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

会小企01表附表3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这 3个项目仅适用于小企业

(外商投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的3项基金。

?利润归还投资这个项目仅适用于小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损益表

损益表 百科名片 损益表(美国英语为:income statement,缩写为:IS;英国英语为:profit and loss account。),又称为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 作用 目的 企业的经营成果通常表现为某个时期收入与费用配比而得的利润或亏损。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利润和亏损,编入损益表的必须是按照收入确认原则确定的当期收入和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与之相应的费用。编制损益表的目的是把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提供给报表使用者。损益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有助于他们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 损益表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评估投资的价值和报酬,进而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程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损益表可作为经营成果的分配依据 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各项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项目,最终计算出利润综合指标。损益表上的数据直接影响到许多相关集团的利益,如国家的税收收入、管理人员的奖金、职工的工资与其他报酬、股东的股利等。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作用,损益表的地位曾经超过资产负债表,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2 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损益表能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有助于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筹资等各项活动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都可以从利润数额的增减变化中综合的表现出来。通过将收入、成本费用、利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对比,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而年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和效率。 3 损益表可用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 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损益表揭示了经营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的收支净额的详细资料,可据以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报表使用者所关注的各种预期的现金来源、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如股利或利息、出售证券的所得及借款得清偿,都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收益水平在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具有重要作

损益表定义

损益表定义 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或利润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a certain period)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它是一张动态报表。损益表可以为报表的阅读者提供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所需要的有关资料, 可用来分析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 公司的经营成本, 作出投资价值评价等。 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其利润构成部分先列示销售收入,然后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利润;再减去各种费用后得出营业利润(或亏损);再加减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后,即为利润(亏损)总额。利润分配部分先将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得出税后利润;其下即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如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的利润分配部分如单独划出列示,则为“利润分配表”。 [编辑] 制作损益表过程 在财政年度末,所有帐目必须平帐。所有帐目的余额都需放在试算表(Trial Balance)里。会计师需根据簿记上的资料制作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部分公司除制作这两个财务报表外,还会制作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公司会先计算公司的净销售和销货成本,得到这两个项目的数目后就可计算毛利(Gross Profit/Loss)。将收入和支出的总和相减后就可计算纯利亏损(Net Income/Loss)。以下会有几条

重要公式: 计算毛利(Gross Profit/Loss)的方法: 毛利= 净销售(Net Sales) - 销货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净销售= 销售(Sales) - 销货退回与折让(Sales Returns and Allowances) 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Beginning Inventory) + 购货(Purchases) - 购货退回与折让(Purchase Returns and Allowances) + 购货运费(Freight-Out/Delivery Expense) - 期末存货(Ending Inventory) 计算纯利的方法: 纯利= 所有收入(Revenue) - 所有支出(Expenses) [编辑] 损益表的重要作用 损益表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可以用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成果,评估投资的价值和报酬,进而衡量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程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损益表可作为经营成果的分配依据。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各项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项目,最终计算出利润综合指标。损益表上的数据直接影响到许多相关集团的利益,如国家的税收收入、管理人员的奖金、职工的工资与其他报酬、股东的股利等。正是由于这方面的作用,损益表的地位曾经超过资产负债表,成为最重要的财务报表。 2、损益表能综合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可以有助于考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 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 (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

中外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的比较

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企业的经营成果通常表现为某个时期收入与费用配比而得的利润或亏损。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利润和亏损,编入损益表的必须是按照收入确认原则确定的当期收入和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与之相应的费用。编制损益表的目的是把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担供给报表使用者。损益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有助于他们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有助于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在损益表准则起草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单独的损益表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互比较。我国起草损益表准则,本着既要借鉴国际惯例,又要符合中中国情这一原则,根据宏观管理的要求和各方面对企业经营成果指标的需要,才制定了统一的损益表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分为引言、正文、附则三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说明了该准则规范的范围,即规范企业向外报送的损益表应提供的资料。正文部分分为定义、基本要求、报表项目、报表结构、报表附注五个段落。定义段给出了19个概念,为损益中的项目作了界定,为损益表的编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准则和正确使用准则提供了依据。基本要求规定了编制损益表的时间要求、货币单位、以及标明企业的名称、计算损益的会计期间、报表编号和编制比较损益表的要求、报表项目首先说明“损益表按照营业毛利润、营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类,列示企业利润总额和税后净利润的构成以及利润分配的情况。”然后分别详细界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的内容,并叙述了利润计算程序。报表结构说明损益表的格式一般采用多步式。报表附注说明报表附注中应包括的内容。附则中说明了该准则解释权的归属,与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时的处理方法以及生效日期。二、比较由于大多数国家没有单独的损益表准则,以下仅就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征求意见稿)》、《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997年修订)以及一些国家损益表方面的规定作一比较。(一)关于营业收入的范围与分类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附营业务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呈多样性,既搞工业、又搞商业,还搞旅游、房地产等,已经分不清哪些是主营,哪些是附营,有些附营业员业国所取得的收入甚至已超过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故我国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不再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附营业务收入。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30份意见书“经营成果的报告”关于损益表格式及内容列有收入、费用、正常项目得利和损失、持续经营利润、中止经营损益、非常项目利得和损失、会计原则变更累计影响、净收益等项目。格式中关于营业收入仅列出“收入”一项,但填报收入时,可将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合并为一项,也可将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投资收益单列。可以看出,美国只是从大类上规范损益表项目。而我国损益表项目的规范较严格。国际会计准则中分为“收入”、“其他经营收益”两项来列示营业收入。[!--empirenews.page--] (二)关于费用国际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在收益表内或收益表附注中用一种分类对费用进行分析,该分类以企业范围内收益和费用的性质或其功能为基础。”目前,主要有种费用分析方法:第一种分析称为费用性质法(或称“支出性质法”)。费用按其性质(例如,折扣、原材料购买成本、运输费用、工资和薪水、广告费用)在收益表内以总额反映,不在企业范围内不同的功能单位之间再分摊。这种方法只用于许多较小公司,将经营费用在各功能单位中进行分摊是没有必要的。第二种分析称作费和的功能分类法或“销售成本”法,它将费用按其功能划分为销售成本、销售或管理费用等部分。这种方法通常能向使用者提供比按性质进行费用分类更相关的信息,但将费用分摊给各功能单位可能具有随意性且涉及到相当多的判断。在这种分析法下,将费用划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其他经营费用等。选择销售成本法还是支出性质法依赖于历史和行业因素,以及企业组织的性质。两种方法均能提供哪些成本可能随企业的销售或生产水平直接或间接发生变化的信息。由于每种列报方式对不同类型企业经营业绩组成要素的分类来作出方法选择。但是,由于关

损益表的比较

损益表的比较 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企业的经营成果通常表现为某个时期收入与费用配比而得的利润或亏损。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的利润和亏损,编入损益表的必须是按照收入确认原则确定的当期收入和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与之相应的费用。编制损益表的目的是把企业经营成果的信息,担供给报表使用者。损益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有助于他们解释、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有助于解释、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 在损益表准则起草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没有单独的损益表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互比较。我国起草损益表准则,本着既要借鉴国际惯例,又要符合中中国情这一原则,根据宏观管理的要求和各方面对企业经营成果指标的需要,才制定了统一的损益表准则。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分为引言、正文、附则三个部分。其中,引言部分说明了该准则规范的范围,即规范企业向外报送的损益表应提供的资料。正文部分分为定义、基本要求、报表项目、报表结构、报表附注五个段落。定义段给出了19个概念,为损益中的项目作了界定,为损益表的编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准则和正确使用准则提供了依据。基本要求规定了编制损益表的时间要求、货币单位、以及标明企业的名称、计算损益的会计期间、报表编号和编制比较损益表的要求、报表项目首先说明“损益表按照营业毛利润、营业净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类,列示企业利润总额和税后净利润的构成以及利润分配的情况。”然后分别详细界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的内容,并叙述了利润计算程序。报表结构说明损益表的格式一般采用多步式。报表附注说明报表附注中应包括的内容。附则中说明了该准则解释权的归属,与其他法律、法规相抵触时的处理方法以及生效日期。 二、比较 由于大多数国家没有单独的损益表准则,以下仅就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损益表(征求意见稿)》、《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997年修订)以及一些国家损益表方面的规定作一比较。 (一)关于营业收入的范围与分类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附营业务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呈多样性,既搞工业、又搞商业,还搞旅游、房地产等,已经分不清哪些是主营,哪些是附营,有些附营业员业国所取得的收入甚至已超过主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故我国具体准则(征求意见稿)不再将营业收入划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附营业务收入。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30份意见书“经营成果的报告”关于损益表格式及内容列有收入、费用、正常项目得利和损失、持续经营利润、中止经营损益、非常项目利得和损失、会计原则变更累计影响、净收益等项目。格式中关于营业收入仅列出“收入”一项,但填

教您如何编制损益表和利润表

精心整理 教您如何编制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 (1)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情况的报表。通过损益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编报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构成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分析企业的赢利能力。 ???损益表可分为表首、基本部分和补充资料三个构成部分。 ???态报表。???“本月数”?????? ???润。 ???总额。 ??????(2)??????①“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②“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③“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内容和“应交税金”科目发生数综合分析填列。 ???④“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营业外所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应交税金”等科目的发生额综合分析填列。 ???⑤“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 ???⑥“ ???⑦“ ???⑧“ ???⑨“”科目发???⑩“ ???⑩“ 列。 ???⑥“”科 ???⑩“ ???⑩利润表各项目“行次”的关系为: ???10行=1行-4行-5行 ???18行=10行+11行-14行-15行-16行 ???27行=18行+19行+22行+232页-25行 ???30行=27行-28行 ???(3)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填制方法

利润表:(一)利润表的内容与格式: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实现情况和费用耗费情况;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在利润表中,收入应当按照其重要性分项列示;费用应当按照其性质分项列示;利润应当按照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利润的构成分类分项列示。 一般情况下,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3)构成利润总额的各项要素。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收益(亏损以“-”表示)、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得出。(4)构成净利润的各项要素。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概括地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 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般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支出等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在我国,利润表一般采用多步式,具体格式和内容见表10-3。 (二)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年度、半年度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反映两个年度或者相关两个期间的比较数据。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提供比较利润表,所以,利润表各项目需要分为“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两栏分别填列。“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会计报表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制年度会计报表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本月数”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以下方法填列: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

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利润分配表 1、定义:是反映会计主体利润分配和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的会计报表。 2、作用:提供如下信息:会计主体的利润分配方向;会计主体的利润分配水平;年末未分配利润的结余情况。 3、结构和内容:多步式结构 利润分配表 编制单位:年度单位:

现金流量表 一、定义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全貌。 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年单位:元 项目行次金额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 收到的税费返还3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8 现金流入小计9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0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2 支付的各项税费13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8 现金流出小计2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22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23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 净额 25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8 现金流入小计29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30投资所支付的现金31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35 现金流出小计3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38 借款所收到的现金40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43 现金流入小计4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45 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4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52 现金流出小计5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55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6

损益表

损益表 损益表(Trading and Profit and Loss Account, 美式叫Income Statement) 损益表定义 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或利润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它是一张动态报表。损益表可以为报表的阅读者提供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所需要的有关资料, 可用来分析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 公司的经营成本, 作出投资价值评价等。 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其利润构成部分先列示销售收入,然后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利润;再减去各种费用后得出营业利润(或亏损);再加减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后,即为利润(亏损)总额。利润分配部分先将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得出税后利润;其下即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如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的利润分配部分如单独划出列示,则为“利润分配表”。 [编辑] 制作损益表过程 在财政年度末,所有帐目必须平帐。所有帐目的余额都需放在试算表(Trial Balance)里。会计师需根据簿记上的资料制作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部分公司除制作这两个财务报表外,还会制作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公司会先计算公司的净销售和销货成本,得到这两个项目的数目后就可计算毛利(Gross Profit/Loss)。将收入和支出的总和相减后就可计算纯利亏损(Net Income/Loss)。以下会有几条重要公式: 计算毛利(Gross Profit/Loss)的方法: ?毛利 = 净销售 (Net Sales) - 销货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净销售 = 销售 (Sales) - 销货退回与折让 (Sales Returns and Allowances) ?销货成本 = 期初存货(Beginning Inventory) + 购 货 (Purchases) - 购货退回与折让 (Purchase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与利润分配余额的合计数一般等于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如果本年进行了利润分配、调整了未分配利润就不能用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中净利润本年累计数,应该为利润分配账户期末余额+本年利润账户期末余额。 利润分配表 利润分配表反映的是某公司当年的净利润的分配情况和年末分配利润的情况。该表的编制是从公司净利润额开始的。 其科目分析如下: 可分配的利润 在公司的净利润中扣除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后即得可分配的利润总额。用公式表示为:可分配利润=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中外合资企业提取职工福利及奖励基金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在可分配的利润中扣除按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后即是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可分配的利润—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其中法定公积金是指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根据当年税后利润减去弥补亏损后所剩余额的10%强制计提的公积金;法定公益金是指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按5%一7%的比例从当年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职工福利设施支出的基金。 未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的利润指的是在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中扣除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金和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后的余额。用公式表示为 未分配利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已分配优先股股利—任意公积—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式中,已分配优先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派发给优先股股东的利润额;任意公积金是指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从可分配利润中自由计提的公积金,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的风险和不测;已分配普通股股利是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而派发给普通股股东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额权益归公司投资者所有。 利润分配表一般根据“利润分配”科目有关明细账的发生额进行编制。股份制企业利润分配表的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一)报表各栏目的填列方法 报表中的“本年实际”栏,根据当年“利润”及“利润分配”科目及其所属各明细账的记录分析填列。

教您如何编制损益表和利润表

教您如何编制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 (1)损益表的结构和内容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或亏损情况的报表。通过损益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编报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构成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分析企业的赢利能力。 损益表可分为表首、基本部分和补充资料三个构成部分。 ①表首。表首应填写编报单位名称,编报日期应填写×月份、×季度、×年度。损益表是反映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报表。 ②基本部分。损益表的基本部分反映企业在报告期间的经营收支和盈亏形式的情况。各项目的金额栏部分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两项。本月数是指当月的实际发生额,本年累计是指从年初一月份起至编表报告期止累计实际发生额。根据两栏资料,既可以了解本期利润的完成情况,又能掌握全年利润完成的进度。 损益表基本部分的内容,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由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由主营业务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计算出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企业的利润总额。 净利润。净利润由利润总额按所得税率计算应交的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

(2)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损益表的各个项目,均可根据有关会计账户本期的实际发生数来填制。填制方法如下: ①“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②“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 ③“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内容和“应交税金”科目发生数综合分析填列。 ④“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营业外所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应交税金”等科目的发生额综合分析填列。 ⑤“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⑥“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⑦“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填列。 ⑧“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损益及利润分配表-名词解释

损益及利润分配表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其利润构成部分先列示销售收入,然后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利润;再减去各种费用后得出营业利润(或亏损);再加减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后,即为利润(亏损)总额。利润分配部分先将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得出税后利润;其下即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如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的利润分配部分如单独划出列示,则为“利润分配表”。 1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非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发生时是在贷方,每到月末要在借方转入本年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月末没有余额,所以就没有借贷差。累计栏填写本会计年度截至到本期的累计发生额。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对待。主营业务收入可以记录本月发生额也可以设置累计发生额栏。 主营业务收入区别于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商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及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材料销售、技术转让、代购代销、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2主营业务成本:指公司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主营业务成本” 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下应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3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以及为销售本公司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等。 4营业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税附加等。三资企业此项指标只含消费税和资源税。填报此项指标时应注意,实行新税制后,会计上规定应交增值税不再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无论是一般纳税企业还是小规模纳税企业均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单独反映。根据企业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 6主营业务利润:又称基本业务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h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h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发表时间:2003-1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发表时间,2003-11-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是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利润或亏损信息的会计报表。反映 企业截止报告期末利润分 配和未分配利润结余情况。利润表列报的数据均为时期数,即报告会计期间发 生的数据。 格式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标准格式如下: W上市公司“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2001年度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 2001年度项目注释合并公司一、主营业务收入 32 4,455,064,776.93 减:主营业务成本 32 3,434,439,752.26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3 179,511,205.51 二.主营业务利润 841,113,819.16 加:其他业务利润 34 1,064,530.85 (33,873.17) 减:营业费用 273,634,648.34 管理费用 273,123,916.21 64,918,017.02 财务费用 35 (3,278,580.17) (22,524,031.60) 三.营业利润 296,569,303.93 (42,427,858.59) 加:投资收益 36 198,305,490.51 441,211,148.85 营业外收入 37 18,476,084.14 721,695.55

减:营业外支出 38 11,498,662.75 331,143.80 四.利润总额 501,852,215.83 399,173,842.01 减:所得税 119,882,931.48 25,426,624.28 少数股东损益 8,222,066.62 五.净利润 373,747,217.73 373,747,217.73 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数 31 (32,755,679.02) (32,755,679.02) 加:年初未分配利润 11,518,859.92 11,518,859.92 其他转入数 31 3,076,539.11 3,076,539.11 六.可分配利润355,586,937.74 355,586,937.74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7,374,721.77 37,374,721.77 提取法定公益金 18,687,360.89 18,687,360.89 七.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 299,524,855.08 299,524,855.08 减: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168,713,328.88 168,713,328.88 应付普通股股利 126,194,388.20 126,194,388.20 八.未分配利润 31 4,617,138.00 4,617,138.00 注:一些上市公司将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单列,上表系将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连续列示。 主要项目 收益 收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增加 的股东权益,但不包括因股东出资而增加的权益。 如果经济利益的增加与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相关,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就应当在利润表内确认为收益。 收益的分类 利润表内确认的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