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

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
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7.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8.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9. 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10. 下列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3)招牌、广告用字;(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11.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

(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

(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1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

(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1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14.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其中,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其他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1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

16.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2006年1月1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17.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每年

九月第三周为本省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宣传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18.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下列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2)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当达到二级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和担任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语音教师和播音、主持、影视剧表演等专业教师应当达到一级水平;

(3)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应当达到一级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应当达到一级甲等水平。

(4)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年满五十周岁的前款(一)、(二)项所列人员,提倡使用普通话,不适用前款规定。

(5)有关单位对未达到规定普通话等级标准的人员,应当分别情况进行培训,使其逐步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经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的人员,由省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发等级证明。

(6)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使用普通话。其中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从事播音、解说、话务、导游等特定工作的人员应当达到普通话二级水平。

(7)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对有关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等级标准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9. 下列情形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

(1)影视屏幕上的用字;

(2)面向公众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标语(牌)、招牌、广告、电子屏幕、会标、宣传材料、告示等用字;

(3)公共服务行业服务项目清单、服务内容说明等用字;

(4)公文、单位印章、执照、票据、标签、表格、证书、奖状、奖牌、门票、病历、处方、体检报告等用字;

(5)运动会、博览会、演唱会、庆典活动等场合的用字;

(6)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用字;

(7)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山川湖海等地理名称标志,行政区划、居民区、路街巷、企业事业单位、建筑物的名称标志以及车站、机场、码头、港口、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等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 社会用字的书写、印刷、制作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横行的排列由左至右、由上而下,竖行的排列由上至下、由右向左;

(2)在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以及企业的名称、招牌,产品的包装、说明和广告中使用汉语拼音的,应当正确、规范并与汉字同时使用,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3)广告牌和面向公众的指示牌、标志牌、名称牌、招牌、公告牌等使用中文并同时使用外文的,上为中文,下为外文,竖行排列右为中文,左为外文,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4)公共场所的手书招牌提倡使用规范汉字。

21. 县级以上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的使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制定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3)管理、监督、检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

(4)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5)开展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测试;

(6)组织开展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调查研究;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22.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汉字社会应用的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各民族语言文字的科学保护得到加强。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国家语言实力显著增强,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

23.《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十年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

(1)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3)加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监督检查和服务。(4)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5)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6)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7)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

附: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一)“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二)“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应该用顿号,即“一、”、“二、”、“三、”。

(三)“1、”、“2、”、“3、”和“A、”、“ B、”、“C、”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 1.”、“ 2.”、“3.”或“A.”、“B.”、“C.”。

(四)序号如加括号,如(1)(2)(3)①②③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五)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六)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

(七)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二、年份中“零”的正确使用

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九年十月”,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O”,而应该用圆“○”(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中选择);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10年10月”。

三、公文的年份中“括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括号应该用中括号“〔〕”,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方括号“[ ] ”。

如:教办字(2011)5号(不规范)

教办字 [2011] 5号(不规范)

教办字〔2011〕5号(规范)

四、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

(一)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该使用“~”,而不使用“——”。

如:2010年9月~10月中的“~”(使用规范)

(二)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该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连线“——”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短线“―”或两个短线“――”表示。如:再接再厉,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2009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选取破折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标点符号”中查找)。

五、相邻的两个数字间顿号的使用

(一)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

如:2、3个 5、6天 27、8岁 6、7点钟(不规范)

两三个五六天二十七八岁六七点钟(规范)

(二)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用顿号。

如:初中一、二年级国棉六、七厂(规范)

八、九两个月退居二、三线(规范)

六、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确使用

(一)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标题、标语可以全部大写。

(二)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例1:“公共场所请勿吸烟”

GONG GONG CHANG SUO QING WU XI YAN (不规范)

“公共场所请勿吸烟”

GONGGONG CHANGSUO QINGWU XIYAN (规范)

例2:中国井冈山经贸洽谈会

ZHONGGUOJINGGANGSHANJINGMAOQIATANHUI(不规范)

ZHONGGUO JINGGANGSHAN JINGMAO QIATANHUI(规范)

七、文章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三级以下标题: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1)”和“①”,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演示课件.docx

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基本功培训资料: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一)问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 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 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 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 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 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 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 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 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请说出这5种人员的名称。 2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什么语言、什么文字? 2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28.为查明当地贩毒团伙藏毒窝点,某公安局侦察员以当地吸毒者的身份与贩毒团伙打交道。在与贩毒分子联系时,侦察员说的是贩毒团伙习惯说的当地方言,请问:这位侦察员的用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29.因为这次“中国—东盟博览会”有港、澳、台的人士来参加,所以会标、文字材料、名片可以用繁体字,这种说法对吗? 30.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日期和国家主席签发公布的日期是同一天吗? 31.推广普通话就是在任何场合都要说普通话,对吗? 32.国务院规定的每年9月份开展一项全国性的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活动,请问,这项活动的名称

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B040112)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08566) 自学考试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编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编 2018年版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汉语言文学基础是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公共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1、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具备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道德情操。 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3、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 4、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汉语言文学基础》是培养、提高自学者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性课程,它是考生学习其它相关课程的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部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掌握、运用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语言基础知识 (二)文学基础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 (一)语言基础知识 课文中出现的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等语言基础知识。 (二)文学基础知识 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常见文体的特点等等。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课文作者的姓名字号、所处时代、所属国别、主要的文学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名称、诗歌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等。 2、领会:诗歌散文作品的名句名段;常见文体的特点等。 3、简单应用: 要求自学应考者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1)文言实词的考核。主要是解释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具体含义。 (2)文言虚词的考核。主要是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 (3)文言句式的考核。主要是了解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叙句式等。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正确地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4、综合应用:各类语言文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 第二部分课文阅读分析部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使学生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和文学作品,能读懂难易适中的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具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意识。 二、课程内容(凡标有“※”者,为精读课文,其余为泛读课文。) (一)※《大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解答 ⒈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⒉什么时候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于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⒊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也就是说,普通话不包括北京话里的土词、土语和土音。这就表明普通话实际上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口语形式。也体现了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⒋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⒌我国现在有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到目前为止,已经确定了56个民族。从50年代开始,我国语言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语言调查,据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语言的数目可能在80种以上。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左右。 ⒍“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哪一年写进宪法的?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语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什么情形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答:①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②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③招牌、广告用字; ④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⑤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 ②姓氏中的异体字; 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⒐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是怎样的?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手册范本

语言文字规知识手册 1.推普周简介 为了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和普及,经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通过开展推普周活动,在全国围大力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积极推行规汉字,在全社会营造“说普通话,写规字,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2.为什么要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我国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共同语的普及程度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广普通话工作已开展40多年并取得很大成绩,但全社会普及普通话的目标尚未实现,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普及民族共同语的客观需要。因此,大力推行、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既是当前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是符合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开展“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对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推普参与意识和语言文字规意识,进一步推动推广普通话工作和整个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宗旨是什么?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宗旨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语言规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推动推广普通话工作向纵深发展。 4.国家如何开展推普周活动? 国家专门成立了“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办公室设在教育部),统一部署和指导全国推普周活动。按照惯例,除了在全国围组织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外,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A. 采用表形的方法 B. 采用表音的方法 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 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 2.在汉字里,像“花”这样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的字,一般称为()。 A. 独体字 B. 象形字 C. 合体字 D. 指示字 3.“花”中的“艹”和“化”属于() A. 语言的符号 B. 文字的符号 C. 拼音的符号 D. 字母的符号 4.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5.《史籀文》是()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宣王 D. 周厉王 6.到了汉代,()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7.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字体大都很工整。 A.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8.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A. 甲骨文变为金文 B. 隶书变为草书 C. 篆文变为隶书 D. 行书变为楷书 9.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A. 隶书 B.草书 C. 行书 D. 楷书 10.“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这里的“王”指的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王廷风 D. 王学仲 11.()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A. 许慎 B. 江永 C. 唐兰 D. 裘锡圭 12.下列()形声字的形成,是通过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 A. 赈 B. 羞 C. 弦 D. 野 13.下列哪对异体字的用法是属于部分异体字用法中的包含式?() A. 採和采 B. 汝和女 C. 记和纪 D. 雕和凋 14.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形声字类型的?() A. 姥 B. 体 C. 夯 D. 槕 15. 指出下列哪些字是属于文字合并中的母字并入分化字的例子。

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试题

202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试题 1.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如姓名、学校名称等。 2.答题时需按每题的要求,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题上。 单位:姓名: 一、判断题(请在括号内打“√”或“х”)(10分) 1. 在本次中国青少年语文风采大赛的书法比赛中,小明的书法作品中出现了繁 体字和异体字,这是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的。()(2分) 2. 张老师是数学老师,他总是爱用方言讲课。有人给张老师提意见,他说讲普 通话是语文老师的事。方言也是一种文化遗产,用方言讲课不但学生听得懂,听得亲切,还使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他的说法是正确的。()(2 分) 3.在网络上一些新的词语已经成为网络主流词语,如用“偶”代表“我”;用“酱紫嘛”来替代“这样子嘛”;“版主”写成“斑竹”;把“管理员”改为“管理猿”。类似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应该承认,这是网民非常有创意的表现,是时代进步和语言发展的必然,应当鼓励。()(2分)

4.某市工商局在企业名称登记和户外广告审批等方面,对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等违反语言文字标准的,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工商局是不具备这种执法权力的。()(2分) 5. 某学校的“语言文字观察哨”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使用错别字的现象是 比较常见的,如“养鸡场”写成“养鸡厂”、“渔具”写成“鱼具”、“羊蝎子”写成了“羊羯子”等。所有这些做法都是违法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法》。()(2分) 二、填空题(10分) 6.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国家 通用语言文字的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 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2分)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2分) 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2分)

2018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2018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C )起施行. A.2000年1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 1月1日 2.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 ( B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3.国家机关以( B )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4.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C ) . A.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规范汉字 5.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B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6.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 B )

A.左边 B.右边 7.异体字在( C )中可以保留使用. A.地名 B.姓名 C.姓氏 8.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 ( B )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七 B.八 C.九 9.清朝有一位皇帝于公元1728年发布上谕,要求各级官员在公务中说官话(当时的普通话),这位皇帝是 ( B ). A.康熙皇帝 B.雍正皇帝 C.乾隆皇帝 10.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C )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A.日本,越南 B.日本,朝鲜 C.日本,韩国 11.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C ) . A.二级甲等(87-92分) B.二级乙等 (80-87分) C.三级甲等(70-80分) 12.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 B ) .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13.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 B ). A.普通话 B.国语 C.华语 14.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正确拼法是( B ) . A.JINRIXINWEN B.JINRI XINWEN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资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资料 合肥大地学校七年级语文组 关于“儿化” 一、在普通话里,韵母er除了自成音节外,还可以跟其它音节融合在一起,并使这个音节的韵母卷舌,带上卷舌色彩,这种语音现象叫“儿化”。 二、儿化的读法 ★儿化韵怎么读,取决于“儿”字前一个音节。 1. 前一个音节尾音为ɑo e u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加卷舌。 例:花儿(huār) 雪末儿(mòr) 挨个儿(ɡèr) 拈阄儿(jiūr) 2. 前一个音节尾音为i n时,丢i或n,加卷舌。 例:小孩儿(hár) 一会儿(hùr) 聊天儿(tiār) 3. 前一个音节整个韵母是i、ü的,原韵母不变,直接加卷舌。 例:玩意儿(yìr) 针鼻儿(bír) 小曲儿(qǔr) 4. 前一个音节尾音是nɡ的,丢nɡ,加卷舌,同时元音鼻化。 例:帮忙儿(már) 打鸣儿(mír) 板凳儿(dèr) 5. 前一个音节是zi、ci、si、zhi、chi、shi、ri ,丢-i,加er。(与er相拼) 例:写字儿(zèr) 词儿(cér) 没事儿(shèr) 三、要注意的问题:慢慢地(读原音)慢慢儿地(将第二个音节读成阴平) 四、趣味练习 1.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 2. 逛早市儿,真有趣儿。小摊儿一份儿挨一份儿。蔬菜水果儿和桑椹儿,螃蟹小鱼儿和虾米儿,土豆白薯花生粒儿,花椒大料和粉皮儿。鸭蛋松花和鸡子儿,黄瓜顶花儿又带刺儿,还有萝卜白菜窝笋叶儿。针头线脑儿和顶针儿,笤帚簸箕洗脸盆儿,拖鞋袜子成双对儿,包子油条冒热气儿。各种吆喝各种味儿,南腔北调儿真来劲儿。 关于轻声 一、轻声是指在一连串音节组成的词语或句子里,某一些音节失去其原有的调值,读得又轻又短。 二、轻声的读法 ★轻声怎么读,决定于前一个音节的声调。 1. 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去声时,后面的轻声音节读成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 例:阴平+轻声:休息庄稼哥哥师傅姑娘

中小学汉语言文字知识

中小学汉语言文字知识: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已经整理简化的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二、通用语言文字包括什么? 包括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五、全国推普宣传周的活动时间? 每年9月第三周开始,至今共十一届(1998年开始)。今年是第十一届推普周,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时间是9月14日-9月20日。六、什么是“三纳入一渗透”? 中小学要认真执行《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和《语文课程标准》,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共几章?分多少条? 四章二十八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三章:管理和监督,第四章:附则。 八、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外,社会用字中禁止使用下列不规范用字: 1、已经简化的繁体字; 2、已经淘汰的异体字; 3、自造的简化字,已经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字; 4、已经淘汰的旧字形; 5、已经更改的生僻地名和旧译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九、汉字字形以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十、简化字以1986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十一、异读词以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联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 宣传口号: 1.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2.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3.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4、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5、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6.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7.青少年要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 8.普及普通话,从孩子抓起 9、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0.新闻媒体要做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1.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12.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13、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知识讲座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语言文字工作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是语言文字本身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第二是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规范化管理。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语言文字工作必须从学校抓起。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由语音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组织结构的信号体系。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形式。同样的思维内容可以由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其他动物如蜜蜂、牛羊等也有某种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但那不是我们所说的语言,因为它们都没有同时具备这三要素。语言没有阶级性,它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但语言具有社会性,不同的社会群体可能有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人类也有其他的一些交际工具,如聋哑人的手势等。但传递信息比较简单,而且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图画、符号等交际方式也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的三要素是字音、字形、字义。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对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使语言克服了时空限制,把语言信息传递到很远的地方和很久的后世。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但文字终究要依附语言而存在,语言消失了,记录它的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如

拉丁文、古梵文、契丹文、满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国家,现有约80种使用中的语言,23种使用中的文字。汉语(包括其各种方言)和汉字(包括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等)只是其中的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字。民族共同语是全民族公认的语言标准形式,方言则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汉语方言分歧十分严重。汉语分为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话、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方言下有次方言,如北方话下有四大次方言,闽方言下有五大次方言。汉语自古以来就有与方言并行的民族共同语,先秦时是雅言,汉代叫通语,明清时期叫官话,民国时期叫国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现代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不同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tāng、tng、tǎng、tng分别表示汤、糖、躺、烫不同的意义,英语、俄语、日语等其他语言是没有声调的。汉字是意音文字,自身不能表音,或者不能准确表音,因此需要有一种注音的工具。现时使用的注音工具是《汉语拼音方案》。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历史上第一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后又有很多种外国人创制的拼音方案,影响最大的是威妥玛式拼音(旧时把北京拼写成Peking,现在仍能看到的有茅台酒包装、张裕葡萄酒包装、中华香烟盒)。现在我们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由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批准和公布的。主要创制人周有光已经106岁了。《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唯一的法定的汉语拼音方案,也是拼写中文的国际标准。这就是大家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试题小学生组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试题(教师组) 学校:姓名:成绩: 单项选择题 2% 1、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字法的正式名称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B《国家语言文字 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汉语和通用汉字 3、我国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责任 B义务 C权利 4、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是由()颁布的。 A语言学家 B学术机构 C国家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B所有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C生活学习的用语用字 6、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7、公共服务行业以()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A常用汉字 B繁体字 C规范汉字 8、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当地方言 9、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注音字母 B《汉语拼音方案》 C国际音标 10、国家当前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普及,逐步提高 B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有关语言使用的规定是( )。 A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B推广现代汉语 C推广普通话 12、国务院批准,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的第3周是( )。 A宣传普通话周 B全国推广普通话化宣传周 C宣传普通话、简化字周 13、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1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 )为语法规范。

汉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4)

汉语言文字知识应知应会-(4)

迎接国家三类城市汉语言文字工作评估验收应知应会 1.普通话何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 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 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 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什么是规范汉字? 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 答: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10.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 2

3

何时? 答: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21.声调符号应该标记在哪儿? 答:声调符号应该标在主要元音上。 2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由哪个部门颁布? 答: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23.姓氏中的异体字是否允许保留或使用? 答:允许。 24.姓氏中是否允许使用繁体字?答:不允许。 25.姓名中的“名”是否允许使用异体字?答:不得使用 26.播音员、主持人和演员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 答:不得低于一级。 27.各级各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几级? 答:不得低于二级。 28.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 29.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哪三项? 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措施有:“目标管理、量化评估”、“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30.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推广普通话的基本思路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4

语言文字基本知识修订版

语言文字基本知识修订 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语言文字基本知识 1.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2.什么是普通话? 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里的“普通”不是“普普通通”之意,而是“规范、标准”之意。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规范化的现代汉语。共同的语言和规范化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一定的规范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共同。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语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 3.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何在? 推广普通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的凝聚力。

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2)有利于促进各地区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3)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发展各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4)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5)有利于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社会信息的建设,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汉语是哪年被正式作为联和国会议和安理会工作语言的? 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第28届会议一致通过,将汉语列为联大会议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5.什么是推普周?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第一届开始于1998年,今年是第16个推普周(主题词是: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6.国家对教师与公务员普通话达标年龄界线划分是哪年? 对教师与公务员的普通话测试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和公务员普通话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水平;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与公务员,不作达标的硬性要求,但鼓励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 7.国家对教师与公务员普通话达标有何具体规定? (一)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

语言文字知识练习100题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语言文字知识练习100题 说明:题中答案仅供参考,如与教材有异请以教材为准。 一、请改正下列句子中的别字 1.来不及去想男人以后的日子拿什么裹腹,我坐下便甩开了腮帮子,像一头饿 了一年的狼,只顾埋头苦吃。(“裹腹”应为“果腹”) 2.虎子如今在篮球队混得很是风声水起,属于那种抖一抖就能让女生惊叫的级 别。(“风声水起”应为“风生水起”) 3.难度过高,孩子完不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也不易过低,难度过低,会 使孩子很难深刻体验战胜困难的愉悦。(“不易过低”应为“不宜过低”) 4.产业链强强联合,打造全球第一的目标荣辱与共,振兴民族产业的信念责无 旁怠。(“责无旁怠”应为“责无旁贷”) 5.生活中总有一些男子,锱珠必争,斤斤计较,心眼儿比针尖还小。(“锱珠必 争”应为“锱铢必争”) 6.我们要尽到过滤的责任,为孩子把握时代的脉博。(“脉博”应为“脉搏”) 7.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保险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领域。境外保险 公司已经在悄然抢摊。(“抢摊”应为“抢滩”) 8.当你面对的是亲密爱人,不妨直接告诉他你需要他在床第之间的甜言蜜语。 (“床第之间”应为“床笫之间”) 9.辫子的中端,系着粉色的蝴蝶结,远远看去,像一朵盛开的花。(“中端”应 为“中段”) 10. 又到了七月决战的时刻,三度寒暑,一千零八十次的头悬梁,锥刺骨,终于 要见分晓了。(“锥刺骨”应为“锥刺股”) 二、请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选入正确的字 1.(像)这样的工程,对设计人员是个极大的锻炼。(象、像) 2. 老总提前抵达,迎接来自五(洲)四海的客人。(州、洲) 3. 她忙不(迭)地抢过话筒,唱起了一首《小河的水》。(迭、叠) 4. 会上,他的颠(覆)性的意见,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复、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 ——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历史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具。二者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内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建设精神文明,都必然重因此,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明确记中国历史上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发端极早,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绵延三千多年而不绝。载的历史从西周开始,一直到当代,1046 ——1911 年)(公元前一、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年即主要集中在语音和文字两个方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有一个特点,西周语言以雅言为共面,后者通过编纂字典进行。前者通过编制韵书进行,?6?1 “”)同语。(子所雅言,《论语书、诗、执礼皆雅言也。述而》:雅言是我国是当时西周东都洛阳所用的语言。雅言即正言(王都之音为正),东周语言仍以雅言为共最早的民族共同语。《史籀》,文字籀文)大篆(这本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并对词汇进行了规范,出现了《尔雅》同语,“”“”“”“”“”合近。,的类义词典。雅意为解释词语要近于雅正,即尔雅正尔即4300 19 每一类多条,乎规范。全书以词义为纲编写,个类。共收词分为“”通过分类将同义词以释~山、开头,~鸟等。例如释诂,~水、~亲、——雅言为共同大篆收集在一起,然后用共同语加以解释。语言以文字秦——“”西汉扬雄编写了《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语汉文字书同文,小篆其语音标准仍然是指通语,对方言词汇进行了整理。也即共同语,绝代语,洛阳音。他将同一个词在各地方言中的不同说法收集在一起,然后用通语解释。9353 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东汉许慎编写了《说文解字》,个汉字,共收入“”,汉灵帝刊于石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汉字规范字典。昭定五经,汉末,北朝皆以洛魏、即《熹平石经》,以隶书为标准字体。西晋、魏晋南北朝以洛东晋、共同语都是洛阳话。南朝以南京为都,出现反切法,阳为都,,南朝梁朝的顾野王奉旨编纂《玉篇》阳音为标准音,统一了书面语的读音。16917 , 陆法 言编个字,以楷书为标准字体隋是我国第一部楷体字典。收入12158 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文以洛阳音为标准音。个,收字写韵书《切韵》, 学创作的需要,《切韵》唐《唐韵》修订,但实际上起到了正音字典的作用。为“”用要考语音标准不变。言利用科考推行共同语。(口试,铨选(复试)“”唐太宗令大臣颜师古编写《五经定书写楷书)标准语)、(书法,两科。改称《大和《字样》,皆以楷书为标准字体。诏令重修《切韵》,本》宋语音标准皆洛阳音。后又诏令编纂《集韵》。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22726 31319 ,皆以楷收字收字编纂《类篇》,诏令重修《玉篇》,个;个以洛阳音为标准音。(一说以元书为标准字体。周德清编《中原音韵》,元“”(洛大都即今北京音为标准音诏令编纂《洪武正韵》,)。中原雅音明以33179 33419 字)(。和民间编写了《字汇》(《正字通》阳音)字)为依据。雍正诏令福以南京音(洛阳音)清为标准音。康熙诏令编纂《音韵阐微》,“”命广东设立供官员和学生学习官话。正音书院康熙诏令编纂字书,,建、47035 “”清末切音字运动字)。名为《康熙字典》(字典这个名称由此产生。1840 一古代的

汉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语言文字知识问答题目 (一)问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哪位国家领导人签发公布?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哪年哪月哪日起施行? 3.请说出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的全称。 4.国家普通话水平分几级几等? 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几级几等以上?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能低于多少分? 7.教育部、国家语委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几级几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语音教师不低于几级几等? 8.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 9.现任国家语委主任是谁? 10.现任自治区语委主任是谁? 1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语用字是什么语言文字?“下班铃响了,商量工作的会议可以用方言了”对吗? 1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做到哪“三个有利于”? 13.我国多部法律都规定推广普通话,请说出其中3部法律。 14.1992年以后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什么?

15.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16.我国哪一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7.我国哪部法律写明“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18.中共中央印发的什么重要文件(注:什么“纲要”)中写明“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19.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由哪一级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颁发? 20.国务院规定每年9月第三周定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全国推普周是第几届? 2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4种情形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规定有6种情形可以使用方言,请说出其中两种情形。 23.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什么语言文字? 2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5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请说出这5种人员的名称。 2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什么语言、什么文字? 2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28.为查明当地贩毒团伙藏毒窝点,某公安局侦察员以当地吸毒者的身份与贩毒团伙打交道。在与贩毒分子联系时,侦察员说的是贩毒团伙习惯说的当地方言,请问:这位侦察员的用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吗?请找出法律依据。

学生熟练规范地使用普通话,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

学生熟练规范地使用普通话,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 1.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规范汉字书写水平测试 合肥北城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测试题 单位_______组别_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空2分,共72分)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起施行。 A.2002年1月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0年10月31日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北方话和汉字 B.普通话和汉字 C.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D.地方语言和文字 3.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标准汉字 4.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义务 B.权利 C.责任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 A.法制建设 B.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使用 B.发展 C.使用和发展 7.国家机关以()为公务用语用字。 A.汉语和汉字 B.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中文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9.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法律和规定 B.方针和政策 C.规范和标准 10.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字。 A.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常用汉字 11.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C.普通话和外国语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区别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区别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内部的各个方面的获得和认知情况,下设中文信息处理、应用文公文写作、语言获得方法研究等专业。文字学的话,就比较窄了~主要是各种字体,从古至今~ 但是要是从考试角度的话,考试内容应该差不多,都要考语言学概论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1.“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更侧重于语言学和现代汉语,而“汉语言文字学”则侧重于古代汉语和文字方面,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大多设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面,是其一个分支。 2.对外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区别也不是特别大。如果你报考了“现代汉语”专业,日后当然可以进行外汉教学(或者你报考了“对外汉语”专业,那是肯定确定以及一定要进行现代汉语方面的研究的)一个是侧重于对语言的考察,一个侧重于对文字的专研和了解,比如篆书,甲骨等。两个方向考的书目步一样,文字学比较冷门。一个研究语言包括方言研究,普通话和方言的对比等,文字学主要研究文字,包括篆书,甲骨文等。通俗一点来讲,对外汉语主要学习怎么教外国人,汉语言文字学主要是中国人自己研究理论问题。祝您好运!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是学语言学的东西,主要是一些语言学的理论,分支,流派,应用语言学的内容很多,包括心理语言学,语言教学等等。主要还有就是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东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面还有些方向,现在比较火的是对外汉语。很多人考这个专业也就是冲着这个方向

去的。文字学相对于要枯燥些,他们的课程设置很多和古汉有关,一些训诂,释意,说文之类的内容。在我们学校,我们两个专业有些课是差不多的,像语音学,中古汉语,只有这两门课重合。同为二级学科。语言文字学主要修习“小学”(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应用语言学主要学习现代语言学,包括:修辞、应用语言学(其下还可细分,如:计算机语言学)等等......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 2008-10-14 13:00:45 xqyrlq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Wed Sep 10 10:05:32 CST 2008 由湖南的 xqyrlq 提出的问题问题:请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文字学区别内容:1 应用语言学专业与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区别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2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怎样的区别,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好;3专业方向会影响录取吗?谢谢你好,应用语言学专业更侧重于应用,而语言文字学更注重本体研究。在课程设置上,语言文字学对古汉语有更多的偏重。在录取工作中,我们是按照专业录取,而不是方向。对外汉语专业 1.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 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