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一、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合理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后的体力恢复,使锻炼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对锻炼者的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过程、运动后体力的恢复及防止运动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一)合理营养提供运动需要的能源物质

任何形式的运动均以热能的消耗为基础,但体内能源贮备中,如果无充足可利用的能源物,即当体内糖原水平极低而不能满足不断合成能量的要求时,需要注意摄取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肌糖原贮备。维生素也同样重要,因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数是辅酶Q是组成成分或激活剂,而这些酶对能源物质在人体内的贮存或分解极为重要。

(二)肌纤维中能源物(糖原)的水平与运动外伤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研究报告指出,当肌纤维中糖原耗尽时,人体控制级纠正运动的能力会受到损害,运动外伤的发生增加。如在运动前提高体内肌糖原的水平及促进运动后糖原的恢复,将起到预防外伤发生的作用。

(三)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

运动能力恢复的关键在于恢复身体的代谢能力,这包括肌肉及肝脏的糖原贮备、关键酶的浓度(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体液、微量元素(如铁)平衡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等。这些代谢能力的恢复主要借助合理营养的措施得以实现。

(四)合理营养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

引起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如脱水、体温调节障碍引起的体温增高、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的代谢紊乱、能源贮备物的耗损等,故若增加合理营养,有助于延缓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

二、提高运动能能力的营养措施

(一)补充耗竭能源物质

运动中最直接和迅速的能源物质为三磷酸腺苷(ATP)。ATP的贮存量极少,需要不断合成。当体内糖原大量消耗时,ATP的合成速度延缓,运动能力下降。(二)补水

运动中大量出汗,使体液尤其是血浆容量减少。补水可保证机体不会脱水,维持血浆容量恒定,并降低体温。

(三)补充碱性食物

酸性代谢产物使体液的pH值下降,影响肌力,因为肌纤维中的乳酸堆积可使肌肉输出功率下降。血液pH值的下降,会降低神经传导和骨骼肌的收缩能力。

参考阅读:运动与碱性食物

人们在剧烈的体育运动后,会感到腰腿或全身肌肉酸痛,疲惫不堪,有的还饥渴难耐。此时,有的人端起可乐大饮特饮,有的大嚼巧克力,有的大吃鸡、鱼、肉。他们哪里知道,越是这样进食,肌肉酸痛和疲劳感越是加重。原因在于,体内的酸碱平衡不但不能正常维持,相反,体液偏酸会使疲劳症状加重。

平常我们的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食物在水中的化学性质,而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蛋白质、脂肪、糖类食物,含氮、磷等非金属元素较多,为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含钠、钾、钙、镁等金素元素较多,为碱性食物。碱性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能阻止血液向酸性变化。很多水果虽然吃着感觉酸,却是碱性食物;鱼、肉、蛋、糖等味虽不酸,却是酸性食物。

正常人的体液一般呈弱碱性。人在体育锻炼后,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其主要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刺激人体组织器官,使人感到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此时,应多食用牛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中和体内的酸性成分,缓解疲劳。

(四)补充电解质

电解质丢失会影响体内离子平衡。补充电解质,可保证神经细胞的兴奋及其传导,使骨骼肌正常工作。

(五)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缺乏或不足时会使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被破坏。合理营养有助于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起到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健身运动的合理营养.doc

健身运动的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与体育锻炼是维持和促进健康的两个重要条件。体育锻炼造成的各种消耗,要在运动结束后通过合理的膳食营养进行补充。如果缺乏合理营养保证,消耗得不到补充,机体处于一种亏损状态。久而久之,对机体健康不利,会使锻炼者生理功能及运动能力下降,出现乏力、疲劳甚至疾病状态。因此,以科学合理的营养为物质基础,以体育锻炼为手段,用锻炼的消耗过程换取锻炼后的超量恢复过程,从而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此时获得的健康,较之单纯以营养获取的健康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合理营养加体育锻炼获得健康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所谓合理营养,就是指运动者一日三餐所吃食物中提供的热量和多种营养素之间保持平衡,即饮食中要有充足的热能,而且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含量和比例要适当,有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分。也就是说,每日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选择得当、充足。 那么吃和动是高质量生活的两个基本因素,身体活动(包括运动)不当和忽视合理的营养摄入,就不可能达到健康的目的。如果只注重活动而不补充营养,使体内的营养素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久而久之,会影响细胞的修复,进而阻碍发育,危害健康。如果只重吃而不运动,那么,摄

入的营养素不能很好地代谢、转化,那就可能出现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变成胖子。因此我觉得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规划健身运动者的饮食结构。不节食,不代餐,拒绝剧烈运动、要吃肉,是消费者选择金币体重管理的首要考虑因素。国人的饮食结构存在很重要的缺陷,往往食物太单调,营养不全面,只重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而忽视其他营养成分。例如大多数国人,特别是老年人喜欢吃油饼油条作为早餐,油分摄入超标,而蔬菜,水果及各种微量元素摄入含量不足,直接导致脂肪过剩和营养成分严重不足导致营养缺乏性疾病。 一、健身运动者的膳食营养需求 运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人体的运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运动时体内蛋白质代谢加强。即便是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排汗量大时,含氮化合物也会排出体外,蛋白质的需要量也会增大。特别是进行系统力量训练时,人体肌肉蛋白质的代谢率会加速,分解得多了,需要从食物中摄入蛋白质来合成自己的肌肉,因此你会发现肌肉很发达的举重运动员、健美运动员对蛋白质需要量比普通人几乎多一倍 运动与脂肪很多人谈“脂”变色。脂肪的坏处,相信大家已知道很多,例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其实,脂肪还有很多的好处:脂肪可以保护内脏,减少内脏被外界突然的冲力所伤害、防止内脏下垂等。肾脏周围的脂肪是不能少

新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 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 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 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 (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二、学习领域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学习领域一运动参与 二、学习领域二运动技能 三、学习领域三身体健康 四、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 五、学习领域五社会适应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评价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 四、教材编写 附录 一、名词解释 二、附表 第一部分前言(1-12'GYM'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健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1-12'GYM'1.1) (一)课程性质(1-12'GYM'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价值(1-12'GYM'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增进身体健康(1-12'GYM'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

优秀运动员营养推荐标准

优秀运动员营养推荐标准 2009-01-10 09:04:42| 分类:人生与健康|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意义和目的 “优秀运动员营养推荐标准”是根据多年来运动员营养评价及其干预工作中所积累的数据和经验而初步制定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运动员的营养生化测试和膳食营养调查,了解运动员身体的营养和代谢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的膳食营养调整和特殊营养品补充的措施,以保障运动员身体良好的健康状 况和体能水平。 二、优秀运动员膳食营养评价标准及干预指南 (一)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估 运动员食堂每年应由营养师采用食物称重法或询问法对重点运动员进行1-2次膳食营养调查,并对不符合膳食营养素和食物供给推荐参考值的状况进行及时改进。 (二)膳食营养评价标准: 1、每一日总热能供给推荐参考值 优秀运动员的每日总热能供给推荐参考值按5级划分: (1)2000-2800千卡/日(平均2400千卡/日); (2)2200-3200千卡/日(平均2700千卡/日); (3)2700-4200千卡/日(平均3500千卡/日); (4)3700-4700千卡/日(平均4200千卡/日); (5)≥4700千卡/日(平均4700千卡/日)。 具体的项目划分见表1。有控体重和减体重要求的运动员不采用此推荐参考值。 表1:优秀运动员的一日热能供给推荐值

晚餐后运动员主要是休息,所以热能的比例不要超过30%。训练中的加餐的总量虽然所占的比例很小(仅 占5-10%),对于训练质量的保证是至关重要的。 4、每日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 维生素和无机盐不产生能量,但它们是机体代谢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某些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缺乏,将影响运动能力。优秀运动员每日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推荐值列入表2和表3。 表2:优秀运动员每日维生素供给推荐值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合理营养加适量运动”是现代人提高生存质量和延年益寿的必由之路。 运动与营养是什么关系呢?运动就是要消耗身体的物质,营养是补充养分。合理的营养提供运动适宜的能源物质,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运动要适当,营养也要适当,它们是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二者应保持动态的平衡。 食物选择是否科学对运动者的力量,耐力和体能有重要影响。一位运动营养学教授曾形象地把运动者比做一辆高级跑车,那么营养就如同汽油,高级跑车有了相应的高级汽油,这辆跑车就可以跑出其最优异的成绩,相反,即使高级跑车,却使用劣质汽油,那么这辆高级跑车也无法跑出满意的成绩。由此可见,合理营养是运动者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应处理好运动与科学营养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合理营养呢? 过去,我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特别是为了满足食客对酸、甜、苦、辣、咸、腻六味的需求,国人创造出不少丰美菜肴,且还在不断创新。“好吃等于好饭,好饭等于营养”这样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其实,人们过度追求的甜、咸和腻三味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对这三味的“配料”都与现代流行病有关。 自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来,人们对营养的理解,已经从为了满足吃饱,到合理膳食,再到追求合理安排膳食发展。通过体育界、医学界、新闻界的大力宣传与教育,人们开始对吃什么,吃多少,如何组合营养,什么时间吃,什么季节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比较科学的理解。对色、香、味的追求已经成为了“隐性”目标。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者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吃,对其成功和失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实现合理营养,首先,运动者要改变观念。某些运动员总认为运动成绩的好坏仅仅与运动训练有关,而膳食则无关紧要。无论运动员还是健身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日三餐的合理营养。第二,运动者要加强自我营养知识的学习,根据自己每天的训练量,合理选择三餐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处于单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第三,在具体选择食物时,要注意重视主食的摄入,如:米、面、馒头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运动者充足的能量。要避免选食过多的肉类,目前国内的运动者蛋白质缺乏已很少见,吃过多的肉食不仅不会给你能量,相反会对人体带来许多危害,如: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同时带入过多的脂肪,长期下去会引起高血脂、冠心病等。另外,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例要适宜,应多食牛奶和

运动营养学结课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意识逐渐加强,由此给运动营养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使我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并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对运动营养学的研究与应用做一系统的阐述是有必要的。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 e's living standard, the national fitness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s g radually, the sports nutrition job raised newer, taller requirement.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 hina, and to promote mass sports activities,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whole nation, on sports nutri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o make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is necessary 【关键词】运动营养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Sports nutrition research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前言:运动、营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关系,对掌握营养、运动在整个机体的功能与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将帮助人们运用营养手段来调节机体的免疫状况,增强运动能力,维持身体健康 一、运动营养的重要性 运动的目的不仅要健身,还要有目标,所以运动员的活动量及压力也较大,因此饮食营养的配合则更加重要了,其中以对体能依赖性较大项目如马拉松、滑雪、自由车、十项全能、铁人三项、球类比赛等尤为显著。其次,营养的应用包含了运动选手体重、身体组成比例之控制、训练期、赛前、赛中、赛后恢复期之饮食调配。 运动员与想提高体适能的人也是一样,骨骼和肌肉组织必须适合于运动的需要,人体的马达——心脏及肺必须锻炼得强壮有力,当身体经过完善的调整,情况良好,体内蓄备足够的能量,加上大脑的沉着、果断及机智,才能克敌制胜,创造惊人的纪录以及达到健康的体适能。杰出纪录与健康的体适能要有强壮的身体,再接受合理的训练,且在摄取足够食物的条件下,才能缔造出。即使是每日不断从事强度训练的选手,若参加比赛时,在营养摄取上不考虑到生理或卫生学上的要求,则必将削减运动能力。因为营养对运动员或任何想保有健康的人关系甚为重大,所以营养因素须经过改善的意义在于: ●提高训练效果。 ●比赛时使身体能作最高度的发挥。●活动后,提早消除疲劳。 ●修补身体的器官提升生活质量。 二、运动营养学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1.运动员合理营养学的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对运动员体力,技能及心理能力的发掘几近人类生理能量的极限,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实力相差无几,比赛的成功与失败之间往往只有百分之几秒或几厘米的差距。为了在竞赛中获胜,运动员平时除了要加强科学训练和科学恢复措施之外,还必须注重合理的膳食营养。膳食营养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营养与科学训练相结合,有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如果营养不当,不但会降低运动能力,还会影响到运动后的恢复和健康水平。运动员从事竞技体育训练,机体经常处于生理应激状态,如糖原耗竭,体液大量丢失,氧化过程增强,酸性物质堆积等一系列变化,只有通过合理的营养物质调节器官,组织和细胞功能,才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促进其运动后的恢复。 2.全民健身活动与合理的营养膳食搭配对国民体质影响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解读报告 屈中乾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即将颁布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作总体的说明和分析,以便增进体育教师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形势的了解,从而坚定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1、基础性 九年义务教育在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程。强调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自主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形成敢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坚强意志品质;具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健康体魄;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 2、实践性 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的课程。关注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的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健身性 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负荷适宜的身体练习,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综合性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育人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是以体育教育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努力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2)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3)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4)使学生掌握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的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1)强调运动兴趣的激发和保持,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2)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从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入手,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式方面,力求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一、合理营养与运动关系 合理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后的体力恢复,使锻炼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对锻炼者的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过程、运动后体力的恢复及防止运动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一)合理营养提供运动需要的能源物质 任何形式的运动均以热能的消耗为基础,但体内能源贮备中,如果无充足可利用的能源物,即当体内糖原水平极低而不能满足不断合成能量的要求时,需要注意摄取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肌糖原贮备。维生素也同样重要,因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多数是辅酶Q是组成成分或激活剂,而这些酶对能源物质在人体内的贮存或分解极为重要。 (二)肌纤维中能源物(糖原)的水平与运动外伤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研究报告指出,当肌纤维中糖原耗尽时,人体控制级纠正运动的能力会受到损害,运动外伤的发生增加。如在运动前提高体内肌糖原的水平及促进运动后糖原的恢复,将起到预防外伤发生的作用。 (三)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 运动能力恢复的关键在于恢复身体的代谢能力,这包括肌肉及肝脏的糖原贮备、关键酶的浓度(B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体液、微量元素(如铁)平衡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等。这些代谢能力的恢复主要借助合理营养的措施得以实现。 (四)合理营养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 引起人体运动能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如脱水、体温调节障碍引起的体温增高、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的代谢紊乱、能源贮备物的耗损等,故若增加合理营养,有助于延缓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 二、提高运动能能力的营养措施 (一)补充耗竭能源物质 运动中最直接和迅速的能源物质为三磷酸腺苷(ATP)。ATP的贮存量极少,需要不断合成。当体内糖原大量消耗时,ATP的合成速度延缓,运动能力下降。(二)补水

在健身房运动饮食计划方案

在健身房运动饮食 计划方案

在健身房运动饮食计划 1、训练前2-3个小时,相当于下班前1-2个小时 上班族一般五、六点钟下班,加上去健身路上所需要的时间,大概6-8点之间能够开始训练。而这时距离午餐已经很长时间了,中午摄入的能量也消耗殆尽,难以满足大强度训练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在午餐后3-4小时,即训练前2-3小时,安排一次加餐,可保证持续的氨基酸供应,以及训练时的充沛体能。 这个时间段的加餐也很有讲究,面包、麦片、豆奶粉等高糖类食物是首选。这些食物富含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可作为运动时的能量来源。另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分量较少的加餐约需2-3小时消化,这样能够让你在2-3小时后的训练过程中不感觉饥饿,体力充沛,也不会因为吃得太多而感觉肠胃不适。 2、训练前和训练过程中,到达健身房进行训练期间 健美爱好者进行力量训练前和运动间歇,应该补充适量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运动饮料,可促进身体吸收和利用血糖,延缓疲劳的产生,让增肌训练过程中有持续不断的能量供应,保护肌肉不会因为能量不足而分解,增肌效果更好。

这个时间段适合选择吸收更快的含糖食物进行补充,如香蕉、葡萄干、运动饮料等,体积小、更容易吸收,能够满足增肌训练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让训练的疲劳点推后。补充量大于1克/公斤体重,以70公斤的健美爱好者来说,大约需要70克,相当于700毫升运动饮料或者2根香蕉。 在力量训练前,补充6克氨基酸/蛋白质也能够增加肌肉的合成速度,能够安排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质的充。 3、训练结束后,到达更衣室,尚未离开健身房 训练2小时之内,是修复肌肉,促进恢复的黄金时间段,这段时间安排快速吸收的高营养密度的加餐是增肌的关键。 运动后2小时内,至少补充25克氨基酸/蛋白质和1。2克/公斤富含糖的食物。以70公斤健美爱好者为例,大约需要在2小时之内补充84克碳水化合物,大约500毫升运动饮料加上1根香蕉。 4、睡前加餐 如果训练后,睡前饿了怎么办?营养专家不推荐吃几片面包或者吃些面条等食物,因为晚间体力活动较少,选择主食类的食物进行加餐,大量碳水化合物无法消耗,会转变成脂肪堆积起

体育健身与合理营养

体育健身与合理营养 一、合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作用 1、合理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合理营养是指膳食中应该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要素,社与体 内的事物易于消化和吸收,并能增进食欲,对身体无害。其中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 合理营养对机体代谢平衡的影响。 机体代谢包括: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营养素供给失衡会导致机体 代谢活动发生紊乱,从而破坏正常的健康状态,使人体逐渐失去健康,甚至生病。 举例: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眼睛干涩,严重会导致夜盲症;此外 还会影响身体对钙素的吸收;钙缺乏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人体易疲劳,甚至导致坏血病等;缺乏维生素B1易得皮肤病,严重的会发生脚气病等;蛋白质缺乏会引起贫血与水肿等。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钙、磷、铁、锌、碘等)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如,缺钙(合并缺乏维生素A、D,详细解说钙缺乏对儿童、成人、以及老年人的健康的影响);青春期缺铁性贫血是由缺铁引起的;缺锌易导致少年儿童智力发育缓慢,并影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育;缺点易导致甲状腺肿大。

营养过剩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比如:因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因肥胖导致的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通过合理营养可以达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效果。 2、合理营养对智力的影响(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3、通过合理营养可以达到塑身健体的目的。 二、体育锻炼与营养补充 1、体育锻炼与糖 糖在人体中的储备,肌糖原、肝糖原和血糖三种形式。 2、体育锻炼与脂肪 在低强度(小雨最大吸氧量的55%)、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过程中脂肪是主要供能物质。 可解释体育锻炼何以能有效预防肥胖;能有效预防高血脂症的发生(降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密度脂蛋白。) 3、体育锻炼与蛋白质 蛋白质主要功能:供能,维护神经系统,调节体液平衡,构成细胞组织,控制遗传信息,参与凝血过程,调节生理功能。

运动员营养配餐食谱

运动员营养配餐食谱 运动员食谱概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仅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和合理的营养。合理营养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器官功能的调节,对运动员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合理营养加上严格的科学训练,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基本保证。 一.营养原则: 1、能量需求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能量代谢强度大。具体的能量需要量主要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密度和持续时间。运动员一日能量的总消耗量由基础代谢、运动消耗、食物的生热效应及其他活动四部分组成。我国运动员能量供给标准是50~60kcal/kg。 2、蛋白质的摄入提供足量优质的蛋白质,对于补充运动员的消耗,增加肌肉力量,加速疲劳的恢复都很有帮助。优质蛋白质应该占总的蛋白质的摄入量30%以上,应多采用谷类食物和豆类食物混合食用的方式。蛋白质的供给量为1.5~2.5g/kg。 3、脂肪的摄入脂肪的产能量高,体积小,是运动员较理想的储能形式。中等强度的运动项目,短时间内的能量消耗来自脂肪和糖类,1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脂肪能量的利用率逐渐增加,在耐久运动中,脂肪可供约80%的能量。运动员不宜从饮食中摄入过多脂肪,因为脂肪不易消化,代谢时耗氧量高,会影响氧的供给。我国运动员膳食中每天的脂肪量应为总能量的25%~30%。 4、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糖类是运动员最理想能量来源。因为它的分子结构比蛋白质、脂肪简单,容易被机体吸收,氧化时耗氧少,产能效率高。在运动前、运动中适量补给葡萄

糖,有利于运动中维持血糖水平。运动员的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应为总能量的50~60%,缺氧运动项目为65~70%。 5、补液原则运动员补液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人体质、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情况和环境因素,以及以往的经验,及时补液。最好在运动前、中进行预防性补液,避免脱水的发生,防止运动能力的下降;运动后及时补液,促进恢复。补液原则应遵循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液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加重。补液的总量一定要大于失水的总量。适量正确选择运动饮料。 6、钠、钾、镁的摄入由于钠、钾、镁、钙对维持神经信息传导和肌肉收缩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员因出汗量大,随汗液丢失的量增加,运动员对钠、钾、镁的需求量高于普通人。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钠、钾、镁的适宜摄入量分别为:钠<5g(高温环境训练<8g),钾3~4g,镁400~500g。 7、钙、铁、锌的摄入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对钙的需求也不同。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1500mg。大运动量项目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下训练或比赛时的钙摄入量可考虑上限,即1500mg。运动加快铁和锌的代谢,使铁和锌,吸收受到影响,排出增多。这些都增加了运动员对铁和锌的需求量。推荐的中国运动员每日铁和锌的适宜摄入量均为20mg,大运动量或高位环境下训练或比赛为25mg。 8、维生素的摄入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与机体运动强度,食物中含量及气温条件等因素有关。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1适宜摄入量是3~5mg/d。运动训练可能增加维生素B2的需要量。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2适宜摄入量是2~2.5mg/d。由于运动引起代谢途径加速,建议运动员和活跃人群的维生素B6摄入量应增加。我国推荐的维生素B6适宜摄入量是2.5~3mg/d。维生素B12缺乏是很少见,但对完全素食的运动员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B12,因完全素食人群容易发生缺乏。运动可能使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一次运动可使机体血液

浅谈运动与营养

浅谈运动与营养 学生姓名:张铕学号:20085172122 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教师:邱烈风职称:讲师 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创造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健康是生命的象征、幸福的保证。用健康的身心享受生活,提高生命质量,是现代人新的生活理念。运动与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免疫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运动、营养、免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了解它们的关系,对掌握营养、运动在整个机体的功能与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将帮助人们运用营养手段来调节机体的免疫状况,增强运动能力,维持身体健康。 关键词:运动与营养;健康 健康长寿是一直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美好的理想,所以运动和营养是必须的。运动营养学研究运动员在不同训练和比赛情况下的营养需要、营养因素与机体功能、运动能力、体力适应以及防治运动性疾病的关系,从而提高运动能力。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与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员选材学、病理学、临床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化学、中医养生学、烹饪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确良联系。 一、运动与营养起源 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营养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有人将运动营养学视为应用营养学或特殊营养学。 我国著名运动营养学家陈吉棣教授认为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

动员在不同的训练或比赛情况下的营养需要、营养因素和机体机能,运动能力、体力适应和恢复以及与运动性疾病防治关系的科学。它是研究内容十分广泛的一门学科,其研究目的是为运动员适应运动强度供给能量提供理论依据,为运动员延迟疲劳和加快恢复,提高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提供合理膳食结构计划。营养是恢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营养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的机能状况。相反,营养不合理,将会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运动能力下降,甚至产生疾病和创伤。 由于运动营养补充对运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认识,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体育院校和高校体育院(系)都相继开设了运动营养学课程。运动营养专业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二十多年来,我国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在世界各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运动营养知识和方法手段的运用与指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运动营养学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为指导社会文明、促进人民健康、提高国民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运动与营养的概念概述 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员的营养需要,利用营养因素来提高运动能力,促进体力恢复和预防疾病的一门科学。运动营养学是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营养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所以有人将运动营养学视为应用营养学或特殊营养学。 营养是指人体从外部环境摄取、消化、吸收与利用食物和养料的综合过程。合理营养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和促进运动后机体的恢复,合理营养支持运动训练,是运动员保持良好健康和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机体的恢复和伤病防治均有良好的效果。合理营养为运动员提供适宜的能量;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机体的恢复;合理营养可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合理营养有利于解决运动训练中的一些特殊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word版本)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 水平一(1~2年级) 一、运动参与. 11 二、运动技能. 11 三、身体健康. 1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 水平二(3~4年级) 一、运动参与. 20 二、运动技能. 20 三、身体健康. 24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 水平三(5~6年级) 一、运动参与. 30 二、运动技能. 30 三、身体健康. 35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 水平四(7~9年级) 一、运动参与. 42 二、运动技能. 43 三、身体健康. 47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 一、教学建议. 52 二、评价建议. 55 三、教材编写建议. 6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 附录. 67 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 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 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范本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

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校园安全常识: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合理营养是运动员保持良好训练状态的物质基础,对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体力适应过程、运动后体力的恢复及防止运动性疾病有良好作用。 一、与运动能力下降有关的营养因素 1、能源物质的耗竭 运动中最直接和迅速的能源物质为三磷酸腺苷(ATP),ATP的储存量很小,需要不断的合成。当体内糖原大量消耗,ATP合成速度延缓,运动能力下降。 2、脱水 运动中大量出汗使体液尤其是血浆容量减少。 3、体温增高。 4、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酸性代谢产物使体液PH值下降,血液中PH下降会降低神经传导和骨骼肌对乙酰胆碱的反应。 5、电解质丢失 电解质丢失会影响体内离子平衡 6、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缺乏或不足时也可是体内环境稳定性破坏。

二、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1、运动员的食物在数量上应满足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消耗,使运动员能保持适宜的体重和体脂,在质量上应保证全面的营养需要和适宜的配比。能源物质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应使用于不同项目运动训练的需求。一般情况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2%~15%、脂肪30%左右(以不大于35%总热能为宜)、碳水化合物55%~70%。 2、食物应该是营养平衡和多样的,具有肉、鱼、禽、蛋、豆等高蛋白质,奶及奶制品,蔬菜和水果,谷类食物(包括米、面和适量的杂粮),以及脂肪和糖等纯热量食物。一个参加集训的运动员,当其热能消耗量为14644~18410kj (3500~4400kcal) 时,一日的基本食物中应有300~400g肉类、250~500ml牛奶、500g以上的蔬菜、300~400g主食、少量的豆腐或豆制品等成分,热量不足或过多时可用主食、油脂或甜食调剂。 3、运动员的食物要求浓缩、体积重量小,一日食物总重量不超过2、5kg 4、一日三餐食物热量的分配应根据训练或比赛任务安排,上午训练时,早餐应有较高的发热量并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下午训练时,午餐应适当加强,但要避免胃肠道负担过重。晚餐的热量不宜高,以免影响睡眠。一般情况下,早、中、晚三餐的热能大至为30%、40%、30%左右。在大运动量训练时,热能消耗量增加为20202~25106kj(5000~6000kcal)或更多时,可考虑加餐的措施。因训练时间长饮食受限制,可采用增加点心或快餐的办法,但应注意增添食物的全面营养和

适度运动和合理营养对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浅谈适度运动和合理营养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现在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当然健康在提高生活质量上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多年的科学研究表明,适度运动和合理营养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追求生活质量的当今人群中,都无一例外的应该对适度运动和合理营养有所了解,还应该付诸实践。 那么,什么是适度运动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1、通俗的说法:除去过强、过弱的运动,而余下的“不强不弱”的运动叫适度运动。这种解释虽然明白,但确实不好衡量。但我们有更专业,更科学的说法。 2、科学的说法:最大氧气摄取量在50%--70%之间的运动强度叫适度运动。这是日本池上晴夫对500多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根据自行车测力计进行运动负荷的测验,以心率为基准,制定出来的适度运动强度的标准。即,最大氧气摄取量的安全上限是70%的运动强度,超过70%的强度则不安全;最大氧气摄取量的有效界限是50%的下限,不到50%的强度则运动效果差。 3、我们还有一种心率测定法:适度运动也可以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对应心率来便捷地测定。对于60—70岁的人来说,脉搏100--120次/分,为适度的运动强度。 4、更简单的是自我感觉强度(RPE) 测定法:RPE分为轻松、有点吃力、吃力、很吃力、非常吃力。自我感觉“有点吃力”和“吃力”为适宜的运动强度。感觉“轻松”则强度不够,感觉“很吃力”或“非常吃力”,则过度了。 运动,坚持长期的运动,人的脑内就能够分泌出活跃大脑细胞、增强生理机能的多种荷尔蒙,这就有利于使人保持一种舒畅、平衡的心情,会让人在不经意间面

带微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往好的方面想。与此相反,人在恐怖的时候,脑内就会分泌肾上腺素;人在情绪紧张时,脑内就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荷尔蒙会把身体的信息传给大脑,从而整个身体就会紧张起来,甚至产生恐惧、害怕的情绪。如果一个人经常发怒,情绪紧张,就会产生有毒的荷尔蒙,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生病。 运动不仅可以让人健康,强壮体魄,还能让人放松身体,产生快乐。运动和一个人的“微笑”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身体内分泌出来的“快乐素”对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而人也只有通过体育锻炼,坚持运动,才能让“脑内吗啡”源源不断地分泌出来,使人的情绪越来越好,心态越来越健康,大脑越来越聪明。这就是适度运动与一个人的健康的关系,是它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起到的作用。 下面来研究一下什么是合理营养,以及它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合理营养的核心内容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营养配餐的理论依据(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3)食物成分表(4)营养平衡理论。这就是合理营养,接着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它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缺乏某些营养素会引起营养缺乏病,如缺钙引起的佝偻病,缺铁引起的贫血等等。某些营养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