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分析及预防干预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分析及预防干预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分析及预防干预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分析及预防干预

发表时间:2016-06-17T13:50:32.0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作者:胡艳萍詹正坤

[导读] 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含量,进而促进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胡艳萍詹正坤(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203)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环境、物品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从医院相关物品、环境中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67 份标本以及657 例各科住院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在医院中,普通病房桌椅面、床栏、门诊服务台、急诊观察室、工作人员手掌、门把手、空气等的带菌量最高。分离出的细菌为38 个种,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例最高,为52.8%。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所占比例为21.0%。结论:院内环境中细菌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在全面了解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环境; 病原微生物; 感染; 预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64-02 医院是患者诊断、治疗疾病的场所,医院进出流量较大,其数量多,因此病原微生物感染率较大。环境中微生物含量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含量,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1]。本次研究主要对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及有效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2 年2 月-2014 年5 月期间从医院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物品上采集到的67 份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

医院环境类样本共有22 份,主要来自治疗台面、工作台面、普通病床表面、门把手、墙面、空气、椅面等;工作人员手表面样本为12份;公用物品类样本为15 份,主要来自病历、电话、化验单等;器械设备类样本共有9 份,主要来自听诊器、化验试管架、手术器械等。空气样本9 份,主要来源于病房、候诊室等。

1.2 方法1.

2.1 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实施采样和监测。①物品及环境表面监测:实施消毒后立即采样。将标准灭菌规格板(5cm×5cm)放置于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涂抹各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 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 100cm2 , 取100cm2。剪去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 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送检。②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 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 点,内外点应距墙面1m 处;室内面积> 30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 处。将普通的营养琼脂平皿(9cm)放置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5 分钟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③手表面消毒效果监测:被检者5 指并拢,用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端往返涂抹2 次,一只手涂抹面积为30cm2 , 涂抹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2. 结果2.1 医院环境细菌总数检测结果在器械类、环境类、物品类的病原微生物监测中,带菌量最高的为挂号窗口、收费处窗口、门诊服务台、急诊墙面及观察床、空气、医务人员手表面、门把手、病房床栏及桌椅面,带菌量为(5000CGU/cm2-29999 CGU/cm2), 其次为医护办公桌、药房窗口等,为(500 CGU/cm2-4999 CGU/cm2),最少为注射室工作台、配血台等,为(0 CGU/cm2-499

CGU/cm2)。

2.2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67 份标本, 分离出细菌38 个种, 共245 株, 革兰氏阳性球菌占52.8% (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2.5%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45.1% ),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22.4% , 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0.8%。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21.0% ), 金黄色葡萄球菌(17.8% ), 大肠埃希氏菌(17.8% ), 克雷伯氏菌属(11.1% ), 非发酶菌(13.3% )3. 讨论由于医院环境存在特殊性,因此,会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存在。

这些病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在医患、患者、护患之间进行传播。在环境微生物含量过高的情况下,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2]。因此,医疗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施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明确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实际含量,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3]。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预防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健全并完善院内感染管理机制。积极建立感染管理小组,对感染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管理。加强院内感染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院感染防治策略,严格监督院内感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②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含量过高的环境、物品进行消毒防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收费处窗口、挂号窗口、急诊墙面及观察床、门诊服务台、医务人员手表面等为病原微生物含量最高的地方,因此,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这些地方、物品进行消毒。③高度重视条件致病菌的消毒。会引发医院内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病毒、细菌等。细菌为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病原微生物[4]。

同时,抗菌谱的改变导致医院内感染的细菌中,机会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对医院感染的发生造成严重威胁。诸多临床检测结果均显示,目前,机会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已经成为导致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常见致病菌进行杀灭,同时还需采取有效的灭菌措施对条件致病菌含量进行有效控制[5]。④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空气传播进行防止。空气传播为病原微生物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均能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的载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并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亮度,保证空气的流通。此外,充分发挥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也可促进预防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实施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以检测结果作为主要根据,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含量,进而促进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1] 谷继荣. 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5(03):217-218.[2] 施丽莎, 许春娟, 李秀华. 医务人员的手及其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污染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5,06(02):363-364.[3] 宋敏, 刘靳波, 王开正, 等.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分析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13,11(04):109-110.[4] 宛传丹, 秦一鸣, 宋逸萍, 等..2007-2011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与要求内容

为了合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作如下规定及要求: 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作。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报告结果规范。 五、检验科(细菌室)对各科室(部门)送检的采样标本有不合格,采样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出示报告结果。 六、感染控制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对在随机抽查采样中态度不端正、找借口、推诿等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将按奖罚条例进行扣罚。 七、各科室(部门)监测时间具体安排 ㈠重点科室(部门): ⑴Ⅰ、Ⅱ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手术室、新生儿里间、监测时间:每周一次(周二)。 内镜室1w、供应室3w、产一科1w、产二科1w、母婴同室1w、分娩室2w、人流室1w等。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㈡普通科室(部门): Ⅱ、Ⅲ、Ⅳ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外科(换药室)3w、五官科1w、儿一科3w、儿二科3w、儿三科3w、新生儿科3w、妇一科2w、妇二科2w、、检验科3w、血库3w、医疗废物储存室2w、放射科2w、病理室1w、外科3w、注射室2w、换药室2w、泳吧1w、妇科门诊1w、儿童乐园3w、儿科门诊治疗室3w、手足口病诊室2w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注:有*号的月份加紫外线强度监测。 八、各科室(部门)监测项目、监测时限、采样方法、评价(合格)标准,详见附件。 附件:1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1) 采样方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I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lm处。 2)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送检。 3) 检测方法:将送检的平板置37℃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检验医学资讯(201403)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病毒简介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 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 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 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 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 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 多用于循证医学 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的病毒 检测方法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接免疫 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 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 异性反应 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 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 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 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

2017年最新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及质量持续改进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及其他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二、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物品、污水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 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 2、消化内镜室各项指标监测频次 每季度进行监测。(必要时适当增加频次)项目包括: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消毒胃镜、消毒肠镜、手卫生、诊疗室及洗消室的空气、物体表面。 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的监测频次 每月监测的科室有:手术室、人流室、急诊科。 轮流循环(或必要时)监测的科室有:门诊、各病区、后勤。 4、污水监测: 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每月1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季度1次。 理化指标:PH值、余氯每日两次。 五、监测标准 1、紫外线灯管强度

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2。 2、消毒内镜,细菌菌落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4、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 (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cm2。 (2)空气、物体表面: 5、污水处理指标: 粪大肠菌群≤500MPN/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 PH值6-9、余氯3-10mb/L。 六、监测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更换。 2、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如有超标,应及时查找分析超标的原因,改进各环节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再次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日 第二次修订

2017年最新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案

医院环境卫生学等监测方案及质量持续改进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及其他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二、监测范围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物品、污水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 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 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 2、消化内镜室各项指标监测频次 每季度进行监测。(必要时适当增加频次)项目包括:使用中的消毒剂染菌量、消毒胃镜、消毒肠镜、手卫生、诊疗室及洗消室的空气、物体表面。 3、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的监测频次 每月监测的科室有:手术室、人流室、急诊科。 轮流循环(或必要时)监测的科室有:门诊、各病区、后勤。 4、污水监测: 微生物指标:粪大肠菌群每月1次,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每季度1次。 理化指标:PH值、余氯每日两次。 五、监测标准

1、紫外线灯管强度 新领紫外线灯管强度≥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强度≥70μw/cm2。 2、消毒内镜,细菌菌落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3、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使用中的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4、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学标准: (1)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 cm2。 (2)空气、物体表面: 5、污水处理指标: 粪大肠菌群≤500MPN/L,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 PH值6-9、余氯3-10mb/L。 六、监测项目质量持续改进 1、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更换。 2、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如有超标,应及时查找分析超标的原因,改进各环节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再次监测,直到合格为止。 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日 第二次修订

(新)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卫生标准汇总表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卫生标准汇总表 (根据医院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和空医院气净化管理规范制作) 1、洁净手术部(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如下表。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和监测结果判断标准(空态或静态) (30min·直径9cm平皿)。 等级手术室名 称 沉降法(浮游 法)细菌最大平 均浓度手术区 周边区 表面最大 染菌密度 (个/cm2) 空气洁净 度级别手 术区 周边区 Ⅰ特别洁净 手术室 0.2个 /30min·90皿 (5个/m3) 0.4个 /30min·90 皿(10个/m3) 5100级1000级 Ⅱ标准洁净 手术室 0.75个 /30min·90皿 (25个/m3) 1.5个 /30min·90 皿(50个/m3) 51000级10000级 Ⅲ一般洁净 手术室 2个/30min·90 皿(75个/m3) 4个/30min· 90皿(150个 /m3) 510000级 100000 级 Ⅳ 准洁净手 术室 5个/30min·90 皿(175个/m3) 5300000级 注:1 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浮游法的细 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2 现在均采用沉降法。 2、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监测结果判断标准 环境类别空气平均菌落数暴露时间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 Ⅰ类 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符合GB50333的 要求如上图 30min ≤5cfu/cm2 Ⅱ类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 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4cfu/15min·直 径9cm平皿 15min≤5 cfu/cm2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 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医院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为不均匀性污染,检测时如采取标本不当,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采样时间 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如进行常规物体表面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检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 常规检测时被采面积<100平方厘米,取全部表面;>=100平方厘米,取100平方厘米。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 3、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1)对于平面的物体,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酸冲液或0.9%氯化钠采样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五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的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

2.压印法采用以直径为5.6cm(面积约为25平法厘米)的消毒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压贴在物体上10~20秒,送检。 4、结果判定 5、注意事项 1、.采取的标本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每个房间每种(如手术台、桌、灯等)表面不少于2点。 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

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3.、棉拭子采样时,培养皿在接种前于37摄氏度温箱中烤30分钟。 4.、层流洁净手术室的采样时间:消毒后10分钟之内(各类洁净用房作为静态实测数据),手术室手术结束后和各类洁净用房的上午10时。 5、.层流洁净手术室地面、墙面与物体表面动、静态染菌密度应符合环境污染控制指标的要求。 二、手卫生监测 大量文献表明,手卫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医务人员每日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减低25%~50%;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爆发的重要措施,是具有很高效益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1、采样时间 常规监测在采样手卫生后、接触病人或进行诊断操作前;特殊监测随时采样。 2、监测部门 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部门,包括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透室、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 3、监测频度 一般情况下每季度监测一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流行,高度怀疑或确定于医务人员手的污染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word精品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消毒供应中 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 应中心检查包装 及灭菌区。 传染科和病房。 二 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 i, n 类环境每月一次。川,w 类环境每季度一次。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 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 三 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 ㈠ 空气 1?时机 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 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 静置十分钟后采样 2. 方法 室内面积w 30 m 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 1m 处, 高度距地面不低于 80 c 血,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 盖好送验 3. 标准 I 类环境w 10cuf / m3;n 类环境w 200 cuf / m3;川类环境w 50 cuf / m3 ㈡ 物体表面 ?内容 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 如治疗台, 雾化器, 氧气湿化瓶, 体温计, 病床, 床旁桌椅等 .时机 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 处理的 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 3?方法 棉拭子涂抹法, 小于1 m 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 1 m 的平面用1 — 4个5 cmx 5 cc 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 5次, 立即送验。 4标准 I,n 类环境w 5cuf /cc 2 ;川类环境w 10cuf /cc 2 ;W 类环境w 15cuf / c 2。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 ㈢ 手卫生 1时间 每月对I, n 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川,W 类环境每 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 手卫生后采样, 采用六步洗手法 5指并拢,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的棉拭 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次,一只手涂擦面 积约 30 c 2,立即送验。 3标准 洗手及手消毒后w 10cuf /cc 2,外科手消毒后w 5cuf /cc 2。 四 紫外线灯的检测 ㈠ 方法 ⑴ 辐射强度检测:新灯功率为30w , 40w 时辐射强度必须》90卩W /cc2,每年监测 一次;辐射强度89~80卩W /cc2,每半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79~70卩W /cc2 ,每季度 监测一次,当辐射强度V 70卩W / cc 2应更换灯管。 ⑵ 时间监测 :登记每只灯管的起始及累计使用时间,超过 1000 小时应及时更换。 ㈡ 注意事项 1 灯管购置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① I 类环境包括 ② n 类环境包括 ③ 川类环境包括 ④ w 类环境包括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及意义(精)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及意义 [摘要]目的:通过对感染源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与检测,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不同来源,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结果:在从感染部位分离出的病原体中,G-菌占56.3%,G+菌占34.4%,真菌占9.3%。符合近年来病原体种类变化的趋势,即G-菌比例在增加,G+菌比例在减少的变化。结论: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体检测;意义 Hospital Infectioe Common Pathogen Examination and Significance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o infects the pathogen to scove points the meeting and parting examination ,Aehiev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 courtyard infects goal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ources of the pathogen of the cause ofinfection ,Using different examining methods .Results In the pathogen separated from tfe infective parts , G-bacterium takes up 56.5% ,G+bacterium 34.4% ,fungus and other bacteria 9.3% ,Which fits the tend of the developing of pathogen ,That is G- bacterium is adding ,While G+ bacterium is reducing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test and examination of the microbe is very useful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infection around the hospitai . Key words:Hospital infection; The test and examination of pathogen; Significance 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hospital inection)或医院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来源于住院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陪伴人员、医院环境及未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等。因此,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方法 1.1 直接涂片镜检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痰标本,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取得最早期初步病原学诊断。 1.2 分离培养鉴定法从感染部位分离培养细菌,结果直接、特异性高,同时可作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1.3 医院环境的监测医院环境的污染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必须定期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和消毒灭菌器械等进行监测。空气中细菌污染的监测采用空气采样器或沉淀法采样,计算1 m3空气中的细菌数;物体表面细菌污染可采用棉拭子或压印法采集,计算出单位表面积上的菌落数;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环境卫生学监测 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医院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为不均匀性污染,检测时如采取标本不当,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采样时间 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如进行常规物体表面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检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 常规检测时被采面积<100平方厘米,取全部表面;>=100平方厘米,取100平方厘米。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 3、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1)对于平面的物体,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l磷酸盐酸冲液或%氯化钠采样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五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的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

2.压印法采用以直径为5.6cm(面积约为25平法厘米)的消毒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压贴在物体上10~20秒,送检。 4、结果判定 5、注意事项 1、.采取的标本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每个房间每种(如手术台、桌、灯等)表面不少于2点。 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3.、棉拭子采样时,培养皿在接种前于37摄氏度温箱中烤30分钟。

年度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汇总分析

2015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汇总分析 本年度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监测共采集标本714份,合格618份,合格率98%。其中,院感科抽查共采集232份,合格220份,合格率96%。 本年度标本合格率较低的为手卫生采样,其中医护人员手98%,卫生手消毒96%,外科手消毒96%。 医院抽检环境卫生学统计表 监测项目标本总数合格标本数合格率 空气120 120 100 物体表面220 216 96 消毒内镜24 24 100 消毒液65 58 93 透析液30 30 100 透析用水30 30 100 工作人员的手280 273 97 769 751 98% 医院感染管理科抽检环境卫生学统计表 监测项目标本总数合格标本数合格率 空气24 22 98% 物体表面23 23 100% 消毒内镜 4 4 100% 消毒液8 8 100% 透析液 4 4 100% 透析用水 4 4 100% 工作人员的手24 21 94% 91 86 95%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院通过对空气、压力灭菌器生物监测、血透室透析液监测、内镜消

毒后监测合格率均达到卫生部标准。 2、工作人员手及物表监测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工作人员手卫生依 从性差,未按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和洗手指征进行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3、消毒液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及时更换消毒液:通过用化学监测的方法对科室体温计浸泡的消毒液进行含氯化学试纸监测,全年共56份,合格52份;合格率93%。 二、整改措施 1、对化学监测中的消毒液4份,不合格的样品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消毒剂浓度不够。通过对灭菌及消毒液的更换,再次进行化学监测,均达不到要求浓度。 2、洗手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也最经济的一次预防医院感染的方法,但检查发现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不高,因此应该对全院工作人员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加强检查监督,提高全院工作人员手卫生规范,特别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规范认真执行手卫生。 3、要求各临床科室及部门认真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曰常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随时或定期抽查其洁净度。 三、效果评价 通过对四个季度的监测可以看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有所提高,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化学监测合格,物体表面特别是病历夹等物表均符合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001]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一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①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②Ⅱ类环境包括普通 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 离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 房。③Ⅲ类环境包括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 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④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科和病房。二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Ⅰ,Ⅱ类环境每月一次。Ⅲ,Ⅳ类环境每季度一次。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三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㈠空气⒈时机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静置十分钟后采样⒉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1m处,高度距地面不低于80㎝,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盖好送验⒊标准Ⅰ类环境≤10cuf∕m3;Ⅱ类环境≤200 cuf∕m3;Ⅲ类环境≤50 cuf∕m3 ㈡物体表面⒈内容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如治疗台,雾化器,氧气湿化瓶,体温计,病床,床旁桌椅等⒉时机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⒊方法棉拭子涂抹法,小于1㎡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1㎡的平面用1-4个5㎝×5㎝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立即送验。 4标准Ⅰ,Ⅱ类环境≤5cuf∕㎝2;Ⅲ类环境≤10cuf∕

㎝2;Ⅳ类环境≤15cuf∕㎝2。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㈢手卫生1 时间每月对Ⅰ,Ⅱ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Ⅲ,Ⅳ类环境每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手卫生后采样,采用六步洗手法5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2,立即送验。 3 标准洗手及手消毒后≤10cuf∕㎝2,外科手消毒后≤5cuf∕㎝2。四紫外线灯的检测㈠方法⑴辐射强度检测:新灯功率为30w,40w时辐射强度必须≥90μW∕㎝2,每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89~80μW∕㎝2,每半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79~70μW∕㎝2,每季度监测一次,当辐射强度<70μW∕㎝2应更换灯管。 ⑵时间监测:登记每只灯管的起始及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㈡注意事项1 灯管购置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 保持灯管清洁,每周及监测前用95﹪的酒精擦拭灯管 3 辐射强度监测应有专人使用合格的监测仪进行 4 每次监测后记录监测时间及强度 5 更换灯管应记录更换时间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病毒简介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 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 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 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 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 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

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 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 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 多用于循证医学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 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 的病毒 检测方法 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接免疫 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异性反应 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 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 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 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监控等。 六、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我们检验中心/遗传所于3月20日正式开展了“呼吸道病原体抗原7项”。该检验组合包含了甲型流感、乙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7种抗原的检测。收费标准:326.0元/次,不接受单项申请。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早期诊断和鉴定诊断。 标本采集和报告时间:鼻咽拭子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暂定于每周五4:30pm发出检验报告。 欢迎各临床保健科室踊跃开单,我们将竭诚地为临床服务。咨询电话:临床免疫学检验室,2313065(外线);3065(内线)。 撰稿:罗桂香,编辑:周玉球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及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及要求 为了合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作如下规定及要求: 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作。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 报告结果规范。 五、检验科(细菌室)对各科室(部门)送检的采样标本有不合格,采样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出示报告结果。 六、感染控制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对在随机抽查采样中态度不端正、找借口、推诿等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将按奖罚条例进行扣罚。 七、各科室(部门)监测时间具体安排 ㈠重点科室(部门): ⑴I、U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手术室、新生儿里间、监测时间:每周一次(周二)。 内镜室1w、供应室3w、产一科1w、产二科1w、母婴同室1w、分娩室2w、人流室1w 等。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㈡普通科室(部门): 类科室及相关科室 外科(换药室)3w、五官科1w、儿一科3w、儿二科3w、儿三科3w、新生儿科3w、妇一科2w、妇二科2w、、检验科3w、血库3w、医疗废物储存室2w、放射科2w、病理室1w、外科3w、注射室2w、换药室2w、泳吧1w、妇科门诊1w、儿童乐园3w、儿科门诊治疗室3w、手足口病诊室2w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第1w、2w、3w)、(3*、9*) 注:有*号的月份加紫外线强度监测。 八、各科室(部门)监测项目、监测时限、采样方法、评价(合格)标准,详见附件。 附件:1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 (1)米样方法 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w 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I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Im 处。 2)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盖好立即 送检。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检验医学资讯(201403)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病毒简介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 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 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 有非特异性反应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助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 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 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 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断, 多用于循证医学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 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应对变异 的病毒 检测方法 一般使用酶联免疫(ELISA)或者间接免疫 荧光法,有非特异性荧光一般使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几乎没有非特异性反应 四、为什么要早期全面检测? 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 2、病毒治疗有时效性 3、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五、项目开展的价值和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提高医院对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还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监控等。 六、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环境卫生学监测 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医院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污染为不均匀性污染,检测时如采取标本不当,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1、采样时间 根据采样目的选择采样时间,如进行常规物体表面监测,选择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暴发流行时的环境微生物学检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 常规检测时被采面积<100平方厘米,取全部表面;>=100平方厘米,取100平方厘米。暴发流行时采样不受此限 3、采样方法 棉拭子法 (1)对于平面的物体,用5cm*5cm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l磷酸盐酸冲液或%氯化钠采样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五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试管内,立即送检。 (2)对于门把手、金属、玻璃等曲面的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在物体表面按一定顺序涂抹采样。

2.压印法采用以直径为5.6cm(面积约为25平法厘米)的消毒平皿,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使培养基高出平皿口1~2mm,凝固后置4摄氏度冰箱保存待用。检测时将平板上的培养基表面压贴在物体上10~20秒,送检。 4、结果判定 5、注意事项 1、.采取的标本要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且具有代表性。如层流洁净手术室,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地点,每个房间每种(如手术台、桌、灯等)表面不少于2点。 2.、采样时,棉拭子处于湿润状态,如处于饱和状态可将多余的采样液在采样管壁上挤压去除。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一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 ①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②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③Ⅲ类环境包括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 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④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科和病房。 二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 Ⅰ,Ⅱ类环境每月一次。Ⅲ,Ⅳ类环境每季度一次。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 三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 ㈠空气 ⒈时机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静置十分钟后采样 ⒉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1m处, 高度距地面不低于80㎝,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 盖好送验 ⒊标准Ⅰ类环境≤10cuf∕m3;Ⅱ类环境≤200 cuf∕m3;Ⅲ类环境≤50 cuf∕m3㈡物体表面 ⒈内容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如治疗台,雾化器,氧气湿化瓶,体温计,病床, 床旁桌椅等 ⒉时机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处理的 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 ⒊方法棉拭子涂抹法,小于1㎡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1㎡的平面用1-4个5 ㎝×5㎝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 立即送验。 4标准Ⅰ,Ⅱ类环境≤5cuf∕㎝2;Ⅲ类环境≤10cuf∕㎝2;Ⅳ类环境≤15cuf∕㎝2。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 ㈢手卫生 1 时间每月对Ⅰ,Ⅱ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Ⅲ,Ⅳ类环境每 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手卫生后采样,采用六步洗手法5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 积约30㎝2,立即送验。 3 标准洗手及手消毒后≤10cuf∕㎝2,外科手消毒后≤5cuf∕㎝2。 四紫外线灯的检测 ㈠方法 ⑴辐射强度检测:新灯功率为30w,40w时辐射强度必须≥90μW∕㎝2,每年监测 一次;辐射强度89~80μW∕㎝2,每半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79~70μW∕㎝2,每季度监测一次,当辐射强度<70μW∕㎝2应更换灯管。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之令狐文艳创作

令狐文艳 “呼吸道病原体抗原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道病毒简介 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A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B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各种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见图1。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 图1 各种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二、呼吸道病毒临床诊断 现有的主要方法:1、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3、病毒分离培养;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现将上述检测方法的优劣小结于表1。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表1 四种呼吸道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检测方法优点缺点 病毒分离培养特异性高,金标准 培养条件要求高、灵敏度低,标本中病原体量少时, 易致假阴性。 抗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 法 较快速有非特异性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 有非特异性反应 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直接免疫荧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 较高 且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需要使用荧光显微镜 抗体检测灵敏度、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早期诊断没有太大帮 助 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很高操作繁琐,价格昂贵 三、呼吸道病原体抗原的优越性 1、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病毒感染,通过抗原检测都能鉴定出,而抗体检测却要在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以后才能进行鉴定。 2、机体产生IgM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有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不健全的个体如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其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更久,且抗体产生的水平也较低。若检测的是IgG,则不能很好地区分既往感染和急性感染。 因此,抗原检测的方法对婴幼儿和儿童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比抗体法更有优势(详见表2)。 表2 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比较 病原体抗体IgM检测病原体抗原检测 检测最佳时间一般在感染一周左右病毒感染出现症状后即可检测出 临床意义回顾性诊断,适用于疾病后期的诊 断, 多用于循证医学 可用于疾病早期诊断 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检测灵敏度不能很好地检测变异的病毒将多种抗体进行组合,能更好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