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品流通现状

我国药品流通现状
我国药品流通现状

1 我国药品流通现状

通常情况下,药品从出厂直至进入医疗机构,大致历经这样一条环节链:药品生产厂家―药品招标机构―药品批发公司—药品代理商—医院相关人员—患者。在整个环节链中,患者之前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在制定自己的“潜规则”设阻,层层设阻必然导致层层寻租,药厂会将所有的额外费用全部计入成本,最终都将转嫁给患者。

1)医疗机构:在我国长期形成的医药不分的卫生体制下,药品零售的主渠道是医院的药房,几乎占据了整个医药市场。由于药品的特殊性,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无法选择购买何种药品,只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购买药品的决定。因此,医院医生对患者用药的处方权形成了对患者用药的垄断优势。

2)药品批发企业:多级药品批发企业的产生有其历史和法律原因。首先,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药品的流通是由各级医药公司负责,而各级医药公司根据行政区域划分为省级、市级、地级等。而市场经济开始后,这些原有的医药公司变为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级药品批发公司。其次,由于国家法律规定,药品生产企业不允许在生产企业所在地以外的地方设立药品仓库,这使得我国无法像国外一样产生跨地域的大型药品批发机构,客观上使这些各级批发公司有了其生存空间。

3)药品招标机构:从总体来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自2000年实行以来,经历了6年的风风雨雨,各界对此评价不一,对于其未来的走势也存在诸多观点。客观地说,6年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积极意义不能抹煞,毕竟把很多临床用药价格拉下了一大截,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招标行为不规范;地方保护及行政部门的不正当干预;中标价格不能根据市场波动进行调整;以低价位作为评标的标准,加剧医药企业的恶性竞争。

2 我国药品流通模式及主要问题

我国特殊的情况造成了在流通领域中的各种利益群体:药品的生产企业、各级批发企业、招投标机构以及医务人员。他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影响我国药品流通模式,如药品生产企业利用药品的自主定价政策、新药报批政策;批发企业利用自己的地位,在医院进行药品促销;而招投标机构,则是掌握了药品进入医院市场的许可证。

从药品供应链可以看出,我国药品流通模式中参与部门过多,而且有的部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且使药品利润过多地停留在医院等部门,使得药品利润无法返回到生产企业,从而使生产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和资金进行新药的研究开发。

3 我国药品流通模式分析

3.1 市场集中度不高

2002年,全国仅有4个药品批发企业的销售额超过50亿元,前3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仅为11.4%,而美国前3家企业的销售额约占了美国市场的90%[1]。我国药品流通企业数量多,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12 300家药品批发企业、18万家药店[2],其规模大多较小,而且布局极不合理,药品批发企业仍按照行政区划而不是按照药品的合理流向设置,平均每个省拥有400多个批发企业,与全国医药大流通、全国统一医药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药品零售网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沿海发达省区,而广大农村地区,药品零售网点数量偏少。流通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必然导致其与处于垄断地位的医疗服务机构的谈判能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后者的垄断地位。

此外,作为最大的药品零售商,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卫生服务提供组织对于药品的销售仍然占有垄断地位。这些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基本上没有触及问

题的核心,药品零售环节的竞争是极不充分、极不公平的。

3.2 医药不分业

与一般的消费品不同,药品的销售基本上是患者通过医生的处方在医院购买,大约80%的药品是医院药房销售的[3]。医院对药品销售的垄断,使得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在这一领域受到扭曲,突出表现为药价的虚高。在国家财政对医院的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医院过分依赖“以药养医”的机制来维持其通常的运营。

由于消费者对药品的使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以药养医”机制导致药品的过度使用。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为上游的医药工业、流通业提供了虚假的需求信息,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加剧了医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而且为药品高回扣、虚高定价提供了制度基础。

3.3 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医药流通主体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计算机的应用还不十分普及,尤其是县及其以下的医药流通企业中,计算机应用、开发人才匮乏,信息技术开发水平低,许多企业不熟悉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经营管理者难以借助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来掌握客户、品种的经营动态,很难实现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动态高效管理。

3.4 现代化物流手段未得到广泛和有效应用

一方面,我国的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各自为政,造成医药物流资源浪费严重。制药企业、医药批发企业以及医药零售企业纷纷在投资建设自己的物流中心,各物流中心分别由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管理,即他们在负责商品生产、流通或销售的同时,也全权负责商品流动或管理的事务。显然,这种形式的物流中心在利益上表现为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能对商品流动、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但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供应链链条彼此脱节,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及经营成本较高。

3.5 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良

市场中介组织是指为适应电子商务交易方式的要求、具有与传统流通主体不同运作方式的新的市场媒介体,其中包括新型网络服务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商品流通提供技术服务,但是不参与商品所有权转移的称之为市场中介组织,如专门从事网络服务的网络服务商等。

3.6 第三方参与流通的程度不够

由于我国独特的国情,保险机构对医院的药价控制没有参与度,同时招标机构也没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4 对策与建议

4.1 对传统流通主体进行改造

1)药品批发商: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来作为我国药品流通体系和市场网络中心的国有医药批发商的地位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处于来自生产商和零售药店两方面的双重挤压之中,面临着经营萎缩、效益下降、亏损连年增加的严峻形势。根据产销、批零关系以及批发商与生产商、零售商整合的方式和紧密程度不同,可以把我国医药批发经销模式分成3种基本形式。

第一,对生产商、零售商依赖型的批发商,可以通过3种形式有效整合:一是充当生产商和零售商的代理商;二是成为生产商的特约经销商;三是将自己主动改造成大型生产商或零售商垂直一体化的批发商,即通过产权变动、参股经营等形式,进入大型生产、零售企业的营销系统,成为其附属的批发机构。

第二,对生产、零售企业渗透型的医药批发商,也可通过3种形式有效整合:

一是与生产商、零售商组成产、销、批、零联合体;二是适当开发符合自身特点的生产性项目;三是引入零售经营模式,使批发、零售融为一体。

第三,对生产商和零售商具有控制能力的批发商,对生产商的控制形式有3种:一是药品买断经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总经销;二是发展新型的加工订货,统一收购业务,成为生产企业的“雇主”;三是组建以批发商为主、产销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对零售商的控制形式也有3种:一是联合零售企业,组建连锁公司和商业集团;二是成为一批中小零售商的配送中心;三是利用会员制将中小零售商纳入自己的零售服务体系,发展特许连锁经营。

2)药品零售商:药品零售主要由医院药房和社会零售药店构成。社会零售药店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单体零售药店、连锁零售药店、平价药店、药品大卖场、百货商场药品柜台等,其中连锁药店的发展最迅速,也最具竞争力。

4.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药品流通体系

体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药品流通体系中,就是电子商务与医药物流整合的流通业态。这种业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医药分销企业业态,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医药分销产业相结合。药品流通主体在追求价值增值和降低成本的权衡中,依靠其价值链核心环节“点”的突破,带动企业业务“面”的发展,从自己的比较优势出发(这种优势表现为在该环节上具有成熟、精湛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选择少量环节培育并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强化自己的优势地位。4.3 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实现医药分开管理

从长期看,要提高药品流通体系的效率,必须实现医药分业,改变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削弱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对药品零售的垄断势力,强化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费用的约束机制。近期可以考虑采取下列措施:

1)推动医生处方的规范化和社会化,允许患者持处方到社会药店购买药品。如果凭处方从社会药店购买医保药品同样可以报销,医院就失去了对患者药品购买行为的控制权,这样就可以用社会零售药店来制约医院药房对药品零售的垄断,促进流通效率提高。

2)如果从实际情况考虑,医院的药房可以暂时不分离,但要求医院药房必须与社会药店一样,对药品实行明码标价。

3)前两个措施使医院的药房直接与社会零售药店产生竞争,医院药品价格下降,政府可以通过允许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上升不高于一个特定百分比的方式调节医院收入,但这一百分比应该小于药品价格下降幅度,以促进医院改进管理和提高效率。

4.4 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作用

加大第三方机构的公开性,并加大医疗保险机构在流通体制中的参与度,使医疗保险机构发挥对药品价格和医院的监督功能。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201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 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的盈利点在于存货的高效流转以及精细化管理,而这些又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行业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少部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医药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作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将财务、业务流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质量管控等各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与调整,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信息化投入较低,仍然在采用人工或半信息化的技术,即全部物流作业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或个别的物流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其余环节靠人工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 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市场竞争态势报告》 (二)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建立覆盖全

国城乡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 是我国医药分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外在因素 ①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 年增长了36.85%,达到33,616元。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我国到2020 年国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 年翻两番。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法规】考点总结: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法规】考点总结: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考点一:建立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将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1.深化药品供应领域改革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如完成一致性评价。2. 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形成1家年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的超大型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批发市场总额的90%以上。3. 完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制度完善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机制,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坚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可采取以市为单位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和专科医院联合采购。做好基层和公立医院药品采购衔接。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每种药品采购的剂型原则上不超过3种,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2种。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严格按合同回款。4.巩固完善基本

药物制度5.完善国家药物政策体系考点二、国家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1、生产环节的重大改革政策生产环节关键是提高药品质量疗效,促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①严格药品上市审评审批,优化审评审批程序,推进信息公开。②加快推进已上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给予政策支持。③有序推进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鼓励新药研发。④加强药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⑤加大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落后企业退出。⑥健全短缺药品、低价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保障药品有效供应。2、流通环节的重大改革政策流通环节重点是整顿流通秩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①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健全城乡药品流通网络。鼓励中小型药品流通企业专业化经营,推动部分企业向分销配送模式转型。鼓励药品流通企业批发零售一体化经营。推进零售药店分级分类管理,提高零售连锁率。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参与国际药品采购和营销网络建设。②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实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推开。③落实药品分类采购政策,降低药品虚高价格。④加强药品购销合同管理,违反合同约定要承担相应的处罚。⑤整治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惩处违法违规企业和医疗

2017年医药流通行业研究

-0- 2011.01. 2017年医药流通行业研究 2017.12.26

每日免费获取报告 1、每日微信群内分享5+最新重磅报告; 2、每日分享当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 3、每周分享经济学人 4、每月汇总500+份当月重磅报告 (增值服务)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公号 回复:研究报告 加入“起点财经”微信群。

2017年医药流通行业研究 作者:联合资信工商一部魏铭江 概要 目前,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整体规模保持增长趋势,虽然近几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维持高于当期GDP的增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全国已经形成了四家全国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及多家区域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的基本竞争格局。 从外部宏观环境来看,中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未来人口结构的必然发展趋势,加上国家城镇化政策的不断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等多种因素使得医药流通行业长期以来维持高景气度,行业发展水平逐步走向国际化。从行业内部发展来看,医药流通企业普遍存在下游话语权较弱,盈利模式单一,盈利空间收窄,货款回收周期长,债务规模持续扩大,短期偿债压力增加等问题,但发行主体多为中央及地方国企,且基本都是上市公司,企业经营和财务情况良好,整体违约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 短期来看,随着2016年“两票制”等一系列医改政策的密集发布,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经营模式将被彻底改变,需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并协调上下游资源以应对外部突变的环境。中长期来看,目前的行业格局将被重塑,未来若干年兼并、收购将成为常态,行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拢,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也随之不断优化。 一、医药流通行业概况 1、行业概述 医药流通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通过流通过程

2020年商务部最新发布中国药品流通行业报告(收藏版)

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2019)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 2020 年8 月

摘要 2019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增速略有回升。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加速增长,集中度继续提升;零售行业集中度、连锁率进一步提高;医药物流向智慧物流迈进,专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医药电商进入快速成长阶段。2020年,受整体经济环境和各种因素影响,药品流通行业增长将承受更大压力。 关键词:药品流通市场药品批发企业零售市场

2019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目录 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5) (一)发展概述 (5) (二)运行分析 (5) 1、整体规模 (5) 2、效益情况 (5) 3、销售品类与渠道结构 (6) 4、销售区域结构 (7) 5、所有制结构 (7) 6、医药物流配送情况 (8) 7、医药电商情况 (8) 8、行业上市公司情况 (9) 9、执业药师注册情况 (9) 10、对 GDP、税收和就业的贡献 (9) 二、药品流通行业运行主要特点 (11) (一)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稳中有升,政策为行业带来双向影响

2019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11) (二)药品零售市场结构优化,政策与技术促使“新零售”加快发展 (12) (三)医药物流向智慧物流迈进,专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13) (四)医药电商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业务发展向终端移动 (14) 三、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4) (一)药品流通行业负压前行 (15) (二)药品流通行业将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5) (三)行业并购重组更趋稳健,强强联合成为主流 (16) (四)加强医药物流服务能力建设,医药供应链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 (17) (五)大数据时代为医药电商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8) (六)药品零售模式不断创新优化,专业药学服务进一步凸显 (19) 备注说明: (20)

医药流通行业解决方案

医药流通行业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医药流通行业分析 (4) 第一章医药流通行业概况 (4) 1、前言 (4) 2、医药流通行业的四个发展阶段 (5) 3、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 (6) 第二章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9) 1、医药商业企业近阶段的压力 (9) 2、医药商业企业的机遇 (10) 3、医药商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11) 第三章医药流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 (13) 1、医药商业企业信息化的问题 (13) 2、医药商业企业系统建设的要求 (14) 第四章企业的管理难点 (15) 第二部分解决方案的价值体现 (17) 第一章、系统应用目标 (21)

第二章、方案整体架构 (23) 第三章 U8 医药流通行业解决方案概述 (26) 1、采购业务 (26) 2、销售业务 (32) 3、库存业务 (39) 4、GSP管理 (43) 第四部分解决方案部署方式 (52) 1、集中管理模式 (52) 完全集中 (52) 分布式集中 (54) 2、分布模式 (55)

第一部分医药流通行业分析 第一章医药流通行业概况 1、前言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活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医药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 年至2000 年,医药行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 年我国医药行业总产值已达到3300 亿元,在连续20 年的高增长后,作为朝阳产业,医药行业在未来十几年的增长速度仍会高于全国各行业平均增长速度。 然而相比之下,中国目前年人均药品消费不到10 美元,而美国人均药品消费已达300 美元,日本400 美元,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也有40 -50 美元。2000 年我国人口已达到13 亿,加之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以及人员逐步老龄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使医药商品的社会需求将呈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据分析,2010 年中国的医药市场总值将达到600 亿美元,2020 年达到1200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由此可见,中国的医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医药流通行业的四个发展阶段 建国以来,国内医药流通领域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大的发展阶段:

2018年江苏省药品流通行业

2018年江苏省药品流通行业统计运行分析报告 江苏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 2019年5月

随着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深化,2018年药品流通行业不断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整个行业都按照药品流通十三五规划纲要进行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在过去的这一年,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推行,整个医药行业在波澜起伏中度过,其中药品流通业一直维持着增长的趋势,但整体行业环境和企业发展处于政策带来的压力中。我省医药流通行业总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销售总额稳定增长,但增速明显走低,整体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行业发展基本状况 (一)行业规模分析 2018年,全省药品流通规模稳步提高,增幅与去年相比有所回落。全年药品流通行业药品购进总额达1687.54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上升5.5个百分点。全省药品流通行业药品销售总额1659.04亿元,同比增长2.47%,增幅下降3.83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全省商务部直报、江苏省医药商业协会会员单位;所有集团公司数据均包含子公司) (二)行业结构分析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药品批发企业363家,其中法人批发企业336家,非法人企业27家;专营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批发企业共23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07家、下辖门店16030家;零售单体药店12757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28787家;全省拥有互联网交易服务资质的企业合计为74家,拥有信息服务资质的企业

共有377家;全省具备药品现代物流条件的企业共有36家,拥有诊断试剂的企业共有23家。(数据来源: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省药品流通行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2018年全省药品流通企业从业人员数8.7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8.1%。截止到2019年3月1日全省药品流通行业注册有效期内的执业药师共有26719人。其中,有1508人分布在批发企业,24983人分布在零售企业,228人分布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和互联网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数据来源: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省商务部直报、江苏省医药商业协会会员单位;所有集团公司数据均包含子公司)

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述 2012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伴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各项行业政策、标准的出台,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引导下,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药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流通效率和管理水平,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拓展基层医疗市场。行业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呈现持续、健康的转型发展趋势。 (二)运行分析 1、整体规模 2012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仍维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趋缓。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1174亿元1,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去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2225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9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下辖门店14.67万个;零售单体药店27.71万个;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2.38万个。截至2012年底,全国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企业有117家。 图12008-2012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趋势图 1销售总额为含税值,包括了七大类医药商品。

2、效益情况 2012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942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销售结构 按销售品类分类,药品类2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0.5%;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6.8%;中药材类占4.5%,医疗器械类占3.4%,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1%,其他类占3.5%。 图22012年全行业销售品类结构分布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2012年品类销售统计,零售药店销售额中,药品(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销售占主导地位,占零售总额的73%;非药品销售占27%。 图32012年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销售品类结构分布按销售对象分类,2012年对批发企业销售额为5035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5.1%,纯销(包含对医疗终端、零售终端和居民的销售)为6139亿元,占销售总额的54.9%%,与上年基本持平。 4、区域销售比重结构 2012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总额比重分别为:华东40.5%、华北18.9%、2药品类包括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述 2012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伴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各项行业政策、标准的出台,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15年)》的引导下,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药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流通效率和管理水平,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拓展基层医疗市场。行业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呈现持续、健康的转型发展趋势。 (二)运行分析 1、整体规模 2012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仍维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趋缓。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1174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去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2225亿元,同比增长 16%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9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下辖门店14.67万个;零售单体药店27.71万个;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2.38万个。截至2012年底,全国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企业有117家。 图12008-2012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趋势图 2、效益情况 2012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942亿元,同比增长20% 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回落 0.5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9%,同比下降0.3 1销售总额为含税值,包括了七大类医药商品 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2%,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销售结构 按销售品类分类,药品类2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 70.5%;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6.8%;中药材类占4.5%,医疗器械类占3.4%,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1%,其他类占3.5%。 图22012年全行业销售品类结构分布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2012年品类销售统计,零售药店销售额中,药品(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销售占主导地位,占零售总额的73%非药品销售占27% 图32012年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销售品类结构分布 按销售对象分类,2012年对批发企业销售额为5035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5.1%,纯销(包含对医疗终端、零售终端和居民的销售)为6139亿元,占销售总额的54.9%%与上年基本持平。 4、区域销售比重结构 2012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总额比重分别为:华东40.5%、华北18.9% 中南20.0%、西南12.0% 东北5.0%、西北3.6%;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到行业销售总额的79.4%。 2012年销售额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安徽、浙江、山东、重庆、天津和河南,10省市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额的66.2%。 5、所有制结构 规模以上药品流通企业3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908亿元,占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61.8%,实现利润92亿元,占直报企业利润总额的56.3%; 2药品类包括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指药品流通行业统计直报系统中,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批发企业和销售额超过2000 万元的零售企业。

《谈制药行业“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问题》-汤继亮

制药行业“智能化”方向 自从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我国政府也在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首次强调把“智能制造”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所谓“智能”、“智能化”以及“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的概念几乎风靡我国各个行业,但是其实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些概念的真正含义。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目前无论是工业基础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纷纷都在制定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重塑制造业优势,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发展中国家却以低成本优势,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中国的制造业在自身存在许多不利的条件下,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因而发展智能制造,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刻不容缓。 正因如此,尽管我国制药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与其它 行业相比,现在无论在自动化、信息化基础水平还是认识观念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出“智能化”的要求确是有些比较超前,但是我国制药行业作为制造业的一部分,依然必须面对形势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本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行业的特点与实际情 况,脚踏实地探索制药行业的“智能化”方向,认真思索相关问题。 1 医药行业“智能制造”涉及的范畴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本身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制药、制药装备、医药研发、医药物流、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与医药商务等。但从制造行业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制药业、制药装备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以及与制造流程和装备有关的其它方面(如医药物流)。 从《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制造”内容要求出发,医药行业“智能制造”应该包括装备的智能化与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从事医药自动化和信息化工程设计与研究。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电子技术改造医药传统产业专家组专家、北京大学国际药物工程管理硕士项目客座教授、华东理工大学GMP研究生班客座教授、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注册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ASE)、注册国家设备监理师、注册上海市工程设备监理工程师、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制药行业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特聘专家、上海市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专业委员会、计算机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化工与医药工程》编委会委员。

药品流通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述 2012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伴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各项行业政策、标准的出台,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引导下,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药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流通效率和管理水平,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拓展基层医疗市场。行业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呈现持续、健康的转型发展趋势。 (二)运行分析 1、整体规模 2012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仍维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趋缓。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1174亿元1,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去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2225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9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下辖门店14.67万个;零售单体药店27.71万个;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2.38万个。截至2012年底,全国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1销售总额为含税值,包括了七大类医药商品。

务资格的企业有117家。 图1 2008-2012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趋势图 2、效益情况 2012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942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销售结构 按销售品类分类,药品类2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0.5%;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6.8% ;中药材类占4.5% ,医疗器械类占3.4%,化学试剂类占1.2% ,玻璃仪器类占0.1% ,其他类 2药品类包括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福建药品流通企业调查问卷

福建省药品流通企业调查问卷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的经济性质是() A.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 B.民营企业 C.中外合资 D. 外资 2. 企业的经营类型为( ) A. 批发 批发:品种数个(按商品名);配送的对象主要为_________ 。 B.零售连锁 按经营方式划分,直营药店共有家,加盟药店共有家。 按区域分布划分,省内直营药店共有家,省内加盟药店共有家, 省外直营药店共有家,省外加盟药店共有家; 中医馆(或坐堂中医师)家,医保定点家。 C.批零兼营 批发:品种数个(按商品名);配送的对象主要为_______ 。 按经营方式划分,直营药店共有家,加盟药店共有家; 按区域分布划分,省内直营药店共有家,省内加盟药店共有家, 省外直营药店共有家,省外加盟药店共有家; 中医馆(或坐堂中医师)家,医保定点家。 3. 企业注册时间,注册资本金万元; 2015年公司资产总值万元。 4.企业2015年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情况: 销售总额,批发配送销售总额,零售销售总额; 利润总额万元,利税总额万元; 就业人数(含加盟店)人。 5、企业的销售结构: 统计指标占公司销售额的比重(%) 化学药品与中成药 中药材(含饮片) 食品(含保健品) 医疗器械(含家庭护理品) 药妆品 其他

6、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加盟药店): 统计指标人数 连锁公司现有执业药师 主管药剂师(含中药师、中药士)以上 药学专业职称 药剂师、药士(含中药师、中药士) 7. 企业在福建省内经营的辐射范围是() A.福州 B.厦门 C.宁德 D.莆田 E.泉州 F.漳州 G.龙岩 H.三明 I.南平 J.平潭综合实验区 8. 企业在省外(相对福建省而言)经营的辐射范围是() A.东北 B.华北 C.华中 D.华东 E.华南 F.西北 G.西南 H.无在省外经营 二、企业的仓储物流设施情况 1、企业配送中心的情况: 序号企业设有配送中心的名称地址 配送中心(仓库)产权情况 (请在对应的□中打√) 1□自有仓库 □租赁仓库 □委托储存、配送 □其他_______ 2□自有仓库 □租赁仓库 □委托储存、配送 □其他_______ 3□自有仓库 □租赁仓库 □委托储存、配送 □其他_______ 4□自有仓库 □租赁仓库 □委托储存、配送 □其他_______ 2、企业现有药品常温库面积 m2,20℃以下阴凉库面积 m2, 2至8℃冷藏库共有 m3,-18℃以下冷冻库共有 m3, 冷柜、冰箱个,容量共升,便携式保温箱个。 是否可以满足企业现有业务() A.满足现有业务,且有富余仓储空间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2018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特征、市场供求状况及趋势分析(图) (一)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较低,企业的盈利点在于存货的高效 流转以及精细化管理,而这些又依赖于现代信息化技术及物流技术的应用。 目前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少部分规模和技术领先的医药 流通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作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将财务、业务流程、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商品管理、质量管控等各方面有效融合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记录与调整,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全过程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 而大部分小规模的医药物流企业由于资本实力较小,信息化投入较低,仍 然在采用人工或半信息化的技术,即全部物流作业过程均由人工完成或个别的物流环节采用信息化管理,其余环节靠人工完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医药流通产业运营现状及市场 竞争态势报告》 (二)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建立覆盖全国城乡人口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医药分销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1)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是我国医药分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外在因素 ①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快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与 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6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 年增长了36.85%,达到33,616 元。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 年)》,我国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 年翻两番。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升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医药流通行业研究

一、医药流通行业概述 医药流通行业是整个医药产业链当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它是连接医药制造企业和终端消费者(包括医院药房和社会零售药房)的桥梁。医药流通企业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医药产品的分销,既包括批发,也包括零售。除此之外,医药流通企业还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比如数据查询、第三方物流等等。 按照最新的统计数据,城市医院仍然是流通的主要渠道,零售药房和第三终端是其补充。 事实上,按照下游客户的性质(机构和个人)不同,我们可以大体上将医药流通行业区分为分销和零售。当然,分销业务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调拨:也称批发,是医药流通企业将医药产品销售给另一个流通企业的模式。 2)纯销:即医药流通企业直接将药品销售给医院的业务模式。我们认为纯销相对调拨业务而言更具吸引力,因为掌握了终端客户资源就意味着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这个细分市场的稳定性、毛利率、对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进入壁垒也比较高。一般纯销业务在各个区域的市场集中度也比较高,都掌握在当地龙头企业手中。因此,这类业务需要较多的“关系营销”。 3)快批:也称快配。这种业务模式是针对城乡交界地区和农村市场的第三终端进行销售的较新的一种业务模式。在这个市场当中,医院资源不多,而且大多不需要招投标,因此原有的关系资源在竞争中关系不大。虽然这个市场的规模、网络、品种毛利率等与纯销市场相比,没有那么大的

吸引力,但是回款时间非常短(开始时很多地区采用现款现货,现在的回款时间有所拉长),资金周转非常快。在这个市场中,存在着很多中小医药流通企业。 二、流通企业盈利模式 进销差价和返利仍是主要利润来源。目前整个中国医药流通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进销差价和返利。从商品流的角度分析,流通企业将药品从生产企业配送至医院或者其他商业客户手中,获取的配送费率在销售规模的5%左右(行业平均水平),这个配送费率也就是医药流通企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毛利率通过两种形式体现出来: 1)纯粹的进销差价。通常来讲,进销差价对毛利的贡献相对较大,但对于不同的流通企业情况略有不同:品牌药品占比越大,进销差价对毛利的贡献越低,但是品牌药品对流通企业的吸引力在于其较大销售规模、终端认可度较高以及比较及时的回款。当然,规模越大的流通企业议价能力越强,毛利率水平越高。 2)生产企业给予流通企业的返利(包括达到某个分销规模和回款速度指标所给予的奖励)。从资金流的角度分析:生产企业一般要求流通企业回款天数在30-45 天,而下游客户对流通企业的占款时间在60 天左右。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医药流通企业实际上起到了一个“垫资人”的作用。所以,规模大、资金管理能力强的流通企业运营状况和现金流情况越好。 竞争地位和管理能力是成长性和盈利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通过以上分析,以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分析为主线,得出医药流通行业的关键驱动因素分析框架。销售规模及其增长、毛利率水平、期间费用率水平以及资金

2019年医药流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医药流通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19年5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趋势 (3) 1、医药流通市场规模总体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 (3) 2、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 3、“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医药”模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药品零售企业 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4) 二、公司发展战略 (4) 三、2019年度经营计划 (5) 四、主要风险 (6)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6) 2、行业政策风险 (7) 3、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7) 4、存货管理风险 (8) 5、跨区域拓展业务风险 (8) 6、药品质量风险 (8) 7、商誉减值风险 (9)

一、行业发展趋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根据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十三五”期间要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5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各省份药品购销“两票制”落地,国家层面“4+7带量采购”正式启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意见出台,分级诊疗和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 预计2019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1、医药流通市场规模总体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可能放缓 十九大报告确定了实施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战略方向。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并受老龄化、疾病谱、城镇化和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国内医药流通市场规模总体将持续增长。因“4+7带量采购”等政策将推动药品、耗材等持续降价,预计市场增速将放缓。 2、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各项医改政策的全面推进,医药流通行业竞争将加剧,在竞争和资本的驱动下,行业跨区域并购整合将加快,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全国性和区域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仍将持续提升,行业

XX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

XX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实施方案 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及国务院医改办等8部门《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医改办发〔2016〕4号)文件要求,结合XX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推行“两票制”为抓手,不断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保障药品供应为原则,通过在药品采购中逐步推行“两票制”,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强化医药市场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过票洗钱”、偷税漏税等药品购销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在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省全面推开。 二、基本原则 由于XX地处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以山地、高原、沙漠、戈壁为主,东西狭长约1600公里,人口密度小、经济欠发达,药品配送集约化程度低,配送覆盖面窄、配送半径大、配送成本明显高于其它省区。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积极作为的总原则,重点做好市场培育和规范引导。 (一)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监管,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二)保障XX药品市场供应,尤其以保障使用量小、临床必需及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为首要前提; (三)通过药品分类、医疗机构分级及区域划分积极稳妥推进“两票制”实施;通过与县乡村一体化配送政策相衔接,促进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

最新年影响中国医疗界的十个重磅政策汇总资料

2017年影响中国医疗界的十个重磅政策汇总 导语:2017年,出台了诸多医疗改革政策,这些政策也深刻地影响医务人员、医院,以及中国医疗界的走向,这些进行中的政策将在2018年得以延续。 (一)“两票制”促医药行业大“洗牌” 政策回顾:2017年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该《通知》明确,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逐步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率先推行“两票制”,鼓励其他地区执行“两票制”,争取到2018年在全国全面推开。同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为“两票制”落地创造有利条件。要打破利益藩篱,破除地方保护,加快清理和废止在企业开办登记、药品采购、跨区域经营、配送商选择、连锁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阻碍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的不合理政策和规定。 (二)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

政策回顾:2017年4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该意见提出,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意见明确,要根据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医联体组织模式。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在医疗资源不足的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地市 政策回顾:2017年4月13日,国家卫计委在上海市召开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列为今年深化医改的10项重点任务之一。5月2日,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85% 以上的地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力争实现全部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全覆盖。通知明确,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应当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

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 分析报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概述 2012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伴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各项行业政策、标准的出台,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引导下,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药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流通效率和管理水平,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拓展基层医疗市场。行业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呈现持续、健康的转型发展趋势。 (二)运行分析 1、整体规模 2012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仍维持较快增长,但增速趋缓。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达11174亿元1,首次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去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2225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9万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607家,下辖门店14.67万个;零售单体药店27.71万个;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2.38万个。截至2012年底,全国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的企业有117家。 图12008-2012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趋势图 2、效益情况 1销售总额为含税值,包括了七大类医药商品。

2012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942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3、销售结构 按销售品类分类,药品类2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0.5%;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6.8%;中药材类占4.5%,医疗器械类占3.4%,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1%,其他类占3.5%。 图22012年全行业销售品类结构分布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2012年品类销售统计,零售药店销售额中,药品(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销售占主导地位,占零售总额的73%;非药品销售占27%。 图32012年典型样本城市零售药店销售品类结构分布按销售对象分类,2012年对批发企业销售额为5035亿元,占销售总额的45.1%,纯销(包含对医疗终端、零售终端和居民的销售)为6139亿元,占销售总额的54.9%%,与上年基本持平。 4、区域销售比重结构 2012年全国六大区域销售总额比重分别为:华东40.5%、华北18.9%、中南20.0%、西南12.0%、东北5.0%、西北3.6%;其中华东、华北、中南三大区域销售额占到行业销售总额的79.4%。 2药品类包括化学原料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 1、行业发展概况 1998 年以来中国医药行业增长率相当于同期GDP 增长率的2 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医药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了约113 倍,远高于美国同期的12.7 倍和日本同期的6 倍。中国近年来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市场之一,中国药品市场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2020 年市场容量接近2,200 亿美元。目前,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整体规模保持增长趋势,虽然近几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维持高于当期GDP 的增速,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全国已经形成了四家全国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及多家区域性医药流通龙头企业的基本竞争格局。 就市场需求而言,国内医药市场的需求呈持续增长状态,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国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 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尽管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有所缓和,进入新常态,但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2017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 元,相较于2013 年的18,311 元增长了41.85%。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良好增长趋势为医药流通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

件。 ②国内人口老龄化 受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低迷和预期寿命的增长,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人口数 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 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 至59 周岁的 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 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 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 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 万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20 年,老年人口达2.48 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 万人;2025 年,60 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 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老龄人口由于健康因素,医药产品消费规模和频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口,我国老年人口 的药品消费量已占总体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深入,将进一步推动用药需求的增长。 ③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 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为解决人口结构失衡问题,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提高生育率,预计未来每年将可能新增新生儿100-200 万人,2018 年新生人数有望超2,000 万人。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将对儿童用药的需求有明显拉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