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

什么是教学
什么是教学

专题二:什么是教学

一、教学实践之缘起

广义上的教学在最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只是那时传授的并不是系统、科学的知识与技能,而是一定的生活经验,大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特点在于是自发的、具有偶然性、不定形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文字的出现,人们对知识的传授更加自觉,教学变得专门化了,也促进了学校的产生。①现代教学实践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一堂课的讲授,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发现问题,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使身心得到发展。

二、教学概念

(一)教学概念的演变

在商朝时期,“教”已经在甲骨文中出现,如“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甲骨文中也有了“学”字,如“壬子卜,弗酒小求,学。”而“教学”作为一个词出现最早见之于《书·商书·说命》。②在中国古代,“教学”的内涵在于教弟子学,其外延则是指教育实体内的全部教育活动;到了近代,“教学”的内涵在于教授,更强调教;现代,我们一般认为“教学”是指教与学的联结,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③

西方对于“教学”的表达有“teach”和“instruct”等,我认为,“teach”与“learn”相对应,因此更强调教师的讲授,“instruct”则更强调老师有指导地教学生学,但是这两个词都是强调教师的角色多一些。

(二)给教学下定义

任何学科都需要定义来揭示本质和规律。正如王策三先生所说:“概念有了定义,就可以广泛应用,可以对遇到的新事物下判断,作推理。”也就是说,对教学下定义,才可以在研究中对复杂的教学现象进行迁移,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解释。

不同的学者对教学的概念有所区别,角度不同,看法也有所不同。

陈桂生认为要避免教学与教育概念、教学与智育概念的混淆,也要分清内涵深化的“教学”概念和“教学”的基本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的定义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的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陈先生对这一定义提出异议,认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

①王策三:《教学论稿》,8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②王策三:《教学论稿》,8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③陈桂生:《常用教育概念辨析》,10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育》中的定义是“教学”的理念,而不是“概念”。他提出把教学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①

王策三先生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他将教学分为以下五种:②

第一种,最广义的教学。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及生活本身,都是教学。

第二种,广义的教学。在这种理解下,教学已经不再是某些自发、零星、片面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出有目的、有领导、经常而全面的影响。

第三种,狭义的教学。这指的是教育的一部分和基本途径,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

第四种,更狭义的教学。在有的场合下,教学被理解为使学生学会各种活动方法和技能的过程,它有训练的意思。

第五种,具体的教学。教学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想联系的。

刘克兰认为,教学一般可以分为广义的教学和狭义的教学。广义的教学泛指那种经验的传授和经验的获得活动,是能者为师,不拘形式和场合,不拘内容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育中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即现在各级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③

马云鹏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认识教学活动。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教者主要是教师,也可以是教师以外的人。学习者主要是学生,也可以是另外一些人。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虽然主要表现在课堂范围之内,但是随着课程范围的扩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扩大,教学活动的范围也不只局限在课堂之内。④

学者大都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在教学内容、范围和形式上认识教学,指教学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技能,指导学习者学习,进而使学习者获得发展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三、教学的本质

回答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回答“什么是教学”,这是教学论研究的出发点。目前学者对教学本质有若干的见解,但大都将教学当做一个过程来分析它的本质。

王策三先生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

①陈桂生:《常用教育概念辨析》,105-10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②王策三:《教学论稿》,8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③刘克兰:《教学论》,63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④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4-5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5。

瞿葆奎先生认为:“教学过程既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也不是单一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②汪刘生将教学的本质概括为以下几点:③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对象、认识条件、认识任务等都是特殊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从而探索真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社会成果。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教学过程是具有多质性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以智育为关键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个性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从小学到大学的教学全过程;一门课程的教学课程;一章(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一节课或一课书的教学过程。

教学本质没有明确界定的一个原因,我认为在于学者们认识论不同,我比较赞同的是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最基本的目的还是像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获得发展是教学的外延,这就回到了一开始说的“什么是教学”和“什么是好教学”的区别了,但我们不能仅仅将教学看做一个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我们还是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复杂性。

四:结合教学现象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①王策三:《教学论稿》,111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②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蒲心文著.教学过程本质新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③汪刘生:《教学论》,40-41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进行新课: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板书设计乘加乘减

例5 桃子图例6 4×3-2=

一共有多少个桃? 3+3+3+2=11 3×3+2=11

(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用乘法计算.

(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加数的个数”.(板书算式:2×3=6)

3.教学读法.

这个算式怎么读呢?(板书:读作2乘以3)教师带读,再要求齐读.

4.巩固意义.

提问:

(1)2×3里的2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第2 / 5页

(2)这个3怎么得来的?它在加法算式中叫什么数?写在乘号的哪一边?

(3)2×3表示几个几相加?

(二)教学3×4=12.

1.指导学生摆小正方形:竖着摆,每3个为一组,摆4组.

2.提问:

(1)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用加法算怎样列式?板书:3+3+3+3=12.

(2)这个算式能写成乘法算式吗?写成乘法算式,乘号前面应先写几?乘号后面应写几?板书:3× 4 = 12

(3)这个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

(三)教学4×5=20.

1.投影出示: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用加法算,怎样列式?

2.尝试:请小朋友试一试把这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板书:□×□=□指名填写并讨论:乘号前面为什么写4?乘号后面为什么写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四)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2.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改写练习

第3 / 5页

1.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 4+4+4 5+5+5+5+5 2.讨论:8+8+8=3×8,对不对?应改怎样改正?

3.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3×8 8×3

4.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5.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六)质疑.

巩固练习

1.填空.

(1)3×4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2)4×3读作()乘以(),表示()个()相加.

2.看演示图,叙述图意,再说出乘法算式.(用投影演示)

(1)苹果图:有5个盘子,每个盘子放3个苹果.

(2)苹果图: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放5个苹果.

(3)青蛙跳格图:第一回,每次跳5个格,跳3次.第二回,每次跳4个格,跳4次.生回答后,再问一问4×4前面的4表示什么,后面的4表示什么.)3.“送信”游戏.(详见探究活动)

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我的点评:教案的层次清楚,由简到难,还加入了游戏,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用新知识为旧知识做铺垫,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练习难度合适,有利于巩固加深,最后让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真正学到方法并用方法去解决问题。

四、问题:

既然要区分“教学”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为什么教学的定义,还会有促进学生发展,形成思想品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