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批评与赏析

翻译批评与赏析
翻译批评与赏析

翻译批评与赏析

学期论文

学院:高级翻译学院

专业: 2014 级英语笔译

姓名:王红伟

学号: Y140254

前言

学习感悟

本学期有幸选了陈老师开设的选修课—翻译批评与赏析,陈老师授课方式新颖独到,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为主线,以学生讲解老师总结答疑为主要方法,并穿插有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学期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上陈老师的课之前,自己的翻译批评往往多是感性的翻译评论,没有系统的批评理念与批评模式,面对一个译本,只会从表层进行主观评判,既缺乏系统性又不具有客观性,难以服众。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翻译批评绝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更不能带有学术偏见而起意气之争,相互攻讦,翻译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必须公正、客观、全面,有理有据。

作为翻译专业研究生,更应该对翻译批评认真加以学习,用全面的眼光看待翻译,树立科学的翻译批评观,并将其用于指导、审视自己的翻译活动。

翻译批评的文本功能视角

—兼评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摘要:凯瑟琳娜·赖斯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在其扛鼎之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赖斯借鉴德国心理学家布勒的语言功能划分模式将文本划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并建议根据文本功能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本文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着手,结合不同文本译例,并对之加以述评。

关键词:赖斯;翻译批评;文本类型;文本功能;《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

1. 引言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1971年赖斯出版了其扛鼎之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是德国从语言功能角度切入翻译研究的开端作品”,(陈吉荣,2007:3)赖斯在该书中以文本类型理论为基本框架,试图建构一个客观、可行、全面的翻译批评模式。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基本沿用了德国心理学家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影响,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赖斯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亦称感染型)。(张美芳,2009:53)

2. 文本类型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其翻译批评模式的核心架构,支撑起了其整个翻译批评理论的基本框架。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观点较多地受到了德国心理学家布勒关于语言功能分类的影响,布勒将语言功能划分

为三类:陈述功能,表情功能和呼吁功能,赖斯继承并发展了布勒的语音功能分类学说,将文本也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重内容文本(content-focused text)、重形式文本(form-focused text)以及重吁请文本(appeal-focused text),也即是我们常说的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

信息型文本即重内容文本侧重传递基本信息,描述客观事实,内容与主题是文本的重心所在,强调文本语言条理性以及文本内容的准确性,我们常见的此类文本如新闻报道、使用说明、讲座报告等等;表情型文本即重形式文本强调文本的创造性,注重语言的美学层面,作者或者信息发出者是文本或信息的中心,此类常见文本如文学散文、诗歌等;操作型文本即重吁请文本旨在发出呼吁,感染读者或受众,并促使其采取某种行动,文本所产生的效果至关重要,此类常见文本诸如广告、演说、布道等等。

除此此外,赖斯注意到还有一种文本主要依靠非语言媒介及图像、声音等来为受众传达视觉或听觉效果,赖斯将其增列为重内容文本、重形式文本和重吁请文本之后的第四种文本类型,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声媒文本,或超文本类型,此类文本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广播、影视、舞台歌剧等。但是此种文本类型在学界依旧存在较大争议,因为此类文本划分依据和前者不一,且与前三种文本类型存在交叉重复。(黄万武,陈龙,2014:76)由于该文本类型尚有诸多争议,故在以下论述中未加以过多论述。

事实上,赖斯本人也认识到对于某个文本或者该文本的某个部分

来说,一个文本不可能只具有某种单一的功能,以上三种功能可能会同时存在,也即是说大部分文本应该属于复合文本,但是其中必定有一种主导的功能统领该文本,而其他功能则居于从属地位。

赖斯认为翻译的第一步是要确定文本类型,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赖斯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信息型文本强调忠实地传文达意,针对此类文本翻译批评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译文是否忠实再现原文内容,译文的语言形式应该符合译语习惯,译文应该做到以译语为中心。对于表情型文本表情和美学效果非常重要,译语文本形式受源语语言形式支配,译者应该试图将译语读者带入原作,引导信息接受者向发出者靠拢。对于操作型文本译文应该力求引起文本接受者采取某种源语所倡导的行动,产生预期效果,达到原文所追求的目的。

赖斯的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理论事实上也是基于等值理论,其实质追求的是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打破了传统的翻译批评语言学研究束缚,为翻译批评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式,但同时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也存在一些一些理论局限,遭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如文本中文本功能的重复与交叉造成文本类型难以真正区分开来,将赖斯所提出的针对不同文本的翻译方法具体运用到特定文本翻译中时还存在不少问题。(胡作友,2008:251)

3. 文本功能理论在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信息型文本侧重陈述客观事实,传递信息,追求语言的文本语言的条理性以及文本内容的准确性。如笔者所参与的《今晚报》海外版翻译当中有一条简讯,源语及译语如下:

天津泰国开通低成本航班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联合泰国低成本酷鸟航空日前举行首航仪式,天津到曼谷低成本航班正式开通。该航线的开通让天津市民到泰国出游更划算。据了解,此定点航班由波音777宽体客机执飞,可容纳415位乘客,航班每周四次往返于天津和曼谷之间,单程票价最低几百元人民币即可成行,为天津市民的出境游节省更多交通成本。

Budget flights launched from Tianjin to Bangkok Tianjiners can now hop on a cheap flight to Thailand as Tianjin Binh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TBIA) and NokScoot Airlines, a major low-cost airline in Thailand, launched flights from Tianjin to Bangkok. Passengers will board the Boeing 777 wide-body jets, with 415 seats. Flights from Tianjin to Bangkok take off at 18: 20 while flights from Bangkok to Tianjin leave at 22:35 every Tuesday, Thursday, Friday and Sunday. The cheapest single fare costs only hundreds of RMB,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ianjiners’ overseas travel expenses.

源语为新闻报道,属于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信息简洁明了,旨在让英语读者了解天津所发生的大事小情,在译语的处理上译者用简练的语言交代清楚了源语信息,并对“酷鸟航空”及航班具体信息作了增译,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同时采用新闻体语言风格,基本实现了译语功能。

表情型文本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抒情诗歌了,多往往寄托着诗人某种情感,具有突出的美学效果,因而对于诗歌的翻译,往往需要对其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加以侧重。下面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诗句,摘取学界认可度较高的郑振铎版及饱受争议的冯唐版加以对比评析:

例1:The world puts off its mask of vastness to its lover.

It becomes small as one song, as one kiss of the eternal.

【郑译】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冯译】大千世界在情人面前解开裤裆,

绵长如舌吻,

纤细如诗行。

例2:The great earth makes herself hospitable with the help of the grass.

【郑译】大地借助于绿草,

显出她自己的殷勤好客。

【冯译】有了绿草,

大地变得挺骚。

上述两句是郑译、冯译争议较大的两句,在对二者批评以前有必要了解清楚《飞鸟集》,这部诗集创作于1913年,完成于1916年,时诗人已年过半百,褪去了人生浮华无知,洞悉人生哲理,诗人正是以世间万物为喻,抒发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思。

郑译基本传递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实现了文本功能,在此不做过多探讨,冯译存在较多争议之处,例1中将“mask”译为“裤裆”,例2中将“hospitable”译为“挺骚”等低俗词汇,破坏了是个整体意境,也有违泰戈尔的本意,情感风格皆与原文本不符。译者没有把译语读者带向原作者而是将其带入了自己所肆意营造的文本当中。

操作型文本重在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某种反应,采取某种行动,以便达到原文本的潜在目的,商业广告是操作型文本的典型代表。商业广告的文本功能在于推介产品,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因而翻译此类文本时应该尽量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和文化观念,对读者产生较强的感召力。下面是一家笔记本公司的商业广告:

The Perfect Companion for 2005

Since you depend on a diary every day of the year,

pick the one that' s perfect for you.

Bright, attractive, colorful, always good for a smile

这则广告对应的汉语译文是:

2005 年的最佳伴侣

既然您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离不开记事本,

就请您选这种吧,它对您再合适不过了:

印刷鲜明、装帧精美、彩色套印、令您笑口常开……

该广告文本简洁明了,祈使句的使用对顾客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四字格的使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阐明了产品特点,易于打动顾客,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很好地体现了广告文本的召唤功能。

4. 结语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赖斯翻译批评模式的核心框架,对不同文本类型加以区分,根据文本类型、文本功能对译文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不可否认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必修承认比传统的语言学派对词句等语言层面的关注,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划分、对文本功能的界定在翻译批评中更加客观、全面、可操作,至于其不足之处仍有待翻译批评界和翻译批评学者深入研究,使其进一步发展、完善,适应翻译批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Reiss, K.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陈吉荣. 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J]. 山东外语教学,2007(4):3-7.

[3]胡作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述评[J]. 学术界,2008(6):249-255.

[4]王元歌. 文本类型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6):134-137.

[5]杨晓荣. 翻译批评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张美芳. 文本类型理论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 中国翻译,2009(5):53-60.

[7]朱志瑜. 类型与策略:功能主义的翻译类型学[J].中国翻译,2004(3):3-9.

[8]祝朝伟,李萍. 文本类型理论与诗歌翻译[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6-11.

日语笔译-河南师范大学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培养方式 (一)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二)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有10万~15万字的笔译实践。 (三)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可以实行双导师制,即学校教师与有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或编审共同指导。 五、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含专业实习必修学分),不高于42学分。 (一)必修课 1、公共必修课 政治理论(2学分) 2、专业必修课 (1)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 (2)翻译概论(2学分) (3)基础口译(2学分)

(4)基础笔译(2学分) 3、方向必修课 文学翻译(3学分) 非文学翻译(3学分) 日汉翻译工作坊(2学分) 汉日翻译工作坊(2学分) (二)选修课(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1、第二外国语(2学分) 2、中日翻译简史(1学分) 3、翻译批评与赏析(2学分) 4、跨文化交际(2学分) 5、汉日对比与翻译(2学分) 6、文体与翻译(2学分) 7、河南旅游资源翻译(2学分) 8、视译(2学分) 9、商务口译(2学分) 10、经贸翻译(2学分) 11、中原历史文化概论(2学分) 12、高级汉日互译(2学分) 13、旅游日语(2学分) 14、中日同形语与翻译(2学分) 15、学术著述翻译工作坊(2学分) (三)实习(6学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可采用在(顶)岗工作或实习在内的多种方式进行。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学生任选一种,字数均以汉字计算): (一)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未经翻译,需提供翻译前网上查阅证明)进行翻译,原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词,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词的研究报告,

翻译批评的现状与发展

翻译批评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翻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一样,其独立的学科身份不仅取决于理论体系与制度体系建构,更取决于其独特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作为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批评通过检视翻译产品、监督译事、匡谬正误、褒优贬劣,起到规范翻译行为、扩大译作影响、促进翻译事业繁荣、保障翻译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翻译理论建设的作用,从而保证翻译的社会文化交流功能得以有效的发挥。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的翻译批评得到了新的发展。首先,翻译批评的对象日渐丰富,从翻译文本、到翻译管理、到翻译理论,从政治文献和文学翻译,到经贸、科技、外宣与影视作品的翻译,翻译批评的范围不断扩大。其次,翻译批评的方法与渠道日趋多元,从基于批评者的个人经验和情感倾向,评点单一译本优劣与得失,到以语料库等可量化、可再验性的译文质量评估方法来对比考察原作与译作的风格,从印刷文本和报刊杂志的翻译批评,到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渠道展开的翻译批评等。另外,翻译批评的理论化程度得到了提高,批评者越来越多地借鉴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发展出专门的翻译批评理论。人们在运用新的方法开展批评时,会有意识地对原有的翻译观念进行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翻译理论中关于翻译的定义,发展了翻译学的理论体系。 然而,翻译批评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困境与问题,主要为批评精神的缺失和批评理论与实践脱节两个方面。 首先,翻译批评有着过于功利的表现,一些翻译批评者“与人为善”,抛弃了批评的真正价值——批评本身,庸俗化的赞誉不绝,“剜烂苹果”式的批判鲜见,即使采用某种理论为分析工具,也预设了结果,为了“颂扬”而“批评”。其次,在世俗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之下,翻译批评者对版权盲目引进、畅销书汉译“大干快上”、非主流国家文学作品汉译无人问津等现象普遍,对于译风浮躁、译书质量粗糙等问题,一些专业期刊从未有过任何反应。另外,一些翻译批评者缺少严谨理性的学理分析,罔顾译者的翻译目的、目标读者的反应和译作产生的社会效果,以偏概全,将客观的批评变成私愤的宣泄,而一些“著名”的译者只愿意听赞歌, 对批评意见则无法接受。这些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翻译批评精神的退化。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不断引入,我国翻译批评实践获得了丰富的理论工具,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增强了批评者的理论意识。当今学术型的翻翻译批评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蓝红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译批评大多建立在某种翻译理论的基础之上,但大多数理论都有一个逻辑起点深圳翻译公司源文本、读者、译者、语言或文化,因而翻译批评容易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失之偏颇。许多采用某种理论的翻译批评关注的是理论本身,而并非指向译者的翻译实践活动;或者为增强批评的“学术性”而戴上某个“时髦”理论的帽子,走的却是主观优劣判断的老套路。还有一些批评者具有很强的主体建构的倾向性,表现出对理论的反感和对自我经验的强调,因而经常从“批评”移情到“创作”或“翻译”中,而使自己丧失了“批评者”的资格。因而,未来的翻译批评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地发挥理论在翻译批评中的认识、预测、解释、批判等功能。 当今,翻译批评的形态已不再单一,从文学鉴赏性的翻译审美批评,到以文本为导向的译语要素批评,从重视翻译过程的译者心理批评到转向译作功能的社会文化批评。翻译批评需要知性的同时,更要突破感觉,注重理性;既要尊重价值尺度,又要追求事实判断。尽管目前我国翻译批评有着科学化的趋势,但其人文主义特色依旧浓重,基于语料库数据的描写性批评实践虽有尝试,但还十分少见,文本取样量化、模型构建、历史个案研究、读者反应调查等实证性方法在翻译批评实践中还需进一步加强。 此外,未来我们应更加重视对于网络翻译批评的研究。随着网络技术和设备的普及,网络翻译和网络翻译批评已不再新奇。当前,网络翻译批评以跟帖、点击率、专家榜单、微博、个人博客等形式存在,为批评专家和普通译文读者提供了一个共同发表译文批评意见的平

翻译批评与赏析

翻译批评与赏析-习题: 牛仔裤的意义 Directions: Pleas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parts underlined. (补充-知识背景:莱克星顿(Lexington,又被翻译为列克星顿),美国马萨诸塞州一小镇,因美国独立战争在此打响而著名。据2000年统计,人口30355人,面积42.8平方公里。莱克星顿建立于1642年。) 牛仔裤的历史表明,美国人对工作的态度比表面上复杂得多。 1.在职业生涯接近尾声的一次采访中,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坦诚了一个遗 憾:他没有发明蓝色牛仔裤。“它们有表达力、性感、简洁,”这位长着一张猫头鹰脸的法国人叹息道。“都是我希望在我的服装中所具备的。”美国的牛仔裤爱好者可能会加上其他一些属性。上溯至上世纪30年代,也就是大受欢迎的西部片帮助牛仔裤工装成为好莱坞明星服饰的年代,牛仔裤就被理解成了代表着大于美国精神的东西:不服输的个人主义,无拘无束和一种部分阶层的对于勤奋工作的尊敬。 2.“深藏在每一位美国人的内心深处……的是一种对于边疆的渴望。”1925年, 《时尚》杂志在指导读者如何穿出真正的“西部品味”(它当时的建议是牛仔裤外加斯泰森毡帽和一种大无畏的冒险精神)时兴奋地谈论道。在1873年发明了当代蓝色牛仔裤的旧金山企业李维·施特劳斯公司,曾在设计出手提马鞍和亲吻女牛仔的牛仔裤牛仔的海报后,见证了销量的大涨。 3.回到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消费者从全国性的杂志和电视广告大战中了 知道了牛仔裤的英雄历史。他们被告知,这种结实的蓝色粗布,在装备驯服西部的先驱之前,是作为“尼姆斜纹布”在与之同名的法国城镇开始其声明的,并曾被哥伦布用作船帆。在一个如此经常地被文化战争所撕裂的国家中,牛仔裤打通了意识形态、阶层、性别和种族的界限。从吉米·卡特开始的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会在钓鱼、修剪灌木或是参加体育活动时穿上牛仔裤,以显示他们的普通人身份——尽管奥巴马曾因为穿着他后来承认“有点邋遢”的肥大牛仔裤而遭到嘲讽。 4.自美国大兵和水手将其带到旧世界和亚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蓝色牛仔 裤已将美国的自由思想传遍了全世界,经常使得各国政府为了跟上潮流而手忙脚乱。纽约时尚技术学院(FIT)博物馆馆长爱玛·麦克伦登(Emma McClendon)在《牛仔裤:时尚的先驱者》(Denim: Fashion's Frontier)这本制作精美的新书中指出,当柏林墙在1989年倒塌时,记者们吃惊地发现,东柏林的年轻人穿得与西方同龄人一模一样的——都是身着水洗牛仔裤。麦克伦登的书是与FIT在第七大道举办的一次小型但杰出的牛仔裤展览一同

翻译批评与赏析

翻译批评与赏析 学期论文 学院:高级翻译学院 专业: 2014 级英语笔译 姓名:王红伟 学号: Y140254

前言 学习感悟 本学期有幸选了陈老师开设的选修课—翻译批评与赏析,陈老师授课方式新颖独到,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为主线,以学生讲解老师总结答疑为主要方法,并穿插有课堂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学期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上陈老师的课之前,自己的翻译批评往往多是感性的翻译评论,没有系统的批评理念与批评模式,面对一个译本,只会从表层进行主观评判,既缺乏系统性又不具有客观性,难以服众。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翻译批评绝不是为了批评而批评,更不能带有学术偏见而起意气之争,相互攻讦,翻译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必须公正、客观、全面,有理有据。 作为翻译专业研究生,更应该对翻译批评认真加以学习,用全面的眼光看待翻译,树立科学的翻译批评观,并将其用于指导、审视自己的翻译活动。

翻译批评的文本功能视角 —兼评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摘要:凯瑟琳娜·赖斯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在其扛鼎之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赖斯借鉴德国心理学家布勒的语言功能划分模式将文本划归为三种基本类型: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并建议根据文本功能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本文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着手,结合不同文本译例,并对之加以述评。 关键词:赖斯;翻译批评;文本类型;文本功能;《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 1. 引言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1971年赖斯出版了其扛鼎之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是德国从语言功能角度切入翻译研究的开端作品”,(陈吉荣,2007:3)赖斯在该书中以文本类型理论为基本框架,试图建构一个客观、可行、全面的翻译批评模式。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基本沿用了德国心理学家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影响,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赖斯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亦称感染型)。(张美芳,2009:53) 2. 文本类型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其翻译批评模式的核心架构,支撑起了其整个翻译批评理论的基本框架。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观点较多地受到了德国心理学家布勒关于语言功能分类的影响,布勒将语言功能划分

《翻译鉴赏与批评》教学大纲

《翻译鉴赏与批评》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翻译鉴赏与批评 课程英文名称:The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Translation 学分:2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非学位选修课 适用研究生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学位选修课,适用该学科的3个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是研究翻译实践中的佳作和误译的一门边缘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懂得比较和欣赏译文的多样性,通过欣赏和比较不同译者的对同一原文给的不同译文,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同时让学生了解采用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开展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翻译鉴赏与批评概述 1.充分了解翻译鉴赏与批评的目的和意义,旨在吸取精华,提升自身翻译技能。 2.掌握翻译鉴赏的批准和翻译批评的尺度。 二、翻译鉴赏 1.了解翻译鉴赏的重要性,掌握翻译的鉴赏能力,必须具备较好的英汉语言技能。 2.了解文体差异与翻译的多样性。 3.了解翻译鉴赏离不开翻译理论的指导。 4.了解如何进行翻译鉴赏来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 三、翻译批评 1.了解翻译批评必须建立良好的翻译理论之上,因为“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个基本环节。” 2.学会翻译分析,依据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鉴别译文的优劣,尤其要从跨文化交际效果上探讨译文的好坏。 3.学会多译本评析,了解翻译错误分析的重要性。 4.了解文学翻译批评的意义。 5.了解应用翻译批评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6.了解翻译批评的对象,它不是指译者而是指译文,翻译批评就是品评译文。 7.了解翻译批评的标准,认清翻译标准的相对性和非恒定性。 8.了解并掌握翻译批评的方法。翻译批评不同于文学批评,但它又不能不借鉴文学批评。但决不能将翻译批评等同于文学批评。

翻译批评与赏析

一、什么是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某一译作所作的评价。这种评价必须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杜绝胡批乱评和感想式的点评,应该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系统地去观察和分析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科学和公正。应当同时是一"译者、译文阅读者、译文分析家、翻译理论家与翻译史家"(Berman,1995)(许钧,袁筱一:"试论翻译批评",《翻译学报》1997年第1期)。 :1)为欣赏而作的翻译批评;2)为纠正错误而作的翻译批评。前者重在分析出自优秀翻译家笔下的模范之译作,评价其艺术价值、所遵循的翻译原则及采用的相关技巧,意在立为范文,为翻译界同行或初学者视为楷模而学之;后者则重在剖析粗制滥造之译作,分析并纠正其中的错译和误译,意在警示他人以此为鉴。 翻译批评就其思想方法而论可分为3类:1)功能性批评(functional approach), 2)分析性批评(analytical approach)和3)对比性批评(comparative approach)。功能性批评在分析和评论译文时较为笼统,其重点在整个译作的思想内容而不顾及语言细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主观的批评方法,类似老师凭印象给学生打分。分析性批评则是较为细致客观的剖

析,译文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每一语段和段落都会对照原文加以对比和分析,错误的译文被分门别类地挑出来加以评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好的译文挑出来加以褒扬。对比性批评是选择同一原作的若干种译文,同时采用译文与原文对比、译文与译文对比的方法找出各自的优劣之处。好的加以褒奖,劣的予以批评。 翻译批评有助于克服翻译界存在的滥译、乱译等问题,因而对繁荣我国翻译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翻译批评有助于纠正译作中出现的错误、改进不足,因而对提高译文的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翻译批评还是联系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桥梁,因为任何翻译理论的建立均有待于翻译实践的检验;反之,任何翻译实践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的翻译理论。翻译批评还是翻译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有助于增强学习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力,提高其翻译水平,扩大其知识范围,加深对所译作品或材料的了解,学习新知识,提高译出语和译入语的水平。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也离不开翻译批评。因此,做好翻译批评与做好翻译应是同等重要的,是相辅相成的,切不可等闲视之。 翻译批评--翻译批评原则(2) 二、翻译批评的原则

第34 课翻译批评--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

第34 课翻译批评--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 一、翻译批评的方法 翻译批评应采用"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剖析相结合的批评方法"(许均,袁筱一: "试论翻译批评",《翻译学报》,1997 年第1 期),换言之,批评者既要见树又要 见林,切不可将二者分割开来。这里所说的林(宏观视野)既可以理解是语篇的 整体结构和全部思想内容,也可理解为包括语篇、超越语篇结构的拌语言要素、 超语言要素以及相关社会因素等内容。由于翻译不能脱离社会,因此翻译批评同 样也不能脱离社会,必须按社会的规范去进行翻译批评。这里所说的树(微观剖 析)是指语篇范围内的词语、句子、段落、语义、修辞手法、文体等个体单位内 容。下面仅列举马红军的一段翻译批评实例: 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 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 if not five. 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 and an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 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 It was broken by the

文学翻译批评与欣赏

Appreciation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姓名:温嘉茵 班级:英语09-02 学号:540908010220

Appreciation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Abstrac t】 The focus of the paper is to appreciate some goo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including 《椒聊》from The Book of Songs, Li Qingzhao?s Ci---- 《声声慢》, Liu Zongyuan?s poem----《江雪》and Zhang Ji?s poem----《枫桥夜泊》. The translators who translate these works all are famous scholars, including Chinese translators, Xu Yuanchong, Wang Rongpei and Yang Xianyi couple and so on, and famous foreign Sinologists, James Legge, Waley, Ezra Pound and so on. These translators open a door for us 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and let foreigners read more good Chinese literary works. Key words: appreciation, translations,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Introduc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let those people who like translating appreciate more good works of translation. The focus is to appreciate some good works of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Although these works are not modern works, they are eternal cultural heritage that our ancestors leave to us. Ⅰ. Appreciation of the translations of 《椒聊》from The Book of Songs In Scholarship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 view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has a big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To get “the meaning of poet” is almost the mainstream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so the theme of the translation presents diversification. James Legge supported some principles in his first version of translation----“不以言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which was the first time to put forward the view to getting “the meaning of poet”. Alien, C. F. R. improved this principle, using transcultural anthropology to understand the poetry. Other scholars put forward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 following is to appreciat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椒聊》. 《椒聊》 The original work as follows: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 椒聊且,远条且。 The following is some translations of the poem from different translators.

翻译批评与鉴赏-范文

译者的阐释与读者的误读:以《红楼梦》译文为例 作者(学号) (学院、班级、专业) 摘要:文学经典的阐释是一个历史过程,永远不会终结。译者翻译的过程,是对原文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读者阅读的过程,也是对译文文本进行阐释的过程。但是,在批评界,阐释、误读与错译三者有时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阐释学观点认为,对作品的理解总是以理解者——包括作者、译者、读者——的视野为前提。本文通过讨论《红楼梦》中几个具体例证,试图考察作者、译者、读者三个主体因素在文本的创作、翻译和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主体作用。本文指出,译者对原文的不同解读,在读者眼里可能是错译,也可能是误读——在理解者本人看来,不同于自己理解的就是误读。这些解读,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构成文学文化的一部分。(宋体,小五,1.25倍行距) 关键词:译者;错译;误读;阐释学;主观性 Translator’s Interpretation and/or Readers’ Misinterpret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Renditions of Honglou Meng Author Name (student number) Abstract: Interpretations of literary classics is a historical process without e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ST and reading TT is a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errors and misinterpretations are sometimes confused and misused by the critics. Cultural misinterpretation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with multifarious reasons. From a hermeneutic point of view, interpretation is always conditioned by one’s own horizons and perspective. By discussing several exemplary cases of Honglou Meng in translation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author, translator and reader can all play a subjunctive role in their respective interpretation processes of writing, translating and reading. Translation errors should be avoided, while misinterpretations, whether reasonable or unreasonable, are unavoidable and destined to be part of literature. (Times New Roman, 5号, 1.25倍行距) Key Words: translation errors; misinterpretation; author; translator; reader 一、引言(小标题用黑体五号字;正文用宋体五号字) “文化”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季羡林先生(2007:151)曾说,没有文化交流,人类就没有进步,就没有今天世界上这样繁荣兴旺的社会。“文化热”自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流行,当时就有一些极端意见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文明的冲突,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和尖锐对立是不可超越和克服的。今天世界的纷争虽不完全是由文化冲突引起,但也决非与文化冲突无关。目前的文学文化界,文化和谐与冲突成为热点。翻译评论界也不例外。也难怪,语言文字的差异造成的翻译困难一般摆在明处,容易引起重视,而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困难却往往如水中的暗礁,导致翻船。王佐良(1989: 34)认为,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解释清楚。孙致礼(1999: 62)也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本文试图从阐释学视角,以《红楼梦》翻译为例,探讨翻译过程中因作者、译者和读者三个因素对文化因素的不同处理而出现的误读和错译现象。

翻译批评论文

翻译专业与翻译方向论文 任选其一 1.Research Paper 与往年相同 2.Translation or interpreting assignment plus critical analysis 新方向 关于第二种的论文具体说明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Dissertation 1.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Component (3000 words or 20-minute interpretation/film subtitling) 2.Critical analysis Component (3000 words) Thesis Structure 1 Introduction (Introduce translation or interpreting brief/commission) 2 Analysis of topics/ themes (Focus analysis on one/two/ three key themes of relevance for particular task) 3 Translation or interpreting component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Component Choice of ST (Source Text) Offering interesting challenges for translation/interpretation Complete text or excerpt (never have been translated or interpreted) Appropriate length/duration: approx.3000 words (中文字数为准) or approx. 20-minute interpretation Ensure quality of product through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possibilities and constraints of translation brief Careful checking, revising and editing Critical analysis Component Aim: to link theory and practice Length: approx.3000 words Ensure quality of critical analysis by: Focusing analysis on key themes Drawing on relevant concepts, approaches, frameworks, typologies, Discussing examples from ST and IT within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 Examples of topics/themes for analysis Poetry (rhyme, form, imagery) Drama (dialect, characterization) Fiction (characterization, voice, narration, dialogue, literary stylistics, dialect) Film (Cinematographic, elements, dialogue, literary adaptation, taboo, subtitling, conventions, constraints…) Historical, social, political, scientific,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ST Reception of ST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译文英汉对比评析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译文英汉对比评析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县,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其主要脉络是这个县杰弗生镇及其郊区的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若干个家族的几代人的故事,时间从1800年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系中共6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在各个长篇、短篇小说中穿插交替出现。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喧哗与骚动》。 本文讨论的是威廉伯克纳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一个译文,关于威廉伯克纳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正值威廉伯克纳一生事业的巅峰,做出了这一篇法人深省的演讲词,对其演讲词的翻译国内已经有了好几个不同的版本。通过与原文的对比,做出简要评析。 一·I feel that this award was not made to me as a man, but to my work -- a life’s work in the agony and sweat of the human spirit, not for glory and least of all for profit, but to create out of 1.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 something which did not exist before. So this award is only mine in trust.2. I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o find a dedication for the money part of it commensurate wit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its origin.3. But I would like to do the same with the acclaim too, by using this moment as a pinnacle from which I might be listened to by the young men and women already dedicated to the same anguish and travail, among whom is already that one who will some day stand here where I am standing. 1. 其中在‘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这点文章翻译为人类精神原材料,而我则有不同观点。material与spirit在哲学上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然而在本文中却被福克纳说为‘the materials of the human spirit’显然根据这里的material与spirit的相关性material应该翻译为物质,而原译文翻译为原材料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这里产生了一点分歧。翻译为物质是运用直译的结果,而原材料则等偏向于意合,因为福克纳在文章里想表达的material 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精神和意识中的抽象事物,对人类精神的进一步阐述就是人类所积累的知识,文化,认知的总和。这样的话物质,和原材料这样片面的翻译都不是很合理,笔者认为最好的翻译形式应该是人类精神的一切资源。 2. 关于to find a dedication的译法在这个词的翻译和理解上,原文的翻译为‘要该奖项的款项按照最初的目的和意义并不难’。通过与其他版本对比译者们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译为“我们不难发现人们也是为了与这目的和意义等值的金钱而献身”,有的译为“作出……献辞”,也有的译为“要把这个奖所附带的奖金,运用得与这个奖原初的宗旨与意义相称”。根据词典,dedication可以是“献辞”,进而可以表达“奉献”的含义。译为“为了金钱而献身”恐怕离原意相差太远;如果译为“献辞”,很难与前文的only mine in trust和后文的for the money part of it搭配。而在这里通过对文章的分析,福克斯后面的一句话中用了but,说明前面的部分是赞扬或肯定的意思,而主语则是money,所以整个句子的大致方向是对于奖金的正面评价,而不是其他的东西,通过字面语意,笔者认为还是译为“不难发现奖金作用的一部分相对于这个奖项设立初衷与意义是相称的”好些。 3. 关于But I would like to do the same with the acclaim too的理解和翻译在这个句子中,but 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原文翻译为“但我更欢迎这样做,利用这一时机…”再原译文本中我们并不能发现这里存在必然的转折关系,所以这里的but还是应该再研究一下。按照一般的语言习惯,but使用时,前面必然有与后面对应的事物,后面的内容则是,我想做的是赞扬(这

翻译鉴赏批评之桃花源记英译文的批评赏析

《桃花源记英译文的批评赏析》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文一: During the reign of Chin,there was a fisherman of Wuling. One day he was walking along a bank. 译文多为短句,简单通畅,“以捕鱼为业”翻译成“fisherman”简练地道。“忘路之远近”并入下一句翻译,打破原文结构,得意忘形。译文二: In the year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there lived a man in Wuling jun who earned his living by fishing. One day he rowed his boat along the stream, unaware of how far he had gone when all of a sudden, he found himself in the midst of a wood full of peach blossoms. 译文为一个较长的复合句,更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忽逢桃花林”并在一起翻译,打破原文结构。 译文三: During the reign of Tai Yuan of Tsin Dynasty,a certain fisherman of Wuling, who had followed up one of the river branches without taking note whither he was going, came suddenly upon a grove of peach-trees in full bloom, extending some distance on each bank, with not a tree of any other kind in sight. 译文亦为较长的复合句,并将“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浮躁》翻译批评与赏析

刻画人物: 细节描写包括:人物形象、特征、动作、语言、心理及所处环境和场面等 人物动作 翻译策略,方法及技巧: 归化;意译;省译,增译 (意译,省译)1韩文举醉卧着,看见岸上歪过来的一株柳上,一瓣黄月朦胧,柳枝上的两只斑鸠似睡未睡亦在朦胧。那双手窸窣而动,咣啷啷在船板上将六枚铜钱一溜儿撒开;火柴划亮。三枚“宝通”朝上。恰火柴又灭了,又划一根,翻开的是一本线装古书,烂得没头没尾;寻一页看了,脑袋放沉,酒气中咕哝一句:“今年又要旱了!” 窸窣(xi su):象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Han Wenju laydrunk in the bottom of his boat, looking up at the dropping willowbranch and the hazy yellow moon above it. The haze caught two turtledoves perching sleepily on the branch. Han Wenju’s hand shook as he tossed six copper coins onto the wooden planks, where they clanked around. He struck a match; three coins lay face up. The match went out. He struck another and picked up an ancient, thread-bound book, so dog-eared it was nearly falling apart. He found

浅谈翻译批评

浅谈翻译批评 摘要:随着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批评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但是目前的翻译批评研究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实力还比较薄弱。本文在简述翻译批评的定义的基础上,从翻译批评的现状出发,探讨存在的问题,分析翻译批评的方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点想法。 关键词:翻译批评,定义,现状,问题,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cross-culture activities, transla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a hot topic. But the modern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still the weaknes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ased upon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from the poi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problems and analyses the method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Key Words: Translation Criticism, Definition,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Methods 随着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翻译批评越来越受到关注。翻译批评在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深刻的影响。由于翻译批评主体的批评标准、自身修养以及理解不同等各种原因,当前的翻译批评界还面临着各种问题。翻译批评是翻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赞美或是挑毛病。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对翻译批评的认识。 翻译批评的定义 翻译批评主要讨论如何对译文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估。但是,如何对翻译批评进行科学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中国翻译词典》中,对翻译批评的明确定义是:从广义上讲,翻译批评即参照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作质量与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因社会历史背景而异,评价旨在促使译作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作,并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 许钧指出,“有翻译,就会有翻译批评,这应该是必然的的事。”翻译批评反映了人们进一步认识翻译和提高翻译水平的努力,它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只是批评是否合理、有价值,那就不一定了。在国内多种翻译刊物上关于翻译的种种讨论,都是在进行翻译批评,也是对翻译批评本身的探讨。王佐良将翻译研究分为三大类,即翻译理论探讨、译文品评、译史研究,其中译文品评即是翻译批评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