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分析报告

“文明城市”报告

————————————————————————————————作者:————————————————————————————————日期:

2

“文明城市”

创省“文明城市”活动创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泰安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重点突出、划片包干、责任到人、严查重罚”的工作方针,按照“严密巡查、限期整改、回访落实、巩固成效”工作要求,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网吧经营场所综合治理工作,截止到7月2日,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突出重点根据前段时间市场检查的反馈情况,泰安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首先把这次专项治理的重点放在了“净网”监控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情况,其次就是“网吧”经营业户对上网人员的实名登记制度落实情况。采取白天不间断检查,晚上利用监控平台监督的方法,对泰山区、岱岳区及高新区的网吧全部进行了检查,共检查没安装监控软件的34家(其中因为重新做系统忽略安装的9家)截至到7月2日,检查中发现的25家网吧已经全部安装了“净网先锋”软件。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92家实名登记制度坚持不好的网吧,下达了限期24小时的整改通知书,经回访检查,全部得到了整改。

二、措施得力在这次综合治理中,泰安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采取了“领导带队、督导复查、不留死角、落实成效”等措施,共印制检查通知单、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各类表格4000多份,对每家网吧都留检查通知单,对有问题的

业户还注明了整改期限,一式三份,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通知相应的管理部门,以便于掌控和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在整个检查治理活动中,我们联系新闻媒体全程参与,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有代表性的案件,及时进行报道和曝光,截至到目前共有五篇平面新闻和两个电视新闻对这次行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有力的配合了这次专项治理行动,震慑了违法违规业户。

三、责任到人本次专项治理工作要求严、标准高,为杜绝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的发生,从一开始,我们就把主城区划分成三个片,由稽查支队的主要负责人分别包干检查,检查责任分解到每一名执法人员。每检查一家网吧,都要由负责人签字下发检查通知单及整改通知单,在整改期限过后的回访检查中,如果整改不合格还要签发二次整改通知单。督导组进行督导抽查时,首先检查业户有无检查通知单,如果发现问题还要检查整改通知单,同时将督导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到每个检查小组,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每家网吧都能检查到,检查出的问题都能及时整改掉。

四、成效显著经过全体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及广大经营业户的大力配合,目前泰城主城区的网吧基本上都检查了三遍以上,所有经营业户都能按要求进行守法经营,卫生环境及消防措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从根本上杜绝了未成年人进入、超时营业等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的发生。

随着暑期的到来,泰安市文化市场稽查支队将会进一步巩固这次网吧专项治理的成果,以这次专项治理行动达到效果为基本条件和标准,来规范全市的网吧经营业户进行守法、合规经营,进而来促进全市文化娱乐市场的有序、繁荣发展。

三、工作措施

1.全面整顿。按照《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对全市证照齐全的网吧场所进行重新审核登记;对存在问题的网吧场所,一律责令停业整顿,整改后经验收合格方可恢复营业;对拒不整改和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取消其经营资格,吊销相关证照。全面加大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专项整治期间,凡检查发现的、群众举报的、媒体曝光的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经营的网吧场所一律停业整顿,停业整顿时间不得少于2个月;锁闭门窗超时经营和超时经营并接纳未成年人的,一经发现,坚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坚决取缔“黑网吧”。对无证经营和证照不全的网吧场所及以“电子竞技俱乐部”、电脑服务部、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变相经营网吧的,要依法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器材设备,对从事非法经营的个人或单位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全面加强校内上网场所管理,严查校内上网场所从事或变相从事网吧经营活动。

3.培训考核。对网吧经营场所法人、负责人以及网管等从业人员进行政策法规和互联网知识培训,实行全市统一考核,持证上岗。考核不合格并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从事网吧场所的经营管理工作。各县(市、区)要对辖区内所有网吧场所建立信用档案,并实施网吧黑名单公示制度。

4.建立责任追究制。对不认真履行网吧监管职责、行政不作为、管理与执法工作不到位,导致网吧违法违规经营活动依然存在的,将追究有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从严执法,强化管理,从严查处网吧违规经营行为,对网吧场所日常检查频度每周不少于二次,部门领导抽查不少于一次,每月至少组织两次联合执法行动,县网吧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还将组织人员对网吧随机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按照职责分工,责成有关部门从严、从重处理。文化行政部门要以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全面加大对违规网吧的查处力度,坚持严管重罚,强化市场退出机制。在专项治理期间一次接纳1名未成年人的网吧罚款不得低于3000元,对一次接纳2名未成年人的网吧罚款不得低于8000元,一次接纳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不少于15天并处罚款;一次接纳8名以上(含8名)未成年人或在规定营业时间以外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连续两次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不少于15天并处罚款;第3次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超时经营的网吧一次罚款不得低于2000元,对锁闭门窗超时经营的网吧,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不少于15天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要在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认真执行省文化厅的九项措施,对违规网吧

处罚到位。公安机关要加强网吧的信息安全、治安安全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网吧场所落实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清理互联网有害信息,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加强对网吧场所消防安全的日常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严查锁闭门窗超时经营的网吧场所,坚决杜绝重特大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工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彻底铲除“黑网吧”。对“黑网吧”做到露头就打,对市场巡查发现的、群众举报的、相关部门通报的、新闻媒体曝光的,都要及时查处取缔,决不能手软,并依法没收“黑网吧”的违法所得及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电脑主机、显示器等专用

设备,情节严重的要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非法经营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教育部门要对在校学生加强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远离网吧教育。学校每周要利用适当形式开展远离网吧健康成长专题教育活动,要向全县中小学生印发远离网吧健康成长倡议书,每学期开展一次远离网吧健康成长学生签名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严格定时检查和巡查制度,确保学生在学习时间及在校期间不擅自进入网吧。建立学校监督员制度,向社会公示各学校监督员举报电话,增强学校监督责任,对违反规定的学校,教育部门要责令学校立即改正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县网通、电信公司等有关宽带业务的部门要认真落实“零点断

线”的规定,每日0时至8时暂停对网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在每日0时至8时为网吧场所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不得为未经文化部门许可变更地址的网吧场所提前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严禁为“黑网吧”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并根据文化、工商、公安部门提供的“黑网吧”、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责令停业整顿的网吧名单,立即终止或暂停接入服务。监察部门要对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因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网吧场所严重违规经营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其党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4月28日上午,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召开主城区文化执法大队负责人会议,听取网吧专项整治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情况汇报。截至目前,主城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情况良好,取得了初步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1. 制定行动方案。根据总队统一部署,主城各区在接到通知后,都立即向区有关领导和区文广新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专题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各区都充分认识到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当地实际迅速召开专题会

议,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确保了专项行动迅速开展。

2. 召开系列会议。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总队和各区大队通过召开“扫黄打非”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部署动员大会、行业协会及经营业主大会、执法大队全体人员大会等相关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明确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向经营者宣传相关法规政策,提出明确要求,广泛动员,全面宣传,营造了较好的专项行动氛围。3月9日,总队召开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3月至6月在全市开展网吧专项整治,确保在“六一”前取得明显成效,我市网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3月10日下午,渝中区文化执法大队组织召开了网吧专项整治工作会,传达了网吧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区文广新局、区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区消防支队等部门参加了会议并对经营者提出了要求。

3. 加强日常检查。一是加大检查密度。总队和大队对全市网吧开展“拉网式”检查,确保专项行动全覆盖,其中重点网吧每周都至少进行错时检查2次以上。据统计,截至4月底,全市文化执法部门共计检查网吧16935家次,处罚违规网吧387家次。二是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时段的检查力度。按照专项整治部署,总队和大队加强了对中小学校园周边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网吧的巡查力度,规范网吧经营秩序。同时,加强对中午、下午放学和晚自习下课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检查,有效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