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月考试题

地理月考试题
地理月考试题

地理学科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25题,2分/题,共50分)

2019年2月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特斯拉汽车送上地球——火星轨道。读“特斯拉汽车进入太空轨道示意图”,完成1~2题。

1.汽车被发射到太空后()

A.运行中遇到很多小行星B.遇到火星后成为小行星

C.成为太阳系的一个天体D.汽车上能拍摄到火星经过日面的照片

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19年7月31日晚上,月球玉兔车正式和大家告别,它在宇宙中工作了972天。读图完成3、4题。

3.“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 ( )

A.太阳辐射能

B.核能

C.太阳风

D.风能

4.易对玉兔车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引力

D.地球运动

2019年初,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 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为现代的哺乳动物。下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A.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D.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6.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A.恐龙B.爬行类C.被子植物D.三叶虫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7~8题。

7.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8.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9~10题。

9.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0.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2.①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回答13~14题。

13.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河流侵蚀

14.图中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5~16题。

15.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6.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示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

18.下列地貌的形成中,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外力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人造天体在升空的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A.减—增B.增—减

C.减—增—减—增D.增—减—增—减

20.人类排放的氟氯烃,会破坏图中哪层中的臭氧()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③层以上大气层

深秋或初冬晴朗的夜晚,常见农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以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2.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读图,回答23~24题。

23.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24.有关图中各点大气运动和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为下沉气流

B.高空大气由D点流向B点

C.近地面大气由A点流向C点

D.C点在高压控制下,是晴朗天气

25.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等压面图中(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正确表示空气流动方向的是()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

(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属于贫乏区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2分)

(2)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向________递减。(4分)

(3)为什么乌鲁木齐比海口年太阳总辐射量丰富?(4分)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6分)

27.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进行了以下设想。据此回答问题。(12分)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地区

降水时间

分布

年降水量

(mm)

年平均

气温

(℃)

年溶蚀率

(mm/年)

广西中部相对均匀 1 500~2 000 20~22 0.12~0.3

湖北三峡中等 1 000~1 200 12~15 0.06

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 6~8 0.02~0.3

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4分)

(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4分)

(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原因。(4分)

28.我国南方地区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某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14分)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________,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4分)

(2)该组学生所完成的研究报告中关于海陆风的图示正确的是() (2分)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下面是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依据表格数据分析结论。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掩盖了海陆风。(4分)

(4)指出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图1为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2为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材料二下表为北京1999年、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数据。年份

常住

人口

(万人)

工业生

产总值

(亿元)

用电量

(亿千瓦

每小时)

消费

零售额

(亿元)

商品住

宅销售

额(亿元) 1999 1 257 651 143.2 742.1 232 2005 1 538 1 782.4 209 2 902.8 1 758.8

(2)观察图1,说出北京热岛环流产生的原因。(2分)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2 A、B、C三地中的________地.(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