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重庆大学作业题库答案

统计学  重庆大学作业题库答案
统计学  重庆大学作业题库答案

1、某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

4、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性原则

?

6、企业生产中,计划将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的(计划完成相对数)()?A、97.9%

?

7、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A、离散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

10、( )

?A、A与B 独立

?B、A与B 不独立

?C、不一定

?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12、对某地区某一天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所得测度值为12℃,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

1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

?A、愈小

?B、愈大

?C、不变

?

15、某商店销售额2000年要比1995年增长50%,则1995-2000平均增长速度为()?A、8.45%

?B、10%

?C、3.125%

?

16、在使用基期价格作权数计算商品销售量指数时()

?A、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B、包含了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C、消除了价格和销售量变动的影响

?

17、对统计结果进行说明,揭示数据规律的统计研究过程称为()。

?A、数据收集

?B、数据整理

?

18、某种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了10%,1996年比1994年增长了15%,1996年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

()

?A、15%÷10%

?B、150%÷110%

?C、(110%×150%)-1

?

?A、抽样实际误差

?B、抽样标准误差

?C、非随机误差

?

22、在回归直线中,回归系数 b 表示()

?A、当 x=0 时 y 的期望值

?B、x 变动一个单位时 y 的变动总额

?C、y 变动一个单位时 x 的平均变动量

?

23、直接数据的优点()。

?A、搜集方便

?B、数据采集快

?

24、企业按照经济性质分为国有、集体、私营、合资、独资企业等,这些数据为()。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截面数据

?

?A、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

26、统计表明,2004年5月全国市场销售额增幅继续提高,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3052.6亿元,该指标属于()?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相对指标

?

27、在组距分组中,确定组限时()

?A、第一组的下限应等于最小变量值

?B、第一组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

?C、第一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就量值

?

?B、一个月

?C、一年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

30、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M0 >X>M6

?B、M0>M6>X

?C、X>M6>M0

?

31、按照计划,现年产量比上年应增加30%,实际却比计划少完成了10%,同上年相比现年产量的实际增长程度

为()

?A、10%

?B、17%

?C、20%

?

32、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

?A、绝对数

?B、相对数

?

33、下列相对指标中,除()外,其分子分母均不能互换。?A、完成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

34、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的是()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

?A、不变

?B、上升

?C、增加10个单位

?

36、一随机事件 A 的概率P(A) 的取值在()

?A、( 0.1 )

?B、[0.1]

?C、[-1 , 0]

?

?A、连续的

?B、间断的

?C、稳定的

?

38、在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A、

?B、

?C、

?D、

39、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类,这些数据为()。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截面数据

?

4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0≤y≤1

?

41、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综合指数形式

?B、算术平均形式

?C、调和平均形式

?

42、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

?A、变大

?B、不变

?C、可能变小

?

44、各实际观测值( yI )与回归值(I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A、总变差平方和

?B、剩余平方和

?C、回归平方和

?D、判定系数 r2

45、测度顺序数据的离散指标是()

?A、异众比率

?B、四分位差

?C、标准差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

47、若h0:μ=μ0,抽出一个样本,其均值x≤μ0,则()

?A、肯定拒绝原假设

?B、有可能拒绝原假设

?C、肯定接受原假设

?

48、设产品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简单相知系数为-0.86,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A、高度相关

?B、中度相关

?C、低度相关

?

?B、总量指标

?C、相对数指标

?

?A、极差

?B、异众比率

?C、四分位差

?

51、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可靠概率

?

52、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

53、 1997年北京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54、根据各年的季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等于()

?A、100%

?B、120%

?C、400%

?

?A、精确性

?B、规范性

?C、显著性

?

56、根据各年的季度资料计算的各季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00%、二季度110%、三季度70%、四季度120%。

指出哪一季度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

?A、一季度

?B、二季度

?C、三季度

?

57、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的时间

?C、调查工作期限

?

59、抽样调查中()

?A、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B、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C、没有登记性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

?

?A、5%

?B、5.5%

?C、15.5%

?

61、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的频数密度为

()

?A、0.2

?B、0.3

?C、0.4

?

62、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降低

?B、升高

?

63、统计指数最早起源于()

?A、股票指数

?B、物价指数

?C、气象指数

?

64、在反映总体离散特征中,由总体的两个极端数值决定的散布特征是()

?A、极差

?B、平均差

?C、平均偏差

?

?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

66、在组距数列中,如果每组的组中值都增加10个单位,而各组次数不变,则均值()?A、不变

?B、有可能不变

?C、增加10个单位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

68、自变量又叫做()

?A、被解释变量

?B、应变量

?C、解释变量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

70、分组数据中,若各组变量值不变,每组次数都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将()?A、增加20%

?B、不变

?C、减少20%

?

71、标准差的大小取决于()

?A、变量值的大小

?B、均值的大小

72、()是某一时期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A、发展水平

?B、平均增长速度

?C、平均发展速度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

74、某针织厂纺纱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84%,织布车间产品合格率为92%,印染厂车间合格率为95%,成品车间

产品合格率为98%,则全厂平均产品合格率为()

?A、71.94%

?B、92.10%

?C、92.25%

?

75、一个居民家庭的收入与其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

?B、1200%

?C、120%

?

77、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

78、已知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方差,则总体方差

等于()。

?A、5.5

?B、550

?C、0.55

?

79、用剩余法测定循环波动时,所得循环值()

?A、受长期趋势影响较大

?B、受季节变动影响较大

?C、受不规则波动影响较大

?

80、标志变异指标中,由总体中两上极端数值大小决定的是()

?

81、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判定系数

?

82、某工厂几个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000元、1050元、1100元和1200元,这几个数字是()。?A、标志

?B、标志值

?C、指标

?

83、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A、意义不同

?B、计算条件不同

?C、计算结果不同

?

?A、不同时期的

?B、同一时期的

?C、基期的

?D、报告期的

85、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A、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增长速度等于各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加1

?

?A、90%

?B、90.9%

?C、110%

?

87、设总体方差=120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 )。?A、120

?B、1.2

?C、12

?

88、下列指标中不属于时期数的指标是()

?A、出生人数

?B、货运量

?C、生猪存栏数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

90、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

?正确

?

92、相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的。()?正确

?

93、时间数列中的各观察值通常不能直接相加。()?正确

?

?正确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人大第四版

第三章节:数据的图表展示 (1) 第四章节: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5) 第六章节: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26) 第七章节:参数估计....................................................... (28) 第八章节:假设检验........................................................ (38) 第九章节:列联分析........................................................ (41) 第十章节:方差分析........................................................ (43) 3.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E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要求: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顺序数据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接收频率 E16 D17 C32 B21 A14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4)绘制评价等级的帕累托图。 逆序排序后,制作累计频数分布表: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3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3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3、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状况是什么?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我国领土总面积是多少? 1260万平方公里 2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什么?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 3、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一)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1、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2、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四)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 4、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5、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是什么? 一是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二是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防御部署 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

军事理论全部作业答案 3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3、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 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状况是什么?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我国领土总面积是多少? 1260万平方公里 2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是什么? (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 (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 (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 3、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一)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1、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2、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三)印度对我国领土的侵犯和威胁 (四)周边其他国家与我国领土争议及安全威胁 4、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第二,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 第三,加强对与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 5、印度对华军事战略趋向是什么? 一是以我为敌,确立“攻势”防御的战略思想 二是加强战场建设,实施重兵防御部署 三是加强对华核威慑 6、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我国安全问题的思考? 略 1、什么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极其军事家、军事论著家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 (二)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 (三)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 (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 2、《武经七书》包括哪几部著作?其作者是谁? 《孙子》孙武、《吴子》吴起、《司马法》司马穰苴、《尉缭子》尉缭、《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佚名 3、《孙子兵法》的影响有哪些? 1、中国历代兵家名将无不重视对其研究与应用 2、《孙子兵法》在国外久负盛名 3、《孙子兵法》在许多社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4、《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是什么? 1、以仁为本的战争观。 2、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4、“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 5、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

北师19秋《心理统计学》离线作业答案-心理统计学

答案: 一、选择题 1、 简单表 相关表 双向表 复合表 D 2、 次数分布多边图 依存关系曲线图 动态曲线图 次数分布直方图C 3、 80斤 80升

80米 80条 D 4、 9.00 10.005 9.005 9.995 D 5、 开区间 闭区间 左开右闭 左闭右开D 6、 次数

组中值 分数 上实限 B 7、 求全距与定组数 求组距与定组限 求中值与划记 记录次数与核对 B 8、 多10 多,但具体多少无法知道 相等 多10 数据个数 A 9、

9 10 11 12 B 10、 141.4% 41.4% 126% 26% B 11、 两者都可以 可以求平均下降速度但不能求平均下降率两者都不可以

可以求平均下降率但不能求平均下降速度A 12、 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大 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小 单位相同,平均数相差较小 单位相同,无论平均数相差大小 A 13、 8.15 8.75 79.5 62 B 14、

语文 数学 外语 无法比较 C 15、 1 6 80 A 二、判断题 1、在统计推断中小概率事件一般被称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对 2、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和1之间对 3、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我们均可用标准差来直接比较两组同质数据的离散程度错 4、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所用原始数据必须是比率或等距数据对 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值都加上10,则所得标准差与原来的标准差相同对 6、当样本足够大时,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同对 7、事件的概率不仅由事件本身决定,而且也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求它有关错 8、对于数据较多的资料,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值不会相差太大对 9、抽样分布是参数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对

人民大学统计学在职题库统计综述答案

1中国人民大学接受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统计学 考试科目:统计思想综述 课程代码:123201 考题卷号:1

除不能导致SSE显著减小为止。 逐步回归:结合向前选择和向后剔除,从没有自变量开始,不停向模型中增加自变量,每增加一个自变量就对所有现有的自变量进行考察,若某个自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变得不显著就剔除。如此反复, 直到增加变量不能导致SSE显著减少为止。 五、(20分)如果一个时间序列包含趋势、季节成分、随机波动, 适用的预测方法有哪些?对这些方法做检验说明。 可以使用Winter指数平滑模型、引入季节哑变量的多元回归和分解 法等进行预测。 (1)Winter指数平滑模型 包含三个平滑参数,即(取值均在0~1),以及平滑值、趋势项更新、季节项更新、未来第k期的预测值。 L为季节周期的长度,对于季度数据,L=4,对于月份数据,L=12;I为季节调节因子。平滑值消除季节变动,趋势项更新是对趋势值得修正,季节项更新是t期的季节调整因子, 是用于预测的模型。 使用Winter 模型进行预测,要求数据至少是按季度或月份收集的,而且需要有四个以上的季节周期(4年以上的数据)。 使用Winter 模型进行预测,要求数据至少是按季度或月份收集的,

而且需要有四个以上的季节周期(4年以上的数据)。 (2)引入季节哑变量的多元回归 对于以季度记录的数据,引入3个哑变量 ,其中=1(第1季度)或0(其他季度),以此类推,则季节性多元回归模型表示为: 其中b0是常数项,b1是趋势成分的系数,表示趋势给时间序列带来的影响,b2、b3、b4表示每一季度与参照的第1季度的平均差值。(3)分解预测 第1步,确定并分离季节成分。计算季节指数,然后将季节成分从 时间序列中分离出去,即用每一个时间序列观测值除以相应的季节指数以消除季节性。 第2步,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对消除了季节成分的时间序列建立适当的预测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进行预测。 第3步,计算出最后的预测值。用预测值乘以相应的季节指数,得到最终的预测值。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1、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差 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本容量 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006.396.12 2 22205.02=?=?=E s z n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电信 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大客 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试在 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的比率进 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 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测试卷及答案共2套

《统计与概率》达标检测 一、填一填。 1.下面是新城区新城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统计图。 (1)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参加()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 (2)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少()人。 (3)参加文艺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和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总人数相差()。 2.下面是某地6~18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情况统计图。 (1)上图中两条折线有2个交点,从左边4,第一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开始超过()生;第二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又超过()生。 (2)从图中你还能看到哪些关于男、女生平均身高变化趋势的信息?(写出2条) 二、按要求画出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李明和王宏两名同学在某学期前六单元测试中的数学成绩统计表。(单位:分)。

根据表中的成绩,完成下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1)李明第几单元的测试成绩最好? (2)李明和王宏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2.育才小学五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五(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五(2)班四个月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 三、解决问题。 1.某地举行自由体操比赛,10位评委给选手赵亮的打分如下:8.5分、8.4分、8.7分、8.5分、8.3分、8.8分、9.0分、8.4分、8.6分、6.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选手赵亮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一个8人小组想知道他们小组更喜欢音乐还是美术,于是他们用1、2、3、4、5分别表示非常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非常喜欢,结果如下表。 你认为哪个科目更受这8名学生的欢迎? 3.下面的统计图是杨老师对五(1)班同学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的活动情况进行的调查。 (1)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多?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少?做哪些事

统计学-基于R第3版习题答案(第二章)

习题 2.1 (1)简单频数分布表: > load("D:\\工作总结\\人大\\R语言\\《统计学—基于R》(第3版)—例题和习题数据(公开资源)\\exercis e\\ch2\\exercise2_1.RData") > summary(exercise2_1) 行业性别满意度 电信业:38 男:58 不满意:75 航空业:19 女:62 满意 :45 金融业:26 旅游业:37 二维列联表: > mytable1<-table(exercise2_1$行业,exercise2_1$满意度) > addmargins(mytable1) # 增加边界和 不满意满意 Sum 电信业 25 13 38 航空业 12 7 19 金融业 11 15 26 旅游业 27 10 37 Sum 75 45 120 三维列联表: > mytable1<-ftable(exercise2_1, row.vars = c("性别","满意度"), col.var="行业");mytable1 行业电信业航空业金融业旅游业 性别满意度 男不满意 11 7 7 11 满意 6 3 7 6 女不满意 14 5 4 16 满意 7 4 8 4 (2) 条形图: > count1<-table(exercise2_1$行业) > count2<-table(exercise2_1$性别) > count3<-table(exercise2_1$满意度) > par(mfrow=c(1,3),mai=c(0.7,0.7,0.6,0.1),cex=0.7,cex.main=0.8) > barplot(count1,xlab="行业",ylab="频数") > barplot(count2,xlab="性别",ylab="频数") > barplot(count3,xlab="满意度",ylab="频数")

国防教育作业答案

国防教育试题 姓名班级等级 一、名词解释 1、领土:是指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水,领海,领空。 2、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武器和器材 的总称。又称细菌武器。 二、填空题 1、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54年。 2、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有武装力量的现代化和 国防科技的现代化。 3、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 1988 年 9 月 27 日正式下 水。 4、电子战武器装备包括电子战支援装备、电子战对抗装备、电子反对抗措施装备 三、选择题 1、根据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一般分为哪三种?( C ) A、预先警报、紧急警报、解除警报 B、橙色预报、黄色警报、红色警报 C、预先警报、防空警报、解除警报 D、注意警报、防空警报、移动警报 2、我国的海域从北到南依次为哪些海?( D ) A、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 B、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 C、东海、黄海、渤海和南海 D、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3、年月,毛泽东主席批准了在高等院校进行军事训练的报 告。( C ) A、1965年10月1日 B、1965年11月1日 C、1955年11月1日 D、1955年10月1日 四、简答题 对国防的责任感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一是要有保卫祖国的强烈意识, 二是要有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才智的理想

国防教育试题 姓名班级等级 一、名词解释 1、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而不受他国 干预或限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完整无缺、不可分割而独立行使的。 2、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 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二、填空题 1、进行人工呼吸的方式很多,主要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 2、解放战争战略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 战役。 3、生物战剂主要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毒素。 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于1970年上天。 三、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中国的军事战略原则?( C ) A、防御 B、自卫 C、先发制人 D、后发制人 2、《国防法》共有章条?( A ) A、1270 B、2270 C、1260 D、2260 3、“只有军力优越,才能在会议桌上达成目标,才能与敌人协议 并否决侵略者的意图。”这是美国前总统 B 认识到的。A林肯 B尼克松 C约翰逊 D里根 四、简答题 国民教育的方针是什么? 答: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1统计学原理作业1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1 第一章-第三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ABD )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CE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人大版_贾俊平_统计学_第三版_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练习题(全免) 1 .解:设A =女性,B =工程师,AB =女工程师,A+B =女性或工程师 (1)P(A)=4/12=1/3 (2)P(B)=4/12=1/3 (3)P(AB)=2/12=1/6 (4)P(A+B)=P(A)+P(B)-P(AB)=1/3+1/3-1/6=1/2 4. 某项飞碟射击比赛规定一个碟靶有两次命中机会(即允许在第一次脱靶后进行第二次射击)。某射击选手第一发命中的可能性是80%,第二发命中的可能性为50%。求该选手两发都脱靶的概率。 解:设A =第1发命中。B =命中碟靶。求命中概率是一个全概率的计算问题。再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即可求得脱靶的概率。 )|()()|()()(A B P A P A B P A P B P += =0.8×1+0.2×0.5=0.9 脱靶的概率=1-0.9=0.1 或(解法二):P (脱靶)=P (第1次脱靶)×P(第2次脱靶)=0.2×0.5=0.1 8.已知某地区男子寿命超过55岁的概率为84%,超过70岁以上的概率为63%。试求任一刚过55岁生日的男子将会活到70岁以上的概率为多少? 解: 设A =活到55岁,B =活到70岁。所求概率为: ()()0.63(|)0.75()()0.84 P AB P B P B A P A P A ==== 9.某企业决策人考虑是否采用一种新的生产管理流程。据对同行的调查得知,采用新生产管理流程后产品优质率达95%的占四成,优质率维持在原来水平(即80%)的占六成。该企业利用新的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一次试验,所生产5件产品全部达到优质。问该企业决策者会倾向于如何决策? 解:这是一个计算后验概率的问题。 设A =优质率达95%,A =优质率为80%,B =试验所生产的5件全部优质。 P(A)=0.4,P (A )=0.6,P (B|A )=0.955, P(B |A )=0.85,所求概率为: 6115.050612 .030951.0)|()()|()()|()()|(===A B P A P A B P A P A B P A P B A P + 决策者会倾向于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流程。 10. 某公司从甲、乙、丙三个企业采购了同一种产品,采购数量分别占总采购量的25%、30%和45%。这三个企业产品的次品率分别为4%、5%、3%。如果从这些产品中随机抽出一件,试问:(1)抽出次品的概率是多少?(2)若发现抽出的产品是次品,问该产品来自丙厂的概率是多少? 解:令A 1、A 2、A 3分别代表从甲、乙、丙企业采购产品,B 表示次品。由题意得:P (A 1)=0.25,P (A 2)=0.30, P (A 3)=0.45;P (B |A 1)=0.04,P (B |A 2)=0.05,P (B |A 3)=0.03;因此,所求概率分别为:

国防教育作业

国防教育作业 文秘1202班徐文婕 一、国防的基本含义: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 1.国防的主体要素 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2.国防的对象要素 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一是“外敌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3.国防的手段要素 是指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 (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采取军事手段。这是因为: a军事手段是最具有威慑作用的手段; b军事手段是唯一能够有效对付武装侵略的手段; c军事手段是解决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后手段。 (2)政治。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涵义。 (3)经济。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现代条件下,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国防斗争,都要广泛采用经济手段,这些手段主要有国防经济活动、经济动员、经济战、经济制裁等。 (4)外交。国防外交活动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又称为军事外交。它既有通常意义上外交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区别于其它外交工作的特殊规律,是寓外交与军事于一体的活动。 它的范围很广,领域很多,活动的内容也十分丰富。 除上述诸因素外,与军事有关的科技、教育等,也是国防的重要手段。 4. 国防的目的要素 国防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1)捍卫国家主权 (2)维护国家统一 (3)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安全 三、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 1.战略环境与战略是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的关系。 2.正确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略的先决条件。 3.战略对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具有重大的能动作用。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4.2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 1、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从频数看出,众数Mo有两个:19、23;从累计频数看,中位数Me=23。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 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为分组情况下的直方图:

为分组情况下的概率密度曲线:分组: 1、确定组数: () lg25 lg() 1.398 111 5.64 lg(2)lg20.30103 n K=+=+=+=,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Binned) 分组后的均值与方差:

Kurtosis 1.302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组中值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F r e q u e n c y 10 8 6 4 2 Mean =23.30 Std. Dev. =7.024 N =25 4.11 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l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l 73 72 73 74 75 要求:(1)如果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为什么? 均值不相等,用离散系数衡量身高差异。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成年组 幼儿组 平均 172.1 平均 71.3 标准差 4.201851 标准差 2.496664 离散系数 0.024415 离散系数 0.035016 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大。 7.6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1)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1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 N=15,为小样本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置信区间为:8900±1.96×500÷√15=(8646.7 , 9153.2) 2) 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3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为大样本总体非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 96.136.1052=±=?±=±n z x σ αx x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96.136.1052=±=?±=±n z x σ α

北师大作业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 CAABC BDCCB CABBC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理论? 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儿童的发展是在一个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这些系统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一模型的启示是,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另外,观察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中的变化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 2、什么叫做父母教养观念? 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包括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在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影响表现在:父母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有意识地训练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间接影响表现在: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及亲子间日常的互动是儿童发展同伴关系的实验地。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强,亲子关系较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比较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横向:优点: 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是研究工作较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 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纵向: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迅速的变化时期。缺点:样本少在追踪过程中易流失;成本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2、评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1、艾森伯格提出的解释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模型。该模型把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为3大部分: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 2、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能否注意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两方面影响。个体因素又受社会化历史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个体对情境的解释,受特定情境特征和个体因素影响。 3、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决策过程重起主要作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起主要作用。个人目标层次体系在两种情况下都对助人决策有影响。 4、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是否采取行动受个人能力、人与情境变化两方面因素影响。亲社

统计学作业答案...doc

1.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 电信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 的大客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的比率进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6、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 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 差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 本容量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 .006.396.122 22205.02=?=?=E s z n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199 093.24819025.0?±=±n s t x =[43.68,52.32] 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某业务的办事效率,调查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 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为t =12分钟,样本标准差为s =4.1分钟,则: (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又是多少? 解:(1)根据已知有()145.214025.0=t ,n =15,t =12,s =4.1。 置信区间为:()151 .4145.21214025.0?±=±n s t t =〔9.73,14.27〕

川农《统计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统计学(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序时平均数与一般(静态)平均数相比较,它的特点在于( ) (满分:5) A. 均抽象了各单位的差异 B. 二者可根据同一数列资料计算 C. 序时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一般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一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平均水平 D. 严格说来,序时平均数不能算为平均指标 正确答案:C 2.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 ) (满分:5) A. 所有职工 B. 职工家庭 C. 职工 D. 该市所有的职工家庭户 正确答案:D 3.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 (满分:5)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 权数的绝对数大小 C.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D.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正确答案:C 4.经常性调查与—次性调查是按( )划分的 (满分:5) A. 调查组织形式 B. 调查时间长短 C. 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D. 资料收集方式 正确答案:C 5.鉴别计算算术平均数的方法是否正确的标准,是其公式应符合( ) (满分:5) A. 标志总量除以总体总量 B. 总体总量除以标志总量 C. 标志总量乘以总体总量 D. 标志总量开项数方根 正确答案:A 6.、统计中广泛应用大量观察法,是因为( ) (满分:5) A. 只有进行大量观察,才能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而把握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B. 大量观察法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分析法 C. 大量观察法可以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 D. 大量观察法可以分析现象间的联系 正确答案:A 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 (满分:5) A. 520 B. 510

北师大统计学基础习题答案5

Exercise 5 1. P201: 4.59.Let 54321Y Y Y Y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