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阅读2(含答案)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阅读2(含答案)
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内阅读2(含答案)

课内阅读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

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譬.如()累赘.()拖沓.()鞠躬尽瘁.()

2.解释下面的句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概述这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参考答案:

1.pì zhuì tà cuì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3.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

4.“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 1、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 )掉棉袄,( )出家门,( )向田野,去( )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春天来了!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我们( )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3、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 2古诗两首。 1、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了四个季节的景象,请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春 草色遥瞧近却无夏 映日荷花别样红秋 北风吹雁雪纷纷冬 2、读诗意写诗句。 (1)野火就是不能把原野上的小草烧尽的,因为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一个小孩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3、<<草>>的作者就是朝诗人。 3笋芽儿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瞧,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就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1.辨别这就是谁发的声音。 沙沙沙,沙沙沙雷公公 轰隆隆,轰隆隆小燕子 叽叽喳喳春雨姑娘 2、笋芽儿钻出地面瞧到了什么?请用“”标出来。 3、想一想,写一写。 笋芽儿钻出地面。 桃花红着脸对她说:“。” 柳树摇着长辫子说:“。”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说:“。” 4、小鹿的玫瑰花 1、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 玫瑰( )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小鹿只能( )的躺在床上养病。 花骨朵( )长大了。

2、鹿弟弟认为玫瑰花白栽了就是因为: 后来小鹿弟弟又认为玫瑰花没有白栽就是因为:( ) A:小鹿弟弟瞧到了玫瑰花。 B:美丽的玫瑰花给森林中的小伙伴带来了快乐。 5泉水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 ,山上有一座。”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 ,像一面。”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 ,喝饱了,您们能结出。”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正好为您清脆的歌声。”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泉水都流过什么地方? 3、杜鹃花镜子 果子歌声 4、仿写。 泉水瞧到,泉水说:“。” 6、雷锋叔叔,您在哪里 。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给下面的词语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温暖——— ( ) 四处——— ( ) 寻觅——— ( ) 2.把句子补充完整。 哪里 ,哪里就有。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及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2.题目解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知识建构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 4.字词:

课内阅读(2)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 (一)徐悲鸿励志学画(片段)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弛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例)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青)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哄轰) 动了整个画界。 1.用“√”选出选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字。 2.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比作。这样写的好处是。 3.作者从两个方面把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写得十分具体。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是 。 4.从选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徐悲鸿的生活很清苦?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5.请写出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理解。 (二)桂花雨(片段)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1.选文中“即时”的意思是,“撮一点桂花”的“撮”的意思是,在这里应读(ǒō)。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作者用“铺”“抱”“摇”“喊”四个动词,非常贴切地表现了“我”的心情。 3.下面对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桂花给父亲和母亲带来的快乐。 B.“母亲洗净双手”“父亲点上檀香”,体现了桂花在父母心中的分量以及父母对桂花的虔诚和敬意。 C.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父母带有封建迷信思想。4.联系选文内容,写出你对选文中父亲那首诗的理解。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外阅读训练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外阅读训练专项专题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锯是怎么发明的 木工用的锯(jù),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次,鲁班要造一座宫殿(diàn),需要很多大木料,就叫他的徒(tú)弟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kào)斧子,一天最多砍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dǒu),鲁班抓住树根和杂(zá)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根小草划(hud)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chǐ),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xǐng)了鲁班。他想: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tiě)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文中句子“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斧子又快又省力”中的“马上”是什么意思? () A.马的背上 B.立刻 C.慢慢地 (3)“这可提醒了鲁班”中的“这”指的是() A.小草的叶子. B.小草叶子上的许多小齿. C.小草叶子上的小齿能把手拉出一道口子. (4)鲁班发现小草叶子上的小齿能把手拉破,他有什么想法?在短文中用横线画出来。(5)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解析:(1)四 (2)A (3)C (4)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tiě)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 (5)要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于思考,这样会增长许多智慧。 【解析】 2.读一读,做一做。 乌鸦反哺 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时候,都是由他的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喂给他吃。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也学着他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他们找吃的。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他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专题训练 1. 阅读乐园 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我画了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果园里,果子熟了。金黄的落叶忙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 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哦,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 (1)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选一选。(填序号) ①金黄的太阳②绿绿的太阳③红红的太阳 ______挂在夏天的天空,______送给秋天,______送给冬天。 (3)为什么春天的太阳要画成彩色的?用在文中画出原因。 (4)在彩色太阳的照耀下,春天会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写一写。 2. 读《我是个可大可小的人》,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小。 妈妈爸爸去普陀山玩,我说:“带我去好不好?”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你不能去!你还太小!”临走前,妈妈嘱咐我:“你在家要听姥姥的话,你已经不小了!”爸爸也说:“不错,你已经长大了,在家应该帮助姥姥!” 3. 佳篇赏析 我当哥哥了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医院看刚生下的小妹妹。 我看到小妹妹被包在一条小毛巾里,她看起来________,脸________,头发________,一直闭着眼睛睡觉。爸爸说:“你当哥哥了,要懂事了,以后要帮忙照顾妹妹,不能欺负妹妹。”我赶紧点点头。 小妹妹那么小,什么时候才可以跟我玩呢?希望妹妹快快长大。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红红的B.少少的C.小小的 我看到小妹妹被包在一条小毛巾里,她看起来______,脸______,头发______,一直闭着眼睛睡觉。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什么动物最聪明 有一次,鸟妈妈问它的孩子们:“什么动物最聪明?”鸟儿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它们有的说是老虎,因为它是兽中之王;有的说是狐狸,因为它能“狐假虎

精 《智取生辰纲》课内阅读2(含答案)

课内阅读 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去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众军道:“没事又来捣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倒着买一碗吃。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1.用一句话概括第1段的主要内容。 2.找出一处写众军士馋涎欲滴的细节描写。

二年级课内阅读题

第一单元 识字1 1你收集了哪些与秋天有关的四字词语呢?看谁写得多。 2你怎么知道秋天到了?看谁的眼睛最会观察。 1秋天的图画 1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2 按课文内容填空。 梨树挂起()灯笼,苹果露出()脸颊,稻海翻起()波浪,高粱举起()火把。 3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2黄山奇石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黄山在我国()省()部。那里景色()。 2“都”是一个多音字。课文中读(),组词()。另一个音读(),组词()。 3 请你画出一块奇石。 3植物妈妈有办法

1植物妈妈都有()()()。 2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苍耳妈妈准备 了(),靠()传播种子。豌豆妈妈准备了(),靠()传播种子。 3你还知道植物妈妈的好办法吗?跟我们分享吧! 4古诗两首 1 默写古诗两首。 第二单元 识字2 1 连线。 画金鱼观电脑 唱图画学二胡 养京戏拉钢琴 喂鸽子弹天气 2 联系实际,填一填。 ()新课()西瓜()生字()衣服 ()虫子()小兔()故事()作业 5一株紫丁香

1紫丁香代表了谁?()。 2 你想怎样表达你对老师的爱? 6我选我 看着课后的我会读,完成下列句子。 1李明红是我们的()。2我的好朋友叫()。 我们的老师是()。李小春是我的()。 王宁为什么选自己?为什么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7 一分钟 元元为什么后悔了? 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8难忘的一天 1课文中的兴奋的“兴”字读作(),它还有一个读音(),我会给它

组词()。 2高兴地()仔细地()紧紧地()亲切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 3这一天为什么很难忘? 第三单元 识字三 1读一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山川.神州.争.朝.夕民.族.与.其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知识盘点

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文学常识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重点字词 1.重点字 草率.(shuài)生疏.(shū) 商酌.(zhuó)恳.切(kěn) 譬.如(pì)朦胧 ..(méng lóng) 累赘.(zhuì)拖沓.(tà) 颠沛 ..流离(diān pèi) 2.多音字 shuài(草率)tiáo(调解) 率调 lǜ(效率)diào(调动) 3.形近字 率率领疏疏远酌商酌 卒兵卒蔬蔬菜醉喝醉 譬譬如帖妥帖悔后悔 壁墙壁贴粘贴诲教诲 耻耻辱朦朦胧扭别扭 职职责蒙蒙人纽纽扣 联联合檬柠檬钮按钮 4.重点词 修润:修改润色。 商酌:商量斟酌。 天坛:这里指北京市的天坛公园。 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沾溉:浸润浇灌。 搀和:掺杂混合。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 5.相关成语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已欲而立人,已欲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三、重点句子 ⒈叶圣陶先生于一九八八年二月十六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剖析:这段话表明了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以及作者得知这个消失后的心情。除夕之日,鞭炮齐鸣,本是热闹非凡、欢天喜地的日子,作者却得知叶先生的离世的消息,顿时心里悲伤不已,响亮的鞭炮声在作者看来,都罩上了悲哀的色彩。 2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剖析:作者根据自己对叶圣陶的了解,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论语》上的话,并和孔子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孔子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叶圣陶却做到了。敬仰之情不言而喻。 3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 剖析:这段话讲述的是吕叔湘看到叶圣陶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从中收到教育,并将应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表明了叶圣陶对吕叔湘的影响之大。 4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剖析:这段话写的是叶圣陶送客时的情景。从“阻拦”“无论”“一定还是”“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等词语表现出叶圣陶送客时候的真诚。直到晚年卧病在床,别人和他告别时,他虽然行动不便,但是还举手打拱,口中不断地说谢谢。从中体现出他的热情和有修养。 5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剖析:这句话是叶圣陶的写作观。写文章要像人说话一样,即写话。要求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四、结构层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五、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修改文章、送客、复信和会上发言等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叶圣陶作为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形象,号召我们学习这种叶圣陶这种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可贵的精神风貌。

课内阅读一和二

五年级课内阅读题(一) 五年级阅读理解复习指导课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几种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 阅读时要善于总结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已从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成长为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了。经过这五年的学习,你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那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都积累了哪些好的阅读方法呢? 生交流。 师:是的,刚才这几位同学介绍的方法不错.值得我们借鉴。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说过: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只能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可见方法之重要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阅读方法的问题。 (二) 归纳整理 老师结合平时的阅读训练将阅读短文的回答分为三步曲,简称“三读法”。

第一步:读文,知道写了什么?也就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关于概括主要内容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可以围绕“谁+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样”两个问题找到答案,然后将答案有条理地组合,变成一句或几句完整的句子。这一步是回答问题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步:带着问题读文。在读完一遍课文后,马上了解一下短文后面的练习题,然后带着问题再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的语句。进行仔细的斟酌,完成练习。 这一步是回答阅读短文最重要、最关键的步骤。在这一步中,除了一些基础的题目外,一些与文章整体知识有关的题目要掌握一些。例如:关于文章的写作顺序,先要了解一般的写作顺序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游览顺序等,在完成时,要写看看文章是属于什么体裁的,一般记叙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游记是按照游览顺序写的,描写一些建筑物的是按照方位顺序写的…… 另外还要知道文章的构段方式,一些文章有很明显的段落结构,那就是总分、总分总、分总,在阅读时要找到有关的总起句、总结句就比较好做了。 第三步:边读边想验证答案。 在答题结束后,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再次阅读短文,再次思考问题及答案,验证自己的回答的正确性。同时检查答题中有无不该有的错误等。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课内容阅读专项训练

中立寄宿学校二年级网课巩固(词段句运用、课内阅读) 专项训练 年级班姓名 一、照样子填一填。 1、例: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精灵。 的大森林,是的。 2、例:门口旁边的枫树就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的一轮像一个。 3、例: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 流动。 花园里,有 ,有 ,有 ,真是。 4、例: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我们堆着 ,编织着 ,享受着。 5、例: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 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操场上,小朋友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6、例: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就一定能找到我! 如果 ,就。 7、例: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公园里开了许多花,有的 ,有的 ,有的。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春天,王明和爸爸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小草全绿了,像一块无边的绿毯。小明不由得想起诗句。

2、这句话让我明白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 3、夏天,合伙开满池塘,真是。 4、古时候农夫的生活非常艰难,李绅的诗中曾这样说过 ,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 5、太阳在中午总是在边;北极星永远高挂在方;大树的枝叶稠的一面是方,稀的一面是方;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放方。 6、《开满鲜花的小路》中,松鼠太太说的“美好的礼物”指的是。松鼠太太说鼹鼠先生收到的是“美好的礼物”,是因为。 7、《一匹出色的马》中,妹妹最开始觉得“我很累,走不动了”,后来变得“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在家门口迎接我们,是因为 8、中国有(56)个民族,我是族,我还知道族和族等少数民族。 9、考试时,同桌丁丁有一道题不会,想看我答案。放学后,我告诉他:“考试时看别人的答案就是不诚信的表现,要知道失信啊! 10、不管多小的事情我们也要讲信用,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很大的信用,这就是小信成。 11、清明时节,大家会去。重阳节,大家会去。 12、《小马过河》告诉我们 13、《亡羊补牢》告诉我们

人教版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及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 【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预习·交流】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2.题目解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知识建构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1.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狮子和蚂蚁 一群蚂蚁爬到狮子身上,咬得他又痒(yǎng)又疼。 狮子愤怒地啊(hǒu)叫着,蹦跳着,翻滚着,力图把蚂蚁赶走,但他累得筋(jīn)疲(pí)力竭(jié)的仍无济于事。 小兔古利特蹲(dūn)在一边“哧哧”地笑。 狮子羞怒地咆(páo)哮(xiào):“笑什么?这群讨厌的东西没有叮在你身上,是不是?” 古利特嘻(xī)嘻地笑着说:“如果他们叮在我身上,我就跳进水里去!” 一句话提醒了狮子,他纵身跳进溪(xī)流里,溪流立把蚂蚁漂走了。 古利特在岸上对狮子说:“懂了吗?即使解决不太复杂的问题,也不能光凭蛮(mán)力。” (1)照样子,写词语。 又痒又疼______ ______ 累得筋疲力竭冷得______ 笑得______ (2)文中有一对表示生气的近义词,请找出来并再写两个: ______——______ 表示生气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补充词语。 ______地吼叫 ______地咆哮______的东西______的问题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苍蝇和蜜蜂 一天,苍蝇正在垃圾堆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完蜜回来。 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计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 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的那样坏,他们待我很好,还替我造房子呢!人们恨你的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把细菌带到食物上,使人们生病。” 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蜜蜂看了它一眼,冷冷地说:“你的行为不改变,_______你搬到哪里,_______会遭到人们的驱逐攻击。” 苍蝇听了这一番话,呆呆地停着,终于叹了一口气,再也不想搬家了。(1)文中的括号内的关联词语应是() (2)文中“你的行为”指的是() (3)本文连段成篇的方法是() (4)本文分段是()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练习题 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吧? 1.请把下面的词语按序号填写在文中空缺处。 音符琴声眼睛眉毛 (1) (2)(3) (4) 2. 你能仿照“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叮叮咚咚”写两个AABB的词语吗? 3.仔细地寻找春天中,文中都找到了什么? 4.春天里我们还能看到哪些景象?(举一个例子,选文中的除外)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 ) 四处—( ) 寻觅—( ) 2.第一节中写雷锋曾把()背回家。 3.“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热心助人的叔叔、阿姨们。 B.雷锋叔叔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千人糕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照样子,写词语。 很多很多 想了想 2.用“”画出文中爸爸说的话,用“”画出孩子说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答案。 “千人糕”是指( ) A.由一千个人才能做成的糕。 B.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的糕。 一匹出色的马 一个春天的傍晚。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牵着我,一起到郊外去散步。我们沿着一条小河走。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河岸上垂下来的柳叶。拂过妈妈和爸爸的头发。我和妹妹看着都笑了。 路的一边是田野,葱葱绿绿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 妈妈摇摇头,回答说:“不行啊,我也很累,抱不动你了。”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纸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 1.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掉棉袄,()出家门,()向田野,去()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春天来了!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我们()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3. 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 2古诗两首。 1.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了四个季节的景象,请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停车坐爱枫林晚春 草色遥看近却无夏 映日荷花别样红秋 北风吹雁雪纷纷冬 2.读诗意写诗句。 (1)野火是不能把原野上的小草烧尽的,因为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2)一个小孩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这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3.<<草>>的作者是朝诗人。 3笋芽儿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啊!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 1.辨别这是谁发的声音。 沙沙沙,沙沙沙雷公公 轰隆隆,轰隆隆小燕子 叽叽喳喳春雨姑娘

2.笋芽儿钻出地面看到了什么?请用“”标出来。 3.想一想,写一写。 笋芽儿钻出地面。 桃花红着脸对她说:“。” 柳树摇着长辫子说:“。”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说:“。” 4.小鹿的玫瑰花 1.选择合适的内容填空。 玫瑰()抽出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小鹿只能()的躺在床上养病。 花骨朵()长大了。 2.鹿弟弟认为玫瑰花白栽了是因为: 后来小鹿弟弟又认为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 A:小鹿弟弟看到了玫瑰花。 B:美丽的玫瑰花给森林中的小伙伴带来了快乐。 5泉水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山上有一座。”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像一面。”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喝饱了,你们能结出。”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泉水都流过什么地方? 3. 杜鹃花镜子 果子歌声 4.仿写。 泉水看到,泉水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人教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学习目标 1.略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把握课文内容。 2.精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3.赏读课文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作家作品先知 1.叶圣陶(1894—1988),原名,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家、家、家和家,有“”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火灾》《线下》等。 2.张中行,原名,著名、家、家。主要从事、及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逸人、至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 3.叶圣陶先生和张中行先生是的先驱,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先生逝世了,与叶老亦师亦友的张中行先生的悲伤不言而喻。张中行先生敬仰叶圣陶先生的,对叶圣陶先生的风格和文风深以为然,对叶圣陶先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追求充满敬意,对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深重的苦心感同身受。在叶圣陶先生逝世之后他写了一篇性的文章,就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草率.() 生疏.() 商酌.()恳.切 () 譬.如() 朦胧.() 累赘.()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 不耻.下问 () 鞠躬尽瘁. ()颠沛 ..流离() 三、略读课文 1.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些事情。 2.根据以上分析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四、精读品味 1.请同学们精读课文,找出关于叶圣陶语言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精神? 2.通过品析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感人精神?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课内短文阅读二

课内短文阅读二 《烟台的海》(一)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 ning ni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i shi )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 qi qie )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像)。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或者读音。 2、读了画线的句子,你分别想到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成语。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斤重”、“十几米远”我体会到_________,“竟”应读出_________的语气。这个片段中“前赴后继”一词充分表现了__________,一个“掀”字让你感受到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理解“寒流”一词的意思。 ①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 “寒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爷爷去世的噩耗传来,小华的心中立刻涌起一阵寒流。 “寒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日烟台的海宛如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是__________。 6、片段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可以将小似的涌浪比作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完整。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________像________…… 7、这段话写出冬日烟台的海_____的特点,作者采用了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和_____,写出了海浪的气势盛大;还采用具体数字,用_____和_____,写出__________;另外,作者还用许多词语生动反映海浪汹涌,请你作一分析: __________。 8、请你为烟台的海设计一句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1、用“”划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并分别用“宛如”、“像”仿写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抓住了_____、_____写夏日烟台海的特点,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感受到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3、品读描写日出的句子,你认为作者写日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汇编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内阅读总汇 第一单元: 《笋芽儿》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多么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好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脱下一(件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株株)健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1、以上两段话选自课文《》。 2、在第一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把第二段括号中不正确的词语划掉。 4、用“——”画出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的美好春光。 5、笋芽儿在()和()的帮助下,长成了()。 《小鹿的玫瑰花》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一阵微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1、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鹿的玫瑰花是()色的,可()了,还散发着()。 2、黄莺共说了()句话,请你用序号标出来。 3、换一个词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儿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吹”可以换成“”。 4、想象说话。 ()来了,说:“小鹿,。”

第二单元: 《泉水》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1、以上两段话选自课文《》。 2、短文共有()自然段。 3、泉水流到了()、(),课文中说泉水还流到了()、()。 4、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杜鹃花()的身影()地喝水 5、想象说话 泉水流到(),看见(),泉水说:“。”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 原来有一丛也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1、填上合适的词。 一()花一()花瓣一()野蔷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雨中的蔷薇花非常需要别人的保护?用“——”在句子中做 上记号。 3、萨沙是最弱小的吗?判断下面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是的,因为他年龄最小,谁也保护不了。() (2)不是的,因为他能保护更弱小的,是个勇敢的孩子。() 《我不是最弱小的》二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璿,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曾参加编写《汉 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出版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 外说禅》《说梦草》等。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 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二、故事背景 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叶圣陶不久就发现了张中行的价值,他意识到出版社来了个人才,他发现张中行对文字敏感,在史学、哲学、文学上 的知识和见识都有过人之处,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不喜 欢多余的词语和无趣的话,把握文体也有一套本领。所以叶圣陶很信任他,把重 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看法改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 放手让张中行编。1988年,张中行获悉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写下 这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 三、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后感到悲哀。 第二部分(②):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③—⑧):写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行:待人厚,律己严。 第四部(⑨):谈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问题解疑 1. 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 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 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旧年即将离去,叶圣陶先生逝世。 3.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论语》上的话,用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 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 的确有过人之处。 4.请说说“凡是……无不……”的作用。 “凡是……无不……”,内容上,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德是得到所有人 的认可的。结构上,引起下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起过渡作用。 5. “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 不同意恢复。”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修 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 6.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 人告别时的真 诚,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