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标准

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标准
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标准

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技能标准安装起重工

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工种说明与鉴定基本要求工种说明

工种编码: 13-025

工种名称:安装起重工

工种定义:在一定范围内~对指定物品进行垂直起升和水平移动~从而达到生产和检修

的目的。

等级线:初、中、高

熟练期:一年

初级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标准知识要求:

1、起重机械基本知识。

2、物质质量的计算方法。

、力学基础知识。 3

4、起重吊点的选择与物体绑扎。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5

6、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

7、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起重设备的维修知识。

9、质量管理的一般知识。

技能要求:

1、操作与维护起重机械设备。

2、正确使用吊运指挥信号。

3、根据物件的特点合理绑扎~并选择合适的吊点。

4、按安全文明生产及定置管理的规定作业。

5、起重设备的维修技能。

工作实例:

1、熟练操作起重设备。

2、熟练点检维护保养起重设备。

3、熟练运用指挥信号。

4、根据物件的特点合理绑扎~并选择合适的吊点。

5、起重设备的维修。

初级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知识鉴定内容

项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比重目

1、起重机械基本知识。 1、起重机的基本类型。 10

2、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3、起重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基

本 2、物质质量的计算方法。 1、物体质量的计算。 5 知 2、物体质量的估算。

识 3、力学基础知识。 1、力的性质。 5

2、两力平衡条件、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3、力矩与重心。

4、起重机械工艺、操作的一1、起重机械工艺的一般知识。 10

般知识 2、起重机械操作规程。专 5、指挥信号知识。 1、起重机械指挥信号知识。 20 业 6、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知识。 1、起重机械的日常点检。 20 知2、起重机械的润滑保养知识。识 7、起重机械设备维修知识。 1、机械设备的一般维修知识。 20

2、起重机械设备的一般维修维修知识。相 8、仪器、仪表及工具使用知1、常用仪器、仪表及工具使用知识。 5 关识。

知 9、安全操作知识。 1、起重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 5 识 2、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3、文明生产与定置管理的一般知识。

技能鉴定内容

项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比重目

1、起重吊点的选择与物体绑1、物体质量的计算与估算。 10

扎。 2、根据物体的质量与形状选择吊点。

3、熟练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操2、熟练运用起重吊运指挥信1、熟练运用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20 作号。技3、起重机械设备维修技能。 1、起重机械设备的一般维修技能。 20 能

4、判断和处理常见设备故障。 1、根据起重设备的运行与点检判断设备20

运行和故障情况。

2、处理常见故障。

工5、使用和维护设备。 1、正确操作起重设备。 10 具2、起重设备的维护和清扫。设3、判断设备运行情况。

备6、使用和维护工器具。 1、正确操作起重设备的工器具。 5 的2、工器具的维护和清扫。

使3、检查主要工器具的使用情况。用7、使用和维护仪器仪表。 1、正确使用起重设备的仪器仪表。 5 用2、检查起重设备的仪器仪表。维护

安8、安全文明生产 1、执行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 全2、按照文明生产规定作业。用9、定置管理。 1、执行本单位定置管理规定。 5 其

中级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标准

知识要求:

1、起重机械基本知识。

2、物质质量的计算方法。

3、力学基础知识。

4、起重吊点的选择与物体绑扎。

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6、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

7、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起重设备的维修知识。

9、质量管理知识。

技能要求:

1、操作与维护起重机械设备。

2、正确使用吊运指挥信号。

3、根据物件的特点合理绑扎~并选择合适的吊点。

4、按安全文明生产及定置管理的规定作业。

5、起重设备的维修技能。工作实例:

1、熟练操作起重设备。

2、熟练点检维护保养起重设备。

3、熟练运用指挥信号。

4、根据物件的特点合理绑扎~并选择合适的吊点。

5、起重设备的维修。

中级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知识鉴定内容

项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比重目

1、起重机械基本知识。 1、起重机的基本类型。 10

2、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3、起重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基

本 2、物质质量的计算方法。 1、物体质量的计算。 5 知 2、物体质量的估算。

识 3、力学基础知识。 1、力的性质。 5

2、两力平衡条件、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3、力矩与重心。

4、起重机械工艺、操作的知1、熟练掌握起重机械工艺知识。 10

识 2、起重机械操作规程。专 5、指挥信号知识。 1、熟练运用起重机械指挥信号知识。 20 业 6、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知识。 1、起重机械的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 20 知 2、起重机械的润滑保养知识。识 7、起重机械设备维修知识

1、机械设备的维修知识。 20

2、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知识。相 8、仪器、仪表及工具使用知1、常用仪器、仪表及工具使用知识。 5 关识

知 9、安全操作与质量管理 1、起重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 5 识 2、高空作业安全知识。

3、文明生产与定置管理的知识。

4、质量管理的一般知识。

技能鉴定内容

项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比重目

1、起重吊点的选择与物体绑1、物体质量的计算与估算。 10

扎。 2、根据物体的质量与形状选择吊点。

3、熟练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操2、熟练运用起重吊运指挥信1、熟练运用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20 作号。技3、起重机械设备维修技能。 1、起重机械设

备的维修技能。 20 能 4、判断和处理常见设备故障。 1、根据起重设备的运行与点检判断设20

备运行和故障情况。

2、处理起重设备故障。

工5、使用和维护设备。 1、正确操作起重设备。 10 具2、起重设备的维护和清扫。设3、判断设备运行情况。

备6、使用和维护工器具。 1、正确操作起重设备的工器具。 5 的2、工器具的维护和清扫。使3、检查主要工器具的使用情况。用7、使用和维护仪器仪表。 1、正确使用起重设备的仪器仪表。 5 用2、检查起重设备的仪器仪表。维护

安8、安全文明生产 1、执行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 全2、按照文明生产规定作业。用9、定置管理。 1、执行本单位定置管理规定。 2 其10、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分析1、运用列表法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影响3 它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因素。

高级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标准知识要求:

1、起重机械基本知识。

2、物质质量的计算方法。

3、力学基础知识。

4、起重吊点的选择与物体绑扎。

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6、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

7、起重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起重设备的维修知识。

9、质量管理知识。

技能要求:

1、操作与维护起重机械设备。

2、正确使用吊运指挥信号。

3、根据物件的特点合理绑扎~并选择合适的吊点。

4、按安全文明生产及定置管理的规定作业。

5、起重设备的维修技能。

工作实例:

6、熟练操作起重设备。

7、熟练点检维护保养起重设备。

8、熟练运用指挥信号。

9、根据物件的特点合理绑扎~并选择合适的吊点。

10、起重设备的维修。

高级安装起重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知识鉴定内容

项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比重目

1、起重机械基本知识。 1、起重机的基本类型。 10

2、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3、起重机的基本结构组成基

本 2、物质质量的计算方法。 1、物体质量的计算。 5 知 2、物体质量的估算。

识 3、力学基础知识。 1、力的性质。 5

2、两力平衡条件、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3、力矩与重心。

4、起重机械工艺、操作的知1、熟练掌握起重机械工艺知识。 10

识 2、起重机械操作规程。

5、指挥信号知识。 1、熟练运用起重机械指挥信号知识。 20 专

业 6、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知识。 1、起重机械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和精20 知密点检。

识 2、起重机械的润滑保养知识。

7、起重机械设备维修知识 1、机械设备的维修知识。 20

2、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知识。相 8、仪器、仪表及工具使用知1、常用仪器、仪表及工具使用知识。 5 关识

知 9、安全操作与质量管理 1、起重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 5 识 2、高空作

业安全知识。

3、文明生产与定置管理知识。

4、质量管理知识。

技能鉴定内容

项鉴定范围鉴定内容鉴定比重目

1、起重吊点的选择与物体绑1、物体质量的计算与估算。 10

扎。 2、根据物体的质量与形状选择吊点。

3、熟练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操2、熟练运用起重吊运指挥信1、熟练运用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20 作号。技3、起重机械设备维修技能。 1、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技能。 20 能 4、判断和处理常见设备故障。 1、根据起重设备的运行与点检判断设备20

运行和故障情况。

2、可处理起重设备重大故障。工5、使用和维护设备。 1、正确操作起重设备。 10 具2、起重设备的维护和清扫。设

3、判断设备运行情况。

备6、使用和维护工器具。 1、正确操作起重设备的工器具。 5 的2、工器具的维护和清扫。使3、检查主要工器具的使用情况。用7、使用和维护仪器仪表。 1、正确使用起重设备的仪器仪表。 5 用2、检查起重设备的仪器仪表。维护

安8、安全文明生产 1、执行起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5 全2、按照文明生产规定作业。用9、定置管理。 1、执行本单位定置管理规定。 2 其10、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分析1、运用列表法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3 它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素。

2、运用因果图、排列图分析生产中出现

的问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车工(2009年修订) 杭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1-03-04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车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车床,在工件旋转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5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75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机床设备及必要的刀具、工具、夹具、量具及机床辅助设备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起重工技师技能3

[模拟] 起重工技师技能3 训练1 训练1 制定本职业技术管理计划和撰写工作总结 第1题: 怎样制定本职业技术管理计划和撰写工作总结? 参考答案: 1.起重技术管理计划起重技术管理是企业对起重吊装技术工作进行一系列组织、指挥、调节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即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反映客观规律的制度,对生产中各种复杂的技术因素,根据设计图样、技术力量、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检验、技术操作、技术革新等进行合理安排,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并通过施工实践,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技术责任制起重技术责任实行三级技术责任制,即总工程师责任制、主任工程师责任制、专职工程师责任制。总工程师对主任工程师和专职工程师在技术业务上实行领导;有权对下一级的技术负责人发布技术指令;审批吊装方案;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开展技术业务、技术调度工作,并不定期召集技术会议,研究解决技术问题。(2)技术管理制度起重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有:首先执行施工图样学习与会审制度,这项工作主要是各级有关人员掌握起重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解决工种之间的互相配合,对图样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合理的修改和建议。其次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起重安装工艺、技术安全措施、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要求等。(3)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质量检查分为专业检查和班组自检相结合的制度,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起重专职质检员对起重作业进行专项检查。尤其是对某些隐蔽工程的检查,必须循序渐进,不遗漏,不丢失,做好原始记录,在所有数据核对准确无误后,填写正式表格,完整竣工记录。对一些特殊工程,还必须会同当地质检或有关部门,做好验收交工。(4)技术档案的归档工程结束必须为建设单位提供有关技术资料档案,主要资料有:竣工工程项目一览表、图样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文件、隐蔽工程验收单、质量检验记录单、起重机试验和试运行记录等。施工单位自己应保留存档的技术档案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经验总结、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试验资料、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及补救措施记录、施工日志等。2.工作总结的撰写(1)标题工作总结的标题应简洁、准确,一般可写成直接式的标题,即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与文件构成。如“××公司2005年起重机安装工作总结”。也可写成主、副标题形式,正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或揭示主题,副标题补充说明单位、时间、工作内容,如“抓起重机安装增企业效益——××公司2005年起重机安装工作总结”。(2)正文工作总结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1)开头。工作总结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地介绍基本情况,比如:全年一共安装多少台起重机、起重机的主要型式、吨位、跨度、安装时间、参加人数、使用的主要机具、主要材料以及经济效益等。2)主体。主体是工作总结的核心,主要包括本年度起重机安装的基本情况、经验和体会、问题和教训以及今后的打算和改进方法等内容,切忌事无巨细,一一罗列。这一

起重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认真检查所用一切工具设备,均应良好。 2起重工应熟悉、正确运用并及时发出各种规定的手势、旗语等信号。多人工作时,应由一个人负责指挥。 3工作前,应根据物件的重量、体积、形状、种类、选用适宜的运输方法。运输大件应符合交通规则规定的拖带条件,配备指挥车,并事先规定前后车辆的联络信号,还必须悬挂明显标志(白天可插红旗,晚上可悬红灯)。 4各种物件正式起吊前,应先试吊,确认可靠后方可正式起吊。5使用三角架绑扎应牢固,杆距应相等,杆脚固定应牢固,不可斜吊。 6托运物件的钢丝绳穿越道路时,应挂明显警告牌。 7起吊前,应先清理起吊地点及运行通道上的障碍物,通知无关人员避让,自己也应选择恰当的位置及随物护送的路线。 8吊运时必须保持物件重心平稳。如发现捆绑松动,或吊装工具发生异样、怪声,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 9起吊重物前,应将其活动附件拆下或固定牢靠,以防因其活动引起重物重心变化或滑下伤人。重物上的杂物应清扫干净。10大件吊运过程中,重物上禁止站人,重物下面严禁有人停留或穿行。若起重指挥人员必须在重物上指挥时,应在重物停稳后站上去,并应选择在安全部位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1装卸时所用跳板必须坚固(板厚至少5cm)。当板长超过两米时,中间要设交点,雪后应有防滑措施。 12起吊大件或形体不规则的重物应拴牵引绳,防止部件摇晃旋转。13按照卷扬机时,应使卷筒与钢丝绳工作方向相垂直。第一个导向滑轮至卷筒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6m。 14钢丝绳在卷筒上要排列整齐防止重叠。工作时卷筒上至少留有3圈。 15开动卷扬机前的准备和检查工作,应做到: 1)清除工作范围内的障碍物。 2)指挥人员、起重工和司机应预先确定联络信号,并熟悉记牢,以便工作协调。 3)司机与指挥人员应保持密切联系,最好司机能直接看见重物,否则,应设置逐级指挥。 4)检查各起重零件,如钢丝绳、滑轮、卡扣、吊环、吊钩、轴承、齿轮等,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 5)检查转动部分有无毛病,特别是刹车装置。如不灵活可靠,应立即修理或调整。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完整版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秘书. 1.2 职业定义: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五级秘书(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原初级)、四级秘书(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原高级)、二级秘书(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室内、室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备文字与语言沟通能力、综合协调与合作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等。 1.6 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普级培训期限:五级秘书不少与220标准学时;四级秘书不少于200标准学时;三级秘书不少于200标准学时;二级秘书不少于150学时。 1.7.2 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2年以上培训经验。培训五级秘书、四级秘书的教师应具有三级秘书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三级秘书的教师应具有二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二级秘书的教师应具有二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在标准教室内. 1.7.4 培训设备:电视机、VCD机、录音机、录象机、投影仪。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五级秘书(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五级秘书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四级秘书(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国家职业资格机械鉴定工种含证书样本图文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机械行业 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浙江考证培训管理服务中心

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 项目简介 ◆发证机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国就业、职业培训的技术指导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技术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就业准入: 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发布。 ◆等级设置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五个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申报要求 参加不同级别鉴定的人员,其申报条件不尽相同,考生要根据鉴定公告的要求,确定申报的级别。一般来讲,不同等级的申报条件为: 中级鉴定:必须是取得初级技能证书并连续工作5年以上、或是经劳动行政部门审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学校毕业生; 高级鉴定:必须是取得中级技能证书5年以上、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可少于10年、或是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 ◆鉴定内容

国家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 ◆鉴定方式 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知识要求考试一般采用笔试,技能要求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计分一般采用百分制,两部分成绩都在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证书样本

营业员国家职业标准

营业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营业员。 1.2 职业定义 在营业场所从事商品销售、服务销售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观察判断、计算能力;四肢灵活;色觉、味觉、嗅觉正常。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营业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书;培训中、高级营业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实训教室或实习商场。 1.8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实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

国家职业标准目录(1-6册)

国家职业标准汇编目录 第一分册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 车工 (3) 跣工 (21) 磨工 (41) 镗工 (58) 组合机床操作工 (77) 加工中心操作工 (86) 铸造工 (97) 锻造工 (113) 焊工 (125) 金属热处理工 (145) 冷作钣金工 (164) 涂装工 (181) 装配钳工 (197) 工具钳工 (211) 锅炉设备装配工 (223) 电机装配工 (239) 高低压电器装配工 (25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266)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278) 机修钳工 (292) 汽车修理工 (309) 摩托车维修工 (328)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347) 锅炉设备安装工 (358) 变电设备安装工 (393) 维修电工 (421) 计算机(微机)维修工 (435) 手工木工 (445) 精细木工 (467) 音响调音员 (479) 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 (491) 砌筑工 (505) 混凝土工 (521) 钢筋工 (534) 架子工 (545) 防水工 (557)

装饰镶贴工 (585) 装饰金属工 (614) 装饰打胶工 (633) 电气设备安装工 (648) 管工 (680) 汽车驾驶员 (695) 化学检验工 (709) 食品检验工 (734) 纺织纤维检验工 (760) 贵金属首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员 (778) 防腐施工 (801)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动物疫病防治员 (841) 动物检疫检验工 (851) 沼气生产工 (858) 商业、服务业人员 营业员 (873) 推销员 (884) 出版物发行员 (898) 中药购销员 (937) 鉴定估价师 (947) 医药商品购销员 (957) 中药调剂员 (967) 冷藏工 (977) 中式烹调师 (986) 中式面点师 (996) 西式烹调师 (1010) 西式面点师 (1027) 调酒师 (1041) 营养配餐员 (1054) 前厅服务员 (1065) 客房服务员 (1082) 保健按摩师 (1094) 职业指导人员 (1113) 物业管理员 (1144) 锅炉操作工 (1155) 美容师 (1201) 美发师 (1216) 摄影师 (1235)

起重工岗位职责

起重机械有关管理制度 单位:山西宏图直属第八分公司 工地名称:君泰·风尚国际住宅小区 2011年8月21日

起重机械的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 1、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与本单位的生产安全委员会相 同。 2、2、事故发生后紧急成立抢险领导与应急救援队。 3、封闭事故现场,除抢救伤员外,尽量保持事故现场原始模样。 4、组织救援队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5、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6、配合事故处理与调查。 7、待调查完毕,经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制定事故设备的拆除方案, 并拆除设备。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1、升降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各部件的性能和操作技能。 2、当升降机顶部风速超过20米/秒时,以及恶劣天气下,不得开动升降机。 3、经过观察吊笼或起重运行通道有无障碍物。 4、升降机基础不允许有积水。 5、保持吊笼内的清洁。 6、确保吊笼装载未超过其额定载重量。 7、吊笼运行时严禁开门或将手及物品伸出笼外。 8、吊笼启动前要提醒所有人员注意,运行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 9、吊笼在下班后应停靠在地面站稳,并切断供电电源。 10、如升降机出现任何非正常情况,务必及时通知有关维修人员,绝不允许非维修人员随意乱动。 11、严禁酒后操作。 12、安装情况下,必须采用笼顶操作。 13、按要求定期检查、保养及做坠落试验。

设备经理的岗位职责 1、组织制定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 2、组织有关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3、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 4、领导事故调查处理以及现场救援。 起重机械管理员岗位职责 1、制度起重机械司机的安全岗位责任制。 2、制度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3、和本单位的安全员制定本单位起重机械的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 4、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技术档案及塔式起重机械档案。 5、负责联系、培训、领取塔式起重机司机操作证,并监督司机持证上 岗。 6、定期对起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7、制定起重设备的达、中、小修计划,并建立健全修理档案。 8、不定期对起重机械司机进行检查。

冲压工合同

用工劳动合同书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住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乙方(劳动者):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文化程度: 户籍所在地: 身份证号码: 现居住地: 通信地址: 联系电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合同期自。其中,试用期自2008年月日起,至2008年月日止。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1、乙方同意根据甲方生产需要,从事岗位工作,乙方工作地点在 2、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达到规定标准。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乙方所在的岗位实行 2、甲方因生产需要加班的,经与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时间由乙方根据自身健康条件自行安排。 3、甲方保证乙方在合同期内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四、劳动报酬 1、甲方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特点等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甲方应按照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结合乙方所在岗位及技能水平、劳动成果等情况,确定乙方的工资水平。 2、乙方在试用期工资为元/月。乙方在试用期满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甲方根据乙方的工作时间提供工资,每小时元,外加元每小时作为节假日补贴、加班工资、保险等补助。星期日、节假日期间乙方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休息时间,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乙方自定与甲方无关 4、甲方每月至少一次以货币的形式支付乙方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工资。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甲方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乙方的劳动报酬,发放时间为每月的15日,如遇特殊情况,甲方和乙方协商顺延时间。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1、在合同期限内,甲方按照国家规定为乙方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其产生的费用由甲方以工资形式发放到乙方手中,由乙方自行购买,与甲方无关,此项费用将在工资表中体现。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及职业危害 1、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如实告知和义务,并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劳动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保障乙方的安全和健康。

国家人力资源职业标准

国家人力资源职业标准 讲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证部组织有关专家,在2003年8月《企业人力资源治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时期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进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阻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按照科技进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有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四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差不多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要紧人员有:于法鸣、游钧、莫荣、岳威、时勘、安鸿章、曹来京、蔡宁、胡小勇、韩永江、童天、刘小玲,参加审定的要紧人员有:董克用、孙义敏、于庆义、徐兰宇、江苏平、陈蕾、杜旭,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证部批准,自2007年2月6日起施行。 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 1.2 职业定义 从事人力资源规划、聘请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治理、薪酬福利治理、劳动关系治理等工作的专业治理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不为:四级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师(国家

起重工职业标准

《起重工》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起重工 1.2职业定义 具有良好的起重吊装运输,物料搬运的专业技术和相关知识,从事设备及货物的吊装搬运移位的工作人员。 1.3职业等级 由低到高分为四级:起重工(五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起重工(四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起重工(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起重工(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起重工(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一般行业:室内、外,常温。在冶金化工熔炼行业有高温,及可闻的气体环境。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组织、指挥能力、高空作业能力,色视觉正常,四肢灵活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 参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申报 1.7.3鉴定方式 起重工(五级)、起重工(四级)采用非一体化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其中起重工(五级)以基本功考点考核形式,起重工(四级)以实践课题考核形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起重工(三级)、起重工(二级)采用一体化鉴定方式,将理论知识考试融合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分模块进行鉴定。实行百分制,各个模块鉴定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7.4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采光、照明良好的教室。 操作技能考核:1.采光、照明良好的教室,基本起重工具、索具、摄影机。 2.露天吊装场地、起重机 3.达到相应等级考核要求的生产项目现场。

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

104个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工种)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104个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并已公布实施。这104 个职业(工种)的编码和名称如下: 序号编码职业(工种)名称 1 4-03-05-01 餐厅服务员 2 6-05-06-08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3 6-03-01-15 防腐蚀工 4 2-02-34-0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 5 6-05-06-0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6 6-05-04-09 电线电缆制造工 7 6-06-02-03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8 6-06-01-02 汽车修理工 9 6-21-08-01 装饰美工 10 4-07-12-02 家政服务员 11 4-07-04-01 美容师 12 4-03-02-02 西式面点师 13 4-03-02-01 西式烹调师 14 4-03-01-02 中式面点师 15 4-07-04-02 美发师 16 4-03-02-01 中式烹调师 17 6-04-01-01 车工 18 6-04-01-02 铣工 19 6-04-01-04 磨工 20 6-04-01-05 镗工 21 6-04-02-01 铸造工 22 6-04-02-02 锻造工 23 6-04-02-06 金属热处理工 24 6-04-04-01 冷作钣金工 25 6-04-05-02 涂装工 26 6-05-02-01 装配钳工 27 6-05-02-02 工具钳工 28 4-03-05-01 餐厅服务员 29 6-05-06-08 电工仪器仪表装配工 30 6-03-01-15 防腐蚀工 31 2-02-34-0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试行) 32 6-05-06-03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 33 6-05-04-09 电线电缆制造工 34 6-06-02-03 精密仪器仪表修理工 35 6-06-01-02 汽车修理工 36 6-21-08-01 装饰美工

起重工》职业标准

起重工》职业标准 一、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起重工 1.2职业定义 具有良好的起重吊装运输,物料搬运的专业技术和相关知识,从事设备及货物的吊装搬运移位的工作人员。 1.3职业等级 由低到高分为四级:起重工(五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起重工(四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起重工(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起重工(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起重工(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一般行业:室内、外,常温。在冶金化工熔炼行业有高温,及可闻的气体环境。 1.5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组织、指挥能力、高空作业能力,色视觉正常,四肢灵活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鉴定要求 1.7.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7.2申报条件 参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申报 1.7.3鉴定方式 起重工(五级)、起重工(四级)采用非一体化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其中起重工(五级)以基本功考点考核形式,起重工(四级)以实践课题考核形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 分以上者为合格; 起重工(三级)、起重工(二级)采用一体化鉴定方式,将理论知识考试融合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

分模块进行鉴定。实行百分制,各个模块鉴定成绩皆达60 分以上者为合格。

1.7.4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采光、照明良好的教室。 操作技能考核: 1.采光、照明良好的教室,基本起重工具、索具、摄影机。 2.露天吊装场地、起重机 3.达到相应等级考核要求的生产项目现场。

起重工岗位责任(完整篇)

编号:SY-GW-04945 ( 岗位职责)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起重工岗位责任(完整篇) Post responsibility of crane operator

起重工岗位责任(完整篇) 备注:持证上岗,主动组织排查各类有关安全隐患,并制定合理方案或填写排查记录。研究本部门主要安全问题,在思想上统一安全责任,认真研究落实公司各项安全规章管理制度的可行性,确保本部门顺利实行安全生产工作。 一、努力学习,熟练掌握起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搞好本职工作。 二、负责机电设备、大型结构件及其零部件的拖、运、吊、抬等工作。 三、设备物件起吊前对所用的工具如葫芦、千斤顶、绳扣、绳卡、滑轮等必须进行详细检查,不合格的不使用。并及时进行除锈和加油。 四、设备起吊时要详细检查钢丝绳、绳扣、绳卡、锚桩等的受力情况,发现不安全情况,立即停止施工或进行处理,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五、高空作业时,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措施》。事先检查自己佩带的保险带是否安全可靠,手用工具一定要用绳子拴好,确保安全生产。

六、安装和拆除大型设备和结构时,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和警戒人员,指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七、设备起吊完毕应打扫现场,清理好工具并妥善保管。 八、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做到随叫随到。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

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化工总控工。 1.2职业定义 操作总控室的仪表、计算机等,监控或调节一个或多个单元反应或单元操作,将原料经化学反应或物理处理过程制成合格产品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存在一定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尘和噪声。 1.5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和表达能力,四肢灵活,动作协调,听、嗅觉较灵敏,视力良好,具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年以上;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为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设施完善。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为具有本职业必备设备的场地。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起重工岗位责任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554 起重工岗位责任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起重工岗位责任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努力学习,熟练掌握起重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搞好本职工作。 二、负责机电设备、大型结构件及其零部件的拖、运、吊、抬等工作。 三、设备物件起吊前对所用的工具如葫芦、千斤顶、绳扣、绳卡、滑轮等必须进行详细检查,不合格的不使用。并及时进行除锈和加油。 四、设备起吊时要详细检查钢丝绳、绳扣、绳卡、锚桩等的受力情况,发现不安全情况,立即停止施工或进行处理,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五、高空作业时,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安全措施》。事先检查自己佩带的保险带是否安全可靠,手用工具一定要用绳子拴好,确保安全生产。 六、安装和拆除大型设备和结构时,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和警戒人员,指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七、设备起吊完毕应打扫现场,清理好工具并妥善保

起重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编号:SY-AQ-0201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起重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crane workers

起重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制度,做到安全生产。 二、起重作业前应确定工作步骤、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 三、起重作业前应清除工地及所经道路的障碍物,做到工地整洁,道路畅通。 四、起重工须熟悉施工方法,起重设备的性能,所起重物的特点和确切重量,以及施工安全的要求,使用新机具或采用新工艺时,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五、起重机具使用前必须进行试吊和对机械全面检查,经确认良好方可使用,起重工作时应集中精力,明确分工,服从统一指挥。六、采用扒杆吊重物时,扒杆、吊具的材料必须符合起重量的要求,缆风绳和地垄必须牢固。 七、起吊重物时,起重扒下不得有人员停留或行走,停止工作或下

班后,应收紧吊钩和钢丝绳,卷扬机应制动,电源应切断闸刀盒应加锁。 八、起重所用的钢丝绳应不起油,无死弯,在任何一个断面内的断丝量不得超过此断面总根数的5%。 九、在高压线下或附近进行起重作业,其扒杆高度与高压线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必要时应搭设隔离设施。 十、起重吊物时,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严禁斜向拖拉或斜吊重物,吊起重物转移时,应将被吊物提升到所有遇到物件高度的0.5M 以上,再转动扒杆转移重物。 十一、起重机司机及起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严禁将重物吊起后离开岗位。非起重机司机不得乱动起重机具。 十二、用电动机作电力的起重机具,应设有起重限位器,与卷扬限制器,所用的起重工具均应检查完好,处于良好状态。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最新)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作3年以上。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奈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两门均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员与考生配比为1:5。 1.8.5 鉴定时间 根据职业等级不同,理论知识考试为90~120min,技能操作考核为150~240min,论文答辩不少于40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枝在具有必备的设备、仪器仪表,工、夹、量具及设施、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和安全措施完善的场所进行。 2. 基本要求

冲压工(初级)理论试卷(A) 答案张家港市环宇职业培训学校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复习资料

冲压工(初级)理论试卷(A )答案 张家港市环宇职业培训学校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复习资料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4、学技术到环宇技校,培训:叉车、挖掘机、电工、电焊工、装载机、行车\培训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共30题,每题1.5分,满分45分。) 1、下列( C )不是常见的机械伤害事故。 A 、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B 、刀具造成的伤害; C 、人为自身失误造成的伤害。 2、机械设备严禁( A ),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发生事故。 A 、带故障运行 B 、超负荷运行 C 、陌生人运行 3、被加工件的重量大于( A )千克时,应使用起重设备。 A 、20 B 、30 C 、40 4、火警电话是( B )。 A 、110 B 、119 C 、911 5、从业人员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应由( B )。 A 、职工个人缴纳 B 、企业缴纳 C 、职工和企业按比例缴纳 6、板料拉伸成形时,增大压边力会使( B )。 A 、拉深力减小 B 、拉深力增大 C 、拉深力不变 7、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 _____ _____ ,切向尺寸 ___ _ ______ 。 ( A ) A 、增大 减小 B 、增大 增大 C 、减小 增大 D 、减小 减小 8、能进行三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 _________ 。 ( B ) A 、对角导柱模架 B 、后侧导柱模架 C 、中间导柱模架 D 、四导柱导架 9、凸模与凸模固定板之间采用 ____ 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A ) A 、 H7/h6 B 、 H7/r6 C 、 H7/m6 D 、M7/h6 10、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 __________ 步距。( C ) A 、≥ B 、≤ C 、> D 、< A 、大 B 、适中 C 、小 11、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 A )对 拉深系数影响最大。 A 、凸缘相对直径 B 、相对高度 C 、相对圆角半径 12、实验证明,使用润滑剂要比不使用润滑剂的拉深力可降低约(C )%。 A 、20 B 、25 C 、30 D 、50 13、在冲压零件的总成本中,材料费用占( C )%。 A 、20~40 B 、40~60 C 、60~80 14、操作剪板机时,应该( B ) A 、坐着 B 、站着 C 、坐着或站着; 15、国家标准规定,冲压工每班连续工作不得超过( B ) A 、6小时 B 、8小时 C 、10小时 D 、12小时。 16 、落料时,其刃口尺寸计算原则是先确定( A ) 。 A 、凹模刃口尺寸 B 、凸模刃口尺寸 C 、凸、凹模尺寸公差 17、弯曲件在变形区的切向外侧部分 ( A ) 。 A 、受拉应力 B 、受压应力 C 、不受力 18、弯曲件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限制弯曲件产生( C ) 。 A 、变形 B 、回弹 C 、裂纹 19、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 ( B )的断面。 A 、位于凹模圆角部位 B 、位于凸模圆角部位 C 、凸缘部位 20、( D )工序是拉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A 、酸洗 B 、热处理 C 、去毛刺 D 、润滑 E 、校平 21、提高冲压产品的质量和精度,除尽快提高普通冲模的精度和压力机的精度外,还应( A )。 A 、尽快发展精密冲裁技术 B 、增加冲压工作人员的数量 C 、增长冲压作业时间 22、冲压作业自动化是指( A )。 A 、冲压的操作过程全部自动进行,并且能自动调节和保护,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停机 B 、冲压的操作过程全部由人工来完成 C 、冲压的操作过程由人工与机械协作完成 23、冲压工艺要求材料有良好的( A )。 A 、可塑性 B 、硬度 C 、弯曲性 24、要求模具寿命较高时,冷冲模凸、凹模材料可选( B )。 A 、T8A B 、Cr12MoV C 、45 D 、Q235 25、在热处理淬火后,凹模的硬度要比凸模的( A )。 A 、稍高 B 、稍低 C 、一样 D 、随便 26、下列对未来冲压加工发展方向叙述错误的是( D )。 A 、不断提高冲压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B 、大力发展先进冲压工艺,扩大冲压应用范围 C 、大力推广冲压加工机械化与自动化,并保证操作安全 D 、保持现有的冲模生产制造技术 27、分离工序的工序形式不包括( C )。 A 、落料 B 、冲孔 C 、拉深 D 、切边 28、压力机润滑的作业不包括( D )。 A 、减小摩擦面之间的阻力 B 、减小金属表面之间的磨损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姓 名 单 位 名 称 身 份 证 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