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毕业班数学教学

浅谈职高毕业班数学教学
浅谈职高毕业班数学教学

浅谈职高毕业班数学教学

数学课的教学对艺术毕业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学生头疼的是:数学难,学习不得方法,无从下手,学不会,高考中拿不到分数;老师头疼的是:高考任务重,教材内容多,学生基础差,上课没效率。真是教起来费力,学起来吃力,学生唉声叹气,老师怨声载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赢得高考成绩,改变目前现状是高三数学教师教研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谈几点教学中体会,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专业素质

常言说:绣花要得手绵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甚至长流水,这就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给予学生想学的知识,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也才会为有这样才气的老师而自豪,敬佩教师的心情也会油然而生。尤其是对职高的高三学生,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非常丰富的驾驭课堂、吸引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才能把学生留在课堂。因此,作为高三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习研究、了解学情、精心备课、研究高考,把握高考方向,提高专业素质,进行针对性地施教,学生才

会有兴趣,课堂效率也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

二、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凡是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尽量利用,它可以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理解。比如在讲“椭圆的概念”时,演示“定线法”画椭圆,直观得出椭圆的轨迹定义;讲解“异面直线的概念”时,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墙角线、地脚线等直观得出异面直线的概念。另外,多媒体的使用已经给数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形象地展示一些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模拟出各种轨迹的形成和运动过程,实现图形的各种变换;利用多媒体可将静态图像变为动态画面,变抽象为形象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例如,平面图形中的平移、翻折、旋转等位置的变化;正弦、余弦函数图象周期性变化规律;在讲二次函数最大值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计算机,选择相关软件再现或模拟场景,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景”,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再提出二次函数最大值是在哪种情况下取得的,学生不但会在积极主动的、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得出结论,而且还会主动思考最大值的求法。这样,一堂课通过多媒体组合教学,使学生学得快、理解深、记得牢、用得上,学生不仅乐学而且非常有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三、删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

职业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运算、思维、想象等能力都很有限,而且没有好的学习习惯,离大纲、考纲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师不能用大纲、考纲去要求学生,教授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简单易学、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才会有信心学下去,否则,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学生会放弃不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淡化知识体系的完整:那些体现学科本身的体系、逻辑,或者是借以用来表明学科的水准、高度,而学生确实学无致用又力所不及的内容就应该大胆删去;其次,淡化逻辑结构的严密:那些繁琐的计算、推理、证明,也没有必要用来挤占学生的时间;最后,更没有必要用偏题、怪题来为难学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他们力所能及的课、题上,用在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上,尽量考虑实际需求,降低难度,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引导,增加数学建模的内容,侧重应用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做到以人为本,以够用为度。例如,面对音乐班的学生,教师要侧重于常见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简单的概率和统计,等差等比的通项、求和公式,简单的向量运算等数学知识的讲解,像立体几何的第二问,圆锥曲线,导数、不等式证明等可以大胆删去,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学数学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

四、降低教学要求,提高学习热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