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学案修改后.doc

交通运输学案修改后.doc
交通运输学案修改后.doc

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一课时

【目标导学】

1、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网络的分布格局。(重点)

3、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重点、难点)

【知识探究】

探究获知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1、合作学习:

完成活动题2 (1) (2) (3)

探究获知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2、合作学习:

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

提示:根据地理位置,可从气

候、地形、人口、经济等方面

I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布特点?

3、合作学习:

找出我国南北走向、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

知识链接1:

习惯上南北为“纵",东西为“横”,我国的铁路干线可

以心纳为“五纵三横"

4、你知道铁路干线是怎样命名的吗?

知识链接2:

铁路线命名方法:

%1起止点的简称命名。如:京沪

%1起止点城市首字和所在省区简称命名。如:兰新

%1起止点城市首字命名。如:宝成、焦柳、贵昆

%1铁路主体所在省区的简称命名。如:浙辕

命名规律:

%1从北京出发的京字在前。如:京广、京哈、京九

%1南北走向命名先北后南.如:哈大、宝成

%1东西走向命名先东后西(陇海、滨绥除外).如:沪杭、浙赣、湘黔

5、小小导游:

下面三位同学,都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他们都想体验一下坐火车的感觉,你能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坐车路线吗?

(1)郑州的王翔暑假想到上海去看世博会。

(2)家在天津的王菲同学今年考上了兰州的一所大学6、巧手绘图:

“五纵三横”简图

【知识反馈】

一、单选题:

1、目前,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B公路C水运D航空

2、下列铁路干线大致呈南北走向的是()

A、京沪线

B、沪杭一浙赣一湘黔线

C、陇海一兰新线

D、京包线

3、在郑州相交汇的铁路干线有()

①京九线②京广线③京沪线④陇海线

A、①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4、陇海线和京沪线的交通枢纽是:()

A、北京

B、徐州

C、株洲

D、兰州

5、下列旅行路线中,既有观光,文化旅游,又有沙漠探险旅游内容的是

A、陇海线一兰新线一南疆线

B、沪杭一京沪一京哈线

C、浙赣一湘黔一贵昆线

D、陇海一宝成一成昆线

6、对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B.北方密度大,南方密度小

C.沿海地区密度大,内陆边疆地区密度小

D.平原密度大,高原密度小

7、下列铁路干线,经过山东省的是

A.京广线

B.京九线

C.陇海线

D.焦柳线

8、关于山东省高速公路密集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山东省人口密集

B.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

C.山东省资金力量雄厚

D.山东省其他运输方式落后

二、综合题

9、读下图,同答问题:

(1)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是和C (填数字)

(2)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铁路线是 (填数字)。

(3)铁路线⑦与④交会的铁路枢纽城市是。

(4)铁路线名称:⑧,⑨o

(5)经过省会最多的铁路线是o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省会有

(6)经过山东的有

11、大展身手:在图上绘制出“五纵三横”铁路线

2007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计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这条高运铁路设计时速350千米, 车辆的国产化率将超过70%。据此回答5?6题。

5. 下列铁路干线中与京沪线不相交会的是()

A. 沪杭一?浙赣一湘黔一贵昆线

B.陇海一兰新线

C.京哈—京广线

D.太焦一焦柳线

6. 根据材料和所学过的有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铁路布局格局

B. 与普通铁路运输相比,高速铁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运价低的特点

C. 与原京沪铁路相比,京沪高速铁路以客运为主

D. 京沪高速铁路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是为防止环境污染

【诊断补偿】选择题:

(文登07) 1、对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东部密度大,西部密度小

B.北方密度大,南方密度小

C.沿海地区密度大,内陆边疆地区密度小

D.平原密度大,高原密度小

(文登07) 2.下列铁路干线,经过山东省的是

A.京广线

B.京九线

C.陇海线

D.焦柳线

(文登07) 3.关于山东省高速公路密集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东省人口密集

B.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

C.山东省资金力量雄厚

D.山东省

其他运输方式落后

读图题:

(乳山07) 4.读我国铁路交通线路图,回答问题:

(1)写出铁路线名称

东西向:① _______________

南北向:⑤ _______________

(2)城市:A D

(3)我国南北铁路线中,穿越省区最多的铁路线是

(4)有关我国交通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把交通运输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

B. 我国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于西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陆、海、空交通运输网特别发达。

C. 祖国大陆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1984年,是从上海至杭州的,全长仅19千米。

D. 一万吨海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应采取铁路运输。

(5)就要放寒假了,杭州一中初二六班的同学们想坐火车去哈尔滨欣赏美丽的北国冰城,请你把他们要去的帔巾荏图中准例的馋■上寻用来,并为他们次寸学便捷的卒涅擀线来(即写出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几条铁路线名称)

[收获反思】

交通运输为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交通设施遭到破坏,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也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D

4、(1)兰新线京沪线(2)昆明株洲

(3)京九线或④(文字或字母都对)(4)B

(5)图上填写“哈尔滨”沪杭线一一京沪线——京哈线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及在枢纽站相交汇的铁路干线。(重难点)

2、知道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重点)

3、能够根据交通图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难点)

【知识探究】

探究获知(一):学会使用客运时刻表读课本102页,小组探究:

1、济南的王林想到北京参观鸟巢

(1)他选择乘坐的车次是哪次?为什么要选择该车次?

提示:火车行驶有规定的车次和时间,铁路客运车次是成对编排的,有来和去

两个方向,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为单次,驶向北京的列车编为双次。

(2)从济南到北京的距离是多少?乘坐该次列车需要多长时间?

探究获知(二):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2、在课本P100图4.6中,找出以下几个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说出交汇的铁路线有哪些(并在图中画一画):

北京:郑州:徐州:

株洲:兰州:成都:

3、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武汉、青岛的地理位置,说明这两个交通枢纽各有什么特点?

探究获知(三):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4、自主探究:选择客运或货运方式要考虑的因素: 等。

5、读课本图4.10,总结: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一般遵循下列规律:

(1)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多由运送。

(2)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多采用

(3)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6、合作探究:P106活动。

【诊断补偿】

选择题

读某城市周围铁路线示意图,回答1?3题:

(乳山09) l.a、b、c、d、e五条铁路均在哪个城市交汇

A.上海

B.北京

C.兰州

D.郑州

(乳山09) 2. b、c、d三条铁路线均与下列哪条铁路相交

A.陇海线

B.兰新线

C.沪杭线

D.浙赣线

(乳山09) 3.上题所选中的铁路与b、d两路线分别相交于哪个城市

A.郑州徐州

B.兰州郑州

C.徐州郑州

D.郑州株洲

(乳III 07) 4.关于图中铁路线及铁路枢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图中的铁路枢纽都是省会城市

B. 由沈阳至南京便捷的铁路线,要通过图②④中的纵向铁路干线

C. 四图中的四个铁路枢纽距离西双版纳最远的是图③

D. 四图中的四个铁路枢纽只有③位于我国南方,其余均在北方

(乳山07) 5.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每到一站,列车员都要报站,当听到列车员说“前方到站是一个大型火车站一一郑州车站!”时,李杨知道在这里交汇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是

A.陇海线与京广线

B.陇海线与京九线

C.陇海线与京沪线

D.浙赣线与京九线

读图题

(环翠09) 6、读材料一、二和“我国东中部主要铁路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长征5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由一个直径5米的

芯级火箭外加四个直径3. 35米的助推火箭组成。这种新型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无法用汽车、火车运输。

材料二:我国将在天津建设“长征5号”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生产基地,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航天发射基地,未来天津制造的长征5号火箭将直接运往海南文昌发射。

⑴海南省的简称是,省会是市。

⑵请写出铁路枢纽名称:A 市B 市

⑶对繁荣香港经济有重大意义的铁路线是a、b、c中的线(填

字母),该线的名称是。

⑷将长征5号运载火箭从天津运抵海南文昌,选用哪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单选):

A.航空运输

B.海上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⑸从天津乘船到达海南省会城市,经过图中①?⑥的海和海峡,它们的名称是:

①渤海②海③东海④海峡

⑤海⑥琼州海峡

我国东中部王要牧路于竺

@省四行政中心。城市

或秩路枢纽—欲路干线

⑹太原是我国的老航天发射基地。请分析文吕和太原这两个新老航天发射基地在地理条

件方面的不同点(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获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收获了许多知识,快速记录下来本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收获吧!

答案

1、B

2、A

3、C

4、D

5、A

6、⑴琼海口(2)郑州徐州(3)C 京九线(4)B

⑸黄台湾南

⑹太原纬度较高,属暖温带;离海较远,属内陆城市;陆上交通便利。文昌纬度较低,属热带;

面向广阔的海洋,海上交通很便利(火箭发射的残骸可坠落海中,不易造成意外)等等。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初稿 长兴中学苏海鹰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课型:新授课 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学习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分析地图、观察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判断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的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学习重点: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一)谈论假期外出见闻,再参考课本2页图5.1我们看到 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 乙.东南沿海地区——————区 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带——区 丁.长江三角洲—————区—区 讨论:上述地区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提示:如年级分班级管理等) 结论:1.区域划分的原因是根据。 2.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 (二)春节期间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拜年,打电话、写信、寄贺卡等,都能感受区域的存在。你知道邮政编码的数字都表示什么么?看书3页活动2。 小结:同是行政区域,却还有不同。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县、市)、(镇)三级。我们还有例子如: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亚热带、热带,而温带又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结论:同一地理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或不同的区域。

推荐高中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习目标] 1.了解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学会分析交通运输网中点、线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 2.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思考 1.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工具有何不同? 答案交通运输方式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交通运输工具指: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其中管道既是运输方式,又是运输工具。 2.北京的急救药品运往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应采用何种运输方式?为什么? 答案航空运输。急救药品的运输时间紧迫,再加上地震导致陆上交通线路破坏,陆上交通受阻。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大区级和国家级。 2.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3.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思考 3.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京沪高铁途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宝贵紧缺,“以桥代路”虽然工程成本高、工程难度大,但可以避开农田,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4.青藏铁路“以桥代路”,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为野生动物留出迁徙的通道,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②避免因冻土造成路基沉降。 探究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读“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G为管道),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字母代表的运输方式:E________,F________。假如现在有20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你会选择________运输方式,解释你作出该种选择的理由。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读在O~A、B~C这两段距离上,总费用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

【教学设计】《交通运输》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交通运输 【课程标准】: 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学目标】: 1、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或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讫地点及沿途主要的交通枢纽,并读图分析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4、能依据铁路干线分布图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读图分析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对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正是初二学生相对比较薄弱的。因此,课上应尽可能地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并加强读图析图方面的指导,以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读教材P84图4.1 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说一说,从古至今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 2、结合教材P84正文部分第二段,填空: 现代运输是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 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是主要的现代运输方式。 3、阅读教材P87阅读材料我国立体交通网络初具规模,了解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4、结合教材P86正文部分,填空并概括我国铁路运输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前,里程短,分布零散。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运输网络。 改革开放后,建设速度加快,铁路干线连通了全部省级行政中心,部分城市间还有高铁连接。 二、课堂导入: 以前,南通的交通并不发达,与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长江把南通阻隔在东方一角。人们总说“南通难通”,“汽车跳,南通到”。现在,南通的交通发展变化太快太大了,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中国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学案交通运输业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学案交通运输业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掌握几种主要交通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 3、了解公路运输的特点。 4、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5、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6、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二、学习重点难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交通路线的选择,主要铁路线。 三、预习指导 1、交通运输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联结_____与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与_____的纽带作用。 3、交通运输的成就:课本P20

4、交通运输的问题: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中一个较为突出的_____ 。 5、发展方向: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把交通运输业作为_____ 的重点。 6、、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要根据货运货量的性质、时间、路程、目的地、数量、价格等因素。 7、探究: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说一说我国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一)、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的特点:_____、_____、_____,可以满足“_____”的服务要求,是我国_____运输的主要方式,在缺少铁路和水运的地区,通常采用_____。 2、发展: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全国所有县及95%以上的乡镇都通汽车。在西部先后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干线公路。 3、我国的高速公路多集中分布在_____ 地区。南北经过安阳的铁路是_____ 。 4、公路分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该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有没有看过央视的纪录片《航怕中国》,这档节目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祖国各地的壮美风光,还可以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习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欣赏几组图片:黑龙江雪乡、云南普者黑、甘南风光、黄土高原、西北大漠。 同学们想一想,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都有哪些? 讲授新课: 学生回答: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 教师总结转折: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学生: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熟悉的,以小组为单位读图、讨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典型景观的植被图片。 学生: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设计意图】气温、降水变化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自然景观对比更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知识更容易掌握。 承转: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刚上课的时候我们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图5.2和阅读材料,感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 【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动静相结合,静下心来阅读,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再次理解。 总结转折: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展示。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讲学案含解析

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本专题在考查形式上往往以坐标图、局部区域图、扇形图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交通点线的区位选择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建设的意义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时应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模板,进行详细地分析,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铁路线、公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评价

三、交通运输线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四、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五、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考点一、考查城市交通发展

例1、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1~2题。 1.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飞降落 答案:1.A 2.D 【变式探究】(2015·新课标Ⅰ,4~5)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 B.经济 C.地形 D.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答案 1.A 2.D 考点二、考查区域交通运输方式 例2、[2015·新课标Ⅱ,36(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尼日利亚现有的铁路网主要联系沿海和内地,缺少沿海地区的横向联系,其作用主要是运送农产品。第(2)题,根据图示可以得出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答案(1)路网特点:路线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作用: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考点三、考查交通运输的区位条件 例3、[2015·山东文综,37(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

交通运输导学案

中国的交通运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 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路和交通枢纽的分布。 3、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重点、难点: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我国主要铁路、铁路枢纽。 一、预习导学: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当中,最机动灵活的是____,运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运输,运量最少的运输方式是_____运输;运价最低的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运价最高的运输方式是_____运输;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速度最慢的运输方式是水运(海运、河运)。 二、重点难点突破: 题型一: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合理选择 (2008.海滨)下列运输方式中,有“从门口到门口”优势的是() A管道B水路C铁路D公路 题型二:我国的河港和海港 从重庆乘船到上海,沿途经过的地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三峡、葛洲坝、武汉、南京B三峡、鄱阳湖、武汉、南京 C葛洲坝、武汉、洞庭湖、南京D武汉、洞庭湖、南京、鄱阳湖 三、知识拓展: 1、填表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货物情况应选择的运输方式 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又不大的 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 远程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 2、填表比较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 公路 水路 航空 管道 3、我国的铁路干线可分为东西干线和南北干线两组,结合P94出我国主要的 南北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东西干线:滨州-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青藏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4、重点难点突破: 题型1: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跨越我国长江干流的铁路干线自西向东排列的是() A京九、京沪、京广、焦柳、成昆B京沪、京九、京广、焦柳、成昆 C成昆、焦柳、京广、京九、京沪D京广、京九、京沪、成昆、焦柳 题型2: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南北和东西干线交汇的铁路枢纽有() A徐州、株洲B商丘、兰州C杭州、郑州D大同、石家庄

《新学期课堂同步精炼》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明确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地理差异显著 1、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①地势:我国地势呈分布。 ②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

③气温:由南向北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2)人类活动差异 ①农业:东西,南北,主要原因。 ②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西部。 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2、运用各类地图资料,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任务二:四大地理区域 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区、 区、区等。 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综合地理位置、、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2)图中A是地区,B是_______地区,A、B两区以秦岭、_______河为界。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A和D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3)图中C是______地区,在C、D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山脉、_______山脉;C、B 两区交界处有_______山脉。 【合作探究】 读教材图5.2思考广东人和哈尔滨人的生活作息时间差异巨大的原因。 【拓展延伸】 最美景观大道 318国道起于上海,终于西藏樟木镇,建于1950年,全长5 476千米,途径江苏、浙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讲学案含解析

专题12 交通运输布局与其影响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本专题在考查形式上往往以坐标图、局部区域图、扇形图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交通点线的区位选择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建设的意义以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复习时应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模板,进行详细地分析,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铁路线、公路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评价

三、交通运输线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四、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五、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考点一、考查城市交通发展 例1、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1~2题。 1.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飞降落 答案:1 2 【变式探究】(2015·新课标Ⅰ,4~5)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 B.经济 C.地形 D.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答案 1 2 考点二、考查区域交通运输方式 例2、[2015·新课标Ⅱ,36(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高考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专题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学案37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目标定位] 1.了解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状况。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了解本地(县、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①__________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表现 (1)交通方式的发展会带动②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交通方式的③________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1)山地地区:地势④______,交通运输线路稀少,⑤____________________单一,商业网 点密度小。 (2)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⑥________分布,密度大。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多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⑦__________沿线。 (2)市场最优: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⑧________最高,能吸引大量⑨__________。 【问题思考】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的兴衰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一交通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频繁,原因是______河是对外交通口岸,说明

2020年4.1 交通运输学案 新人教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交通运输 一.目标呈现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 (3)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记住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4)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 二.预习热身 1、阅读课本图文,完成下列填空。 (1)交通运输自古有之,那么,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 、等工具的运输;地铁和管道属不属于交通运输?。 (2)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答:。 (3)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三.活动探究 1、读图4.4“中国的主要铁路的分布”分析: (1)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东部,西部,密度相差很大,无 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2)从图上观察,我国最重要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 2、参照图4.4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找出铁路“三横五纵”,完成88页-89页活动。 四.巩固提升 经济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 的“先行官”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地位:经济发展的 四 通分布特点: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八线(北京—包头—) 达三横线(连云港——乌鲁木齐) 的线(上海——株洲——昆明) 交铁路干线 通线(北京—上海) 运京九线(北京—) 输五纵线(哈尔滨——广州) 线焦柳线(焦作—) 线(宝鸡——昆明)

五.达标检测 1、有发展经济的“先行官”之称的是() A.旅游业B.工业C.轮船D.交通业 2、凿通秦岭、大巴山,结束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历史的铁路线是() A.陇海线B.成昆线C.宝成线D.川黔线 3、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 4、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都与长江黄金水道相交,这便于()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陆联运 D.陆空运输 5、长江上、中、下游的最大河港依次为() A 成都、武汉、南京 B 重庆、九江、上海 C 上海、重庆、武汉 D 重庆、武汉、南京 6、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A 灵活机动 B 适宜担负长途运输任务 C 运费最便宜 D 运速最慢 7、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铁路是()。 A 青藏线 B 兰新线 C 滇藏线 D 成昆线 8、下列铁路线中,经过南京的是()。 A 京广线 B 京九线 C 京沪线 D 南昆线 9、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是指()。 A 京包—包兰线 B 陇海线—兰新线 C 京哈—京广线 D 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河 11、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A 线 B 线 C 线 D 线 E 线 F 线 (3)写出从南京乘火车到 乌鲁木齐旅游经过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观摩课资料《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李向华 一、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感悟“区域差异” ,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比较它们的突出自然地理差异,感悟“区域划分” 的意义 3 .用事例初步说明“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各种 自然和人文差异进行一一梳理,感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与复杂性,体味区域(中国)内部的差异性。针对如此复杂的区域,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将其(中国)划分成尺度更小的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所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进行区域划分,在区域划分的探究中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比较它们的突出地理差异,全方位理解“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本节课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主要目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和评价,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完成探究问题。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中国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分布图和各种景观图片。 2 .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查找关于中国地理差异的资料。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学案

高二地理编号DL-04-10-15 中国的交通运输业 编写人:审核人:编写时间:2014-10-15 班级组别 教学目标: 1. 我国的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2. 我国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教学重点:1.铁路、公路有关的区位因素。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容: [自主探究] 一、课本容:91页:图4.6掌握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二、训练页子 训练页子85--86页: 1、掌握考点一中国铁路线(五纵三横),我国主要的河航道,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2、掌握并背会训练页子87页考点二铁路、公路线和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精析点拨] 1. 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合理选择 2. 影响交通线路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限制性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技术是保障 3. 港口建设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水域条件、筑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政策) 4. 交通运输线建设的意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经济意义:①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沿线经济发展(必答);②带动商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必答);③促进资源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④带动少数民族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⑤加强地区间的交流与联系 政治意义:①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②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等 战略意义: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②缓解交通运输紧的局面 [知能化] 训练页子89页双击巩固训练 [课堂小结] 训练页子85页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 1 ?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 A. 京广线 B.京哈线 C.京哈一京广线 D.焦柳线 2 ?我国西北地区物资出口最为便捷的港口是 A. B. C.天津 D. 3 .为改善煤炭外运条件而修建的铁路为 A. 大线 B.宝中线 C.包兰线 D.京九线 4 .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是

八年级地理下册 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学案导学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表现;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界线。 课前提问:“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船北马”,分别是什么意思? 自主学习 读课本P2-4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 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 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6.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P2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中国地图上的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 2.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 3.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 4.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 课堂检测: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2019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交通运输业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 2019.5 4.3 交通运输业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3、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预习要点 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 2. 各种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三、达标练习 1.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 2. 交通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等。 3. 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物资都依靠铁路来进行运送,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的运输方式。 4. 国航运路线主要有:等等。 5. 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A.四十箱玻璃由腾冲运往昆明--铁路 B.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水运 C.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公路 D.天然气由四川运往云南--河运 6. 某公司要将80万吨水泥由贵港运往广州,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 B. 水路 C.铁路 D. 航空 7. 以下关于俄罗斯的描述,错误的是() A.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B.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铁路运输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D.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以及西伯利亚北部 8. 关于铁路运输的特点正确的是()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投资省、运费低 C.连续性强,安全可靠 D.速度快、运费低 9. 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重要铁路干线有() A.京广线、京九线、沪杭线 B.京广线、京包线、陇海线 C.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D.京九线、京包线、浙赣线 10. 下列铁路线与其经过的城市,搭配正确的是() A.京九线-菏泽 B.京沪线-南昌 C.陇海线-太原 D.京广线-济南 探究案 一、要点回顾 1. 夏季一般受的影响;冬季主要受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 是。 2. 有我国“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 3.不同温度带水果差异:暖温带适合种,亚热带适合种,热带适合种。 二、问题展示 1.交通运输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2. 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 海洋运输与内河运输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4.航空运输的发展概况是什么?

4.1 交通运输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交通运输 一.目标呈现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 (3)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记住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4)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 二.预习热身 1、阅读课本图文,完成下列填空。 (1)交通运输自古有之,那么,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 、等工具的运输;地铁和管道属不属于交通运输?。 (2)为什么说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答:。 (3)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三.活动探究 1、读图4.4“中国的主要铁路的分布”分析: (1)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东部,西部,密度相差很大,无 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2)从图上观察,我国最重要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 2、参照图4.4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找出铁路“三横五纵”,完成88页-89页活动。 四.巩固提升 经济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 的“先行官”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地位:经济发展的 四 通分布特点:交通运输网密度大,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八线(北京—包头—) 达三横线(连云港——乌鲁木齐) 的线(上海——株洲——昆明) 交铁路干线 通线(北京—上海) 运京九线(北京—) 输五纵线(哈尔滨——广州) 线焦柳线(焦作—) 线(宝鸡——昆明) 五.达标检测

1、有发展经济的“先行官”之称的是() A.旅游业B.工业C.轮船D.交通业 2、凿通秦岭、大巴山,结束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历史的铁路线是() A.陇海线B.成昆线C.宝成线D.川黔线 3、目前,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B.公路C.航空D.水运 4、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都与长江黄金水道相交,这便于()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陆联运 D.陆空运输 5、长江上、中、下游的最大河港依次为() A 成都、武汉、南京 B 重庆、九江、上海 C 上海、重庆、武汉 D 重庆、武汉、南京 6、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A 灵活机动 B 适宜担负长途运输任务 C 运费最便宜 D 运速最慢 7、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铁路是()。 A 青藏线 B 兰新线 C 滇藏线 D 成昆线 8、下列铁路线中,经过南京的是()。 A 京广线 B 京九线 C 京沪线 D 南昆线 9、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是指()。 A 京包—包兰线 B 陇海线—兰新线 C 京哈—京广线 D 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河 11、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 A 线 B 线 C 线 D 线 E 线 F 线 (3)写出从南京乘火车到 乌鲁木齐旅游经过的 铁路线名称: 线、线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导学案(学生版)

【课前回顾】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目标定位』 1、识记: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理解:交通运输线和点的主要区位因素; 3、应用:结合具体条件,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基础知识过关】 问题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 (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高速化: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如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磁悬浮列车等。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大型货轮,运输机等; 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线路和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案例:京沪高铁和武广高铁、地铁就体现了交通运输向着高速化、专业化发展; 『知识拓展』 (一)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1、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2、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的比较 ⑴按运量比较,由大到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⑵按运费比较,由高到低: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①无论距离远近,航空运输的运费成本均最高; ②公路是短途运输成本最便宜的方式;但随着距离的增加,运费成本也会增加,所以公路运输的运费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大;

③水运是距离越远,运费越低(即长途运输最便宜);距离越近,运费较高,但不是最高;水运的运费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最小。 ④铁路运输是长途运输中运费成本仅比水运高的方式;铁路运费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较小(仅大于水运)。最适合中途运输。 ⑤管道运输其运费最低。 ⑶按速度比较,由快到慢: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⑷按灵活性比较,由高到低: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 ⑸按连续性比较,由好到差: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⑹按稳定性比较,由好到差: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 ⑺按投资比较,由大到小: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 『活动探究一』 案例1:香港有5000吨玩具出口到柏林,其最佳运输方式: 案例2:现有20吨活鱼,需要从青岛运往济南选择什么交通运输方式,其原因? 案例3:若要将一批粗铜由昆明到时上海精炼,最经济的运输路线是: (二)一个国家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这个国家的面积大小,经济情况,人口城市的分布,自然条件等有关。一般来说,国家越大,经济越发达,客运则多采用航空运输如美国,若经济欠发达,则多采用铁路,如俄罗斯。 2、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货运一直是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客运一直是以铁路和公路为主。 ------------------------------------------------------------------------------ 问题二:交通运输布局 (一)交通运输网 1、形成:各种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相联合,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航线)和点(港口、车站、航空港)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交通运输线和点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交通运输的网络化特点※ 不同形式的网络: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网络和多种运输方式形成的网络; 不同层次的网络: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二)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对交通线的影响变小 ⑴地形因素 ①平原地形 原因:平原对线路的限制小,但是平原地区农田密布,城镇、工业设施多。 要求:要仅量少占好地(良田),并处理好交通线路与城镇发展、农田水利、工业等的联系。 ②山区地形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课题: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型:综合型 学习 目标 1、我要学会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说出“秦岭----淮河” 一线的地理意义 2、我要学会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等方面说明区域的 差异。 重点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难点学会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等方面说明区域的差异。

教师复备静心独学:(心有多远,舞台就有多大,相信我能行) 导学1、地理差异显著 (1)自南向北,纬度逐渐,气温逐渐南部的海南岛夏冬,北部的黑龙江冬夏 (2)自东南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降水越来越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状分布,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的地高天寒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的长江三角洲地势、 (4)我国农业具有西东南北的分布特点。 (5)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密疏的分布特点 (6)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对学、群学:(让你我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对学要求对子之间相互交流,群学要求组长组织组内讨论,解决对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探讨展示中的问题。 展示:(让智慧在激情中点燃) 规定展示:根据独学内容进行设问 自由展示:(思考如下问题) 1、结合图 5.3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你还能说出北方人有哪些生 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结合图 5.4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你还能说出南方人有哪些生活 和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 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4、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5、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的 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的 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学案 (新版)粤教版

4.3 交通运输业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业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交通枢纽。 3、会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4、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 二、预习要点 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 2. 各种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三、达标练习 1.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 2. 交通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等。 3. 是使用铁路列车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在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几乎所有大批量物资都依靠铁路来进行运送,铁路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运输的运输方式。 4. 国航运路线主要有:等等。 5. 下列运输任务与适宜的运输方式搭配正确的是() A.四十箱玻璃由腾冲运往昆明--铁路 B.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水运 C.一箱急救药由长沙运往拉萨--公路 D.天然气由四川运往云南--河运 6. 某公司要将80万吨水泥由贵港运往广州,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 B. 水路 C.铁路 D. 航空 7. 以下关于俄罗斯的描述,错误的是() A.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B.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铁路运输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D.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以及西伯利亚北部

8. 关于铁路运输的特点正确的是()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投资省、运费低 C.连续性强,安全可靠 D.速度快、运费低 9. 与长江干流相交的重要铁路干线有() A.京广线、京九线、沪杭线 B.京广线、京包线、陇海线 C.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D.京九线、京包线、浙赣线 10. 下列铁路线与其经过的城市,搭配正确的是() A.京九线-菏泽 B.京沪线-南昌 C.陇海线-太原 D.京广线-济南 探究案 一、要点回顾 1. 夏季一般受的影响;冬季主要受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2. 有我国“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 3.不同温度带水果差异:暖温带适合种,亚热带适合种,热带适合种。 二、问题展示 1.交通运输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2. 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3. 海洋运输与内河运输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4.航空运输的发展概况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1.我国主要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 2.交通运输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是发展经济的“先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