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题目及答案

基础工程题目及答案
基础工程题目及答案

第二章 浅基础设计基本原理

1、根据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B ?

A 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C ?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 C ?

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 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 A ?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 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 B ?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 C ?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 倾斜

8、 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 B ?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

C 扩展式基础

9、 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 C ?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B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C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 ?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3、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C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 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B ?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5、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 C ?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 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B .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绛

C 会产生很大沉降

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D 。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8、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 B 。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19、下列基础中, A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 B 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A

kmax 1.2a p f ≤ B k a p f ≤和kmax 1.2a p f ≤ C k a p f ≤或kmax 1.2a p f ≤ D k 1.2a p f ≤或kmax a p f ≤ 21、公式

a b d m k c f M b M d M c γγ=++中,承载力系数由 B 确定。

A k c

B k ?

C k c 和k ?

D k c

及b 22、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高度由 C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23、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为减小由上部结构传至软弱下卧层表面的竖向应力,应 B 。

A 加大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B 减小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C 加大基础埋深,加大基础底面积

D 减小基础埋深,减小基础底面积

24、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 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B 。

A d=5.68m

B d=7.03m

C d=8.03m

D d=6.03m

25、计算基础沉降,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单层排架结构,柱基、框架结构,高层建筑应依次控制其 C 。

①倾斜;②局部倾斜;③沉降量;④沉降差

A ①③④②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26、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B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

27、考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D 。

①设置沉降缝;②设置圈梁;③调整某些设计标高;④减轻建筑物自重;⑤控制长高比;⑥采用非敏感性结构;⑦减小基底附加

压力

A ①②④⑥⑦

B ②③④⑦

C ①②③⑥⑦

D ②④⑥⑦

28、下面有关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当地基中存在承压水时,可不考虑其对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

B靠近原有建筑物基础修建的新建筑物,其基础埋置深度宜小于原有建筑物基础埋深;

C当存在地下水时,基础应尽量埋在水位以下;

D如果在基础影响范围内有管道或坑沟等地下设施时,基础应放在它们的上面。

29、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A 。

A.基底压力p

B.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

C. A+B

D. A-B

30、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 。

A. 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

B. 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

C. 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

D. 上述三种说服都不对。

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BDE

A沉井基础B扩展基础C地下连续墙D地下条形基础E箱形基础

2、下列浅基础的定义哪些是正确的?ABDE

A.做在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

B.在计算中基础的侧面摩阻力不必考虑的基础;

C.基础下没有基桩或地基未经人工加固的,与埋深无关的基础;

D.只需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程序建造的、一般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基础;

E.埋深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的基础。

3、下列基础中哪些属于浅基础?ACDEGH

A.柱下单独基础;

B.沉井扩底墩基础;

C.墙下条形基础;

D.箱形基础;

E.地下室筏板基础;

F.人工挖孔墩基础;

G.交叉梁基础;

H.壳体基础。

4、下列哪些建筑不属于丙类建筑物?ACDG

A.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

B.高度100m及以下的烟囱;

C.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D.一般工业建筑;

E.次要的轻型建筑;

F.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G.3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H.高为5 层住宅。

5、地基基础设计时,国家规范对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有明确的规定。问何时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D

A.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

B.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

C.确定基础和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时。

D.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

F.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

E.计算地基变形时。

6、下列哪些值是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BEF

A.极限值;

B.标准值;

C.基本值;

D.设计值;

E.特征值;

F.平均值。

7、下列哪几条是减少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BCE

A.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沉降缝;

B.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

C.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型式或采用轻质材料作回填土;

D.加大建筑物的层高和柱网尺寸;

E.设置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8、某砖混结构,高4层,纵墙条形基础下遇到局部暗沟,沟宽2m,沟深1.5m,问下列哪些方法是合适的处理方法?BD

A.在暗沟处设置沉降缝;

B.用换土的方法将暗沟中的淤泥清除干净并回填至基础底面;

C.暗沟部位的墙身采用轻质材料;

D.用基础梁跨越暗沟,将荷载传到暗沟两侧的基础上。

9、列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所必须考虑的条件中,指出错误的论述:ABC

A. 在任何条件下,基础埋置深度都不应小于0.5m;

B. 基础的埋置深度必须大于当地地基土的设计冻深;

C. 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必须满足大于1/15 建筑物高度以满足抗滑稳定性的要求;

D. 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应考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10、《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指出下列情况中何种情况不需验算沉降:BD

A. 5层住宅,场地填方高度为2m,持力层承载力;

B. 6层住宅,场地无填方,持力层承载力;

C. 在软弱地基上,建造两栋长高比均为3.5的5层相邻建筑物,持力层;基础净距为2.5m;

D. 烟囱高度为35m,持力层承载力。

11、从下列论述中,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ABD

A. 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

B.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C. 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D. 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12、为解决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问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CD

A. 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B. 增大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

C. 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D. 采用无埋式筏板基础。

1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选取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时,指出那些因素能影响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取值:ACD

A. 土的类别;

B. 土的重度;

C. 土的孔隙比;

D. 土的液性指数。

三、简答题

1、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哪些原则?

2、基础设计时,合理分析方法与常规分析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什么叫基础的“架越作用”?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4、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将建筑结构分几类?

5、简述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的特点。

6、什么是地基、基础?什么叫天然地基?

7、验算建筑物沉降是否在容许范围内,为什么首先要区分变形特征?

8、当拟建相邻建筑物之间轻(低)重(高)悬殊时,应采取怎样的施工顺序?为什么?

9、设计刚性基础时,地基承载力越大,刚性角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10、天然地基上浅基础有哪些类型?

11、什么叫地基土的冻胀性?冻胀对建筑物有什么危害?地基土冻胀性分类所考虑的因素是什么?确定基础埋深则,是否必须把基础底面放到冰冻深度之下?

12、基础平均压力、基底平均附加压力、基底平均净反力在基础工程设计中各用在什么情况?

13、地下水位变化对浅基础工程有何影响?

14、什么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5、什么是地基土的标准冻深?

16、试述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区别。

17、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18、何谓补偿基础?

19、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哪些?

20、何谓软弱下卧层?试述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的要点。

21、什么情况下需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变形控制特征有哪些?

22、何谓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23、由于地基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建筑物裂缝有什么规律?

24、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的柱下单独基础处于3

17.5kN/m γ=的均匀的中砂中,地基承载力a 250kPa f =。已知基础的埋深为2m ,基底为2m ×4m 的矩形,作用在柱基上的荷载(至设计地面)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

1600kN

2、如图所示的墙下条形基础处于3

18kN/m

γ

=的均匀的粉质粘土中,地基承载力

a f =。已知基础的埋深为

1.5m ,所

受荷载如图中所示。试验算地基承载力(并计算偏心矩e )。

210kN/m

3、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 ,长20m ,埋深4m ,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由荷载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 =189kPa ,已知地下水位线位于地表下2m 处。求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五、计算选择案例题

1. 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 ,基础理深d =1.5m ,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距地表1.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米,

γ=18.0kN/m 3

;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5米,γ=19.0kN/m 3,φk =22o,C k =16kPa ;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6米,γ=17.0kN/m 3,φk =11o,C k =10kPa ;。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184kPa ;

B. 191kPa ;

C. 199 kPa ;

D. 223kPa 。

2. 某沉箱码头为一条形基础,在抛石基床底面处的有效受压宽度Be ˊ =12m,墙前基础底面以上边载的标准值为q k =18kPa,抛石基床底面以下地基土的指标标准值为:内摩擦角k ?

=30o,粘聚力c k =0,天然重度γ=19kN/m 3·抛石基床底面合力与垂线间夹角δˊ=11.3o。不考虑波浪力的作用,按《港口工程地基规范》(1T7250-98 )算得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竖向分力标准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数值?

k =30o时,承载力系数N γB =8.862, N qB =12.245) C

A. 7560.5kN/m ;

B. 7850.4kN/m ;

C. 8387.5kN/m ;

D. 8523.7kN/m 。

3.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 ,长20m ,埋深d =5m ,地下水位距地表2.0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5米,γ=18.0kN/m 3;第二层为粘土,层厚为10米,水位以上γ=18.5kN/m 3、水位以下γ=19.5kN/m 3,L I =0.73,e =0.83由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 =190kPa 。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 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D

A. 259kPa ;

B. 276kPa ;

C. 285kPa ;

D. 292kPa 。

4. 某矩形基础底面积为3.8m ×3.2m ,基底埋深在天然地面下1.5m ,设计地面高出天然地面0.5m 。已知上部结构传至基顶的竖向中心荷载为1250kN ,地基土重度为18.0kN/m 3。基底附加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D

A. 90 kPa ;

B. 98 kPa ;

C. 106 kPa ;

D. 116 kPa 。

5. 有一个宽度为3m 的条形基础,在基底平面上作用着中竖向轴心荷载2400kN 及力矩M 。问M 为何值时最小基底压力p min 等于零? B

A. 1000 kN m ;

B. 1200 kN m ;

C. 1400 kN m ;

D. 1600 kN m 。

6. 矩形基础底面积为4m ×3m ,在基底长边方向作用着偏心荷载1200kN 。当最小基底压力p min 等于零时,最大基底压力p max 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D

A. 120 kN m ;

B. 150 kN m ;

C. 170 kN m ;

D. 200 kN m 。

7. 某构筑物基础4×3m ,埋深2m ,基础顶面作用有偏心荷载F k =700kN ,其偏心距e F =1.3,基底边缘最大压力p max 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C

A .203.2kPa;

B .212.1kPa;

C .213.2kPa;

D .217.4kPa.

8. 条形基础宽2m ,基底埋深1.50m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0m ,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350KN/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土厚度为3米,天然重度γ=20.0kN/m 3,压缩模量Es=12MPa ;第二层为软弱下卧层,其厚度为5米,天然重度γ=18.0kN/m 3,压缩模量Es=4MPa ;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 z 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78kPa ;

B. 89kPa ;

C. 109kPa ;

D. 143kPa 。

9. 有一条形基础,埋深2m ,基底以下5m 和7m 处的附加应力分别为65kPa 和43kPa 。若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m 处,土的饱和重度

为γsat =18.0kN/m 3,该应力范围内的压缩模量E s=1.8MPa ,则基底下5m ~7m 深度范围土层的压缩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C

A. 10cm ;

B. 8cm ;

C. 6cm ;

D. 4cm 。

10.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荷重为F =160kN/m ,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 =100kPa ,基础埋深为d =1m ,条形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C

A. 1.0m ;

B. 1.5m ;

C. 2.0m ;

D. 2.5m 。

11. 拟设计独立基础埋深为2.0m 。若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 =226kPa 。上部结构荷重N=1600kN ,M=400kN-m ,基底处Q =50kN 。则经济合理的基底尺寸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3.8m ×4.6m ;

B. 3.6m ×3.2m ;

C. 2.4m ×3.2m ;

D. 2.8m ×2.6m 。 12. 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 =360kN /m ,弯矩M =25.0m/m kN ?。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 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1.8m ,则经济合理的基础高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280mm ;

B. 380mmm ;

C. 480mm ;

D. 580mm 。 本章参考答案

三、简答 1、答

(1)在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度。(2)控制地基的特征变形量不超过规范允许值,(3)满足基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答

常规分析方法仅考虑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忽略了彼此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而合理的分析方法以三者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两个条件为前提。 3、答

刚性基础能跨越基础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叫作基础的“架越作用”。其影响因素为基础与地基的相对刚度、土的压缩性以及基底下的塑性区大小。 4、答

( 1 )柔性结构:以屋架一柱一基础为承重体系的木结构和排架结构,它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很大顺从性,沉降差一般不会引起主体结构的附加应力。 ( 2 )敏感性结构:砖石砌体承重的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反应很敏感,它们在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同时,会引起结构中的次应力,甚至会在构件、墙体中产生裂缝。 ( 3 )刚性结构:烟囱、水塔等高耸结构物之下,整体配置的独立基础与上部结构浑然一体,使整个结构体系有很大刚度,当地基不均匀沉降时,基础转动倾斜,但几乎不会发生相对挠曲;此外,体形简单、长高比很小,通常采用框架剪力墙或筒体结构的高层建筑,其下常配置相对挠曲很小的箱形基础、桩基及其他形式的深基础,也可作为刚性结构考虑。 5、答

无筋扩展基础采用的材料一般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不高;设计时通过对基础构造的限制.即限制刚性角来保证基础内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基础的相对高度较大,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 6、答

地基是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天然地基是在基础建造时未经加固处理的天然土层。 7、答

由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地基变形的适应性不同,所以在验算地基变形时,要考虑对不同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地基变形特征来进行比较控制。 8、答

先重(高)后轻(低)施工顺序。以防止重的建筑物对轻的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9、答

设计刚性基础时,地基承载力越大,刚性角越小。因为地基承载力大,则基底反力大,在基础内产生的内力大,所以,减小基底尺寸,可减小内力,防止开裂,故刚性角小。 10、答

单独基础、条形基础、柱下十字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 11、答

(1)当地层温度降至0℃ 以下时,土体孔隙中的水分开始冻结,体积增大,形成冰晶体,未冻结区水分的迁移使冰晶体进一步增大,形成冻胀。(2)危害:如冻胀产生的上抬力大于作用在基底的竖向力,会引起建筑物开裂至破坏;当土层解冻时,冰晶体融化,土体下陷,会出现融陷现象,这会引起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降低土体承载力。(3)地基土冻胀分类要考虑土的种类和颗粒级配、冻

前天然含水量、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平均冻胀率等因素;(4)基础不一定埋在冰冻深度以下,基底下允许冻土层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12、答

基底平均压力用于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平均附加压力用于进行地基沉降计算;平均净反力用于计算基础内力及配筋。 13、答(1)当地下水位变化在基础底面以上时,影响不大,(2)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变化时,可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水位上升,使土体强度降低,建筑物产生较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则更为严重;水位下降,会增加土自重应力,引起基础附加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在开挖基坑时,尤其应注意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3)在有地下结构物建筑工程中,地下水的上升必将对结构物产生浮托作用,使结构物整体上浮或底板开裂,甚至破坏。另外对地下结构物的防潮、防湿不利;(4)地下水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河谷、岸边或边坡岩土体的稳定;(5)地基土的冻胀、融陷,使建筑物发生过大沉降及不均匀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 14、答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15、答

地基土的标准冻深是指在地面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 10 年的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 16、答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基础材料(砖、块石、毛石、素混凝土、三合土和灰土等)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却不高.基础的外伸宽度和高度的比值在一定限度内足以避免发生在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超过其材料强度设计值;基础几乎不会发生弯曲变形。柔性基础主要是指钢筋混凝土基础,不仅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面且具有较好的抗弯能力。 17、答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地基土冻胀和融陷及是否需要补偿等,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加以确定。 18、答

补偿基础是指用挖去基坑内的土体以减小基底附加应力的方法降低拟建建筑物的沉降量。若作用在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等于零,即建筑物的重力等于基坑挖去的总土重,这样的基础称为全补偿基础;若基底附加应力大于零,即建筑物的重力大于基坑挖去的总土重,则称为部分补偿基础;以上二者统称为补偿基础. 19、答

根据对荷载效应和地基承载力的取值方法不同.主要有容许承载力方法、安全系数方法和分项系数方法。 20、答

在持力层以下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土层,其承载力比持力层承载力小得多,该软土层称为软弱下卧层。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时,要求传递到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和土的自重应力之和不超过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设计值。 21、答

一级建筑物及部分二级建筑物需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这里,一级建筑物是指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2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形复杂的 14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和单桩承受的荷载在 4000kN 以上的建筑物;二级建筑物是指二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控制特征有: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 22、答

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在计算其内力和变形时考虑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作用,称为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 23、答

如果基础的中部沉降大,墙体发生正向弯曲,裂缝与主拉应力垂直,裂缝呈正八字形开展;反之,两端沉降大,墙体反向弯曲,则裂缝呈倒八字形.裂缝首先在墙体刚度削弱的窗角发生,而窗洞就是裂缝的组成部分. 24、答

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通常有: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以减轻地基总沉降量.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在建筑、结构和施工中采取措施.具体说来,建筑措施主要有:建筑物的体形力求简单、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设置沉降缝、与相邻建筑物基础保持合适的净距、调整某些设计标高以防止过大的建筑物沉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结构措施主要有.设置圈梁.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减轻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减小或调整基底附加压力,加强基础刚度。施工措施主要有:先建重(高)建筑、后建轻(低 〕 建筑的程序.建筑物施工前使地基预先沉降,注意沉桩、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基坑开挖坑底土的保护。 四、计算

1.解:1600242201920kN F G +=+???=

100250200kNm M =+?= a 1920

240kPa<250kPa 42F G p f A +=

===?

a max 2min 277.5<1.2300kPa 19206200

24037.5kPa

202.504224f F G M p A W =+?=±=±=±=>??

2000.104m 0.666m 19206M b

e F G =

==<=+

2、解:210 1.5 1.6120258kN F G +=+???= 30kNm M =

a 258161.25kPa<180kPa

1.6F G p f A +====

max 2min 231.6>1.2216kPa 630161.25161.2570.31kPa

90.901 1.6a f F G M p A W =+?=

±=±=±=>?

300.116m 0.27m

2586M b e F G ===<=+ 3、解:(1)先确定计算参数

因箱基宽度b=8.5m>6.0m ,故按6m 考虑;箱基埋深d=4m 。 由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5.2.4,确定修正系数ηb ,ηd 的指标为孔隙比e 和液性指数I L ,它们可以根据土层条件分别求得:

83

.00.12.198

.9)32.01(72.21)1(0=-?+?=

-+=

γγωw

s d e

73

.03.175.373

.170.32=--=

--=

p

L p

L I ωωωω

由于I L =0.73<0.85,e=0.83<0.85,从规范表5.2.4查得ηb =0.3,ηd =1.6

因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故持力层的γ取有效容重为: γ’=19.2-10=9.2kN/m 3

而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容重为:

3

3

1

3

1

i

i /6.134

22

.5422.08.10.2)102.19(2.09.188.18.17h

m kN h

i

m ==++?-+?+?=

=

∑∑γγ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m d b ak a kP d b f f 4.27316.7628.8189)5.04(6.136.1)36(2.93.0189)5.0()3('=++=-??+-??+=-+-+=γηγη

第三章浅基础结构设计

一、单选一、

1、文克勒地基模型是属于 A 。

A 半无限地基模型B半塑性地基模型C线弹性地基模型

2、用文克勒解弹性地基受集中力的无限长梁时,可求得梁的右半部(x>0)挠度w,弯矩M 和地基反力P的表达式,对于梁的左半部(x<0 )的W,M,P,可利用关于原点的下述何种关系求得 C ?

A 不对称关系

B 反对称关系

C 对称关系

3、计算地基范围以外地基的沉降,下述何种模型是不合适的A ?

A文克勒地基模型 B 弹性半空间模型C分层地基模型

4、利用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求得地基的反力,其目的是为了计算 C 。

A地基的沉降B地基的承载力C基础结构的内力

5、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的基本概念是假定地基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 只与该点的地基变形s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基床系数,试问基床系数的量纲是什么 C ?

A kN / m

B kN / m2

C kN / m3

6、Winkler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C 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7、与倒梁法不同,采用Winkler地基梁计算柱下条基的变形及内力时,可使 D 得到满足。

A. 上部结构和基础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B. 地基和基础间的平衡条件

C. 地基、基础的平衡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8、上部结构为柔性结构且基础本身刚度较小的条形基础,其基础梁纵向内力计算方法应选择 C 。

A 静定分析法;

B 倒梁法;

C 弹性地基梁法;

D 有限元法。

9、浅基础的抗冲切验算,其基底压力应该取 C 。

A 附加压力

B 自重压力

C 净压力

D 平均压力

10、对于压缩层厚度小于基础宽度的一半的情况,在进行地基基础相互作用时,下列模型中优先选用的是 B 。

A 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

B 文克尔地基模型;

C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D 弹塑性地基模型。

11、高层建筑的筏形基础,当基底平面形心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不能重合时,偏心矩宜满足 C 。

A e≤0.033W/A

B e≤0.5W/A

C e≤0.1W/A

D e≤W/A

12、对于四层框架结构,地基表层土存在4m厚的“硬壳层”,其下卧层上的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承载力。下列基础形式中较为合适的是 B 。

A 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B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C 灰士基础;

D 砖基础。

13、建筑基础中必须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要求的是 B 。

A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砖石及混凝土基础

C 柱下条形基础

D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14、在文克勒弹性地基分析中,划分有限长梁是依据下列哪种指标确定的 C 。

A 柔度指标

B 特征长度

C 柔度指数

15、利用文克勒弹性地基模型求得地基的反力,其目的是为了计算 C 。

A 地基的沉降 B地基的承载力 C 基础结构的内力

16、墙厚240mm,墙下条形基础的宽度为900mm,若台阶宽高比为1:1.25,则刚性基础的高度至少应大于 B mm。

A 250 B. 412.5 C.330 D. 264

17、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 。

A柱下条形基础B十字交叉基础C箱形基础D筏板基础

18、在某粘土地基上快速施工,采用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值时,抗剪强度指标c k和k应采用下列哪种试验方法的试验指标 B 。

A固结排水B不固结不排水C固结不排水D固结快剪

19、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

A.弹性模量B.压缩模量 C. 变形模量 D.旁压模量

20、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

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21、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 。

A.甲基础沉降大B.乙基础沉降大C.两者沉降相等D.无法确定

22、甲,乙两基础,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底面积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A )。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23、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A )。

A.增大 B.减小 C.一定不变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24、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不作沉降验算的基础是 C 。

A. 部分甲级及所有乙、丙级建筑物

B. 部分乙级及所有丙级建筑物

C. 部分丙级建筑物

D. 所有丙级建筑物

25、浅埋基础设计时, B 验算不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26、下列基础形式中,不可能采用刚性基础形式的是 B 。

A. 柱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墙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7、无筋扩展基础的高度由 A 确定。

A. 刚性角

B. 扩散角

C. 抗剪强度验算

D. 抗冲切破坏强度验算

28、对短梁(Winkler地基),其基底反力为 C 。

A. 0

B. 均匀分布

C. 线性分布

D. 非线性分布

29、弹性半无限空间地基模型适于模拟持力层 B 的地基。

A. 厚度较大,强度较低

B. 厚度较大,强度较高

C. 厚度较小,强度较低

D. 厚度较小,强度较高

30、与Winkler地基梁相比,倒梁法无法满足 D 。

A. 上部结构的平衡条件

B. 基础的平衡条件

C. 上部结构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D. 基础和地基间的变形协调条件

31、对框架结构中的箱形基础内力计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箱基的整体弯曲可不予考虑,仅按局部弯曲计算;

B. 箱基的局部弯曲可不予考虑,仅按整体弯曲计算;

C. 箱基的内力计算应同时考虑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作用;

D. 以上方法均可。

32、地基基础计算中的基底压力直线分布法是下列哪种情况? A

A. 不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B. 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C. 考虑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

D. 考虑基础、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二、多选

1、无筋扩展基础台阶的宽高比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BDF

A.房屋的总高度;

B.基础材料;

C.基础的宽度;

D.质量要求;

E.基础的形式;

F.基础底面处处的平均压力值。

2、矩形截面柱的矩形扩展基础,应验算哪些截面处的受冲切承载力?BD

A柱子中心线处;B.柱子与基础交接处;C.基础底面钢筋面积变化处;D.基础变阶处。

3、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就是考虑了等代实体基础法在计算上的简捷性与实用性,又考虑了群桩桩上共同作用特征的一种沉降计算方法。下列哪几条是这个方法的假定?ACEF

A.地基内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形变形体理论;

B.等效作用的实体基础周边的摩擦力是均匀分布的;

C.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平面处;

D.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以上三分之一的桩长平面处;

E.等效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

F.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小而略去不计;

G.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应扣除浮力的影响;

H.等效面积为桩外侧包围的承台投影面积。

4、在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中,指出错误的观点:BC

A. 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当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也越小;

B. 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

C.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

D. 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

5、试从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方法推断的论述中,指出错误的表述:ABC

A. 附加压力的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 软弱下卧层的强度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 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 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三、简答

1、地基反力分布假设有哪些?其适用条件各是什么?

2、简述基础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3、试比较刚性基础、墙下条形基础与柱下条形基础在截面高度确定方法上的区别。

4、试述倒梁法计算柱下条形基础的过程和适用条件。

5、如何区分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梁?文克勒地基上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梁的内力是如何

6、简述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弹性地基梁与弹性地基板内力与变形的主要步骤。

7、为什么倒梁法计算肋梁内力时,“支座”反力与柱轴向力不等?

8、十字交叉基础轴力分配和弯矩分配的原则是什么?

9、试述地基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10、常用的地基计算模型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各自的原理。 四、计算题

1、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的埋深、底面尺寸、所受荷载等同题1,高0.5m ,底面钢筋中心距混凝土底表面的距离为35mm ,柱的截面尺寸为0.5m ×0.5m ,试计算抗冲切破坏验算中的

l F 。

(要求画出计算简图)。

2、扩展基础的底面尺寸为2m ×1.2m ,柱的截面尺寸为0.5m 0.5m ?,中心荷载(地面处)为500kN ,有效高度为0.465mm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1.1MPa ,试验算基础的抗冲切破坏强度(提示:hp t m 00.7l F f a h β≤,取hp 1.0β=)

。(要求画出计算简图)。

3、某砌体承重结构,底层墙厚490mm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传至0.00±标高(室内地面)的竖向荷载310/k F kN m =,室外地面标高为-0.30m ,建设地点的标准冻深1.5m ,场地条件如下:天然地面下4.5m 厚粘土层下为30m 厚中密稍湿状态的中砂,粘

土层的0.73e =,3

19/kN m γ=,28%w =,39%L w =,18%P w =,22k C kPa =,18k ?=,中砂层的3

18/kN m γ=,

30k ?=,试设计该基础。

补充条件和要求如下: 1)设计成刚性条形基础; 2)材料用C15混凝土;

3)基础底面低于标准冻深线;

4)选择地基持力层,确定基础底面宽度并检算地基承载力;

5)确定基础各部分尺寸使之满足基础刚性角的要求并绘制剖面草图(砖墙不设置大放脚)。

计算中涉及到的系数如下表:

4、拟建7层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柱的平面布置及柱荷载如下图。地质条件简单为:0~1.5M 填土层;其下为深厚的承载力f k =180kpa 的土层,试合理选用建筑物的基础形式。

5、有一柱下独立基础,柱的截面尺寸为400600mm mm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传至0.00±标高(室内地面)的竖向荷载

2400k F kN =,210k M kN m =,水平力180k V kN =(与M 同方向),室外地面标高为-0.15m ,试设计该基础。

m ,另一个方向MPa m ,基床系数x P ,y P 。

(要求:

1、矩形基础底面积为4m ×3m ,在基底长边方向作用着偏心荷载1200kN 。当最小基底压力p min 等于零时,最大基底压力p max 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D

A. 120 kN m ;

B. 150 kN m ;

C. 170 kN m ;

D. 200 kN m 。

2、某构筑物基础4×3m ,埋深2m ,基础顶面作用有偏心荷载F k =700kN ,其偏心距e F =1.3,基底边缘最大压力p max 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C

A .203.2kPa;

B .212.1kPa;

C .213.2kPa;

D .217.4kPa.

3、条形基础宽2m ,基底埋深1.50m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0m ,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350KN/m ,地基土分布:第一层土厚度为3米,天然重度γ=20.0kN/m 3,压缩模量Es=12MPa ;第二层为软弱下卧层,其厚度为5米,天然重度γ=18.0kN/m 3,压缩模量Es=4MPa ;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 z 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78kPa ;

B. 89kPa ;

C. 109kPa ;

D. 143kPa 。

4、有一条形基础,埋深2m ,基底以下5m 和7m 处的附加应力分别为65kPa 和43kPa 。若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m 处,土的饱和重度

为γsat =18.0kN/m 3,该应力范围内的压缩模量E s=1.8MPa ,则基底下5m ~7m 深度范围土层的压缩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C

A. 10cm ;

B. 8cm ;

C. 6cm ;

D. 4cm 。

5、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荷重为F =160kN/m ,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 =100kPa ,基础埋深为d =1m ,条形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C

A. 1.0m ;

B. 1.5m ;

C. 2.0m ;

D. 2.5m 。

6、拟设计独立基础埋深为2.0m 。若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 =226kPa 。上部结构荷重N=1600kN ,M=400kN-m ,基底处Q =50kN 。则经济合理的基底尺寸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3.8m ×4.6m ;

B. 3.6m ×3.2m ;

C. 2.4m ×3.2m ;

D. 2.8m ×2.6m 。 7、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 =360kN /m ,弯矩M =25.0m/m kN ?。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 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1.8m ,则经济合理的基础高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

A. 280mm ;

B. 380mmm ;

C. 480mm ;

D. 580mm 。 本章参考答案

三、简答 1、答

地基反力分布应根据基础形式和地基条件等确定。主要有直线分布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对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地基反力通常采用直线分布;对柱下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当持力层土质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各柱距相差不大、柱荷载分布较均匀时,地基反力可认为符合直线分布,基础梁的内力可按直线分布法计算;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宜按弹性地基梁法计算。 2、答

根据浅基础的建造材料不同,其结构设计的内容也不同。由砖、石、素混凝土等材料建造的刚性基础,在进行设计时,采用控制基础宽高比的方法使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并保证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都不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由混凝土材料建造的扩展基础,截面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底面尺寸、截面高度和截面配筋等。 3、答

刚性基础的高度由基础的高宽比确定;墙下条形基础的高度由混凝土的抗剪切条件确定。而柱下条形基础的截面高度由馄凝土的抗冲切和抗弯条件确定。 4、答

倒梁法是将基础梁视作倒置的多跨连续梁,以地基净反力及柱角处的弯矩当作基础梁上的荷载,用弯矩系数法来计算其内力,然后通过逐次调整支座反力与柱子的作用力的差值来消除这种不平衡力,再用弯矩分配法或弯矩系数法计算调整荷载引起的内力和支座反力,并重复计算不平衡力,直至其小于计算容许的最小值,将逐次计算的结果叠加即为最终的内力计算结果。倒梁法适用于上部结构刚度很大、各柱之间沉降差异很小的情况。 5、答

无限长梁与有限长梁的区分由柔性指数确定,当基础梁的柔性指数大于或等于二时为无限长梁;当柔性指数在π/4到π之间时为有限长梁。

文克勒地基上无限长梁和有限长梁的内力是先假定地基每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与其相应的沉降量成正比,而地基是由许多互不联系的弹簧所组成,某点的地基沉降仅由该点上作用的荷载所产生,再通过求解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得出计算内力值。 6、答

( l )将梁以若干节点分成等长度的若干个梁单元,每个节点有挠度和转角两个自由度,相应的节点力为剪力和弯矩;设各子域的地基反力为均匀分布,则可得每个单元上的地基反力的合力,并将其以集中反力的形式作用于节点上。(2)建立联系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单元刚度矩阵;(3)建立梁单元节点力与结点位移之间的关系;(4)把所有的单元刚度矩阵根据对号人座的方法集合成梁的整体刚度矩阵,将单元列向量集合成总荷载列向量,将单元节点位移集合成位移列向量,建立梁的整体平衡方程; (5)引人基床系数假定,并考虑地基沉降与基础挠度之间的位移连续性条件,将单元节点处地基沉降集合成沉降列向量;(6)求解整体平衡方程,可得任意截面处的挠度和转角,从而可计算出相应的弯矩和剪力分布。 7、答

地基反力的直线分布假定和视柱端为铰支座假定与实际不符.柱轴向力计算没有考虑建筑物(包括基础)的整体刚度以及地基的可压缩性。 8、答

十字交叉基础的突出特点是它在两个方向上都由连续梁来承担柱荷载,工程设计中是按变形协调原则将柱的竖向荷载沿两个方向进行分配或按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力矩荷载不再分配,仍由作用方向上的梁承受。然后,将它们分为相互独立的条形基础,按柱下条形基础的内力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内力。 9、答

地基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1)充分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勘察资料。(2)综合考虑选择基础类型和平面布置方案;(3)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深,(4)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 (6)进行必要的地基稳定性和变形特征验算;(7)进行基础的结构设计。 10、答

常用的地基计算模型有三种:文克勒地基模型、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分层地基模型。(1)文克勒地基模型原理:假定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 p 仅与该点的地基沉降 S 成正比,而与其他点上的压力无关。 P=ks (k 为基床系数)。(2)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原理:以均质弹性半空间的应力或位移解答为基础,用于分层总和法的地基模型。(3)分层地基模型原理:即我国规范中用以计算地基沉降的分层总和法,地基沉降等于压缩层范围内各计算分层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量之和。 四、计算

1.解:基础高度h =500mm ,其有效高度为h 0=500-35=465mm 。

基底净反力

max min

2237.51600200

20037.5kPa 162.5421/624j F M p A W =±=±=±=???

基础的 4.0m b =,t

c 0.5m a b ==,2m l =

b t 020.520.465 1.432m a a h l =+=+?=<=

由于

b t 02a a h l =+<,所以

2

c t 0022

()()22224.00.520.5(0.465)2(0.465) 2.489m 2222l b a

b l A h l h =-----=--?---=

max 237.5 2.489591.1kN l j l F p A ==?=

2、解:基础高度h =500mm ,其有效高度为h 0=0.465mm 。

基底净反力500208.3kPa 2 1.2j F p A =

==? 基础的 2.0m b =,t

c 0.5m a b ==, 1.2m l =

b t 020.520.465 1.43 1.2m a a h l =+=+?=>=

所以

b 1.2m a =

b t 020.520.465 1.43 1.2m a a h l =+=+?=>=

由于

b t 02a a h l =+>,所以

2

c 0 2.00.5()(0.465) 1.20.342m 2222l b b A h l =--=--?=

208.30.34271.24kN l j l F p A ==?=

m t b 11

()(0.5 1.2)0.85m

22a a a =+=+=

hp t m 00.70.7 1.011000.850.465304.3kN f a h β=????=

hp t m 00.7l F f a h β≤,满足抗冲切破坏要求。

3、解:按解题步骤求解。

1)选择C15素混凝土为基础的材料,立面形式待定;

2)地基为两层,考虑荷载不大,故初步取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暂定基础的埋置深度为1.5m (不高于标准冻深,室外地面以下1.2m );3)计算基础底面积并决定其尺寸

由于题目未给出f ak ,故应用公式并预估基础宽度为1.5m ,有

a b d m c k

0.4319 1.5 2.7219 1.2 5.3122191.09kPa f M b M d M c γγ=++=??+??+?=

由于是条形基础,故得到:

k a 310 1.86m

191.0920 1.2G F b f d γ≥

==--?取b =1.85m ,再代入上式计算,得

a b d m c k

0.4319 1.85 2.7219 1.2 5.3122

193.95kPa f M b M d M c γγ=++=??+??+?=

故:

k a 310

1.82m

193.9520 1.2G F b f d γ≥

==--?

故取基础宽度b =1.85m 可行。

在上述计算中,注意d 的取值。

4)因为是建筑基础,地基条件尚可,在不考虑水平荷载的条件下不必计算地基基础的稳定性,(沉降是否计算要看其它条件); 5)检算基础的刚性角或台阶的宽高比

按题目,基础上的砖墙需不做大放脚,故基础每边挑出的宽度为:

21

(1.850.49)0.68m 2b =

-=

基底压力为:

k k k 31020 1.85 1.2

191.57kPa 1.85 1.0F G p A ++??=

==?

根据上述条件,由表2-1查得基础的容许宽高比1:1.00,所以基础的厚度应大于0.68m ,现取基础高度为h 0=0.7m ,基础台阶

的宽高比满足要求。

6

基础厚度另外,基础的总高4、解:根据(/F A =

可以看出,行的.

5、解:根据已知条件按前述步骤进行设计。

1)基础材料选择C20混凝土和I 级钢筋,立面形式初步定为阶梯形; 2)只进行结构设计,基础底面尺寸已知,所以第2)、3)、4)步不必计算; 5)检算基础的抗冲切、抗剪和抗弯曲承载力并配置钢筋: a. 抗冲切计算

基础下设置垫层,现假定基础高度为800mm ,预估钢筋直径为20mm ,则基础有效高度为:

08004010750mm h =--=

从规范查得C20混凝土:f t =1.1MPa ,I 级钢筋:f y =210MPa 。算得基底净反力为:

jmax jmin

2

368.32400210180 1.5kPa

1180.23.5 2.5 2.5 3.56y y M F p A W +?=

±=±=???

基础高度为0.8m ,短边长度为

2.5m ,柱截面的宽度为

0.4m ,高度为0.6m ,所以有:

hp t b t 0m t b 1.00.4m,2 1.9m

()/2(0.4 1.9)/2 1.15m

a a a a h a a a β====+==+=+=,

由于l >a t +2h 0,于是

2

c 002

2

1

(

)[()]223.50.61

2.5(0.75)[(2.50.4)0.75]221.66m l b b A l h l a h -=?-----=?----=

max 368.3 1.66611.4kN l j l F p A ==?=

hp t m 00.70.7 1.01100 1.150.75664.1kN f a h β=????=

两者比较,知满足公式的要求且富余不多,故所选基础的总高度合适。台阶处的验算从略。 b. 抗弯计算和配筋

对于阶梯形基础,控制截面在柱边和阶梯边缘处,对柱边

1I 3.50.6

0.4m,

0.6m,

1.45m 23.5 1.45

180.3(368.3180.2)290.5kPa

3.5j a b a p -''===

=-=+-?= 沿长边方向的弯矩

2

1max max 21[(2)()()]121

1.45[(2

2.50.4)(368.3290.5)(368.3290.5) 2.5]12

657.4kN-m I j jI j jI M a l a p p p p l '=

+++-=?+++-?=

沿短边方向的弯矩

2max min 21

()(2)()481

(2.50.4)(2 3.50.6)(368.3180.2)48

383.0kN m j j M l a b b p p II ''=

-++=-?++=

沿长边方向配筋

62

I sI 0657.4

104638mm 0.90.9750210y M A f h =

=?=??

沿短边方向配筋

62

I sII 0383.0

102776mm 0.9()0.9(75020)210y M A f h d =

=?=-?-?

沿长边方向选用15φ20@170mm ,A sI =4713mm 2;沿短边方向选用20φ14@180mm ,A sI =3078mm 2。

台阶处的验算从略。注意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应与基础的平面尺寸匹配。 6)决定基础的细部尺寸并绘制结构图

基础的高度为800mm ,为节约材料,将其设计为阶梯形,取每级的厚度为400mm ,由此绘出基础的结构草图如下(未绘出垫层):(见下页)

6、解:由题给条件,算得

33

3

10.60.018m 1212bh I ?===

-1

0.343m λ=

=

因为:λl 1=λl 2=0.343?13=4.459>πc 点处:x =6m ,由公式:

0.3436(cos sin )[cos(0.3436)sin(0.3436)]0.173

x x C e x x e λλλ--?=-=?-?=-

0.3436

cos cos(0.3436)0.0598x

x D e

x e

λλ--?==?=-

根据叠加法求得梁在c 点处的弯矩:

00c 1200150(0.173)(0.0598)4240.3432151.3( 4.485)155.8kN m x x F M M C D λ=

+=?-+?-?=-+-=-

由对称性,得梁在a 点处的弯矩为

00a 151.3( 4.485)146.8kN m 42x x F M

M C D λ=

-=---=-

7、解:因为是中柱,故两个方向均可视为无限长梁,其特征长度为:

4.59m

x S =

==

4.39m

y S =

=

=

则:

1.5 4.59

20001133kN

1.5 4.59 1.2 4.39x x x x x y y b S P P b S b S ?=

=?=+?+?

20001133867kN y x P P P =-=-=

第四章桩基础

一、单选

1.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的主要不足是 C 。

A. 截面较小

B. 桩长较小

C. 桩身质量不易保证

D. 施工机具复杂2.下列土中,容易产生负摩阻力的是 D 。

A. 密实的卵石

B. 密实的砂

C. 较硬的粘土

D. 新填土

3.在公式

2

)

tan

2

(

)

(4

θ

π

γ

σ

?

+

-

=

t

D

l

q

U

N

e

i

ski

i

z

中,

t是指 C 。

A.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 地面至桩底的距离

C. 桩底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D. 软弱下卧层的厚度

4. 桩基承台发生冲切破坏的原因是 A 。

A承台有效高度不够 B 承台总高度不够

C 承台平面尺寸太大

D 承台底配筋率不够

5.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的位置具有以下特性 A 。

A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B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C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D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6. 在不出现负摩阻力的情况下,摩擦桩桩身轴力的分布特点之一是 D 。

A 桩身轴力为一常量

B 桩端轴力最大

C 桩顶轴力最小

D 桩顶轴力最大

7. 下列哪种情况下不能考虑桩基承台下地基的承载力作用A 。

A 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压密

B 软土层中的摩擦桩

C 桩距较大的短桩8.深基础的常用类型主要包括 A 。

A. 桩基、沉井及沉箱

B. 桩基、沉井及沉箱、箱基

C. 桩基、沉井及箱基

D. 桩基及箱基

9.对负摩擦桩,轴力最大的截面位于 C 。

A. 桩的顶端

B. 底端

C. 中性点处

D. 桩的竖向位移为0处

10.在下列情况 C 下,可认为群桩承载力为单桩承载力之和。

A. 摩擦桩或a 6

s d

>

的端承桩 B. 端承桩或a 6

s d

<

的摩擦型桩

C. 端承桩或a 6

s d

>

的摩擦型桩 D. 摩擦桩或a 6

s d

<

的端承桩

11. 竖向抗压承载桩,打入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的含筋率大小顺序一般为:C

A.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B.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静压式预制方桩;

C. 打入式沉管灌注桩<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D. 静压式预制方桩<打入式沉管灌注桩<打入式预制方桩。

12. 受竖向荷载桩,关于桩端阻力荷载分担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桩端阻力发挥值越大。

A. 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B. 长径比l/d越小,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C. 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D. 长径比l/d越大,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13. 有上覆土层的嵌岩桩,受竖向荷载作用时,关于桩身周围土能发挥的侧阻力大小说法正确的是:C

A.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B. 持力层越硬,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C.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大;

D. 持力层越软,桩土相对刚度越小。

14. 群桩效应越强,意味着: D 。

A. 群桩效率系η数、沉降比ζ越大;

B. 群桩效率系数η、沉降比ζ越大;

C. 群桩效率系数η越大、沉降比ζ越小;

D. 群桩效率系数η越小、沉降比ζ越大。

15. 计算桩基沉降时,荷载应采用: C

A. 基本组合;

B. 基本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C. 长期效应组合;

D. 标准组合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

16. 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得小于: A

A. 0.8 m;

B. 1.0 m;

C. 1.2 m;

D. 1.5 m。

17. 沉井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B 时才能拆模板。

A. 60%;

B. 70% ;

C. 80% ;

D. 90%。

18. 假定某工程,经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得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830kN、865kN、880 kN,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所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应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B

A. 515kN;

B. 429kN;

C. 498kN;

D. 618kN。

19.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中性点的位置具有的以下特性:A

A.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B.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高;

C. 桩端持力层越硬,截面刚度越小,中性点位置越低;

D. 桩端持力层越软,截面刚度越大,中性点位置越低。

20. 某二节预制桩,如果低应变动测表明为连续完整桩,通常可以说明以下问题:C

A. 抗压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B. 抗拔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

C. 桩身抗压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D. 桩身抗拔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

二、多选

1、对于以下哪些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验算?ABEF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B.摩擦型桩基;

C.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

D.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

E.体形复杂、荷载不均匀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F.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G.端承型桩基。

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在验算抗剪强度时应对哪几个斜截面进行计算?BD

A.柱边到基础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B.柱边到桩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C.变阶处到基础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D.变阶处到桩边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E.柱边到变阶处的联线形成的斜截面。

3、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就是考虑了等代实体基础法在计算上的简捷性与实用性,又考虑了群桩桩上共同作用特征的一种沉降计算方法。下列哪几条是这个方法的假定?ACEF

A.地基内的应力分布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形变形体理论;

B.等效作用的实体基础周边的摩擦力是均匀分布的;

C.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平面处;

D.等效作用的荷载面在桩端以上三分之一的桩长平面处;

E.等效面积为桩承台投影面积;

F.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小而略去不计;

G.桩自重产生的附加压力应扣除浮力的影响;

H.等效面积为桩外侧包围的承台投影面积。

4、为避免或减小沉桩挤土效应和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下列哪些辅助措施是不可以采取的?

A.设置塑料排水板或袋装砂井,以消除部分超孔隙水压力;BDF

B.预钻孔,孔径应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大50~100mm,以减少挤土效应;

C.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

D.打桩时由远离建筑物、地下管线一侧向建筑物、地下管线推进;

E.限制打桩速率;

F.增加施工机具,加快打桩进度。

5、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AD)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大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6、桩端全断面(直径为d)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有:AD

A. 对于粉土至少不小于2d;

B. 对于碎石至少不小于2d;

基础工程试卷答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值100得分得分阅卷人 二、判断题(每空1 分,共1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得分阅卷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10 分)( )1.刚性基础的埋置深度有时还要受基础刚性角的限制。(√ ) ( )1.基础工程设计包括(A)两大部分。 A.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 B.基础内力和基础设计 C.承载能力设计和地基变形设计 D.地基变截面设计 ( )2.钢盘混凝土扩展基础属于(C) A.联合基础 B.壳体基础 C. 扩展基础 D. 筏形基础 ( )3.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措施之一(A) A. 选用轻型结构 B.注意保护坑底土体 C.设置地下室 D.调整基底尺寸( )4、静力平衡条件(B) A.∑F=0∑M≠0 B.∑F=0,∑M=0 C.∑F≠0∑M=0 D.∑F≠0 ∑M≠0 ( )5.为满足承台的基本刚度,桩与承台的连接等构造需要条形承台和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厚度为(B)mm A.500 B.300 C.200 D.100 ( )6.具有良好的过滤性的土工合成材料产品的是(D) A.土工格栅 B.土工膜 C.加筋条带 D.土工织物( )2.柔性基础承受均布荷载时,其基础沉降也趋于一致。(×) ( )3.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从试验曲线上采用强度控制或变形控制两种取值方法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 ( )4.考虑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时,既要满足接触条件,又要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 ( )5.基础设计中,配筋由计算确定。(× ) ( )6.由计算基础沉降的公式S=(1-μ)ωP0b/E0可知,基础宽度b越大,则基础沉降s越大,所以,加大基础尺寸会使沉降加大。(×) ( )7.考虑上部结构、地基、与基础相互作用的基础设计计算中,在满足地基与基础的接触条件所求解出的基础弯矩,通常按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刚度比来计算基础的 分担部分。(√) ( )8.开挖基坑移去的土重,可以补偿建筑物的重量,因此基础只要有足够的埋深,就可有效降低基底附加应力,甚至使基底附加应力趋于零。(×) ( )9.如果地基软弱而均匀,基础刚度又较大,那么可以认为地基反力是直线分布的。 (√) ( )10.桩基设计前必须具备资料主要有建筑物类型及基规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机量等其中,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是桩基设计的主要依据。(√) ( )7.悬臂式和锚定式挡土墙属于(B) A.扶壁式 B.板桩式 C.重力式 D.固定式 ( )8.当墙顶位移达到墙高的(C)时,砂性填土的压力将降低到主动土压力。 A.0.1﹪~0.2﹪ B.0.4 ﹪~0.5﹪ C.0.1﹪~0.5﹪ D.0.2﹪ ~0.5﹪ 1.常用的基础按结构型式有如下几种①独立基础, ( )9.红粘土主要分布在我国(C)地区 ②条形基础,③筏板基础,④箱形基础等。 A.华北以南 B.黄河以北 C.长江以南 D.长江以北 ( )10.膨胀土一般指粘粒成分主要由(B)组成。 2.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通常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①建筑 A.水性粘土矿物 B.亲水性粘土矿物 C.粘土矿物 D.泥质岩石 措施,②结构措施,③施工措施。 得分阅卷人 三、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2 题号12345678910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精

工业工程基础复习 IE 工业工程基础测试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合格为 90分,满分 160分班组:员工姓名:测试成绩: 一、填空题 : (共 50题,每题 1分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 *评比系数 /正常评比 *(1+放宽率 2、 1MOD =0.129 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 (ECRS取消 , 合并 , 重排 , 简化 . 6、人体的动作分为 5等级 . 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 7、动素分析(Therblig 的基本动作元素有 17种 .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 9、工业工程 -… IE ?是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 , 机械设备 , 原材料和方法 ;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 ○ ---(加工◇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AIIE于 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 IE 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 IE 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 (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 PTS 法。 MOD 法中 M4G3=0.903 。 22、所谓标准资料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 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正常时间的数据库。 23、 IE 的最高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24、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的组 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操作分析。 25、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和影片分析。 26、吉尔布雷斯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 他也是一名工程师,其夫人是心理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

基础工程试题及答案

2009 -2010 学年第 2 学期考试试卷 B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 B ) A 地下条形基础, B 沉井基础, C 扩展基础, D 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 A 柱下条形基础, B 十字交叉基础, C 箱形基础, 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 A 沉降量, B 局部倾斜, C 沉降差, D 倾斜 地基土载 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 A ) A 承载力特征值, B 地基沉降量, C 压缩模量, 5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 A 弹性模量, B 压缩模量, C 变形模量, D 6 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 A ) A :基底压力p , B :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c c , C: A+B , D : A-B 7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 D ) A .基础的平均沉降, B .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 D .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8 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 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B ) A 甲基础沉降大, B 乙基础沉降大, C 两者沉降相等, D 无法确定 9 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一定不变,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D ) A 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 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 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 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 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 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 箱形基础 C ) D 筏板基础 D ) E 弹性模量 B ) 旁压模量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基础工程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浙江科技学院 2009 -2010学年第 2学期考试试卷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哪种基础形式不属浅基础(B) A 地下条形基础, B 沉井基础, C扩展基础, D 箱形基础 2下列钢筋混凝土基础中,抗弯刚度最大的基础形式是(C) A 柱下条形基础, B 十字交叉基础, C 箱形基础, D 筏板基础 3对高层建筑物,其地基变形验算应以哪种变形特征做控制( D ) A 沉降量,B局部倾斜, C 沉降差,D倾斜 4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可以得到的土参数是( A ) A 承载力特征值, B 地基沉降量, C 压缩模量, E 弹性模量 5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变形时,土的变形指标是采用(B) A 弹性模量,B压缩模量, C 变形模量,D旁压模量 6在地基持力层承载力验算中,基础底面深处的荷载取下列哪个值进行计算 ( A ) A:基底压力 p, B :基底深度处的土自重应力σc,C:A+B , D: A-B 7 按规范方法计算的建筑物沉降是(D) A.基础的平均沉降,B.刚性基础的平均沉降, C.实际基础的中点沉降,D.不考虑基础刚度的中点沉降 8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 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 B) A 甲基础沉降大, B 乙基础沉降大, C 两者沉降相等, D 无法确定 9地下水位下降时,建筑物的沉降可能会(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一定不变, 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解:地下水位下降时,土的自重应力会增加,从而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10 桩产生负摩阻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D) A桩距越大,下拉荷载可能越小, B桩身轴力、桩身沉降沿深度逐步衰减, C单桩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所组成, D采用涂层法措施后,可使桩身负摩阻力、沉降减小,但中性点深度变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刚性基础:是指用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常用的材料有砖、毛石、素混凝土、灰土等。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 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这类基础的相对高度都比较

基础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基础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19、 单项选择题: 1 、根据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 来查表 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 求承载力系数 B ? A 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 3 A 沉降量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 基底净反力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 ,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 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4 C ? A 减少地基沉降 5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 A ? 6、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7、 8、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 质控制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 C 倾斜 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9、 C 扩展式基础 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 差别是 10、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 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 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 ? 13、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C 轻型基础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 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 降的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 来计算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全补偿基础地基中 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15、 16、 17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A 所有甲级 B 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 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 D 所有甲级、 乙级及丙级 18、 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下列基础中, A 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 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 B 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绝密请勿到处宣扬) 12月25日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一容器真空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和表压强(以kpa计)分别为:(90kpa)和( -10kpa)。 2. 热传导只发生在固体和(静止)的或(滞)流动的流体中。 3.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填大或小) 4. 蒸发中以(二次蒸汽)是否再利用而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5. 蒸发中的温度差损失主要由溶液中的(不挥发溶质)、液柱的(静压头)和管路(阻力)所引起的沸点升高三部分组成。 6. 一容器压力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以kpa计)为:(90kpa)。 7. 对于同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时的(小)。(填大或小) 8.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所以黑体的辐射能力比灰体的(大)。(填大或小) 9. 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10.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D) A. 操作温度高、压强高; B. 操作温度高、压强低; C. 操作温度低、压强低; D. 操作温度低、压强高 2. 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A ),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 A. 高,低; B. 低,高; C. 高,高; D. 低,低 3. (D )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 A. 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 板式塔的设计过程; C. 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 D.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4.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C)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 A. 温度、焓值、湿度; B. 流速、压强、湿度; C. 流速、温度、湿度; D. 温度、湿度、压强 5. 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 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 B. 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 C. 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 D. 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 6. 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 C)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当相对挥发度为( A )时,可以采用精馏方法

基础工程试卷A-带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 2 )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134300 课程名称 基础工程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简答题( 每小题 6分,共 5题30分) 1. 确定浅基础埋深时,应主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答案: 1) 建筑物的结构条件和场地环境条件; 2) 地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 季节性冻土地基的最小埋深; 2. 请解释文克勒地基模型的含义,以及该模型的适用范围。 答案: 该地基模型是由捷克工程师文克勒( E.Winkler )于 1867 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地基表面上任一点的 竖向变形 s 与该点的压力 p 成正比,地基可用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弹簧来模拟,即 p ks 式中 k 为基床系数或称地基系数。当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相当低(如淤泥、软粘土等)或地基的压缩层厚度 比基底尺寸小得多,一般不超过基底短边尺寸的一半时,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比较合适。 3. 试简述以无限长梁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利用叠加原理求解有限长梁的方法(可配合图形说明) 。 答案: 将梁 AB 向两端无限延伸得到一无限长梁,将原荷载 P 、M 作用于无限长梁上,无限长梁在 A 、B 两截面 上将分别产生内力 Ma 、Va 和 Mb 、 Vb 。而 A 、B 两截面原本为自由端,剪力和弯矩应为零。为保证有限 长梁与无限长梁在 AB 间等效,需要在无限长梁的 A 、B 两处分别施加两组集中荷载 [MA ,PA ],[MB ,PB ], 称为端部条件力,并使这两组力在 A 、B 截面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分别等于外荷载 P 、M 在无限长梁上 A 、 B 截面处所产生弯矩的负值(即: -Ma ,-Mb ,-Va ,-Vb ),以保证原梁 A 、B 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等于零 的自由端条件。然后应用无限长梁计算公式求解出 [MA ,PA ],[MB ,PB ]。最终将已知的外荷载 P 、M 和 端部条件力 MA 、PA 、MB 、PB 共同作用于无限长梁 AB 上,按照无限长梁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梁段 AB 在这些力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及变形,然后对应叠加,就得到有限长梁在外荷载 P 、 M 作用下的内力及变 形。 4. 何谓桩侧负摩阻力、中性点?在哪些情况下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作用? 答案: 当桩周围的土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下沉,且变形量大于相应深度处桩的下沉量,即桩侧土相对于桩产生向 下的位移,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摩阻力,这种摩阻力称之为负摩阻力。正负摩阻力分界的地方称之为中性 点。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桩侧的负摩阻力作用: 1)在软土地区,大范围地下水位下降,使土中有效应力增加,导致桩侧土层沉降; 2)桩侧有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侧土层压缩; 3)桩侧有较厚的欠固结土或新填土,这些土层在自重下沉降; 4)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浸水而引起桩侧土的湿陷; 5)在冻土地区,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桩侧土的融陷。 5. 简要说明高承台桩基础分析的步骤(即如何根据承台外荷载求得基桩内力) 。 线订装封 密 线订装封 密线订装封

基础工程试卷A答案

线

内不要答题☆ 河南城建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试题(A卷) 供土木工程专业0112071/2 班使用2008年12 本套试卷共3 页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典型的双柱联合基础可以分为(矩形联合基础)、(梯形联合基础)和 (连梁式联合基础)三种类型。 2、(柱下条形基础)、(交叉条形基础)、(筏 板基础)和(箱形基础)统称为连续基础。 3、条形基础内力计算方法主要有(简化计算法)和(弹性地基梁)两种。 4、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桩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5、桩的平面布置方式可采用(对称)、(梅花)、 (行列)和(环状排列)。 6、砖基础俗称大放脚,砌筑方式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两种。 7、对于连续基础应从(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 三者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地基上梁或板的分析与计算。 8、重力式挡土墙根据墙背的倾斜形式可分为(竖直)、(仰斜)和(俯 斜)三种。 9、桩基承台可分为(柱下独立)、(柱下条形)或(墙下条 形)以及筏板承台和箱形承台。 10、地基变形按其特征可分为(沉降量)、(沉降差)、(倾 斜)和(局部倾斜)四种。 11、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通常包括(抗倾覆)、(抗滑移)、 (地基承载力)、(墙身强度)和(抗震) 12、布置桩位时,桩的间距一般采用(3到4 )倍桩径。间距太大会增加(承台 的体积和用料),太小则将使(桩基的沉降量增加),且给施工造成困难。 13、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时,在同一条件下的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的 (1% ),且不应少于( 3 )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群桩效应 答:竖向荷载作用下,由于承台、桩和土的相互作用,群桩基础中的一根桩单独受荷时的承 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的同样独立的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 称为群桩效应 2、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 答:摩擦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较多 的桩 端承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多 的桩 3、基础的“架越作用” 答: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这种现象称为基 础的“架越作用” 4、复合桩基 答:承台底面贴地的桩基,使承台兼有浅基础的作用,而被称为复合桩基 5、换土垫层法 答:把浅部地基软弱涂层全部或部分挖掉,回填性能稳定的砂石料,经夯实达到地基承载力 要求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6、无筋扩展基础 答: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和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 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工程试卷A-带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2007-2008 学年第( 2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0134300 课程名称 基础工程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5题30分) 1.确定浅基础埋深时,应主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 答案: 1) 建筑物的结构条件和场地环境条件; 2) 地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3) 季节性冻土地基的最小埋深; 2.请解释文克勒地基模型的含义,以及该模型的适用范围。 答案: 该地基模型是由捷克工程师文克勒(E.Winkler )于1867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地基表面上任一点的竖向变形s 与该点的压力p 成正比,地基可用一系列相互独立的弹簧来模拟,即ks p 式中k 为基床系数或称地基系数。当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相当低(如淤泥、软粘土等)或地基的压缩层厚度比基底尺寸小得多,一般不超过基底短边尺寸的一半时,采用文克勒地基模型比较合适。 3.试简述以无限长梁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利用叠加原理求解有限长梁的方法(可配合图形说明)。 答案: 将梁AB 向两端无限延伸得到一无限长梁,将原荷载P 、M 作用于无限长梁上,无限长梁在A 、B 两截面上将分别产生内力Ma 、Va 和Mb 、Vb 。而A 、B 两截面原本为自由端,剪力和弯矩应为零。为保证有限长梁与无限长梁在AB 间等效,需要在无限长梁的A 、B 两处分别施加两组集中荷载[MA ,PA],[MB ,PB],称为端部条件力,并使这两组力在A 、B 截面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分别等于外荷载P 、M 在无限长梁上A 、B 截面处所产生弯矩的负值(即:-Ma ,-Mb ,-Va ,-Vb ),以保证原梁A 、B 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等于零的自由端条件。然后应用无限长梁计算公式求解出[MA ,PA],[MB ,PB]。最终将已知的外荷载P 、M 和端部条件力MA 、PA 、MB 、PB 共同作用于无限长梁AB 上,按照无限长梁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梁段AB 在这些力作用下各截面的内力及变形,然后对应叠加,就得到有限长梁在外荷载P 、M 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 4.何谓桩侧负摩阻力、中性点?在哪些情况下应考虑桩侧负摩阻力的作用? 答案: 当桩周围的土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下沉,且变形量大于相应深度处桩的下沉量,即桩侧土相对于桩产生向下的位移,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摩阻力,这种摩阻力称之为负摩阻力。正负摩阻力分界的地方称之为中性点。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桩侧的负摩阻力作用: 1)在软土地区,大范围地下水位下降,使土中有效应力增加,导致桩侧土层沉降; 2)桩侧有大面积地面堆载使桩侧土层压缩; 3)桩侧有较厚的欠固结土或新填土,这些土层在自重下沉降; 4)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浸水而引起桩侧土的湿陷; 5)在冻土地区,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桩侧土的融陷。 5.简要说明高承台桩基础分析的步骤(即如何根据承台外荷载求得基桩内力)。 答案 1)应用群桩整体刚度系数建立承台位移与外荷载的关系式,求解出承台的整体位移;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基础工程试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必须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 A设计值 B 标准值 C 平均值 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哪个值来控制的? A 沉降量 B 沉降差 C 局部倾斜 3、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A 基底净反力 B 基底总压力 C 基底附加压力 4、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A 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 一种施工措施 C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5、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筒体结构 6、框架结构的地基允许变形值由下列何种性质的值控制? A 平均沉降 B 沉降差C局部倾斜 7、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 A 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 8、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软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能采用? A 筏板基础 B 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 9、沉降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别是? A 荷载效应组合不同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同 B 荷载性质不同及基底压力性质不同(总应力或附加应力) C 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同 10、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中,设置圈梁是属于 A 建筑措施 B 结构措施 C 施工措施 11、刚性基础通常是指 A 箱形基础 B 钢筋混凝土基础 C 无筋扩展基础 12、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 刚性基础 B 柔性基础 C 轻型基础 13、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 伸缩缝不能填实 C 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4、补偿基础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 A 基底的总压力 B 基底的附加压力 C 基底的自重压力 15、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分析时,应按下述何种情况来计算? A 局部弯曲 B 整体弯曲 C 同时考虑局部弯曲和整体弯曲 16、全补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加应力,因此,地基中 . A 不会产生沉降 B 也会产生沉绛 C 会产生很大沉降 17、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A 所有甲级B所有甲级及部分乙级C 所有甲级、乙级及部分丙级D 所有甲级、乙级及丙级 18、浅埋基础设计时,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是。 A 持力层承载力 B 地基变形 C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 D 地基稳定性 19、下列基础中,通过过梁将上部荷载传给基础。 A 墙下独立基础 B 柱下条形基础 C 柱下独立基础 D 墙下条形基础 20、受偏心荷载作用的浅埋基础,当时,持力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湖大基础工程期末试卷A带答案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一) ;课程编码: 试卷编号:B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应得分 12 18 10 20 40 100 实得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下拉荷载— 软弱地基— 局部倾斜— 复合地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底板厚度主要根据( )条件确定;而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底板厚度则应根据( )条件确定。 2. 水平受荷桩通常可根据桩的( )分为刚性桩和柔性桩两种。 3. 湿陷性黄土通常又可细分为( )和( )两种。 4. 按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为了使试验能真实反映桩的实际情况,要求在 ( )土的间歇时间不少于10天、( )土不少于15天及( )不少于25天。 5. 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可分为( )桩基础和( )桩基础两种。 6. 砂桩的主要作用是( ),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 7. 沉井施工水很深时,筑岛困难,则可采用( )沉井。 考试中心填写: ____年___月___日 考 试 用 专业 班 级: 学 号: 名:

8.根据基础的受力条件,我们可以把砼基础称为(),而把钢筋砼基础称为()。 9.桩按设置效应通常可分为()桩、()桩及()桩三种。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简述理由。每题2分,共10分) 1.桩端嵌入岩层深度大于0.5m的桩称为嵌岩桩。( ) 2. 3. 4. 5. 1. 2. 3. 4. 5. 来的荷载F=180kN/m。土层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淤泥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75kPa。为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拟采用换填垫层处理,初选1.5m厚中砂垫层,试验算厚度是否满足要求,并设计垫层宽度。(已知中砂垫层应力扩散角 =30°)(20'分) 2.某二级建筑物采用群桩基础。已知作用在柱底即承台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为F=2500kN,弯矩设计值M=500kN·m,水平力设计值为H=100kN。拟采用边长为300mm的钢筋砼预制桩,其平面布置及有关承台尺寸、地质情况等如图2所示,试验算该桩基础是

基础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基础工程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基础工程的工作内容:、、。 2.浅基础按结构型式分为:、、、、、。 3.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设计等级为;次要的轻型建筑物设计等级为。 4.地基主要受力层: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独立基础下为,且厚度均不小于5m 的范围。 5.把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称作基础的 。 6.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有、、、。 7.地基变形可分为、、、。 8.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桩可分为、、。 9.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等。 10.常用的基坑围护结构有、、、等。 11.建筑安全等级可分为:、、。 12.浅基础按材料分为:、、、、、。 13.地基压力扩散角取决于、、、。 14.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包括、、、。 15.按承载性状桩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 1.常规设计法;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4.联合基础; 5.群桩效应; 6.涂抹作用; 7.架越作用; 8.摩擦桩; 9.挤土桩; 10.桩基础 三、判断题 1.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2.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 3.桩穿越膨胀土层,浸水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4.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 5.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别。() 6.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一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 7.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 1.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 A.质量流量 B.体积流量 C.流速 D.静压能 2. 孔板流量计是( C )。 A. 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 B. 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 C. 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 D. 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 3. 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C)。 A.齿轮泵 B. 旋涡泵 C. 离心泵 D. 往复泵 4.下列操作中,容易使离心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是(B)。 A.增加离心泵的排液高度。 B. 增加离心泵的吸液高度。 C. 启动前,泵内没有充满被输送的液体。 D. 启动前,没有关闭出口阀门。 5.水在规格为Ф38×的圆管中以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C)。 A.层流 B. 湍流 C.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D. 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 6.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D)。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热能 7.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A)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 A. 逆流 B. 并流 C. 错流 D. 折流 8.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C)也增大。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效率 9.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 A.固定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型管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 10. 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D)。 A. 热传导 B. 对流 C. 热辐射 D.对流传热 11. 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B。 ≥2000 B. Re>4000 C. 2000

基础工程试卷试题A(附答案)

基础工程复习提纲 题型:概念解释20、分析论述题40、计算题40 1.概述: 地基与基础 2.浅基础: 沉降量、沉降差局部倾斜、倾斜;持力层、软弱下卧层; 基础埋置深度确定;地基承载力确定; 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中心荷载作用下及偏心荷载(注意弯矩、水平力在计算中的处理)作用下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软弱下卧层验算 3.连续基础 简述文克勒地基模型;补偿基础概念;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工作的概念。 4.桩 端承型桩、摩擦型桩、挤土桩、 什么是负摩阻力、中性点?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桩侧负摩阻力?工程中如何处理? 群桩效应;承台在群桩基础中的作用。 掌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桩数、布桩及承台尺寸设计,桩顶荷载、桩顶净反力的计算 5.地基处理 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机理及其适用土层条件; 换土垫层的设计(同软弱下卧层验算); 降水预压和真空预压不会引起土体破坏的原因; 堆载预压则可能由于速度太快而造成地基破坏的原因; 6.基坑 了解重力式挡墙的设计原理 熟练悬臂式板桩墙支护的设计计算 对于单支点支护结构,试分析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板桩墙上的土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应的计算方法; 7特殊土 特殊土、自重湿陷性黄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的膨胀力; 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作为地基时会引起的危害; 8.动力基础 砂土液化等概念

广州大学2010-2011 学年第 2 学期考试卷 课程基础工程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一、概念解释(共20分,每小题5分) 1.浅基础 通常把埋置深度不大(小于或相当于基础底面宽度,一般认为小于5m)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2.摩擦型桩基础 摩擦型桩是指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较多的桩;由摩擦型桩组成的基础称为摩擦型桩桩基础。 3.温克尔地基模型 温克尔土耳其模型由捷克工程师E. 温克尔()于1867提出,其假设地基任意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 与该点的地基沉降量s成正比即,式中比例系数k为基床反力系数(或简称基床系数),其单位为3。 4.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共同作用 是指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相互接触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完整体系,三者连接部位应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变形协调与位移连续条件,其相互作用与三者之间的相对刚度有关,基础的挠曲特征、基底反力及截面内力分布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桩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按设计步骤写出) (1)必要的资料准备:如建筑物的类型及其规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机具和技术条件等; (2)选定桩型、截面和桩长的选择并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 (3)桩平面布置:指桩数确定及平面上的布置; (4)承载力验算:单桩承载力验算、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桩基沉降验算、桩基负摩阻力验算等 (5)承台设计:包括承台尺寸、厚度和构造设计,应满足抗冲切、抗弯、抗剪、抗裂等要求; (6)桩身结构设计及桩的质量检验; (7)绘制施工图。 2.地基与基础的震害有那些? 地基的震害主要有:饱和砂土和粉土的振动液化、地震滑坡和地裂、土的震陷等;由此造成地基强度不足 三、某基坑深8m,基坑采用排桩+单道内支撑的结构形式支护,设计资料如图所示。试用等值梁法计算: 1.墙前土压力分布与墙后土压力分布(需绘图示意);(墙前墙后分别采用郎肯被动土压力和郎肯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式)(5分) 2.沿墙走向每米墙长范围所受到的支撑力大小(5分)。(共10分) kPa

化工原理C卷答案

南昌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试卷编号:9036 ( C )卷课程编号:H58010301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双语教学)考试形式:闭卷 适用班级:化工05 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环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考试日期:2007.7.6.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30 15 15 25 15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30 分) 得分评阅人 1. 传热的基本形式有( A, B, C ) A.传导 B.辐射 C.对流给热 D. 急冷 2. 在稳定流动过程中,流体流经各截面处的质量流速(C ) A 减小 B 增大C变化D不变化 3.流体流动的类型包括( A, C ) A. 湍流 B. 过渡流 C. 层流 D.急流 4. 泊谡叶方程用来计算流体层流流动时的摩擦系数,其值为( A ) A. λ= 64 / Re B. λ= 24 / Re C. λ= 32 / Re D. λ= 16 / Re 5. 气体沉降设备的生产能力与设备的( A )成正比。 A. 底面积 B. 高度 C. 宽度 D. 长度 6. 某长方形截面的通风管道, 其截面尺寸为30×20mm,其当量直径de为( A ) A 32mm B 28mm C 24mm D 40mm

7.河水越靠近河岸,流速 ( B )。 A. 越大 B.越小 C. 不变 8. 下列哪些例子属于自然对流传热 ( A, C ) A. 空调 B.冰箱 C. 取暖器 9. 管路系统中的总阻力包括( A, B, C, D ) A 直管阻力 B 管件阻力 C 突然扩大阻力 D 突然缩小阻力 10. 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管内平均流速是管中心流速的( D )。 A. 2倍 B. 3倍 C. 1倍 D. 0.5倍 11.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管内平均流速约是管中心流速的( A )。 A. 0.8倍 B. 0.5倍 C. 1倍 D .2.倍 12. 流体输送过程中,机械能包括 ( B, C,D ). A. 内能 B. 动能 C. 压强能 D. 位能 13. 理想流体的特征是 ( B ) A 密度=0 B 粘度=0 C 热容=0 D 理想气体 14.黑度越大的物质,其辐射能力( B ) A 越小 B 越大 C 中等 D 不变 15.间壁传热过程包括 ( A ,C ) A 对流传热 B 辐射 C 传导 D 对流传质 二、 分析题 (15分) 容器中的水静止不动。为了测量A 、B 两水平面的压差,安装一U 形管压差计。图示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可行? 得分 评阅人 A B 1 1’ 汞 h H R 水 图1 附图

基础工程简答题及答案考试重点

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承载力要求: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基底压应力)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沉降和稳定性要求: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挡土墙、边坡以及地基基础应保证具有足够防止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3)、基础作为结构物,应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要求 11、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 ①强度要求—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