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专项练习题讲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专项练习题讲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专项练习题讲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专项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练习题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2、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一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秒。

3、分针从3走到5走了()分钟,走到8走了()分钟。

4、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针,秒针走1圈是()秒。

5、1时=()分 1时20分=()分 80分=()时( )分 2分15秒=()秒 60秒=()分 60分=()时

180秒=()分 240分=()时 1时20分=()分

90秒=()分()秒 1分=()秒 80秒=()分()秒

6、填写合适的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 (2)小明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3)烧一壶水大约要25( ) (4)小华跑50米用了9();

(5)爸爸每天工作8()。 (6)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

(7)一部电影放映了2()10() (8)跳绳20下要用15()

(9)做一次深呼吸用24() (10)小华跑200米用45()

(11)拍手20下大约10() (12) 跑步100米大约25()

(13)做30道口算大约5() (14)脉搏跳动85下大约1()

(15)读150个字大约1() (16)写20个字大约2()

(17)做数学作业大约20() (18)吃饭大约要20() (19)拍球10下大约5() (20)唱一遍国歌大约45()

7、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35秒 6分 6时 49分 3秒

()﹤()﹤()﹤()﹤()

8、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9、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二、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

2、6点一刻就是6时15分。()

3、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4、夏天午睡大约1分。()

5、明明的脉搏跳10下用了8秒。()

6、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7、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就要5个3分钟,也就是15分钟。()

8、时针指着3,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

时.()

A.做的一样快 B.小王做的快 C.小李做的快

四、看一看、填一填。拓展延伸:

1、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40分钟,在7:30到学校,小明在()时()分从家出发。

2、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应在()时()分结束。

3、小明从上午8:00到12:00在学校,共经过了()。

4、妈妈从上午11:00开始做饭,12:10做好,共用了()。

5、老师下午从2:30上班,到5:30分下班,共上了()。

6、小丽从晚上6:20到晚上8:00做作业,共做了()。

7、体育课从2:30到3:10,共上了()。

8、妈妈乘车去上班,早上7:25从家出发,路上用了35分,妈妈是()时()分开始上班的。

9、一天有()小时,15:00也就是()午()时。

五、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

1时20分+40分= 1时=()分 1分=()秒

1分30秒=()秒 1时43分=()分

1时20分=()分 65分=()时()分

85分=()时()分 90秒=()分()秒

68秒=()分()秒 1时30分=()分

100分=()时()分 1分 26秒=()秒

12时50分—7时40分= 7时45分—15分= 11时40分+60分= 10时45分—7时40分= 6时45分—15分= 9时40分+50分= 六、读一读,写一写

七、根据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

9:10 4:05 12:00 5:25

3:36 9:58 6:00 9:45

7:30 10:50 6:20 4:2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二年级下册 时分秒测试卷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测试卷 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5分 一、填一填。(36分) 1、时针走1小时,分针走(),也就是()分。 2、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3、从8:00经过40分是(),再经过20分是()。 4、时针从2走到6,经过了()时;分针从3走到5,经过了()分;秒针从7走到12, 经过了()秒。 5、小红、小芳、小丽参加100米跑,成绩分别为25秒、20秒、12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6、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分,也就是 ()小时。 7、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香蕉大约用2()。(2)小明每天大约睡9()。 (3)妈妈做饭用30()。(4)播放一集动画片大约用15()。 (5)小红从家到学校大约走12()。(6)烧一壶水大约用25()。 8、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35秒 6分 6时 49分 3秒 ()﹤()﹤()﹤()﹤() 9、1分=()秒 80分=()时( )分 2分15秒=()秒 60秒=()分 60分=()时 180秒=()分 240分=()时 1时20分=()分 90秒=()分()秒 二、你能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的时刻吗?(16分)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5分)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A.做的一样快 B.小王做的快 C.小李做的快 四、解决问题。(第2题3分,其与每题6分。) 1、工人张师傅6分钟做了54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比张师傅多做2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做几个零件? 2、小华每唱一首歌需要3分钟,21分钟过去了,小华唱了多少首歌? 3、小芳妈妈1小时做了60朵纸花,她平均每分钟做几朵纸花? 4、小刚每分钟写8个大字,他6分钟可以写几个大字?半个小时呢? 5、4、老师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会议应在什么时间结束? 6、小宁一分钟踢35个毽子,小强一分钟踢48个毽子,两人一分钟一共踢多少个毽子?小宁一分钟比小强少踢多少个毽子? 附加题。(5分) 1个人吃1个苹果用2分钟,6个人依次吃6个苹果,要()分钟。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 《时分秒》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整理了二年级下册《时分秒》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读出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2、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准确读出钟面时间。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几时几分,会用电子表表示方法和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这些树围成的圈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同时开始“预备、开始……” 比赛结束了,乌龟跑了多少?兔子跑了多少? 一共有几个空挡 他们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时间怎么样啊?师:5格5格数共有____小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 一时=60分,60分=一时 3、师: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你能在一分钟里做多少事情?抓紧一分钟,我们能做很多事情。 看看在一分钟里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师:我们上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一小时? 4、认识钟面A、找找整时的相同点 生:讨论、交流 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B、几时几分的认识 在教具上拨出4:15、3:20、10:34让学生辨别 师:你是怎样看的? 生1:先看分针、再看时针 生2: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总结:通常先看时针确定几时、再看分针,分针从12开始走过几格就是几分 5、我们除了知道怎么看时间还要知道怎样表示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吧。 方法一: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 方法二:电子表的表示方法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二年级数学时分秒试卷

时、分、秒测试卷 一、填一填。 1、时针走1小时,分针走(),也就是()分。 2、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3、从8:00经过40分是(),再经过20分是()。 4、时针从2走到6,经过了()时;分针从3走到5,经过了()分;秒针从7走到12,经过了()秒。 5、小红、小芳、小丽参加100米跑,成绩分别为25秒、20秒、12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6、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分,也就是()小时。 7、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香蕉大约用2()。(2)小明每天大约睡9()。(3)妈妈做饭用30()。(4)播放一集动画片大约用15()。 (5)小红从家到学校大约走12()。(6)烧一壶水大约用25()。 8、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 35秒6分6时49分3秒()﹤()﹤()﹤()﹤() 9、1分=()秒80分=()时( )分2分15秒=()秒 60秒=()分 60分=()时180秒=()分 240分=()时1时20分=()分90秒=()分()秒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B.5分钟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秒B.1分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B.35分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A.做的一样快B.小王做的快C.小李做的快 三、解决问题。 1、工人张师傅6分钟做了54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比张师傅多做2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做几个零件 2、小华每唱一首歌需要3分钟,21分钟过去了,小华唱了多少首歌 3、小芳妈妈1小时做了60朵纸花,她平均每分钟做几朵纸花

时分秒_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时分秒_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这样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里的光阴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时间”)那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早上什么时间从家里出来到校上课?晚上几点上床睡觉?晚上几点看动画片?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是学会了看钟表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时间单位——时、分、秒。 二、简单认识时、分、秒 出示一个钟面 1.问:这是什么?(钟) 2.它有什么用呢?(能告诉我们时间) 对!钟表的作用是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时间的有关知识。 (一).认识钟面 1.老师出示钟面并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先看一看,数一数。 回答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 (2)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

(3)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分针走1大格就是5分钟。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针走一圈呢?如果是两大格两小格呢?)1.认识时、分、秒关系(进率)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问:分针走一圈是几格,即几分?(60小格,60分) 时针走几格,即几时?(1大格,1时) 得出结论: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动的,分针走得快,时针走慢,都是从某一点起向同一个方向走的。(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60分),时针刚好走了一大格(1时),得:1时=60分 2.认识钟表上的时间 首先,把钟面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问学生时间是多少? 然后,把钟面时针指在2和3中间,分针指在6,问学生时间是多少?(看讲义例1)让学生试读出。同时贴出后两个钟面。请两位学生同时上前写出。 看整数点小结小结: 现在分针都指着什么?再看时针,1时是时针指着几,4时、6时、9时呢?也就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几,就是几时)看几时几分小结分析: 现在钟面上的时刻是2时又几分呢?我们就要再看分针,分针从12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像现在,分针从12走到6是几个小格?就是30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2时30分。(先看时针刚走过几

最新数学二年级下册时分秒

二年级时分秒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小强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爷爷每天晨练1()。 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 )。 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2.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13.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14.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15.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6. 8:30:25是()时()分()秒。 17.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18.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19.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20.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21.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22. 1时=()分 1 分=()秒 60秒=()分60分=()时1小时=()分 1分70秒=( )秒2分=()秒2小时=()分118秒=()分()秒1分12秒=()秒 90分=()时()分100分=()时()分 1时35分=( )分75秒=()分() 65秒=()分()秒80分=()时()分 1时5分=()分1分21秒=()秒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

(完整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第2~6 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2 课时 2.练习..................... 1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的例1 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出示例1 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 、" ○"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 生: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 、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生: 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二年级数学时分秒试卷

精品文档 时、分、秒测试卷 一、填一填。 1、时针走1小时,分针走(),也就是()分。 2、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3、从8:00经过40分是(),再经过20分是()。 4、时针从2走到6,经过了()时;分针从3走到5,经过了()分;秒针从7走到12,经过了()秒。 5、小红、小芳、小丽参加100米跑,成绩分别为25秒、20秒、12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6、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分,也就是()小时。 7、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香蕉大约用2()。(2)小明每天大约睡9()。 (3)妈妈做饭用30()。(4)播放一集动画片大约用15()。 (5)小红从家到学校大约走12()。(6)烧一壶水大约用25()。 8、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 35秒6分6时49分3秒()﹤()﹤()﹤()﹤() 9、1分=()秒80分=()时( )分2分15秒=()秒 60秒=()分60分=()时180秒=()分 240分=()时1时20分=()分90秒=()分()秒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B.5分钟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秒B.1分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B.35分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A.做的一样快B.小王做的快C.小李做的快 三、解决问题。 1、工人张师傅6分钟做了54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比张师傅多做2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做几个零件? 2、小华每唱一首歌需要3分钟,21分钟过去了,小华唱了多少首歌? 3、小芳妈妈1小时做了60朵纸花,她平均每分钟做几朵纸花? 4、小刚每分钟写8个大字,他6分钟可以写几个大字?半个小时呢? 5、4、老师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会议应在什么时间结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学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看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 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 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18+56=7474-29=45(2)44-17=2727+32=5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二年级数学时分秒试卷

时、分、秒测试卷一、填一填。 1、时针走1小时,分针走(),也就是()分。 2、一节课是40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是1小时。 3、从8:00经过40分是(),再经过20分是()。 4、时针从2走到6,经过了()时;分针从3走到5,经过了()分;秒针从7走到12,经过了()秒。 5、小红、小芳、小丽参加100米跑,成绩分别为25秒、20秒、12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6、时针指在4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分针从12走到12,是()分,也就是()小时。 7、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香蕉大约用2()。(2)小明每天大约睡9()。 (3)妈妈做饭用30()。(4)播放一集动画片大约用15()。 (5)小红从家到学校大约走12()。(6)烧一壶水大约用25()。 8、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 35秒6分6时49分3秒()﹤()﹤()﹤()﹤() 9、1分=()秒80分=()时( )分2分15秒=()秒 60秒=()分60分=()时180秒=()分 240分=()时1时20分=()分90秒=()分()秒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B.5分钟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A.1秒B.1分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B.35分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A.做的一样快B.小王做的快C.小李做的快 三、解决问题。 1、工人张师傅6分钟做了54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比张师傅多做2个零件.李师傅每分钟做几个零件? 2、小华每唱一首歌需要3分钟,21分钟过去了,小华唱了多少首歌? 3、小芳妈妈1小时做了60朵纸花,她平均每分钟做几朵纸花? 4、小刚每分钟写8个大字,他6分钟可以写几个大字?半个小时呢? 5、4、老师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会议应在什么时间结束? 6、小宁一分钟踢35个毽子,小强一分钟踢48个毽子,两人一分钟一共踢多少个毽子?小宁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北京版

时分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 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 4.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正确说出钟面所指的时刻。 教学难点 几时几分时刻的认读。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 1. 猜谜语。 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 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 引出钟表,多媒体显示教科书图,说说各个作息时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3.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1)拿出学具钟,仔细观察,议一议: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2)分组汇报,教师归纳。 (3)电脑演示验证。 2. 认识“分” (1)多媒体演示,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也叫1分钟。 学生观察得出: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也叫1分钟。 (2)结合多媒体演示,学生说出:分针从12走到1、2、……及走一圈各是多少。 学生说出:分针从12走到1、2、……及走一圈各是多少。 (3)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分组活动,汇报。(数脉搏,做口算,数数,抄生字,跳绳,拍皮球等等。)

3. 认识“时” (1)钟面演示,学生观察,时针从12走到1是多长时间。学生得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2)举例说说时针从数几走到数几的时间是1时。 4. 了解时、分的关系 (1)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怎样走,得出:1时=60分。 (2)体会1小时。 翻开书完成填空题。 5. 认识整时 (1)学生尝试回答例1。 (2)观察时针、分针的位置,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 (3)练习:拨出整时。 6. 认识几时几分 (1)多媒体演示:10时和10时15分,引出10时多。 (2)学生任意拨出4时多,讨论:拨出的时刻是多少?怎样看? (3)分小组汇报交流。 (4)出示4:45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怎样看出这一时刻,6:05,8:55呢? (5)师生共同归纳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7. 学习时刻的写法。 (1)举例:1时、4时45分,并说明写法。 (2)完成例1、例2钟面的填空。 (3)讨论:6时5分和8时55分怎样写。 三、巩固新知,实践应用。 1. 完成书本“做一做”。 2. 找朋友游戏。 3. 拨钟练习。 (1)四人小组拨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自己在干什么? (2)联系实际拨出自己的作息时间。 4. 请你当“小裁判”。 判断钟面所指时刻是否正确,并改正。 四、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练习

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练习题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和( ),其中( )是最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 2、钟面上有( )个大格,每一大格有( )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 ),分针走一大格是( )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 )秒。 3、分针从3走到5走了( )分钟,走到8走了( )分钟。 4、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 )针,秒针走1圈是( )秒。 5、1时=( )分1分=( )秒1时20分=( )分 80分=( )时( )分2分15秒=( )秒 60秒=( )分60分=( )时180秒=( )分 240分=( )时1时20分=( )分90秒=( )分( )秒 6、填写合适的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2)小明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3)烧一壶水大约要25( ) 4)小华跑50米用了9( ); 5)爸爸每天工作8( )。6)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 ) 7)一部电影放映了2( )10( )8)跳绳20下要用15( ) 9)做一次深呼吸用24( ) 10)小华跑200米用45( ) 7、按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上的时间。 8、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35秒6分6时49分3秒 () 9、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 )跑的最快. 二、你能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的时刻吗? 三、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 ) 2、6点一刻就是6时15分。( ) 3、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 4、夏天午睡大约1分。( )

5、明明的脉搏跳10下用了8秒。( ) 6、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 7、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就要5个3分钟,也就是15分钟。( ) 8、时针指着3,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 四、画一画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 A.1秒B、1分C.1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 )个字.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 A.半小时B.35分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 A.做的一样快 B.小王做的快 C.小李做的快 6.小军每晚( )睡觉。①8小时②8时③80分

2013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试卷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姓名: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2、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一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秒。 3、分针从3走到5走了()分钟,走到8走了()分钟。 4、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针,秒针走1圈是()秒。 5、1时=()分 1分=()秒 1时20分=()分 80分=()时( )分 2分15秒=()秒 60秒=()分 60分=()时 180秒=()分 240分=()时 1时20分=()分 90秒=()分()秒 6、填写合适的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 2)小明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3)烧一壶水大约要25( )。 4)小华跑50米用了9()。 5)爸爸每天工作8()。 6)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 7)一部电影放映了2()。 8)跳绳20下要用15()。 9)做一次深呼吸用24()。 10)小华跑200米用45()。 7、按规律,画出最后一个钟面上的时间。 8、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35秒 6分 6时 49分 3秒 ()﹤()﹤()﹤()﹤() 9、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 跑的最快. 二、你能用两种方法写出下面的时刻吗 三、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 2、6点一刻就是6时15分。() 3、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4、夏天午睡大约1分。() 5、明明的脉搏跳10下用了8秒。() 6、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7、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就要5个3分钟,也就是15分 钟。() 8、时针指着3,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四、1、连一连 2、画一画 五、选择题.(把正确答 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5.工人小李和小王各做24个零件,小王用了6小时,小李用了8小时. () A.做的一样快 B.小王做的快 C.小李做的快 六、看一看、填一填。 拓展延伸: 1、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40分钟,在7:30到学校,小明在()时() 分从家出发。 2、从9时40分开始开会,开了40分钟,应在()时()分结束。 3、11时50分—7时40分= 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 1时20分+40分= 7:154:451:35 12 5 3 8 10 6 4 2 1 11 9 75 8 12 6 4 3 2 1 11 9 7 10 5 4 8 10 12 6 3 2 1 11 9 7 画一画 7时5分 9时半12时 1时55分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专项练习题讲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专项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练习题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2、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一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分针走一大格是()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秒。 3、分针从3走到5走了()分钟,走到8走了()分钟。 4、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针,秒针走1圈是()秒。 5、1时=()分 1时20分=()分 80分=()时( )分 2分15秒=()秒 60秒=()分 60分=()时 180秒=()分 240分=()时 1时20分=()分 90秒=()分()秒 1分=()秒 80秒=()分()秒 6、填写合适的单位。 (1)小明大约每天睡9( ) (2)小明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3)烧一壶水大约要25( ) (4)小华跑50米用了9(); (5)爸爸每天工作8()。 (6)播放一集动画片约用20() (7)一部电影放映了2()10() (8)跳绳20下要用15() (9)做一次深呼吸用24() (10)小华跑200米用45() (11)拍手20下大约10() (12) 跑步100米大约25() (13)做30道口算大约5() (14)脉搏跳动85下大约1() (15)读150个字大约1() (16)写20个字大约2() (17)做数学作业大约20() (18)吃饭大约要20() (19)拍球10下大约5() (20)唱一遍国歌大约45()

7、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35秒 6分 6时 49分 3秒 ()﹤()﹤()﹤()﹤() 8、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9、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二、判断: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就是100秒。() 2、6点一刻就是6时15分。() 3、10时零5分可以写成10:5。() 4、夏天午睡大约1分。() 5、明明的脉搏跳10下用了8秒。() 6、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是秒针。() 7、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这首歌就要5个3分钟,也就是15分钟。() 8、时针指着3,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30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紧接着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编排的。人们进行除法计算,或是没有余数,或者有余数。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让他们初步接触除法的试商,既巩固了表内除法,又为以后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散了难点,为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作了准备。而且,本单元是除法计算从口算到笔算的过渡。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安排例1余数的概念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例2体会余数应该比除数小,例3除法的竖式、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练习一。 有余数除法的概念、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上表可以看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一些概念知识,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有余数除法知识和计算方法是教学重点,求商又是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仍然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计算,学生已经具有的除法概念在有余数除法里会继续应用并得到加强。由于除法概念并没有新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把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教学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不另外编排例题。但是,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在实际问题里表示不同的意思,使用的单位名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这构成了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是余数概念的本质特征,也是计算有余数除法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1. 让学生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日常生活中经常要平均分东西,可能刚好全部分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有剩余不够再分的问题。 例1着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分两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首先安排分铅笔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平均分东西,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产生对余数的感性认识。然后把平均分铅笔的事情数学化,用除法算式表示分法及其结果,联系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教学余数的知识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例题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2支,可以分给几人?每人分3支或4支、5支,各可以分给几人?这是已经教学过的,“按每份是多少”进行的平均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些问题,并自主进入“操作求解”的状态。上面的平均分中,有些全部分完,有些没有全部分完。教材要求学生把分的结果填入提供的表格里,观察表格反思上面的分铅笔活动,体验平均分10支铅笔,有时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能继续分了,从而获得分东西可能会“有剩余”的感性认识。 例题教学的基础知识是:把有剩余的平均分写成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学生已经知道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已经会写出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的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每份多少或分成了几份。现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