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群文阅读教案10

大银群文阅读教案10
大银群文阅读教案10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四单元三篇文章,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好地成长。学习本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的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本单元三篇文章《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对应“语文主题学习”丛

语文

要素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单元导读课

别样的亲情(《我的叔叔于勒》《永

《十八岁浏览,复述故事情节

浏览,了解内容,复述情节

阅读。概括故事情节,体味成长的滋味

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巩固性测试练

单元导读课(1课时)

学习目标:

1.双元把握、初读文章、梳理内容

2.了解小说的特点。

3.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旧知回顾导入

提问:以前所学或学生掌握的小说知识。

二、展示目标:

三、学习新课

(一)要求学生默读单元导读部分,思考: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什么?语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二)要求学生阅读本单元课文,初识文章内容。

主问题:

1.梳理三篇小说的情节。

2.感受三篇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形象。

(三)复述课文内容。

任务分解:在全单元阅读基础上,将三篇课文的复述人物按小组分解。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小说的特点。

2.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关注经典小说阅读。

3.谈对小说人物的看法。

单元梳理课(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字音,记字形。

2.明词义,能辨析。

3.会归类,巧应用。

活动设计:

1.教师检测学生课后生字预习情况,正字音。

1)学生读出课后生字,教师正音,齐读,整理笔记巩固。

2)课件出示词义,学生对号入座。

3)词语归类,整理笔记。

2.限时当堂记忆所学生字词,听写重要词语,记字形。

(将听写错误的生字改正过来并积累在错题本中)

3.词语接龙游戏——飞花令。

抓要素理情节

课型:主题阅读课 1+X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内容:(《故乡》+《药》)

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2.抓小说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主问题:

1.通读课文,梳理出小说的三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2.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体会故乡的变化。

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故乡》

明确:找小说要素,复述情节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人在(地点或环境)发生了。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2.快速阅读《药》

明确:找小说要素,复述情节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人在(地点或环境)发生了。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3.课堂小结。

别样的亲情

课型:主题阅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内容:1+X(《我的叔叔于勒》+《永远的下午》《一千张糖纸》)学习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抓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主问题:

1.通读课文,梳理小说三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2.依据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说说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我的叔叔于勒》

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重点抓住人物形象)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2.快速阅读《永远的下午》(丛书P28)、《一千张糖纸》(丛书P122)明确: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注重抓住人物的特点)

2.体味别样的亲情。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3.课堂小结。

成长的滋味

课型:主题阅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内容:1+X(《孤独之旅》+《十八岁出门远行》《黄油烙饼》)

学习目标:

感受人物心路历程,体悟成长。

主问题:

主人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孤独之旅》

明确:画出杜小康心理变化的语句,细细品读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2.快速阅读《十八岁出门远行》(丛书P57)、《黄油烙饼》(丛书P48)

明确:概括故事情节,体味成长的滋味。

可以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中自选角度进行分析,体味成长。

(自主思考,组内交流,课堂展示,教师点拨。)

3.课堂小结。

微言精义名家情

课型:群文阅读课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内容:丛书:《酒酿王》(P88)《张果老》(P92)《一碗清汤荞麦面》(P96)《风雨哈佛路》(P109)

学习目标: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味成长的启示。

主问题:

速读四篇文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活动设计:

1.速读课文,圈点勾画你最喜欢语句。

2.谈谈从文章中你获得了哪些成长的启示。

语法知识学习:学习复句(三)

课型:自主实践课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内容:本单元的补白内容《假设复句·条件复句》;辨析练习。

学习目标:

初步认知四种类型复句,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做到能够辨析。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种复句类型,分别是?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新课:

(一)要求学生《假设复句·条件复句》,思考下面问题:

1.假设复句是什么样的?条件复句又是什么样的?

2.比照例句思考:两种复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文章,自主思考或小组交流后,回答问题。

拓展延伸:我们常用哪些关联词语表示假设关系和条件关系?

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二)巩固练习:

从学过的课文或其他阅读材料中,假设复句、条件附近各找出两个,加以分析。

三、布置作业

复习八种复句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布置巩固性练习

三、评价、归纳、讲解。

师生活动建议:

1.教师在课前从所学课文以及丛书文章中找出单句以及承接复句、递进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种复句例句若干,然后分别以类型填空、正误辨析、选择等题型制作练习题单。

2.学生答题时间不少于20分钟,可以是开卷,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可以翻阅教材,可以同桌交流讨论。

3.教师在学生答题后,公布答案,学生互评,各小组组长总结各组答题状况。

4.教师与学生互动解惑答疑,讲解共性问题。

见微知著写人生

课型:以读促写可

课时安排:1课时

阅读内容:《美猴王出世》以及其缩写

教学目标:

1.学习缩写的方法。

2.通过缩写训练,培养学生把握文章要点、思路的能力,以及概括、综合能力。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布置学生阅读《学习缩写》,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缩写?

2.缩写的作用有哪些?

3.缩写有哪些要求?

4.缩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学生阅读《美猴王出世》原文以及其缩写。

要求:通过阅读,比较二者不同,感受缩写的特点。

三、写作实践

从“写作实践”中自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课型:实践活动课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目标:

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活动设计:

1.小说故事会。

提示:布置学生选择一篇小说,以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小说情节;分析小说使用的不同的叙述方式或悬念等吸引读者的构思技巧;小组内试讲、调整;班级展示。

2.小说人物大家谈。

提示:布置学生梳理所读小说篇目,指定同学汇总,整理小说篇目表;按照文中提示,各组学生以读书卡片形式为小说中人物建档;开展“小说人物大家猜”活动;编写小说人物小词典。

3.写作实践——写一篇小小说。

提示:根据课文要求,从四个任务中自选其一,写作练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