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一)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70分)

1、风险分级管控是_____________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_________的重要内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关要求的深化。

2、风险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风险=________×________。

3、危险源是可能导致_________和(或)________和(或)________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风险点是风险伴随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_______,或以上两者的______。

5、风险评价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6、风险评价是对______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________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______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7、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_____或______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8、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级

9、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对于复杂的工艺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10、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用“________”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11、企业每___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二、问答题(30分)

1、可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几种情况

2、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一)

一、填空

1、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

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

2、风险(risk)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3、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4、风险点(risk site)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风险评价的依据是中石化风险矩阵。

6、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

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7、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8、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9、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应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方法,作业活动

危险源辨识应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方法,对于复杂的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或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

10、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11、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二、问答题

1、可以判定为重大风险的几种情况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2、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二)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70分)

1、事故隐患是企业违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___________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_________、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上的缺陷。

2、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__________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3、隐患治理是_______或_______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4、事故隐患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6、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隐患治理实行_______、_______的原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治理等。

8、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9、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_________。

10、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11、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将隐患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问答题(30分)

1、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2、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二)

一、填空题

1、事故隐患: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

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隐患排查screening for hidden risk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3、隐患治理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4、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5、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

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6、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

7、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8、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9、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10、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持续有效进行排查确认、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方法。

11、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将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二、问答题

1、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设备设施;

--场所环境;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消防及应急设施;

--供配电设施;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辅助动力系统;

--现场其他方面。

2、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三)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70分)

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成员包括:______、______、_____

2、车间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_______、_______培训学习,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保留________。

3、常减压装置风险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焦化装置风险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种通用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断路)作业、涉硫化氢作业。

6、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辨识。

7、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辨识。

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包括:风险管控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和其他有关记录文件。

9、辨识危险源可以从_______和_______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热能和辐射能等。如:机械能可造成物

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______、_______等。从物质的角度

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__________、可燃性物质、__________、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二、问答题(30分)

1、风险分级管控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2、车间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试题(三)

一、填空题(70分)

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

2、车间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保留培训记录。

3、常减压装置风险点:常压单元、减压单元、电脱盐单元、加热炉单元;。

4、焦化装置:加热炉单元、焦炭塔单元、分馏单元、压缩机单元。

5、八种通用作业: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断路)作业、涉硫化氢作业。

6、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

7、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

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其他有关记录文件。

9、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

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二、问答题(30分)

1、车间应将风险分级管控培训列入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风险管控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管控措施;

--其他风险信息。

2、车间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培训计划;

--培训课件和/或教材影像资料; --培训签到表;

--培训考核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

双体系考试题(带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考试题 姓名:部门: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培育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目的是结合其积累形成的安全生产经验,总结形成一套()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经验做法。 A.可模仿B.可复制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2、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时应全面分析、排查、研判各类安全风险点并实施有效管控,切实解决()的问题。 A.可靠性、规范性、系统性B.想不到、管不到、治理不到 C.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 3、()是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A.风险控制措施B.风险评价C.风险分级 4、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A.主要后果B.危险源C.典型控制措施 5、企业应建立由()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应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A.法定代表人B.主要负责人C.安全管理人员 6、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不必考虑的是()。 A.可行性B.可靠性C.可能性 7、企业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A.定期B.适时C.分批 8、从企业基层操作人员到最高管理层,都应当参与隐患排查治理;企业应当根据(),确定相应的治理责任单位和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应当以确保隐患得到治理为工作目标。 A.岗位职责B.隐患级别C.专家意见 9、事故隐患治理流程环节顺序是:()。 A.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B.治理情况反馈、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验收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精准监管、()、科学预防。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2、 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事件发生的()和()的组合。 4、()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定()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 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A.危险源 B.作业行为 C.隐患 6、第二类危险源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A.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B.涉爆粉尘 C.锅炉、压力容器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 A.班前会 B.班后会 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通常情况下,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最高危险等级为()。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A.班前会教育 B.消除或减弱危害 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应急控制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班前会 C.班后会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 答案

青岛一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 1.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2. 风险分级是指经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3. 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4.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7. 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8双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9、风险分为几级管控(四级) 10、隐患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基础管理类) 二、判断题(每题2分, 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 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2. 安全检查表(SCL )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 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双体系建设》考试题及答案

《双体系建设》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3分,共计30分) 1、“( )”和“( )”这两个工作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两个子环节。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将风险分为1、 2、3、4级其中()级最危险。 3、2017年1月18日公布,5月1日正式实施的《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 4、风险伴随的()、( )、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 ),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标准和清单。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的核心。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A.危险源B.作业行为C.隐患 6、危险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二部分。A.作业环境的状态B.高空作业C.动火作业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评价法。A.班前会 B.班后会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A.红色 B.黑色C.白色 9、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A.班前会教育B.消除或减弱危害C.操作规程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 LEC法)、(作业危害分析法 JHA法)、(风险程度分析法 MES法)、(事故树法 FTA法)等。 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 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6、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303号)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7、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8、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9、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7.4.1条的要求,并保证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10、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

双体系培训考试(答案)

双体系培训考试(答案)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 A)和后果的组合。A可能性B危险性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B)过程,或以上两者组合。A 工作 B作业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风险并确定其(C)的过程。A特点B特征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B)、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评价B评估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A)色最高A红B蓝C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A)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综合。A等级B 级别C多少 7、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 A)、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A风险评价B 风险分析C危险源评价 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危险特性及其( C )。A特点B危险大小C数量 9、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A)或过程。A活动B 工作C 作业 10、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B)排查治理A 问题B隐患C 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8、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9、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级别划分。(√) 10、事故不是由隐患发展积累导致的(×) 三、问答题:共计20分。 结合本职工作,说明如何落实双重预防体系?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

双重预防体系试题(危化品)含答案 一、单选题(60题) 1.风险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5级,其中1级最危险。 3.风险级别中红色级别最高。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 C )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6.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7.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A.严重性 B.适应性 C.必要性 D.有限性 8.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容应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1.企业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12.企业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效果验证与更新。 15.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划分评价结果等级。 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应急等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18.企业应对一级风险点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 19.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 2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的学习义务。 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落实分工四个步骤。

(完整版)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和后果的组合。A可能性B危险性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B)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A工作B作业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C)的过程。A特点B特征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B)、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评价B评估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A)色最高A红B蓝C 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A)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等级B级别C多少 6、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A)、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A风险评价B风险分析C危险源评价 7、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C)。A特点

B危险大小C数量 8、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A)或过程。A活动B工作C作业 9、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B)排查治理A问题B隐患C 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

双体系建设培训考试题

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 企业应建立由牵头的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2. 企业从到最高管理者,应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 3.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紧密结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的安全管理体系。 4.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 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和 三个层级。 6. 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隐患和隐患。 7.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实施、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8. 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简称JHA)进行辨识。 9. 企业应对潜在的人的、物的、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10. 我公司采用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1. 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排查、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事故类比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12. 两体系一平台是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及平台。 13. 企业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的,为 项,评定验收不通过。 14. 两体系标杆企业得分分合格,一般企业得分合格。 二、选择题(每题2.5分,共20分) 1. 企业应采用()适用的辨识方法,对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A、 SCL B、JHA C、HAZOP 2.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D、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E、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和后果的组合。A可能性B 危险性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B)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A工作B作业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C)的过程。A特点B特征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B)、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评价B评估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A)色最高A红B蓝C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A)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等级B级别C多少 6、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A)、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A风险评价B风险分析C危险源评价 7、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C)。A特点B危险大小C数量 8、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A)或过程。A活动B工作C作业 9、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B)排查治理A问题B隐患C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 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8、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9、隐患的分级是根据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

双体系培训试卷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日期: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和后果的组合。 A、可能性 B、危险性 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A 、工作 B、作业 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的过程。 A、特点 B、特征 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A、评价 B、评估 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色最高。 A、红 B、蓝 C、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等级 B、级别 C、多少 7、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

A、风险评价 B 、风险分析 C、危险源评价 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 A、特点 B、危险大小 C、数量 9、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或过程。 A、活动 B、工作 C、作业 10、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排查治理。 A、问题 B、隐患 C、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6、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

2018年“双体系”培训考试题答案(管理)

电气车间2018年“双体系”安全培训试卷(管理)班组姓名成绩 1、公司对全员培训的要求是什么? 答:各车间根据本单位辨识分析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级别、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分班组进行风险分析结果宣讲,并组织记录表考试,让每名员工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掌握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等内容。熟悉岗位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完善落实报警装置、现场应急器材等防控措施。 2、电气车间作业活动清单有那些内容? 答:倒闸操作,发电机并网操作,变配电室日常巡检,变压器日常巡检,遥测绝缘,变配电站清扫,变压器清扫、检修,电动机检修,测接地极电阻,预防性试验。 3、电气车间设备设施清单都有那些设备? 答:110KV组合电器,110kV变压器/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发电机,高压开关柜,电力电缆,低压配电柜,高压同步电动机/高压异步电动机/低压电动机,接地极,绝缘靴、绝缘手套,验电器。 4、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 答: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 5、化工企业宜选择那些风险评价方法? 答: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等方法,针对辨识的危险源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和安

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 6、风险度的定义是什么? 答:风险度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即用公式表示为: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7、一般事故隐患的含义和分级有哪些? 答: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在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可以边治理边生产的隐患。按严重程度、解决难易、工程量大小等,将一般事故隐患分为 A、B、C、D、E 五级。

双体系培训考试卷及答案(优.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卷 姓名日期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计40分) 1、()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D)风险分级 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种。 (A)人的因素、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C)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D)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3、()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D)主要负责人 4、1级风险(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A)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B)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 (C)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5、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A)统一(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6、山东省省风险分级暂定为“()”四级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绿 C、红、黄、蓝、绿 D、红、黄、蓝、绿 7、()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B)风险管理 (C)隐患排查(D)安全培训 8、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A)作业活动(B)设备设施 (C)安全设施(D)工艺操作 9、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A)70 (B)160 (C)320 (D)50 10、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属于()机制。

双体系试题

双体系建设培训考试题 培训时间:部门:岗位:工号: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 ,错误的在括号内写×,每小题4分,共40分) 1、按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低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2、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 3、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 )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 5、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可以不用负责管控。(×) 6、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 7、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 8、企业每半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9、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 10、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6分,共60分) 1、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全选)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2、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BC ) A、可行性; B、安全性; C、可靠性; D、重点突出人的因素。 3、( D )情形不能确定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C、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 人以上的; D、涉及重大环境影响的。 4、工贸企业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风险程度分析法(MES)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

2021年双体系培训考试(答案)

双体系建设培训试题 欧阳光明(2021.03.07) 日期:姓名:考试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A)和后果的组合。A可能性B危险性C机率 2、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B)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A 工作 B作业C发生 3、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C)的过程。A特点B特征C特性 4、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B)、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A评价B评估C分解 5、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A)色最高A红B蓝C 黄。 6、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A)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等级B 级别 C多少 7、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 A)、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A风险评价B 风险

分析 C危险源评价 8、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C )。A特点B危险大小C数量 9、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A)或过程。A活动B 工作C 作业 10、两个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和(B)排查治理A 问题B隐患C 危险源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应执行“五到位”,即: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 2、隐患信息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3、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为标准而进行的级别划分。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4、隐患是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3f1569886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青岛一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 1.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2.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3. 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4.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7. 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8双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9、风险分为几级管控(四级) 10、隐患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基础管理类) 二、判断题(每题2分, 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 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2. 安全检查表(SCL )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 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7.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8. 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9.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10.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双体系培训试题有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青岛一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教育培训考试题 单位:姓名:岗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不填或填错不得分) 1. 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业部位等总称。 2. 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 3. 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是(人)、(机)、(物)和(环境)。 4.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6.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7. 隐患排查是指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8双体系是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9、风险分为几级管控(四级) 10、隐患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基础管理类) 二、判断题(每题2分, 共20分,在括号中用√或×标出) 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是一种定量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 2. 安全检查表(SCL )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和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均是半定量的风险评价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中的D 值越小,说明被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5. 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6. 风险辨识是识别企业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的过程。(×) 7.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的过程。(×,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8. 风险与危险源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风险是危险源的载体,没有风险就没有危险源。(×) 9. 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10.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不必管控,但必须落实具体措施。(×)

双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A卷 一、判断题 1.对于隐患排查工作,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1分) A.正确 B.错误 2.职业病风险评估方法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法。()(1分) A.正确 B.错误 3.事故隐患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1分) A.正确 B.错误 4.在制定与评审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不考虑成本,只要将风险消除即可。()(1分) A.正确 B.错误 5.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1分) A.正确 B.错误 6.隐患治理流程顺序:1)下发隐患整改通知;2)实施隐患治理;3)通报隐患信息;4)治理情况反馈;5)验收。()(1分) A.正确 B.错误 7.安全检查表法(SCL)适用于对设备设施、作业区域、建构筑物等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1分) A.正确 B.错误 8.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1分) A.正确 B.错误

9.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罐区在风险评价时,应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1分) A.正确 B.错误 10.企业在双重预防体系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体系运行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调整,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升。()(1分) A.正确 B.错误 11.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1分) A.正确 B.错误 12.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1分) A.正确 B.错误 13.企业应根据实际建立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能够保障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1分) A.正确 B.错误 14.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争先恐后排查隐患的鲜明导向。()(1分) A.正确 B.错误 15.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隐患为特别重大事故隐患。()(1分) A.正确 B.错误 16.涉及液氨制冷、粉尘防爆、有限空间、冶金煤气和高温熔融金属等危害和整改难度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属于重大事故隐患。()(1分) A.正确 B.错误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试卷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试卷 一、 填空题 1、事故发生的流程:( 风险点 ) ( 安全隐患 ) 事故。 2、风险点的确定一般我们用JHA ( 工作危害分析法 )法和SCL ( 安全检查表 )法相结合,其中的L 代表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 ),S 代表事故(严重性 ),R 代表事故( 风险等级 )。 3、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是( 逆向 )行为,是一个(自下而上 )形成的管控系统,根据全员参与分析形成风险等级的差别,班组、车间、公司根据所对应的风险点针对性的开展( 隐患排查 ),最终达到( 控制风险点 )、( 消除隐患 )的目的。 4、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转变:从以(事故为重点)向以(风险为重点)转变,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问责转变。 5、JHA 和SCL 分析之前要形成的两个清单是(作业活动清单 )和( 设备设施清单)。 二、选择题 1、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要求全员参与; B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的分析表中的分析人是安环人员; C 、2级安全风险点是公司级风险点; D 、5级风险点可以忽略,只需注意日常检查。 2、L 值为3,S 值为4,则该风险点的风险等级为( B ) A 、12; B 、3; C 、4; D 、2。 3、下列危害后果属于4级的是( AD ) A 、造成两个工序置停工或两 台设备损坏; B 、造成一个工序置停工或一 台设备损坏; C 、造成人员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D 、造成人员丧失劳动能力。 4、对于2级安全风险的管控说法正确的是( CD ) A 、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车间领导和普通职工不用管; B 、由车间主任和安全员负责管控,主要负责人每次岗检中严格检查; C 、日常操作、巡检和管控由车间操作工负责; D 、主要负责人制定整改期限和资金投入,安全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班长和操作工共同管控。 无管控措施 未明确分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