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的三维设计及公差分析

连杆的三维设计及公差分析
连杆的三维设计及公差分析

连杆的三维设计及公差分析

作者:陶善保指导老师:孔晓玲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07机制合肥 230036)

摘要:连杆是发动机的主要传力构件之一,常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因此要求其具有较高的配合精度。因而连杆的设计成了生产中频繁而又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由老师给定连杆二维图,然后对应图纸用CATIA软件画出连杆的各个零件三维图。然后熟悉课本对公差分析的介绍,利用极值公差法对连杆进行公差分析,得出配合精度,确定连杆组件的配合情况。毕业设计在复习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也使我获得了很多新的知识,同时对画图软件的操作也有了进一步的熟练。本设计是由连杆的三维设计及对连杆零部件和连杆组件公差分析所组成。使用CATIA 进行三维设计,用极值法进行公差分析。

关键词:连杆公差分析公差尺寸链

1 引言

连杆是发动机的主要传力构件之一,常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因此要求其具有较高的配合精度。因而连杆的设计成了生产中频繁而又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连杆的三维设计软件我使用的是CATIA,CATIA是法国达索公司的产品开发旗舰解决方案。它可以帮助制造厂商设计他们未来的产品,并支持从项目前阶段、具体的设计、分析、模拟、组装到维护在内的全部工业设计流程。本设计中我使用的是V5版本。

对连杆的组成零件及装配进行公差分析,即公差分析可分为零件层的公差分析和装配层的公差分析,进而确定连杆的配合情况,检验设计的可行性。本设计中采用极值法,得到连杆的尺寸链通过计算确定配合,进行公差分析。

2 连杆的三维设计

2.1 课题介绍

指导老师按要求给我连杆的二维图(如下图),然后要求我使用CATIA画出相应的三维图,进行连杆的三维设计。然后对二维图上的尺寸通过尺寸链进行分析,即进行公差分析。最后要对装配尺寸链进行分析,确定装配能不能达到。如下是连杆的二维图。

连杆总成

连杆体

大头盖

上图是连杆的总成图,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连杆是由连杆体,大头盖及螺钉螺栓等组成,并在上图中看到了配合的公差要求。对连杆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以后研究的大致方向。并且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可以顺利的进行每一个环节的画图计算。

对于上图,可从图中看到多是圆弧及直线,同时也有曲线我们在大学的学习是使用的也是CATIA软件,但是由于是较早学习的,所以经历了一些时间后对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各项功能都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所以首先是要对图进行了解,就是要看懂图,在头脑中形成连杆的三维构型,这样画图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才能画出正确的图形。

我首先从以前的上课中的书本知识开始学习,先花了点时间利用CATIA软件画出了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五角星、榔头、轴承座、减速箱等等。熟悉了软件后,再看连杆图。认真了解图以及图上的标注,并结合《公差与测量技术》和《机械制图》进行理解。了解图中的形位公差,以及极限偏差,利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公差分析方法,初步了解公差分析。在后面对连杆进行公差分析的时候我会再详细点的介绍有关知识。

2.2 连杆体及大头盖的三维设计

在CATIA中建立草图绘制,按照连杆的外形绘制如下草图。为了保证打印的效果所以把背景颜色调成了白色。

进行连杆外形草图绘制,在绘制草图的时候当图形中所有的线都变成绿色的时候,此时表示图形中各个尺寸都约束完全。如有白色线条表示约束不完全,需对图形中的白色线条再约束,直到线条都变成绿色后,表示约束完全。白色线条也不表示错误,只是线条可以移动不稳定,容易引起错误。另外,图上的圆圈以及接触地方的标记表示草图在此位置出现了约束。对画好的二维草图通过拉伸、凹槽、倒角等等操作画出初步三维连杆外形图(如下图),然后再画出连杆的大头和小头,得到连杆图(如下图)。对连杆进行颜色调节,以便在后期进行区分而且在视觉效果上也舒服。

然后使用“分割”对上图进行分割,分别调节箭头的方向得到连杆体和大头盖图

然后再对上面的连杆体及大头盖的图,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打通孔,倒角,凹槽画出除油槽,以及在大头盖上画出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得到连杆的组件连杆体及大头盖(见下图)。

画出螺钉、螺母和垫圈

2.4 装配图绘制

此时连杆的零件图已完成,现在就是要对上图中零件图进行装配,得到装配

图。

个,螺钉、螺母和垫圈各两个。然后进行面、中心线等约束完成装配,如下图所

示。

至此由给定的连杆二维图设计画三维图,即连杆的三维设计已完成。

3 连杆的公差分析

3.1 基本概念介绍

3.1.1 公差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是指在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许的变动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公差愈小,则尺寸精度愈高。尺寸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或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例如:上图中连杆体的大头孔和小头孔的尺寸为05

168

.0

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168mm

2、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极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168+0.05=168.05mm

最小极限尺寸=168-0.05=167.95mm

3、极限偏差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值。即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分别为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极限偏差。孔的上、下偏差分别用大写字母ES和EI表示:

上偏差 ES=168.05-168=+0.05

下偏差 EI=167.95-168=-0.05

4、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即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也等于上偏差减下偏差所得的代数差。

尺寸公差是一个没有符号的绝对值。

公差:168.05-167.95=0.1

或 0.05-(-0.05)=0.1

3.1.2 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且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不同关系,可将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三种。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由于孔、轴的实际尺寸允许在各自的公差带内变动,所以孔、轴配合的间隙也是变动的。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装配后的孔、轴为最松的配合状态,称为最大间隙Xmax ;当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大极限尺寸时,装配后的孔、轴为最紧的配合状态,称为最小间隙Xmin 。即: ei ES d D X -=-=m in max max

es EI d D X -=-=max min min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在过盈配合中,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小过盈Ymin ,是孔、轴配合的最松状态;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紧状态。

es EI d D Y -=-=max min max

ei ES d D Y -=-=min max min

(3)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交叠,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小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间隙X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松状态;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减轴的最大极限尺寸所得的差值为最大过盈Ymax ,是孔、轴配合的最紧状态。

公差带

公差带是指在公差它是由公差大小和其相对零线的位置,如基本偏差来确定的。带图解中,由代表上偏差和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3.1.3 尺寸链

尺寸链

尺寸链(dimensional chain ),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互相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闭尺寸组。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其中,在装配或加工过程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称为封闭环,其余尺寸称为组成环。组成环可根据其对封闭环的影响性质分为增环和减环。若其他尺寸不变,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也增大的尺寸称为增环,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减小的尺寸则称为减环。

尺寸链的基本术语

1.尺寸链——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工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称为尺寸链。间隙A0与其它尺寸连接成的封闭尺寸组,形成尺寸链。

2.环——列入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称为环,A0、A1、A2、A3……都是环。长度环用大写斜体拉丁字母A,B,C……表示;角度环用小写斜体希腊字母α,β等表示。

3.封闭环——尺寸链中在装配过程或加工过程后自然形成的一环,称为封闭环。封闭环的下角标“0”表示。

4.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称为组成环。组成环的下角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A1、A2、A3……。

5.增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该组成环为增环。如上图中的A3。

6.减环——尺寸链中某一类组成环,由于该类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该类组成环为减环。

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

①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②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统称为设计尺寸链。

增、减环的第二种判别法——按箭头方向判断:

封闭环A0,在每个组成环符号A1、A2、A3、(或B1、B2、B3……)上各画一箭头,使所画各箭头依次彼此头尾相连,组成环中箭头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者为减环,相反者为增环。按此方法可以判定: A1、A2为减环; A3为增环。

3.2 公差分析方法

公差分析采用的三种主要方法为:极值公差法、概率公差法和仿真方法。这里我主要用的是学习中常用的极值法。现介绍极值法有关内容如下。

极值法是根据完全互换的要求所决定的计算方法,即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只要各组成环的误差控制在所要求的公差带内,就可以保证零件百分百地合格。极值法,也叫最差情况法,分析的重点是公差范围的变化。如同公差累积,组合尺寸的变动范围是由个别尺寸的最大变动和最小变动加总而来。在最差情况下,导出尺寸的公差范围是各个独立尺寸公差之和,即在建立好的一条尺寸链上保证各环(尺寸)公差均向一个方向上累积.也仍然满足封闭环的装配及功能要求。封闭环的误差是按各组成环的最坏的情况时考虑的,如组成环的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其减环为最小极限尺寸,或反之。因此极值法计算公式如下:

01

m

j i ij ij ij i A A A A ξ===∑-∑∑ 0max

max min i i A A A =∑-∑ 0min min max i i A A A =∑-∑

0i i ESA ES A EI A =∑-∑

0i i EIA EI A ES A =∑-∑

01m

i i TA TA ==∑

式中

0j A 、0max A 和0min A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ij A 、max i A 和min i A ——组成环中增环的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ij A 、max i A 和min i A ——组成环中减环的基本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 0E S A 、i ES A 和i ES A ——封闭环、增环和减环的上偏差; 0E I A 、i EI A 和i EI A ——封闭环、增环和减环的下偏差; 0TA 、i TA ——封闭环、组成环的公差;

m ——尺寸链中的组成环数;

i ξ ——传递系数,对直线尺寸链中的增环i ξ=+1,减环i ξ=-1。

现举例如下,如图中尺寸链,已知尺寸:

0.1

01 4.7A =mm 、

260.1A =±mm 、316.50.05A =±mm 。求尺寸0A 的基本尺寸及公差。尺寸链关系如图所示:

解:由上公式可得:

031216.5 4.76 5.8A A A A =--=--=

()03120.0500.10.15ESA ESA EIA EIA =--=---=

03120.050.10.10.25EIA EIA ESA ESA =--=---=-

所以计算结果为:0.150.250 5.8A +

-=mm

3.3 零件尺寸链分析

3.3.1 连杆体尺寸链

上图为连杆体的二维图,找到图中的尺寸以及基准。对图中的公差进行分析,每个尺寸链中都要带有基准,形成个封闭的尺寸链,最后得到封闭环0

A的尺寸。上图中有的尺寸是难以测量的,在尺寸链中就可以将这些难以测量的尺寸转化为封闭环0

A的尺寸,即为一些容易测量的尺寸,或是更有意义的尺寸。

下图为对上图连杆体提取的一些尺寸形成的尺寸链,封闭环0

A用红色标注

线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对尺寸链进行分析如下

上图中尺寸链-01大、小头中心孔距离1680.05

不容易测量,而所求得的封闭环尺寸0

A为大、小头圆柱外圆柱母线,这个尺寸容易测量。

3.3.2 大头盖尺寸链

大头盖尺寸链图

对尺寸链分析如下

3.4 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图

此为最后的装配图,找到和装配配合有关的尺寸,多是和两接触面有关的尺寸,能得到零件的配合情况。对相关尺寸得到装配尺寸链图如下图所示:

此时尺寸链-01中尺寸1680.05±为连杆体中尺寸即连杆大小头孔的中心线距离,封闭环01680.025A =±尺寸在1680.05±尺寸中间,所以无法保证装配后大头盖的上母线与连杆体的小中心孔轴线的距离为01680.025A =±。 对于尺寸链-02分析如下:

所以得到增环128A =mm ,由以上计算得该尺寸可为27.90.25±mm ,所以可以知道此时大头盖与连杆体的内圆母线尺寸0

0.015056A -=可以装配获得。

结论

本课题主要针对连杆进行三维设计以及对其进行公差分析。由于我个人对于画图软件,例如:AutoCAD 、CATIA,应用不是很娴熟,所以在进行三维设计的时候画的时间比较长。还有对于公差分析这一部分来说,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之后,才了解了公差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等等。对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最后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1)熟悉了以前学习的画图软件AutoCAD 、CATIA ,应用AutoCAD 画出了连杆的二维图以及用CATIA 画出了连杆的三维图,完成了给定图纸进行连杆的三维设计。

(2)从学习课本以及网上了解了公差分析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并应用极值公差法对课题连杆进行尺寸链分析,先分析零件尺寸链然后分析装配尺寸链,确定最后连杆的配合情况。

致谢

在毕业设计即将结束之际,是一件值得很庆幸的好事,在学院领导、指导老师以及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同时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句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我想没有他们的帮助,毕业设计就不会做得这么顺利,我在这儿只有向所有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和同学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

毕业设计是每位毕业生对四年的大学所学知识的一个总括,也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自我考核,使自己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在复习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对我们在以后事业的发展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我们这次毕业设计是由孔晓玲老师指导完成的。在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孔晓玲老师给了我们许多关怀和帮助,并且随时询问我们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严格要求我们的同时也细心的指导我们。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们对所研究的题目内容、相关原理及实际中的运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让知识变的更加的清晰了。同时掌握了相关资料的查询的方法,培养了我们独立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拓展了知识面。

最后在毕业设计完成之际,我再次感谢对我指导、关心和帮助过领导、老师及同学。谢谢了!

参考文献

1 孔晓玲.公差与测量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2 郭艳玲,李彦蓉.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3 江洪,李仲兴,陆利锋.CATIA基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

4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5 HAMILTON H.,Fred O.,Mechanisms and dynamics of machinery,New York,1957

6 ZHENG-DONG MA,NOEL.C. PERKINS.An Effcient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Systems.Multi-body System Dynamics,2003.9

7 Z.P.Mourelators,Efficient Crankshaft Dynamic Analysis Substructure with Ritz Vectors.Journal of Sound an Vibration,2002.3

Title Connecting rod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 and common difference analysis

Abstract

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engine main powe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often is at the high speed state of motion, therefore requests it to have the high grade of fit.Thus in connecting rod design production frequent and essential link.First assigns the connecting rod two dimensional plot by teacher, then the corresponding blueprint draws the connecting rod with the CATIA software each components graphic model.Then the familiar textbook to the common difference analysis introduction, carries on the common difference analysis using the extreme value common difference law to the connecting rod, obtains the grade of fit, definite connecting rod module coordinate situation.Graduation project in review before studies the knowledge in the foundation, also caused me to obtain very many new knowledge, simultaneously to drew the software the operation also to have further skilled.This design is composed by the connecting rod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 and to the connecting rod spare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rod module common difference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5032219.html,es CATIA to carry on the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 carries on the common difference analysis with the extreme value law.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ommon difference analysis Common difference Size chain

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第五章尺寸链原理及应用 在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根据某一部件或总的使用性能,规定了必要的装配精度(技术要求),这些装配精度,在零件制造和装配过程中是如何经济可靠地保证的,装配精度和零件精度有何关系,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又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尺寸链原理来解决。因此对产品设计人员来说尺寸链原理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工艺理论之一。 §5-1 概述 教学目的:①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组成、分类; ②尺寸链的建立与分析; ③尺寸链的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组成及分类 教学难点:尺寸链的作图 一、尺寸链的定义及其组成 1. 尺寸链的定义 由若干相互有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形成的尺寸封闭图形定义为尺寸链。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同一零件有关工序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如图5-1所示。在机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有关零件设计尺寸形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如图5-2所示。 图5-1 工艺尺寸链示例 图5-1是工艺尺寸链的一个示例。工件上尺寸A1已加工好,现以底面A定位,用调整法加工台阶面B,直接保证尺寸A2。显然,尺寸A1和A2确定以后,在加工中未予直接保证的尺寸A0也就随之

确定。尺寸A0、A1和A2构成了一个尺寸封闭图形,即工艺尺寸链,如图5-1b所示。 图5-2 装配尺寸链图 由上述可知,尺寸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尺寸封闭性,尺寸链必是一组有关尺寸首尾相接所形成的尺寸封闭图。其中应包含一个间接保证的尺寸和若干个对此有影响的直接获得的尺寸。 2)尺寸关联性,尺寸链中间接保证的尺寸受精度直接保证的尺寸精度支配,且间接保证的尺寸精度必然低于直接获得的尺寸精度。 3)尺寸链至少是由三个尺寸(或角度量)构成的。 在分析和计算尺寸链时,为简便起见,可以不画零件或装配单元的具体结构。知依次绘出各 个尺寸,即将在装配单元或零件上确定的尺寸链独立出来,如图5-1b),这就是尺寸链图。尺寸链图中,各个尺寸不必严格按比例绘制,但应保持各尺寸原有的连接关系。 2.尺寸链的组成 组成尺寸链的每一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尺寸环。各尺寸环按其形成的顺序和特点,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凡在零件加工过程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终形成的环(或间接得到的环)称为封闭环,如图5-1中的尺寸A0。尺寸链中除封闭环以外的各环,称为组成环,如图5-1中的尺寸A1和A2。对于工艺尺寸链来说,组成环的尺寸一般是由加工直接得到的。 组成环按其对封闭环影响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若尺寸链中其余各环保持不变,该环变动(增大或减小)引起封闭环同向变动(增大或减小)的环,称为增环。反之,若尺寸链中其余各环保持不变,由于该环变动(增大或减小)引起封闭环反向变动(减小或增大)的环,称为减环。图5-1

CETOL在公差设计的解决方案 - 汽车

CETOL软件在三维公差设计 的解决方案 莎益博工程系统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1.三维公差 1.1. 传统设计的不足 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对于公差分析还是存在模糊的认识,即公差分配是设计人员的任务。设计人员在做公差分析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参照已有产品的公差分配,公差无法参照的地方,多采用手工画一维尺寸链图,粗略的得出封闭换尺寸公差。上述情况存在诸多不足,第一,当设计人员在设计公差时参照老产品,并不能提高设计人员对公差分配原理的理解,当遇到和老产品不一样的产品,设计人员就失去了参照的依据。第二,手工计算一维尺寸链很容易出错,当这种错误发生时,又不容易检查。第三,手工计算效率较低,当尺寸链包含非常长时,需要大量的公差计算时间。第四,手工方法计算一维尺寸链比较容易,但是对于二维或三维的尺寸链计算就更加复杂。 1.2. 使用公差分析软件的优势 公差分析软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公差分析与综合的平台,使设计人员通过它实现在设计阶段对关键零件尺寸进行公差分析,结合实际的工艺加工能力,选择制造成本最低,又能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优公差,分析的结果也可以为设计提供参考。具体来说,公差分析与综合系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评估公差状况的手段,通过该系统,给出了可靠、准确、合理的公差分配的依据。总结来说,使用公差分析软件有如下优势: 一.在CAD环境下模拟三维零件的装配过程。它可以直接读取CAD系统的设计参数,当设计参数更新时,公差分析的数据也一起更新。 图1 Solidworks公差分析界面

图2 CATIA公差分析界面 图3 Cre/Proe 公差分析界面 二.自动计算三维尺寸链误差的传播。下图是V形块和圆柱销的装配,公差分析软件不仅能计算沿着尺寸方向的尺寸对圆柱销高度的影响,还可以计算V形块的宽度和夹角对圆柱销高度的影响。

间隙和面差设计

间隙和面差 一.面差定义 在断面图设计或工艺控制断面图中,分缝部位都会出现面差(配合错位)和公差的问题,没有面差的地方(零面差)也会出现公差控制的疑问,会出现基本出于下面的考虑: 1、造型特征为了表现出布置的层次感或某种视觉效果,称为造型面差 2、结构设计功能上的需要或空气动力学的需要设计的面差,称为功能面差 3、为了生产制造控制上的需要设计出的面差,称之为工艺面差。 面差是一个设计的尺寸,一种几何特征,一定存在制造的误差,就要设计公差。 面差在设计时,如果不是简单的Offset命令产生的面差,以不同的测量基准得到的测量结果肯定不一样,在断面图中要标识出基准元素、目标元素、面差尺寸、公差上下限,就会用统一的设计、生产控制、检验方法,标识方法如图: Dimension:面差尺寸 ES:上偏差 EI:下偏差 黑色粗线:基准元素 symbol:标识面差的正负,当以基准元素正法向为基准,下凹时为负,凸起为正;无面差时为零,称为零面差 这样就会将一般面差和零面差做为基本尺寸进行管理,进行公差设计,在断面设计中便于造型、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检验的统一交流,形成一种严格一致的工程语言。 BIW&Trim公差制定的基本考虑因素如下- 1、外观造型影响因素:造型提供的表面都是分缝均匀,配合光顺,实际上生产不可能完全做的完全一样,基本上都是“呲牙咧嘴”,但是程度不一样,允许的误差范围在接受的范围之内,比较符合造型意图。例如:例如5mm的分缝,±1mm的公差,在4-6范围内变化,可能不太好看;如果,±0.5mm公差,4.5-5.5范围内,就可以接受;,±0.25mm公差,4.75-5.25范围内,均匀一致,可能就很理想。不同的产品定位、不同的位置,也应该要求不一样。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将局部特征用3D数模将其极限状态画出来或用铣床铣出来对比评审一下,摆放一下,看一下是否可以接受,对于翘曲问题,有可能上偏差为零,下偏差-1mm 都可以;有的部位,±0.5mm;有可能上偏差为2mm,下偏差0也没问题。这种公差是根据实际的效果影响程度评审制定出来的,不能拍脑袋或所谓的搞政治的领导指手画脚来下命令。针对造型特征规定的公差,是一种必须遵守的规定,否则影响外观。--当你按照这种过程做一个项目,完整地做下来,你发现你已经很有经验,对于某种造型特征的公差,你也可以“拍脑袋”了,但是你很有“内涵”,就象有的工程师教导我们的“知其然,要知其所 以然”。 2、功能误差影响因素:有些部位有特别的功能,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会失效,例如:一个安装座位置,单个的件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但是将安装件装上,发现这个件在上面特别别扭,检查了半天,原来这个座有点歪,座歪0.5度,件在上面就偏10mm,这时感觉到延伸公差带原理还是很科学的,对于这个安装座的平面度或面轮廓度公差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功能性公差就是让规定的部位起到其作用,不会失效;制定过程就是分析失效的过

尺寸链及公差叠加分析

课程培训目标: ?能够计算装配零件的最小和最大壁厚、间隙、或干涉, ?能够创建几何公差或正负公差的尺寸链,分析公差叠加结果, ?能够创建、分析复杂的公差叠加分析工具,包含几何公差,名义尺寸,实效条件尺寸,和正负公差, ?能够分析通用装配条件的公差叠加分析, ?能够分析浮动紧固件的公差叠加分析,如何定义螺栓,轴类,或孔类公差, ?能够分析固定紧固件的公差叠加分析,如何定义螺栓,间隙孔,槽,凸缘,和整体尺寸的公差,以及螺纹孔的投影公差, ?能够计算在不同的基准方案下的最大,最小间隙, ?掌握一套逻辑的,系统的,数量化的公差分析方法, 课程包含主要内容: 课程参与者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面对的从简单到复杂的装配体的公差叠加分析。培训中以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相结合来分析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的叠加分析,比较分析不同的基准设置情况下的输出结果。 培训大纲: ?尺寸链分析的起点 ?创建正负尺寸链 ?如何计算,如何确定影响贡献公差叠加结果的尺寸因素 ?如何分析:最差条件法Wost Case ?哪些几何公差影响公差叠加结果? ?均值分析:Mean ?边界计算:GD&T,MMC,LMC和RFS材料条件修正情况下, ?等边正负公差转换 2.复杂装配体的正负尺寸公差叠加分析 ?计算方法 ?尺寸链分析工具制作 ?分析工具的应用 ?最大、最小间隙的分析结果输出 ?合格率的计算 ?Cpk与公差叠加分析 ?统计公差的分析及计算 ?6Sigma公差设计方法

3.公差叠加的2D分析法–水平方向公差叠加和竖直方向的公差叠加分析?尺寸链分析的起点 ?创建正负尺寸链 ?最小、最大间隙的分析结果输出 4.装配体的公差叠加分析 ?装配体中零件间的尺寸链如何建立 ?不同的尺寸布局方案的公差叠加分析 ?尺寸公差定义的装配体中公差叠加分析复杂性 ?最小,最大间隙结果输出 ?公差的优化 ?合格率的计算 ?与几何公差的比较 5.浮动螺栓装配分析 ?几何公差控制的实效边界和补偿公差 ?内边界,外边界,均值边界 ?公差叠加分析中直径到半径的转化方法 ?轮廓度的叠加分析分解方法 ?基准浮动因素 ?几何公差浮动因素 ?复杂装配体的几何公差尺寸链建立方法 ?分析的标准化模板, 6.固定螺丝装配分析 ?计算装配体的最大、最小间隙 ?投影公差的因素 ?正向设计固定螺栓装配总成 ?逆向设计固定螺栓装配总成 ?对于孔类、槽类、凸缘和轴类装配体的分析 ?确定所有的几何公差因素 ?独立特征和阵列特征的不同分析方法 7.几何公差复杂装配体实例分析 ?对零件进行GD&T定义 ?装配设计方案 ?螺纹特征

线性尺寸链公差分析

線性尺寸鏈公差分析. 程序設計用于(1D)線性尺寸鏈公差分析。程序解決以下問題: 1公差分析,使用算術法"WC"(最差條件worst case)綜合和最優化尺寸鏈,也可以使用統計學計算"RSS"(Root Sum Squares)。 2溫度變化引起的尺寸鏈變形分析。 3使用"6 Sigma"的方法拓展尺寸鏈統計分析。 4選擇裝配的尺寸鏈公差分析,包含組裝零件數的最優化。 所有完成的任務允許在額定公差值內運行,包括尺寸鏈的設計和最優化。 計算中包含了ANSI, ISO, DIN以及其他的專業文獻的數據,方法,算法和信息。標准參考表:ANSI B4.1, ISO 286, ISO 2768, DIN 7186 計算的控制,結構及語法。 計算的控制與語法可以在此鏈接中找到相關信息"計算的控制,結構與語法". 項目信息。 “項目信息”章節的目的,使用和控制可以在"項目信息"文檔裏找到. 理論-原理。 一個線性尺寸鏈是由一組獨立平行的尺寸形成的封閉環。他們可以是一個零件的相互位置尺寸(Fig.A)或是組裝單元中各個零件尺寸(Fig. B). 一個尺寸鏈由分開的部分零件(輸入尺寸)和一個封閉零件(結果尺寸)組成。部分零件(A,B,C...)可以是圖面中的直接尺寸或者是按照先前的加工工藝,組裝方式。所給尺寸中的封閉零件(Z)表現爲加工工藝或組裝尺寸的結果,結果綜合了部分零件的加工尺寸,組裝間隙或零件的幹涉。結果尺寸的大小,公差和極限直接取決于部分尺寸的大小和公差,取決于部分零件的變化對封閉零件變化的作用大小,在尺寸鏈中分爲兩類零件: - 增加零件- 部分零件,該零件的增加導致封閉零件的尺寸增加 - 減少零件- 部分零件,封閉零件尺寸隨著該零件的尺寸增加而減小 在解決尺寸鏈公差關系的時候,會出現兩類問題: 5公差分析- 直接任務,控制 使用所有已知極限偏差的部分零件,封閉零件的極限偏差被設置。直接任務在計算中是明確的同時通常用于在給定圖面下檢查零件的組裝與加工。 6公差合成- 間接任務,設計

机构设计公差累积计算方法

机构设计公差累积计算方法 发行单位:图管中心文件编号版本第一版管理番号承认检印作成虢登科2005/08/20编号发行章番号页次版次日期变更理由变更内容承认检印作成第一版05 08 20虢登科文件名:机构对策报告的整理格式改订变更履历表1 / 1改订前页次改订后页次文件名:编号发行章番号页次1 / 2适用於信泰影像技术中心规范累积公差计算方法以快捷准确的计算累积公差3.1 基本尺寸----------------指一尺寸中不含公差的数值如200.05-0.1 其中20为基本尺寸 3.2 上下偏差ESEI-------指尺寸中公差上限值如200.05-0.1 其中0.05为上偏差ES -0.1为下偏差EI3.3 形状尺寸----------------轴孔配合中轴和孔的尺寸不拘限於圆形轴孔3.4 位置尺寸 ----------------尺寸链中除形状尺寸外其它为位置尺寸3.5 封闭环-------------------尺寸链中需计算求得的尺寸3.6 增环减环---------------相对於封闭环来说其尺寸增大导至封闭环增大则此尺寸为增环反之则为减环3.7 一次积上---------------一种积公差计算方法详见计算结果选用说明3.8 二次积上 --------------一种积公差计算方法详见计算结果选用说明3.9 尺寸链-----------------决定某一尺寸大小的所有尺寸番号编号页次2 / 2以需求累积公差的尺寸为封闭环建立尺寸链求得一次、二次公差累积结果计算结果选用说明一次公差累积计算方法适用场合二次公差累积见LCD显示范围与lcdcover印刷范围间隙公差计算将各增环减环轴孔的尺寸公

公差分析报告基本知识

公差分析 一、误差与公差 二、尺寸链 三、形位公差及公差原则

一、误差与公差 (一)误差与公差的基本概念 1. 误差 误差——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相对于理想几何参数之差。 (1)零件的几何参数误差分为尺寸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及表面粗糙度。 尺寸误差——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相对于理想尺寸之差,如直径误差、孔径误差、长度误差。 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表面形状相对于理想形状的差值,如孔、轴横截面的理想形状是正圆形,加工后实际形状为椭圆形等。 相对位置误差——指零件加工后的表面、轴线或对称面之间的实际

相互位置相对于理想位置的差值,如两个面之间的垂直度,阶梯轴的同轴度等。 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误差)——指零件加工后的表面上留下的较小间距和微笑谷峰所形成的不平度。 2. 公差 公差——指零件在设计时规定尺寸变动范围,在加工时只要控制零件的误差在公差范围内,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因此,建立各种几何公差标准是实现对零件误差的控制和保证互换性的基础。 (二)误差与公差的关系 图1 由图1可知,零件误差是公差的子集,误差是相对于单个零件而言的;公差是设计人员规定的零件误差的变动范围。

(三)公差术语及示例 图2 以图2为例: 基本尺寸——零件设计中,根据性能和工艺要求,通过必要的计算和实验确定的尺寸,又称名义尺寸,图中销轴的直径基本尺寸为Φ20,长度基本尺寸为40。 实际尺寸——实际测量的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两个极限值中大的是最大极限尺寸,小的是最小极限尺寸。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用代号(ES)(孔)和es(轴)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用代号(ES)(孔)和es(轴)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分析软件CETOL 6 sigma实例

使用公差分析软件CETOL 6 σ进行公差分析的实例 ----汽车锁具公差分析案例 针对汽车锁具Pro/E模型,采用Pro/E完全集成环境下的公差分析软件CETOL 6 σ,来做公差模型的创建,基于CETOL提供的系统矩(SOTA法)算法,做统计和极限二种情况下的公差分析。 一.锁具质量关心焦点 作为汽车座椅锁具,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汽车驾乘人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锁具在开锁时,希望能够充分打开,不要与其他零部件之间产生干涉,即顺利打开。锁具在闭锁时,能够经受得住外力的冲击,不至于产生突然脱开现象。在锁具的任何状态,都要求锁具动作部件能够与电器设备很好地连接,在电控装配的驱动下,锁具能够准确地运转到指定的位置。根据设计功能要求,把项目细分到具体的状态上,在运动部件的具体指定位置,做功能要求的详细设定。 1)一个关键质量要求就是爪轮在打开时要远离侧板的开口槽,这是为了确保爪轮不会与锺棒产生干涉。如图1所示。 test

2)锁轮上的孔,在完成机械装配后,需要从这个孔里穿电缆线,来接通电源。根据座椅的设计要求,为了保证电缆线能与

机械设备能可靠地连接,电缆线过孔必须在位于基准孔名义值的正负2个mm之间。如果尺寸超过了上极限,锁具就会出现卡死现象,如果超过了下极限,电缆线就不能很好地与电器设置连接,导致零件废弃和成本增加。 图 2 闭锁时的测量尺寸 另外一个关键尺寸就接触力位置,这个接触力与作用方向一致,是在爪轮和中轮之间,接触力矢量的位置决定了是否有足

够的闭锁运动来保持锁具在冲压载荷的情况仍能正常闭锁,加工和装配偏差都有可能这些关键质量要求产生失效,过紧的公差会增加成本也有可能导致产品无法加工。为了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有必要在设计阶段就能理解所有这些问题。 二. 创建公差分析目标 公差分析的前提首先要确定装配性能尺寸,对于锁具装配体,需要确定具体的装配状态。实施步骤如下: 1) 启动CETOL软件的分析器。 a.启动Pro/E。 b.启动CETOL,路径:开始/程序/sigmetrix/CETOL 6 sigma v8.2 for Pro ENGINEER/CETOL v8.2 Modeler。 c.打开锁具装配体。 d. 配置CETOL与Pro/E同步 2) 打开CETOL选项菜单。 a.从工具-选项栏目选择,在偏差标签栏设置 ,如图3 b. 在图表和高亮显示设置栏,设置如下:如图4

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之公差分析(可编辑)

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之公差分析 DFMADFMA 第第44部分部分:公差分析公差分析 Tolerance AnalysisTolerance Analysis 钟元钟元 7>2013/03/302013/03/30 DFMADFMA 内容: 一.常见的公差分析做法 二.公差分析 三.公差分析的公差分析的计算步骤算步骤

四四.公差分析的计算方法公差分析的计算方法 五.公差分析的三大原则 六.产品开发中的公差分析 2 DFMADFMA 一. 常见的公差分析做法 1. 产品详细设计完成后,在design review时,针对O-ring的压缩量进行 公差分析;分析如下: 3 DFMADFMA

一. 常见的公差分析做法 2. 当发现公差分析的结果不满足要求时,修改尺寸链中的尺寸公差,从 ±0.15mm修改到±0.10mm,发现依然不能满足,继续修改到 ±0.05mm,直到满足O-ring的15%压缩量要求;成功完成公差分析。 4 DFMADFMA 一. 常见的公差分析做法 存在的问题: 公差的设定没有考虑到制程能力公差的设定没有考虑到制程能力 ? 公差的设定没有考虑到成本 没有缩短尺寸链的长度没有缩短尺寸链的长度

? 当公差分析结果不满足要求时,没有通过优化设计的方法,而是通过严 格要求零零件尺尺寸公差的方法; ? 对尺寸公差没有进行二维图标注 对尺寸公差没有进行制程管控对尺寸公差没有进行制程管控 ? 产品制造后,没有利用真实的零件制程能力来验证设计阶段的公差分析 在产品详细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公差分析在产品详细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进行公差分析 5 DFMADFMA 一. 常见的公差分析做法 后果: 产品不良率高产品不良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