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慢性病调理

中医慢性病调理
中医慢性病调理

中医慢性病调理

中医慢性病调理

我对慢性病调理的一点看法和思考发表者:范宇鹏

1、不退步就是进步。有些患者特别容易感冒或特别容易腹泻什么的。本来调理的都有很大进步了,但一感冒就回到解放前,又要从头开始了。我觉得不退步就是在进步。很多慢性病患者其实自己都已经很有经验体会了,比如有的患者每年长夏时节吃冷饮或凉拌菜就会腹泻,或春秋冷热交替时天气一变化就要感冒了,每次感冒都是首先鼻塞流涕。建议在情况出现前就要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比如注意饮食或在感冒一开始就马上治疗,这样慢慢的把调治过程中的“进二退三”变成“进三退一”甚至是“一直进步”,这种“水滴石穿”的功夫其实是十分了不起的。过两三年再回头看看,往往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了。

2、有裂缝的瓷器我常常想,慢性病患者仿佛就是一个裂了的名贵瓷器,比如青花瓷的盘、碗什么的,经过调理就好比是把裂缝粘好了,盛水不再漏了,可以正常使用了(比如症状消失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了)。但请记住,这个瓷器始终是有一条裂缝的,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在裂缝处在出问题。因为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总是会首先攻击最虚弱的地方,同样如果过度劳累是也是最弱的地方先出问题。所以,不管您恢复的多

好,多长时间没有发作,甚至一点症状都没有了,也不要掉以轻心,请把自己当成这个有裂缝的珍贵瓷器,小心爱护吧。

3、对疾病的宽容,就是对自己的宽容。很多慢性病患者都跟我说:“医生,我就交给您了,给我彻底的治,去根儿,一定要去根儿!”或者急切的问:“我的病到底什么时候能好?两个星期行不行。”这些都能理解,如果换做我,肯定也是这么急切的希望,“除恶务尽”啊。但是,很多慢性疾病从起始到潜伏期到出现症状、迁延不愈,都是一年两年了。特别是一些虚损性疾病,很难在一两周内有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是一个十年病史的病人,我一般都会让病人先有个心理准备,要先拿出三年的时间。并不是说三年天天吃药,但会一般根据季节的不同给出调养的方案(比如夏天三伏天就是一个“冬病夏治”非常好的时机,冬至后又是一个“冬令进补”最好的时机,好好利用天时可以事半功倍),三年后再看。并且以后都还是要注意,就像第一条第二条说的那样,这样才会有整体的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