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比率详细分析——巨全

财务比率详细分析——巨全
财务比率详细分析——巨全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也称营运资金比率(Working Capital Ratio)或真实比率(Real Ratio),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一般说来,这两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速动比率应在1: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速动比率1:1,表示现金等具有即时变现能力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等,可以随时偿付全部流动负债。当然,不同行业经营情况不同,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正常标准会有所不同。应当说明的是,这两个比率并非越高越好。流动比率过高,即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太多,可能是存货积压,也可能是持有现金太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速动比率过高,即速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太多,说明现金持有太多。企业的存货积压,说明企业经营不善,存货可能存在问题;现金持有太多,说明企业不善理财,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1)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也叫投资盈利率。即指企业资产总额中平均每百无所能获得的纯利润,它是用以衡量公司运用所有投资资源所获经营成效的指标,资产报酬率越高,则表明公司越善于运用资产,反之,则资产利用效果越差。

资产报酬其计划公式为:资产报酬率=(税后赢利/平均资产总额)x 100% 公式中,平均资产总额=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例如,假定某公司期初资产总额为2850万元,其末资产总额为3300万元则其平均资产总额为:(2850+3300)÷2=3075(万元),其资产报酬率为96÷3075=3.12%,它表明该公司每投入 100元资金,获得收益3.12元由于资产报酬率是用来衡量公司运用其所有资产总额的经营成效,而公司获得的资产来源,除了股东外,还有其他债权人,如银行、公司债券投资者等。因此,资产报酬率应加以调整,即在算式分子中,除归属股东所有的税后盈利外,还应包括支付债权人的利息费用。调整的资产报酬率为,

资产报酬率=(税后盈利+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2)资本报酬率。

资本报酬率即税后盈利与资本总额的比率,也叫净收入比率,是企业资本总额中平均每百元所能获得的纯利润。它是用以衡量公司运用所有资本所获经营成效的指标资本报酬率越高,表明公司资本的利用效率越高,反之则资本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在股票市场,公司股票公开上市的条件之一,就是公司在近几年度内资本报酬率必须达到-定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润/资本总额)x 100%=(净收益/股东权益) x 100%

(3)股本报酬率

股本报酬率即税后盈利与股本之比率,是指企业股本总额中平均每百元所获得的纯利润。从股本报酬率的高低,可以观察公司分配股利的能力,若当年股本报酬率高,则公司分配股利自然高,反之,股本报酬率低,若不动用保留盈余,则公司分配的股利自然低。其计算公式为:股本报酬率=(税后利润/股本)x 100%

(4)股东权益报酬率

股东权益报酬率又称净值报酬率,是指公司普通股的投资者选委托公司管理人员应用其资金所能获得的投资报酬率。从其高低,可以衡量其普通股权益所得报酬率的高低,因而这一比率最为股票投资者所关注。同时,利用这一比率还可以检测一个公司产品利润的大小及销售收入的高低;股东权益报酬率越高, 说明产品所获利润越大,销售收入越多;反之则表示产品的利润越小,销售收入越小。

其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报酬率=(税后利润-优先股利)/股东权益 x 100%

(5)股利报酬率

股利报酬率即股利与股价的比率,它是以市价计算公司的股东实际可获得的盈利率。

股利报酬率的计算公式为股利报酬率=(普通股本每股股利/普通股本每股市价) x 100%

(6)每股帐面价值

每股帐面价值即股东权益总额与发行股票的总股数的比率。将每股帐面价值与股票面价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

每股帐面价值的计算公式为每股帐面价值=股东权益总数/(优先股数+普通股数)

(7)每股盈利

每股盈利即税利利润减去优先股利后与已发行普通股数之间的比率。通过分析公司的每股盈利。投资者不但可以了解公司的获利能力,而且通过每股盈利的大小来预设每股股息的股息增长率,并据以决定每一普通股的内在价值。

每股盈利的计算公式为:每股赢利=(税后盈利-优先股利)/普通股发行数

(8)价格盈利比率

价格盈利比率即股票市价与每股股利之间的比率,简称盈利比。投资者可据此预期公司未来盈利的增长状况。

价格盈利比率的计算公式是:价格盈利比率=股票价格/每股盈利

(9)普通股的利润率

普通股的利润率即普通股每股帐面价值与普通股每股市价之间的比率。它是投资者在比较各种投资机会时的一个重要参数。每股利润率越高,公司的品质越好,获利能力越高,该股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越大。

普通股的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普通股的利润率=普通股每股帐面价值/普通股每股市价 x 100%

(10)价格收益率

价格收益率,为普通股利润率的倒数。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大,股票质量越好。

价格收益率计算公式如下:价格收益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帐面价值

(11)股息支付率

股息支付率又称股利分配率,反映已宣布发派的普通股股利与普通股帐面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股息支付率越高,表明该公司获利的情况越好,股东利益越有保障。

股息支付率的计算公式是:股息支付率=(现金股利-优先股利息)/(税后利润-优先股利息)=普通股股利/普通股帐面价值

(1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即税后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是指公司销售收入平均每百元所能获得的销售利润。其高低,意味着公司获利能力的强弱。

销售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销售利润率=税后利润/销售收入 x 100%

(13)营业比率

营业比率即营业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投资者可以通过这一比率分析公司营业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而测知该公司营业效能。

营业比率的计算公式是:营业比率=营业成本Operating costs/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销售收入 x 100%

3.流动资产构成比率。其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构成比率=每一项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分析这一比率的作用在于:了解每一项流动资产所占用的投资额:弥补流动比率的不足,达到检测流动资产构成内容的目的。

上述三种比率,主要涉及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下述的各种比率则主要涉及长期偿债能力。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安全,而且关系到公司扩展经营能力的强弱。

4.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股东权益/负债总额×100%这一比率表示公司每100元负债中,有多少自有资本抵偿,即自有资本占负债的比例。比率越大,表明公司自有资本越雄厚,负债总额小,债权人的债权越有保障;反之,公司负债越重,财务可能陷入危机,可能无力偿还债务。

5.负债比率。这一比率为上面比率的倒数,它表明公司每1元资本吸收了多少元负债,在实质上与上面比率即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是一样的。其计算公式为: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分析这一比率,可以测知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大小,因为负债是一种固定责任,不管公司盈亏,均应按期支付利息,到期必须偿还。一般认为负债比率的最高限为3∶1。但是,必须明确,对投资者而言,负债比率过低并不一定有利,因为公司自有资本相对于负债来说,只需维持在一定水准足以保障公司信用就可以了。此比率过低表明公司举债经营能力有待增强。

6.举债经营比率。这一比率表明公司的资产总额中,债权人的投资额是多少,其计算公式为: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净额×100%,在上面公式中,负债总额即债权人权益,总资产净额则是全部资产总额减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例如,A公司的负债为1500万元,总资产净额为2200万元,其举债经营比率为68.18%,即每100元资产中,有68.18元是经举债取得的。

运用举债经营比率比率可以测知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大小并分析股东权益的运用程度。比率越高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越大,股东权益也能得到充分运用。但是,举债经营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经营顺利,这一比率高的公司虽然承担较大风险,但也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润,为股东带来更多的收益;反之,如果经营不佳,则借贷的利息将由股东权益补偿,当负债太多以至于无法支付利息或本金时,可能被债权人强迫清算或改组,对股东不利。可见,公司在进行举债经营决策时,必须在预期利润的增加和风险的增加这两点上权衡利弊,均应以市场状况、经营状况的顺利与否为转移。在日本,这一比率一般均达到80%以上。

7.产权比率,即自有资本率。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股东权益/总资产净额×100%,这一比率表明股东权益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是与举债经营比率配合的比率。产权比率越高,公司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从而其资产结构越键全,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产权比率(自有资本率)必须达到25%以上,该公司的财务才算是键全的。

8.固定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比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100%,这一比率反映了反映了企业的投资规模,也反映了偿债能力。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应该用企业的自有资金来购置,因为固定资产的回收期较长,如果企业借入资金,特别是用流动负债来购置,流动负债到期了,投入到固定资产的资金却没收回,必然削弱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认为,固定比率在100%以下为好。

9.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固定资产/长期负债×100%,这一比率既可表明公司有多少固定资产可供长期借

贷的抵押担保,也可表明长期债权人权益安全保障的程度。就一般公司而言,固定资产尤其是已作为抵押担保的,应与长期负债维持一定的比例,以作为负债安全的保证。一般认为,这一比率起码得超过100%,越大则越能保障长期债权人的权益。否则,则表明公司财务呈现不健全状况,同时亦表明公司财产抵押已达到最大限度,必须另辟融资渠道。以A公司为例,其固定资产为660万元,长期负债为650万元,该比率则为101.5%。

10.利息保障倍数。其计算公式为:利息保障倍数=(利息费用+税前盈利)/利息费用,这一比率可用于测试公司偿付利息的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债权人每期可收到的利息越有安全保障;反之则不然。以A公司为例,其利息费用为9.2万元,税前盈利为100万元,依上式计算,可知该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为11.87倍。

EBIT = Revenue - Operating Expenses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定义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也简称为毛利率,其中毛利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

销售毛利率计算公式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分析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无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销售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存货周转率

它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存货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

根据表3-2、3-3资料,XYZ公司2002年度销售成本为13 220万元,期初存货1 630万元,期末存货595万元,该公司存货周转率指标为: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帐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的比值,它反映公司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时间的长度。

表达年度内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如果周转率太低则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是

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X100%

公式中: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驻澳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

扣与折让后的数额。数值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

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

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

以反映企业本年度以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和变化,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

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一般情况

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

销售回报率=息税前利润/销售额=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sales 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润/股东权益=net profit/ stockholders' equity

股东权益债务率=负债/股东权益= liabilities/stockholders' equity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毛利润/营业收入

=gross profit/sales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销售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sales/average accounts receivable

P/E比率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price/earings

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dividend per share/earings per share

股息收益率=每股股息/每股价格=dividend/price

净资产,既所有者权益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 / 流动负债现金比率通过计算公司现金以及现金等价资产总量与当前流动负债的比率,来衡量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它将存货与应收款项排除在外。现金比率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帐款后的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s Turnover)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总资产周转天数=360÷总资产周转率(次)

公式中:营业收入净额是减去销售折扣及折让等后的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

净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净资产总额+期末净资产总额)/2』

净资产总额=总资产-流动负债

应收帐款周转率

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就是反映公司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它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应收帐款周转速度为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帐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净赊销值(所有销售收入中赊销的那部分)÷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当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还有一种是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该是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

应付帐款周转天数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是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

公式为:

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净额/平均应付账款余额×100% =主营业务成本净额*2/(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100%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

通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越好,说明公司可以更多的占用供应商货款来补充营运资本而无需向银行短期借款。在同行业中,该比率较高的公司通常是市场地位较强,在行业内采购量巨大的公司,且信誉良好,所以才能在占用货款上拥有主动权。但在实际情况中,往往出现一边占用供应商货款,另一边客户又占用公司自己销售商品的货款,既应收账款,形成三角债,仍有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紧张,这时就需要用现金周转周期来通盘考量公司销售的现金生成能力.

主营业务成本比率

主营业务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衡量的是主营业务收入中主营业务成本占比例多少,该比例高则主营业务收入的盈利贡献就低。

营业费用比率营业费用率=经营费用(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管理费用比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100%

财务费用比率财务费用总额/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收入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净利润率

净利润率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

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不考虑非营业成本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其中营业利润取自利润表

营业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百元商品销售额提供的营业利润越多,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此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弱。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主营业务利润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单位主营业务收入能带来多少主营业务利润,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收入-销货成本-管理费-销售费)÷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获利水平,只有当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即

营销策略得当,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

总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可以根据两者的差距来说明公司经营的风险程度;对于净资产所剩无几的公司来说,虽然它们的指标数值相对较高,但仍不能说明它们的风险程度较小;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配股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公司调整利润的重要参考指标。

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十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当期期初和期末资产总额的算术平均值,即: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利润率的区别和转换

净资产利润率既净资产收益率,

定义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本年期初净资产+本年期末净资产)

杜邦公式(常用):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十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其中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主营利润增长率就是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上期主营业务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该指标体现的是公司主营利润的增长速度。

主营利润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

利润总额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后的余额,是当年实现的可供出资人(股东)分配的净收益,也称为税后利润。它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我国现行的企业所

得税税率为25%,对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条件的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如高科技企业所得税率为15%。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100%

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

总资产收益率增长率

营运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称为现金流量净额。

通常,按照企业经营业务发生的性质将企业一定期间内产生的现金流量归为以下三类:(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性租赁、购买货物、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缴纳税款等。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或收回权益性证券的投资,购买或收回债券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借款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权益性资本、资本溢价、发行债券、借入资金、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等。当期现金流量净额

银行常用财务指标分析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 定义: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常用的种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 流动比率 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下限为1,适当为2) a、流动比率高低反映企业承受流动资产贬值能力和偿还中、短期债务能力的强弱; b、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来源于结构性负债的越多,企业投入生产经营的营运资本越多,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强; c、一般认为比率值为2时比较合理,但要求中国企业流动比率达到2对大多数不实际; d、正常情况下,部分行业的流动比率参考如下: 汽车1.1 房地产1.2 制药1.25 建材1.25 化工1.2 家电1.5 啤酒1.75 计算机2 电子1.45 商业1.65 机械1.8 玻璃1.3 食品>2 饭店>2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是比较合适的,这样既达到一定的安全性,又能充分地利用了企业能够利用的资金来源。因为,过低的流动比率,意味着企业的短期支付能力不足,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流动比率过高,则可能表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 和获利能力。实际上该比率数值的合理性没有统一标准,行业性质不同,流动比率也不尽相同[4]。速动比率 1.85 B、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适当为1) 注: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保守速动比率=(现金+证券+应收账款)/流动负债 a、一般认为,企业速动比率为1时比较安全; b、部分行业的速动比率参考如下: 汽车0.85 房地产0.65 制药0.90 建材0.90 化工0.90 啤酒0.90 计算机1.25 电子0.95 商业0.45 机械0.90 玻璃0.45 餐饮>2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较为合适,但也不能绝对化,如大量采用现金结算的企业,其应收账款很少,速动比率可能较低,但这并不代表这类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就不强。因此,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要具体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对一笔债务总是负两种责任:一是偿还债务本金的责任;二是支付债务利息的责任。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不仅要分析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也要分析其支付利息的能力。对长期债务而言,债权人则关心企业的长期持续性,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很强,日后就能从经营活动中获取足够的现金或从其他债权人及投资者那里筹到新的资金,就样就不用顾虑以后偿付本息的能力。负债对资产的比率和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通常用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利用以下指标来分析。 现金比率 1.36 F、经营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企业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现金比率用以衡量即刻偿还债务的能力,可以衡量流动资产变现性的大小。但由于是基于极端保守的观点,该比率忽略了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间循环的性质[5] 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去流动负债部分,它是偿还流动负债的“缓冲垫”,是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指标。营运资本数额越大,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计算公式: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大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财务分析常用指标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1)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2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 公式: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 公式: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3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常规指标一览表 类型指标名称及计算公式作用评价标准使用注意事项 短期偿债能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 负债 衡量企业短 期偿债能力 的常用比率 一般评价;2: 1 注意:过高, 资金滞溜,过 低,资金不足有 1,应结合分析 流动资产结构, 周转及现金流 量,如周转性

力 偿债风险 强,评价标准可降低,反之亦 然。 2,因行业 而异。 3,一般 按期末数计量,应注意期末前后数据的波动。 4,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现金 比率、营运资金、四项指标综 合分析。 5,应 考虑巳批未用 贷款指标,拟变 现长期资产、企 业信誉等增加偿债能力因素及或有负债、担保负债等减少偿债能力因素。 6,营运资金为 速动比率=速动负债÷流动 负债 (速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 衡量企业近 期偿债能力 的比率,又称 酸性比率 一般评价;1:1 注意:过高,资金滞溜于应收款。过低,支付能力不足 现金比率=(现金+短期证券) ÷流动负债 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的比率 一般评价;适度。 过高货币资金过大,效率降低过低,货币支付能力不足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 债 衡量企业短 期偿付新增 债务能力 一般评价;适度。 过高;具有较大的举债潜力,过低,存在较大的还债风险 营运资金周转率=销售收入 营运资金相一般评价;历史

÷平均营运资金对值指标,可 在企业之间 比较水平、行业水平 过高,营行资金 不足存在债务 风险,过低营运 资金效率低,有 扩销潜力 负值,营运资金 周转率指标不 能计算。 现金流入量对负债比率=营业所得资金÷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的 动态表现,反 映流动负债 的收入保障 程度 同现金比率 长期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衡量企业在 清算时保护 债权人利益 的程度 最低要求小于 1,一般要求小 于50%;债权 人:要求降低, 偿债保证性强。 所有者:当资本 利润率>利息率 时要求上升,提 高资本利润率。 1,结合现金流 量及收益的稳 定性进行分析, 如经营状况好, 此比例允许提 高。2,注意资 产结构及资产 实有价值,防止 高估或低估。3,

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中涉及众多财务指标,这些财务指标可辐射到全书,故要求大家必须全部记忆,并理解财务指标背后的含义。 本章财务比率可分为五类:(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3)营运能力比率;(4)盈利能力比率;(5)市价比率。其中,前四类财务指标既可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也可以用于评价非上市公司的财务业绩,但第五类财务指标只适用于上市公司。 一、记忆规律 对于这些财务指标大部分都存在记忆规律,可分批记忆。只有少数部分需要单独记忆(比如营运资本、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 1、命名规律 (1)母子率指标 例如资产负债率,分母为负债总额,分子为资产总额。 (2)子比率指标 例如流动比率,分子为流动资产;速动比率,分子为速动资产。 (3)周转率指标 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子为销售收入,分母为应收账款;存货比较特殊,既可以用销售收入作为周转额,又可以用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如果为了评价存货的变现能力,周转额应该用销售收入,如果为了评价存货的管理业绩,周转额应该用销售成本。 2、其他规律 (1)时点指标/时点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分子分母均用年末余额; (2)时期指标/时期指标,例如销售净利率; (3)时期指标/时点指标,例如权益净利率,分母指标到底是用年末余额还是用年初和年末余额的平均余额考试时一般会给出,若不提示,则用年末余额即可。 二、指标含义 本部分只介绍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的含义。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为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部分,也是长期资金的结余。当营运资本大于0时,代表长期资本大于长期资产,也就是长期资本除满足于长期资产占用的资金外还有一部分结余,这部分结余可用于满足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需求,该部分资金不需在短期内偿还,故营运资本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营运资本小于0 ,那么也就是长期资本小于长期资产,长期资本未满足长期资产占用资金的需求,存在资金缺口,该部分资金缺口需要用流动负债来提供,流动负债需要在一年之内偿还,故营运资本越小,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流动比率代表每1元的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但因应收账款和存货变现能力和变现质量的高低,会影响流动比率的可信性。 提示:注意营运资本配置比率与流动比率之间的关系。流动资产=营运资本+流动负债,营运资本配置比率代表营运资本占流动资产的份额,假设营运资本配置比率为1/3,那么流动负债就占流动资产的2/3,它的倒数就是流动比率,则流动比率为1.5,即流动比率=1/(1-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营运资本配置比率=1-1/流动比率 3、速动比率 并不是所有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都很强的,比如存货,有些存货需要进行加工成产成品,产成品还得出售,如果是赊销,还要等待收款,故存货的变现能力不是很好,预付款项则更为差之,因为预付款项是购买行为,也就是代表存货还没有买回来呢,故其变现能力比存货还要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与其他流动资产具有偶然性。故将这些变现能力比较差的资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变为速动资产,速动资产的偿债能力更具可信性。但因应收账款可能要计提坏账准备,而实际发生的坏账准备可能比计提的要多,故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和其质量的高低会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代表资金的占用,负债和股东权益代表资金的来源,资产负债率代表资产占用的资金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取得的,即资产负债率代表企业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越高,代表企业负债程度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弱。 2、权益乘数和产权比率 这两个财务指标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含义与资产负债率一致。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常规指标一览表 类型指标名称及计算公式作用评价标准使用注意事项短 期偿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 负债 衡量企业短 期偿债能力 的常用比率 一般评价;2:1 注意:过高,资 金滞溜, 过低,资金不足 有偿债风险 1,应结合分析 流动资产结 构,周转及现 金流量,如周 转性强,评价

债能力速动比率=速动负债÷流动 负债 (速动负债=流动资产-存 货) 衡量企业近 期偿债能力 的比率,又 称酸性比率 一般评价;1:1 注意:过高,资 金滞溜于应收 款。过低,支付 能力不足 标准可降低, 反之亦然。 2,因行业而 异。 3,一般按期末 数计量,应注 意期末前后数 据的波动。 4,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现 金比率、营运 资金、四项指 标综合分析。 5,应考虑巳批 未用贷款指 标,拟变现长 期资产、企业 信誉等增加偿 债能力因素及 或有负债、担 保负债等减少 偿债能力因 素。 6,营运资金为 负值,营运资 金周转率指标 不能计算。 现金比率=(现金+短期证 券)÷流动负债 衡量企业即 时偿付能力 的比率 一般评价;适 度。 过高货币资金过 大,效率降低过 低,货币支付能 力不足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 债 衡量企业短 期偿付新增 债务能力 一般评价;适 度。 过高;具有较大 的举债潜力,过 低,存在较大的 还债风险 营运资金周转率=销售收入 ÷平均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相 对值指标, 可在企业之 间比较 一般评价;历史 水平、行业水平 过高,营行资金 不足存在债务风 险,过低营运资 金效率低,有扩 销潜力 现金流入量对负债比率=营 业所得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的 动态表现, 反映流动负 债的收入保 障程度 同现金比率 长 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衡量企业在 清算时保护 债权人利益 的程度 最低要求小于1, 一般要求小于 50%;债权人: 要求降低,偿债 保证性强。所有 者:当资本利润 率>利息率时要求 上升,提高资本 利润率。经营 者:要求适度, 过高举债困难; 过低,经营能力 不强。 1,结合现金流量 及收益的稳定性 进行分析,如经 营状况好,此比 例允许提高。 2,注意资产结构 及资产实有价 值,防止高估或 低估。3,注意未 入帐的隐蔽性资 产、负债,如控 股子公司、或有 负债等。 主权比率(股东权益比率) =所有者权益÷资产 衡量投资者 对企业的控 制权,是资 产负债率的 一般要求大于 50%,可根据资 产负债率要求推 算。 资产负债率+ 主权比率=1

财务分析指标和说明

1、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3)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该指标说明股东所持的每一份股票在企业中所具有的价值,即所代表的净资产价值。该指标可以用来判断股票市价的合理与否。一般来说,该指标越高,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价值就越高,但是这应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相区分,因为,每股净资产比重较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在股票发行时取得较高的溢价所致。 4、营利能力比率指标分析 营利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营利比率是对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指标。检验营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1.资产报酬率也叫投资盈利率,表明公司资产总额中平均每百元所能获得的纯利润,可用以衡量投资资源所获得的经营成效,原则上比率越大越好。 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式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股本报酬率指公司税后利润与其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股本总额中平均每百元股本所获得的纯利润。 股本报酬率=(税后利润÷股本)×100% 式中股本指公司光盘按面值计算的总金额,股本报酬率能够体现公司股本盈利能力的大小。原则上数值越大约好。 3.股东权益报酬率又称为净值报酬率,指普通股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报酬率。 股东权益报酬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股东权益)×100%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常规指标一览表 类型指标名称及计算公式作用评价标准使用注意事项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衡量企业短 期偿债能力 一般评价;2:1 1,应结合分析 流动资产结构,

短的常用比率周转及现金流 量,如周转性 强,评价标准可 降低,反之亦 然。

期偿债能力 注意:过高,资金滞 溜, 过低,资金不足有偿 债风险 2,因行业而异。 3,一般按期末数 计量,应注意期 末前后数据的波 动。 4,流动比率、速 动比率、现金比 率、营运资金、 四项指标综合分 析。 5,应考虑巳批未 用贷款指标,拟 变现长期资产、 企业信誉等增加 偿债能力因素及 或有负债、担保 负债等减少偿债 能力因素。 6,营运资金为负 值,营运资金周 转率指标不能计 算。 速动比率=速动负债÷流动负债 (速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 衡量企业近期 偿债能力的比 率,又称酸性比 率 一般评价;1:1 注意:过高,资金滞 溜于应收款。过低, 支付能力不足 现金比率=(现金+短期证券)÷ 流动负债 衡量企业即时 偿付能力的比 率 一般评价;适度。 过高货币资金过大, 效率降低过低,货币 支付能力不足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衡量企业短期 偿付新增债务 能力 一般评价;适度。 过高;具有较大的举 债潜力,过低,存在 较大的还债风险 营运资金周转率=销售收入÷平 均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相对 值指标,可在企 业之间比较 一般评价;历史水 平、行业水平过高, 营行资金不足存在 债务风险,过低营运 资金效率低,有扩销 潜力 现金流入量对负债比率=营业所 得资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的动 态表现,反映流 动负债的收入 保障程度 同现金比率 长期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 衡量企业在清 算时保护债权 人利益的程度 最低要求小于1,一 般要求小于50%;债 权人:要求降低,偿 债保证性强。所有 者:当资本利润率> 利息率时要求上升, 提高资本利润率。经 营者:要求适度,过 高举债困难;过低, 经营能力不强。 1,结合现金流量及 收益的稳定性进行 分析,如经营状况 好,此比例允许提 高。 2,注意资产结构及 资产实有价值,防止 高估或低估。3,注 意未入帐的隐蔽性 资产、负债,如控股 子公司、或有负债 等。

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

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得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200%比较合适。 【注意】 A、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得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得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原因在于流动资产得质量如何影响企业真实得偿债能力。比如,流动比率高,也可能就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加且收款期延长以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 B、从短期债权人得角度瞧,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瞧,过高得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得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得增加与获利能力得降低。 C、流动比率就是否合理,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得评价标准就是不同得。 D、应剔除一些虚假因素得影响.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得非流动资产-其她流动资产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得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时较为恰当。 【注意】? A、比率也不就是越高越好。速动比率高,尽管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现金、应收账款占用过多,会增加企业得机会成本,影响企业得获利能力。 B、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更能反映出流动负债偿还得安全性与稳定性,但并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得企业得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如果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较强,即使速动比率较低,只要流动比率高,企业仍然有望偿还到期得债务本息。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该指标过小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国际上认为资产负债率为60%合适.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得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得保障程度越高,承担得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得财务杠杆效应。 【注意】 A、在评价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提高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在保障偿债安全得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也就就是说,该指标即不能过高(偿债能力低),也不能过低(获利能力低)。?B、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得作用基本相同,两者得主要区别就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得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得稳健程度(指标过高,反映财务结构不稳健)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得承受能力。(3)已获利息倍数:

公司的主要最新财务报表分析

实训五:财务报告分析 实验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各项财务指标的内容,利用财务指标对各股进行盈亏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以及现金流量情况分析,并能写出简单的财务分析报告。 实验课时:理论一课时 实训三课时 实验内容: 公司的主要财务报表 1、资产负债表 反映公司在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告。 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流动资金充足率作出判断。 2、损益表 公司某一时期经营成果的反映,是关于收益和损耗的财务报表。反映企业某一时期的获利能力的大小、潜力和经营趋势。 了解公司的赢利能力、赢利状况及经营效益,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3、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现金项目从期初到期末的具体变化过程。 判断公司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以及公司对外部资金的需求状况,了解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 第一讲:财务报表各项指标盈利能力比率指标分析盈利是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盈利比率是对投资者最为重要的指标。检验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 一、反映公司赢利能力的指标: 1.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净收益) 指扣除优先股股息后的税后利润(净利)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 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总股数)——指标反映公司普通股的获利能力和每股普通股投资的回报水平,数值越大股东分得的利润就越多。 2、每股净资产额: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每股帐面价值): 每股净资产额=净资产÷股本总数 ——指标反映每一普通股所代表的股东权益额。一般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的股票,每股净资产额必然高于其票面价值。 3、调整后的净资产

4、经营净利率(销售净利率) 是净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销售(营业)净利率=(净利/销售收入)*100% ——反映每百元营业收入获得的收益,与销售收入成反比,与净利额成正比。 5、经营毛利率(销售毛利率) 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经营(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反映每百元营业收入获得的费用和赢利。 6.股东权益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又称为净值收益率,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普通股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报酬率。 股东权益收益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息)÷(股东权益)×100% ——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股东权益或股票净值、普通股帐面价值或资本净值,是公司股本、公积金、留存收益等的总和。股东权益收益率表明表明普通股投资者委托公司管理人员应用其资金所 获得的投资报酬,所以数值越大越好。 1.资产报酬率

常用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財務報告分析授課講義>> by 周國華老師 其他常用財務比率分析公式 * 淡色字為公開發行公司基本財務比率,黑色字為其他常用財務比率 一、財務結構: 1.負債佔資產比率= 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 2.長期資金佔固定資產比率= (股東權益淨額+ 長期負債/ 固定資產淨額 二、償債能力: 1.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 流動負債 2.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量對流動負債比率=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平均流動負債 4.速動比率= (流動資產- 存貨- 預付費用/ 流動負債 5.存貨信賴度= (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 存貨 6.流動性指數=2流動資產個別科目餘額*變現所需日數/流動資產 7.利息保障倍數= 所得稅及利息費用前純益/ 本期利息支出 8.現金流量對負債比率=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負債總額 三、經營能力: 1.應收款項週轉率= 銷貨淨額/ 各期平均應收款項餘額 2.平均收現日數= 365 / 應收款項週轉率

3.存貨週轉率= 銷貨成本/ 平均存貨額 4.平均售貨日數= 365 / 存貨週轉率 5.營業週期= 平均銷貨日數+ 平均收現日數 6.應付帳款週轉率= 賒購淨額/ 平均應付帳款餘額 7.平均付款日數= 365 / 應付帳款週轉率 8.淨營業週期(or現金轉換循環=平均銷貨日數+平均收現日數-平均付款日數 9.固定資產週轉率= 銷貨淨額/ 固定資產淨額 10.總資產週轉率= 銷貨淨額/ 資產總額 11.營業費用率= 營業費用/ 銷貨淨額 12.營業成本率(or經營比率or營業比率=(銷貨成本+營業費用/銷貨淨額 四、獲利能力: 1 .資產報酬率= [稅後損益+ 利息費用x ( 1 - 稅率] / 平均資產總額 2.股東權益報酬率= 稅後損益/ 平均股東權益淨額 3.財務槓桿指數= 股東權益報酬率/ 資產報酬率 4.普通股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特別股股利/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 5.毛利率= 銷貨毛利/ 銷貨淨額 6.營業淨利率= 營業淨利/ 銷貨淨額 7.純益率= 稅後損益/ 銷貨淨額 8.現金流量對銷貨收入比率= 營業活動現金流量/ 銷貨淨額 9?安全邊際=銷貨淨額-損益兩平點銷貨額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完整)

主要财务指标 分析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目录 一、偿债能力指标 (1)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2) 二、运营能力指标 (2) (一)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3) (二)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4) (三)总资产周转情况 (4) 三、获利能力指标 (5) (一)营业利润率 (5) (二)成本费用利润率 (5) (三)总资产报酬率 (6) (四)净资产收益率 (6) 四、发展能力指标 (6) (一)营业收入增长率 (6) (二)资本保值增值率 (7) (三)总资产增长率 (7) (四)营业利润增长率 (7) 五、综合指标分析 (8) (一)综合指标的分析的含义及特点 (8) (二)综合指标的分析方法 (8) I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总结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和综合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期的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长黄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偿债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如果比例过低,则表明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可以过高,过高则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主要是企业对待风险与收益的态度予以确定。 运用流动比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款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所以企业应在分析流动比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流量进行考察。 (2)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资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将流动比率维持在不是货币资金闲置的水平。 (3)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 (4)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剔出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 2、速动比率 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 1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一)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短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分析提示: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资产负债率在55%—65%,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0%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一般认为,该比率维护在40-60%之间较为合适,负债比率过高是不利的,应引起重视。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反映企业短期负债清偿能力,即每1元流动负债额中有多少流动资产额作保证。一般认为2:1的流动比率较好。若该比率过低,说明企业偿还能力较差,若该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部分资金闲置。 3、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存货/流动负债总额 意义: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因为存货不能马上形成支付能力,所以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认为,该比率为1:1较好。 4、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即时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三个月到期的短期投资和应收票据)/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5、利息保障倍数衡量企业偿还借款利息的能力,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如不能得到利息费用的详细资料,可用“财务费用”代替“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所得保障支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它的倍数一般情况下应大于1,同时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比率作为最基本的偿付利息能力指标,否则就难以偿还债务及利息。但从短期看,由于折旧费、摊销费及折耗费等短期内不需要支付资金,所以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时,企业通常也能偿还其利息债务。 6、应收账款损失率 应收账款损失率=坏账损失/应收账款总额 一般讲该指标越小越好,比率高应引起重视,必须到企业对应收帐款进行调查,找出原因。 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企业以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偿还债务的能力。(1)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进行比较,可大致说明企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销状况良好。

最重要的财务分析 个基本指标

史上最重要的财务分析30个基本指标 1、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2、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3、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4、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

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公式及运用

财务分析指标 一、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计算公式:(现金+现金等价物)/ 流动负债 4、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流动负债 5、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例,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2、股东权益比例,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总额/ 资产总额 3、权益乘数,计算公式: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 4、负债股权比例,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总额 5、有形净值债务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额) 6、偿债保障比率,计算公式:负债总额/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7、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8、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 现金利息支出 二、营运能力分析 1、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成本/ 平均存货 2、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赊销收入净额/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 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4、固定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额 5、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销售收入/ 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平均资产总额 2、净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3、股东权益报酬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4、毛利率,计算公式:销售毛利/ 销售收入净额 5、销售净利率,计算公式:净利润/ 销售收入净额 6、成本费用净利率,计算公式:净利率/ 成本费用总额 7、每股利润,计算公式:(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数 8、每股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 流通在外股数 9、每股股利,计算公式:(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10、股利发放率,计算公式:每股股利/ 每股利润 11、每股净资产,计算公式:股东权益总额/ 流通在外股数 12、市盈率,计算公式:每股市价/ 每股利润 13、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

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 一、 令狐采学 二、偿债能力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200%比较合适。 【注意】A.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原因在于流动资产的质量如何影响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比如,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加且收款期延长以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 B.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看,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C.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D.应剔除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时较为恰当。 【注意】 A.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速动比率高,尽管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现金、应收账款占用过多,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B.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更能反映出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并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的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如果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较强,即使速动比率较低,只要流动比率高,企业仍然有望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该指标过小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国际上认为资产负债率为60%合适。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财务比率分析公式 1.财务比率的分类 一般来说,用三个方面的比率来衡量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1) 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2) 营运能力: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 3) 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短期和长期的流动性,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2. 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与理解: 1) 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1.53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1.53 现金比率= (现金+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0.242 长期偿债能力: 负债比率=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2) 反映营运能力的财务比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 销售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总资产平均值 3) 反映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 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 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销售收入净利润率= 净利润/ 销售收入 总资产报酬率= 净利润/ 总资产平均值 权益报酬率= 净利润/ 权益平均值 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上期销售利润×100% 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