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歌分析

穆旦诗歌分析
穆旦诗歌分析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

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翻山越岭,扶病前行。部队被打散后,他只身一人经过半年之久,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抗战胜利三年后,穆旦写了《森林之魅—祭胡康白骨》,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直面战争,思考生命与死亡的不朽诗篇。而这段经历也是诗人最后获罪的主要“证据”。1958年他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监督劳动”。继而是文革的批斗、抄家、下放。十几年间由于迫于政治的迫害,他中断了与大部分亲友的书信,对厄运缄口不言。诗人停止诗歌创作,但坚持翻译。

虽然他40年代曾创办《新报》,任主编,为文化做过贡献;虽然他曾出版了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8-1945)》和《旗》,并且在1948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被赫伯特·克里克莫尔收入《世界名诗库》而名声远扬;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几经周折,并谢绝了美国几所研究机构的聘任,办妥回香港的手续回到祖国。1953年回到天津南开大学任副教授并致力于俄、英诗歌的翻译,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着贡献。但这些都被“历史反革命”的罪名所遮蔽。这使诗人敏感的心灵遭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煎熬,考验着他对人生艰难挫折的抗力;同时也升华着诗人的人格、凝聚着诗人思想的主题。

当1975年恢复创作。1976年3月却不慎摔断腿骨,恰逢唐山大地震,诗人的腿伤未能得到及时医疗而伤残。但他在病痛中夜以继日地修改补齐自己曾经翻译的旧著。1977年2月26日,穆旦因心脏病突发而遽然辞世。1979年的平反对于他为时已晚。诗人的一生受尽了各种各样的苦难,然而正是这些苦难才给了他灵魂升华的力量。屈原云“发愤抒

情”,韩愈说“不平则鸣”,欧阳修说“穷而后工”;古之大诗人皆从苦难、郁愤中来;然大诗人之境界更在于如何升华这些苦难和郁愤。

就穆旦诗歌创作而言可分三个时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为其创作的高潮期,50年代—70年代是其创作的停滞期,70年代后期为其创作总结期。造成漫长停滞期的原因是自1957年开始穆旦在政治上不断受到打击,在近20多年的压抑与折磨之中,诗人只能保持沉默。直到1976年在诗人生命的后期又迎来了一个创作高峰。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等将近30首作品,《冬》即是诗人晚期诗作的代表。这些诗可以看作诗人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一次回顾与总结,渗透着他对不幸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个体生命意义的探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渗入、铭刻于人们的内心。再经过多少代先贤的积淀,它几乎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基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屈原是爱国主义的滥觞,此后历代知识分子、仁人志士皆以此作为人生理想。虽世殊时异,但其精神主旨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他们高瞻远瞩,以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即使遭受痛苦和磨难也坚贞不渝,他们严格的保护着自己的操守,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是时代的良心所在。穆旦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建国以后他的创作受到了长期

的舒服和压制,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并没有消沉,依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默默工作,直到去世为止。

二、《冬》的两个版本所表现出的人生心态

《冬》实际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稿本是1980年2月《诗刊》发表的原稿本,第二个稿本则是1986年《穆旦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的修改稿。其中修改稿的运用更为广泛。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版本呢?原来穆旦在创作后把诗抄寄给了自己的好友杜运燮。原稿本第一章每一小节的最后一句均为“人生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杜运燮认为“如此复沓似乎太悲观”,[1]故改为现行版本:“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来温暖人生这严酷的冬天”。

学术界也有过对两种版本的讨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无论在情感真实性还是在诗艺效果上原稿都胜过修改稿。还有一些学者尖锐的指出,修改稿是特殊年代下的“问题产品”严重遮蔽了是诗人的真情实感,诗艺效果上也存在着缺陷。另一种则认为经过修改,杜运燮成功地将自己的乐观融入了穆旦的《冬》,使作品有一种全新的鲜活感。

如果从诗歌情感表达的真实性来说,我们无疑应该支持第一种观点,但这到底是不是作者的真实情感呢?是不是他一时没有考虑清楚而写的呢?他在给杜运燮的回信中也谈到“其实我愿意写冬之乐趣,你当然能看出,不过,乐趣画在严峻的背景上,所以如此也表明越是冬越能看到生命的可珍之美”。[2]这是诗人本人的说法,似乎有很强的说服力。好像说明作者本人也认为杜运燮建议地好,不但把握了自己的真实感

情,而且在艺术上也使原诗提高了不少。

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诗歌创作的背景,联系一下诗人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改变一些看法。《冬》创作于1976年12月,准确地讲也是诗人生命之中最后的一个冬天。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结束于1976年10月,“四人帮”已经被粉碎,但诗人的处境依旧未得到改变。诗人的内心依然饱受煎熬,还承受着伤残带来的疼痛。《冬》应该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与忘年之交郭保卫的通信中,穆旦提出杜运燮已不是自己诗歌的知交,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差距很大。如1976年3月8日,穆旦在给郭保卫的信中说:“自古诗人以愁绪以纽带,成了知音。我的朋友杜运燮原是写诗的,但现在变成100%的乐天派,因此情绪就谈不出来。”[3]这是具有私密性的信件,很有说服力。这从侧面说明了作者对杜运燮建议的感谢是违心的,但对杜用心的感谢似乎应该是真诚的。

巫宁坤先生的话可能更说明问题,他说:“运燮是穆旦多年的朋友,他的意见无疑是对老朋友的关心和爱护。当时‘四人帮’被揪出来不久,政治形势还不十分明朗,多少还心有余悸。运燮素来谨言慎行,何况良铮的‘历史问题’还没平反,太悲观的调子,不符合时代精神。不仅不能发表,没准还会给作者招来言祸。良铮是过来人,为了不辜负老朋友的关爱,‘想了多时’才做出了改订”。[4]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悲观意味着对当政的不满,很可能招来言祸。不可否认,出于老朋友的情面,迫于政治的压力,诗人才作出了修改。穆旦晚年的整个心态还可以从其他很多资料可以佐证。如他晚年

在回顾和总结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信仰)、人生、写作的意义过程中,说“……我记得咱们中学时代总爱谈点人生意义,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呢?也可以说是已解决,好像是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了。没有意义倒也好,所以有些人只图吃吃喝喝,过一天享受一天。只有坚持意义,才会自甘受苦,而结果仍不过是空的。”[5]

那么是不是穆旦晚年就是一个悲观厌世的人呢?其实不是,那种口吻只不过是对当时主流意识的强烈质疑和否定。穆旦最宝贵的品质,就是能以现代形式,表现他对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独特而深刻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在现代形式上有大的贡献,他创造现代诗形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思想写诗”。

作为诗人西南联大的校友,同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的好友吴宁坤在《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一文中指出“每一节最后的迭句,宛如教堂的钟声,唤起了多少受难灵魂的共鸣”,[6]表达了对改掉迭句的惋惜,这是值得注意的。所以,穆旦也坦言:“不想被你的结论为太悲,这当然不太公平。若无迭句,我觉得全诗更俗了。这是叶芝的写法,一堆平凡的诗句,结尾一句画龙点睛,使前面的散文活跃成诗”。[7]看来,穆旦认为改过之后“全诗更俗了”,因为“画龙点睛”之笔没有了。

通过对原稿件和修改稿之间进行对比,我们也不难发现:

(一)就感情基调而言,原稿显得悲观,沉重而伤感,修改稿所表达的感情更为积极乐观。

(二)就诗的内在联系而言,去除了“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使整个“冬天”的意象造成了肢解和残缺,“冬天”意象同人生的联系被

割裂而显得松散。

(三)从表达效果上讲,原稿经过迭句的反复,在诗歌艺术效果上获得了聚焦,从而使其成为整章诗思想和感情的核心,如同音乐作品的主旋律。而修改稿换成几个抒情性的语句,消除了这一凝聚作用,使作品从一首表现人生哲理的诗,降格为一首写景抒情诗。诗歌的表现深度上受到了限制。

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作者,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人生之冬的深刻内涵,原稿不应该被忘却的。结合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原稿更符合诗人当时的心态。

我认为,诗歌的好与坏不应简单化的以悲观或乐观来评判。乐观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不难发现的是往往悲的东西反而更加深刻、凝重、洗净铅华,令人大彻大悟。《冬》这首诗是诗人暮年对人生的思索、是对人生体验的表达,是对苦难的一种升华。长期的压制,不公正待遇,再加上当时腿伤未愈更加剧了诗人内心悲苦。而且,在后期的创作和一些给友人的书信中透出人生的幻灭感和悲苦的心境。例如,穆旦在《尽头》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然而,诗人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但在时代的重压之下,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微薄。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遗憾,忧郁的情怀。在个性生命热忱与社会现实的对立中,诗人对引起生命发展困境的社会性问题的不懈思索,对生命意义不断的追寻。

穆旦夫人周与良的话更有说服力。“良铮生前常说,人生在世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1975年他在鲁迅的杂文集《热风》的扉页上写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良铮的一生正是这样,在凄风苦雨几十载中执著地为中国的诗歌事业发着光和热。”【8】

三、《冬》深层意蕴及艺术特色

诗人在写给一个忘年之交的信中提到“秋天和冬天……这是最爱的两个季节。它们体现着收获、衰亡、沉静之感。适于此时给春夏的勃勃生命作总结”。【9】穆旦笔下的《冬》是怎样的呢?答案是寒冷严酷的、阴霾的、又冷又昏黄、雪花飘飞、北风呼啸、沉寂、了无生气又是那样漫长。整首诗的核心意象就是“冬”。“冬”的内涵是极其丰富。不仅是一年四季中的冬,而且象征了个人命运的坎坷,同时也象征着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它可以理解为对生命活力的一种压抑、遏制,是无比强大的邪恶力量。它是令人畏惧、冷漠无情、狰狞的刽子手,肆意破坏一切美好的东西,感情、好梦。它的严酷和无情,冰冻一切,一笔勾销了大地往日笑闹的蓬勃,取而代之的是颓败的枯草和死寂的原野,留下一个茫茫白雪下一个被遗忘的世界。在这样严酷的冬天里,人们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寒冷束缚了手脚,谨慎又让生命受到挫折,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欲望也被血液所凝固,心灵早已枯瘦,只能在幻想的世界中周游,虽躺下却不能成梦。这是何等悲惨、焦灼的生命状态!

全诗一共四章,分别以“我”、“我们”、“你”、“他们”四个视角抒写了冬天的情景,是用冬天的寒冷、荒凉象征着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

受。从自然——生命——社会三个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冬天”意象的丰富内涵。表达了“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这一主题。

(一)文本的深层意蕴

第一章,总领全诗。开篇作者就运用一系列寒冷的意象如“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又冷又昏黄”、“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北风”、“雪花飘飞”、“茫茫白雪下遗忘的世界”等,使“冬”的严酷和寒冷之感深入骨髓。第一章的四节,都以“我爱……”开始,以“……严酷冬天”结束。“我爱”讲的是作者的愿望或一种习惯;而“严酷的冬天”是现实。“在冬日里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地做完”表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生活意志和从容镇定的心态;“冰冻的小河”原为冬日里十分常见的景象,而诗人所要追寻的是这死一般冰凉与沉寂中,生命的痕迹与跳动;“独自凭吊火热的一年”反衬了作者的内心的孤独,而“火热”正好与严酷的冬天形成强烈的对比;当“北风正吹着门窗沙沙作响”时,围着温暖的火炉与两三个昔日的好友会心地闲谈,回忆起的是快乐而无忧的往年。对于诗人来说应该是最温馨最快乐的聊以自乐的方式;在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热溢于心间”,尽管“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这是一种在逆境中的搏击,正视苦难的坦然的态度,即使再冷酷的现实也无法冷却诗人内心的热度。

第二章作者的视角从自然之冬过渡到社会之冬。“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总领全章,两个寒冷的重叠更突出了寒冬的切肤之感。“尽量束缚了手脚”因为主语的缺失而给读者留下了空白,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思考;接下来具体描写,“潺潺的小河被冰封住口舌”

一句,小河被冰封住口舌,显得新颖独特。因为异质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恰恰是诗人的匠心所在。它隐晦地比拟了人们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被冰封的口舌,凝固了思想;“盛夏的蝉鸣和蛙声”代表了盎然的生机,此时也被“寒冷”束缚了,扼制了,“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谨慎,谨慎使生命受到挫折”谨慎,是生命遭遇挫折后本能的反应;“花呢?绿色呢?”诗人连用两个问号,表达了满腔愤懑的追问;“血液闭塞住欲望”,显然象征着如冬天般严酷的社会,使人的热血都变得凝滞,生命受到摧残,思想受到窒息。然而诗人并没有停止对这严冬、对人生的思考;“经过多日的阴霾,犹豫不决,/才从枯树枝漏下淡淡的阳光”,将其理解为当时略为转好的社会局势未尝不可;“春天是这样深深隐藏/哪儿都无消息,都怕峥露头角”表达了诗人对春热切的渴望。“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仿佛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只有这样才能抵御这严酷的令人窒息的“冬天”。我们能够深深的感受到诗人那颗炽热跳动的心,那满含悲愤的呐喊。对扼杀一切生命活力的冬天的最强烈、沉痛的控诉。

第三章诗人将人称换成“你”,再次变换视角。这个“你”可能是作者的一个朋友,也可以是诗人遥想中的朋友,甚至是作者自己。你之所以“停止分赠爱情把书信写了一半就住手”,是因为“冬天是感情的刽子手”;你之所以拿出夏季的礼品“无论是蜂蜜,是果品,是酒,/然后坐在炉前慢慢品尝”,是因为“冬天已经使心灵枯瘦”;你之所以“在另一个幻想的世界周游”,是因为“冬天封住了你的门口”;你之所以“虽然睡下却不能成梦”,是因为“冬天是好梦的刽子手”。天气如此肃杀,

“听着树林和草石都在嘶吼”粉碎着人们的好梦。“冬天”在这一章充当了刽子手,因为眼前的冬天太残酷、无情,钳制人们的思想,阻断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使人们只能在幻想中寻求精神的安慰。甚至连好梦的权利都要被剥夺。

第四章也是最后一章,视角再次转换为“他们”。“他们”或者是马车夫也可以是奋进者,他们内心没有忧伤,显得平实而本真。在小土屋里“高高低低围着火炉坐下/有的添木柴,有的烘干,/有的用粗而短的指头/把烟丝倒在纸里卷成烟”,这里的语言如同剧本一般,写出了奋进者的不屈服;他们“吃着,哼着小曲,还谈着/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北风依旧在电线上朝着他们呼唤”,“原野的道路还一望无际”。他们几条暖和的身子走出屋,迎面扑进了又是寒冷的空气。尽管冬天依然严酷,荒原依旧寒冷,但必须生存下去,这是何等顽强的生命意志!

(二)《冬》的艺术特色:

1、密集而丰富的意象;

首先“冬”是本诗的核心意象。在这一核心意象的统摄下诗人运用一系列密集丰富的意象群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意蕴体系,共同为表达主旨服务。这些丰富的意象使“冬”的严酷更加逼真、形象化,充分寒冬里的物象得以充分显现。“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呼啸的“北风”、“雪花飘飞”、嘶吼的“树木和草石”。这些意象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凄冷、昏黄、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另外,还有一些意象为了起到反衬的效果。如“潺潺的小河”、“盛夏的蝉鸣和蛙声”、

“花”、“绿色”、“蜂蜜”、“果品”、“火炉”这些具有暖色调,让人感到温馨舒适,心情愉悦的事物,在寒冬的背景下出现,带给人的不再是温暖与甜蜜,而是更多对寒冬的恐惧。

2、浓厚的象征意蕴

穆旦的诗歌具有丰富而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阅读整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到在这些密集的意象群之下,有更加浓厚的象征意蕴。由于整首诗的主旨在于表现人生主题,因此这些意象的内涵必定是丰富并具有开放性的,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空白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些都有待于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填补、思索。

“冬天”这一意象的内涵上文已提及,不再赘述。“北风”也可算贯穿全文的意象,明显的出现了两次,“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北风还在电线上朝他们呼唤”。隐晦的出现了一次:“听着树木和草石都在嘶吼”,表面上写树木和草石,实际上仍然是北风在作祟;“北风”作为全文的背景出现,它使严酷冬天的形象化、具体化。它是严酷冬天的爪牙,鬼魅般散布着令人屈服的淫威。它无处不在,时时恫吓着人们,冬天仍在继续。呼啸的“北风“为严酷的冬天增添了恐怖的色彩;“冰冻的小河”出现了两次。更别是:“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在低语些什么只是听不见”、“潺潺的小河被冰封住口舌”。“冰冻的小河”象征着特殊年代,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里人们的话语权被剥夺被抹杀,人们无法自由的表达内心的真实的思想;“火炉”这一意像也反复出现。“火炉”是人们在寒冬里能获得温暖的唯一来源。它或许是奋进者、觉醒者的心灵家园,一个不因外在遭际怎样,都能保持温暖、宁静的地方,

慰藉着那些不屈从于寒冬的灵魂;“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仿佛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袄”表现了严冬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年轻的灵魂”和“老年的硬壳”的是完全不相称的组合,不平衡、不和谐。“老年的硬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被凝固、冰封,而静止,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老年的硬壳”必定使人显得老态龙钟、笨拙、无力,难以动弹。虽然这一硬壳并不让人愉悦,甚至是令人厌恶的,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冬天的酷寒和摧残;枯树枝漏下的淡淡“阳光”,可以理解为对当时略为转好的政治局势的一种象征。文中“泥脚”、“暖和的身子”均具有象征意味,代表了对不屈于寒冬,执着追求的勇者。

3、渲染、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

“冬天”意象之所以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得益于诗人的渲染、对比等手法的大量运用。例如本文一开始,是人就极尽渲染之能事,使冬天的严酷和寒冷一下子跃然纸上。如提到天气的萧杀、又冷又昏黄、北风呼号、大地的寂廖、冰封雪飘、冬天的漫长……烘托出无比凄冷、令人恐惧的氛围。“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谨慎,谨慎,使生命受挫”两句都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寒冷和谨慎两次出现,加强了语气,所要传递情感也随之加深。突出了冬天的酷寒和寒冬里生命受挫的程度。

鲜明的对比更是俯拾皆是。严酷的冬天和温暖的火炉的对比,反衬出冬天的寒冷;深处漫长的困境和快乐无忧的往年对比,反衬了现实的无奈和窘迫;潺潺的小河本应是流动的,然而现实却被冰封住口舌。这两种状态也构成了一组对比,反映了这种静态的不合理;盛夏的蝉鸣和

蛙声这些曾经笑闹的蓬勃同寂寥荒茫的对比,花、绿色同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的对比突出了冬对一切具有蓬勃生机、富有活力的事物的无情抑制和残酷扼杀;年轻的灵魂同老年的硬壳构成对比,突出了冬天对生命的摧残。

4、强烈的官能感受

冬天给人的是一种立体的,是圆融的知觉感受。融合了视觉、听觉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刺激。冬天的场景前文已反复提及,“又冷又昏黄”、枯草、原野、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茫茫白雪……严酷冬天的画卷已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色调是昏黄,大地白茫茫,千里冰封。枯草、原野、枯树枝。这是视觉感受;唯有呼啸的北风在肆虐得吹刮,树木草石嘶吼。其他一切事物都如死一般沉寂。“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采用拟人的手法,使表达效果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一笔勾销强调了迅速、完全彻底,笑闹蓬勃一下子变成了静音。充满绚烂的色彩,一下子变得面目前非。听觉视觉的融合,再加上变化的巨大反差,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除此以外,上文提及本诗运用了很多组对比,正是这些鲜明对比,不论从动静、色彩、光影、质感都使我们对“冬天”的体会逐步加深,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觉。

5、浓郁的现代主义特色

穆旦是九叶诗派的一位旗手。九叶诗派的诗人们在艺术上,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诗歌中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

们的作品中渗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表现现代人的意识与体验,揭示存在于现象背后的复杂与深刻。对个体现实深入的挖掘。诗歌不是纯粹地情绪的宣泄,是‘经验的表达’。”【10】诗人对自我以及现代人命运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多的深入灵魂深处。

这一点从穆旦给好友的书信的中也能得到验证。穆旦在信中向诗友披露另辟创作蹊径的想法:“因此我要是写生活哲理,也是一法。它和现实没有什么密切关联,十后看也可以,现在看也可以,这是否如此,请你议议。因此我写了冬、秋之类的季节诗。也是自娱。”【11】正是由于写生活哲理这种创作理念,使得诗歌的立意更高远,超越了个人的悲喜哀愁,表达整个时代的心声,而且这种感受可以超越时代。甚至可以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因为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穆旦诗人是敏锐而多思的,是智者。再加上时代所给予的磨难,他内心所承受的痛苦比常人多得多。诗人的孤寂的,越是伟大,越是有千秋万代的寂寞。

穆旦的好友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一种受难的品质使穆旦显得与众不同”。“受难”乃是对于人类自身罪恶和悲剧性命运的承担。诗人时刻保持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人民大众的悲悯、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诗人是时代苦难的先觉者,他咀嚼着这种苦难,用血和泪升华出了最丰腴的果实。通过揭示黑暗现实荒诞性的揭示,让人们觉醒,更加清晰地认识现实,从而改变现实。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力的诗人艾略特在艺术上强调:“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避让情感。以客观对应物来表现情绪”。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有很好的体现,诗人正是通过“意象的森林”,为我们揭示了严冬

中生命的状态。此外,我们还能从“死寂的原野”、“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等意象中体味到一种荒原感,与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相呼应。这种荒原感是现代人的精神感受,也是那个时代的印证。诗人内心的艰难旅程也是整个时代的苦难。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诗人穆旦也拥有这样坚强不屈的品格。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厄运和不幸面前、在艰难的岁月里,虽然失去写作权力(但翻译仍被允许)【12】,但他坚持以“潜在写作”【13】和翻译等方式同时代的苦难进行着顽强的搏击与反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卞之琳曾在《译诗艺术的成年》中将穆旦所译《唐璜》称为中国译诗艺术走向成年的标志之一;王佐良将穆旦和戴望舒推为最成功的译诗家。”【14】

小结

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创作的高潮和低回之后,在人生的暮年、心态的寒冬中,《冬》成为穆旦的绝唱,表现了他在时代的重压之下,执着于对生活和生命普遍意义的追寻。长期的打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此诗凝聚和概括了诗人晚年的人生感受和思考,是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那些在灾难中的独立思考,蕴含着诗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因此,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富有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的诗人,最寂寞也是最超前的哲人,最具有诗人品格和独立人格的中国式的现代派诗人。

注释:[1]李方:《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362页。

[2]李方: 《挚友心语—穆旦致杜运燮书信六封钩沉》,《诗探索》,2006年。

[3][5][6]穆旦:《穆旦诗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4]巫宁坤:《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穆旦逝世二十八周年祭》,《文汇读书周

报》,2005年。

[7][11]李方:《挚友心语—穆旦致杜运燮书信六封钩沉》,《诗探索》,2006年。

[8]周与良:《地下如有知诗人当欣慰-穆旦夫人的书面发言》,2001年。

[9]曹元勇:《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

[10]唐光能;《寒冬里的生命绝唱》,《安徽文学》,2009年。

[1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潜在写作”通常是指那些写出来后没有及时发表的作品,如果从作家创作

的角度来定义,也就是指作家不是为了公开发表而进行的写作活动。

[14]龙泉明,汪云霞:《论穆旦诗歌翻译对其后期创作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

版。

参考文献:

1.穆旦:《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邓集田:《穆旦《冬》诗的版本问题》,《文艺争鸣·史论》2007年9月。

3.罗锡文:《穆旦诗歌的心灵力量和东西方文化背景》,《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4.李方:《穆旦(查良铮)其人其诗》,《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16卷第1期。

5.李宝平:《个人与社会命运的承担—评穆旦诗歌——冬》,《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版)2005年2月。

6.魏冬峰:《从荒寒的方向看——穆旦的《冬》解读》,《名作欣赏—现代回眸》。

7.黄菊,张扬:《生命也跳动在严寒的冬天”——论穆旦诗歌中的“冬天意识”》,《甘肃社

会科学》1998年第5期。

8.龙泉明,汪云霞:《论穆旦诗歌翻译对其后期创作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3年第4期第43卷。

[1]李方.穆旦诗全集[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362.

[2]李方.挚友心语—穆旦致杜运燮书信六封钩沉[J].诗探索,2006,(3).

[3]穆旦.穆旦诗文集(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97.

[4]巫宁坤.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穆旦逝世二十八周年祭[N].文汇读书周报,2005-2-25.

[5]穆旦.穆旦诗文集(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68.

[6]穆旦.穆旦诗文集(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68.

[7]李方.挚友心语—穆旦致杜运燮书信六封钩沉[J].诗探索,2006,(3).

穆旦诗八首赏析

穆旦诗八首赏析 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二、颠覆“永恒”:预言爱情的寿命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他说: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节自《诗八首(之一)》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穆旦诗歌分析

穆旦诗歌分析

————————————————————————————————作者: ————————————————————————————————日期: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

他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穆旦《春》原文与高考诗歌精读

穆旦《春》原文与赏析 教学参考 0927 1812 穆旦《春》原文与赏析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赏析 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

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精选资料

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 穆旦是中国新诗在30、40年代下的一面旗帜,而穆旦诗歌又是我国现代主义诗歌下的代表作,穆旦的大多数诗歌都具有独特的现代主义诗歌特点。就穆旦本身来说,其是一位思绪敏锐和社会责任感极强的知识分子,其所创作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当前,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士开始对穆旦的诗歌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穆旦诗歌的理解,以提升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品质。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具有形象的现代生活化元素 穆旦是一位极具现代生活形象的知?R分子,其大多数的诗歌都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诗歌的描写中,穆旦懂得如何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于诗歌当中,并通过采用相应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其中,在表达现代生活化元素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选取生活意象则成为广大诗人应当面对的一大问题,诗人在选择意象的时候往往需要结合该意象的形象,以使其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诗歌的中心思想。通常情况下,在传达诗歌情感的时候,穆旦往往会探究生活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合适的现代化形象来创作诗歌,而这便是穆旦诗歌中一大现代主义特征。就如,穆旦在评价《还原作用》一文中,其看出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并通过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刻地评价,由此

也可以看出穆旦懂得诗歌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而现代生活化元素的依托是表达诗歌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重视诗歌创作的深度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士已开始着手诗歌的创作,这也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诗歌创作的市场。其中,从我国传统诗歌的创作领域上进行分析的话,人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一个主要特点便是很好地满足了主题与形式的统一性,而对于不同的诗歌其具有不同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古代诗歌的主题可以从爱情、边塞、闺怨、田园等几个方面开始着手创作。但是,穆旦的诗歌便很好地突破了这一创作特点,与一般诗歌相比较的话,穆旦的诗歌具有内在结构的魅力,其更加重视诗歌创作的深度与密度。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情感表达,穆旦会选择合适的抒发方式进行表达,而从其诗歌表达中读者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思想感情中的复杂性。例如,在《五月》一诗中,诗人通过采用五段七言的绝句与白话文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对诗歌的创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且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对比,使诗歌更具有欣赏力。在现代生活中,优秀的诗歌不仅要满足结构内容上的丰富,且审美、寓意上的深度对丰富诗歌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益处,而这便是穆旦诗歌中的另一现代主义特征。 三、具有综合性的美学意蕴 穆旦现代诗歌在美学意蕴的表达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这点

分析穆旦诗歌中语言运用的特点

分析穆旦诗歌中语言运用的特点。(以《劝友人》到《蛇的诱惑》为例)。 ①穆旦诗歌中的对照手法及反讽生存语境。 穆旦诗歌中善于使用对照手法,通过内容、句式、文体结构等方面的对照,在强烈的对比中揭露社会现实。此外,作者大量在诗中还大量使用矛盾词汇。 在诗歌《从空虚到充实》和《蛇的诱惑》中,这种对照的手法尤为明显。“只有你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多久了,我们曾经沿着无形的墙/一块走路。暗暗地,温柔地,(为了生活也为了幸福,)/再让我们交换冷笑,阴谋和残酷。”(《从空虚到充实》)“在妒羡的目光交错里,垃圾堆,/脏水洼,死耗子,从二房东租来的/人同骡马的破烂旅居旁,在/哭喊,叫骂,粗野的笑的大海里,(听!喋喋的海浪在拍击着岸沿)”。“老爷和太太站在玻璃柜旁/挑选着珠子,这颗配得上吗/才二千元。无数年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夹道里,/穿来,穿去,和英勇的宝宝/带领着飞机,大炮,和一队骑兵。”(《蛇的诱惑》)通过一前一后,底层民众嘈杂脏乱的生活与资产阶级奢侈的生活的鲜明对照,讽刺当时黑暗的社会以及上流社会精神上的极度空虚。 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矛盾词汇也是穆旦诗歌的显著特点。如在《从空虚到充实》中,“一些影子,愉快又恐惧,/在无形的墙里等待着福音。”又如在《蛇的诱惑》中作者说“痛楚的微笑”,愉快-恐惧以及痛楚-微笑,这两组表示相反情感色彩的词汇,作者却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让人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煎熬和挣扎。 ②穆旦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穆旦的早期诗歌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在语言中也呈现了显著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通常以大自然为背景或直接把它作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丑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也大量的渗透在穆旦诗歌中。在《童年》中,作者写道“从地心里不断涌出来的/火热的熔岩,蕴藏着多少野力,/多少跳动着的雏形的山川,/这就是美丽的化石。而今那野兽/绝迹了,火山口经时日折磨/也冷涸了,空留下暗黄的一页,/等待十年前的友人和我讲说。”诗人将熔岩、山川、化石等充满活力的美丽的大自然景象与现代社会工业文明下遭到毁坏的萧条的自然景观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原始浑朴的生命力和自然力的向往,反衬出他的浪漫主义自然观。 浪漫主义向往自由民主,对人高度重视。关注下层民众疾苦,是西方浪漫主义贯用的题材。穆旦的诗歌中也大量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展现现实的苦难。如在《从空虚到充实》中,“这又是一个人,/他的家烧了,痛苦地喊,/战争,战争,在轰炸的时候,(一片洪水又来把我们淹没,)/整个城市投进毁灭,卷进了/海涛里,海涛里有血/的浪花,浪花上有光。”诗人描绘了因一个失去家园而万分痛苦的人的形象。而《祭》可以说是典型表现这一特点的诗歌,诗歌主要讲述了普通人阿大起先在一家工厂劳作,后战死沙场的事件。这是千万下层民众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生活困苦,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作者通过诗歌对中国受苦难人民表示同情和关怀,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穷苦百姓的凄惨境遇,揭露与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③穆旦诗歌中的现代性特征。 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他系统接受英国现代主义诗风,以探险者的面貌出现在诗坛,大量借鉴诸如思想知觉化、客观对应物、戏剧主义等英国现代主义诗歌技巧,走在了新诗写作的最前沿。而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对穆旦的影响更甚,从他的诗歌中我们能明显的找到他对艾略特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借鉴。 《从空虚到充实》一诗明显带有英国现代主义诗风的痕迹。诗里出现了戏剧性对白:“来了!”然而当洪水/张开臂膊向我们呼喊,/这时候我碰见了Henry王,/他和家庭争吵了两三天,还带着/潮水上浪花的激动,/ 疲倦地,走进咖啡店里,/又舒适地靠在松软的皮椅上。/我该,我做什么好呢,他想。/对面是两颗梦幻的眼睛/沉没了,在圈圈的烟雾里,/

穆旦诗八首

穆旦诗八首——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得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穆旦诗歌内涵研究

浅谈穆旦诗歌 时间是最好的读者,或许也是最靠得住的读者;40年代,他如“宝石出土,便放出了耀眼的光辉,当时就受到了不少读者赞美”(林元:《一枝四十年代文艺之花》),但相对的在文学史的漫长中,穆旦是被“经典”的光芒掩盖的璞石,正如蓝棣之所预言,穆旦的诗“会通过种种途径,首先在一些诗人中,然后在较高层次精神生活的人们中,有所渗透,逐步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这就是他的诗越到后来越有价值的原因”(《论穆旦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征》)。这一原因就是穆旦融合了现代主义个人独特体验与智性思辨,它一方面为“穆旦现象”以及他被提升到“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之列所证明,另一方面也因晦涩难懂而造成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障碍和艰难。贯穿着高深的诗歌技巧和个人哲思体验,使诗人与西方,与世界相对话;而我们最熟知的却是他那些与民族现状最密切相关的,最具民族气息的目光和注视之处.如《赞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诗人是世界性的,但更是立足于民族之根上的苦痛的脊梁之一及清醒的发见者. 穆旦的诗歌是博大的。正如张同道所言“评说穆旦的痛苦在于,穆旦丰富的几乎无法概括----任何概括都意味着更多的遗漏”。而在其中有一种对个人生存意义的困惑的不懈辩驳:从拖着“昏沉着的头,苦的心;火热般的身子,熔化了——棉花似地堆成一团”,“可仍是带着软的腿,一步,一步,一步……”(《流浪人》)不断寻觅的“流浪人”到饱受了整整十四年政治意识形态和肉体压迫和奴役而蜷缩于“已筑起寒冷的城,把一切轻浮的欢乐关在城外”(《春》)的感受着生命的衰朽的“梦呓者”(《老年的梦呓》);从艰难的三千里步行到残酷的自杀性殿后战,在祖国大地上漫长的疲倦的行走和异域的热带毒雨、致命的痢疾、大的可怕的蚊子、无际的幽深和黑暗所笼罩的死亡的恐惧中,仅仅二十左右岁诗人在经受肉体上的几乎毁灭性的折磨时,这种困惑依旧纠缠着他,可以说是众多"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最为顽固的苦痛。这种种磨难鞭打着“和神一样高,和蛆一样低的肉体”,也锤炼着这颗早熟的心,以至于蔓延到诗人生命长度的每一寸。这个“在流亡途中看到内地农民受苦的样子,又是常有忧郁的反思的”诗人,逐渐将个人视野扩展到民族生存的宏阔关注中,“抗战胜利不久,刚到三十岁,他就已经感到处于‘过去和未来两大黑暗间’”的诗人( 王佐良《谈穆旦的诗》),将滚烫的热血、深沉的情感、愤怒的复仇之种种经内心的提炼流铸于笔纸上曲折的诗行,书写对黑暗的窥视:那些“在玻璃的夹道里,穿来,穿去”的德名太太们;“打恭微笑,象块里程碑”(《蛇的诱惑——小资产阶级的手势之一》)的店员们,;那些“五色羽毛镶着白边,粉红纱裙拖在人群里面”游荡于“高贵,荣耀,体面砌成了她们的世界!”里的小姐们(《两个世界》);逃避现实,“让我们远离吧”,在公园里“谈着音乐,社会问题,和个人的历史,顶喜欢的和顶讨厌的都趋向一个目的,片刻的诙谐,突然的攻占和闪避”(《华参先生的疲倦》)的调情约会中,走着高贵的脚步,有着轻松愉快的谈吐的绅士淑女们(《绅士淑女》);那些在“新中国”的沙发,爵士乐,英语会话,最时兴的葬礼——是这样蜂拥的一群”,“已得到热烈的喝采和掌声”的“大使夫人,简任秘书,专家,厂主”,正在“笑脸碰着笑脸,狡狯骗过狡狯”(《漫漫长夜》)地相互阿谀暗里密谋着的权贵们······年轻的诗人都给予他们形象的简笔勾勒和无情的嘲讽。他们“在啃啮,啃啮所有的新芽和旧果”(《鼠穴》)的犹如耗子一样的“爬行的吸血动物”(《漫漫长夜》),却“被称为社会的砥柱”;诗人怀着愤怒给予他们这些“寄生在你玻璃窗里的害虫”(《城市的舞》)以蔑视、控诉和诅咒。然而,无数的人卷入了这场钢铁水泥铸造的城市文明:“大街伸延着像乐曲的五线谱,人的符号,车的符号,房子的符号”,快速的生活节奏;“起伏的欲望”,“唱着超时间的冷漠的歌,从早晨的匆忙,到午夜的寂寥,一年又一年,使人生底过客,感到自己的心比街心更老”;这种“从虚无到虚无”的生活,使人心逐渐麻木,生存的意义走向无数重复的虚空,“新生的希望被压制,被扭转,那改变明天的已为今天所改变”。诗人痛苦着,在“你不要活吗?你不要活得好些吗?”和“我是活着吗?我活着吗?活着,为什么?”这“两条鞭子的夹击中”发出疑惑:“我将承受哪个?阴暗的生的命题……” 毫无疑问,在诗人眼里,城市人群是未曾担负起诗人理想的生存意义和重负的,也没有给出对这一命题的美好答复。诗人对这里时刻保持着警醒---------“在雷电的闪射下,我见它对我发出抗议的大笑”,并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反攻甚至报复。面对“始终安稳地生产”的印钞机,“庞大的数字像是一串列车,它猛力地前冲”,“把贫乏加十个零,印出来我们新的生存”,而“我们不过是它的尾巴,在点的后面飘摇”,“大

穆旦诗歌

哀国难 一样的青天一样的太阳, 一样的白山黑水铺陈一片大麦场; 可是飞鸟飞过来也得惊呼: 呀!这哪里还是旧时的景象? 我洒着一腔热泪对鸟默然—— 我们同忍受这傲红的国旗在空中飘荡! 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 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 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 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坟墓里的人也许要急起高呼: “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 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 可惜黄土泥塞了他的嘴唇, 哭泣又吞咽了他们的声响。 新的血涂着新的裂纹, 广博的人群再受一次强暴的瓜分; 一样的生命一样的臂膊, 我洒着一腔热血对鸟默然。 站在那里我像站在云端上, 碧蓝的天际不留人一丝凡想, 微风顽皮地腻在耳朵旁, 告诉我——春在姣媚地披上她的晚装; 可是太阳仍是和煦的灿烂, 野草柔顺地依附在我脚边, 半个树枝也会伸出这古墙, 青翠地,飘过一点香气在空中荡漾…… 远处,青苗托住了几间泥房, 影绰的人影背靠在白云边峰。 流水吸着每一秒间的呼吸,波动着, 寂静——寂静—— 蓦地几声巨响,

池塘里已冲出几只水鸟,飞上高空打旋。 1935年6月13日 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的身上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穆旦诗歌分析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

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对穆旦诗歌的个人感受(初稿)

对穆旦诗歌的个人感受 穆旦,九叶诗派代表人物,亦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为现代诗歌第一人。从十六岁开始写诗到五十九岁辞世,创作许多经典诗篇,为现代中国诗坛留下不可或缺的音色。然而今天,距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已经七十余年,距穆旦先生辞世也已经近四十年,我们在阅读他的诗作时是什么样的感受,其耀眼的诗篇对我们的创作上有怎样的意义,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上世纪40年代,中华版图遍地狼烟,熊熊战火炙烤着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个体烦忧、寂寞和失恋之类30年代的流行主题沉淀于时代风烈激荡之中,民族命运、国家前途这样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谓的国家大事都被战争的铁拳握紧,于是战争成为西南联大校园诗的主题。”(《西南联大现代诗抄》编后,张同道)作为三千里步行入滇的学生军、胡康河谷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剩余者,诗人穆旦必然发声,而且声音必然激昂响亮。这是穆旦诗歌的构成背景。 这个背景使穆旦的诗歌成为力量,抵挡时代的暴乱,减轻战争的恐惧。 “阿大在上海某家工厂里劳作十年,/贫穷,枯槁。只因为还余下一点力量,/一九三八年他战死于台儿庄沙场。/在他瞑目的时候天空中涌起了彩霞,/染去他的血,等待一早复仇的太阳。”(《祭》1939年)

“但是我的健壮的孩子们战争去了,/他们去杀死那比一切更恶毒的海盗,/为了想念和期待,我咽进这黑夜里/不断的血丝......”(《漫漫长夜》1940年) 确实,这样的句子激人斗志。但同时这也使穆旦沉落在时代的洪声之中,到了今天他仅仅成为了时代里的诗人穆旦,而不是诗人穆旦的那个时代。在《赞美》这首诗里,他多完美地把一个时代背负在一个农夫身上,但每节还是不忘以“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样的口号式句子作结。与之相对的是卡夫卡,面对相似的背景,卡夫卡在日记写下“德国对俄国宣战。——下午游泳。”他勇敢的逃避那个时代,以后却深刻的记住了他。 二 除了构成背景,还有发育过程。纵观穆旦一生诗歌创作过程,不得不提40年代在昆明西南联大兴起的中国现代主义。那个时候,他们的老师英国诗人燕卜荪把西方现代诗派介绍给他的学生。“对于穆旦,现代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多少看到能表面现象以下,因此而有一种深刻性和复杂性。从1942年起,他开始写的不同,常把肉体的感觉和玄学的思考结合起来。”(《论穆旦的诗》王佐良——选自《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穆旦的诗增加了更多晦涩的成分,而问题就在这里,他本来纯真而炽烈的情感如何溶解引进来的密集的意象群。“现在野花从心底庄园里生长,/坟墓里再不是牢固的梦乡,/因为沉

穆旦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穆旦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李铜飞 (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重庆 400715) 摘要: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关键词:公共性;个人性;苦难意识;智性化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3)05-0084-04 穆旦是九叶诗派中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但他却没能逃脱生前寂寞死后热闹的境遇,直到八十年代他才开始受到重视,他的诗歌所传达的各个方面都是极其复杂的,正是这种复杂给予了穆旦无可替代的诗歌史地位,也正是这种复杂成就了穆旦。陈敬容认为,中国新诗史上存在着两个“传统”:“一个尽唱的是‘爱呀、玫瑰呀、眼泪呀,’一个尽吼的是‘愤怒呀、热血呀、光明呀,’结果前者是走出了人生,后者走出了艺术。”[1]穆旦的复杂就在于把陈敬容所谓的“人生”与“艺术”相结合,艺术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创作者的主观看法和自我体验的痕迹,但是穆旦却在他的诗歌中将生活化为一种哲理化的高度,强调描绘生活和表达情感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使诗歌实现了从个人性向公共性的转化,并且将这二者融为一体,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唐晓渡认为:“如何定义‘公共诗人’或‘诗歌的公共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极端地说,无论某一公共问题怎样尖锐和紧迫,牺牲诗美和个人风格都未必是一个诗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为他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反过来,一首即便是具有充分公共性的好诗,其中也必定有无法以公共方式解读的、类似隐私那样的语言成分。”[2]39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方面都具有唐晓渡所说的复杂性存在,但是其中包括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特点以及他通过诗歌所传达的种种矛盾使他的诗歌达到了智性化的高度,也因此一定程度地消弥了自我的痕迹,表达了人类所共通的真理与情感。 一、“我”的言说 在《致郭保卫的信》中穆旦说:“我是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3]227我想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公共性与个人性的握手言和,在穆旦的诗歌作品里,明显地显露出生存的困境与自我难题纠结的两难,但是仔细分析过后会恍然大悟,表面上的两难其实是内涵的融洽与和谐。 他创作于1940年的《我》就是这样的表现:“从子宫割裂,失去了温暖,∕是残缺的部分渴望着救援,∕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从静止的梦离开了群体,∕痛感到时流,没有什么抓住,∕不断的回忆带不回自己,∕遇见部分时在一起哭喊……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仇恨着母亲给分出了梦境。”[4]62-63收稿日期:2013-05-13 作者简介:李铜飞(1988-),女,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编号:2012YBWX087,主持人:向天渊)阶段性成果 -84-

解读穆旦的诗八首

解读穆旦的《诗八首》 这里所要解读的《诗八首》,是诗人穆旦(1918-1977)的一篇很有名的经典性的作品,写于1942年2月。那时,他是24岁,刚刚毕业不久的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辩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接受上极大的陌生感。即使他写爱情的题材的诗时,也是如此。他的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的“无题”一类的爱情诗。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的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顾恋与相思的描写。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清醒的智性,使他对于自身的,也是人类的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作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的处理。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 第一首,写爱在逐渐走向的成熟季节中,在尚属于初恋的时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感情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爱的“你”,和“我”一样,都应该有爱的成熟的年代时那种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有由于被爱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情绪的冷静,这样就造成两个人之间情感的陌生。这样,虽然“我为你点燃”了我的爱,可是它在尚未达到同样境地的“你”的眼睛里,这“爱”,却是那么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见这是一场“火灾”,而“你”却看不见一个真实的“我”的爱的真诚的“燃烧”。而这“燃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它不过是一个成熟的年代的情侣们必然所有的,不管是属于“你底”,还是属于“我底”。只是因为“你”还将这“成熟”的自然感情视为一种可怕的东西,

穆旦读后感

《我的叔父死了》读后感 近日在不经意间浏览到穆旦的一首现代诗,有趣的是我竟然丝毫不得其味,诗中”不敢哭”、“不敢笑”的,让我郁闷至极。 全诗内容: 我的叔父死了,我不敢哭, 我害怕封建主义的复辟; 我的心想笑,但我不敢笑: 是不是这里有一杯毒剂? 一个孩子的温暖的小手 使我忆起了过去的荒凉, 我的欢欣总想落一滴泪, 但泪没落出,就碰到希望。 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它的枝叶缓缓伸向春天, 从幽暗的根上升的汁液 在明亮的叶片不断回旋。 就是这样一个简短的诗,但往往越简单的诗越难以理解其中深意,为了读懂这首诗,我首先想到了中学时就已经学到的分析作者、作品年代的方法。现当代文学课本中,穆旦是在“文革”前至“现代”时期已经开始诗创作,并在当代陆续被剥夺写作权利的“地下”诗歌作者之一,该诗作于1957年,正是“双百方针”结束后,文艺界反右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诗人的心中一定凝结着与当代主流文化相分歧却无表达空间的抑郁心理,这也造就了像《我的叔父死了》这种含蓄曲折表达了诗人复杂情感的文学作品。 在品读诗的过程中,我也查阅了一些诗歌评论资料,然而内容却乏善其陈,只能略做参考。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窥到了那个时代的一隅:叔父死了,不敢哭,也不敢笑。哭,为什么不敢呢?怕是特殊的身份不能哭吧,为主流社会所鞭挞的亲人哭泣,的确不能哭,难道你想封建主义复辟?笑,又怎么能笑呢?笑,与心境相悖,与传统不符,更重要的的是谁知道别人又会作何猜测呢,哪里敢轻易的笑,何患无辞!

在这样悲怆的环境里,哪里还有什么希望和光明,可是诗人却在这种薄凉的现实中嗅到了爱和温暖的味道,这种孩子气的碰触使诗人回忆起了自己儿昔的快乐,正是这种温柔的触碰,让诗人再次在捕捉到了希望。 诗的第三节我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诗人想要在“过去”与“希望”之间达到平衡和共存,向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伸展。这“幽暗的根”是苦难,是沉重,“上升的汁液”是苦涩,是心酸,可是诗人却能从苦难和心酸中汲取心灵的养分,为了“伸向春天”的“明亮的叶片”提供力量。这坚定而有力的传达出诗人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诗人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作为抵抗社会幽暗力量的源泉,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网上还有别的理解, 1、明天的悲伤像潮水涌动,却不得不努力平衡——“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想起了有叔父陪伴的愉快的童年。——“它的枝叶缓缓伸向春天”? 只因为幽暗的根——腹腔甚至足底,痛哭; 汁液——眼泪,明亮的叶片——眼睛,眼泪在眼框中打转 2、枝叶缓缓伸向春天——1957年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幽暗的根——内心,内在生命的黑暗,内心的真实感与幽暗意识 明亮的叶片——现实,1949以年来共产党明亮的天 写出了在现实的重压下不顺从,不转化的坚持姿态。 见仁见智,诗歌的理解本身也基于读者的心境和知识层面,所以诗歌可以给予读者多重营养。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文学创作的确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事情,穆旦作为诗人,1957年创作《我的叔父死了》,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这与当年的诗歌创作脱离不了关系。在《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中,费孝通说,“对于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明白的人当然还有,怕是个圈套,搜集些思想情况,等又来运动时可以好好整一整”。可是谁敢说它是个“圈套”呢。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二、颠覆“永恒”:预言爱情的寿命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他说: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本文是关于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感谢您的阅读! 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赏析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繁密朦胧,表达新奇怪异,情思深奥晦涩的诗歌。语文教材注解寥寥,教学参考书只收录了一篇介绍穆旦诗歌的评论文章,与《赞美》关系不大,市面上所见到的各种教辅丛书也有意无意的回避对此诗的解读,最近两三年的语文教学杂志、报纸也少有刊登解读《赞美》的文章,总之,一句话,《赞美》太难,《赞美》无解!我在第二次教《赞美》时,发现一个意外的情况:学生尽管不懂《赞美》,却对此诗非常感兴趣,提出了许多我备课时来不及细想深想或者是根本未曾考虑到的问题,我组织同学进行了讨论、研读,其现场气氛之热烈,学生质疑问难之积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热情参与教学和他们对此诗的强烈兴趣,促使我课后对此诗进行了仔细、深入的思考,现不揣浅陋,把个人的一些思考整理出来,与大爱分享。 《赞美》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

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劳苦大众,热爱苦难的祖国,热情赞美奋勇抗争的人民,这就是《赞美》的思想主旨,解读诗歌各节,必须紧扣这一主旨。 诗歌的第一节是对祖国辽阔而苍茫的土地、悠久而沉重的历史、贫穷而屈辱的民族的描绘,并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民族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热爱,诗人要去拥抱这一切,因为在这样的土地上,这样的民族已经站起来。诗歌首先以众多的意象(前6句)来描绘祖国,充满着既爱又怨的复杂感情。这里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密密麻麻的村庄,风光美丽的河流、草原和古朴动听的鸡鸣、狗吠;又有野草茫茫,风沙干燥,暗云低压和流水呜咽;还有荒凉而贫脊的土地,忧郁而黑暗的森林和悄然远逝的年代。这些意象的铺陈排列,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土地的辽阔,人民的苦难和历史的悠久,给人的印象是既开阔苍茫,又沉重压抑。接着,诗歌又以“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的场景(7—11句)来描绘“我”的体会和感受。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故事层出不穷地发生,灾难铺天盖地地袭来,天空中没有展翅高飞、昂首放歌的雄鹰,大地上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爱情,人们“爬行”在遥远的天际,灰头土面,忍辱负重,从古代走来,艰难而缓慢地行进在现代。他们用“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在期待中绝望,在绝望中期待,显示出一种直面灾难,忍受屈辱,意志不屈,信念不垮的生存风范。“(沉默的)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一静态意象的出现犹如一尊雕像,寓永恒于瞬间,融无限于有限,

穆旦诗歌赏析

诗八首 穆旦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那窒息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得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穆旦《诗八首》(之一)与戴望舒《夜是》之比较文/ 半兽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穆旦《诗八首》(之一))与戴望舒《夜是》进行直接的文本比较。 ◆诗歌的叙述者旁观者话语与主体情境的自我陈述 《诗八首》(之一)以一个“旁观者”的话语切入诗歌情境之中:“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爱情这场“火灾”,“我”不过是点燃者,所有的情节中,“我”和“你”都被这狂热的巨大的火光淹没,爱情所有的意义,便隐藏于“成熟的年代”的燃烧之中,在这个属于“自然底蜕变程序”的“年代”里,我们不是主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