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理论新编
文学理论新编

二、《沧浪诗话//诗辩》

文本分析:

1、入门要正,标准要高(找最精妙、最根本的顿捂之门);

2、在意五法:体裁、格调、风貌、意境、音节;

3、风格有九;技巧有三;极致是入神。

4、诗道在妙悟:选择最上乘、第一义即佛理真谛。

妙悟”是严羽所阐述的核心范畴;

3、陌生化原则(P72):

①艺术为视象,要加强印象;

②作品客体与主体感知的对应;

③强调媒介的特殊意义。

&阿多诺(1903—1969):德国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

第五章华兹华斯的标志模仿转向表现和抒情理论兴起;王国维集特有的意境理论大成。

如何理解王国维的境界说?

其“境界”说,在中国古典文学抒情理论集大成。也是断想式的。

1、境界:本疆界—佛经借精神的。从唐开始论诗(言外之意);王则将其作为核心审美范畴。

2、“真”是“境界”说的核心:

什么是扁形/圆形人物?以二人物分析

1、扁形人物(类型/漫画化/体液性人物),围绕单独的概念或素质塑造的即性格单一的人物,能用一句话概括的。很多(狄更斯)。

其优点:一眼就认出;过后容易回想。

没被贬低,而是需要;喜剧角色更出色(悲剧则令人厌)。

2、圆形人物: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却能给人以惊奇感(检验标准)、变化莫测的人物(奥斯丁小说/战争越和平/陀斯/普鲁……)。

两者应该结合起来,成为和谐的整体。

弗洛伊德创立了以潜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

1·本我、自我、超我(快乐/现实/至善原则)。

2·力比多(性力)有四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生殖期。

3·意识(性本能)是基本概念(人心理分三部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在最深层,但可以通过梦暗示/通过艺术升华。

一、生活积累与心灵表现

写作论中有再现(赫拉/亚里/别林的模仿)/表现(浪漫/康德/尼采/弗洛、克罗的心灵表现)二说法;柏拉图兼有(镜子/迷狂)。

二者有联系——文学写作作为审美是主观客观/表现再现的统一。所以,作家要对生活积累/心灵表现均重视。

积累是写作源头,有二种:对生活无意的观察/感受/积累;针对写作有目的的。“气”即由积累到表现的中介。

二、文学接受的过程

1、作品“召唤结构”:萨特是作者主动召唤,伊瑟尔强调文本本身就有,即文本有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读者应“声”而来最重要。

2、作品中的“不定点”(伊瑟尔的“空白”)(接受的多种可能):作品中的不确定因素诱发读者。它越多就越吸引人;它有极限;读者参与才有意义(被阅读前不是审美对象)。

3、阅读(“具体化”)

填充“空白”即“具体化”过程,是接受最关键的。作品被理解的具体形式。它不是心理,不是经验的,专注于作品即本质直观(“观相”)。对客体的显示,主体不看,“观相”就不存在。

&一、《文心雕龙·体性》如何理解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结合作品谈刘勰

论述题(共30分每题15 分)

1. 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文学风格及其成因,并比较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在

题材、意境、语言、美感和形态上的区别。

、简答题

2.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3.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及其原因。

1·文艺学包括的撒个分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3·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理解为辩证的与开放的体系,就是要要到既:坚持又发展

4·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

5·在论述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时,马克思提出了人类掌握世界的最基本的四种方式,即理

论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和艺术的方式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B卷)

一、填空(共8分)。

1、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__________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理

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再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__________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2、按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理论,可以将文本分为三个层次:________ 、、。

3、在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中,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三个层次:________ 、、。

4、文学形象的三种理想形态是:________ 、、。

5、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对整个事件进展产生推力的,叫_________;注重人物鲜明性格特征的,叫________。在同一个叙事中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借用音乐的术语称之为__________式叙述;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称为。

二、术语解释(共20分)

1、审美意象

2、文学典型

3、文学传播

4、文学批评

5、隐含读者

三、辨析题(共24分)

1、“文如其人”

2、“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者”

3、“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32分)

1、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2、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3、举例说明文学形象的特征。

4、什么是文学欣赏中的共鸣?试结合自己的文学接受体会予以简要说明。

四、理论应用题(16分)

在一次文稿拍卖会上,很多著名作家的新作无人问津,而一位电影明星所报的一个书名(《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当时并没有文稿交到拍卖会上)却在竞拍中与某出版社以100多万元的价格成交。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原因何在?请你结合当下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境遇,用相关的文学消费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文学理论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一、1、写实直接抒情暗示

2、文学言语文学形象文学意蕴

3、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

4、文学典型文学意境文学意象

5、行动元角色复调式叙述频率

二、1、审美意象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是艺术至境的高级形象形态之一。

2、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它是指文学言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3、文学传播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毛贼载体,将文学作品或文学信息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通俗地说,它指的是文学作品的出版、制作和发行活动。

4、文学批评指对作品、作家、文学现象进行分析、鉴别、阐释、判断的理性活动。

5、共鸣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应状态;二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感受现象。

三、答题要点

1、(1)“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关于文学风格的重要观点,强调的是文学作品风格与作者人格之间的内在一致性。(2)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文学作品的格调与作者的创作个性是有联系的,但人格不能等同于文格。

2、(1)这说明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2)读者的创造性阅读是作品审美意蕴形成的重要因素。

3、(1)这说明了文学意境理论中的“情景交融”现象,是王国维先生提出来的。(2)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而其中的情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

四、答案要点

1、(1)文学接受具有社会性的交际沟通功能。(2)作为审美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交流、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交流。(3)文学交流的话语性、虚拟性、想象性等特征决定了文学接受作为一种审美交流与日常交流相比具有独特价值。

2、(1)文学风格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比如古代的屈、庄相通,诗、骚不同,现代的京派与海派风格之迥异即是明证。(2)地域风格首行缘于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如南方的温和湿润与南方作家的敏感细腻,北方寒冷干燥与北方作家的开朗豪爽等。(3)地域风格与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

3、(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3)文学形象是一般与个性的统一。(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以上四个方面分别举例。

四、答题要点

(1)这一现象说明了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文学作品的市价值和市场价值的矛盾。(2)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填空题(1分×20=20分)

1.()和()分别开启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始源。

^^诗经离骚

2.文学典型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又称()或()。

^^典型人物典型性格

3.中国的简分法是的将风格分为:()和()两类,影响最大。

^^刚柔

4.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和()。

^^暗示性朦胧性

5.普通言语是()性的,它指向外在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文学言语则是的内指性的,它指向(),必须符合艺术世界的诗意的逻辑。

^^外指性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的意境创作方式是()(情景交融的类型之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创作方式是()(情景交融的类型之一)。

^^情中见景式情景并茂式

7.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中,()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中,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思想标准艺术标准

8.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创作个性

9.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西汉杨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了“()”说。

^^心画心声

10.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二者共同指向的核心是()这个文学活动的最高层次。^^文学欣赏或审美鉴赏

11.文学作品的文化价值,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深刻的是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哲学

12.德国阐释学理论家()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

^^伽达默尔

13.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人们力图通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得到人生启迪、道德教育、精神鼓舞的动机是()动机。

^^受教动机

二.单选题(1分×10=10分)

1.在我国古代首先提出“胸有成竹”说的人是:()。

A、苏东坡

B、王安石

C、柳宗元

D、谢灵运

^^A

2.创作心理要素包括:()。

A、艺术概括、艺术变形、艺术想象、艺术灵感

B、艺术情感、艺术综合、艺术想象、艺术概括

C、艺术直觉、艺术灵感、艺术情感、艺术想象

D、艺术想象、艺术直觉、艺术概括、艺术变形

^^C

3.巴尔扎克说:“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

A、灵感

B、天才

C、典型

D、真实

^^D

4.文学创造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

A、求真

B、尚善

C、呈美

^^C

5.不属于现代主义的创作原则有:()

A 新小说

B 自然主义

C 意识流

D 表现主义

^^B

6.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我们常说的“李白的作品”,其实就是()。

A、李白的文本

B、李白的话本

C、李白的语本

D、李白的言语

^^A

7.“叙述内容”包括()。

A、故事、结构、行动

B、事件、情节、结构

C、人物、事件、行动

D、情节、人物、情景

^^A

8.风格问题是一个()。

A、思想内容问题

B、艺术形式问题

C、形式重于内容的问题

D、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问题

^^D

9.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A、创作、出版、发行与流通收藏

B、创作、出版、发行与消费接受

C、创作、出版、复制与消费接受

D、创作、出版、发行与购买占有

^^B

10.“有一千个观众应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从接受过程来看,它是()。

A、艺术形象具体化过程接受者改造与再造形象的不同结果

B、艺术接受者的口味各不相同

C、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复杂性

D、时间的变化会影响人们对形象的感受

^^A

三.多项选择题(2分×10=20分)

1.变形的方法有:()

A、扩大和缩小

B、粘合

C、漫画

D、夸张

E、幻事

^^ABCDE

2.对待形式问题,文论史上历来存在两种相反的观念和理论,下列哪些是重形式轻内容的文论()。

A、“文以载道”

B、言之有物

C、俄国形式主义

D、英美新批评

E、结构主义

^^CDE

3.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的特点是()。

A、高尚的品格

B、功利取向

C、诚挚的情态

D、艺术的呈示

^^AC

4.黑格尔从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将艺术类型分为()。

A、现实型

B、象征型

C、古典型

D、浪漫型

^^BCD

5.实境又称()。

A、真境

B、事境

C、灵境

D、物境

E、神境

^^ABD

6.威克纳格从文体的角度将风格分为()。

A、智力的风格

B、想象的风格

C、愉快的风格

D、严峻的风格

E、情感的风格

^^ABE

7.第三人称叙述是一种()

A、无视角叙述

B、无焦点叙述

C、全知全能叙述

D、内在式视角叙述

^^ABC

8.风格的审美价值()。

A、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

B、不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

C、取决于一部分人的选择

D、取决于时代、民族、阶级的集体选择

^^AD

9.文学消费者()。

A、只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B、也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

C、可以使文学作品丰富

D、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生产者

E、绝对不能转化为生产者

^^BCD

10.文学阅读(接受)应当是一种审美方式的阅读,能够满足读者不同层次的审美要求,因此,通常把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值属性本身分为以下几层次即:()。

A、悦耳悦目层次

B、悦心悦意层次

C、悦神悦志层次

D、悦己悦人层次

^^ABC

四.名词解释(3分×3=9分)

1.艺术构思

^^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大众文学

^^又称消费文学,是与高雅文学相对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流行的文学类型。其特点是:思想内容的浅易,艺术形式的简明,富于消遣娱乐功能。它具有明显的盈利性和商业价值。

3.文学风格

^^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事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五.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4分×4= 16分)

1.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就是一个从“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心”与“手”是相互一致的,就是将构思中的形象毫无差别地固定在文本上。()

^^错

2.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中,艺术情境的假定性是显而易见的,而现实型作品中由于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形象是写实的,所以其艺术情境就不是假定的。()

^^错

3.在文学史上,存在着一些强调文学要远离现实的政治、经济制度,强调文学要超越现实的意识形态观念即所谓的非意识形态化。这种非意识形态化就是说文学消费的意识形态性质不存在了。()

^^错

4.文学作品中通常有许多空白点,尤其是诗歌,这些空白点其实是文学文本的一个不确定性的构思缺陷,也是作品内容上的空缺,它使得文学形象及文学意蕴模糊、难以明晰、混沌朦胧。因此,文学文本中的空白点越多,作家创作越显失败。()

^^错

六.简答题(14分)

1.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的一段话做出评述:(6分)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语)

^^艺术概括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普遍性的艺术形象。这就会使文学形象具为无限的表现力而意蕴无穷,从而产生艺术的魅力。

鲁迅这一段话正体现了艺术概括的要义与特征。艺术概括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即“所写的事迹,大抵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并不是对社会的照搬,“决不会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作家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以主体介入的方式,对这些个别特殊的事物做出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不抓信个别特殊就不会有艺术概括,不进行加工改造也不会有艺术概括。因此,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创作主体以审美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介入和把握的过程。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4分)

^^(1)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3)文学形象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4)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4分)

^^首先,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

其次,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

其三,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

最后,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七.论述题(11分)

以余光中的《夸父》为例,谈谈你对文学象征意象的象征性特点的理解。

附原文: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的,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

^^(1)象征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象征”由意义和这意义的表现两个因素构成。“意义的表现”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意义的载体。

(2)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夸父》就是这种表现的范例,这是一首立意警策的象征诗,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前途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担忧。诗人以夕阳西下的“落日”象征西方文明,以“旭阳”象征东方文明,以“夸父追日”象征中国人在20世纪追逐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诗人以他清醒的历史主动精神,从追逐西方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树起雄心壮志,从古老的东方文明中,去探索世界的未来,并以此告诫世界,既然配方文明已无法挽救,何不一起“奔向东方呢”?从这首诗的象征性质来看,已经暗示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了,“形象”已变为某种意义的载体了。

一、名词解释(6题/5分)

②现实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为现实主义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现实主义作为文学的一个专门术语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的剧作家席勒的理论著作中。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名称首先出现在法国,在法国,现实主义之称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当时西方有一名画家库尔贝将自己的一部分作品集中起来,宣称这就是现实主义,结果引发了一场很大的辩论,后来库尔贝的热心支持者法国小说家商弗洛利把这些辩论的文章收集整理成了一本刊物,发行了六期,命名为《现实主义者》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现实主义作品的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

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④语境:

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⑦陌生化:

陌生化: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强调的是在形式与内容上违犯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艺术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了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的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文学创作的根本目的不是达到审美认识,而是要达到审美感受

人生若只如初见

⑧审美意识形态:

美学社会学——审美意识形态

“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从文学的目的来看,作为“审美”,文学是“无功利”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要,而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却又是“功利”的,因为它必须要为“政治,法律制度”服务,为经济基础服务

从文学的方式看,作为“审美”的文学是形象的,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则又是理性的

从文学的态度看作为“审美”的文学,是情感的,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则又是认识的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主流文学:表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一种文学,文章向来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于民族,国家,兴亡的大事

(五)劳动说

观点:文学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

理由:(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劳动创造本身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在史前人类的集体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和信息,减轻疲劳等,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和创造的主要内容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现(40页)

二、简答(3题/10分)

①理论:

定义: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

产生:理论是为了解释现象而产生的。理论可以解释现象却不能用它规范现象。现象是第一位的,不是以服务理论作为目的而存在的。

作用:理论作为批判的工具,是批判的基础,一部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要靠理论加以解释的,理论是习得的。

特点:要称得上是一种理论,它必须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释,它应该还包含一定的错综性,自洽性,归纳性,精炼性等特点。

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模仿说:

“摹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它是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

摹仿说是从古希腊时期审美活动“和谐说”发展而来的

前苏格拉底时期,即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在事物的运动中发现了节奏并在节奏中发现,事物在流转和变化中始终保持的深刻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即整体的和谐状态,于是他们尝试用“和谐”解释一切艺术现象

柏拉图:文艺艺术摹仿的是“理念”

三种床:理念中的床

木匠做的床否定性摹仿说

画家画的床

如果没有“床”的“理念”,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床”的“个别表现形态”

没有“床”的“个别表现形态”,就没有画家画的床

亚里士多德:文学艺术摹仿的是“事”

文学的摹仿是有价值的,文学不仅可以摹仿现实,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绘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性”或“必然性”可能发生的事。(《诗学,诗艺》)

诗比历史更真实

——肯定性摹仿说

③生活活动中的美学意义: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指人类生活活动对于人类感性的创造性作用

(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人之所以能与对象建立起一种诗意情感关系,是由人类生活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人类通过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生活活动,对自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人化的自然,同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自身,使自身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人与自然不是对抗关系,而是相互改造,相互丰富的关系

人作为与自然相对应的一方,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2)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化创造

人类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活动

合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有意识,有计划及出于自身需要的特性

合规律性,是人类活动的非主观,随意和合乎客观事物规律的特性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一种,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完全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

(3)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陆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自然的人化: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没有经人改造过的自然

(二种境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四、论述(1题/15分)

②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不同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比较:

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

现实主义强调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表现生活,浪漫主义力图表现生活的理想,注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在创作上:

现实主义要求对生活进行广泛的概括,通过典型形象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观情感表现的特别强烈,澎湃的热情溢于言表,同时具有丰富的想象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现实主义注重细节的真实,客观叙述和朴素的语言,浪漫主义具有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和奇特的夸张

③话语蕴藉是什么(结合作品)

蕴藉:话语蕴藉的概念,是将现代“话语”概念与我国古典文论术语“蕴藉”相融合的结果。“蕴藉”在用于品评人物时,多指人物品性的宽容和富于涵养。而在文学艺术领域,它是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通俗的讲,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看破但是不说破”“藏而不露”“引而不发”“话中有话”顾城《小巷》

《红楼梦》贾雨村甄英莲甄士隐贾娇杏

(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

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性质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中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阐释可能性,(如对同一作品不同的人可发表不同的含义)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你心中的靖哥哥是谁?

(二)“文本”带有话语蕴藉的性质

文本,即有待于阅读的具体对象,毫无疑问是由话语系统,(语词,句子,意向,音调,风格等的复合体)的蕴藉构成的,可以说,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无所谓文本,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说,文本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

影响文学话语蕴藉建构的主要因素

㈠文学素养的水平

㈡蕴藉方法的掌握:

内容空缺,意在不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内容具备,意留言外(杜甫的《江汉》中“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㈢灵感的产生

文章一气呵成即成佳作的不是没有,但是有限,灵感需要极高的文学素养。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批评是一种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深刻联系的批评话语(4分);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的评估,对文学批评自身的检讨,以及对其他文学现象的衡定,表现出它作为意识形态评价的功能(3分);它造就新人,扶持创作,使批评者具有一定的权威,以尽可能发挥其在意识形态评价上的作用(3分)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具有什么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明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形成的关系。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观察文学创作,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5分)。

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5分)。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不是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彼此不能失去对方(5分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包括些什么内容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包括: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意蕴层面三大层次。其中,文学话语层面包括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文学形象层面包括主客观的统一、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文学意蕴层面包括历史内容、哲学意味、审美意蕴等内容(每一小点5分)。

延留在文学接受中的意义

延留不仅体现为读者对作品的含英咀华和一时思想情感的变化,还体现在对读者审美趣味、精神气质、以及人格规范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15分)。它是文学作品产生直接社会效应的重要方式之一(5分)。延留时间的长短以及延留效果的性质,也是我们判定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5分

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

情感把握是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是认识与评价、理智与情感、真理追求与价值取向的统一(10分)。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5分)。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性“裁判”,要求其情感态度具有诚挚性和高尚性(5分);文学“裁判”是“诗意”的,它以审美的视角和艺术的方式,把情感把握寄寓于“境”的创造中,并与“理”的阐发相交融(5分)。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提纲

文学理论教程提纲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五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这五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五个分支之 一。它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而言,以 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的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

文学创作论 作品构成论 文学接受论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过程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过程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

文学哲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 (一)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 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二、中国特色 三、当代性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章节题库](第6章 文学叙事)【圣才出品】

第6章文学叙事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叙事学是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的一种学术思潮。“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它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强调要从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各要素的关联上去考察事物和把握事物,特别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从共时性角度,即语言的内在结构上去考察语言,这种研究思路对叙事学的产生起了重大影响。作为一门学科,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正式确立。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 2.叙述人语言[吉林大学2012年研] 答:叙述人语言是指文字作品中叙述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场景、抒发感情、评论事物的语言。在叙事文学中,无论是开展情节、刻画人物或抒发感受都离不开叙述人语言。同样,把作品各个构成部分连贯起来,组成完整的艺术整体,也全靠叙述人语言。因此,叙述人语言在叙事文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运用叙述人语言,可以对人物性格作概括介绍,也可以对主人公的肖像作形象化的描绘,还可以描绘人物的神情动作。 3.视角[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是和小说的叙述者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由亨利·詹姆斯在1907年至1909年间写的小说的分析性序言

里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叙事视角是指叙述小说作品的角度,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分为叙事者视角,人物视角,情节视角,读者的视角。 4.叙述视角[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叙述视角又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对叙述视角研究得比较精细的,是结构主义的批评家们。他们对叙述视角的形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零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二、简答题 1.小说叙事与叙事散文中的叙事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述之。[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小说叙事与叙事散文中的叙事的区别不在于故事的真假,而在于故事呈现方式的不同。 (1)戏剧化的呈现。小说叙事中,作者往往透过人物的动作、对话来推衍故事,让故事中的人物直接在读者面前“演绎”。 (2)情节式的呈现。叙事散文或小说都是由一连串事件组合而成;事件与事件之间,叙事散文一般着眼于先后关系,小说则进一步处理内在的、复杂的因果关系,构成情节。情节是故事有效重组。小说家往往借着情节的精心设计与巧妙安排,来牵引读者的情绪,让读者欲罢不能。这方面的技巧包括:伏笔的设计,顺序、倒叙、插叙等灵活运用,背景的有效烘托,以及选择什么事件作开头、结尾,在什么地方借着什么事件制造高潮等等。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教材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主要参考教材 1(《文学理论》 [美] 雷?韦勒克、奥?沃伦著三联书店 1984年版 2(《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3(《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著华中师大出版社 1999年版 4(《文艺学导论》吴中杰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5(《文学理论新编》陈传才、周文柏著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必读书目: 1(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2(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3(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4(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5(蔡仪:《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一般阅读书目: 1(《柏拉图对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 2(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 3(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年 4(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5(茵加登:《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 6(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1989年 7(布斯:《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8(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88年 9(弗莱:《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10(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1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 13(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1990年 14(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5(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 16(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8(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9(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1(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22(佛克马:《文学研究和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佛克马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4(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25(托多罗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 26(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黑格尔:《美学》三卷。商务1964年 28(韦勒克:《近代文学批判史》1—5卷上海译文出版社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课后习题](第3章 文学与审美)【圣才出品】

第3章文学与审美 1.康德把艺术分为“机械的艺术”、“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三类,请结合你的审美经验,说说这三类艺术的特点。 答:康德对广义的艺术分类: (1)机械的艺术 机械的艺术只是为了实现对某一对象的认识。在广义的艺术概念中,自然的、科学的、手工的技艺和实践都被归入艺术范围之内,而这些艺术被康德称为“机械的艺术”。例如关于植物生长的研究,天体运行的奥秘等等,这些机械艺术都伴随着对某一对象的理性认识。 (2)审美的艺术 审美的艺术是以直接的快感作为目的,可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 ①快适的艺术 快适的艺术是一种单纯的快感。在这样的艺术形式中,感官的愉悦感是其最直接的目的,在得到感官享受之后,快适的艺术戛然而止。例如蛋糕的香气、丝绸的柔软,这些都给人带来了感官的快感。 ②美的艺术 美的艺术与快乐伴随的是理性认识。例如绘画、诗歌等今天仍然界定为艺术的形式。在这些美的艺术当中,创作者是自觉自愿的,心理状态是自由的,创造者内心是愉快的,通过对形式的理性认识和表达表现内心的自由,同时也引发出欣赏者的愉悦感。 2.康德认为天才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学史谈谈你的理解。 答:(1)天才的定义

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 (2)天才的特点 ①独创性 天才的独创性包括立意的独创性和形式的独创性。天才提供的规则是不确定的,也即是说天才创造的艺术规则是前无古人的;天才创造的规则是无法重复的,也即是说天才提供的规则是后无来者的。以唐代诗人李白为例,其以才为诗的创作方式,飘逸豪放的创作风格是极具独创性的,同时,这种极富个性化的创作方式并不能带给后人超越的机会,后代诗人只能进行模范而难以超越。 ②示范性 天才的作品是艺术中的典范。天才的示范性是对天才的独创性的限制,独创性应达到示范性的高度,才会有意义。同样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在诗歌创作当中将律诗用韵达到了圆融的地步,其诗歌用韵严谨规范同时不漏痕迹,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种天才般的创作方式成为了后世效法的典范,之后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正是以杜甫为最高标准。 ③神秘性 表现为创造艺术品的过程不可言说,艺术创造的理念不可传授。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在艺术创作中在丰富的宗教内涵加入了人文因素,其作品内蕴丰富,展现了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性,例如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正是这种神秘性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审美内涵,使人回味无穷。 ④美的艺术性 天才只属于美的艺术而与科学无关。在康德看来,科学是沿着逻辑顺序前进的,这种前进过程中,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没有天才与庸人的区分。美的艺术中则不然,天才总是借助其异禀给美的艺术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例如从古典到现在的演进,印象派的出现,现代派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部分和核心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公共: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行政: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本质上包含为……服务的含义;管理: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意味着控制或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公共行政学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指示办事及内部取向,更多关注的是结果(以最低成本取得目标)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所有组织管理都包含合作团体的活动; (2)所有大型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B、差别: (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没有更多有效运作的诱因。(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划分比较清楚;公共部门对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寻求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与私部门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复杂的政府活动,公共管理也在政治环境中运作。 3、“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概念 (1)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完整版)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 ↑ 共时← —————————————→历时 ↓ 特殊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 1、对象 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 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 世界 读者作家 作品 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一种意识形态;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 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 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 1、文学哲学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章节题库](第2章 文学与语言)【圣才出品】

第2章文学与语言 一、填空题 1.________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案】语言 【解析】题干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①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体,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创作的,一切文学作品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欣赏;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的物质存在。 ②语言也是文学的审美要素,人们阅读文学,不仅是欣赏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形象,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本身也会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因此文学又被称为语言的艺术。 2.文学是一种________,文学创造就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答案】语言艺术 【解析】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言语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科学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和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素材单纯、千篇一律。日常言语受现实人际关系和具体语境的影响,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但要服从于说明的需要。文学言语不仅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而且采用描写、表现、象征等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表达主体的情思,甚至刻意追求使用阻拒性言语。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性[四川大学2011年研;武汉大学2010年研] 答: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性质,如押韵、对

偶等。文学性存在于话语从表达、叙述、描写、意象、象征、结构、功能以及审美处理等方面的普遍升华之中,存在于形象思维之中。形象思维和文学幻想、多义性和暧昧性是文学性最基本的特征。文学性的定义与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性”的定义中,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文学性的概念一直是开放的,宏观的,而非一层不变的。 2.陌生化[中国传媒大学2013年研;南开大学2011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答: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是西方“陌生化”诗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的成熟标志。“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3.俄国形式主义 答: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逊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他们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主要指语言。此外,俄国形式主义还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在当时及后来影响甚大。 三、简答题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汇编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 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 蔡立辉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蔡立辉主编 第1章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 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童庆炳版 )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 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艺实践的检验和修正, 并给以文学实践以指导。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 批评、文学史。 2、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 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基本任务是或揭示各个历史时 期的经济状况、审美文化、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等 对文学发展、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 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或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特别 是“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地位。” 3、文学理论:指对文学作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即关于对文学原理、 文学范畴与判断标准进行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以文学批评和 文学史为依据,但又高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具体而言,它的研 究对象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作品、艺术家、作者和欣赏者四 个基本要素。其基础内容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 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4、再现说:文学观的一种。它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 品”的对应关系,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 再现。它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本源地位,强调文学对生活的依 赖关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 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忽视了作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观能 动性(个性) 5、实用说: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实用说”的文学观 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如中国古 代的“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 、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都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摆在首位,它同时也注意到 了文学的审美特点。 6、文以载道: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一种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 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它的意思是 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 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工具,它注重文学的教化功 能。 7、表现说:文学观的一种,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

读书笔记之文学理论新编--杨春时

文学理论新编 绪论 ●目的 1.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和任务。 答:(1)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属于人文学科范围,又是一门综合学科。 a.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艺学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它们各有 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不同的任务。 b.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文学理论或文艺学属于人文学科。人文科学研究精神现象,它缺 乏实证性,不能进行量化研究,不属于精密科学。文学是一种精神现象,因此文学理论或 文艺学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c.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基础学科,在文艺学中具有主导地位。文学史必须有文学理论的 指导,才能提示文学的历史规律。 d.文学理论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哲学等多学科 的知识。 (2)文学理论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学术任务,一个是社会任务。学术任务是揭示文学的性质 和规律;社会任务是通过文学批评来指导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 2.明确如何建设和发展文学理论。 答:文学理论的建设和现代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联系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实际, 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合理因素,向世界现代文学理论开放。 3.掌握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 答:学习文学理论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包括学会运用理论思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 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等。 ●主要术语、概念 文学理论 人文学科:一般把科学研究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人文学科,即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精神现象,它缺乏实证性,不能进行量化研究,不属于精密科学,因此有人称之为人 文学科而不称之为人文科学。 理论思维:把具体的日常经验上升为抽象的概念,并进一步建立诸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起严 整的概念体系。 ●论述 1.文学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A哲理性B荒诞性? ? ? C象征性? ? ? ?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 ) A抒情动作? ? ? B抒情内容? ? ? C声音组织? ? ? D画面组织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 ) A? ? 象征性? ? ? B主观性? ? ? C评价性? ? ? ? D精神方面4抒情话语的突出功能是(? ? ? ? ) A表现功能? ? ? ? ? B通讯功能? ? ? C意义功能? ? ? D形式功能 5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 ? ? ) A倒装与歧义? ? ? ? B夸张与对比? ? ? C借代与用典? ? ? ? D 比喻与象征 6“风格即人”的提出者是(? ? ? ) A亚里士多德? ? B钱钟书? C王夫之? ? D布封 7下列与风格内涵有关的是(? ? ? ) A创作个性?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8风格的特性是(? ? ? ? ) A独创性? ? ? ? ? B多样性? ? ? C稳定性? ? D相对性 9将文学风格分为四对八体的是(? ? ? ) A《文心雕龙》? ? ? ? B《诗品》? C《修辞学发凡》? ? ? D 《诗学》 10文学接受客体指(? ? ? ) A认识属性? ? ? ? ? B? 审美属性? ? C文化属性? ? ? ? D整体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主体指(? ? ? ? ) A阐释者? ? ? B审美者? ? C认识者? ? D思想者 12“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提出者(? ? ? ? ) A黑格尔? ? ? ? ? B姚斯? ? C刘勰? ? D布封 13“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 ? ) A莱蒙托夫? ? ? B姚斯? ? ? C布封? ? ? D伊瑟尔? 14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会达到(? ? ? ? ? ? ) ? A净化? ? ? ? B共鸣? ? C领悟? ? D延留 15下列语言学批评流派的有(? ? ? ? ) A新批评? ? ? B自然主义批评? C俄国形式主义? ? D结构主义 16美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的提出者(? ? ? ? ? ) A马克思? ? ? B恩格斯? ? C列宁? ? ? D毛泽东? 17思想标准的基本内涵是(? ? ? ) A真实性? ? ? ? B革命性? ? C情感性? ? ? D倾向性? 18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 ? ) A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 B进步的倾向性? ? C文体构成的完美性? ? D形象创造的鲜明性19文学批评的美的观点与历史观点是(? ? ? ) A批评风格? ? ? ? B最高标准? ? ? C批评方法论? ? ? D批评原则? 20属于心理批评的有(? ? ? ) A人本主义心理学? ? ? B原型心理学? ? C格式塔心理学? ? D精神分析学? 21孔子当年游齐,闻《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这是欣赏活动中的(? ? ? )效果。 A领悟? ? ? B延留? ? C净化? ? ? D共鸣 22最早指出文学本文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的人是(? ? ? ) A伊瑟尔? ? ? ? B加达默尔? ? C英加登? ? ? D弗洛伊德? 23接受动机可分为(? ? ? ) A审美动机? ? ? B求知动机? C借鉴动机? ? ? D施教动机24刘勰把风格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等八种的根据是(? ? ? ) A? 语言表现? ? B? 体裁类型? ? C? 结构安排? ? ? D? 形象创造 25抒情性作品的基本要素是(? ? ? ) A抒情内容? ? ? B抒情话语? ? C抒情现实? ? D抒情自我26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是(? ? ? ) A声音? ? B画面? ? C情感经验? ? ? D情景关系 27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 ? ) A结构? ? ? ? B声音? ? ? C故事? ? ? D视角? 28当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重点为(? ? ? ? ) A人物、情节、环境? ? B叙述方式? ? C叙述的声音特点? ? ? D说话者与受话者的关系? 29文学话语的沟通功能的两个基本方面是(? ? ? ) A叙事功能? ? ? ? B抒情功能? ? C描述外在事物? ? ? D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30从表意方式的角度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 ? ? ? ) A表意式意象? ? B表情式意象? ? C寓言式意象? ? D符号式意象? 31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 ?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2提出意境有“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是(? ? ? ? )A刘勰? ? ? ? B曹丕? ? C司空图? ? D? 刘熙载 33组成文学活动要素的是(? ? ? ) A读者? ? ? B世界? C作家? D? 作品 34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 ? ? ) A实践性? ? ? B艺术性? ? C价值取向? ? D? 综合性 35“移情说”的提出者是(? ? ? ) A立普斯? ? ? B克罗齐? ? C弗洛伊德? ? D? 布洛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 特征: 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 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 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 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 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 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 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 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 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 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文学理论(童庆炳)名词解释大全 (1) 2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关于文学理论教材的一点感想

关于文学理论教材的一点感想 叶毓 三天的精彩授课使我深感王一川教授在解读诗歌中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启蒙”一词的深刻内涵,逐渐认识到高校文学研究者应承担的文化传承、普及、提高的责任。文学理论这门课程到底要解决什么?这恐怕是我们这个研修班的每一位自愿和非自愿从事文学概论教学的老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我真的感到越教越觉得很难教,一个文学理论教师不仅是一位睿智的理性学者,还应该是一个情感丰富细腻的诗人。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不仅是文学文本,还有文学现象、思潮等,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师,文学理论书籍要看,美学、哲学要学,文学作品要读,文学思潮、文学批评都得知道,再加上我们面对的大学生思维很活跃,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很浓,他们经常把创作的诗歌给你,希望你提出宝贵意见,我感到这门课程因为涉及文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的确有一种无所不包的感觉,自己如蝜蝂背物一样看书越来越杂,但是人的精力有限,我感到真是变得不知道应该研究什么。这种感慨也许很多人都有,上课当中听到王老师讲治学经验,真是受益匪浅。我现在终于知道“学西学,做中学” 的道理。 下面谈谈我对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与《文学理论新编》两部教材的看法。这两部教材在体例上有极大的不同,我个人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启迪思维,激发兴趣是最根本的。大学新生刚入校没有认真思考过文学是什么?一部体系完整的文艺理论教材如《文学理论教程》给他们以比较容易把握的答案,这是对的。但对于研究生来说这一答案就显得有些不足,思维没有拓展。 《文学理论教程》与《文学理论新编》相比,前者运用演绎法,后者运用归纳法。比如对“文学是什么”的探讨,《文学理论教程》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阐释其理论渊源,梳理概念的流变并揭示其理论内涵。我们可以看到理论文本编纂者的理论渊源和思路,文学理论教师则必须在对理论的透彻理解基础上进行阐释。从许多老师的提问中,包括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可以知道,我们很多人还处在准确理解这部教材的阶段。很多艰深的理论术语还需要阅读原著加以消化。理论的艰深令学生望而却步,我敢保证大一的新生很难自学这部教材。包括我们在培训期间听到的不同讲课风格,其实也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而带来的避重就轻的阐释方式。往往学生爱听例子而对于生涩的理论术语仍然记忆模糊,考完试就会忘记。说句实话,能做到王老师那样深刻而透彻的讲解“中国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的五个阶段”的教师并不多。这是一种综合素质,需要长期积累,非一日之功。 《文学理论新编》这部教材与《文学理论教程》相比有三个好处:首先,运用了归纳法。每一章的前半部分选了两到三篇的经典文论,并且对所选内容做了比较浅显的阐释。然后才进入“文学是什么”的提问和探讨,对于文论史中的不同文学观念进行比较,最后归纳出比较可行的文学的疆界。理论显得不那样可怕,空洞、生涩。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很快,新鲜术语、词汇密集,但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本科生来说他们很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但也需要历史纵向深入,对于文学的思考有一个参照坐标。这样的话,学生的视野的确是更开阔了。其次,他们切实阅读了几部文学理论专著的选段,我要求学生阅读了《文心雕龙》、《人间词话》和《柏拉图文艺对话录》、《诗学》等,不论学生阅读理解水平高低,他们锻炼了理论文本阅读的能力,对于培养逻辑思维、概括的能力非常有益,学生都认识到文学与文学理论文本完全不同。虽然初读很难,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他们常常提出问题,我有时候能够解答,有的不能解答,但是这不要紧,随着理论的学习和自己的兴趣,他们会就某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为写做毕业论文打下基础。最后,适合水平稍好的学生自学,水平中等、稍差的学生还需稍加讲解。真正的大学教育并不是以教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课堂更多的是讨论和争论,是答疑、解惑。教师可以讲述自己研究领域的观点见解,还可以介绍其他诸家的观点,让学生选择。这部教材可能给了我们这种自由度。但《文学理论教程》却没有,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笔记

一概念 l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p3)★★ 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l描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政策和法律,其关注的焦点是过程和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 公共管理(puhlic management)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它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指示办事,更多地关注结果。在很大群度上这是企业精神在公共领域的体现。 可见,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l主体不同:2.关注点不同。 2.公共物品(P6)★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那些具有消赞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外部性特征的物品。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软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行政国家(P24)★ 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体系中出现的,行政权力扩张的现象,并成为一种普遍的国家现象。主要体现在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 二简答 1 区别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P4)★★★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指公兆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他与私人管理 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使命不同。前者追求公基服务和公共利益,后者追求私人营利。第二,相比之下,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公共管理资金来源为财政划拨而且运作 过程缺乏竞争。

第三,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尤其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公共部门不象私人部门的权力 责任划分那么清楚。 第四,就人事管理而言,公共管理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复杂更严格。公共部门的公务员 绩效评估标准更复杂,雇佣和解雇也更困难。 第五,相比之下,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 政治活动。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的特点( P25-28)★★ 市场经济下的公托管理与其他体制下(如计划经济)相比有一系列特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方式不同。(纵向 分析)表现在:1自由放任时期……2垄断时期_3滞胀时期…… 第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不同,各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管理模 式也不同。(横向分析)表现在:1英美模式…2欧洲菜茵模式_3东Ⅱ政府主导模式…… (注释:以上省略部分要求孝生用自己语言阐述,以下同) 三论述 1论述21世纪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P29-34)★★政府公共管理指行政机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 革的推进和体制的转轨;正在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