泉成为人们观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动物行为异常 多次震例表明,某些动物可能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目前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 并不是说动物有反常表现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慌张,应及时反映给地震部门,以便作出正确判断。 (3)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往往在大震快要来临时,匆匆跑来向人们发出警报。 地声的特点 ——多数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但有时也出现在震前几小时或几天。 ——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等。 地光的特点 ——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状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 2.利用预警时间紧急避震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时间虽然很短,但仍可以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 ——地面上下颠动(先颠),一般伴有声、光等现象,即预警现象出现; ——地面大幅度水平晃动(后晃),一般伴有地面旋转、塌陷、喷砂冒水,人有眩晕感; ——房屋倒塌。 也就是说,从地面开始上下颠动到房屋倒塌有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称为大震的预警时间。一般大震的预警时间与离震中的距离有关。粗略估计,唐山地震的预警时间约为10~20秒,而汶川地震的预警时间更长。 特别提醒:①不要慌张,一定要听从老师或家长的正确指挥 ②抓紧预警时间,行动迅速,紧急避震 3.应急避震应注意什么 (1)在家里如何紧急避震 ①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 ②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到室外避震。 室内避险较安全的地点 ——炕沿下或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牢固的桌子下或床下。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案

《地震的基本知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原因、地震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原因,知道预防地震和自救的方法。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方面: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4、行为方面:当地震来临时,懂得自救和救人。 三、教学难点: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 四、教学重点:认识地震,地震时采取的措施。 五、活动准备: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光盘 六、参加人员:六年级班全体学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带给人类的损失是巨大的。地震的破坏力如此之大,使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它的研究。我国是世界上地

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校开展相应的防震减灾的综合实践活动,普及地震知识的,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是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关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厄运,我们必须面对。 (二)第一部分――认识地震(播放地震光盘) 1.充满活力的地球--地震、海啸和火山 2.认识地震从了解地球开始(地球的结构) 3.地震的成因 4.什么是地震? 5.我国地震伤亡人数对比? 6.地震的种类 7.地震小常识(1)、(2)、(3)、(4) 8.恐怖的地震 9.历史上的几个主要震灾 (三)第二部分-――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哪些迹象? 1.地震前兆(1)、(2)、(3)、(4) 2.如何识别地震前兆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汇总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一) 地震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地震五百万次,其中有感地震五万多次,七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平均仅有十几次。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呢?这要从地球的构造谈起。 地球是一个运动着的椭圆球体。它好像一个煮熟的大鸡蛋,大体上可分为蛋壳、蛋白、蛋黄相当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相当于蛋壳的一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相当于蛋白的部分叫地幔;地幔下面相当于蛋黄的部分叫地核。地壳由岩石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坚硬的花岗岩层,下面一层是更坚硬的玄武岩层。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是三、四十公里。地幔是一种处高温高压下的熔融状的物质,厚约二千九百多公里。地球最内部是一个半径约为三千四百多公里的地核,温度据推测最高达摄氏三、五千度,地核内部压力也大得惊人,可能达到几十万至二、三百万个大气压。地球在不断运动的同时,其内部物质也处于缓慢运动之中。 组成地壳的岩石原来是呈水平状态的。地球自身旋转和内部物质不停的运动,以及天体的影响,在地壳各部分地层中产生巨大的地应力, 使一些岩层发生折皱变形。这种变化长期缓慢,是人们感觉不到的。 当这种地应力不断积累加强,在某处超过地层的强度时,就会使那里的地层突然发生破裂、地动,把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一部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传播到地面时,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是地震。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它发生最多,且危

害最大。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地震” ,溶洞或采空区的 塌陷引起的小范围“陷落地震”等。 衡山县处于炎庐断裂带的南延线上,即浏阳—衡阳—永州活动断裂带 上,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据史料记 载,公元1630年、1631年共发生3次地震,近代于1985年2月13日、2003年1月17日、2008年1月20日发生3次地震,但震级较 小,均未超过3.0。 防震减灾宣传知识(二) 、地震宏观观测 1、与地震有关的宏观现象 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就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警告。地震前兆的种类,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前兆.一类是微观前兆。那些不能被 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察觉.需用仪器才能测出地震前兆,统称为微观前 兆。另一类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的地震前兆,统称为宏观前兆。 微观前兆是指人不能感觉的微弱的地震异常活动。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微观前兆现象是由地震

防震减灾知识教案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让他们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 2.使学生掌握避险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需要准备的课件:相关防震减灾的PPT;相关地震的视频。 二、教学过程: 1、雪灾 遇到雪灾时的避灾方法: A:选择背风的地方进行躲避,不可顺风而逃 B;2、如遇大雪围困或迷路,白天可用鲜艳的衣物或红旗、夜晚可点燃可燃物发出求救信号。 C:在雪地里行走时,应戴上墨镜,以防雪盲。 D:受伤后的自己治疗 2、雷击 A:碰上雷雨天气,最好迅速进入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避雷 B;在户外时,不要在山峰、山脊、孤立的高大建筑物、大树下或电线杆子下避雨。 C:在空地上应该立即蹲下,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低下头,同时双脚并拢,以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范围。 D:不要带铁器在户外行走,不要在河边避雨。 E:雷雨天最好不要拨打、接听手机和座机,或者使用电话上网,应该

拔掉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闭路线 F:打雷时不能接近正在作业的电力设施,要小心绕开电线头,以免触电。 3、怎样避险泥石流 A、泥石流来临时怎样逃生? (1)、立刻与其成垂直方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B、在野外如何防止遭遇泥石流? (1)、下雨时不要在沟谷中停留或行走。 (2)、听到连续不断雷鸣般的响声,应立即向两侧山坡上转移。(3)在穿越沟谷时,应先观察,确定安全后方可穿越 C、什么地方可以躲避泥石流? (1)、离泥石流较远的台地是最好的避灾场所。 4、防汛备灾 A、遇到暴雨,低洼地区、地下室等易淹水地区不要住人,要搬往高处居住。 B、要对排水管道进行及时清理,以保持水流畅通。 5、防火备灾 A、火灾原因 B、火灾逃生 (1)、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2)、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

最新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夏琼华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1.地球的内部结构(图片资料) 地球的外层是地壳,地壳之下是地幔和地核。它们分层结构就像鸡蛋的蛋壳、蛋清和蛋黄。地核又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 地球的内部构造 2.地球是运动着的 我们居住的地球始终在不停的运动。她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旋转,随着太阳系、银河系在茫茫宇宙中遨游。(图片资料:用原图P2) 3.我们居住的地球并不安宁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然现象。 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约7秒就有一次。人们能够感觉得到的不到1%,其中造成灾害的仅有万分之二左右。 4.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分布 世界上的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三个主要的地震活动带上:(图片资料用原图P9)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5.我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 我国约有20多条地震带,地震分布很广。有记载以来,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已达50多万人,约占同期全世界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图片资料) 6.地震的分类 人为的原因:人为的原因也能引起地表振动,如开山放炮、地下核爆破等。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容易造成灾害的、由自然界的原因引起的地震,即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主要有三种类型: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约占全球地震数的90%以上,对人类的威胁最大。 (图片资料:唐山、汶川的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发生的也较少,约占全球地震数的7%。 (图片资料:火山喷发)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 1.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吗? 简单地说,地震就是地球表层-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灾害。我们生活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个整体,分成很多小块,小块间相互运动就产生地震。小块运动,一是由于地球在公转的时候引力不同,造成内部岩浆运动,进而影响地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地震;另一种是人为造成地壳运动,称为人工地震。 2.地震能预报吗?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条件下,还很难准确地预测地震。原因:地震一般发生在地球表面以下10-1000公里处,人类目前还没有办法能够探测到地球表面以下这么深处地壳运动变化情况。 有时候有人传言,说某时某地会发生地震,我们可以笨脑子想一想:专家都无从预知,民间百姓又何以知道呢? 3.什么是地震谣传? 有时,会有一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流传,它们并非是政府公开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而是地震谣传。 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加之对地震知识和相关法规不够了解,人们便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无根据的、所谓的“地震消息”,这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①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②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 ③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④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4.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①如果传闻中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讲得非常具体,甚至对发震的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等,一定是谣传。 ②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本讲座,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预防地震和自救的方法。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方面:向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然科学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行为方面:当地震来临时,懂得自救和救人。 教学难点: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自救? 教学重点:认识地震,地震时采取的措施。 活动准备:组织学生观看VCD《汶川大地震纪实》、《地震奥秘》等光盘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厄运,我们必须面对。 第一部分――认识地震(播放‘地震和张衡地动仪’动画导入) 1.充满活力的地球--地震、海啸和火山 2.认识地震从了解地球开始(地球的结构) 3.地震的成因(点击看动画) 4.什么是地震 5.我国地震伤亡人数对比? 6.地震的种类 7.地震小常识 8.恐怖的地震(板块篇)(点击看动画) 9.历史上的几个主要震灾 第二部分-――地震发生前会出现哪些迹象?(点击看视频) 1.地震前兆 2.如何识别地震前兆 第三部分-――地震应急措施和常识 1.地震自救奇迹 2.恐怖的地震(逃生篇)点击这里看动画 3.避震要点 4.地震时你该什么做?

5.地震自救方法 最新自救建议(1) 最新自救建议(2) 最新自救建议(3) 室内避震/学校避震/家庭避震/做好家庭防震准备/抓住震前十几秒钟/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街上行走避震/户外如何应急? 6.在野外怎样避震 7.在野外怎样避震 8.如果被压怎么办? 9.地震时遇到特殊情况什么办? 第四部分―― 1.学校避震 2.家庭避震: (1)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2)抓住震前十几秒钟 3.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4.街上行走 5.户外如何应急? 6.户外避震有六招 7.在野外怎样避震 8.如果被压怎么办? 9.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10.四川汶川地震自救二十例 第五部分――震后怎么办? 1.震后自救(1)、(2) 2.大震后如何自救? 3.积极参加互救活动 4.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5.做好防震准备,平时的准备工作 第六部分――怎样识地震遥言和平时要做好哪些地震准备? 小结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一、地震知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平均每天发生地震4万多次。早在公元前23世纪,我国尧舜时代就已记载到发生在山西现称薄州的地震。 2.我国目前仍处在20世纪地震活动第5个活跃期,直至本世纪初。 3.给人类以生命环境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壳又分成许多板块,如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以及许多次级板块。 4.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板块的飘移、互相碰撞,使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 5.按成因,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和人为因素的地震(如水库地震、核爆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因为它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变动导致岩石断裂而引起的地震。 6.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点叫震中,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7.地震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距地表70公里内的地震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内的地震叫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叫深源地震。其中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 8.地震时,震源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波是由纵波和横波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颠动,衰减也快,一般在震中附近

才能感觉到。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摇晃,振幅大,作用时间长,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作用的主要是横波。 9.凭感觉人们可以判断地震的远近。先感觉到上下颠动明显,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则为近震,此时震中就在附近,应立即避震;先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上下颠动不明显,则为远震,此时不必惊慌。 10.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叫震级,释放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大。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地震是8.9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洲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近海中及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增发生8.9级地震。 1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例如:1979年7月9日溧阳发生的6级地震,波及宜兴,对宜兴来说,这是地震震级也是6级。 12.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 13.地震级大小可分为:(1)微震:即2.8级以下的地震叫微震,人无明显感觉;(2)有感地震:2.8-4.5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3)破坏性地震:一般4.5级以上的地震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地震叫破坏性地震;(4)中强地震:4.5-6.9级的地震;(5)强烈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破坏性大,影响面大的地震。 14.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距离震中不同的地方烈度也不同,同一距离上的烈度也会不同。烈度与震级大小、震中远近、震源深浅、地质条件、地表建筑物的质量好坏有关。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小知识宣传单 一、公众防震知识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3、公共场所的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4、户外的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5、遇到特殊危险时的自救方法 燃气泄露时:用湿毛巾后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毒气泄露时: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昼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卫东区行知小学

学校防震减灾知识

防震减灾知识 一、学校防震知识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1..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3.地震时如在室外,远离建筑物。 4.地震时如在行驶中之校车,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答卷

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答卷 一、判断题 1、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2、在室内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3、地震时被埋压应拼命呼唤。() 4、天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说明地震要来了。() 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 6、历史上从未记录到发生地震的地方,今后也不会发生地震。() 7、家庭防震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准备: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合理放置家具及物品、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8、地震次生灾害包括火灾、煤气泄漏、房屋倒塌、水灾。() 9、 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 10、 “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是由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提出的世界性防灾减灾的战略构想。()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安全奥运”理念,也包括了减灾工作。() 12、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是国家减灾委员会。() 13、 地震发生时可以在立交桥下避灾。() 14、 灾害发生后,自救互救是主要的救灾方式。() 15、 自然灾害逃生时,多人向同一个方向拥挤是很不安全的,因此处在拥挤的人群中时,要向与人流相反的方向移动。() 16、 在有大风的雷雨天气里,最好打带有金属杆的雨伞,因为这样的雨伞才不易损坏。() 17、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测地震大小用的。() 18、 学校、医院、商场、影剧院、机场、车站等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应当设置紧急疏散场地。()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 1、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的破坏(如滑坡、泥石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2、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主要直接灾害是什么? 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3、教育部门震前应做好哪些工作? (1)加强对学生的地震和应急避震知识教育,并通过学生宣传到家长和社会中去; (2)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制定震情应急措施,建立制度,做好避震防灾的演练;(3)检查学校次生灾害隐患(如实验室、楼梯、疏散区道),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患于未然; (4)检查学校危害建筑,做好抗震加固工作; (5)发现地震传闻或谣言在学校和社会流传时,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适当措施,并做好辟谣和宣传教育工作。 4、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震抗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时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绝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5、住平房遇震时如何应急避震? 住平房避震,在行动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障碍,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离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窄巷、大烟囱、水塔、高压线、变压器,及时转移到空旷的场地;要避开桥梁6、陡崖、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嘴,用鼻子呼吸。这样地震时即使房屋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支撑、亦可避免伤亡或窒息。 6、地震是在楼房内如何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

初中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通过开展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那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初中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内容: 一、地震的产生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至xxxx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三、地震的预兆 1. 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 天早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 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防震减灾的10条小知识

防震减灾的10条小知识 2019年10月13日是第30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当我们遇到地震、火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该如何正确躲避?懂得正确的防灾常识,才能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逃过一劫。 地震是地球内部部分物质运动的结果。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是构造地震。(6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震中区从感到地动到房屋倒塌之间的时间一般为10~20秒。 1、地震一旦发生,首先怎么做?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就地避险,千万不能在慌乱中跳楼。其次,及时正确地采取避震措施:住在平房里的人及时跑出室外或迅速躲在桌下、床下、紧挨墙根下;随手抓住纺织品、毛巾等捂住鼻子;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 2、震后自救: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人在地震中被埋在瓦砾堆中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保证有空气和水。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和火灾等并发灾害。 3、震后互救: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4、震后救人时间要快,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都要及时抢救。不要舍近求远;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

幼儿园防震减灾小知识有哪些

幼儿园防震减灾小知识有哪些 总的原则:因地制宜,就近就地躲避,保护生命安全 身体姿势:蹲、坐、蜷曲身体,尽量降低重心。 (一)楼房避震 1、地震来临时,为了防止地震引发火灾,如有可能,要尽量抢时间关闭煤气阀门、熄灭蜡烛等明火。 2、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房屋。 3、躲到内墙墙根、墙角或床、桌等相对坚硬的家具下面。千万不要跳楼。 4、地震过后,为防范余震,应该有序地、迅速从安全通道(楼梯)撤到楼外的空旷地带,不要乘坐电梯。 (二)教室避震 1、在上课时遇到地震,幼儿应就地躲避,用书包或书本护住头部躲在在、课桌下。 2、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转移到操场,下楼时不要推挤。在一楼的幼儿可以快速跑出教室。 (三)商场避震 在商场、展会、书店遇到地震,要尽量躲在立柱或墙角,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吊灯等危险物体。 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撤离。 (四)剧场避震 (五)室外避震

避开高大建筑物(特别是玻璃幕墙)、塔架、烟烟囱等危险物,避开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滚落和滑坡。万一被压,如何自救? 1、要有生存的信心,要沉着,不要慌张。 2、要坚定信念,保持镇静,一时不能脱困要耐心等待救援。 4、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防止意外撞击和 烟尘窒息。 5、扩大和加固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 余震造成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 6、设法脱离险境。尽量保存体力,不时用石块、砖块等敲击能 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7、不要哭喊、急躁、盲目行动。 8、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9、闭目休息,等待救援。 10、维持生命。尽量寻找食物和饮用水。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 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 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 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防震减灾知识教案

防震减灾知识教案 Teaching plan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防震减灾知识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听完音乐提问: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时的声音)幼儿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担心)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 指挥,有序地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 二、幼儿自主进行撤离演练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 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做观察记录。 三、幼儿评价自己的撤离演练 四、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 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教师从幼儿的撤离路线,撤离 时的动作进行评价)五、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2、提问:我们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幼儿讨论寻找最有效的保护方法。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四、发生地震的时候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 ;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 7 份;公共汽车 3 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孩子们随着《小红军》的音乐,跳着舞进入场地。 二、观看发生地震的立体影片。小朋友们,今天除了我们这些小红军之外,还来了许多红军叔叔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围绕影片与幼儿展开讨论: 1、提问: (1)、刚才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

完整防震减灾知识题库含答案

庆阳市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50分) 1、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 A、每年5月12日 B、每年7月28日 C、每年12月4日; 2、临震预报是指对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A、10日 B、3个月 C、2年 3、世界上第一台地震监测仪器是由发明的。 A、张衡 B、李善邦 C、古登堡 4、地震时最先到达地球表面的波叫。 A、横波(S波) B、纵波(P波) C、面波 5、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称为。 A、中源地震 B、浅源地震 C、深源地震 6、地震三要素是。 A、震中位置、烈度、震级 B、震源、震中位置、震级 C、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 7、天然地震是的结果。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8、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B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9、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A、中国地震局 B、省级及省级以上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10、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建立和管理的第一个地震台是。 A、南京水晶台地震台 B、上海徐家汇地震台 C、北京鹫峰地震台 11、我国防震减灾的重点是。 A、城市 B、地震危险区 C、广大农村 12、在城市楼房中,一旦发生地震,最好的自救方式是。 A、迅速跳出窗外 B、迅速从楼梯跑到楼外 C、就地躲藏,震后跑到户外 13、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洪水 B、雪灾 C、地震 14、一个地震发生,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 B、震中矩 C、震级 15、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 A、塌陷地震 B、火山地震 C、人工地震 16、由地下核爆炸或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是。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17、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减灾知识

地震基本常识和防震减灾知识 1.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掌握防震要点,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3.使每个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 4、结合512谈自身感受 【教学重难点】防震抗震的知识 【教学方法】提问、归纳、讲授 【教学过程】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遇难人数高达近69136人, 失踪人数17686人。据不完全统计,海南、云南、四川、湖南、重庆、江西、湖北、北京、甘肃、山西、内蒙古都不同程度的震感。这是继1976年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后的又一损伤惨重的大地震。 震级之高,死伤人数之多,受影响之广,让人不寒而栗。面临地震,部分市民都不知所措,慌乱逃往,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特别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家,对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的防震知识相对缺乏。一些农村居民更加表示,地震时手足无措,只懂得往外逃。 灾难再一次告诉我们,防震知识刻不容缓! ★在讲授防震减灾知识之前,先来调查一下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师生互动: 1、师:感到地震,如果你在楼上,应当迅速跳楼么? 2、师:当你在室内感到烟雾开始弥漫,你应当?

A、俯得越低越好 B、站得越高越好 生:回答 3、师:地震很厉害,你应该藏身于桌子的? A、旁边 B、下面 生:回答 4、师:当你走在路上,突然发生地震,你应该? A、躲在柱子旁 B、躲在玻璃柜旁 C、远离建筑物 生:回答 5、师:地震突然发生,桌上有收音机和手表,你应当至少带走? A、手表 B、收音机 生:回答 6、师:身上着火,哪种灭火方式最有效? A、拍打衣服 B、就地打滚 生:回答 7、师:火灾时,打开门之前,为防止被烫伤,应当? A、用脚踢开门 B、用湿布裹在门栓上,将门打开 生:回答 8、师:当你被困厨房,烟雾窜进房间,你应当? A、用湿布捂住鼻子,趴在地上 B、坐在墙角 生:回答 9、师:身体的哪一部分最需要加强保护? A、头部 B、胸部 生:回答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大全 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地震预兆 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校避震

正在上学时,要在西席指挥下快速捧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峻修建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万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备实际性,而室内衡宇坍毁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许多人得以幸存的相对于安全所在,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坍毁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便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处所是:炕沿下、坚韧家庭用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庖厨、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处所。 防震自救小知识 小知识一:万一灾难发生后不幸运被压住,要先断根口鼻旁边的杂物,连结呼吸流通,然后断根胸前的杂物,慢慢搬除身边的杂物,以避免再次被压。 小知识二:不要使用有焰的火,只管即便远离不安全因素。 小知识三:制止身板上方的不安全悬挂物或不茁壮的支撑物,以避免物体坠落伤了本身。 小知识四:扩展保存空间用物体撑住大的杂物,让本身有更大的空间,并防止发生余震时,情况更糟糕。 小知识五:试着向外发出请求援救旌旗灯号,不要暴躁,要耐烦等候营救职员的到来。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四周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保存的决议信念,信赖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本身。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接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危险,要只管即便改优异的刻本身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效用。 在这类极倒霉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流通,挪开首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瓦斯、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板上方不茁壮的坍毁物以及其它容易导致掉落的物体;扩展以及不变保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只管即便保存身体的力量,用石头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旌旗灯号,不要哭喊、暴躁以及盲目步履,如许会大量耗损精力以及身体的力量,尽可能节制本身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候救援职员到来。如果受伤,要设法包扎,制止流血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