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8章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8章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8章

第八章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分析

第一节交通运输枢纽的系统特性及功能与分类

一、交通运输枢纽的系统特性

交通运输枢纽是由若干种运输所联接的实现运输过程所必需的各项设备的综合整体,共同完成着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与地方作业。

交通运输枢纽是国家或区域统一交通运输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运输网相邻径路的运输特点。各种引入枢纽干线的客、货运输汇合点与分流点及大量市郊运输的终到站.均属于交通运输枢纽的研究范围。

从系统及交通运输枢纽的基本定义角度来看,交通运输枢纽本身是一个由多个相关要素组成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它不仅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有区别于其它系统的特性。(一)功能与目标的统一性

交通运输枢纽由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多种运输设备组成,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或运输设备在交通运输枢纽中具有不尽相同的功能与作用,但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具有统一的功能,这就是完成枢纽内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与地方作业,确保客货运输全过程的实现及运输生产的连续性,满足统一运输网及枢纽所在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对运输的需要。

(二)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

交通运输枢纽由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或同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条干线运输组成,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又由为实现其运输过程的多种运输设备按照一定的布局原则和技术要求统一配置而成。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相互协调,有关运输设备的布局与配置又须统筹安排。由此构成了运输枢纽结构的复杂性。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具有由多个多级子系统构成的、多级递阶的复杂结构。

(三)与外部环境间具有十分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整个交通运输大系统可以看作由线系统与点系统2类子系统群构成,交通运输枢纽属于点系统。就一个交通运输枢纽而言,它既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以及特定功能的系统,同时又是交通运输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以交通运输大系统为其外部环境。同时,交通运输枢纽又是它所依托的城市或地区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以城市或地区为其外部环境,因此,交通运输枢纽与其所在的城市或地区间具有十分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四)系统内部的协调性

交通运输枢纽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或多种交通运输设备构成的结合部,其内部各子系统间、要素间的相互协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各子系统发展不平衡性和技术差异性

由于各交通运输枢纽形成的历史过程及自然条件等不尽相同,枢纽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形成过程及发展不尽相同和平衡。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的具体作业过程和技术设备配置各有特点,这就决定了交通运输枢纽内各子系统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差异性。为此,在具体分析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

(六)自适应性或自组织性

当交通运输网或城市系统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或调整交通运输枢纽的功能及

目标时,交通运输枢纽的自身结构及特征即可进行相应的改变。如城市交通运输网个别区段负荷过大,从而导致了运输流本身主动进行调整,自动寻求负荷较小的方向,保证向稳定状态过渡。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枢纽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诸多系统特性。因此,我们必须将交通运输枢纽视作一个客观系统对象,结合其特性,运用系统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

二、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功能

交通运输枢纽的基本功能是将一个或几个方向和运输方式的客流、货流分送到另一个或几个方向和交通运输方式,同时利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设备为枢纽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运输服务。

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交通运输枢纽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干线的汇集点,是大宗客流和货流中转、换乘、换装与集散之点,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衔接和联运的主要基地。交通运输枢纽的布局决定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间联运转换点的分布,因而对于大宗客流、货流的运输径路、运输效率、货物转运速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它在良好地完成运输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起到促进作用。

②交通运输枢纽是同一种运输方式多条干线相互衔接,进行旅客和货物中转或对运营的车辆、船舶、飞机等进行技术作业和调节的重要基地,同时还为各种运输工具的周转和检修等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③交通运输枢纽大多与城市相共生,它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它是城市实现内外联系的桥梁与脉络,是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城市交通运输的各种设备和建筑也是构成交通运输枢纽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交通运输枢纽在运输全过程中所承担的主要作业角度来看,它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完成4种主流作业:直通作业、中转作业、枢纽地方作业以及城市对外联系的相关作业。

具体地说,交通运输枢纽所承担的主要作业包括:

①为本地区旅客的到发以及过境旅客改变旅行方向或换乘另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服务;

②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换装货物服务;

③通过干线直接将货物送达货运站、码头,通过专用线将货物直接送达工矿企业、仓库,或者反方向的运出;

④将货物由外部干线运输转入城市内部运输线路,或者相反方向的接运;

⑤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营(接运、发送、编组),为车、船等运输工具的周转与检修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⑥枢纽内部运输作业,包括城市各区间及其与郊区间的客、货运输。

三、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演变与构成

交通运输枢纽集中了整个交通运输大系统的多种运输方式,同时,从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过程考察,可以看出它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又往往是相互促进的,对于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对城市的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枢纽有其从无到有、从简单至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运用拓扑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各种交通运输枢纽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雏形枢纽.设施集中配置,技术作业线呈链形;

第二阶段链形技术作业线向外分支,出现新的运输连结线;

第三阶段链形技术作业线交织形成具有封闭型的图型;

第四阶段链形技术作业钱交织形成网状锥形结构,一种或几种运输方式的设施分散

配置。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

图7-1 交通运输枢纽的发展阶段

在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一定必须经历全部阶段。如,对于地处河岸、海岸或高山地区地形条件复杂的城市,第一、二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这类城市通常有延伸型枢纽,枢纽内几个车站纵向配置,这些车站为专用线服务,并担负中转车流作业;而第三、四阶段具有大城市交通运输枢纽的特征。

研究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枢纽的特点,明确枢纽所处的发展阶段,更有利于进行相应的规划与开发利用,根据枢纽内客货流量及相应作业量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采用相应的交通运输枢纽布局。

四、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构成

在研究了交通运输枢纽的形成、发展阶段与过程的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具体分析每一交通运输枢纽具体处于哪类发展阶段及其具体构成。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实质上包括运送过程子系统、技术设备子系统及监督与管理子系统。

就客货运送过程子系统而言,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包括2种性质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或交通运输体系,一是沟通国内与国外、国内各地区和各城市间联系的干线运输,称为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外部运输子系统,具体可分为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二是实现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内部运输联系的城市运输、工业运输(包括市郊运输),称为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内部运输子系统。

图7-2 交通运输枢纽的结构

就技术设备子系统而言,交通运输枢纽系统一般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干线、与各干线相对应的运输站点(车站、站场、港口、机场、管道泵站等)、仓储设备及各种转接设备(联络线、换乘或转运设备及场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成套设备适当配置构成了交通

运输枢纽系统中具有一定独立功能断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包括;铁路子系统、水运子系统、公路子系统、航空子系统、管道子系统、城市交通运输子系统、工业运输子系统、本枢纽内部联络子系统。

五、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的分类

将交通运输枢纽进行适当的分类将有助于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交通运输枢纽可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1.按地理位置分

(1)陆路运输枢纽,如我国的北京、郑州,苏联的明斯克,美国的华盛顿,德国的慕尼黑;

(2)滨海运输枢纽,如我国的上海、大连,苏联的列宁格勒,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纽约;

(3)通航江河岸边运输枢纽,我国的长江干流从宜宾至上海共有13个此类运输枢纽,苏联伏尔加河干支流共有26个。

2.按承担的客、货运输业务分

(1)中转枢纽,以办理直通或中转客、货运业务为主,地方运量甚少或比重很小,如我国的郑州、宝鸡,苏联的车里雅宾斯克;

(2)地方性枢纽,以办理地方作业为主。中转运量较少,如我国的广州、本溪,苏联的卡拉干达;

(3)混合枢纽,具有大量地方作业,同时办理相当数量直通客货运作班,如我国的兰州、成都。

3.按交通运输方式组合分

(1)铁路-公路枢纽。由铁路干线组成,主要分布于内陆地区,在较长的时期中,是运输枢纽的主要形式;

(2)水路-公路枢纽。由河运或海运与公路交通运输方式组成,一般水运起主要作用,公路以集散客、货为主;

(3)水路一铁路-公路枢纽。因水路有海、河之分,此类枢纽又包括:海运-河运-铁路一公路枢纽(一般位于通航干线河流入海口处)、海运一铁路一公路枢纽,河运一铁路一公路枢纽。前两种都以海运起主要作用,并有庞大的水陆联运设施系统,如我国的上海,荷兰的鹿特丹,苏联的列于格勒;后一种有些以铁路运量为大家,有些以水运为主,如我国的武汉,苏联的伏尔加格勒,美国的圣路易斯;

(4)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具体组成方式有的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多条干线构成,有的无水运而由其它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多条干线构成。我国的上海、北京、沈阳、天津、武汉等,均已形成了具有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4.按主要交通运输于戏与站场空间分布形态分

(1)终端式枢纽,分布于陆上干线的尽端或陆地边缘处,如乌鲁木齐、九江、青岛;

(2)伸长式枢纽,干线从两端引入呈延长式布局,加兰州;

(3)辐射形枢纽,各种运输干线可以从各个方向引入的枢纽,如郑州、徐州;

(4)辐射环形枢纽,由多条射干线和将其联接起来的环形线构成,如北京;

(5)辐射半环形枢纽,分布于海、湖、河流岸边,如列宁格勒、芝加哥。

此外,还可视具体目的,按枢纽所在他的经济特征和城市规模等其它标准将运输枢纽

进行分类。

第二节交通运输枢纽内设备系统的配置

一、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运输设备配置的一般原则

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运输设备配置首先应服从于国家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其次要有利于运输枢纽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各种运输设备间的相互协调。

具体地讲,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服从综合交通运输网布局与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枢纽在综合交通运输网中的地位、承担的任务及枢纽的合理分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运输能力为最高目标;

②有利于枢纽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在考虑与相邻枢纽合理分工的前提下,使各项设备既不重复设置,又不因设备不足而影响运输畅通,并应保证主要客流、货流在枢纽内径路顺直、便捷,保证整个枢纽约通畅;

③充分发挥枢纽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应根据所分担的合理客货运输任务而确定每种运输方式的适当规模和技术等级,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的综合能力;

④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⑤充分考虑其它各种综合因素,如运输能力要有适当储备,设备配置具有灵活机动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国际要求和环境保护等。

二、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备配置

交通运输枢纽内每一种运输方式设备的配置都有它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因此,交通运输枢纽内每种运输方式的设备配置,除了必须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还须体现和遵循各自固有的特点和规律。

(一)铁路运输设备在运输枢纽内的配置

交通运输枢纽内铁路运输设备子系统主要包括编组站、货运站及货场、货运设备和供列车运行的设施。对于一般交通运输枢纽,尤其是铁路-公路枢纽而言,铁路是主要的干线交通运输方式,因此,铁路运输设备在交通运输枢纽内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编组站

编组站及其配套设备的合理配置应以有利于枢纽内编组作业的合理组织,提高枢纽综合运输能力为指导。为达到此目标常常需要新建和改造现有各编组站,研究枢纽内的编组站之间和路网各径路的编组站之间编组作业量的重新分配,铺设辅助联络线等。

在改编作业量不大或中等的各个枢纽内,一般应合理设置一个单向编组站。在必须修建枢纽内的第二编组站时,在许多情况下也应将其修建成单向布置。从许多枢纽的具体条件看,设置两个单向编组站要比设置一个双向编组站更为有利。在一些大型枢纽内可修建若干个单向和双向编组站。

在十字形、三角形枢纽内,编组作业一般集中在行车量大线路上的一个车站进行;在放射形枢纽内,编组设备集中设置在中心站上;在环形枢纽内,编组站的数量及其配置决定于引入线数量、车流量与流向以及当地条件,一般在这种枢纽内项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组站;当有强大车流时,这些编组站要设置在城市范围外的各个枢纽引入线上。

(2)货运站及货场

中、小规模的枢纽,一般设置一个货运站,并且货运站的位置的选择要保证与编组衔接得方便,同时还要求有汽车运输的方便通路。在大枢纽内、可修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货运站,其设置地点的选择,要使铁路车辆和汽车在枢纽内的运输总费用最小,由编组站至货场取送车方便,并且各个货运站的设置不妨碍城市发展。值得强调指出的是,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在一些枢纽内,必须修建或改造集装箱作业站、场。

(3)客运设备

枢纽内铁路运输的客运设备包括引入干线和枢纽区段干线、客运站和客运技术作业站、地带站、旅客乘除所、为旅客服务的各种售票处和办事处。根据客流强度和地方条件,客运设备可以部分或全部设置成各种运输方式联合形式,或在某一地区内分别设置长途客运站、地方客运站和市郊客运站。

在中、小枢纽内,客运业务应合理地集中在一个客运站上办理,客运站的设置要方便与城市间的联系。大型枢纽可设置几个客运站,一些特大枢纽可设置一个或几个尽头式客运站。

(4)供客、货列车运行的设施

枢纽的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引入枢纽各铁路线的完备、特征和进路疏解方案。为确保客、货列车在枢纽内的安全畅通,应设置相应的疏解设施、联络线、铁路道口、人行地道、天桥、渡桥等。

新线与既有线的接轨,应保证主要方向的直通列车直接通过接轨站。因此,新线铁路一般应接轨于区段站或中间站,不便接轨于枢纽。引入枢纽的铁路与枢纽内主要走行线交叉时,一般应根据行车方向和列车种类修建各种立交疏解,正规列车运行的主要线路与调车或调机走动频繁线路之间的交叉,也应设置适当的立交或平面交叉疏解。枢纽内干线的技术装备、结构和通过能力,应与衔接线路有关部分的参数相协调。

(二)交通运输枢纽内水运设备的配置

水运一般包括海运和河运两种运输方式,运输枢纽的海运和河运设备系统有其共性,也各有其特点,且一般均自成体系,完成统一的客、货运输任务。

(1)海运设备配备

海港在由其所构成的运输枢纽内,完成相当大部分的货运量,通过海港的货物有海运到达内陆和由内陆发至海运的货物,以及由船舶通过海港换装给其它运输方式和由其它运输方式通过海港换装给船舶的货物,同时海港还承担实现国际往来的任务。各种公用和专用海港在枢纽内的配置,由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和工业的总体布局与发展规划确定,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岸边地貌、地质结构,水域条件等自然地理条件。

海港是各种相关建筑物和配套设备构成的综合体,它保证船舶在防波水域内安全停靠,保证对各种海运船舶方便和迅速地进行装卸作业,并将货物由海运转给其它运输方式和由其它运输方式转给海运,进行货物仓储,为使用海上运输工具的旅客提供服务,并进行供应维护等其它辅助作业。

构成交通运输枢纽内海运设备系统的设备可划分为3个子系统,为货运和客运服务的共用设备、货运设备和客运设备。共用设备子系统包括有港口水域、进港水道,防护结构物,和保证修理、上料及其它为海运船舶服务的设施。货运设备干系统是指海港的货运码头,有各种专用货物作业区,并装备有各种装卸机具、场库、陆路各运输方式的专用线和其它生产及辅助建筑物,它是保证海上运输货物服务的港口设备子系统。客运设备子系统是指设置有客运站和候船设施的各种客运码头。三个设备干系统的配置要互相协调,以形成交通运输枢

纽内海运运输方式的最大综合运输能力。

(2)河运设备配置

在交通运输枢纽内配置的河运运输设备有:包括水域和停泊场在内的公用港口或码头,专用港口或码头,各种引入水道,提供供应、清理服务的特种码头及相应的工业设施(修船厂、维修一运营基础地等)。运输枢纽内的河运公用港口一股配置有客运作业区、客货混合作业区、货运作业区第一个或几个专用港区,各港区的配置要合理,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统一完成港口的客货运输任务。

在交通运输枢纽内的河运设备系统包括3个子系统:为货运与客运服务的共同设备干系统、货运设备干系统、客运设备干系统。并用设备子系统包括港口水域、进港水道、防护结构物、供应与修理及技术作业的工业性设施(特种码头)。货运设备子系统是指货运码头,有各种装卸机具、场库、铁路或公路引入线及其它技术装备。客运子系统是指设有客运站及候船设施的客运码头。三个系统合理配置、相互协调是完成河运任务的物质基础。

(三)交通运输枢纽内公路运输设备的配置

在具体分析交通运输枢纽内公路运输设备及其配置之前,应明确所研究的对象与城市交通运输系统间的关系。两者无论在其功能还是构成上都是不同的,是两个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同时两者在功能及结构上均存在着密切联系。公路在交通枢纽内的衔接;要保证外部公路网与城市干线及街道网有方便的通路,又要尽最大限度地减少相互干扰。城市道路是外部公路在城市或枢纽范围内的延伸,城市道路应沿着运输量大的各个方向修筑,大部分道路应绕开各个生活区。公路之间的衔接与交叉要设置相应的引入通路和立交或平交设施。除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子系统外,还包括相应的客运、货运设备子系统,即客运站及其配套设施、货运站及其停车场等。

干线客运汽车站宜于配置在枢纽或城市中心区外围,但与市内公共交通有方便联系通路,或设置在铁路、水运客运站附近。为干线公设公路运输服务的修配站等也应设置于枢纽或城市外围或接近外围与市内道路和主要接道有方便交通联系之外。货运站及其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的外围区域及与铁路和水货运站、仓库货场区相邻近的地方。

(四)交通运输纽内航空运输设备的配置

航空港一般应设置在远离城市居住区和一些林区的地方,从而涛减少航空运输与城市间的相互干扰。飞机场导航区域的面积,应满足配置各种设备的需要,并保证航空港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城市与航空港问的客货运输可利用公路、铁路和水量运输完成,因而枢纽内应设置相应的通道。航空港的市内客运服务设施应尽量设置在联络航空港的市内运输干线上,并由市内交通运输线路与市中心区及主要居民区相联系,交通运输枢纽内航空运输设备的配置一般还要考虑到直升飞机站港的设置,它办理旅客、邮件等业务,有时候也运输货物,它的设置位置灵活性较大,但其占地大小,应充分满足所使用的各类型直升飞机的飞行要求。(五)交通运输枢纽内管道运输设备的配置

交通运输枢纽内管道设备包括固定设备与管道网,而固定设备有贮油基地和自动加油站。贮油基地的设置地点应限制在所划定的区域内,一般不设置在城市境内,各基地间、基地与其它建筑、铁路及公路引入通路间均应保持相应的距离。自动加油站应均匀地配置在市区及市郊区有大量客、货车流的一些主要干线上。管道网的设置一定要与市区和居民点、工业企业、飞机场、铁路车站、港口等保持相应距离,在必要时铺设的新管道宜与原有的管道共同设置在一起。

三、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综合评价

由系统科学理论可知,系统方法一般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评价3个主要步骤。系统评价是系统方法中一项十分重要而不可少的工作。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正确评价,便于对其实施及时有效的控制,从而使系统达到预期目标。系统功能取决干系统结构,交通运输枢纽的总体功能主要取决于交通运输枢纽布局及其设备配置。对交通运输枢纽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着眼于其总体布局与设备配置,即系统结构。

对交通运输枢纽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主要从其宏观总体布局与微观设备配置2方面进行展开与深入,宏观总体布局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枢纽在运输网大系统中的合理分工与布局、每一具体运输枢纽的总体布置、交通运输枢纽在运输网大系统中的合理分工与布局、每一具体运输枢纽的总体布置、交通运输枢纽在城市布局中的协调。交通运输枢纽微观设备配置主要是考虑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及每种运输方式各种运输设备的设置。

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可采用经验判断、数学分析与实验等多种系统评价方法,对其进行多角度、多透视点的综合评价。系统评价方法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为对交通运输枢纽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评价,必须结合交通运输枢纽系统特性,建立分层次的多指标体系。一般地,对于交通运输枢纽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可建立如下指标体系:

①协调性,指交通运输枢纽与运网间、城市布局间,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每种运输方式的主要设备子系统间的相互协调程度;

②运输过程连续性,指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实现的同种运输方式所完成的客货运输过程在时间及技术作业方面不间断的连续程度;

③快速性,指交通运输枢纽为实现运输过程的迅速程度;

④便利性,指旅客或货物通过交通运输枢纽实现运输过程而达到旅行或运送目的的方便程度;

⑤经济性,指为建造交通运输枢纽相应设施购置运输设备及维持日常运营所发生费用的大小;

⑥安全性,指交通运输枢纽在实现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而正常的特性;

⑦灵活机动性,指交通运输枢纽为确保运输过程连续不间断而采取某种临时性紧急措施的可能程序,这一指标对交通运输枢纽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除上述指标外,在进行运输枢纽系统综合评价时,还要考虑环境污染情况、减少用地等其它因素。

在确定上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概率统计法、模糊评判法等多种系统评价方法进行定性或定量综合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究竟采用哪能种或哪几种方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节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

一、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

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相互协调,是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及特长,同时又彼此相互协作,进而形成交通运输枢纽综合能力的基本手段之一。这一协调过程包含2层内容,一是指两种及两种以上干线运输之间的协调,二是指干线运输同枢纽内部运输(工业运输及城市交通运输)间的协调。

交通运输枢纽是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衔接点,是各种运输方式多种运输设备构成的结

合部系统。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设备物质基础和相应的组织保障,即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保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

即不间断、无延误地完成技术作业过程中的全部必要作业。

(2)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设备的通过能力、输送能力彼此相适应

这种适应体现在一般的指标中(货物吨数、旅客人数),或体现在该种运输方式接运的运输量与所需的单元运输工具的能力及数量的相适应上。两种运输方式衔接处,需设置中间库场及换装机具时,这些设备的能力应与相邻接的运输方式的通过能力适应。

(3)各环节的作业时间相互协调

以基本作业环节为目标,前一项作业占用整车设备的时间应小于等于后一项作业占用整套设备的时间,且两者均应小于等于基本作业的相应作业、时间。

(4)必要的组织、制度保证

为确保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相互协调应设置有相对应的高、中、低各级管理组织、并制定有配套可行的相应制度。

上述4个基本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前三条是协调的技术设备物质基础,后一条是组织保障。保证运输过程连续性是协调的基本要求,各环节作业时间的协调是协调的外部表征,设备能力的协调适应是保证运输过程连续和各环节作业时间协调的物质基础。

图7-3 枢纽系统的协调条件

二、协调过程的分类与协调形式

交通运输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过程,可按协调方式计划的长短、空间相互关系、调子系统的等级和协作形式等进行如下分类。

表7-1 协调过程的类型

从空间相互关系角度考察协调过程。可以使交通运输枢纽的布局与配置更好地同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其它环境要求相适应,可以进一步优化统一交通运输网,使交通运输枢纽的分工与布局更趋合理。

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过程按计划期长短进行分类,主要是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把交通运输枢纽及各种运输方式发展的长远规划同它们近期计划和日常作业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建立一定的反馈机制,采取~定的优化方法,使得交通运输枢纽同各种运输方式在各个计划期内能得以同步协调发展,即实现动态协调。

按相互协调的子系统等级分类,实质上表明了进行交通运输枢纽协调的层次。交通运输枢纽输入、输出流与固定设备间的协调属最高层次,以下层次依次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同种运输方式子系统间协调及枢纽各组成要素间协调。这为我们深入分析和实现交通榆枢纽协调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交通运输枢纽内主要协调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交通运输枢纽内存在着不同的协调关系,在这些协调关系中,干线运输间的相互协调及干线交通运输同枢纽内部运输间的协调是交通运输枢纽协调的最终体现。

(一)交通运输枢纽内干线运输间的相互协调

由于交通运输枢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干线运输的衔接点,而这些干线运输既可以是同种运输方式的,也可以是不同运输方式的,前一种属于同种运输方式内部协调,因此,此处的干线运输间协调关系主要是指不同运输方式干线运输间的协调关系。

分析和实现干线运输间相互协调,主要应从设备能力匹配、作业过程连续、作业时间协同、有良好组织保障等基本条件入手,从宏观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在日常工作计划中予以落实。

(二)干线运输与工业运输间的相互协调

工业运输是交通运输枢纽内部运输形式之一,交通运输枢纽干线运输与枢纽内工业运输间的相互协调,是枢纽外部运输子系统与内部运输子系统相互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

干线运输与工业运输相互协调也应从其满足运输枢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研究与实现。

(三)干线运输与城市运输间的相互协调

同工业运输一样,城市运输是交通运输枢纽内部运输的另一种形式,干线运输同城市运输间的协调也是交通运输枢纽的外部运输与内部运输相互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干线运输与工业运输间的协调侧重于货远,而干线运输与城市运输间的协调侧重于客运。

干线运输旅客密集到达枢纽或由枢纽出发时,城市运输应能保证在相应的时间内将旅客疏散或集结。从干线运输与城市运输相协调的角度考虑,城市运输以为干线运输提供旅客集散服务为主要目标。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2017

第一章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 “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 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 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 异: (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 (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 (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 第二章 1.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3.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4)指标:包括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等指标。 (5)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6)评价标准: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以供决策者选用。 4.系统分析的评价标准 5.系统环境分析的意义 (1)系统分析的资料来源 (2)问题的来源 (3)环境提供外部约束 (4)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内容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的关系 (2)系统要素集的分析 (3)系统相关性的分析 (4)系统阶层性的分析 (5)系统整体性的分析 (6)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 7.ISM法、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 第三章 1.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连续性 表现为运输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运输生产时间的连续性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系统:是混乱、无秩序的反义词,通俗的说就是有组织、有秩序地达到墨重目的的一个祝贺提(P5) 交通运输布局:又称交通运输配置,它是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站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的地域分布。(P34) 交通运输枢纽: 联合运输: 区内通道: 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公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方案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P43) 交通运输需求: 客流密度: 联合运输: 运输系统综合运输能力: 系统分析:就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P35)为了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有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系统分析人员使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用、环境、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并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必要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交通运输供给: 交通运输通道: 输送能力: 一、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1)在交通运输系统中,供给者并不十分明确,因而不便于清楚的研究供给者行为。 (2)在交通运输中,供给的一些非货币特征相对于经营者收取的价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很多运输方式中运行时间都是供给中最重要的一个因 素。

(3)很多确定交通运输供给的特征是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由于这些原因,将运输供给严格限制在经济学中,即理解为一定价格下的市场货物供应量的概念是不合适的。为了进行需求分析和交通量预测,我们考虑由一组真正发生的对运输活动的特征和数量有影响的运输系统特征来定义供给。这一推广超出了以货币表示的运输成本和价格,它包括了其他直接或间接地代表消耗在运输中的资源的特征,尽管它无法定量或转化为货币成本。这一组特征的选择依赖于所考虑的不同运输方式。因而在城市小汽车交通系统中,运行时间、成本、延侯、停车费和可达性等就足以描述运输供给了。而在航空客运中,运行时间、票价、地面交通费、机场延误、机型、服务频率、时间表、服务质量等是运输供给的必要的描述量。没有必要遵循统一的模式给各种运输方式第定义供给,这样的统一模式容易复杂化并且有可能忽略运输分析的重要特征。 二、交通运输供给特征 运输供给特征的改善有赖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1)技术 运输系统的技术特征影响它的行为。特别是,系统的运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类型。其他直接受技术影响的运输供给特征有能力和速度等。(2)运营策略 用技术来提供运输服务的方式取决于运营者的行为和目标。例如,为了适应交通量的增加,系统扩能策略对于像航空、铁路这样按时刻表运行的系统来说对供给特征的影响很大。运营者的行为也确定了运营成本被还原的程度及还原方式。这是将运营成本转化为使用者成本(函数)的一种价格机制。 (3)政策机构的要求和限制 运输运营策略和价格政策常常要受到政府的调节和限制。例如,在一个被调节的运输系统中,运营者能够使用的价格策略可能是由政府机构制定的,有时甚至能力和使用的设备类型也由政府机构确定。市场结构也可能会类似的影响。例如,在竞争和垄断的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价格政策。 (4)使用者行为 运输供给的有些特征取决于运输系统中使用者的行为。货主选择可用的运输服务方式常常确定了货运总成本,货主可选择不同的存储量、批量、频率和包装方式。市内旅客也可以通过选择路径、速度以及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而影响供给特征。 这四大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运输供给函数,它从使用者的角度描述了供给特征, 三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 (1)保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即不间断性、无延误地完成技术作业过程中的全部必要作业。这一条件可用下式表示:T∧H∧E——→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讲义教学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 统讲义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描述 ●第一节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地铁供电系统是为地铁运营提供所需电能的系统,它不仅为地铁电动列车 提供牵引用电,而且还为地铁运营服务的其它设施提供电能,如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扶梯等。 ●地铁供电系统一般包括外部电源、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 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其中,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包括降压变电所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 幻灯片26 ●地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用电负荷。按规定应为一级负荷,即应由两路电源 供电,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中断供电时,另一路应能保证地铁重要负荷的全部用电需要。在地铁供电系统中牵引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而动力照明等用电负荷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负荷。地铁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和混合供电方式。 幻灯片27 第二节变电所的分类 ●地铁供电系统中一般设置三类变电所,即主变电所(分散式供电方式为电 源开闭所)、降压变电所及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主变电所是指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接受城市电网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 电源,经其降压后以中压供给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一种地铁变电所。 ●降压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并降压变成低压交流电。● 幻灯片28 ●牵引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经过降压和整流变成电 动列车牵引所需要的直流电。 ●主变电所:专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能源的枢纽。 ●牵引变电所:为列车提供适应的电源。 ●降压变电所(配电变电所):为车站、隧道动力照明负荷提供电源。 幻灯片29 第四节供电系统主要运行方式 ● 1 10kV系统运行方式 ● 1.1 正常运行方式 ●变电所10kV母联开关和开闭所间联络开关均处于打开状态,每座变电所由 2回电源供电,两段10kV母线分列运行。变电所由开闭所按不同的供电分区供电。 1.2 其它运行方式 1.2.1 故障或检修运行方式 开闭所一回10kV外电源退出时的运行方式时,合上开闭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外电源向该开闭所供电范围内所有变电所供电。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主观题

41.开放系统 参考答案: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参考答案: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答:(1)系统现状说明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2)弄清关联因素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3)建立概念模型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5)比较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网上,通过科学的运输组织才能实现国家、社会、厂矿、企业以及人们所提出的运输任务,加速货物和车船的周转,压缩旅客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47.旅客发送人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讲义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的定义与属性 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概念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和基本的概念。 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体现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统一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的科学;从思辨到定性到定量。 一、系统的定义 对系统要领的一般认识——系统意识 由若干环节组成的链状事物,环环相扣,由此及彼的链状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认识系统的链和环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 1、认识对象系统的全部组成环节; 2、认识这些环节联结部分的形成和特点。 系统意识——思考、研究、探索和处理某一事物时,要有意识地把它看成一个系统,明确链-环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二、系统的属性 1、目的性——系统具有明确赋予的、预期的目标。 2、集合性——组成系统的元素是多个,至少有二个。 3、相关性——系统组成的元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4、阶层性——系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分解成子系统。 5、整体性——任何一个元素离开整体功能就失去意义。 6、环境适应性——适应环境系统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二节系统的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系统的分类 1、按自然属性分类: 自然系统——自然界自然生成的一切物质和现象。 人造系统——为了生存和发展应用自然规律构造的系统。 2、按属性分类: 实体系统——概念系统的形态化。 概念系统——实体系统的“灵魂”。 3、按运动属性分类: 动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静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4、按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5、按反馈属性分类: 开环系统——通过本系统的。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附件1 “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 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及《“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提出的任务,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进步和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与智能交通”重点专项。根据本专项实施方案部署以及国家科技需求发展趋势,现发布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1.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1.1机场飞行区设施智能监测与互联 研究内容:研究基于实时三维重构的飞行区活动态势精确感知技术,跑道、滑行道设施智能监测、状态评估及道面性能快速恢复技术;研发基于自主可控技术及多元宽带互联的飞行区多设施系统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技术;研究基于局地气象大数据的场区雷暴等特殊气象实时精准预报及安全评估技术;研究飞行区主动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研发面向机场运行的智能决策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构建三维可视化的飞行区活动目标、运行态势精确感知软件平台,实时动态识别滑行冲突、道面异常、围界入侵等4种以上安全风险,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0%;研制飞行区道面健康状态智能化监测系统,监测准确率不低于90%,形成道面损伤快速修复方法与工艺;研制飞行区多系统设备物联网系统,支持3种以上2000个以上重要设备的信息互联互通,运行事故事件主动防范率达到80%;研制飞行区雷暴、冰雪、低能见度、强风切变等特殊气象预报及评估系统,雷电监测预警准确率不低于90%,特殊气象预报周期缩短20%以上;编制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2项;在1个民用机场(年吞吐量大于2000万人次)进行综合应用验证。 1.2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智能化设计软件与核心技术标准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新型结构体系,突破强风、地震与极端环境下的智能结构分析核心基础理论;研究基于荷载非线性特征及复杂环境多荷载场耦合影响的结构智能化离散、分布式计算、结果自检验、人本化后处理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复杂度超大桥梁全过程设计智能化软件系统;研究超大型桥梁设计、新型材料、智能建造及验收的国家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超大跨径桥梁设计核心技术标准。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资料

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 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 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 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 水运 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 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 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 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的限制, 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①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②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③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④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离线作业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次作业 三、主观题(共12道小题) 41.开放系统 答: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42.请举出一个系统的实例,并分析其目的、要素集、关系、结构和环境. 答:(主观题,自行举例即可) 43.系统的目标集中若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应当怎样处理?请举例说明. 答:分目标之间可能是矛盾的,因此采用某种形式的折衷是必要的,即在矛盾的分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具体的做法是通过计算每个分目标对总目标的贡献来确定最佳的妥协. (自行举例既可) 44.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步骤是什么? 答: (1)系统现状说明 通过调查分析,对现存的不良结构系统的现状进行说明. (2)弄清关联因素 初步弄清与现状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建立概念模型 在不能建立数学模型的情况下,用结构模型或语言模型来描述系统的现状.(4)改善概念模型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和“学习”的加深,进一步用更合适的模型或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 (5)比较 将概念模型与现状进行比较,找出符合决策者意图而且可行的改革途径或方案.(6)实施 实施所提出的改革方案. 45.交通运输系统的作业特征是什么? 答: (1)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连续过程系统; (2)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的多环节、多功能、超区域的特点; (3)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具有网络性特点; (4)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6.怎样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性? 答:交通运输生产不仅仅是列车、车辆在轨道、道路上移动,而且在交通运输网(包括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航空网等)上运动.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首先要有合理的布局与结构,要建设成与内部、外部协调的交通运输网.在具有科学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知识分享

西南交大交通运输系统分析重点2017

系统分析重点 第一章 1.系统目标、功能、结构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以满足系统目标为要求,由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结构是系统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取决于系统内部属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和整体性。 2.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 “调查、比较”或“学习”,寻求可行的满意解。 3.霍尔系统工程方法论三维结构 时间维: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 逻辑维: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系统实施 4.软硬系统方法论的特点及异同点 异: (1)应用领域: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适用于结构化系统和工程领域,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适用于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系统和社会经济、管理领域; (2)基本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由时间维度和逻辑维度构成的阶段分析和系统结构的数理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后者侧重于通过调查分析建立概念模型,以求得满意解; (3)核心内容: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侧重于优化分析,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侧重于比较学习。 同:

(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3)都注重程序及阶段,都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分阶段地进行研究 第二章 1.系统分析的概念 在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的基础 调查、收集资料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3.系统分析的要素 (1)目标:这是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也是决策者作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2)调查、收集资料:确定系统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边界后,调查相关资料,掌握系统设计涉及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问题。这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3)替代方案:在系统分析中,实现同一目的的多种手段被称为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必须是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势,能够进行对比的。 (4)指标:包括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等指标。 (5)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6)评价标准:衡量可行性方案优劣的指标就是评价的标准,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以供决策者选用。 4.系统分析的评价标准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各种解释

1、系统: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2、系统的共性:有序性、集合性、相关性和整体性。 3、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和环境改造性。 4、组成系统的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5、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整体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子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策略,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6、系统分析的六要素:(1)目的(2)调查、收集资料(3)替代方案(4)费用与效益(5)模型与模拟(6)评价基础 7、系统分析的准则:(1)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3)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8、系统分析的理论技术基础: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控制论、信息论 9、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的特点:(1)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2)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3)管理的科学化 10、系统工程方法论: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知识维、时间维、逻辑维)、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 时间维: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 逻辑维: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模型化)--系统选择(最优化)--决策—实施 霍尔(Hall)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相同点:问题导向、注重程序及阶段。不同点:研究对象或应用领域、基本方法、核心内容或关键点。 11、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是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适应运输任务的需要(3)层次性十分突出(4)诸子系统的“元、部件”彼此间相关(5)发展与建设必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12、交通运输系统的多功能、多目标表现为:它具有运输功能、生产功能、工业功能、经济循环功能、客运服务功能、国防功能、城市功能以及区域功能。13、根据交通运输系统信息交换的方式和关联处理的方式可分为:(1)递接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讲义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描述 ●第一节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地铁供电系统是为地铁运营提供所需电能的系统,它不仅为地铁电动列车提供牵引用电,而且还为地铁运营服务的其它设施提供电能,如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扶梯等。 地铁供电系统一般包括外部电源、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其中,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包括降压变电所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 幻灯片26 地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用电负荷。按规定应为一级负荷,即应由两路电源供电,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中断供电时,另一路应能保证地铁重要负荷的全部用电需要。在地铁供电系统中牵引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而动力照明等用电负荷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负荷。地铁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和混合供电方式。 幻灯片27 第二节变电所的分类 地铁供电系统中一般设置三类变电所,即主变电所(分散式供电方式为电源开闭所)、降压变电所及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主变电所是指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接受城市电网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源,经其降压后以中压供给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一种地铁变电所。 降压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并降压变成低压交流电。 ● 幻灯片28 牵引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经过降压和整流变成电动列车牵引所需要的直流电。 主变电所:专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能源的枢纽。 牵引变电所:为列车提供适应的电源。 降压变电所(配电变电所):为车站、隧道动力照明负荷提供电源。 幻灯片29 第四节供电系统主要运行方式 1 10kV系统运行方式 正常运行方式 变电所10kV母联开关和开闭所间联络开关均处于打开状态,每座变电所由2回电源供电,两段10kV母线分列运行。变电所由开闭所按不同的供电分区供电。 其它运行方式 故障或检修运行方式 开闭所一回10kV外电源退出时的运行方式时,合上开闭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外电源向该开闭所供电范围内所有变电所供电。 非开闭所一回10kV进线电源退出运行时,合上该变电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进线电源向该变电所供电。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建模

一、建模 问题1:假设 Critical step: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 Real problem is too complicated to describe by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 Deferent assumption means other models: 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 –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 Base of the assumption: 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 问题2:有关模型的两个验证 ?Checking Result: 结果的误差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分析 ?Testing Model: 与实际现象、数据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适用性 问题3:建模的完整性 问题分析-模型假设-符号设定-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数据检验和模型合理性、适用性,若检验不过,则跳回问题分析,若通过,则进行模型应用)-模型应用(对未来情况进行的)-模型评价 二、体系 问题1:四个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 管理系统、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空管系统、机场系统 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ICAO、国家民航组织、国际行业协会以及国际行业联盟,同时它也是一个监管系统,其包括了国际航空法系统、国家航空法系统以及国家行业航空规则与条例;第三,它对国家航空管理负责,对航空安全运行进行监管并规范运行的经济性,其主要有6项职责:颁照、管理机场安全运行、工程和适航、航空承运人管理、航空导航服务、财务战略规划。 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基于机场系统,利用其航线网络,采用适当的机队,完成旅客、货物以及邮件的运输等。 机场系统:是提供飞机起飞、着陆、停驻、维护、补充给养及组织飞行保障活动的场所,也是旅客和货物的起点、终点或转折点。机场是由供飞机使用的部分(包括飞机用于起飞降落的起飞区和用于地面服务的航战区)和供旅客接用货物使用的部分(包括办理手续和上下飞机的航站楼地面交通设施及各种附属设施)组成。 空管系统:指挥协调所有正在航路上飞行,或者正在起飞、着陆、滑行的飞机,是为了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及提高空域和机场飞行区的利用效率而设置的各种助航设备和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及规则。助航设备分仪表助航设备和目视助航设备。仪表助航设备是指用于航路、进近、机场的管制飞行,包括通信、导航、监视(雷达)的等装置。目视助航设备是指用于引导飞机降落、滑行的装置,包括灯光、信号、标志等。空中交通管制机构通常按区域、进近、塔台设置。空中交通管制规则包括飞行高度层配备,垂直间隔、水平间隔(侧向、纵向)的控制等。管制方式分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关系: 在整个航空运输系统服务链中,服务的需求者:旅客、货物、飞机等,提供服务的有机场、ATC、航空公司等子系统,管理系统为整个行业制定规则,对航空运输活动进行监管,机场、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1次作业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 观题答案。)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8道小题) 1. ()的应用为系统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内容。 (A) 运筹学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哲学 (D) 系统工程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2. 按系统形态分类,人造系统可以分为() (A) 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 (B) 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C) 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D) 反馈系统和封闭系统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3. 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的核心是() (A) 实现最优化 (B) 求得满意解 (C) 调查比较或学习 (D) 建立概念模型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4. 从事系统分析时,除了用工程和数学方法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外,考虑到资料的不确定性和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还常常要凭借()进行判断和优选.

(A) 系统模型 (B) 运筹学 (C) 哲学理念 (D) 价值观念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5. ()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 (A) 建立模型 (B) 建立方案 (C) 明确目的 (D) 收集资料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6. 交通运输枢纽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或多种交通运输设备构成的()。(P121) (A) 地方 (B) 点 (C) 结合部 (D) 交叉点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7. 为了综合考虑多个目标的统一评价或者将若干个小目标统一为一个较大的目标,这种工作称为(). (A) 多目标评价 (B) 多目标分析 (C) 目标体系建构 (D) 目标体系评价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 [错误]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单选题和多选题 1系统的整体性是什么 任何一个元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元素之间的联系、作用以及阶层分布也不能离开整体的协调去考虑。脱离了整体性,元素的机能和元素间的作用以及层次分布便失去了意义。 系统的整体性应保证在给定的目标下,使系统元素集、元素的关系集以及其阶层结构的整体结合效果为最大。 2 系统的思想核心是什么(系统科学的发展) 把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环境,系统的输入和目标作为子系统,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转换过程的系统。 3 系统工程是怎么样的一门学科 由于通信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基础,形成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科学、现代数学的最优化的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其他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与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系统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 4 系统结构分析的核心是什么 找出系统构成表征方面的规律,即系统应具备的合理结构规律。 5 在综合运输的组织和管理中,综合管理和协调的重点是什么 1 货物流向流量和运输线路的协调 2 地区间各运输方式的协调 3 各种运输方式设备能力的协调 4 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协调 5 运价和运输费用的协调 6 货运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取决于什么 货物发送量,货物发送吨数,货物周转量,货物平均运程。 7 均衡运价是怎么样随需求和供给变化的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均衡交通量将增加很多,新的均衡运价则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原来的均衡运价。 8 交通运输通道可以分为哪几类 1国际通道2区际通道3区内通道 9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承担哪些交通流 1区内流2区际流3国际流4中转流 10 我国高速公路应该采用怎么样最合理的收费系统 世界各国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通常有4中制式:均一式,开放式,封闭式和混合式。我国采用的是封闭式收费系统。 11 系统工程的方法具体包括哪些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方法、系统仿真方法、系统预测方法、和系统决策方法等。 12 系统分析的特点包括哪些 1以整体为目标2以特定问题为研究对象3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4 凭借价值判断 13 系统结构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系统的6个属性就体现出系统结构的一般形式,把目的性作为决定系统结构的出发点,即统领和支配环境适应性以外的4个属性。集合性、相关性和阶层性是作为系统结构的主体骨架的内涵特征。整体性是系统内部综合协调的表征,环境适应性是系统本身的一方,环境作为另一方的内外部协调的表征。因此系统6大属性的形态化,就构成了系统的具体结构形式。

交通运输分析考题

交通运输分析考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 A 交通运输行业规划 B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C 交通运 输技术规划 D交通运输布局规划 E 交通运输专项工程规划 6、影响客运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 A 人口数量与城市化水平 B 经济发展水平 C 自然资 源的分布 D 旅行费用 E 居民消费水平 7、在供需动态均衡分析中,蛛网结构产生收敛结果的原因是 () A 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大 B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大 C 供给量 小于需求量 D 需求曲线的斜率相对较小 E供给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8、关于交通运输通道的概念,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 具有立体网状结构 B 交通流密度较大 C 具有方 向性 D 由线路和港站构成 E 主要由地理因素决定 9、按承担的客货运输业务分类,交通运输枢纽包括 () A 横列式枢纽 B 混合枢纽 C 陆路枢 纽

D 地方枢纽 E 中转枢纽 10、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表现在 () A 开放性 B 复杂性 C 深入性 D 连通性 E 互补性 二、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霍尔三维结构方法论与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有哪些不同? 2、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环境分析? 3、什么是交通运输供给?它具有哪些特点? 4、对交通运输枢纽进行内部布局和设备配置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5、举例说明区域经济和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关系。 三、分析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共20分) 1、已知某系统的元素P 1~P 8 之间的关系由可达矩阵R表示,请用解释结构 模型法求出该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写出完整的分析步骤。 2、某运输企业对其产品策略进行调整,目前有2个方案,收益期均为10年。 A方案为:只开发长途运输产品,需投资1800万元。 B方案为:先开发中、短途运输产品,投资800万元。3年后,若经营状况好,则预计今后一直经营状况好,继续开发该产品,追加投资300万元。若经营情况不好,或暂停经营该产品,此时每年损失10万元;或转而开发长途运输产品,需投资500万元。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习题解答

1.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思想及观点: 一般属性:1.集合性:把具有某种属性的一些对象看做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一个集合。2. 目的性:为达到既定目的,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3. 相关性:说明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关系。4.阶层性: 子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表述不同层次结构,表不同层次子系统之间的 从属关系或相互作用。 5.整体性: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要素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协调存在于系 统中的。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与外界环 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变化。 思想或观点:1.整体型思想和系统化观点;2.总体最优或平衡协调观点;3.多种方法综合作用的观点;4.问题导向及反馈控制观点 2.系统分析的概念及系统分析与系统工程的关系: 1.系统分析是在选定的目标和规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联系,利用 定量的方法提供可用的数据,借以制定可行方案,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总量最大化的策略, 2.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分析过程和基本方法。 3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意义: 1.目标:系统的总目标,系统分析的根据和出发点 2.替代方案:性能、费用、效益、时间上互有优劣,能进行对比的方案。 3.指标:技术性能、适应性、费用与效益、时间。 4.模型与模拟: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测算指标的依据。 5.评价标准:综合反映指标(费用效益比、性能周期比、费用周期比)。 6.决策: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内部与外部条件相 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系统分析程序中各环节的关系: 过程:弄清问题、目标选择、方案设计、建立模型、最优化决策,实施。 关系:明确问题是为了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目标选择为了建立价值或评价体系,为实现预期目标,需拟定采取的策略和应选择的方案;为了分析方案的预期效果, 需建立模型,系统优化可以从多种方案中找出最优解或满意解;决策就是做选择, 最后需按决策结果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5环境分析在系统分析中的作用: 1.环境分析是系统分析的资料的来源。 2.环境分析提出系统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 3.环境分析所提出系统分析的约束条件。 4.环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基础。 6系统结构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在系统分析中所起作用: 系统结构分析包括要素分析,系统相关性分析,系统阶层性分析和系统整体性分析。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而系统功能使得系统目标得以实现。系统结构分析在外部环境约束条件下,分析系统的要素关系和层次结构从而寻找可行解、满意解、最优解所以系统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基础。 7.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 相同点:1.目的都在于改善和优化系统,都具有阐明问题,建立模型,实施等程序 2.都需要对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关联因素,进而解决问题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建模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建模

————————————————————————————————作者:————————————————————————————————日期:

一、建模 问题1:假设 Critical step: 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 Real problem is too complicated to describe by language of mathematics: 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 Deferent assumption means other models: 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 –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 Base of the assumption: 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 问题2:有关模型的两个验证 ?Checking Result: 结果的误差分析、统计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分析 ?Testing Model: 与实际现象、数据比较,检验模型的合理性、适用性 问题3:建模的完整性 问题分析-模型假设-符号设定-建立模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数据检验和模型合理性、适用性,若检验不过,则跳回问题分析,若通过,则进行模型应用)-模型应用(对未来情况进行的)-模型评价 二、体系 问题1:四个子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 管理系统、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空管系统、机场系统 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ICAO、国家民航组织、国际行业协会以及国际行业联盟,同时它也是一个监管系统,其包括了国际航空法系统、国家航空法系统以及国家行业航空规则与条例;第三,它对国家航空管理负责,对航空安全运行进行监管并规范运行的经济性,其主要有6项职责:颁照、管理机场安全运行、工程和适航、航空承运人管理、航空导航服务、财务战略规划。 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基于机场系统,利用其航线网络,采用适当的机队,完成旅客、货物以及邮件的运输等。 机场系统:是提供飞机起飞、着陆、停驻、维护、补充给养及组织飞行保障活动的场所,也是旅客和货物的起点、终点或转折点。机场是由供飞机使用的部分(包括飞机用于起飞降落的起飞区和用于地面服务的航战区)和供旅客接用货物使用的部分(包括办理手续和上下飞机的航站楼地面交通设施及各种附属设施)组成。 空管系统:指挥协调所有正在航路上飞行,或者正在起飞、着陆、滑行的飞机,是为了保证航空器飞行安全及提高空域和机场飞行区的利用效率而设置的各种助航设备和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及规则。助航设备分仪表助航设备和目视助航设备。仪表助航设备是指用于航路、进近、机场的管制飞行,包括通信、导航、监视(雷达)的等装置。目视助航设备是指用于引导飞机降落、滑行的装置,包括灯光、信号、标志等。空中交通管制机构通常按区域、进近、塔台设置。空中交通管制规则包括飞行高度层配备,垂直间隔、水平间隔(侧向、纵向)的控制等。管制方式分程序管制和雷达管制) 关系: 在整个航空运输系统服务链中,服务的需求者:旅客、货物、飞机等,提供服务的有机场、ATC、航空公司等子系统,管理系统为整个行业制定规则,对航空运输活动进行监管,机场、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设计题目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姓名 专业年级交通工程2009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2 年7 月6 日

评语 指导教师: 2012年月日目录

1 线性归划 (3) 1.1 模型及分析 (3) 1.2 Matlab求解方法 (3) 1.3 Lingo求解方法 (4) 2 运输规划 (6) 2.1 模型及分析 (6) 2.2 Lingo求解方法 (8) 3 整数规划 (9) 3.1 模型及分析 (9) 3.2 Lingo求解方法 (9) 4 图与网络分析 (11) 4.1 模型及分析 (11) 4.2 Matlab求解方法 (11) 5 预测分析 (12) 5.1 模型及分析 (12) 5.2 R软件求解方法 (16) 5.3 Excel求解方法 (17) 6 参考资料 (18) 1 线性规划

实例:某桥梁工地用一批长度为8.4m 的角钢(数量充分多)制造钢桁架,因构造要求需将角钢截成三种不同规格的短料:2m 、3.5m 、4m 。这三种规格短料需求量分别为100根、50根、50根。试问怎样截料才能使废料最少。 1.1 模型分析 这个问题是线性规划中的截料优化问题,经过分析后可以知道该批角钢有六种截法如表1所示 钢材截取方法 表1 长度 根 数 截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2m 2 2 0 0 0 4 3.5m 1 0 1 0 2 0 4.5m 0 1 1 2 0 0 废料长(m ) 0.9 0.4 0.9 0.4 1.4 1.4 所以上述问题下列数学模型来表达: x x x x x x z 4.04.14.09.04.09.0min 654321+++++= ?? ???????≥=+ +=++=++且为整数0 ,,,,,502502100422s.t.654321432531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该问题为线形规划问题,为求得最优解,下面分别用Matlab 和Lingo 求解。 1.2 用Matlab 方法求解 该问题化为标准模型如下所示。 cx z =min ?? ?? ???≤≤=≤UB LB b x A b Ax x 11s.t.. 用命令:[x ,fval]= =linprog (c ,A ,b ,A1,b1,LB ,UB )在MATLAB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