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简介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简介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简介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1.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就是要整合供应商、制造部门、库存部门和配送商等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减少供应链的成本,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配送适当数量的正确产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 供应链管理通过多级环节,提高整体效益。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网络系统。同时这个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不但网络间传输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且网络的构成模式也在实时进行调整。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 (2)企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3)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 图1-4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4)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 (5)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6)缩短产品完成时间,是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 (7)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以上特征中,(1)(2)(3)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4)(5)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而(6)(7)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个方面为产品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作为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关运营活动的协调平台,供应链管理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本身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和参与供应链时,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它涉及企业经营思想,在企业经营思想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战略、技术开发与应用战略、绩效管理战略等,以及这些战略的具体实施。供应链运做方式、为参与供应链联盟而必需的信息支持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绩效管理等都必须符合企业经营管理战略。

供应链管理参考书目

LOGISTIC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BIBLIOGRAPHY Contents Logistic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Bibliography 1 1. Introductory Reading 1 2. General Texts 1 3. Operations Management 2 4. Strategy 3 5. Capacity Management 3 6. Scheduling 3 7. Inventory Management 4 8.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s 4 9. Japanese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4 10. Other 5 11.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5 Copyright ? 2008 University of Warwick

Logistic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Bibliography 1. Introductory Reading The following list contain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common books in this field: The following texts are not intended to be comprehensive but provide a useful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 key principles of logistic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lease be aware that in some cases the library may actually have a newer edition of titles listed below. 1.1. " 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 Womack, Jones and Roos; Rawson Associates; Macmillan; 1990; ISBN 0-892-56350-8 Based on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 year study of the world wid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book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lean production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across industry. 1.2. " The Goal" : Goldratt and Cox; Gower; 2004; ISBN 0-566-08665 A quasi 'novel' which illustrates the principles of OPT applied to an ailing US company and how the company was turned around to become successful. Texts 2. General The following texts together cover the breadth of logistics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in some detail: 2.1. " 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cs " : Coyle, Bardi and Langley; West Publishing; 1999; ISBN 0-314-93364-6 An overview of key logistics issues throughout the supply chain. Verbose at times but covers the main issues clearly. 2.2. " Manufacturing Planning and Control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 Vollman, Berry, Whybark and Jacobs; McGraw-Hill; 2004; ISBN 0-0071121331 A comprehensive text on the detail of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Strong on systems and implementation.

供应链管理讲义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与主要问题 本章学习要点: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 1.供应链管理的八大基本原理:资源横向集成原理、系统原理、多赢互惠原理、合作共享原理、需求驱动原理、快速响应原理、同步运作原理、动态重构原理。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 1.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自律机制、风险机制、信任机制。 第三节供应链管理与业务外包 1.业务外包的原因。 2.业务外包的主要形式。 3.业务外包实现的四个阶段。 4.业务外包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 1.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资源横向集成原理 资源横向集成原理揭示的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一种新思维。该原理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仅靠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自己有限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企业所提出的要求。企业必须放弃传统的基于纵向思维的管理模式,朝着新型的基于横向思维的管理模式转变。企业必须横向集成外部相关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去参与市场竞争,以实现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同时给予顾客更多选择的目的。 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纵向思维对应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纵向扩展;横向思维对应的是“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横向联盟。该原理强调的是优势资源的横向集成,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均以其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来参与供应链的资源集成,在供应链中以其优势业务的完成来参与供应链的整体运作。 该原理是供应链管理最基本的原理之一,表明了人们在思维方式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二、系统原理

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

第9卷第3期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Vol.9No.3 2011年7月Journal of Xi an Eurasia University Jul.2011 收稿日期:2010-11-01作者简介:王 鹏(1970—),男,陕西高陵人,西安欧亚学院教师,硕士生,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教学和研究。 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 王 鹏 (西安欧亚学院物流贸易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国内,企业界和理论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研 究和应用。但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不同, 人们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还不统一,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的含义及对供应链管理的不同认识,然后 分析了现有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及其不足,最后根据多年来的研究,介绍了新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包括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经营管理、供应链运作管理、供应链技术管理等四个模块。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完善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1)03- 0066-04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upply-chain management WANG Peng (School of Logistics and Commerce ,Xi ’an Eurasia University ,Xi ’an 710065,China ) Abstract :Supply-chain management has developed in the world for several decades ,and it has al-so been known ,studied and applied in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and theoretical communities.Sinc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are developing at different pace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supply-chain manage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a comparative-ly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for supply-chain development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Therefore ,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finitions of supply chains and supply-chain management , and then it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upply-chain management ,especially its shortcomings , and finally its author presents the new system of supply-chain management ,which includes four mod-ules :the theory of supply-chain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of supply-chain running ,the manage-ment of supply-chain oper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supply-chain technology. Key Words :supply-chain management ;theoretical system ;improvement 供应链管理在国外已有40多年的历史,为国外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提高了管理水平,提升了竞争力。据有关数据显示:供应链管理的运用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 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提高10%以上。可见,21世纪的竞争不仅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是供 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 。而在中国,供应链管理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在实践中,很多企业管理人员还不太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国制造”环节,浪费了大 量的资源,破坏了环境,但我们的收益很小。香港 经济学家郎咸平[2] 曾经用“产业链6+1”对全球产 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制造业的增值很少,而其他环 节的增值多,这就造成了所谓的“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的局面。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供应链的含义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物料获取、物料加工、并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一个网络。如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51711课程性质学科方向(选修) 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Ⅰ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 (一)供应链管理概论 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2. 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 3. 供应链的流程及类型 4.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5. 供应链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6.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思想 7. 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 8.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模式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电子商务化供应链的方法和实现手段;电子商务支持供应链管理的途径等) (二)供应链管理的构建 1. 供应链体系设计策略与原则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3. 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内构筑战略伙伴关系与信任机制;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等) (三)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与策略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业务外包战略 客户资源管理战略 准时采购策略 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用户化定制与延迟策略 (四)供应链管理下的管理与运作 1.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采购目标与策略;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组织;电子采购等) 2. 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管理(传统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管理;供应链管理下的预测与计划等) 3.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策略等) 4. 供应链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国际物流;物流运作结构;物流中的储存控制;第三方物流等) 5. 供应链管理的方法(QR;ECR;CM;ERP等) (五)供应链管理中的业务流程重组 1. 供应链企业关系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意义 2.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和实施过程 3. 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分析方法 4. 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设计 (六)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P:生产计划和控制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DM:产品数据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QM:质量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MM:物料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D:销售和分销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M:服务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M:设备维护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S:项目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1、战略性解决方案优化您的供应链管理和提高您的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灵活应变能力和 对不断涌现的市场机会的获取能力。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管理好供应链更能为您带来竞争优势。您需要一个应变书迅速、适应性强的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来管理公司由采购到制造以及销售和分销的各项业务。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能为所有类型的公司提供优化的业务流程和简洁的工作流,从而在降低成本和缩短交货期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通过完全集成各个应用模块来支持您的供应链管理。每一个具体应用模块的流程都会有助于简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加速企业的信息流转。当这些流程在跨模块应用时,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更显出其真正潜力。无论您是在规划物料需求,草拟销售预测,平衡生产能力还是在核算制造成本,这种潜力意味着您始终能够将所有经营决策基于一个统一的并不断在进行更新的信息库之上。请赶快利用这些丰富的系统功能。 SAP公司是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供应商。本说明书概述了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描述了系统可以提供给您的许多解决方案的某些部分。由于其卓越的功能和灵活性,SAP 自身一直就被定位并发展为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方面的行业标准。 SAP 产品的优势之一在于其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建立在各种控制和协同商务应用程序运行的基本元件而组成的技术框架之上。这些基本元件既可以独立自行应用,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SAP通过引入应用链接功能(ALE)驾驭了这种技术挑战。ALE使多重系统环境下进行业务流程成为可能。因此,SAP可以处理大量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导入的各种分销模式。ALE确保了各个具体应用软件的集成性。这些应用软件是运行在不同系统环境下的。 集成化的即购即用系统保证了所有系统功能的一致性。

SCM供应链管理系统价值分析

德国的工业4.0已经成为整个制造业的热点,工业4.0强调横向整合(供应链的整合和智慧化)、纵向整合(订单、排产、排程,直到装配和加工)和设计整合(含众包设计和客户设计)。其中在供应链方面:通过SCM、采购物流和制造物流,把外购、自制和外协物料“准时”调达到生产现场,批量或单件管控,支持智能料架、AGV和集配等,并对在线库、扣料、在制品和成品进行管控,支持生产判断和缺料预警。 供应链管理是借助信息技术(IT)和管理技术,将供应链上业务伙伴的业务流程相互集成,从而有效地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各企业的效益。 图1.企业SCM管理X型图 企业效益: ?扩展企业的目标 -缩短物料加工、信息处理、产品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 -提高对产品上市时间的要求,开展基于时间的竞争;

-采用更广泛的产品周期的概念; -形成更为有效的组织和系统; ?扩展企业的特征 -核心企业集中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活动,对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给外部产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 -扩展企业的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建立一种长期、互相信赖的关系,把它们当作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 -为了实现供应商-客户在商业和技术信息上的集成,扩展企业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运输手段支持跨组织的商业活动; ?提升企业管理 -建立企业的基础信息结构,包括集成的信息网络和全面统一的数据交互格式; -建立企业的基础信息结构,包括集成的信息网络和全面统一的数据交互格式; -减少物流环节中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切实把数据纳入计算机管理,真正实现信息的电子化管理,为企业随时迎接新的挑战以及与国际接轨打下良好的基础; ?技术创新效益 -建立了以电子化数据为基础的数据传输方式,为数据的交换传输提供了保证; -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准确性得到保障; -为企业的生产、采购协同搭建了平台,缩短了采购周期;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2.2 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2.2.1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Keith Oliver与Skf、Heineken、Hoechst、Cadbury-Schweppes、Philips等客户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的观点。 Michael E. Porter1985年提出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该定义指在满足一定的消费者需求的情况下,让整个供应链成本降到最低,使供货商、仓储、制造商、配送中心与渠道商等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进行的产品制造、运输、分销和销售的一种管理方式。 集成化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在供应链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其实施的是从供应链的最前端供应商至最后的消费者的物流计划与管理等职能。站在企业的角度,即公司从改善供应链前端和后端的关系,集中并合理配置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界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管理,无论是电子产品,还是流通速度快的物品,甚至是食品连锁企业也在研究供应链管理。大家慢慢的了解到供应链管理不只是简单的计划、生产与物流配送,而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的有效途径和竞争武器。许多企业家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企业把公司的重点放在了建立本公司的供应链并进行优化。应该说,这是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必由之路。 2.2.2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思想逐渐产生,它的核心主要是由需求客户化——计划集成化——重组业务流程——面向对象进行管理构成的工作路径;由客户化策略——共享信息——对适应性进行调整——团队的创造性构成的策略路径;各作业回路能够对自己进行作业性能评价和改进回路,使回路不断的得到完善。供应链管理正是以这些回路为中心进行展开的,并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12】。 通过对集成化理论的整理和分析,建立了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图,如图2.1所示【13】。

供应链管理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1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1.供应链概念供应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 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客户需求,交叉性,层次性 2.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管理是连结企业内、外部结盟的企业伙伴,为满足市场的最终消费者需求,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所有营运活动,创造出整体供应链的最佳化(最高效率及最小成本),以达成具高度竞争力的供应系统。 或者答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书上是: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节点企业的相关运营活动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整合它们的竞争能力和资源,从而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3供应链管理的目标通过调和①总成本最低化、②客户服务最优化、③总库存最小化、④总周期最短化、以及⑤物流质量最优化等目标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供应链绩效最大化。4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层次性,交叉性。 供应链管理目标:是供应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供应链所产生的价值是最终产品对顾客的价值与顾客需求满足所付出的供应链成本之间的差额。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1.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出发点2.以共同的价值观为战略基础3.以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为主要竞争方式 4.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5.以物流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6以非核心业务外包为主要经营策略。 5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步骤 1调查并分析市场竞争环境2分析客户价值3确定竞争战略4分析核心竞争力5重建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6评估和选择合作伙伴7供应链企业运作8绩效评价和成员激励9反馈和学习。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第2章供应链管理的战略问题 1根据供应链的功能将供应链分成效率性供应链和响应性供应链 效率性供应链是以最低成本将原料转换为零件半成品,最终产品,体现供应链的物料转换功能。 响应性供应链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

什么是SCM供应链管理

什么是SCM供应链管理?它究竟能做什么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SCM即(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公司寻找原材料的效率与方式,确保最终交付到客户手中的产品成品或服务的质量。通常而言,SCM供应链管理是由以下五个基本部分所组成。 1.计划:这属于SCM中的战略部分。你需要有一套战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在产品或服务上的需求。计划主要指制定一套度量来监控供应链的效率与成本,并保障提供高质量和价值到最终客户。 2.搜索:选择能够为你的终端产品提供品质优良的材料或服务的供应商。制定一套与供应商之间关于价格、交货和付款的流程,创建度量来监控并改善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流程来管理验收、运输与货款支付。 3.生产:计划生产、测试、包装和运输所关联的活动。测量质量等级、产量和员工生产力。 4.交货:也称物流。规划仓储网络,选择货运公司,并建立发票开票系统来收回货款。 5.退货:建立一个流程及网络来接收客户退回的瑕疵产品,并对问题产品客户提供支持与帮助。 SCM供应链软件能做什么?

SCM供应链管理软件是一种复合兼复杂的应用。前面所列出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各自都包含了一系列的特定任务,其中许多任务都需要特定的软件来完成。虽然部分软件厂商尝试去将各种独立软件整合到同一个架构下,但目前为止,仍没有一款完整的应用套装能适用于所有的公司。 大多数公司都需要追踪客户订单、材料供应、生产状态、物流和分销动态,这就要求他们与供应商及各阶段的伙伴之间分享数据。尽管有一些大型ERP厂商(比如SAP)所提供的产品可以执行全部或部分的供应链管理任务,但鉴于每个行业供应链的独特性,因此企业往往都会采用单项最佳的独立应用,而不是完全整合的产品。 SCM供应链管理与ERP系统之间有什么关系? 许多SCM供应链管理应用都依靠ERP软件来供给信息。从理论上说,你可以自己从遗留系统或应用(比如EXCEL电子表格)中收集并整理信息来供给SCM供应链管理应用,但却很难以做到快速、可靠、持续的信息流。ERP是一种优秀的工具,它在单一应用中集成了所有的信息,因此SCM供应链管理与ERP系统之间是一种供需关系。 有不少CIO在安装了SCM供应链管理应用后庆幸自己先部署了ERP。而目前大多数的ERP厂商都开发了SCM供应链管理模块,因此在部署ERP的同时,SCM 供应链管理也能随之建立起来。具体操作上,公司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这类集成产品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或者定制个性化的系统。 供应链管理软件的目标是什么?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讲义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 讲义

供应链管理讲义 第一讲供应链管理导论(一) ◆第一节供应链概述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概述 【学习目标】 铁矿石谈判过程和结果为什么会受到海尔、美的,甚至苏宁的热切关注? 物流到供应链的发展史 物流与供应链的区别 ◆物流是研究有关物的流动中所发生的一切活动,属于操作层面上的概念 ◆供应链流程不仅涵盖物流,同时也涉及企业间的信息沟通、运作协调、资金流控制等方面,因而供应链在战略层面上的概念 第一节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定义需明确以下几点: 供应链-----需求链 ◆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网状的企业结构模式; ◆它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增值链; ◆供应链中每个贸易伙伴既是其客户的供应商,又是供应商的客户; ◆供应链中各企业协作运营依赖于由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协同控制。 供应链的构成要素 ◆1、供应商。2、制造商。3、分销商。4、零售商。5、客户。 供应链核心企业 供应链的流程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方向。 分行业的供应链系统 ?随着对供应链认识的深入,人们对不同的行业构造了不同的供应链系统,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汽车行业供应链食品水产行业供应链日用杂货行业供应链家电行业供应链建筑行业供应链 医药行业供应链 根据稳定性不同划分 ◆从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来看,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两种。 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稳定的供应链: 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 动态的供应链: 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需求

根据容量和需求不同划分 ◆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可以将供应链划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平衡的供应链 市场需求供应商、制造商 新产品运输商、分销商 零售商 倾斜的供应链 市场需求增长生产超时 成本增加 库存增加 浪费增加 不同主体的供应链形态结构 ◆一、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二、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三、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以生产商为主体的供应链以批发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以零售商为主体的供应链 根据管理的不同对象划分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把供应链分为企业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 根据功能性不同划分 ◆有效性供应链体现物理功能、低成本 ◆反应性供应链体现市场功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根据产品的周期性不同划分 ◆根据供应链中产品的周期长短,可把供应链分为功能型供应链和创新型供应链。 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特征比较 供应链与产品类型的匹配性 ◆创新产品与反应性供应链匹配 ◆功能产品与有效性供应链匹配 John Gattorna:四种供应链类型 ◆持续补货供应链 ◆精益供应链 ◆敏捷供应链 ◆完全灵活供应链 四种供应链类型 精益 四种供应链类型比较 根据运作方式不同划分 ◆根据对供应链运作方式的不同,可把供应链分为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 根据供应和需求的不确定性(Hau Lee,2002)

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理论 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小。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在20世纪上半就被提出,当时主要应用于军事作战中,从需求量的确定到物资的获取以及物资的储存、运输和仓库管理,整个被视为一个体系,统一管理,合理地调配所需物资,迅速满足战场的需要。以后才逐渐应用到商业领域。供应链管理在商业领域的提出和启蒙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集成的思想,包括企业内部集成和企业外部集成。在这期间,与供应链相关的各个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时与供应链相关的各企业(部门)之间时而发生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导---------------------------------------------------------精品文档

致供应链管理的效率下降,并使整个供应链竞争力削弱。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必须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初步形成阶段,信息流在向上传递时发生信息盐解现象及顾客不满意现象,信息不能有效地共享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障碍。到目前为止,供应链管理处于强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阶段。在合作伙伴关系的前一时期提出的协调供应链,主张各合作企业之间一致“协调对外"。而合作伙伴关系则强调与尽可能少的供应商合作,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则是分步骤的、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过程,并保证合作的有效性。 从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来看,供应链管理具有两大运作模式,一种叫成本效益型供应链,另外一种叫时间响应型供应链。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从两个方面获取利润,一个是收入,一个是成本。收入是通过发展供应链,响应客户需求,成本主要是通过供应链效率提高,和降低成本来获得。所以供应链核心就在于如何发展供应链,提高客户响应能力,同时降低整体供应链运营成本。成本效益型供应链更强调追求目标,注重低成本响应顾客需求。时间响应即敏捷化,又被称为敏捷供应链,需要通过IT技术的支撑,实现快速响应,各个环节生产、销售、物流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实现快速响应。 供应链协同运作是当前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这需要从供应链角度来考虑信息集成,怎么和供应商、客户分享信息,从这个角度打破传统所谓封闭集成的概念,所以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一开始就联系在一起。供应链管理---------------------------------------------------------精品文档

供应链管理框架理论

*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1.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 供应链管理就是要整合供应商、制造部门、库存部门和配送商等供应链上的诸多环节,减少供应链的成本,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配送适当数量的正确产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 供应链管理通过多级环节,提高整体效益。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网络系统。同时这个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不但网络间传输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且网络的构成模式也在实时进行调整。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 (1)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 (2)企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3)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 | 图1-4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4)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行、修正和不断改进; (5)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6)缩短产品完成时间,是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 (7)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 以上特征中,(1)(2)(3)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4)(5)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

主要方法,而(6)(7)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个方面为产品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作为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关运营活动的协调平台,供应链管理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本身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和参与供应链时,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它涉及企业经营思想,在企业经营思想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战略、技术开发与应用战略、绩效管理战略等,以及这些战略的具体实施。供应链运做方式、为参与供应链联盟而必需的信息支持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绩效管理等都必须符合企业经营管理战略。 (二)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质量和速度是企业能否在供应链中获益大小的关键,也是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关键。因此,信息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信息管理的基础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的信息共享,通过ERP和VMI等系统的应用,将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节点企业,从技术上实现与供应链其他成员的集成化和一体化。 (三)客户管理。客户管理是供应链的起点。如前所述,供应链源于客户需求,同时也终于客户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来运作的。通过客户管理,详细地掌握客户信息,从而预先控制,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四)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供应链各方以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减少需求预测的误差,用实时、准确的信息控制物流,减少甚至取消库存(实现库存的“虚拟化”),从而降低库存的持有风险。 (五)关系管理。通过协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改变传统的企业间进行交易时的“单向有利”意识,使节点企业在协调合作关系基础上进行交易,从而有效地降低供应链整体的交易成本,实现供应链的全局最优化,使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增加收益,进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 (六)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导致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运作风险,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地规避这些风险。例如,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建立监督控制机制,在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合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节点企业间的诚意合作。 从供应链管理的具体运作看,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四个领域:供应管理,生产计划,物流管理,需求管理。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内容: 1.物料在供应链上的实体流动管理; 2.战略性供应商和客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3.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

简述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人们已经注意到,对供应链管理的讨论常常使用些复杂的术语,从而限制了管理人员对其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有效性。所以,本章致力于回顾并区分一些广泛使用的“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不仅从学术的角度,也从实践的角度进行。这个讨论的目标,就是要确立一个让管理者和未来研究者们能信服的易理解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的出现 以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单一产品的供应链的例子,在这里原材料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一步就转化成产成品,然后运输给分销中心,再到最终消费者。现实的供应链则有多种不同的最终产品,不同的产品可能有某些相同的零部件,从某些相同的设备制造出来,又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能。物料的流动也不总是沿着一个简单的网络进行,而且各种运输模式都会被考虑,并且,终端产品的物料清单在深度和广度上可能会非常可观。 传统意义上,供应链中的营销,分销,计划,生产和采购组织是独立运作的。这些组织有他们各自的目标而且通常是相互冲突的。营销部门的高客户服务水平及最大化销售收入的目标与制造和分销部门的目标相冲突。许多生产运作又是为最大化吞吐和降低成本而设立的,并不考虑对库存水平和分销能力的影响。销售合同的议定又常常不参考历史购买模式的信息。这些因素就造成一个组织没有一个单一整合

的计划——有多少业务就有多少个计划。很清楚,需要有一个能把不同的职能整合在一起的机制。供应链管理就是这样一个能够达到整合功能的战略。 典型的供应链管理被视为处于所有物料流动都由一家厂商拥有的完全垂直一体化的公司和那些每个渠道成员独立运作的公司二者之间。所以,链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合作成为对链有效管理的关键。Cooper 和Ellram曾把SCM比作一个平衡稳定且现实操作能力很强的接力赛队伍。这样的队伍更有竞争力,因为每个成员都知道为传球如何对自己定位。直接传递赛棒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但是整个团队为了赢得比赛需要齐心合力。 定义供应链 所有作者中对“供应链”的定义似乎比“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更常见。La Londe和Masters提出,一个供应链就是一些把物料向前传递的厂商的集合。通常情况下,在供应链中,几个独立的厂商参与了一个产品的生产,并将其送到最终用户的手中。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生产商,

供应链管理实训指导书

供应链管理 实 训 指 导 书 物流管理教研室 二0一七年九月

《供应链管理》实训指导书 目录 一、总体说明 (3) 1.实训目的 (3) 2. 实训方式要求 (3) 3. 实训主要内容 (4) 4.实训课时分配 (7) 5、实训材料准备 (7) 6.实训考核办法 (7) 二、实训一 (9) 三、实训二 (10) 四、实训三 (11) 五、实训四 (12) 六、实训五 (13) 七、参考实例 一、总体说明 1.实训目的 《供应链管理》课程介绍了供应链设计、运行和管理中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以及比较重要的新模型和解决方案,使学生通过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运作管理模式的差异,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分析、设计、实施的方法,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信息的价值、采购管理、配送管理、以及支持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等,最终能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供应链系统优化与方案设计。 本次综合实训将通过学生对某一具体企业供应链的上、中、下游的不同环节进行理性整合的全面设计,使同学们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一个整体的汇总、回顾以及加强,以培养锻炼他们将专业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综合实训的性质可定义为:关于某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的设计实践。 2.实训方式要求: (1)根据教学班级学生人数来确定一个或多个设计项目,也可根据学生本人所掌握的相关资

源,单独确定设计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项目选择,无论是集体选择同一项目,还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同一项目,亦或个人选择单独的项目,都要在指导老师的批准之后才能进行。 (2)根据项目的选择,分别采集不同的资料和数据。以班为单位或以组为单位选择同一企业项目的,可分工负责采集资料和数据,资料和数据可以共享;个人选择单独的项目,则由其本人完成其数据的收集。以班为单位选择同一设计项目的,由指导老师带领,有组织地进行采集资料和数据;以组为单位选择同一策划项目的或个人选择单独的项目的,指导老师可以有选择地提供指导。 (3)为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个人独特的智慧与写作能力,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某企业供应链设计书中一个项目的撰写。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和信息共享,但不得搭便车。 (4)老师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讲评,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实训主要内容 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由指导教师全程辅导和监督学生,引导学生成功完成相应的任务。每班或每组的同学确定一个具体的企业作为设计的目标企业,了解该企业的背景(包括:企业的名称、类型、经营范围和性质等等)。然后学生通过对该企业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建立相应的信息库和数据资料库,并用物流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1)目标企业供应链一体化设计 目标企业选定与供应链一体化过程中的相应设计任务,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系统地整合,以体现企业的供应链一体化流程和实质。 A.在不同的行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中选一个企业作为目标企业; B.从宏观上了解“供应链一体化”的实质和核心内容,理解供应链一体化的流程,制定供应链一体化的任务流程,并根据制定的任务流程来对供应链一体化的设计任务进行分解,并建立相应的任务模块,即明确供应链一体化设计的操作步骤。具体地,在该层面上的思路可以分解到:供应链一体化需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其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每一部分的工作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C.在明确了供应链一体化具体需要完成的任务后,去进一步分析完成这些任务模块分别需要哪些数据和资料,并对这些需要的东西进行统计和总结; D.根据所确定的具体企业资料以及行业背景去寻找、设计出需要的具体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是从官方的或企业公布的资料中得到,也可以是从二手的途径例如关于该企业的分析评论文章中所引用的数据得到,甚至还可以根据企业的背景和它所在行业的特点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假设得到。不管以何种方式得到数据,都要求该数据在理论和逻辑上是合理的,并要求对数据来源进行标注)。 E.根据确定的任务模块,结合所建立的数据库去一步一步完成设计任务; F.对设计进行整体的整合和规划。 同学们的具体操作步骤可参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