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1.自然法:

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

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

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

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

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

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

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

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

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

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

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

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

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C 4.A 5. A 6. D 7.A 8.C 9.A 10.A 11. B 12.C 二、填空题 1.演变 2.《法律篇》 3.《战争与和平法》 4.吉伦特派5.斯多噶6.法国革命7.霍布斯 8.孟德斯鸠 9.密尔10.民主制 11.《政府论》 12.《社会契约论》 三、名词解释 1.天赋人权: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认为人天生是有生命、自由、财产、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人与生就有的,不是上帝赐予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时代的和阶级的原因决定这一观点有其历史局限性。 2.自然法:西方从古至今流行的一种观点,虽然说法各一,但西方思想家普遍认为自然法是“理性的命令”、理性的规范。自然法理论产生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思想在西方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积极的作用,但非科学的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于18世纪的法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并发动的,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涤荡了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与封建意识,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运动发生于18世纪二三十年代,50年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人。他们直接同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进行决战。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推崇理性,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并对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一运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4.《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柏拉图阐述了他所构想的第一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贵族奴隶主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它的某些思想和框架对后世的西方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路德宗教改革: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是由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向封建教会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主张实现人们信仰自由的权利;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和控制,提倡“因信得救”;主张国家至上,反对罗马教会霸权。这一改革运动是市民资产阶级与王权联盟得反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一改革具有动摇性和反人民性,这是由资产阶级不成熟性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6.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运动,由于这一运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自称是“人文学者”,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并把人性论和人道精神推广到各个文化领域。人文主义形成诸多思想派别,但他们都遵循同样的指导原则:反对神权对人权的侵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的束缚,提倡对尘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盲目信仰和崇拜权威,提倡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理性,重视科学理论的价值和作用。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态,它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的和封建的思想的樊篱,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7.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代表,以古否今,托古改制,借用古典文化而掀起的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被概括为人文主义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它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8.社会契约: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国家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这一观点没有从经济即生产力的角度探寻国家的起源,无疑又是非科学的。 9.三权分立学说:近代的分权学说是由洛克所创立的,为孟德斯鸠集大成,美国人杰斐逊在实践上进一步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1、希腊世界: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它以爱琴海地区为中心,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各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其边缘延伸到黑海沿岸和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等地区。所谓的希腊世界就是由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 2、荷马史诗:是反映公元前12-8世纪时期社会面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文献,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相传为盲诗人荷马的作品,但在它长时期流传的过程中,许多民间行吟歌手都参与了它的创作。包括两部分,一是《伊利亚特》,一是《奥德赛》。曲折的反映出荷马时代的社会特征和人们的政治观念。 3、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是人间法律的源泉。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是自然与社会政治联系的中介。 4、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他们的思想构成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代表人物有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安提丰等人。 5、城邦: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最显着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有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6、整体主义:所谓整体主义,就是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个人没有独立的价值,个人只有融合于整体,为其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1、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8年,希腊各城邦沦于马其顿控制之下,失去了独立的主权。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侵,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开始了所谓希腊化时期。 2、希腊化国家:希腊化国家是地域广阔的专制国家,它们的政治制度具有古典希腊与东方政治制度结合的特征。其中建立在埃及和西亚的托勒密王国和塞琉古王国东方的因素占优势,它们分别沿袭了古代埃及和波斯的旧制。在马其顿王国,希腊的成分占主导地位,但也受到了东方专制帝国的影响。 3、斯多葛派: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产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的核心是伦理哲学。奠基人是芝诺,经过潘尼提乌斯和西塞罗得到广泛传播,主要代表有塞涅卡、爱比克泰德、马可奥勒留等人。 4、基督教:基督教形成于公元1世纪中叶。确立了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念,改变了西方人认识政治问题的方式和对待政治问题的态度。 5、教父学:在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发展处于第一个阶段,即“教父学”时期。这是基督教“使徒传道”时期。 7、基督教神学:公元2-5世纪出现了一批基督教的知识分子,制定了一整套基督教教义,即基督教神学。 8、《上帝之城》:作者是奥古斯丁。概述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间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中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进攻下覆亡,西欧社会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从5世纪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千年间,被史学家称为“中世纪”。 2、采邑制度:日耳曼人建立了一套采邑制度,并在采邑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3、教皇革命: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发生的“教皇革命”,即“授职权之争”,是政教二元化权利体系正式形成的标志。教会的口号是“教会自由”。至此,世俗领域与神圣领域的区分才明晰化。 4、《和平的保卫者》: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代表作。目的是要排除教会对世俗权力的干涉,以实现意大利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2010年1月18日知明1--205 一、名词解释 1、人民主权 人民主权是在十八世纪由卢梭提出的。在卢梭看来,国家是因为人民一起缔结契约而产生的,公民把自己的权利交出来,因此,国家的权利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的主权属于人民,并为“公意”所指导,主权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能被代表 的,是至高无上的,国家主权是通过立法权来体现的,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就要求 国家的立法权要属于人民,这就是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是现代民主理论诞生的标 志,为现代国家提倡民主行政奠定了理论基础。 2、《理想国》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理想国》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 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认为国家起源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政治的目的是正义,主张哲学家治国,提出废除私有制,实行公产、公妻制。 3、《论法的精神》 由孟德斯鸠所著,发表于1748年。该书内容广泛,包括了政治理论、法律理论、经济理论等多项内容,认为法的精神是法律与其他事物间的关系,提出了只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政体和政体原则是影响法律的重要因 素,而专制则是对人性的蔑视和对自由的践踏,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权分立”学 说,完善了洛克的分权理论,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 4、三权分立 最早由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学家洛克提出行政、立法两权分立,后被孟德斯鸠诠释成三权分立的形式,他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要由不同的机构 或团体来行使,同时互相监督、互相制衡,它完善了洛克的分权理论,超越了单纯 的阶级分权、组成混合政府的局限性,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 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5、启蒙运动 是发生在18世纪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狄德罗、洛克、霍布斯等人,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博爱、平等,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反对封建统治和贵族 特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矛头是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即 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 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 作用。 6、百科全书学派 1745年由各个领域的专家一起合编了一部《百科全书》,历史上将参加编撰的人称为“百科全书派”,它以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宣传 唯物主义观,彻底批评了宗教神学和君主专制制度,用功利学说阐述国家和 法律的基础,认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财产和政治权利上的不平等是合 理的,主张君主立宪制,君主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1.自然法: 萌发于古希腊哲学,最早的定义为:世界都处于一种必然性与自然律的支 配下,具有永恒性;神与人一样,都服从于这种永恒的自然律;对自然律所确定的秩序,便是一种正义。 2.宗教改革(路德): 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 级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有马丁路德、加尔文及慈运理等,随后发展出来新教教派。 3.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一个国家的法律与该国的政体、自然环境、宗教、贸易、 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方式、制度架构、人文传统的关系,以及法律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总和。 4.公民(积极、消极): 1791年法国宪法取消等级的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 和消极公民。其中经济上独立,叫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经济上没有独立性和其他不具备“积极公民”条件的人,叫消极公民,不享有选举权。 5.主权(布丹):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永恒 的绝对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对内具有至高无上、对外具有独立平等的权力。 6.国家(黑格尔): 国家是道德理念的现实——即作为显现可见的、自己明白的实体性 意志的道德精神。国家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必然产物,而不是任意或偶然的结果。 7.人民主权(卢梭):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 是主权者,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遵循主权神圣、不可转移、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原则。 8.乌托邦(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莫尔的代表作,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 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乌托邦”是一个幸福的、理想的国家,财产 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压迫。

中外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简答或论述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习题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 二、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和政治学说。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和道德标准;主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两剑论: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一神学政治论观点,是教权派政治思想的主要代表。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6、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7、权力政治观:欧洲社会进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期出现的政治理论观念。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政治观认为,政治权力的建立是来源于维护个人权利的要求。围绕着权力,人们形成了一系列的新观念,从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性”到布丹的“主权”理论,西方政治思想搭建了权力政治观的基本框架,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基本体系。权力政治观继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之后,成为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政治观。 8、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9、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10、洛克: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

中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周公吐哺: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三纲八目: 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双城论: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人类祖先亚当、夏娃因犯罪而被贬人间之后,现实世界就被划分为两座城:“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 前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的生活态度。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的就是教会;。 孟子四心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柏拉图理想国的观点:1.理念论:理念是事务的形式和本质,规定了事务的基础和原则,洞穴之喻。2.哲学王: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绝对的权利3.国家观:柏拉图强调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铸造出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来,但不是支离破碎地铸造一个为了少数人幸福的国家,而是铸造一个整体幸福的国

家。4.教育观:他要求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受文艺教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 地点:最早源于意大利 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教会势力的衰落,社会等级次序的改变,人文主义与自由精神的兴起 意义:为近代文化撒下可贵种子 莫尔的乌托邦: 政治制度:1.财产共有2.民主选举3.没有监狱没有警察。 社会制度:1.乌托邦岛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2.家族生活制度依族长制3.岛内实行六小时工作制4.乌托邦境内取消货币5.实行充分的宗教自由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宗教教育。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托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 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中和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 (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 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 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8.边沁 19世纪英国法学家、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 主要思想: 他的主要理论有功利原则、政府理论、对现存制度的批判和改革主张。开启了十九世纪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先河,他根据功利主义提出的政治原则和改革建议也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2.正义【柏拉图】 正义是个人内心的一种道德或品质 个人正义:理性起领导作用,激情辅助理性,两者共同对欲望加以节制和控制 城邦正义:几种美德之间应该形成一定的关系,理智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因素,勇敢和节制服从智慧的领导 3.政体三要素 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政体都由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和审判机能这三要素构成,如果这三部分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的机构,各要素的组织不同则由以合成的政体也不同。亚里士多德将议事机能视为最高要素,应赋予其最高权力。但还不能看做三权分立,因为亚里士多德所述的三权不具有独立性和相互制约性,而且在三个机构之上耸立着一个所谓的“优良的立法家”。 4.《雅典政制》 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相当于雅典城邦政治制度史,是亚里士多德对158个城邦政治制度进行综合调查的成果的一部分。他自觉运用历史和经验的研究方法,组织对158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历史与现实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理论,是当时极有创见的做法。书中他详尽阐述城邦、公民、政体之间的联系,他认为共同体的存续取决于政体的存续,政体比法律更根本。根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以为城邦共同利益服务为目的,分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在书中他指出各种政治变革原因,及防止的办法,体现了他的政体论。 5.自然法 产生于希腊时代,指遍及宇宙,与人的本性一致,并支配宇宙和人的普遍法则,是正义和法律的基础。 6.城邦 所谓“城邦”就是以一个设防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政治实体”。 7.绝对主义 在政治上,“绝对主义”(专制主义)一词指称这样一种政府形式,即国家的全部权力集中于某个个人,即统治者手中,其意志便是法律。其他所有人皆服从统治者,而不得分享其权力,因此该权力是无限和绝对的。政治绝对主义意味着被统治者完全不享有个人自由。 8.国家主权【布丹、格老秀斯】 布丹:主权是超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主权与国家合一,布丹第一次提出此概念,主权是一个国家最本质的特征,没有主权就不能称其为国家 格老秀斯:主权是其行为不受另一个权力的限制和支配的权力,对内最高,对外独立。国际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9.社会契约论 契约论是一种将国家与法律看作是人们通过契约而产生的理论,由于自然状态不安全,理性指导人们订立契约,即订立契约转让自然权力给个人或集体,从而换取公共力量的保护,即国家

西方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1.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主张和政治学说. 2.苏格拉底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一生追求真理,把主要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但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只是由其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等人记载了他讨论的一些内容. 苏格拉底是智者们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 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后来都被柏拉图所继承. 3.哲学王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4.双城论 双城理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依照奥古斯丁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社会是混合在一起的.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组

默默--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围面积有限的农村,是自给自足的国家,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特征是小国寡民,本质上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城邦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民。 自然法 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自然法的意义包括道德理论与法学理论,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本性或和谐的宇宙真理 来库古:斯巴达政治制度的创建者,主要功绩有:颁布了“瑞特拉”,创建斯巴达政治制度;创建“平等者公社”,实行共餐制。 梭伦:为雅典政治制度奠定基础的立法家。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中庸”原则,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 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度,是最高的支配力量,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智者: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城邦中涌现出的职业教师,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 苏格拉底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柏拉图: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作品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主要思想有:正义的城邦是城邦的理念,哲学家治国思想:哲学家执政,政体思想:贤人政治。 《理想国》:柏拉图的代表作,主题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描述了一个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还以大量篇幅详尽地讨论教育问题。 哲学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创始人,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主要著作有《雅典政制》、《政治学》。 政治思想: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理想的政体是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温和的整体主义 斯多葛派:希腊化时期产生的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相当长时期内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创始人芝诺,核心是伦理哲学,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理论。该派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极力推崇人得内在的精神自由,认为人人平等。 波里比阿:古希腊历史学家,作品《历史》 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其代表作是《论共和国》,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法成就达到了顶点,集中体现为《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它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理论的总集,是罗马上千年悠久法律传统的结晶。 双城论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依据人类原罪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世人之城注定被上帝所摈弃, 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外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以及为其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的出谋划策。政治思想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国家政权问题,因此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 管理(治理)国家是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它集中表现为各种政治观点、政治指认识的逻辑进程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逻辑和历史 的统一不 是完全等同,而是本质、主流、方向的 ¤“智者”是公元前5世纪 涌现出的一批职业职业教师,他们自称智者。智者向人们收取学费,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涉及社会、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广泛的领域。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推动着政治思想走向繁荣。他们的活动以雅典为中心,同时遍及其他一些主要城邦。从他们开始,希腊学术研究的主题由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智者并不是统一的思想流派,没有统一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他们几乎都没有完整的著作流传下来,其思想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思想活跃,不囿成见,大胆质疑前人的成说,对政治法律问题阐述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思想成为后来以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 ¤ 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的同时代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探究事物的本性(自然),探讨普遍定义的思考方式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在对道德和政治法律问题的讨论中,苏格拉底也将其提高到合乎逻辑的定义和解释的水平。这是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的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他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并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他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在他看来,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甚至是一门艺术,需要专门的训练,政治 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 ¤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成果,设计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提出以社会分工原则为基础建立正义城邦。其阐述政治哲学的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 ¤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他在雅典创建了“吕克昂学园”。他是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也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他一生著述甚丰,其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 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他把政治学视为“最高主宰的科学、 国时代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斯多葛派的奠基人是出生于塞浦路斯的芝诺(约前336---前264)。他大约于公元前300年在雅典的一个画廊(音译“斯多葛”)里开始聚徒讲学,他创立的学派也因此而得名。这一学派的思想后来在罗马得到广泛传播。晚期斯多葛派主要流行于罗马帝国,亦称罗马斯多葛派。在斯多葛派的时代,城邦已经解体,人们面临的是新的社会环境。斯多葛派开始从更宽广的角度来审视人生。根据他们的观点,人不仅是特定城邦或国家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人类是以自然法为纽带的共同体。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就是对人的最高要求。由于人具有与上帝共同的理性,共同受同一个自然法支配,因此,所有的人,无论其出身、种族、财富以及实际社会地位如何不同,在都具有自然赋予的理性这一点上是相同的。所有的人相互间是平等的。斯多葛派的平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的种种偏见,以新的价值尺度衡量人的价值。斯多葛派还提出自觉服从自然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意义,从而将自然法与平 等的理念恰当地结合起来,影响了以后 士家庭,博学多才,曾先后担任财务官、罗马执政官和行省长官。西塞罗信奉斯多葛派的学说,并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罗马。在维护共和传统反对专制独裁的斗争中,他又对罗马共和国的实践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论上的总结。西塞罗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主要是《论共和国》(或译为《论国家》)和《论法律》。在西塞罗的时代,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已与希腊城邦有很大的不同。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探讨罗马国家的实质,重新定义国家。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业”。西塞罗的国家概念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他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分民自治团体,而是理解为“人民的联合体”。在西塞罗的国家概念中,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他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没有共同遵守的法律,就没有国家。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 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 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 出生于罗马帝国北非行省了基督都教,曾先后任希波教会的神甫、主教。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时代的神学家,他的传世之作是《上帝之城》。奥古斯丁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在《上帝之城》一书中,他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政治哲学有机地融合于神学体系中。该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他开始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政治哲学都是作为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成为“神学的婢妇女”。奥古斯丁宣扬的原罪救赎说认为,一切人都带有原罪,受到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人间王国必然是灾难深重,最终必然灭亡,只有上帝之国才是永恒的。谁能够得救,也并不取决于个 人的努力,那完全是上帝的任意行为。这一理论是在罗马帝国灾难深重、行将 《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 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 中世纪西欧形成的独特的王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日月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发育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利直接来自上帝。在教会和国家权利的认识上,他承袭了奥古斯丁的思想,认为上帝把管理人间一切事物的权利留给了自己掌管。因此,世俗统治者必须对教会恭顺虔敬,教皇有权废黜不服从教会的君主,他把教皇权利和皇帝权利的关系比作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教皇权利是太阳,皇帝权利是月亮。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皇帝的权利来自教

西方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6、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此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和有关法的问题。阿奎那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本人也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8、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9、霍布斯: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政治学理论的系统阐发者。他将机械唯物论的哲学观应用到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当中,运用几何学等“真正科学的方法”进行政治学研究。在霍布斯那里,这种方法同人性论、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自称的所谓新“政治科学”。《利维坦》是其代表作。 ¤10、洛克: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政府论》上下篇等著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11、社会契约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历史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其主要政治思想是非道德政治观和君主专制论,他使政治与道德分离,使政治与宗教分离,是西方近代第一个提出注重统治术的思想家,代表作品是1513年《君主论》。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主权学说的发展者,被称为“近代国际法之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自然法学说,国际法的原则,国家和主权学说。著作《论海上自由》,《战争与和平法》。 3、洛克:(1632-1704)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最早的代表人之一;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其政治思想对英国革命时期的各种政治观点进行了清理和总结,阐述了自然权利理论,政府的起源和目的,以及法治和分权,是议会主权论者,其著作主要有《论自然法》,《政府论》,《论宗教宽容》,其中《政府论》被资产阶级奉为“圣经”。 4、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卢梭一生被公认的三大思想:社会平等思想,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平等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是西方近代第一个完整提出人民主权学说的思想家。著作主要有《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社会契约论》。 5、杰斐逊:1743-1826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和战后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民主主义思想家,美国民主传统的缔造者,受委托起草《独立宣言》,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其政治思想主要有自然权利理论和民主自治思想,第一次在自然权利中以追求幸福权利代替财产权,并将自然权利原则写入《独立宣言》,使得17世纪以来欧洲的自然权利说以纲领的形式肯定下来。其著作《英属美洲权利概述》《弗吉尼亚笔记》。 6、汉密尔顿:十八世纪美国建国初期的争孩子思想家,活动家,1787娘美国宪法的起草者,联邦党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其主要政治思想:性恶论和精英论,分权与制衡思想,著作《联邦党人文集》。 7、托克维克:19世纪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家的奠基人,政治思想主要有: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主与平等,自由与平等,专制和革命,其中民主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著作主要有1835年《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和1840《论美国的民主下卷》以及《旧制度与大革命》。 8、斯宾塞:19世纪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思想家,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的早起代表人物,最早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中适者生存在社会领域阐述,被誉为“社会达尔文之父”,政治思想:普遍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和同等自由法则。著作:《社会静力学》《个人对国家》。 9、平均派: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主要派别之一,代表人物主要是约翰·利尔伯恩,其著作为《人民公约》,平均派思想核心是要求政治权利的平等,具体主张包括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和贵族特权,主张人民主权;主张共和制;要求普选权;立法者不能同时是司法者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