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

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公司自然灾害应急 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单位名称: 编制部门:安全技术部 颁布日期:二0一三年十二月 编号:PJCR-AQ-001 版号: v 1.0 批准页

发布令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是华润燃气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和环境保护,是华润燃气一切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为提高平江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平江公司燃气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华润燃气集团的管理要求,结合燃气行业的特点及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平江公司于二○一○年十二月制订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二○一三年七月十九日作修改)。 平江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 平江华润燃气有限安委会成员: 目次

1 总则 (5) 1.1 编制目的 (5) 1.2 编制依据 (5) 1.3 编制原则 (5) 1.4 适用范围 (5) 1.5 应急预案的启动 (5) 1.6 应急预案指导思想 (5) 2 指挥机构及相应职责 (6) 2.1 组织领导 (7) 3 应急分级 (8) 3.1 最初应急 (8) 3.2 现场应急..................... (8) 3.3 全体应急...................... .. (8) 4 灾害类型及应急程序 (9) 4.1 地震应急处理程序 (9) 4.2 防洪防汛应急处理程序 (11) 4.3 暴雨应急处理程序 (11) 4.4 大雪应急处理程序 (13) 4.5 应急结束 (14) 5 信息发布 (14) 5.1 新闻发言人 (14)

5.2 新闻发布原则 (15) 5.3 新闻发布形式 (15) 6 后期处理 (15) 6.1 应急恢复 (15) 6.2 善后处理 (15) 6.3 调查与评估 (15) 7 保障措施 (15) 7.1 应急队伍保障 (15) 7.2 通信与信息保障 (15) 7.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6) 7.4 经费保障 (16) 7.5 其它保障 (16) 8 培训与演练 (16) 8.1 培训 (16) 8.2 演练 (16) 8.3 应急联络电话 (17) 9 奖惩 (17) 10 附则 (18) 10.1 术语和定义 (18) 10.2 应急预案备案 (19) 10.3 维护和更新 (19) 10.4 预案编制与修改历史 (19)

内蒙古自然灾害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研究

Logistics Sci-Tech 2010.10 收稿日期:2010-06-28 作者简介:宝斯琴塔娜(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物流科技2010年第10期Logistics Sci-Tech No.10,2010摘要:内蒙古处于中国北部内陆狭长地区,所跨经 度大,旱灾、雪灾、森林草原火险等自然灾害频发,本文 对内蒙古内部与外部应急物流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 据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构建原则,基于分形理论构建了 内蒙古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时效性、 经济性等。 关键词:分形理论;应急物流;自然灾害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ner Mongolia is located in north of china.It is a long and narrow inland region which across a large longitude and frequently happens drought,heavy snow,forest grasslands fire insurance and so on.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Inner Mongolia's interior and exterior demands for the urgent need logistics system,on the account of fractal theory urgent logistics system,improved the urgent logistics system's time effectiveness and economy,etc.Key words:fractal theory;emergency logistics;nature disaster 内蒙古自然灾害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构建研究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Fractal Emergency Logistics System in Inner Mongolia 宝斯琴塔娜,张红霞 (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BAO Siqintana,ZHANG Hong-xia (School of Business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Hohhot 010051,China) 誗现代物流誗 文章编号:1002-3100(2010)10-0074-03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事件的密度、强度不断扩大。各级部门加大应急管理力度。在这一环境下,内蒙古应急体系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200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在各盟市、各相关厅局都单独或相关部门都设立了应急机构。自治区、各盟市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航空、水路及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但在应急系统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在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内蒙古应急物流和需求的基础上,从应急物流的特点入手,建立其分形应急物流系统,来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力、效率和经济性。1应急物流综述 所谓应急物流,是指以应急物资为对象的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具有物流需求的突发性、时间紧迫性和不可预测性,物资采购的拉式模式和地域优先性,物流量的不均衡性,弱经济性和临时性,市场与政府共同的参与性等自身的特点[1]。基于应急物流的特殊性,构建应急物流系统必须要遵循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等原则。 2 内蒙古应急物流需求分析2.1内蒙古应急物流外部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损失重。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每年因自然灾害影响的人口均在30多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均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倒塌房屋83.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其中,云南、内蒙古、吉林、甘肃、辽宁、河北、黑龙江、四川、江西、湖南等省(自治区)灾情较重,我国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分布图如图1、图2、图3所示。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包头等)、农(河套平原等)业基地,资源(煤炭、钢铁、稀土等)丰富,在各种救灾援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国各省灾害中,内蒙古为各种应急救援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内蒙古成为重要的物资储备基地和交通枢纽。 2.2内蒙古应急物流内部需求 内蒙古处于中国北部内陆狭长地区,具有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的特征,草原和荒漠较为广阔,所跨经度大,旱灾、雪灾、森林草原火险、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2003年内蒙古赤峰发生6.1级地震,2009年内蒙古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等多数盟市先后发生了持续干旱,2010年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受大雪侵袭,如图4。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救灾时消耗人力、物力大。为了及时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实施营救,有效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加大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发展和健全相应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这是保证应急物流的及时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 74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精心整理 自然灾害 应急预案 目录 4.4应急终止 5保障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通讯和信息保障.......................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应急保障.............................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宣传、培训与演习..................... 错误!未指定书签。 6附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编写说明:

精心整理 本预案所指的重大自然灾害是指企业可能发生的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统称。

精心整理1总则 1.1编制目的 预防和减少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适用范围 当企业发生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地质灾害和重大生物灾害等突发情况时候,本预案适用于一汽锡柴所有部 1.5灾害分级 各类自然灾害按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大小等因素分为三级,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 1.5.1Ⅰ级自然灾害类事件 指由于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然发生、事态严重,对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重大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

造成特大人员伤亡、特大财产损失或较大生态环境破坏,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声誉影响,需要企业统一组织协调,调度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突发事件。 1.5.2Ⅱ级自然灾害类事件 指由于发生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自然现象突发事件,对企业的员工安全、设备财产、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带来较大危害或威胁,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一般生态环境破坏,造成一定社会影响和声誉影响,需要企 2.1组织机构 为有序、高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企业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自然灾害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公室)。 2.1.1领导小组 组长:厂长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防灾 1、公司办公室负责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公司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部署台风、暴雨、寒冷、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公司正常运作的工作。 2、公司办公室负责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公司领导负责组织员工学习辨别台风、暴雨、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掌握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 4、行政部定时和不定时排查公司的地下排水管道、供电线路、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墙报栏、玻璃门、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并监督及时整改。 5、行政部制定实施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和训练,并指导公司员工模拟预防演练。 二、防灾应急方案 1、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殷勇 副组长:陈涛、胡宇、张朋、涂志华、鲁志元、邓志波、钟杨开、叶刚、池平建、张泽辉、杨涛,何满良 成员:王勇、刘成、车友、邓志、廖永成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公司安全稳定。 (4)做好防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组织防灾害的演习工作。提高广大在职员工的防范意识。 2、通讯联络组及职责 组长:殷小波 成员:倪强、于文涛、李威、涂志林、周波、李桃、马飞 主要职责: 1接到上级指令或天气监测预报信息、预警信号,需要停课,则通过学校通讯网络成员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所有员工,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营运放假。 2通讯小组随时与教育系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联系,在接到台风、暴雨信息时,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3及时汇报学校受灾、救灾及有关情况。 3、安全防护救护组及职责 组长:殷洪 成员:骆强、唐徐亮、姚文江、徐强国、唐天明、肖凯 1在发生灾害时,组织各方人员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要检查保管好各类电器。

企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高效有序地开展防灾救灾工作,保障我公司生产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十八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当本公司所在地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台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一、防灾救灾工作指导思想 防灾救灾工作,以减轻公司与员工的财产损失和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反应迅速、协同合作”的原则,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按照统一指挥、部门协同的方针,本着以防灾为主、救助为辅的防灾工作思想,确保“少损失、不损失”的防灾工作目标。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公司成立防灾救灾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总任总指挥,副总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各防灾救灾行动小组负责日常的防范和救灾时的第一梯队。 2、班组长以上(含班组长)的管理人员、非生产员工为抗灾救灾的第二梯队。 3、全体的车间员工为抗灾救灾的第三梯队。 三、应急救援工作各部门职责

(一)、指挥部职能 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 . 3、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组织日常防灾值班和安全检查,监督各项防灾措施的落实; 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二)、指挥部人员分工: 1、总指挥: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成员:协助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进行救援、警戒、治安保卫、疏散等工作。 总经理助理: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机指令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生产部主任: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设备科长:负责日常水、电、气、生产设备使用安全检查,事故后水、电、气、设备使用的恢复工作。 保安组长:负责救援、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质量管理部主任: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办公室主任: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急处置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1 目的 为切实做好应急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防止或减少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2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台风、大雾、暴雨、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紧急情况的现场应急救援、防范和处理工作。 3 依据及参照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3.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3.6《广东省防汛抗旱防风应急预案》 3.7《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 4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1机构组成 成立自然灾害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在工程局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现场应急响应工作。应急组织机构组长由公司经理担任,成员由各部门及分部负责人组成(自然灾害应急组织机构见附件1)。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事设在综合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由工程部负责。. 4.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主要职责:负责事故救援的整体、全面指挥;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工作;负责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负责所需救援物资的落实;负责与相邻可依托力量的联络求救等。 4.3应急指挥部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府有关自然灾害应急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工程局有关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的制度和规定。2)在工程局应急指挥机构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应急响应级别的研判,向局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批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以及自然灾害工作应急救援、事故抢修处理有关情况的通报。 3)在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期间,负责传达、贯彻上级自然灾害应急指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台风、强热带风暴、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大雾、雷电、冰雹、暴风雪、冰冻等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为了保证*****及所属各单位的自然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迅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给*****及所属各单位造成的损失,为灾后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创造有利条件。 1.2 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以及广西电网公司和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3 应急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应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防灾减灾为中心,科学应对灾害,不断提高*****及所属各单位防灾减灾能力,确保人身安全,确保设备安全。努力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一切应急工作和紧急支援等工作。 (2)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抗自然灾害救灾工作实行各级行政责任人负责制,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 发生自然灾害事件时,*****有关部门和所属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3)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服从广西区政府应急处理工作办公室、广西电网公司和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原则。 (4)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重。抢险救灾工作要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重”的思想,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保证工作安全、保证抢险救灾质量。 1.4 应急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应对和处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文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范文 1、制定目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急救助行为,提高应急救助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部门分工、协作配合。参与救灾应急工作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划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行动,密切配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互助、群众自救,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县境内发生自然灾害的政府应急救助工作。发生其他类型突发事件,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参照本预案开展应急救助工作。 (一)指挥体系 特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县人民政府成立县生产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全县的抗灾救灾救助应急工作。 指挥长:由县政府县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有关负责同志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县委办、

政府办、县委宣传部、民政局、水利局、财政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公安局、交通局、商粮局、农发委、卫计委、教育局、文广新局、监察局、国土资源局、气象局、公路局、环保局、供电公司、电信公司、移动公司、保险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担任。指挥部下设“八组一办”即:灾民安置及生活救济组、查灾核灾组、卫生防疫组、生产自救组、灾后恢复重建组、救灾工作督查组、宣传报道组、对外联络接待组和生产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分别由成员单位抽调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组成。生产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县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相应成立抗灾救灾领导机构,组建救灾应急援助突击队,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区域内的抢险救灾、应急救助等工作。 (二)职责分工 1、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及时掌握灾情动态,督促检查灾害救助措施落实情况;负责研究灾害救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临时应急事项,制定具体对策,为指挥部制定灾害救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负责搜集、、汇总灾情,经指挥长同意后向上级政府和救灾主管部门汇报灾情,统一把握上报灾情损失和救灾救济工作的宣传报道口径。

企业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 企业防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提高应急处置公司与工厂自然灾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的危害,保障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公司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1、本预案所指结合我公司实际; 2、本预案所指自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洪灾、旱灾、地震、火灾、冰暴、雪等,因素而造成房屋倒塌、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3、防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长: !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公司与工厂员工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自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网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

然灾害而危及公司与工厂及员工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 经常宣传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公司与工厂员工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少自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公司与工厂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一)公司与工厂各部门职责。公司与工厂员工在负责人统一领导下,成立由祖军任组长,分管行政负责和各办公室组成的工作小组。 1、在公司与工厂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公司与工厂自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工作。 %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公司与工厂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建设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防止灾害损失扩大,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xx公司。 3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法规。 4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4.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主管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安环部经理(安环专工)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4.2职责: 4.2.1应急救援指挥部 4.2.1.1自然灾害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

方案,组织现场的抢险救灾。 4.2.1.2按自然灾害的性质、程度,负责向运营管理部、股 份公司、地方政府报告我厂的受灾和处理情况。 4.2.1.3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对日常工作的处理,以 及对抢险救灾告一段落后的善后处理。 4.2.2 安环部职责 4.2.2.1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4.2.2.2负责督促各部门做好抢险救灾所需应急物资的准备; 4.2.2.3负责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修制; 4.2.2.4负责受伤容易的治疗跟踪。 4.2.2.5负责与地方安全监察部门的协调、沟通和配合工作。 生产技术部职责4.2.3. 4.2.3.1 协助抢险救灾的现场应急指挥; 4.2.3.2负责督促各部门做好自然灾害所需要物资的准备。4.2.3.3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情况进行审查、监督。 4.2.3.4协助财务部门进行保险理赔。 4.2.3.5 4.2.4 综合部 4.2.4.1负责自然灾害中应急信息的发布;接受有关部门对 事故情况的咨询。 4.2.4.2协调与外部应急力量、政府部门的关系。 4.2.4.3负责做好受伤人员、家属的安抚、安置、救助工作。

第九章 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第九章自然灾害应急救援 机场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暴洪水、地震、海啸、大雾、大雪等。任何这些自然灾害袭击机场,都对航空器运行、机场建筑物及人员造成影响或伤害;有些会对机场正常运行及安全保障带来困难。在机场应急管理的工作中,应考虑自然灾害的应管理,保障给机场安全运行。 第一节自然灾害系统的种类划分与灾害特征 一、城市自然灾害的种类 当自然灾变施加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时,即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系统是地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气象灾害系统、海洋灾害系统、地质灾害系统和生物灾害系统组成。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有: (1) 雷爆; (2) 龙卷风; (3) 大雾、大雪; (4) 地震。 二、自然灾害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 1.自然灾害的必然性 自然灾害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自然灾变活动是伴随着地球运动而与地球共存的现象,这种活动自人类出现以后即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社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存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 2.自然灾害的随机性和不规则的周期性 自然灾害活动是在多种条件作用下形成的,它既受地球活力控制.又受地球各圈层物质性质、结构和地壳表面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既受地球自然条件控制,又受天体活动影响。因此,自然灾害活动的时间、地点、强度等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说,自然灾害活动是复杂的随机事件。自然灾害的随机性,一方面是自然特征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对自然灾害认识程度的反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可以揭示更多自然现象的规律,扩大自由王国的领域,缩小随机事件的不确定性程度。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自然灾害在具有随机性的同时,也可以由自然灾害的韵律周期的相近性反映出来。有关研究成果表明,自然灾害复杂的不规则的周期性,是由地球运动的周期性、多种天体运动与变化的周期性共同影响决定的。

市政府印发无锡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

市政府印发无锡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 知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时间:2005-3-10 [ 大中小 ] 浏览次数: 502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文号 制发机关无锡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5-2-10 文件类别其他 文件状态执行中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无锡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一月二十八日 无锡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为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高救助工作应急反应能力,保障救助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抗灾救灾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省救灾预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政府领导原则,救助应急预案是政府的预案,应该明确概括政府对救助工作的领导作用和责任;分级管理原则,按照政府层次划分,市、市(县)区、镇三级政府分别制定本级政府的预案;分工负责原则,预案中涉及的有关灾害预防、预警、紧急响应、相关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等环节,按照各部门职能分工划分确认;协调一致原则,预案要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

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共间完成应急任务;重点突出原则,预案突出落实救助工作各个环节的相关内容,强调救助保障手段和资金的落实。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洪涝、台风、风雹、地震、地质及其他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灾害。 二、灾害预警和灾情报告 (一)灾害预警。地震灾害由市防震减灾指挥部根据情况发布临震应急预警;洪涝灾害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情况发布预警;地质灾害由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情况发布预警;气象灾害由市气象局根据情况发布预警。其他灾害视灾情由市政府决定临时成立的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发布预警。预测灾害将对特定区域内的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或损失。 (二)报告灾情。自然灾害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必须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初步灾情,并迅速组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灾情。发生特大灾害的,可以越级向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采取的措施,生产、生活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市有关部门接到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市政府主管领导报告,根据灾害等级启动救助应急预案。 三、预案启动的条件及方式 (一)预案启动的条件: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本预案即行启动: 1.农作物绝收面积1—10万公顷; 2.倒塌房屋5000—10000间; 3.因灾死亡30—50人;

企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0210127072700)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高效有序地开展防灾救灾工作,保障我公司生产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十八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当本公司所在地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台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于本预案。 一、防灾救灾工作指导思想防灾救灾工作,以减轻公司与员工的财产损失和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反应迅速、协同合作”的原则,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按照统一指挥、部门协同的方针,本着以防灾为主、救助为辅的防灾工作思想,确保“少损失、不损失”的防灾工作目标。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公司成立防灾救灾工作指挥部,常务副总任总指挥,副总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各防灾救灾行动小组负责日常的防范和救灾时的第一梯队。 2、班组长以上(含班组长)的管理人员、非生产员工为抗灾救灾的第二梯队。 3、全体的车间员工为抗灾救灾的第三梯队。 三、应急救援工作各部门职责 (一)、指挥部职能 1、发生事故时, 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组织日常防灾值班和安全检查,监督各项防灾措施的落实; 5、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

文章编号:1007-7596(2011)02-0168-02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 王秋菊 决策思考 (黑龙江省水利规费征收管理中心,哈尔滨150001) 摘 要:随着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规模与影响程度的与日俱增,它们对世界各国及时而有效地组织应急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 时也带来了不可预知的运作风险,考验着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力。目前,无论是从战略运作层面还是技术操作层面,我国都缺乏科学、系统、高效、经济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来支撑灾时应急管理体系的有机运转,文章对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如何构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构建;原则;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X 4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1-04-14 [作者简介]王秋菊(195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高级会计师。 近年来,世界各国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灾害形势严峻。应急物流是救灾应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则是为了实现在突发自然灾害环境下对应急物资、人员、资金等进行有效组织和保障这一目标的需要而建立的综合体系。随着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规模与影响程度的与日俱增,它们对世界各国及时而有效地组织应急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预知的运作风险,考验着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力。 我国的应急管理,是以突发公共事件为对象提出的。根据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突发公共事件为4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然而,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由于我国应急管理起步较晚,公民防灾意识较为薄弱,各灾害管理的职能部门,包括地震、水利、气象、国土、农林、海洋、公安、消防、交通、市政、卫生等,各自分管某一灾害与应急事件,缺少统一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缺乏完整而完备的法律体系。 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应该是由我国各级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受到相关政策、法律、制度的约束,加强军地协作,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级各类保障资源和其他社会力量,根据灾害救援需求进行应急物流的分级分类分阶段保障,有效预防、响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应急物流风险与危机,从而保证灾害发生后灾民应急物资的需求得到最好和最快的满足,促进灾区早日恢复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根据自然灾害对应急物流的时间响应要求,建立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应具有/统一指挥、功能齐全、运转高效、协调同步、保障有力0的特征,构建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应力图:通过体系软硬件建设,保证在灾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地调动应急物流多主体进行有序而协同的快速响应,以保障物流各环节的工作顺利推进。 1 构建原则 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就要从系统观点出发,在体系构建之初就考虑好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要素和功能设计,让这个体系在危机时刻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细化来说,构建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就是要有管理机构、有运行机制、有保障系统、有政策法规。111 统筹规划、协同运作 应急物流管理组织体系应能够涵盖处置各类自然灾害,要根据我国的城乡特点和现状,统筹规划,从全国、区域、省市、乡镇等层面建立起一套分级的组织体系,即以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突发自然灾害物资保障主管部门为主、各相关部门和民间团体参与的应急物流组织,实现在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相对紧张前提下的物流的畅通和高效。 112 快速决断、实时管理 应急物流指挥者应迅速而果断的做出决策,做到第一时间判定、第一时间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措施,迅速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障应急物流的实现。113 重视预案、依法管理 科学完善的应急物流预案,是确保应急物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有效保障的基础。因此,在应急物流管理组织体系的设计时,要将一些组织性问题涉及到预案中并保证预案内容的科学合理和可行。 2 应急物流的框架体系 应急物流框架体系,应由应急物流决策机构、应急物流指挥协调机构、应急物流监控反馈机构和应急物流执行机构等4个要素组成,其中:1应急物流决策机构:由中央、区域、省市、地县等若干层级的应急物流上级主管部门(分级应急管理中心)、应急物流决策部门、应急物流预警管理心等组成;o应急物流指挥协调机构:由中央、区域、省市、地县等若干层级应急流指挥中心构成、协调委员会、情报部门组成;?应急物流监控反馈机构:为相应级别的监查审计部门、预警分部和情站组成;?应急物流执行机构:为各加盟应急物流中心、物流企业和其他一些物流节点组成。 应急物流体系的主要工作是完善必要的应急物流软、硬 ) 168)2011年 第2期 (第39卷) 黑 龙 江 水 利 科 技 H e il ongjiang Sc ience and T echno l ogy ofW a ter Conservancy N o 1212011(T oda lN o 139)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

广东大唐国际肇庆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广东大唐国际肇庆热电有限责任 公司(以下简称肇庆热电公司)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肇庆热电公司自然灾害应急 管理工作。 第三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二)预防事故与应急救援相结合。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1应急指挥部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主管基建领导

2 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负责本预案的执行和日常管理工作。 3 应急处臵工作组 (1)运行响应应急组:由发电部人员组成。 (2)继电保护专业应急组:由工程设备部继电保护专业组成。 (3)电气专业应急组:由电气运行准备人员、工程设备部专业点检组成。 (4)公用系统应急组:由发电部化学专业、工程设备部专业点检组成。 (5)机务专业应急组:由机务运行准备人员、工程设备部专业点检组成。 (6)热工专业应急组:由工程设备部热工人员组成。 (7)物资保障应急组:由计供部组成。 (8)后勤、医疗保障组:由总经理工作部组成。 (9)消防救援组:由保安队员组成。 (10)安全保障组:由公司三级安全网络组成。 (11)保安救援组:由保安队组成。 (12)通讯保障组:由工程设备部继保专业组成。 (二)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1 领导小组职责 (1)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和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实施救援工作;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桓仁浩程新型环保活性材料有限公司 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保证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各种损失,在突发自然灾害如:雷电、暴雨、火灾、狂雪等时做出应急准备、应急分工、职责与响应、报告与记录等。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人身、保设备”为原则,结合《安全生产法》内容和有关实施细则制定。 2概况 本组织机构适用桓仁浩程新型环保活性材料有限公司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的应急与响应的组织处理工作。 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的特点,自然灾害主要分为:地震、雷电、火灾、暴雪、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应在当地政府统一指挥下进行,全公司成员及生产班组必须服从上级领导的指示、命令和指挥,积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抗击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3应急预案内容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总指挥:高松副总指挥:刘玉福 救护队队长:李岩峰 救护队副队长:李向吉张桂波孙伟 现场安全监督:赵永安 物资供应:高明楠 物资管理储备:吕辉

综合管理:郭景文 汽车司机:鲁忠魁 研究制定抗自然灾害的预防规划和救灾工作计划及措施; 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抗灾组织机构; 广泛开展抗灾工作的宣传和抗灾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接受地方政府及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 指挥抗灾抢险及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组织制定抗灾应急工作计划及措施审核批准抗灾应急救援预案; 按照地方政府天气预报,确定进入抗灾戒备状态,并向本公司下达抗自然灾害指令, 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加强抗灾工作的宣传和教育; 发布抗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 负责本现场抗灾的组织协调和抢险力量的调集及抢险指挥和正确处置: 通报抗灾抢险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负责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抢险救援有关情况; 当抢险救援过程中人力或资源不足时,应向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向公安、消防队、武装部等方面求救增援。 抢险生产当班员工救护队 队长:戚纪超 副队长:当班班长 成员:当日在岗全体人员 抢险专业救护队(队长、队员)职责

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专项 应急预案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6133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Special emergency plan for sudden natural disaster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xx热电厂地处xx湾南岸,地形较平坦,海拔标高为3.50—6.37m,地貌单元为海蚀低级阶地。xx市属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因受海洋的影响,兼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0.5℃,极端最高气温35.3℃,年最大降雨量1053.2mm,最大风速30m/s,百年一遇高潮水位3.10m。 由于xx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容易发生台(飓)风、地震、海啸、风暴潮、雷击等自然灾害,对电厂的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会构成严重威胁。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电

网和设备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埋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基本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图7—1。 图7—1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图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现场应急指挥部 组长:厂长 副组长:副厂长、副书记 职责: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事故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全面组织开展事故应急工作。 现场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主任:副厂长 成员:各处室领导 职责:负责沟通情况和汇总信息,并及时向电厂应急指挥部或电厂领导汇报。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与优化研究 应急物流是突发性事件或应急事件下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对于减轻或降低自然灾害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更为严重。虽然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完善,但在一些突发性事件和自然灾害面前,却暴露出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的理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应急物流的相关概念和特点;其次,阐述了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军事物流的区别;最后,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应急物流体系现状进行比较,找出了我国现有应急物流体系的不足和缺陷。 然后,第三章从系统和全局的观点出发重新构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主要从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应急物流组织体系、应急物流运作体系、应急物流运行体系、应急物流法律预案体系、应急物资保障系统六个方面重新构建了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接着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构建了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优化模型,主要分为:中央级别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布局的优化和应急性事件下公路配送路径的优化。在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重新布局中,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交通网络发达水平、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几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区位优势理论构建了势能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潜在的备选城市进行数据计算,得到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重新布局。 并经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备选城市进行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在应急性事件下公路路径的选择方面,主要研究地震灾害情况下的公路配送路径的选择,根据交通波理论和最短路径理论,量化影响道路通行的限制性因素,构建了公路路径的选择模型。最后选择算例进行验证,得到该模型的实际可借鉴性。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