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

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 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

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 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 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 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 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

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

的去世对于阿聪而言,不会对物资生活带来影响。然而,阿聪表达了另一个担忧一一“老母也死了以后,剩下我一个人很孤单无助,到时候中心和社工还在不在,会不会陪自己,还会不会让自己参加活动……”社工帮阿聪分析其目前和将来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来源、社会交往、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等,以消除他的顾虑和不安,阿聪听完后咯咯笑“知道了”。

如今,阿聪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工作日准时出席工疗站,每天不忘来中心坐坐,继续将他无尽的欢声笑语传递给身边的人

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儿童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个案基本资料

此社会工作个案由居委转介。转介时此社会工作个案家庭的女儿已去世一个多月,家庭的父母仍旧陷入悲痛中,居委对此向社会工作者机构作了转介。

此家庭社会工作个案包括两位案主,具体的情况如下:

A,男,61 (退休一年有余),籍贯中山,身体状况良好,年轻时当过兵,退休前一直在佛山做司机,户口在佛山。后来办理户口迁移回广州的工作,据了解,目前已经顺利实现户口迁入广州。

B,女,55,广州户籍,年轻时遇上X化大革命,读书较少,X化

水平不高,目前无工作,无退休,无经济来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身体情况较差。因生活在广州,平时交往的朋友较多,之间经常都有电话联系,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还会出去与朋友聚会。

经济状况:目前全家的收入只有A的退休金,女儿在世的时候购买了一些证券,银行里也存有一些钱。A的兄弟姐妹也不时会给A的家庭一定的经济支持。

社会人际情况:A平时不住广州,在广州的亲戚朋友较少,有一些战友住在广州,偶尔也会有联系出来一起喝茶。A与兄弟姐妹的感情都不错,过年过节都会与兄弟姐妹相聚,侄子对其感情较好。B的朋友基本在广州,平时经常有往来。

二、案主的需求

对悲伤情感的表达,意识到可以自己处理好目前的生活,并且将其优势扩展,建立新的生活模式。

三、社会工作者介入理念

此社会工作个案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优势视角J的理念进行社会工作个案工作。『优势视角』是以一种优势去看待所有的人,相信人都会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自己的事情,社会工作者即是需要在社会工作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发掘案主的优势,并且将其优势扩展,在协助的同时使其意识到可以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优势视角」的助人方式与传统实践方式不同,传统实践方式聚焦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从而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而非追求个人特别经历所产生的知识。

『优势视角』取向注重个人目前可以做的和正在做的,但并不是

将目前所存在的困难或者问题抛弃,而只是将它们视为个人的其中一

部分而非最重要的部分,“问题在『案主-社会工作者关系」背景而非

中变成了前景5

四、社会工作者介入过程

到交稿为止,社会工作者共接触过此案A与B共12次,其中面谈

7次,电话接触4次,社会工作个案活动(参与社区活动)1次。

依据『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的6个程序进行描述:

第一阶段:介入并建立有效的关系。

所谓有效的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是为了提升他们的生活条件或

是品质,正如『优势视角」提出的那样“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有效的协助”。

在第一次谈话的过程中,A与B依然处于丧女C的悲伤之中,与我们讲及有关C的情况,A回忆当时车祸的场景,一提及C死的场面声音哽咽,忍不住流

泪。

社会工作者在初步介入的时候都是由A或B自己陈述,由案主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及他/她目前的状况。正如『优势视角J所谈及的介入的技巧中,社会工作者应该是没有预想的计划,同时制造很多积极的反馈和营造确认的氛围,强调

案主个人的优势。

之后,B提及C的物品:

『优势视角」关注的不只只是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更关注的是案

主对于事件的关注度、他们的感受和经历。社会工作者试图透过『捐赠物品h将

A内在的感受表达出来,希望可以达成一致的理解和期望。

社会工作者亦表示愿意与他们一起度过这段艰难期时,B说很多事情是需要自己亲自办理,而且也有朋友帮忙的。后来谈到有些办事地点不太清楚,亲自去找的话相对比较麻烦,社会工作者即时提议可协助先从网上查找清楚地址和交通指引,可减轻反复寻找的辛苦。B 认可此做法,愿意由社会工作者协助网上搜索。

第二阶段:列出优势清单。

优势清单是利用案主依赖或已经依赖的优势去解决现在的困难和满足需求。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状态、心理/情绪的健康、财务/保险、社会支持、精神/宗教信仰、休闲/娱乐兴趣。

然而,这个优势清单让我们的焦点集中于案主的兴趣及优势上, 同时我们也

发现了可以支持到案主的一些资源。现时,与B是可以运用退休金和女儿遗留下

来的一些证券和钱,A或是A的亲人对他的支持等资源来养老。

我们还会发现,案主具备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在之前提过B想要将女儿的物品进行归类整理,将一部分物品进行捐赠,后来我们再次到案主家时,发现B已经将整理好的物品整齐地捆包好,并放在一旁。很多时候案主需要的并不是我们去帮他/她做,而是相信并支持他/她能够做到,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可以做到甚至做得很好。

在过程中,与案主有两次的社会工作个案活动一下象棋。当中社会工作者发现A是反应较快和行事比较直接和干脆的人,在总是赢社会工作者后主动让棋,更会在社会工作者下错棋的时侯作提醒,同样也是关心和照顾他人的人。期间气氛较轻松,A笑得也较开怀。下象棋的过程,亦巩固了A的能力感,提升了A的自尊感。

第三阶段:个人目标的制定。

『优势视角』下的目标结合了案主的需求,长期目标来自于当事

人在优势详细目录中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正如此社会工作个案中女儿的逝世所带给在世父母的影响中最优先需要考虑到的长者的养老情况。

目标的订立有以下五个原则:

1.保持积极正面

2.较高的成功可能性

3.可测量及可观察

4.具体、细致并具有时限

5.当事人容易理解和有意义

第四阶段:资源获得。

案主的女儿去世后,整个家庭的支持系统明显受到很大的影响。

建立新的关系网络成为A与B最急迫的需求。新的关系网络包括A与

B的相处模式、家庭与居委、家庭与朋友、家庭与社区的关系。社会

工作者无疑是社区资源提供的一部分,社会工作者在B主动提及需要去了解女儿

生前服务的义工队的情况时,社会工作者联系了相关的部门,并尝试协助B与义工服务队之间建立起联系。

社区的综合社区服务中心会对老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些服务也会链接到A和B,同时需要结合考虑案主的参与意愿。

第五阶段:继续合作。

在国庆后B主动上门寻找社会工作者,谈及下周一会知道女儿车祸案件的肇事者的判决结果,

此阶段中B主动与社会工作者联络,同时提供A的相关情况,并向社会工作者表示出她的担心,表明B与社区的资源建立联系,同时亦知道如何当自己未能够处理时可寻求的帮助对象。

第六阶段:脱离。

此社会工作个案目前还在跟进中,还需要确认案主是否需要继续

给予支持,目前案主的朋友及亲戚的关系回归,给予案主更多的支持, 到最后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正式服务会转向自然出现的帮助者。

五、社会工作者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者依据『优势视角』,不断地发掘案主的优点并加以肯定, 如A在悲伤的同时都能够考虑到B及家庭的情况、A在下棋方面的特长可以协助其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念及自尊感,B将家务交给A做,并可以独立去处理女儿的物品。社会工作者相信A及B都有能力去处理好家庭内的事情,相信其有能力学习并改变,有足够的空间使A与B 参与到整理C的物品中,发现自己的需要,B向社会工作者提出要参与C的义工历程时,社会工作者与C曾经服务的义工组织建立起联系, 协助其联系并且回顾C的义工历程。

C的离世必然存在很多关系及物品的处理,社会工作者联系社区

内的各种资源与A和B —起处理,如向B提供捐赠单位的地址电话等等,这种有效的实质性的帮助推动了我们与案主关系的建立及巩固, 以至于B在后来时主动找到我们倾诉并且清楚地提及自己的需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