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答案

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答案
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答案

动物学五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哺乳动物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鸟类的视力调节既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也能调节角膜的凸度,所以称为双重调节。

3、鲫鱼的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双凹型。

4、两栖纲动物的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5、白鳍豚是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哺乳纲动物。

6、原生动物分为 5 个纲,分别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虫纲、丝孢子虫纲、纤毛纲。

7、爬行纲动物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

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细胞膜外是否还有细胞壁。

9、淡水中生活的水螅和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

10、蝴蝶的变态方式为完全变态。

11、具有完全消化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其消化道从前向后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前肠、中肠、后肠。

12、家蝇和按蚊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

13、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

14、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水流动系统,根据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15、领细胞为海绵动物所特有。

16、河蚌是瓣鳃纲的代表动物。

17、七星瓢虫和金龟子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

18、动物的受精卵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

19、原生动物中以自养方式获得营养的代表动物是绿眼虫。

20、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21、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22、人的胎盘为盘状胎盘。

23、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是促甲状腺素。

24、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

25、最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动物是扁形动物。

26 哺乳动物的心脏是由_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所组成。

27、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28、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9、哺乳类脊椎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分。

30、与鸟类不同,哺乳动物具左体动脉弓。

31、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

32、爬行类的血液循环方式为不完全双循环动物。

33、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

34、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蛔虫。

35、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

36、中胚层的产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3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38、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担负一定的功能,称为组织。

39、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0、腔肠动物门包括三个纲,分别为水螅纲、钵水母和珊瑚纲。

41、心脏中瓣膜的作用能够使血液单向流动。

42、动物的真皮及其衍生物、肌肉、结缔组织等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来。

43、在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中脊柱逐渐发生分化,鱼类分为躯干椎和尾椎。

44、达尔文是现代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45、我国的动物区系分属于世界动物区系的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区系。

[判断题]

1:毒蛇的毒牙可分为管牙和沟牙两种。正确

2:细胞学说是在19世纪,由德国的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创立的。正确

3:半索动物的胚胎发育与棘皮动物相似,鳃裂及中空的神经又与脊索动物相似,说明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均有亲缘关系。正确

4:软体动物中头足纲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错误

5:从环节动物开始,以后的动物均为真体腔动物。正确

6: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与尾索动物亚门的动物一起又被称为原索动物。正确

7海绵动物体内有一个与外界相通的中央腔,中央腔在本质上与消化道不相同。正确

8:硬骨鱼类心脏包括四个部分,即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正确9:红腹锦鸡属于鸡形目,绿头鸭属于鸭形目。错误

10:脊椎动物中肝脏是最大的消化器官。:正确

1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正确

12:昆虫胚后时期的发育变态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正确

13:气囊的存在,才使鸟类拥有了独特的双重呼吸方式。正确

14:袋鼠属于真兽亚纲。错误

15:鹌鹑为鸡形目动物。正确

16:大进化是指种和种以上分类群的进化。小进化是指种内的个体和种群层次上的进化改变。正确

17:家兔具有哺乳动物特有的膈肌。正确

18:哺乳动物的原兽亚纲为卵生,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都是胎生具有真正的胎盘。错误

19:青蛙的蝌蚪是一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而成体则为两心房、一心室,血液循环为不完全的双循环。正确

20:两栖动物成体的肺呼吸还不完善,需要鳃来辅助呼吸。错误

21:羊膜卵的出现,使爬行动物繁殖彻底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正确

22:迁徙和洄游实质上都是长距离、定向、集群、周期性地大迁移。正确23:甲胄鱼是最早的脊椎动物,没有上下颌,属于无颌类。正确

24:七鳃鳗成体呼吸时水流进出都是通过外鳃孔,与一般鱼类由口腔进水经鳃裂出水方式不同。正确

25: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脊索动物,是因为它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即

西南大学动物学考试答案

动物学五次作业 一、[填空题] 1、哺乳动物的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鸟类的视力调节既能调节晶状体的凸度,也能调节角膜的凸度,所以称为双重调节。 3、鲫鱼的脊椎骨的椎体类型是双凹型。 4、两栖纲动物的脊椎出现了颈椎和荐椎的分化。 5、白鳍豚是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哺乳纲动物。 6、原生动物分为 5 个纲,分别为鞭毛纲、肉足纲、孢子虫纲、丝孢子虫纲、纤毛纲。 7、爬行纲动物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 8、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细胞膜外是否还有细胞壁。 9、淡水中生活的水螅和桃花水母属于水螅纲。 10、蝴蝶的变态方式为完全变态。 11、具有完全消化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其消化道从前向后一般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前肠、中肠、后肠。 12、家蝇和按蚊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 13、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 14、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水流动系统,根据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15、领细胞为海绵动物所特有。 16、河蚌是瓣鳃纲的代表动物。 17、七星瓢虫和金龟子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 18、动物的受精卵是由卵子和精子结合而成。 19、原生动物中以自养方式获得营养的代表动物是绿眼虫。 20、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21、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22、人的胎盘为盘状胎盘。 23、腺垂体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激素是促甲状腺素。 24、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 25、最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动物是扁形动物。 26 哺乳动物的心脏是由_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所组成。 27、哺乳类皮肤腺的类型有皮脂腺,汗腺,乳腺,气味腺四种。 28、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29、哺乳类脊椎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五部分。 30、与鸟类不同,哺乳动物具左体动脉弓。 31、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 32、爬行类的血液循环方式为不完全双循环动物。 33、脊椎动物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 34、线虫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蛔虫。 35、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腐生性营养(渗透性营养)。 36、中胚层的产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3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普通动物学课后复习答案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 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答: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3大特征。 ①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②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③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附生着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随同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器官等。 2.脊索动物还有哪些次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次要的? 答:脊索动物还具有三胚层、后口、存在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特征。因为这些特征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所以说它们是次要的。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试扼要记述一下各亚门和各纲的特点。 答:脊索动物分属于3个亚门,10个纲。简述如下: 一、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体表被有被囊,体呈袋形或桶状。常见种类有各种海鞘和住囊虫,营自由生活或固着生活。有些种类有世代交替现象。本亚门包括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等。 二、头索动物亚门脊索和神经管纵贯于全身的背部,并终生保留。咽鳃裂众多。本亚门仅头索纲一个类群,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表皮只有一层细胞,头部不显,故称无头类。三、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本亚门包括: (一)圆口纲无颌,缺乏成对的附肢,单鼻孔,脊索及雏形的椎骨并存。又名无颌类。 (二)鱼纲出现上、下颌,体表大多被鳞,鳃呼吸,成对的前后肢形成适于水生生活的胸鳍和腹鳍。本纲与更高等的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颌类。 (三)两栖纲皮肤裸露,幼体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经过变态后的动物上陆生活,营肺呼吸和以五趾型附肢运动。 (四)爬行纲皮肤干燥,外被角质鳞、角盾或骨板。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或近于两心室。本纲与鸟纲、哺乳纲在胚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因而合称为羊膜动物,其他各纲脊椎动物则合称为无羊膜动物。 (五)鸟纲体表被羽,前肢特化成翼,恒温,卵生。 (六)哺乳纲身体被毛,恒温,胎生,哺乳。 4.试描述海鞘的呼吸活动和摄食过程。 答:海鞘入水孔的底部有口,通过四周长有触手的缘膜就是宽大的咽,咽几乎占据了身体的

西南大学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

计量经济学练习册 计量经济学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九月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1、截面数据 2、时间序列数据 3、虚变量数据 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序列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虚变量数据 C 、时间序列数据 D 、平行数据 2、样本数据的质量问题,可以概括为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 ( ) A 、时效性 B 、一致性 C 、广泛性 D 、系统性 3、有人采用全国大中型煤炭企业的截面数据,估计生产函数模型,然后用该模型预测未来 煤炭行业的产出量,这是违反了数据的哪一条原则。 ( ) A 、一致性 B 、准确性 C 、可比性 D 、完整性 4、判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属于什么检验? ( ) A 、经济意义检验 B 、统计检验 C 、计量经济学检验 D 、模型的预测检验 5、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通常被认为没有实际价值? ( ) A 、i C (消费)5000.8i I =+(收入) B 、di Q (商品需求)100.8i I =+(收入)0.9i P +(价格) C 、si Q (商品供给)200.75i P =+(价格) D 、i Y (产出量)0.6 0.65i K =(资本)0.4 i L (劳动) 6、设M 为货币需求量,Y 为收入水平,r 为利率,流动性偏好函数为012M Y r βββμ=+++, 1?β和2 ?β分别为1β、2β的估计值,根据经济理论有 ( ) A 、1 ?β 应为正值,2 ?β应为负值 B 、1?β应为正值,2 ?β应为正值 C 、1?β应为负值,2?β应为负值 D 、1?β应为负值,2?β应为正值 三、填空题 1、在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中, 、 最重要,是计量经济分析的重点。 2、从观察单位和时点的角度看,经济数据可分为 、

动物学期末考试整理

原生动物门 食物泡(Food vacuole ):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的膜包围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胞肛(Cytopyge): 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胞口: 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 胞咽: 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表膜(pellicle): 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大核: 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大核可以通过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核。 小核: 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 收集管(collecting canals): 纤毛虫体内与伸缩泡相通的,周期性地将内质网收集的水分集中注入伸缩泡的结构。 外质(ectoplasm): 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靠近表膜的一层,光镜下外质透明清晰,较致密。在变形虫中可以看到外质与内质相互转化。外质可以分化出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腰鞭毛虫的刺丝囊(nematocyst),丝孢子虫的极囊(polar capsule),纤毛虫的刺丝泡(trichocyst)等。 内质(endoplasm): 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不靠近表膜的部分,光镜下不透明,含有油滴、淀粉、副淀粉等颗粒,内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色素体(chromatophore )、食物泡(food vacuola)、眼点(stigma)、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线粒体(mitochondrion)、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等。 溶胶质(plasmasol)、凝胶质(plasmagel) :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动物的内质可分为固态的凝胶质和液态的溶胶质。在运动时虫体后端的凝胶质因蛋白质的收缩产生压力,使溶胶质向前流动同时伸出伪足。溶胶质流到前方后压力减小,溶胶质又由前向后回流,再成为凝胶质。这样凝胶质与溶胶质的不断交换形成变形运动。 植物性营养(holophytic nutrition): 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 动物性营养(holozoic nutrition) : 原生动物通过伪足吞噬或通过胞口、胞咽将细菌、有机质颗粒等食物取食进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经消化酶的作用吸收消化后的营养,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则由胞肛排出体外,这种营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习要点: 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 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 有、、、、、 、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 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 的。 4. 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 1. 物种; 2. 双名法;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填空题 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 1. 组织; 2. 器官; 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 一、填空题 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 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草履虫的运动器 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 种营养方式称 为。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能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 为。 6. 眼虫的无性生殖一般为。夜光虫等鞭毛纲原生动物过剩繁殖密集在一起时可 以使海水变色,称为,对渔业危害很大。 7.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类寄生虫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它们分别是 和,引起的疾病分别是和。 8.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 体内。 9.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因此 称为。 10. 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为。 11. 草履虫体内具有防御机能的结构是。 12. 草履虫体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管,小核主要管。 13. 草履虫体内调节水分平衡的结构是和。 14.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有性生殖为。 1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主要靠传染,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主要由 传染。 16.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二、名词概念 1. 伪足; 2. 变形运动; 3 吞噬作用; 4. 胞饮作用; 5.裂体生殖; 6. 接合生殖; 三、问答题 1.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它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而作为一个细胞它又是最复 杂和最高等的? 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西南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

西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课程试题 【A 】卷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得分用阿拉伯数字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统一命题的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阅卷后要进行复核,发现漏评、漏记或总分统计错误应及时更正;对评定分数或统分记录进行修改时,修改人必须签名。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10×2=20分)。 1、对于任意二事件A 和B ,与B B A = 不等价的是( )。 (A )、B A ? (B )、A B ? (C )、φ=B A (D )、φ=B A 2、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1)(0<

4、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 σμN ,则随σ的增大,概率)|(|σμ<-X P 将( )。 (A )、单调增大 (B )、单调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增减不定 5.设()ηξ,的联合概率密度为:()???≤+=其他0 1,221y x y x f π, 则ξ与η为( )的随机变量。 (A) 、独立同分布 (B) 、不独立同分布 (C) 、独立不同分布 (D) 、不独立也不同分布 6、设)(x Φ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不发生 事件,发生事件,A A X i 01,100,,1 =i ,且P(A)=0.8, X 1,X 2,…,X 100相互独立。令∑== 1001 i i X Y ,则由中心极限定理知Y 的分布函数F (y )近似于( )。 (A )、)(y Φ B .)4 80 ( -Φy C .)8016(+Φy D .)804(+Φy 7、设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 ,Y ,)1,0(~,)2,1(~N Y N X ,则Z=2X-Y+3仍服从 正态分布,且有( )。 (A )、 )9,5(~N Z (B )、)7,5(~N Z (C )、)18,5(~N Z ((D )、以上都不正确 8、设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N 2 σμ,其中μ,2 σ均未知,X 1,X 2, …,X n 为其样本, n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 i i X n 1 2 )(1μ是统计量 (B )、 ∑=σn 1 i 2 i 2X n 是统计量 (C )、 ∑=μ--σn 1 i 2i 2)X (1n 是统计量 (D )、 ∑=n i i X n 1 1是统计量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题(2)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题(2)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成体不具侧线器官的种类是哪一种?() A.鱼类B.蛙类C.极北小鲵 2、下面哪一种类无胸廓?() A.鸟类B.哺乳类C.两栖类 3、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心脏具有动脉球的种类为哪个?() A.硬骨鱼B.软骨鱼C.两栖类 4、下面哪个器官是棘皮动物运动器官? A.腕B.管足C.坛囊 5、淡水蚌类发育要经过哪个幼虫期?() A.担轮幼虫B.面盘幼虫C.钩介幼虫 6、乌贼用于游泳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A.腕B.鳍C.漏斗 7、美洲虎与东北虎的关系是什么?() A.品种B.物种C.亚种 8、视网膜对移动物体极敏感的种类为哪一类?() A.两栖类B.鸟类C.哺乳类 9、现存最大的鸟类的哪一种?() A.非洲鸵B.美洲鸵C.鸸鹋

10、出芽生殖是多幻动物最普遍的一种生殖方法,有些种类形成芽球当母体死 亡后,芽球会怎样?() A.死亡B.活着,很活跃。C.活着,静止不动并沉入水底。 11、间日疟原虫在按蚊体内进行什么生殖?() A.配子生殖B.孢子生殖C.A和B 12、肝片吸虫的中间寄主是什么?() A.钉螺B.扁卷螺C.椎实螺 13、蝗虫有10对气门,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4对吸气,6对呼气B.4对呼气,6对吸气C.5对吸气,5对呼气 14、七鳃鳗属于哪类动物?() A.鱼类B.圆口类C.有颌类 15、从下面哪类动物开始出现盲肠的?()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 二、填空(10小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哺乳类的4种发达的皮肤腺为、、、。 2、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为、、。 3、多足纲动物常见的有、、。 4、昆虫的口器包括、、、、。 5、反刍动物的胃分、、、四部分。

西南大学网络考试(物理化学)答案

《物理化学》 第一次 1.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物质 的HLB 值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 2.设N2和O2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压力相同,均为298K、pθ,则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势应该 A: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与物质的量有关 D:不可比较 参考答案:D 3:[单选题]区域熔炼技术主要是应用于 A:制备低共熔混合物 B:提纯 C:制备不稳定化合物 D:获得固熔体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 在25℃时,电池Pb(Hg)(a1)|Pb(NO3)2(aq)|Pb(Hg)(a2)中a1>a2,则其电动势E(B)A:<0 B:>0 C:=0 D:无法比较 5.[单选题]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 A:A杯高B杯B:A杯等于B杯C:A杯低于B 杯D:视温度而定 6.[单选题]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 A: 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D: 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C 7.[单选题]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C: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 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任何液面都存在表面张力B:平面液体没有附加压力C: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方向指向曲率中心D: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指向曲率中心 9.[单选题]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15 s ; C: 30 s ; D:21.65 s 。 参考答案:A 10.[单选题]某同位素蜕变的半衰期为12h,则36h后,它的浓度为起始浓度的(C)A:1/2 B:1/4 C:1/8 D:1/16 11.[单选题]关于电极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还原电极电势越高,该电极氧化态物质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B: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界面电位差,它可由实验测出C:电极电势只与电极材料有关,与温度无关D:电极电势就是标准电极电势

普通动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3页

普通动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列举3个分属不同的门,再生能力很强的无脊椎动物:、和 写出下列动物的分类地位(所属的门和纲) 涡虫对虾 钉螺锥虫 金龟子海葵 目前危害我国南方许多地区的最严重的寄生虫是,与同纲其他寄生虫感染方式不同,它是以的方式感染人的。 浮游动物的种类非常多,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成为评价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请你写出分别写出6个分别属于不同纲的动物类 群:、、、、、、 二、选择(30分) 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A.Parus major B.Parus Major C.Parus major D.Parus Major 培养草履虫时,常常提供给其一定的条件以使其进行快速的分裂繁殖,现欲促使其进行大量的结合生殖,以下的简便办法中最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A.升高培养温度到25℃,增加食物供给 B.降低培养温度到8℃,增加食物供给 C.升高培养温度25℃,减少食物供给 D.降低培养温度到8℃,减少食物供给 节肢动物是开管式循环,以下关于其血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充满血液的初生体腔 B.充满血液的组织间隙 C.充满血液的围心腔 D.充满血液的初生体腔与次生体腔相混合的腔 E.昆虫的血腔被肌肉质的隔膜被分为3个腔 中胚层的出现,在动物的演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结构中,属于中胚层来源的是:() A.红珊瑚的骨骼 B.涡虫的肠壁 C.乌贼的骨骼 D.海参的骨针 不同类群的动物均有一些独有的特征,下列结构中,属于棘皮动物特有的是(): A.后口 B.水管系 C.水沟系 D.中胚层来源的骨骼 E.管足 多数海产无脊椎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些幼虫阶段,请将下列幼虫与有关动物类群用线连起来: 1 牟勒氏幼虫 A 腔肠动物门 2 担轮幼虫 B 扁形动物门 3 面盘幼虫 C 环节动物门 4 浮浪幼虫 D 软体动物门 人蛔虫是人体的一种重要寄生虫,其不同的阶段寄生在人体不同的部位,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下列症状可能是由蛔虫引起的是():

西南大学思修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P17-18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时代性(受时代条件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阶级性(所处阶级关系与地位不同,形成的理想也不同)、超越性、现实性、预见性(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P18-19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 P34-35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一.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P42-4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P44-4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心系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五.做忠诚的爱国者 P52-57 1.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最新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绝对有用)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命题人:张俊彦20032417 学生姓名:学号:院系:总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总分18分) 1、组织: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细胞,加上非细胞形态的间质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担负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细胞群) 2、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3、生物发生律: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展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某种动物的个体发育重演其祖先的主要进化过程 4、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二、填空题:(每空0.5分,总分20分) 1、国际上规定的动物种双名法依次由属名, 种名和命名人组成。 2、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是由外套膜的外层上皮分泌形成的。 3、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纤毛和伪足。 4、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形成的两种主要方式为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5、腔肠动物门包括三个纲,分别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 6、原腔动物是非常复杂的类群,包括多个门类,分别为线虫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轮虫动物门和内肛动物门。 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8、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刺丝泡为原生动物所特有 9、最早出现中胚层的是扁形动物门,最早出现次生体腔的是环节动物门,最早出现异律分节的是节肢动物门。 10、胚胎时期的胚孔发育成动物的口,肛门是在相对的一侧开口形成的,这种动物称为原口动物。 11、围心腔腺的作用是排泄。 12、请写出具有下列口器的代表动物:刺吸式口器:蚊子;咀嚼式口器:蝗虫;虹吸式口器:蝴蝶;舐吸式口器:苍蝇;嚼吸式口器:蜜蜂。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渗透性营养。

普通动物学题库-选择题-答案已修正且部分有解析

1 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 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C ) major Major major Major 2组织(tissue)是指:( B ) A.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的细胞群; B.形态相似、机能一致的细胞群; C.形态相同、机能不同的细胞群; D.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细胞群。 3 在动物组织的分类系统中,硬骨属于( A ) A:致密结缔组织 B:硬骨组织 C:网状结缔组织 D:疏松结缔组织 4 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B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5 黄色组织的来源是( A ) A:脏体腔膜 B:肠上皮细胞 C:表皮细胞 D:外胚层 6 人们可以利用何种激素来增加蚕丝的产量( A ) A、保幼激素 B、脑激素 C、蜕皮激素 D、利尿激素 7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B)。 A:孤雌生殖B:营养与代谢 C:纵二分裂 D:横二分裂 8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D ) A:眼虫 B:夜光虫 C:草履虫D:变形虫 9 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B ) A:消化作用B:调节水分平衡 C:呼吸作用 D:运动作用 10 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 C ) A 钉螺(日本血吸虫) B 沼螺(华支睾吸虫) C 按蚊 D 伊蚊(乙型脑炎) 11.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有性生殖开始是形成: A.孢子和孢子体; B.大配子和小配子; C.大配子母细胞和小配子母细胞; D.配子孢囊和合子孢囊。( C ) 12 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B ) A 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13海绵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侧枝,下列哪一特点()不属于海绵动物。 ( D ) A:具领细胞 B:具水沟系 C:有胚胎逆转现象 D:具两个胚层 14 水沟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中。 ( D ) A 棘皮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海绵动物 15毛壶具有何种类型的水沟系及由何种物质构成的骨针;( B ) A.单沟型、钙质; B.双沟型、钙质; C.双沟型、硅(矽)质; D.复沟型、硅(矽)质。 16 海月水母的消化循环腔的下列辐管中哪一种不分枝( C ) A.正辐管; B.间辐管; C.从辐管; D.环管。 17 桃花水母是属何种类型( C ) A.水螅型发达; B.水母型不发达; C.水母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不存在; D.水母型和水螅型均发达。 18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C ) A 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西南大学网课创课十讲独角兽期末考试答案

1.正确【判断】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创业者是必不可少的,而换位思考是提升沟通能力重要的一点。 2.错误【判断】高瞻远瞩的学者智慧是创业的灵魂。 3.错误【判断】校园创业的时候,班级是可利用的最好的资源,因此最好和班上的二十多个学生一起创业。 4.正确【判断】“听多数人的意见,少数人商量,一个人决策”的创业机制设计是正确的。 5.错误【判断】好的商业机会要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以在创业的时候最好要追风口,去追社会最热门的事情做,这样成功的几率会大一些,而且能将风险最小化。 6.错误【判断】识别商机首先要确认需求是否真实存在,且有没有被满足。如果需求已被其他企业的产品所满足,就意味着必须另寻商机。 7.错误【判断】在一般的商业当中,很难从高频的业务切到低频的业务。 8.正确【判断】价值的创造要围绕价值需求来进行 9.错误【判断】产品开发是用户需求挖掘的前提。 10.错误【判断】营销4P包括Produce(生产)、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 11.错误【判断】商业计划书具有确定性,一旦确立后就不能更改迭代。 12.错误【判断】初始注册近越多越好,资金越大说明实力越强。 13.正确【判断】专业的创业孵化器可以为创业公司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施、融资顾问、人力顾问、财务税收等支持。让创业则会专心打磨产品、经营企业、实现业绩增长。 14.错误【判断】创业者在选择投资人时,应该以价格作为主要的评估维度,谁给的估值最高、钱最多、机构名气更大,就应该和谁合作。 C【单选】很多伟大的创业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能够像帆船一样,借逆风之力行驶,这种本事叫作()的力量。 A情商 B智商 C逆商 D三商 AB【多选】在早期创业团队核心合作伙伴人数的选择上,建议大于1小于等于3的原因是, A因为只有一个人称不上团队,无法作出比较科学的决策。 B在创业早期,很多决策要快,如果人数太多,无法快速地作出决策。 C因为人少的话,每个人获得的股权占比较高。 D因为人多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D【单选】当我们看到了社会需求,经济需求,同时要(),才能将机会真正转化为行动。 A看机会和现有资源是否匹配 B有良好的渠道获取资源 C有能力将资源和机会结合起来 D以上三项 ACD【多选】商业模式的核心三点为()

普通动物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库

鳍 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部分) 知识要点 第三部分 脊椎动物 一、 索动物门的特征: (一)主要特征: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1. 脊索: 组织结构:由富含液泡的细胞构成,不分节,外包以结缔组织的棒 状物; 位置:位于消化管的背面,神经管的腹面,且纵贯头尾; 来源:起源于中胚层; 发展:脊椎动物亚门仅存在于胚胎或幼体中,以后被脊柱所取代; 其他类群中则终生存在。 2. 背神经管: 结构:为神经组织构成的管状结构; 位置:位于脊索背面; 来源:由外胚层内陷而成; 发展:高等种类分化为脑和脊髓; 3. 咽鳃裂: 位置:位于消化管前段(咽部)的两侧壁上; 结构:左右成对排列的裂缝,它直接或间接的与外界相通,鳃裂壁 上富有毛细血管; 来源:它来源于外胚层和内胚层; 发展:水生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而陆生动物只见于胚胎时期或幼 体,随后完全消失。 (二)一般特征:肛后尾、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多为闭管式循 环。 (三)与高等无脊椎动物共有的特征:身体分节,两侧对称,后 口,三胚层。 二、 脊索动物的起源: 尾索动物 现代无头类 原始无头类 头索动物 无 颌类 原始有头类 有 颌类 四、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圆口纲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无颌类 鳍足类 无羊膜类 变温动物 有颌类 兽足类 有羊膜类 恒温动物 五、 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1. 出现了明显的头部;(称有头类) 2. 脊索为脊柱所取代。前端发展为头骨,后端发展为由脊 椎构成的脊柱; 3. 背神经管前端分化为脑(具有大脑、间脑、中脑、小脑 和延髓),后端分化为脊髓; 4. 原生水生种类鳃呼吸,陆生及次生水生种类肺呼吸; 5. 除圆口类外,具有上下颌; 6. 循环系统渐趋完善,有能收缩的心脏(从2腔 3腔 4腔),闭管式循环; 7. 肾管为肾脏所代替; 8. 除圆口类外,具有成对的附肢。 六、 圆口纲 (一)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1. 口为吸附式,没有上下颌,故称无颌类; 2. 脊索终生存在,没有脊椎,只有神经弧的雏形; 3. 只有奇鳍,没有偶鳍; 4. 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中线上; 5. 具有独特的呼吸器官鳃囊; 6. 内耳中只有1或2个半规管。 (二)圆口纲的分类: 1.七鳃鳗目:具有口漏斗和角质齿,鳃囊七对,以口漏斗吸附在鱼体表营半寄生生活。如日本七鳃鳗。 2.盲鳗目:口位于最前端,无口漏斗,具有4对口缘触须,鳃孔1-16对,常从鱼鳃钻入体内营体内寄生,如盲鳗、粘盲鳗。 七、 鱼纲: (一)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1. 体多呈纺锤型,并常覆盖有保护性的鳞片; 2. 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 3. 以鳍运动,不仅有奇鳍还有偶鳍。 (二)较圆口类进步的特征: 1.始具上下颌,进入颌口类行列; 1. 始具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 2. 始具一对鼻孔和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 (三)鱼类形态结构特征; 1.外形: 纺锤形:头尾轴长,背腹轴次之,左右轴最短;如鲤鱼。 侧扁形:头尾轴较短,左右轴最短,背腹轴最长;如蝴蝶鱼。 平扁形:背腹轴最短,左右轴特长,营底栖生活,如刺鳐; 棍棒形:头尾轴延长,左右轴,背腹轴均很短,整体呈棒状,如黄鳝、鳗鲡。 其他:河豚形,海马形,翻车鱼形,箱形。 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鳃盖后缘至肛门之间为躯干。 奇鳍:背鳍、臀鳍――保持平衡,辅助运动;尾鳍――控制方向,推动鱼体前进。 偶鳍:胸鳍、腹鳍各一对――维持平衡,调节方向。 尾:分原形尾、歪形尾、正形尾。 2.皮肤:被鳞片和单细胞粘液腺。 盾鳞:由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为软骨鱼类特有,发育上与牙齿同源; 鳞片 硬鳞:由真皮演化而来,呈斜方形,为原始硬骨鱼所有,如鲟鱼,雀鳝; 骨鳞:由真皮演化而来,略呈圆形,分圆鳞和栉鳍,为大多数硬骨鱼类所有。 3.骨骼: 头骨:分脑颅和咽颅,骨化不完全; 脊柱 椎体为双凹椎体(鱼类特有),分体椎(附有肋骨)、尾椎(特具血管弧); 附肢骨:分奇鳍骨(有鳍担骨、鳍条)和偶鳍骨(有鳍担骨、鳍条及带骨――肩带和腰带,带骨未与脊椎发生联系) 4.肌肉:分化程度不高,分节明显,由肌节构成,有的特化 形成发电器(电鳐、电鳗)。但非洲电鲇发电器由真皮腺转化而成。 5.消化: (1)消化腺:无唾液腺,有胃腺、肠腺。硬骨鱼肝胰合并为肝胰脏,软骨鱼则有成形的胰脏。 (2)消化道;口(分上位、下位、端位,与食性有关)、口咽腔(分布有齿、咽喉齿,形态与食性有关)、食道、胃、肠(长度及分化与食性有关)、泄殖腔。 6.呼吸――鳃呼吸 多具五个鳃裂。软骨鱼类直接开口于体外,鳃隔发达;硬骨鱼在鳃裂外有鳃盖。 鳃由鳃弓、鳃隔、鳃丝组成,鳃弓内侧着生鳃耙(其形态与食性有关)。 鳔:在大多数鱼类无呼吸功能,仅具调节比重的作用;鳔内气体由其内层的一部分微血管组成的红腺分泌,而由后背面的卵圆窗吸入血液;底栖及快速游泳种类则无。在肺鱼有呼吸功能。

西南大学考试题部分答案.doc

生活中的 DNA 科学 51、 DNA 测序 DNA 测序: DNA测序是指分析特定DNA 片段的碱基序列,也就是腺嘌呤(A) 、胸腺嘧啶 (T) 、胞嘧啶 (C) 与鸟嘌呤的 (G) 排列方式。 52、染色质重塑 染色质重塑:基因表达的复制和重组等过程中,染色质的包装状态、核小体中组蛋白以及对应 DNA 分子会发生改变的分子机理。 53、隔裂基因 隔裂基因:真核类基因的编码顺序由若干非编码区域隔开,使阅读框不连续,这种基因称为隔裂 基因,或者说真核类基因的外显子被不能表达的内含子一一隔开,这样的基因称为隔裂基因。 54、野生型 野生型:在生物之自然族群中以最高频率存在的表现型,或指具有这种表现型的系统、个体或遗传基因。 55、启动子 启动子: DNA 分子可以与 RNA 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是转录开始的部位。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 转录的起始是关键。常常某个基因是否表达决定于特定的启动子起始过程。 56、什么是转录组和转录组学 转录组是特定组织或细胞在某一发育阶段或功能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 的集合,是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转录组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转录组学是从RNA 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 57、简述 RT-PCR 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 RT-PCR 是将 RNA 的反转录( RT)和 cDNA 的聚合酶链式扩增( PCR )相结合的技术。首先经反转 录酶的作用从 RNA 合成 cDNA ,再以 cDNA 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58、简述探针的种类。 (1)cDNA 探针:通过逆转录获取 cDNA 后,将其克隆与适当的载体,通过扩增重组质粒使 cDNA 得到大量扩增。提取质粒后分离纯化作为探针使用。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探针。 (2)基因组探针:从基因组文库里筛选到一个特定的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克隆后,大量扩增纯化,切取插入片段,分离纯化为探针。 (3 )寡核苷酸探针:根据已知的核酸顺序,采用DNA 合成仪合成一定长度的寡核苷酸片段作 为探针。 (4 ) RNA 探针:采用基因克隆和体外转录的方法可以得到RNA 或反义 RNA 作为探针。 59、简述突变类型及其遗传效应? 1、突变类型: A. 点突变: DNA 大分子上一个碱基的变异。分为转换和颠换。 B. 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 大分子上消失。 C. 插入:一个原来没有的碱基或一段原来没有的核苷酸链插入到DNA 大分子中间。 D. 倒位: DNA 链内重组,使其中一段方向倒置。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01、赤潮是由(腰鞭毛虫)类原生动物造成的。 02、乌贼胚胎发育以(外包)方式形成原肠胚。 03、水螅刺细胞在(外胚层)。 04、海蜇身体为(辐射对称)。 05、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两侧对称和三胚层),无体腔。 06、涡虫神经系统(梯形)。 07、(蚯蚓)为闭管式循环。 08、昆虫口器(上唇)不是由附肢转化形成。 09、水管系统是(棘皮动物)特有的。 10、(鱼类)皮脂腺是单细胞腺。 11、两栖耳柱骨相当于鱼类(舌颌骨)移至中耳内转化而成。 12、耳蜗是(哺乳类)具有。 13、脊椎动物第V对脑神经是(三叉神经)。 14、(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是哺乳类头骨鉴别特征。 15、鲨鱼鳞片是(盾鳞)。 16、梨鼻器是爬行类(嗅觉)器官。 17、尾肠系膜静脉是(鸟类)特有的. 18、哺乳类椎体连接型为(双平型)。 19、皮肤表皮层:腔肠动物(外胚层),原腔动物(角质膜),扁形动物/环 节动物(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20、陆生脊椎动物不具有(腰带不与脊椎相连)特点。

二、名词解释(24分)→填空题 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和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组成,而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隔离。 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又称左右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来,代谢降低,以适应环境。当环境适合时破囊而出,这是一种生物学适应。 必须有归律的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做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已转换生活环境、方式,满足它们生殖、索食、越冬所需条件,并在一段时间后返回原地。 成。并与宽大的骨盆愈合,在行走时支撑体重 构和胚胎发育上的来源却相同。 等、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共同开口间接与外界相通的裂孔,是低等水栖脊索动物呼吸器官。

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西南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外服以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 功臣。商周政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 部落血缘色彩增强 B. 国家政权的强化 C. 财产地域观念淡化 D. 神权政治的瓦解 2.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亲商势力全都被武力安置在成周 B. 成周的建成消除了殷商贵族的反抗 C. 成周对周王朝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D. 成周被分封给商贵族作为祭祀之地 3.《尚书?康诰》记载,周公在建成东都洛阳后,对四方诸侯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 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这体现了西周时期 A. 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 C. 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 D. 政治中心东迁使局势不稳4.《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 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 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5.周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 期以后,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 B. 周朝文化影响范围的扩大 C. 新兴的士阶层的崛起 D. 文化知识在民间得到普及 6.春秋中期,楚国灭掉其北邻若干小国后设县统治,由贵族担任县尹、县公,国君可随时对其 任免调遣。晋、秦等国也相继推行县制。这表明当时 A. 三国率先实现君主集权 B. 对地方的管理得到加强 C. 法家思想受到推崇 D. 官僚政治基本确立 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法 家的“以政裕民”等。富民思想的出现从根本上体现 A. 民本思想的盛行 B. 各家思想的交融 C. 诸侯争霸的需要 D. 小农经济的影响 8.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 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秦国 A. 遵循古礼 B. 推行德政 C. 体制创新 D. 人才荟萃 9.爵位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 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力。这一变化 A.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B.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C. 反映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分离 D. 激化了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10.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导致孤立而亡的教训; 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还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的认识 A. 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 B. 缺少与周代分封制的对比 C. 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 D. 研究视角的差异影响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