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及其形成

(一)态度的含义

1.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的特征有:

(1)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的对象称作态度客体(attitude object)。态度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3)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是关于事物对自己有多大利害关系的一种价值判断或情绪评定的结果。

(4)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轻易改变,即态度具有抗变性。

2.态度的成分与分类

(1)关于态度成分的争议

①单成分说:态度主要是感情的表现。代表人物:瑟斯顿、赖茨曼。

②双成分说:态度是感情和认知统一的表现。代表人物:罗森伯格。

③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感情(affect)、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也称作态度的ABC模式。代表人物:瓦格纳。

三种说法都肯定感情倾向是态度的基本特征。因此,感情表现即表情常被作为态度的测量指标。但不能认为态度只是由感情成分构成的,因而三成分说更加完善,但应将行为看成内隐的行为意向。

(2)态度的分类

①根据态度的表现形式,卡茨和斯托特兰德把态度分为五种类型:a.与情绪、情感联系的态度;b.理智性或认知性的态度;c.动作定向的态度;d.知情意均衡的态度;e.自我防卫的态度。

②根据态度的内容及其关联分类。弗格森认为,人对许多事物的态度是有关联的,它们构成了态度束,而有关联的态度束合成为态度丛,即有关一类事物的总态度。因此,态度是有层次的系列化结构。

(二)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1.态度的功能

(1)适应功能

人的态度都是在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能起到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自己。

(3)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

(4)认识或理解功能

一种态度能给人提供一种作为建构世事手段的参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义感。上述四种功能中,前两种功能是为实际的需要服务;后两种功能和追求自我实现相联的高层次需要有关。

2.态度的作用

(1)态度影响社会性判断。人们对维护自身立场所持的态度会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

(2)态度影响耐力。当对所属群体的效忠态度被激起时,人会表现出巨大能量与挫折耐力。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就会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学习材料。否则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态度在学习中的过滤作用:与学习者社会态度相吻合的材料,易被掌握;而与读者的社会态度相反的材料,往往被忽视或曲解。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对工作的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的相关;但如果整个群体都较了解工作的意义,对工作有积极的态度,比持有消极态度的群体会有更高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的研究给后人提出的问题:态度与行为之间可以一致,但并非都具有一致性,这种非一致性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2.费希本和艾赞的研究发现,可以用多重行动尺度衡量态度。人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并非必然与单一行动保持一致,但是和多重行动有紧密的相关。

3.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时间间隔越小,就有越多的一致性。

4.合理行动理论和行为意向模型

(1)代表人物:费希本和艾赞。

(2)理论要点:

①预测人们是否将采取某种行动,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意向。

②影响意向的因素有: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两个变量如果都是积极的,那么其行为意向也可能是积极的;假如其中一种变量是积极的,而另一种变量是消极的,其行为意向将取决于两个变量相互作用的强度。

(3)评价:这个理论模型比较简单,虽有研究发现人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比上述模型更为复杂,但此理论模型有助于解释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机制问题,有助于如何通过了解意向去预测行为,以及如何把握影响意向和行为的因素去培养良好的行为意向与社会行为。

二、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学习论(leaning theory)即刺激—反应理论。

1.霍夫兰的观点

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

(1)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受到了强化。

(2)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形象(外部特征和态度内涵)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2.米德拉斯基的观点

教会儿童某种态度最好的方法是在儿童面前展示范型以引起仿效,即造型,并给予强化。

3.凯尔曼的观点

态度形成及变化的阶段:

(1)顺从(compliance),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

(2)认同(identification),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

(3)内化(internalization),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

(二)诱因论

诱因论(incentive theory)把态度的形成看作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趋近和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多种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着人最终的态度。

1.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

代表人物:格林沃尔德和佩蒂。

理论要点:人对沟通所作的反应是伴随着一些积极或消极思想(或者认知反应)的,而且这些思想依次决定着人们沟通的结果,即是否改变其态度。人是积极进行信息的加工从而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期望—价值研究(expectancy-value approach)

代表人物:爱德华。

理论要点:人在做抉择时总要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评价,力图采纳达到最好效果的立场。人们通过对预期后果的价值(value)及出现这种后果成功的可能性,即概率(probability)的估量,试图取得最大的主观效用(utility),其公式为U=V×P。

评价:这个理论把人的态度形成看成是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过程,较学习论更为进步。但它把人的态度形成都看成是为得失而进行考虑的表现,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事实上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并非事事都是通过决策形成的。

(三)认知相符论

认知相符理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认为,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他观点、自身行为发生矛盾,就会进行自我调整,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和一致。

1.平衡论(balanee theory)

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1)海德的P-O-X模式

①理论要点

海德认为,个人(P)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O)建立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件(X)形成的。P-O-X的三角关系模式图,如图6-1所示(+表示积极态度,-表示消极态度):

三角关系分为平衡态和

不平衡态两类。如果三

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

者两种是否定的而另一

种是肯定的,则平衡状

态存在(如abcd)。如果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正一负,则存在着不平衡状态(如efgh)。

将不平衡态转化成平衡态的方法:对O劝说使其改变态度;自己改变对O或对X的态度;将不平衡三角中某两个因素转变为无关联;把不平衡三角中某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作新的归因或解释。

②评价

海德的平衡论对态度的形成或改变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说明线索,其平衡态与不平衡态所引发的情感体验也获得后续研究的一些支持的论据。但也有不足之处:态度只有正负的体验而无强度指标,无法说明P在不平衡态时选择何种方法恢复平衡;人际关系和态度的形成是很复杂的过程和体系,不会只是个孤立的三角模式。

(2)纽科姆的A-B-X模式

①理论要点

在纽科姆的A-B-X模式中,A和B为两个人,X为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A和B会因对x的一致看法而建立友好关系,也会因对X有不一致的看法而出现紧张状态,其紧张度取决于:A喜欢E的程度;X对A或B的重要性;A和B因X而交往的频率;A和B对X的态度差异;A或B的自信程度。为了解除这种紧张,就会采取意见沟通以调和矛盾,或者改变原有态度和中断友好关系。

②评价

该理论弥补了海德理论的不足,但仍未解决人际关系与态度形成的整体关系和复杂性的问题。

2.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费斯廷格认为,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冲突时,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紧张,即认知失调,此时人们会通过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减缓失调。

(1)恢复平衡的途径

①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

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者的重要性或强度;

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理由。

(2)态度维持和改变的似规律性的设想

①要想巩固人的原有态度,应尽量避免使他做出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假如已经发生了这种行为,最好使他找到产生这种行为的外部原因和充足的辩解性理由。

②如果要想改变人的原有态度,应该引发他做出与原有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同时防止或减少他从外部找到为这种行为辩解的理由或原因。

(3)评价

认知失调论的方法设计巧妙并且严谨,总体理论从一种认知角度探索了态度维持与改变的机制,且可以对态度变化的原因做出局部的解释。然而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还有许多更深层、更复杂的社会原因与理性原因,光凭一种内部认知方面的动力倾向性的理论是无法完全对其进行解释的。

三、态度的改变

(一)态度改变的含义

态度的改变是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分为两种:1.一致性的改变,指态度的方向不变而仅仅改变原有强度,即量变。

2.不一致的改变,指以性质相反的新态度取代原有的态度,即方向性的改变(质变)。通常所谓态度改变更多是指方向性的转变。

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态度的量变与质变之间是存在辩证关系的。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与模式

霍夫兰和贾尼斯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劝说情境的模式”,如图6-2所示:

1.恢复平衡的方法

态度的改变是由于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存在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引起内心冲突,或称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而人恢复心理平衡的协调方式有:

(1)接受外来影响,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

(2)采取各种办法去否定或抵制外部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

①贬损信源:通过贬低或损坏影响者的声誉来表明信息不可靠或降低劝说信息的价值,从而加以拒绝。

②歪曲信息:同化作用——有意无意地或断章取义地将对方某些实质上不同于己的论点看作是和自己的看法相近或相同的论点;反向或逆反作用——把对方的论点故意夸大到极端,使其失去可靠性甚至变得荒唐可笑。

③掩盖拒绝,包括:a.以文饰或美化自己的真正看法或态度来拒绝外部的劝说或影响;b.不理睬或不回答对方的意见,拒绝对方的一切论据,从而继续维持自己的见解。

2.态度改变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变量

(1)外部刺激

①传达者(信息源):持有不同见解并力图使别人接受这种见解以改变态度的人或群体。

包括的主要变量:专长性和可靠性。此外还有喜爱性和吸引性等。

②沟通:传达者的信息内容及传达方式的合理性。

包括的变量:信息源和目标靶原立场观点的差异度、恐惧唤起、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新颖性等。

③情境:对沟通和参与活动者有附带影响的周围环境。

包括的变量:强化作用、预先警告、分心等。

(2)目标靶

目标靶即传达者要通过说服使其接受沟通信息并企望其改变态度的人或听众。

包括的变量:列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对劝说是否有防御能力即有无经过预防注射,人格中的种种变量等。

(3)中介过程

中介过程是指目标靶在外部劝说刺激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的态度变化过程的心理机制。

①信息学习。要改变或维持别人的态度,关键问题是依据对方的需要和可接受性,增加或减少其学习。

②感情迁移。指在两种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有可能发生感情或评价的迁移。

③相符机制。当人产生的某种信念和新信息之间不相符时,就会有不平衡感。为了恢复协调,往往需要在对两种事物的态度上去改变其中的一种,使二者相符。

④反驳。当人们面对与己不同的态度或劝说时,会有意无意地去寻找对方立论的不合理之处,同时也会引出若干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见解,以期驳倒对方的一些论点。

(4)结果

结果有两种:或是态度改变,或是抵制。

(三)通过劝说改变态度的研究

1.信息源(source of information)

(1)可信性(credibility)

可信性是指劝说者被人们所信赖的程度,高可信性者比低可信性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①专长性:来自高可信性信息源(如权威专家)的信息比来自低可信性信息源的更具有说服力。

②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劝说者是否公正和客观。传达者所提出的主张越是与自身利益相反,就越具说服力。

③可信性的持续性:信息源对目标靶的影响当时较大,随时间推移逐渐消失,而当人们一旦提及或记起信息源,其影响依然还起作用。

睡眠者效应:由于信息源的低可信性,人们不能恰当地估计信息内容,从而形成否定性的态度;随后由于这种影响的消失又能对信息做出正确的估计,使否定的态度变得更肯定。

(2)喜爱性(likeability)

一个人喜欢劝说者,就易接受其影响;讨厌劝说者,就易拒绝其劝说。决定人是否为人所喜爱的因素有:

①吸引力:有吸引力的人传达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②尊重的得失:把批评和表扬恰当地交替作用会比一味的赞扬产生更大的积极效果。

③相似性:如果劝说者表现出和目标靶有更多的相似点,往往其劝说信息更易于被接受,并引起更多的态度改变。相似性效果远远超过专长的效果。

2.沟通(communication)

(1)差异(discrepancy)

此处差异是指传达者发出的态度信息和目标靶原有的态度在程度上的差异。差异会产生改变态度的压力,差异越大压力也越大。中等差异引起态度变化最大。

态度改变的最高极限(maximum)在差异度的什么位置,常随信源的其他条件(如可信度)而转移。高可信源引起态度改变极限的差异点在适中偏高的位置上,低可信性信源引起态度改变极限的差异点在适中偏低的位置上。

(2)恐惧唤起(fear arousal)

一种观点认为恐惧唤起越大越有助于态度甚至行为的改变;另一种观点认为低度恐惧或甚至不带恐惧的说服比高度恐惧的说服有更大的影响,恐惧唤起具有回返效应(reversion effect),即由赞同回到原先不在乎的态度,而不带有恐惧唤起的劝说可以产生最大的效应。

后来研究者还认为恐惧唤起与态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还取决于其他变量,罗杰斯和梅博恩认为恐惧唤起是否能有效地产生态度改变,取决于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事件的有害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处理响应的有效性。多数情况下,“恐惧唤起”可提高劝说的功效,但任何效果都取决于“恐惧唤起”与其他变量的相互作用。

(3)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one-sided vs two-sided arguments)

一面性或两面性论述即在劝说时只讲自己的一种正面论点,还是同时提出正反两种观点后强调自己见解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当听众与劝说者的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时,单面论证效果更好;当听众与传达者的观点不一致,而对问题较为熟悉时,特别是又受过良好教育,双面论证的效果远大于单面论证。

(4)新颖与重复(novelty vs repetition)

新颖性的期望会使一种沟通更有吸引力。但是一个信息新颖得与听众观点相反,也可能产生与愿望相反的结果。

一个人很难在第一次听到一种新观点时就被说服。增加熟悉性可提高对信息的吸引力和好感。但信息的过度重复也可能会引起防御性的反抗。

3.目标靶(target)

(1)信奉或承诺(commitment)

态度能否改变与持有者对此事的信奉程度密切相关。信奉比没有承担义务的态度更难于受外部劝说影响而改变。信奉的强度受制于两种因素:一是公开表态,即公开化;二是在上述态度基础上采取的行动。

(2)预防注射(inoculation)

劝说的效能与目标靶自身的防御能力有关。一个人的态度与看法若从未接触过相反的意见,就易被说服而发生改变;相反,人要使自己的正确看法不被说服,维持态度,就应有更多论点的支援,即支持性防御;或通过与相反观点的论证去增强抗变力,即预防注射防御。

①预防注射防御法对于提高态度抗变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②当攻击所包容的论点类似于事先支持的论点时,支持法是有效的,但当遇到使用新论点时,它就无效了;而预防注射法甚至在攻击包括新论点时也很有效。

③论点支持和防御范例的综合在减少态度改变方面比单纯提供支持性信息具有更显著的效果。

驳倒轻微的攻击需要个人会运用并进而实施其所有的防御措施,这就使人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防御机制,并增强战胜相反论点的信心与抗变能力。

(3)人格因素(personality factors)

在一种条件下易被说服的被试,在另一种条件下也易被说服,这种现象与人格相一致。

①自尊:低自尊者往往比高自尊者更容易被说服。

②智力:智力水平与可说服性程度之间有关的假设仍缺乏证据。但局部研究表明,高智力者比低智力者更少受到阐述不一致和无逻辑论点的影响。

③性别差异:男女在可说服性上的差异很小。即使有差异,更多的也是在双方各有所长的内容方面。

4.环境与情境(environment&situation)

环境与情境中的许多因素是影响态度改变的一种背景或偶然的变量,起着辅助作用。

(1)强化作用(reinforcement)

在进行说服时,如果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因素能带给人以欢愉或快感,就会使说服性信息由于这种强化而被看得更积极肯定,从而增加其影响力。

(2)预先警告(forewarning)

在劝说时事先有人透露劝说的企图,可能产生阻止态度变化的作用:一是坚定听众的原有信念,使其更敏感地接受影响;二是给听众创设了发展反对论点的机会,增强了对劝说的防御性。预先警告还有相反的正面作用,对于没有卷入论题的被试,它可能促进其态度变化。

(3)分心(distraction)

若情境中有某些因素(或称噪音)引发听者的分心,就会影响劝说的效果。如果引起分心的刺激过强,使目标靶注意不到信息,那么劝说就等于没有发生。但如果情境中有某些“噪音”适当地涣散目标靶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去思考或重组反驳的理由,反而更易于受到劝说的影响而改变态度。

总之,劝说中的各种变量所起的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制约的。议题的是非与论据在劝说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当议题的个人关联性很高时,论据的质量比是否来自专家的意见更能说服人,劝说遵循中心路径;当议题的个人关联性较低时,人们更多的受是否来自专家的影响,而较不重视论据的质量,劝说遵循外围路径。

四、态度的测查

(一)态度量表法

态度量表法又称自我报告测量(self-report measures),它是以态度问卷中一些社会事件的陈述作为刺激,引起被试的态度反应,然后依据其回答确定其态度的状况。

1.瑟斯顿等距量表(Thurstone Equal-appearing Interval Scales)

此量表包括20条个人对某件事的态度的意义明确的陈述,由最不赞同到最赞同的连续线分布开来。请被试选择其中最赞同的一项或几项,将被试所选的项目按分值由小到大排列,以奇数项的中项分值或偶数项中间两项分值的均数为态度分。得分越高表示越赞同。

瑟斯顿量表的缺点:被试要如实回答,结果才可靠;对每件事都要编制量表,费时费力不经济;测查在个体水平上缺乏说服力。

2.利克特型量表(Likert-type Attitude Scale)

利克特选择了人际关系、种族关系、经济冲突、政治冲突和宗教五个态度范畴,分别设计了五个特殊的由一系列陈述问题组成的问卷。要求被试作是与否或多种选择,大部分问题采用5点或7点量表。每个回答都附有得分值,被试在测试后都可以得到累积分数,并可与其他被试进行比较。

利克特型量表是西方研究者使用得最广且认为最简便的一种态度量表。它和瑟斯顿量表的相关系数达到0.80,也是比较有效的态度测量工具。但是上述两种量表都是依据直接询问被试对态度客体的评价而给以分数,所以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往往引起被试的顾虑,因而有些回答可能不真实。

3.语义分化测量(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ing)

奥斯古德等提出采取多维度和更为间接的方法了解态度。其依据的前提是,态度是由人们对所给的概念(刺激)的含意(语义)所组成,这个含意可通过对关联词的反应来加以决定。

语义分化量表确定了三个不同的维度:评价维度、力度维度、活动维度。每一维度中都有几项有对极的形容词。三个维度是不变的,维度中的项目是可变的。其中评价维度是主要的。测查时,先给被试提出一个关键词(态度对象),要求被试

按自己的想法在两极形容词问的7个数字上圈选一个数字,各系列分值的总和就代表他的总态度。

语义分化量表构造比较简单,它能测量人们对各种事物,从少数民族到政治集团,从周围各种人物到远近事件的态度。

(二)投射法

利用某些材料引起被试的自由联想,做出无拘束而不受限制的反应,从而间接地分析出投射(projection)到其中的心理状态及有关态度。

1.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

由默里设计,其做法是给被试几张图片,请他们凭想象自编一个故事,并要求说明以下内容:图中所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情境;情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演变下去会有什么结果;个人有什么感想。被试按照要求编的故事实际上就是被试自己心态的描述。

2.作业投射法(assignment projective method)

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即通过造句练习或命题作文了解学生投射在文内的各种态度。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被试不知道研究者的意图,反应比较真实。缺点是评析时缺乏客观标准,容易主观,被试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其真实态度的表现,极易出偏差。

(三)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通过外现行为推断态度的方法。其主要形式包括:

1.任务完成法(task completive method)

任务完成法是让被试去完成有关任务,通过后果质量来确定其对这件事的态度的方法。本方法利用的是学习的过滤作用原理,通过分析被试回忆的成绩判断其态度倾向。

2.社会距离法(social distance method)

社会距离法是依据人对事物的态度常表现于人与事物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而设计的一种推断方法,由博加德斯和梅拉比等人设计而成。包括两种方式:

(1)量表法

这是使用一种特制的量表来测查人际之间或种族之间亲疏关系的方法,如博加德斯编制的“社会距离量表”。这个量表的项目通常是按心理距离的近远依次排列的,选项后括号内的数字为得分值,其大小表示心理距离的远近。要求被试在量表上作挑选,测试后得分值越大表示社会距离越大。

(2)行为观测法

其依据的是霍尔的人际距离学观点,即人际交往中双方所保持的空间距离是人际关系的表现。互动中的距离也是人对事物在态度上的亲疏好恶等的一种表现。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人们对某些事物(如济贫、救震等)的态度时常采用这个方法。此方法作为用来了解人们的态度的手段是比较自然而有效的,但是在分析时应注意行为与态度关系的复杂性,凭借对特定时空背景下某个人特定的行为来对其态度下结论的方法是比较片面的。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

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

社会心理学试题教程文件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04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可以从1924出版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算起,该书的观点是:社会行为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这本书的作者是 A.麦独孤 B.奥尔波特 C.莫雷诺 D.勒温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____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的问题。A.莫雷诺 B.瑟斯顿 C.麦独孤 D.奥尔波特 3.在社会心理学诸理论中,精神分析理论强调____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动力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A.早期经验 B.成年 C.中年 D.老年 4.“群体动力学”,“群体中的心理气氛”等术语的创始人是 A.维纳 B.莫雷纳 精品文档

C.麦独孤 D.勒温 5.“在战斗中的我军战士真勇敢”,这表现出的是 A.价值观 B.态度 C.行为 D.理性 6.把沟通者观点不仅当作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把它评定得比实际上更接近自己的态度,这种效应叫 A.同化效应 B.对比效应 C.接受幅度 D.拒绝幅度 7.在进行态度测量时,琼斯和西格尔(1971)为解决个体自我报告法被试不说真话的问题,应用了 A.假路线技术法 B.生理记录法 C.行为观察法 D.量表法 8.研究发现,由低可信性沟通者说服而产生的态度改变随时间推移而增加。这种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是 A.睡眠者效应 B.对比效应 C.新近效应 D.折扣效应 9.美国心理学家对芝加哥市场消费行为的调查发现,以提供优惠券或消费券为特征的广告或推销活动,实际上是____了顾客对那种商品的依赖。 A.稳定提高 B.提高 C.没有提高 D.减弱 10.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最后一次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更强烈,这是 A.优先效应 B.新进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11.行动者制造了一个做出实际成绩必然遇到的非常真实的障碍,如果失败,人们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是归因为外在的因素。这种现象是自我归因中的 A.自我障碍 B.习得的无望 C.观察者效应 D.安慰剂效应 12.常常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素质连在一起的助人行为决策阶段是 A.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B.正确地解释情境 精品文档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1)

2016秋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

10.根据希金斯(,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11.琼斯与戴维斯(,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二是()。 14.伍德(,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和()。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根据认知对象的(),推测与判断其()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和()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和()三个特点。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新闻图片编辑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图片的种类及其地位 1.报纸上常见的图片种类 (1)照片 新闻照片就是以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为拍摄对象,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照片,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出现在版面上,也可以配合文字报道一同编发。 (2)漫画 漫画在现代报纸上的使用非常广泛,有根据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加工的新闻漫画,时效性较强,经常刊登在新闻版上;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性漫画,通常刊登在专刊副刊上;还有用来配合文字报道的图解式漫画以及连环漫画、幽默画等。 (3)图示 图示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三类。 统计图表就是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

示意图不但将统计数字集中绘制成图,而且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示这些数据所说明的意义。 新闻地图则是根据标准地图,将新闻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绘制成更加简洁明确的地图。 (4)图饰 图饰一般是用美术图案点缀和烘托报纸的报头、报眉、标题、栏题、版头或版面的其他部位,使整个版面更加美观生动,恰当地运用图饰还能使版面编排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图片的地位与作用 (1)纪实性作用 作为独立报道体裁的新闻照片具有再现新闻现场、记载真实瞬间的作用,这类照片成为报纸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证实性作用 非独立使用的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具有证实文字报道的作用,这类照片对新闻资源的充分发掘,对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3)解说性作用 图表、示意图、新闻地图、漫画等能够以形象性的符号统计和描绘新闻报道中的某些内容,从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字表述进行生动易懂的解释。 (4)装饰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特征使其可以作为文字稿件的美化装饰手段。 (5)视觉冲击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震撼力,这是文字报道所难以达到的。

社会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助人行为 2.竞争心理优势 3.从众 4.社会助长(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5.人际关系 二、单选 1下列哪类帮助者提供帮助时会让受助者感到沮丧() A.不喜欢的人 B.不相似的陌生人 C.朋友D.没有重要技巧的人 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预防和控制侵犯行为() A.社会公平的建立 B.移情能力培养 C.成熟个性的培养 D.将愤怒压在心底 3.成熟个性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 A.自我认识客观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D.有道德责任意识 4.下列哪种观点不属于有关助人的原因的理论()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生物学解释 C.社会交换论观点 D.社会规范论观点 5.社会作用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德克海姆 B.玛格丽特.米德 C.塔尔德 D.拉特纳 6.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是() A.遗传 B.现实利益 C.现实利益的一致和冲突 D.性别 7.卡车运输游戏实验是谁进行的() A.依奇和克劳斯 B.依奇和哈定 C.克劳斯和哈定 D.华生和弗洛伊德 8.下列哪一个属于第三方的介入() A.交流 B.接触 C.调停 D.谈判 9.“一大群人去吃饭时,当规定是大家平摊付账时,人们会倾向于点贵的菜来大饱口福”这属于社会心理学的什么效应()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B.搭便车效应 C.潘朵拉效应 D.登门槛效应 10.从众的类型不包括(0 A真从众B权宜从众C假从众D不从众 11.不属于依从行为发生的心理规律的是() A命令者的权威B潜在损失危机C互惠心里D喜爱和熟悉 12.从众的动机不包括() A行为参照B喜爱和熟悉C偏离恐惧D人际适应 13.最为典型的逆反心理不包括() A超限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禁果逆反D消极逆反 14. 以下列举出的需要中,不属于隶属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 地位需要 C 自尊需要 D 审美需要 15. 以下不是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A互动与共同目的 B 隶属需要 C 依从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计算机网络答案 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者。 网络核心部分要想网络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使得边缘部分的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连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s(其中 b 为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带宽:带宽本来指的是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由于通信的主干线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带宽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口的数据量,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从主机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会 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包 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和 ()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过 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 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 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 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理学B

生理学 B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 A.刺激 B.反射 C.反馈 D.兴奋 2.寒冷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局部调节 D. 自身调节 3.心室肌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相当于兴奋性的 A.低常期 B.相对不应期 C.有效不应期 D. 超常期 4.肾上腺素对受体的结合力是 A.都很强 B.对α强,弱 C.对β强,α弱 D.只对α 5.使细胞去极化达阈电位的刺激是 A.阈刺激 B.刺激阈 C.阈下刺激 D.阈强度 6.细胞膜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转运脂溶性物质 B.耗能 C.靠通道协同 D.顺电-化学梯度7.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通称为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跨膜电位 D. 局部电位 8.房室瓣关闭与动脉瓣开放间的时间相当 A.快速射血期 B.射血期 C.室缩期 D. 心室等容收缩期 9.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刺激迷走神经 B.由卧位转为站立位 C.心率>180次 D. 颈动脉窦内压降低 10.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时,可引起 A.心室后负荷减少 B.心室舒张期延长 C. 心室前负荷增加 D.充盈期缩短 11.血浆pH值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维持的? A.血液B.消化道C.肾D.皮肤 12.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减少 13.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D.呼气末和吸气末 14.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B.组织液C.肠致活D.糜蛋白酶 15.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的特点是: 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也很少 C.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丰富 D.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胰酶含量很少 16.滤过分数是指: A.肾血流量/ 心输出量B.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 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电大社会心理学试题(三次形考作业)

1 “9·11”事件后,美国人面临着进一步恐怖威胁时,由来已久的种族对抗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和。是因为(D.共同外部威胁)会促使群体合作的产生。 2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D.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3 “望梅止渴”的成语说的是一种( A.直接暗示)。 4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 C.内化)阶段。 5 ( A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6 ( B.调查法)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 7 ( B.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8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9 ( B.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他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他人。 10 ( B.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1 ( B.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12 ( C.公平理论)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13 ( C.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14 ( D.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15 ( D.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确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其产生条件是人们把自己放在需要帮助的人的位置、以他们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16 (A.竞争)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到自己获得最高报酬而不给其他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 17 (A.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18 (A.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19 (B.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0 (B.人际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1 (B.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2 (B.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山东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简答关键成功因素法(CSF)P263 答: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关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可见关键成功因素法源自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2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答: (1)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 (2)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3)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4)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3、管理信息系统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规划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又内外交叉的工程,更因为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信息系统和企业的运营方式、文化习惯息息相关。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4、叙述管理信息系统代码设计中编码的目的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设计代码的目的是: 唯一化(2)规范化(3)系统化 5、简答BPR的三个关键词(根本的、彻底的和巨大的)的实质。 简答关键成功因素法(CSF)P263 答: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关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可见关键成功因素法源自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分析题 1、比较分析MRP、MRPII和ERP的异同,谈谈你自己的一些认识

00266社会心理学(一)2018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 )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 )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 )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 )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 )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E.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量分析 2.态度形成的条件是( )。 A.社会性 B.需要 C.外界环境 D.社会实践 E.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