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与炼金术

炼丹术与炼金术在中外化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但这些研究大多单一进行,缺乏比较性,忽视了许多二者的共性与特色。并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其理论基础及其运作方法上,本文则更多的探讨金丹术在化学史,乃至对中外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及意义。它们对社会发展积极的作用,消极的危害。介绍一些炼丹术与炼金术中的化学反应以及中外著名的炼丹家,炼金术士。并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袁翰青先生在《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中谈到的“几个待考问题”之一的“炼丹术之所以在我国没有发展为近代化学”。

一,炼丹术与炼金术

(一)炼丹术

炼丹术是我国道教文化的重要作成部分,早在道教产生之前,炼丹术便已经兴起。而后一直延续近两千年,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并对其产生深渊影响。

炼丹术是我国古代自己独立发展起来并流行很久的一种方术。它以人体以外的药物如丹砂,铅,汞等矿物石药为原料,有时也用动植物药材,在炉中烧炼,希望能收获长生不老的丹药。

我国的炼丹术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人们相信海中的岛上住有神仙,靠服食丹药而长生不死,凡人如果得到这些丹药,服用后也可长生不老,齐国的宣王,威王和燕昭王都曾派人入海寻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想长生不死,曾派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入海寻找,却没有成功,后来人们渐渐相信在人间也能练得丹药,于是便有了炼丹术的萌芽。

关于炼丹术最早的文献纪录是司马迁《史记·封禅说》中: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于是天子台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砂诸药,齐为黄金矣。”①

我国的炼丹术到了清朝末年基本消亡。但炼丹术的化学方法并未随之消失,它们不断的被历代医药界人士所采纳与总结,并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

(二)炼金术

就在炼丹术产生的500年后,古老的西方出现了与其极为相似的神秘的炼金术。成为近代化学的雏形。西方的炼金术大约产生于公元300年左右,与我国的炼金术不同,他们炼金是为了制备“哲人石”,在著名的炼金著作《炼金术博物馆》中记载:“人们讲点石金称为哲人石,它是最古老,最神秘或是最不为人知的……是所有财富总最为珍贵的宝物,是整个大自然最重要的财产。”“它意指炼金术士努力的完美体现,也是神灵的物质化。”②

(三)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共性及区别

1.共性

炼金术于炼丹术有着许多共同的地方,首先便是相似的理论基础。

虽然炼金术与炼丹术的最终目标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那就是“万物可变”。道教的义理学说便是以“万物可变”为核心观念,这与柏拉图的“物质性质本身是外在的,可以变化的。”是完全一致的。人服食金丹后能否变成神仙,普通金属能否变为贵金属,都涉及到变化是否有极限等认识论问题。对此,葛洪认为:“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嫌金银之不可以异物做乎?……夫变化之术,何所不为……水火在天,而取之以诸燧。铅性白也,而赤之以为丹。丹性赤也,而白之而为铅。云雨霜雪,皆天地之气也,而以药作之,与真无异也。”这种绝对的变化正是炼丹术士们相信少炼丹沙可得仙丹,可作黄金的基础理论。而古希腊的哲学家也为炼金术提供了理论依据。按照柏拉图的思想,物质性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可能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廉价金属总有一种向贵金属转化的趋势。即使没有任何人干预,这种转化也是会自然发生的。

其次,对黄金狂热的执著。黄金自古至今都是财富的象征,是世界性流通的硬货币,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自古至今得到都是人们追逐的目标,金丹术师们也并不例外,“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一直是炼丹家们的指导思想。

最后,与皇室紧密地关系,东西方的金丹术师们大都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为了提炼长生不老的丹药还是寻得点石成金的“哲人石”,皇室豢养着大量的金丹术师,他们为王室服务,他们的思想迎合了皇室永无止境的贪婪的欲望。而王室则供养支持他们的研究。荒诞离奇的目的,千奇百怪的实验,却得到了一个共同的成果,开辟了科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学科——化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区别

区别:炼丹术于炼金术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目的的不同。炼丹术旨在炼得长生不老的丹药,而炼金术则希望炼得“哲人石”,以实现“点石成金”的愿望。除此之外,前面我们提到过,金丹术在化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它们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在中国化学史上,炼丹术贯穿于每个朝代的化学发展史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末,都有炼丹家的身影。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就有宁府老太爷贾敬因服食丹药而死的情节。而此时西方近代化学已经得到了巨大发展。成为了一门新兴的自然科学。

二,中外著名的金丹术士

(一)葛洪

葛洪可以说是我国炼丹术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了,“他继承了早期的炼丹理论,结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运用了道教的宗教势力,留下了完整的著作。”是炼丹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1.生平

葛洪,丹阳句容人(今江苏句容县),号稚川真人,又号抱朴子,

生卒年不详,据《抱朴子外篇》中的自序,以及《晋书·葛洪传》,大致可推测其生年为公元281年前后,约卒于公元361年。

葛洪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葛系做过吴国大鸿,父葛悌为昭陵太守。但在葛洪十三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所以葛洪少年时期有些穷困。约于公元306至316年,葛洪拜喜爱金丹术的广东南海太守为师,并娶其女为妻。有了研究的经济基础,加上顺应了大的社会风潮,葛洪便全心全意地开始了他的炼丹术研究。

公元317年,葛洪重返江南,此时司马睿已经建立了东晋王朝,为了笼络江南豪族,册封葛洪为“关中侯”,此后先后担任过几任京官。十几年后,他听说交址地带出产炼丹的原料,便携带家眷南下,到了广州后,收到朋友劝阻(也有说道路不通),便留在广州,在罗浮山修炼终老。享年八十岁。

2.著作

葛洪之所以成为如此著名的炼丹术师,主要是因为其著述多,流传广,保存完整。葛洪在自述中说自己曾著有:“‘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

赋百卷,军事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又撰俗所不列这位‘神仙传’十卷,又撰高尚不仕者为‘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伎,短杂奇虚三百一十卷,别有目录。”《晋书·葛洪传》也有类似记载,并说葛洪“博文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③

在葛洪如此多的著述中,现保留完整并确认为葛洪所作的有《神仙传》、《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四种。其中《抱朴子内篇》是研究葛洪炼丹思想的重要史书。

3.思想

葛洪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内篇》中,他在自序中说:“‘内篇’言神仙方药”。而《外篇》则是讲儒家思想,与炼丹术理论无关。对于葛洪思想进步与否,史学界褒贬不一,早期史学家多为批判,近代则开始看到其在化学试验及理论方面的贡献。著名史学大师吕振羽批判如下:“地主阶级在这种形势下,从现实的失望中,乃转而求援于上帝,反应为神仙方术之士盛行。葛洪便是这种思想的代表者。在他的著述中,……把老庄学充分演化为神仙方士之术,但他也没有完全放弃那些作为统治原理的儒家学——这也同样表现其阶级意识的矛盾性。”

④关于炼丹,葛洪的基本思想便是:物质可变,只要心诚,加以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得到金丹。作为我国炼丹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位,葛洪以其保存完备的著作,对炼丹术深信不疑的自信,鼓动性极强的文笔推动了我国炼丹事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二)国外著名的炼金术士

1.扎比尔·伊本·海扬

扎比尔·伊本·海扬(Jabir Ibn Hayyan),生于公元720年,卒于公元815年,医生,是阿拉伯早期炼金术士中的代表人物。著有《物质大典》、《七十书》、《炉火术》、《东方水银》。他认为物质主要由四种元素组成:冷,热,干,湿。这四种要素的任意两个结合,便组成了一种金属。如黄金,白银都是冷与干结和的产物,所以只要调整它们构成的比例,就可以将白银转化为黄金。从而达到将贱金属转化为贵金属的目的。

2.佐西默斯

佐西默斯,公元250年左右出生于埃及潘诺波利斯(今阿赫米姆),卒年不详。是亚历山大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炼金术士。佐西默斯著书甚多,另外由于埃及,希腊的炼金术著作大多遗失,所以,佐西默斯的三百余篇作品便成了研究古代炼金术的重要史料。也正是因为这些作品,使得炼金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后世文学家的一大素材,备受欢迎。但是佐西默斯也和其他的炼金术士一样,惯于使用隐语,所以加大了今天研究的难度。有学者在隐讳的语言中,证明他可能对砷这一化学元素有所了解,同时,他还记述了醋酸铅的形成。作为炼金术士,他也有一套自己的炼金法:

“一,将铜,锡,铅,铁四种贱金属熔合,称为‘黑金’

二,加入水银使合金表面变白,称为‘成银’

三,加入少量黄金,使合金表面变黄,称为‘黄变’

四,通过泡洗,将贱金属除去,使合金呈现纯正的金色”⑤

通过上述一系列过程,贱金属便完成了向贵金属的转变。当然这只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做法,金属表面虽有了黄金的色泽,但并没有改变金属的本质。而且,上述过程虽然很神奇,但它甚至与化学搭不上边,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种物理变化而已。不过,炼金术士们在炼金过程中所发明的实验设备,如烧杯,蒸馏器,加热锅等,却是化学史上了不起的发明。

三,炼丹术与炼金术的评价

(一)炼丹术与炼金术中的化学

1.湿法炼铜

湿法炼铜是炼丹术对化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我国是最早使用湿法炼铜技术的国家,在我国汉代有许多著作里过“石胆能化铁为铜”类似的记载,直到今天,湿法炼铜仍被广泛的使用于冶铜业,主要用于处理氧化铜矿。

湿法炼铜其实并不复杂,就是铁与铜的置换反应。将铁放在硫酸铜中,结果生成了硫酸亚铁与铜,铜铁的位置进行了调换。即:

Fe+CuSO4==FeSO4+Cu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黄白卷”中曾写到“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这里的曾青指的大约是蓝铜矿或是孔雀石。西汉淮南王刘安也有“兽青得铁则化为

铜”之说,南北朝的陶弘景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与方法:“鸡屎矾投苦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即不纯的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用醋溶解后也可与铁起置换反应。以薄铁片和硫酸铜溶液炼铜,最高年产量达100万千克,这种炼铜方式堪称当今湿法炼铜的鼻祖,比西方早约数百年。

2.磷与砷的发现

砷的发现

砷,元素符号As。源于希腊文arsenikos,原意是“强有力的”,“男子气概”。最早由我国炼丹家发现,是一古老的毒物,有黄、灰、黑褐三种同素异形体。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如雄黄(As4S4)、雌黄(As2S3)、砷黄铁矿(FeAsS)等。砷的天然化合物雄黄(AS2S2)和雌黄(AS2S3),因其毒性强烈,色泽鲜艳而引起炼丹师与药师的注意。

葛洪在《抱朴子·仙药篇》中有如下记载:

“雄黄·······或以玄眮肠裹蒸之于赤土下,或以松脂和之,或以三物炼之,引之如布,白如冰。”

也就是将这些砷的天然混合物烘烧后,加入富碳化合物(如动物油脂,松脂或木炭等)共同提炼,可生成单质砷,即:

2As2S2+7O2—2As2o2+4so2

2FeAsS+5O2-----As2O3+Fe2O3+2SO2

2 As2O3+3C------4As+3CO2

在之后的十三世纪,德国炼金家阿尔伯特·马格勒斯将雄黄于肥皂共同加热,也得到了单质的砷。

磷的发现

磷,元素符号P,拉丁名称phosphorum有希腊文phos(光)和phero(携带)组成,也意为“发光物”。我们常说的“鬼火”便是磷在空气中自燃的原因。

学术界一直认为磷是由德国人汉林。布朗德在强烈蒸发尿液后所获得。因为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所以汉林。布朗德在蒸发尿液时,磷便粘附在曲颈瓶中,最终被汉林。布朗德偶尔发现,又因为它能够在黑暗中闪闪发光,所以称它为冷火(Kaltes Feuer)。

3.炼丹术与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年的历史了,它的发明不仅在战争史史上引发了一场革命,同时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却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外国人的发明,明代人邱浚在其《大学衍义补》中曾说道“今之火药用硝石,硫磺,木炭为之……历考史制,皆所不载。不知此药喂何人,昉于何时?意者在隋唐之后,始自西域,与俗所谓烟火者,同至中国欤!”《大英百科全书》11—14版,也说火药是英国人罗杰尔·培根发明的。直到1954年,冯家升在其《火药的发明与西传》一书中提出了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者是炼丹家的论断,经过几十年来众多科学家的论证,现在已为人们普遍接受。

火药,又称黑火药。它最初产生于炼丹时的无意配制。火药的重要成分是木炭,硝石,其比例为“一硝二磺三木炭”,即无定形碳,硝酸钾和单质硫。

硫磺和硝石是我国炼丹术士最常用的物质,《神农百草经》记载,硫磺能化金,银,铜,铁,是一奇物。而硫磺与水银合炼而成的丹砂(HGS)则是制造或炼制长生不老药所不可或缺的物质。硝石的化学成分是硝酸钾,能够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又助燃作用,燃烧硝石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发应,与火药爆炸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硫磺和硝石引起炼金术士的特别关注,使黑火药发明的基础和动力所在。

因为硫磺的毒性很大,不宜控制,炼金术士既想利用硫磺又畏惧它的毒性,于是便想了很多办法,唐代名医孙思邈就发明了“服硫磺法”,他利用硝石,木炭使硫磺部分燃烧,从而达到降低硫磺毒性的目的,但是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却名优想到,他的方法终于使得硫磺,硝石与木炭结合了,并发明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火药。

(二)我国炼丹术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化学的原因

炼金术在西方承启了科学的燃素化学,使得西方化学得以发展。但为什么我国的炼丹术却一直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化学呢?个人认为这是由我国炼丹术发展的特色与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大的历史背景决定的。首先,在中国,炼丹术紧密地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借助了宗教的理论及其宣传力。但同时这也在其身上打上了浓重的宗教非科学的烙印。束缚了炼丹术的发展,使其在理论上无法得到突破,

而西方炼金术则是建立在古老哲学的基础之上,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古哲学家都曾谈到过炼金术的理论问题。虽然他们的理论也并不是完全的科学,真理,但其指导思想的主线一直未脱离哲学范畴,至少没有与仙,鬼,神扯到一起。其次,在我国这个大而封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使得科学没有半刻喘息时间,交流只限于自身内部,极少与外部有所沟通,到了明清之际更是夸张的闭关自守。而此时的西方在几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之后,炼金术士们已经改变了他们的称呼——化学家。就在西方化学科学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我国,道观依然存在,道士们依旧在炼丹服药,封建君主在满足了一切财富,权力,美女之余,依旧渴望着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就这样,炼金术师们虽然在日以继夜的炼丹中,总结了一些化学知识,但却丝毫不见其发展为近代化学科学的迹象。

(三)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危害

1.伪币的出现,扰乱市场

西方炼金术士最大的梦想就是将贱金属转化为贵金属。他们在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化学反应或者只是一些物理变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湿法炼铜,便是铁与铜的置换反应,铁的表面因此包裹上一层铜,而在铜的表面涂上溶化了的金,使其外表若金则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现象。这并没有真正的改变物质的本质,也没有达到点石成金的目的。炼金术士们却不以为然,作为皇族豢养的御用“科学家”,他们需要定期献上一些成果。于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币便顺应着皇族的奢求出现了,据说,德意志国王亨利六世曾雇用高达三千多人的炼金术士,他们炼出黄金,其实都是铜合金,送往其他国家换取财物。另外在法国查理斯七世,九世;普鲁士弗赖德里克一世,二世等时期,炼金术士们都曾献上过此类金银,皇帝们自然十分欢喜,大肆挥霍,但在当时,人们还无法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大量伪币流入市场,只会导致通货膨胀,扰乱市场经济。这些伪币虽然满足了他们一时的奢华需求,却也只是在透支自己的财产而以,最终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有些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炼金术研究也曾导致过伪币的出现,曾有学者研究过在王莽新政后:“‘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黄门钩盾,府中尚方,处处各有数匮’这六十多万斤的黄金如以今金计算,约有一百五十来吨。

这样大量的黄金,如果不是伪金,实在是讲不通的。不要忘记,王莽时一个笃信神仙说的人,《汉书·郊祀志》说他用方士苏乐,学“黄帝谷仙之术”拿“鹤髓,毒冒,犀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食货志”也说他的“金银与他物杂,色不纯好”。⑥他又丹家为他制作,所以这六十万的黄金可能是种合金,或点化的金。”⑦对于这一说法是否真实学术界众说纷纭,个人认为这是可信,因为首先,我国古代的炼金家们虽不以点石成金为研究目的,但也对黄金情有独钟,认为饵食黄金能够长生不老。东汉炼丹家魏伯阳曾在其著作《周易参同契》中说到“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葛洪也说它“乃诸药之精”。可见我国的炼丹师确实在炼金上下过苦功,炼出的“黄金”被统治者使用也在情理之中。再有,炼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是金丹家们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后发现的,并且在我国古代,金银矿产全部国有,化学用品业并不能像现在一样到处可以买到,所以除非是专门从事这项研究的炼丹家们,普通人是无法生产制造出伪黄金的。

2.服食丹药中毒

西方炼金术士虽然也和炼丹家一样炼取黄金,但他们的主要意图还是用来消费,满足他们以及统治者对奢侈品的无尽的需求,并不饵食,所以服食丹药中毒的危害只存在在我国古代的金丹信仰者身上。由于烧炼金丹费用昂贵,能够服食的范围很小,无外乎皇室宗亲,地主富商,再有便是其制造者炼丹师了。其中影响最广泛,危害性最大的就是帝王服食丹药猝死。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国家里,皇帝为了维护他至高无上的权利,便将全国的政治经济大权全部收归一人所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了动乱发生的可能。但他们却没有为自己买一份意外伤亡保险,历代帝王的猝死大都为一场宫廷斗争他开了序幕,在这场真实而血腥的戏剧里,上演了多少出手足相残的戏码,多少人无辜受戮,又给历史的带来多少悲痛的回忆。

结论

虽然有人将炼金术与炼丹术称为“化学发展的歧途”,“化学的敌人”。确实尽管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出发点都是唯心的,形而上学的,在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炼丹术士与炼金术士们枉费心机,劳而无功。但试想当科学思想尚处于蒙昧状态的先民们看到那么神奇的化学反映,看见贱金属“变为”贵金属时,该是多么的惊奇与欣喜啊!尽管他们所追求的或是长生不老,或是点石成金,都是不科学的,但他们在炼丹与炼金的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实验,都可以说是近代化学最早的实践。他们在炼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许多物质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化学发应规律,总结了劳动人民的时间经验,并最终开创了近代化学科学。其中的化学反应与流传下来的著作都是人类文化史上璀璨的一笔。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 1988年版第264页

②Andrea Aromatica著李晓桦译,《炼金术——伟大的奥秘》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5页

③房玄龄等《晋书》开明书店 1962年版第1271页

④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1949年三联书店版第313页

⑤宋迪生,宋湘《青铜·古墓·金丹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6页

⑥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第152页

⑦《中国科学技术发明和科学技术人物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 1988年版

[2]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

[3]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962年版

[4] 李一珉《道藏》文物出版社 1964年版

[5]宋迪生,宋湘《青铜·古墓·金丹术》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6]袁翰青《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三联书店 1982年版

[7]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科学出版社 1964年版

致谢

大学四年的幸福生活马上就要用这篇毕业论文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了。心中满满的都是不舍,回顾这四年漫长的求学之路,每一件事都依然历历在目,有成功的喜悦,有失意的懊恼,有尊敬的师长,有最真挚的朋友。那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美丽的回忆。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周喜峰教授,周老师作为我们实验班的学业导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周老师深厚的学识,严谨的学术态度,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本论文从选题,写作,到最终的修改,完成周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再次向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室友小华和沙沙,一起度过的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无论是悲痛还是欢笑,你们都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给我家一样的支持与鼓励,让我有能与我一起分享喜悦的朋友,有伤心,失落时可以依靠的姐妹,谢谢你们,陪我走过最美妙的大学时光。

特别感谢我们斜对面寝室的李文娟同学,谢谢你给我带来的欢笑与指导。

最后,谢谢我最爱的爸爸妈妈姐姐,有你们的存在,我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牛顿炼金术及其社会背景

牛顿炼金术研究和社会背景 张荣涛学号:096060004 Email:540370543@https://www.360docs.net/doc/3f3114147.html, 摘要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谈谈我个人对牛顿以及对牛顿炼金术的理解。 众所周知,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力学、光学和数学上都有为大的成就,尤其是力学,相信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的就是著名的牛顿三定理,这是作为动力 学的基础,对后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光学方面也是如此,光的色散也对后有很大的帮助,他的数学研究遍及17世纪后半叶数学前沿的各个领域,在做曲线的切线、求二次曲线面积、解高元代数方程、发明二项式定理、发明微积分及其微积分方程等方面,都有吧重要的建树。仅仅微积分和微积分方程的发明,就足以他在整个数学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行列中显示出突出的光环。 从上述内容组可见牛顿的伟大之处。 爱因斯坦对牛顿有这样的评价:“牛顿啊…….你所发现的道路,在你的那个时代,是一位具有最该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你所创造的概念,即使在今天仍然知道找我们的物理学思想,尽管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联系,就必须用另外的一些

离直接的经验较远的概念来取代这些概念。” 那么像他这么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炼金术呢,这似乎与迷信有关,似乎带着写神秘色彩,但是我们也不能这样认为,就像中国古代的皇帝一样为了能长生不老,找一些道是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这很明显就是不可能的嘛。而牛顿呢他研究炼金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炼制灵丹妙药以长生不老,也不是为了点石成金以发财致富,而是像他从占星术转向研究天文、力学和数学那样,从传统的炼金术出发探索万物形态区别与转变的机制,并从粒子和力的观点探讨物质组成及其转变和善变的根本道理。所以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家,他将光的微粒说、微积分的围观和宏观相通并转化的思想运用到物质的结构与转变的研究上,也就是说从物理与化学的结合进行研究。这就决定了他既不是一个炼金术士,也不是一个单纯研究物质化合与分解的化学家,而是将物理、力学和化学甚至生命科学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家。 这也就是牛顿所谓的炼金术。 一像他研究数学、光学、力学和宗教学等一样,他研究炼金术和化学有深刻的思想、背景和原因。 1【科学思想上的原因】 在牛顿的那个时代,也就是17世纪60年代中期,在英国科学界出先了原子论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反对笛卡

炼金术配方表

初级物质 气 火 水 土 灰+硝酸=二氧化碳+硝酸钾+水 冷+水=冰 天然气田+地上凿孔=天然气 NO2+水=氢+HNO3 天然气+天然气提炼厂=氦+甲烷 电+水=2x氢+氧 火+盐+电=钠+氯 石+气=沙 蔬菜废料+土=甲烷 金属+闪电=电 盐水+气=盐+雾 火+土=石 地上凿孔+抽孔泵=石油 土+鹦鹉螺化石=石灰石 火+木=碳 金属+石=磁铁 沼泽+沙=粘土 火+雾=蒸汽 外星人+活动的机器人=辐射+不明死亡生物 2x辐射+金属=钚 辐射+金属=铀 大自然: 雾+气=云 2x风+云=冷 碳氢化合物+土=天然气田+油田 3*星=太空 星+土=太阳 氢+氦=星 土+石=沉积岩 碳氢化合物+土=天然气田+油田 土+水=沼泽 草+沼泽=泥炭 土+2x火=火山 雨+棕榈树=热带 土+火山+水=热液脉 土+泥炭=煤炭 2x珊瑚=珊瑚礁 土+富虫堆肥=腐殖质 云+硝酸=酸雨 气+火=闪电 闪电+沙=闪电熔岩 云+水=雨 雨+冷=雪雨+闪电=雷暴雨 气+水=雾 2x气=风 植物: 铁+木=坚质木材 热带+树=三叶胶树 花+沙=仙人掌 真菌+花=兰 农业用地+草=南瓜 变异的细菌+草=变异的植物 花+太阳=向日葵 热带+灌木=木兰 蘑菇+猪=松露 腐殖质+树=果树 土+花=树 3x灌木=树篱 腐殖质+花=棉花+麻布七 蕨类+沙=棕榈树 2x树=森林 森林+甲虫=濒死的森林 土+蕨类=灌木 谷物+农业用地=燕麦 花+针=玫瑰花 腐殖质+竹=甘蔗 谷物+水=稻 谷物+金属=稻草+谷粒 土+草=竹 草+水=芦苇 草+蕨类=花 土+藻=苔藓 土+苔藓=草 腐殖质+蕨类=莴苣 沼泽+苔藓=蕨类 树+草=藤蔓植物 细菌+水=藻 腐殖质+真菌=蘑菇 腐殖质+草=谷物 树+针=针叶树 水果+草=香蕉 腐殖质+花=棉花+麻布七 动物: 节肢动物+沙=三叶虫 鱼+沼泽=两栖动物 铅+水母(动物就行)=中毒的动物 谷物+啮齿动物=仓鼠 冰+水鸟=企鹅 哺乳动物+古老的鞋=偶蹄类动物 蕨类+啮齿动物=兔 食虫目+针=刺猬 土+不明死亡生物=动物化石 熊+冰=北极熊 草+偶蹄类动物=反刍动物 病毒+水母(动物就行)=受感染的动 物 爬行动物+冰=哺乳动物 木+鸟=啄木鸟 土+哺乳动物=啮齿动物 酒精+水母(动物就行)=喝醉的动物 石+啮齿动物=土拨鼠 管子+哺乳动物=土豚 鸟+旋律=夜莺 软体动物+水=头足类动物 家畜+反刍动物=奶牛 哺乳动物+房子=家畜 蛋+鸡=小鸡 爬行动物+沙=恐龙 马+颜料=斑马 气+甲虫=昆虫 树+啮齿动物=松鼠 2*蝴蝶=毛虫 浮游生物+水=水母 哺乳动物+水=水生哺乳动物 鸟+水=水鸟 蠕虫+沙=沙虫 非反刍动物+水=河马 沼泽+鸡=沼泽鸡 浮游生物+沙=海星 木+啮齿动物=海狸 水生哺乳动物+水=海豚 水鸟+气=海鸥 蜂蜜+哺乳动物=熊 竹+熊=熊猫 两栖动物+沙=爬行动物 冷+象=猛犸 家畜+野猪=猪 哺乳动物+香蕉=猴 浮游生物+石=珊瑚 节肢动物+气=甲虫 木+蚂蚁=白蚁 土+节肢动物=百足虫 头足类动物+水=章鱼 树+昆虫=竹节虫 土+啮齿动物=老鼠 土+浮游生物=节肢动物 真菌+昆虫=苍蝇 花+毛虫=茧 节肢动物+水=虾 土+昆虫=蚂蚁

炼金术士

《炼金术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生词等基础知识。 2、了解小说主题与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能力方法: 1、理解小说的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2、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情感意志: 1、培养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2、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归纳小说的故事情节。 2、归纳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 1、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2、寓言、象征的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教具】PPT课件。 一、导入 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在树下睡觉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人衔着金币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一个叫伊斯法汗的地方,于是他立即踏上旅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却被警察错抓,他讲述了整个来龙去脉后,队长哈哈大笑,也对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波斯一户人家后院的树下,有一眼喷泉,喷泉下埋着宝藏。说罢,释放了那个人。那个人回到家中,果然在自家后院的喷泉下找到了宝藏。 预习过《炼金术士》的同学或许已经感觉到了,这个故事似乎跟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有某些相似之处。没错,《炼金术士》就是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这个故事。它的作者是巴西当代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保罗﹒戈埃罗。 下面我们先来对作家及其作品做一个了解。 二、作者简介 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知道38岁才开始写书。1987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尼卡决定去死》《十一分钟》等。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将该书推荐为“青少年最佳读物”。法国文化部部长将保罗﹒戈埃罗称为“数百万读者心中的炼金术士”。 下面我们就正式走入小说的世界,看看小说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1、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你一定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了? 明确:主人公——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 小说中也出现了两个相对次要的人物,他们是谁? 明确: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

巫师加强版——炼金术基础介绍

巫师加强版——炼?术基础介绍 T h e Wi t c h e r T h e Wi t c h e r炼?术基础介绍 炼?产品分三?类 第?类:药品(P o t i o n)基本构成为基质(酒精-A l c o h o l)+?种炼?材料,部分药瓶需要?级稀有怪兽的器官,称为变异药品M u t a g e n s,可引起主?G e r a l t的器官变化突变,提升能?. 第?类:油(O i l)基本构成为基质(动物油脂)+?种炼?材料,?于涂抹在剑锋上增加伤害,类似与其它游戏的涂毒概念.游戏内还有其他可以临时提?武器伤害的物品,?如磨??等. 第三类:炸弹(B o m b)基质(??药)+其他材料,这个?般要到第三章以后才能学到制作,有A O E效果 配?的获得 可以通过对话,看书获得,当得到配?卷或者书籍时,右击阅读后配?就会?动记录下来. 炼?元素 T h e Wi t c h e r?炼?基础物质有六种:Vi t r i o l,H y d r a g n u m,R e b i s, A e t h e r,Q u b e r i t h,Ve r m i l l o n.各种草药和怪物器官??都包含着基本物质. 炼?材料中同时也有可能包含这另外三种添加元素:A l b e d o,N i g r e d o, R u b e d o.,如果?来制造的材料都包含着同?种添加物质,那么炼?产品除了有基本效果外还有额外的添加奖励. A l e d o P o t i o n s-减毒效果N i g r e d o P o t i o n s-增强?体和精神? R u b e d o p o t i o n s-除了基础效果外,还有增加?命?回复的作?. 配?实际上是基质+元素+元素...组成的,具体如何选择包含这种元素的材料可以??拿主意. 药品的制作和实验 ?先进?冥想状态(M e d i t a t i o n),点击右上交的药品图?,就可进?炼?界?,有材料齐全可以制作的会在左??录???亮显?.没有配?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进?试验制作. 药品负作? 是药三分毒,虽然说我们的Wi t c h e r是职业嗑药的,可以嗑多了也会中毒.要?分??中毒状态,?平?减?常之危险.当出现中毒状态,屏幕上会有红点四处闪现,同时?跳声响起.这是要马上休息冥想,或者吃W h i t e H o n e y P o t i o解毒或者在P l a c e o f P o w e r进?净化.这时候强?战??常危险,攻击迟缓命中下降,同时这是继续吃药的话,中毒更深,基本是不堪?击了.

Alchemy炼金术攻略380种

alchemy最全380种攻略 1.1UP(加命蘑菇)=life(生活)+mushroom (蘑菇) 2.air(空气) 3.airplane(飞机)=bird(鸟)+metal(金属) 4.Albert Einstein(爱因斯坦)=energy(能源)+scientist(科学家) 5.alcohol(酒)=fire(火)+water(水) 6.alcoholic(酒精)=alcohol(酒)+man(人类) 7.algae(藻类)=life(生活)+water(水) 8.alien(外星人)=life(生活)+star(明星) 9.aluminium(铝)=airplane(飞机)+metal(金属) 10.ambulance(救护车)=car(汽车)+hospital(医院) 11.arable(耕地)=earth(土)+tool(工具) 12.arms(武器)=metal(金属)+tool(工具) 13.ash(灰)=air(空气)+earth(土) 14.ashtray(烟灰缸)=ash(灰)+glass(玻璃) 15.assassin(刺客)=man(人类)+poisoned weapon(有毒武器) 16.Australia(澳大利亚)=country(国家)+Kangaroo(袋鼠) 17.avian flu(禽流感)=bird(鸟)+flu(流感) 18.baby(婴儿)=**(性别)+woman(女人) 19.bacon(熏肉)=fire(火)+pig(猪) 20.bacteria(菌)=life(生活)+swamp(沼泽) 21.bar(酒吧)=beer(啤酒)+brick house(砖房) 22.barbecue(烧烤)=fire(火)+meat(肉类) 23.bat(蝙蝠)=bird(鸟)+vampire(吸血鬼) 24.Batman(勤务兵)=bat(蝙蝠)+man(人类) 25.beach(海滩)=sand(沙)+water(水) 26.bear(熊)=beast(兽)+forest(林木) 27.beast(兽)=earth(土)+lizard(蜥蜴) 28.beaver(海狸)=beast(兽)+dam(母兽) 29.bee(蜜蜂)=beetle(甲虫)+flower(花) 30.beer(啤酒)=alcohol(酒)+wheat(小麦) 31.beetle(甲虫)=earth(土)+worm(蠕虫) 32.beetroot(萝卜)=seed(种子)+sugar(糖) 33.Belarus(白俄罗斯)=country(国家)+tractor(拖拉机) 34.berry(浆果)=fruit(水果)+grass(草) 35.bicycle(自行车)=wheel(轮)+wheel(轮) 36.bird(鸟)=air(空气)+egg(鸡蛋) 37.bitumen(沥青)=kerogen(油母页岩)+pressure(压力) 38.blood(血)=dinosaur(恐龙)+man(人类) 39.boat(船)=water(水)+wood(木) 40.boiler(锅炉)=metal(金属)+steam(蒸汽) 41.book(书)=feather(羽毛)+paper(纸) 42.borscht(罗宋汤)=beetroot(萝卜)+fire(火) 43.Bow(弓)=arms(武器)+Robin Hood(罗宾逊)

炼金术士教案

《炼金术士》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2、体会小说所含的哲理。 3、了解小说主题与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4、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教学重点:归纳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寓言、象征的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在树下睡觉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人衔着金币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一个叫伊斯法汗的地方,于是他立即踏上旅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却被警察错抓,他讲述了整个来龙去脉后,队长哈哈大笑,也对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波斯一户人家后院的树下,有一眼喷泉,喷泉下埋着宝藏。说罢,释放了那个人。那个人回到家中,果然在自家后院的喷泉下找到了宝藏。 预习过《炼金术士》的同学或许已经感觉到了,这个故事似乎跟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有某些相似之处。没错,《炼金术士》就是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这个故事。它的作者是巴西当代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保罗﹒戈埃罗。 下面我们先来对作家及其作品做一个了解。 二、作者简介 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知道38岁才开始写书。 1987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尼卡决定去死》《十一分钟》等。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美国图书馆协会将该书推荐为“青少

炼金术士

炼金术士 [巴西]保罗〃戈埃罗 【三维目标】 一、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领悟作品通过象征手法来揭示主题的寓言特征。 二、理解小说的主题,学习小说运用明暗交织的手法来层层推进主题的方法。 三、理解文中深邃的语言,学习主人公为实现梦想努力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说主题及揭示主题的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建议】 扣住本单元“主题”这一教学目标,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明晰小说的主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充分体会课文主题多棱镜的作用,同时在教学中通过侧重分析故事来剖析主题。

【课前准备】 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本文篇幅长等因素,为了避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因此全文阅读放在课前完成。 词语积累。 帐篷名副其实书籍荒谬 嫉(ji)妒洞穴(xue)袒露企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目标。 本单元共有两篇课文。通过《丹柯》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小说通过丹柯这个人物所表现的勇于实践、敢于献身的精神,小说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来表现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侧重用事件来表现主题的小说——《炼金术士》。(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介绍作者及整部作品的主要内容。 保罗·戈埃罗1947年出生于巴西里约热风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虽然母亲告诉他在巴西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但他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38岁时开始写书。1987年,发表了成名作,充满深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随后又陆续出息了《炼金术士》《笼头》《主神的使女》《我坐在彼德拉河畔

哭泣》等作品。保罗·戈埃罗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他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韵味的哲理。《炼金术士》又译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个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故事讲述了西班牙一个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梦见他能够在动脉金字塔旁找到一笔财宝。于是他跨海来到非洲,只身穿越茫茫无际的撒哈拉沙漠,一路上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和诱惑:他曾经因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财而心灰意冷,曾经因在水晶店里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而面临事业小成的诱惑,曾经为一个沙漠的姑娘法蒂玛而在爱情与梦想间挣扎……最终他来到了金字塔下,结果一无所获。但是领悟到了财宝埋藏的地方,于是他返回了故乡,在一座废弃教学的一棵桑树下找到了一箱子财宝。课文节选了主人公圣地亚哥踏上寻梦之旅之前和抵达梦想发生地、洞悉财宝藏身之处两个段落。 三、整体阅读课文,把握课文情节内容。 概括课文内容。对于中长篇小说的阅读,从整体上关照小说可以说是获取小说主旨、把握作品重点的一把钥匙。请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之上,两次精读课文,要求概括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西方炼金术理论的主要内容

西方炼金术理论的主要内容 (1)西方炼金术的宇宙观 在上或在外者,即大宇宙(神、自然和整个地球);在下或在内者,即小宇宙(人类的灵魂火或心灵)。无论是大宇宙的神、自然、地球、人类及心灵,内外、上下相应表现的是一个统一 和谐的宇宙。基于这种思想,在西方炼金术中,七大星体(太 阳、月亮、金星、火星、木星、水星和土星)就与七大金属(金、银、铜、铁、锡、汞和铅)乃至人体七大器官(心脏、大闹、 肾、胃、肝、肺和脾)对应起来。 宇宙是有规则的,宇宙中的大小物质都有相同的特点。小宇宙如同大宇宙的复制品,再现大宇宙的结构。由此推及,炼 金术士用烧瓶和坩埚进行实验时,各种物质在其中发生反应的 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小小的仪器装置中。烧瓶和坩埚构成一个 小宇宙,与大宇宙相通,其中发生的变化依照大宇宙中天地万 物的共同生成机理和法则。因此,炼金术不仅能炼成黄金,还 能改变宇宙,使其更趋完美。 (2)西方炼金术的物质观 炼金术有一个不变的前提“宇宙所有存在皆是由某种唯一的物质所构成”,即在各种自然现象和万物中,有一种唯一 的重要的生命起因在起作用,它通过动物、植物和矿物等各 种形式体现出来。这种唯一的物质就是“第一原质”物。基 于这一前提,宇宙中的物质,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矿物,

无论是人类还是天体,都是第一原质的变形。这显然是炼金术坚持认为贱金属可以变成贵金属的理论依据。 西方炼金术物质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四大元素” 理 论。这一理论的起源是约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成的四“根”学说,认为世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土、水、火、气构成,这四根自己不能变化,必须有外界因素促使其运动变化,这个外界因素就是爱和憎。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从而生成万物。到了4世纪,亚里士多德将四根学说进一步发展为四大元素理论。他认为,四大元素土、水、火、气的每一种都是由第一原质和四种性质湿、干、热、冷中的两种叠加而成的,只要改变其中的叠加性质,就能实现四种元素之间的转换,进而达到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变四种元素之间的转变规律如下: —冷+热 →→ ∣ -湿+干 ↑ ↓ —干+湿 —热+冷 ←← 西方炼金术物质观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第五元素概念。它被认为是宇宙中第一原质和四大元素之外的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物质,是推动宇宙空间天体进行运动的力量。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第一原质和四大元素之间的中性元素,其本质更为尊贵。 土(第一原质+冷+干) 火(第一原质+热+干) 水(第一原质+冷+湿) 气(第一原质+热+湿)

归纳西方炼金术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纳西方炼金术理论的主要内容 无论炼金术的起源如何难以考证,西方的炼金术文化吸收了古希腊和古埃及文明成分却是毋庸置疑的。其后伴随着炼金术活动中心的迁移,其思想也不断融入新的内容,也正是这样一种原因,不仅早期的炼金术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理论,直到最后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西方炼金术的宇宙观 炼金术的理论与宇宙万物的概念紧密相关,炼金术的这段格言表明了其整个宇宙观:在上或在外者,即大宇宙;在下或在内者,即小宇宙;无论是大宇宙的神、自然、地球、人类及心灵,内外、上下相应表现的是一个统一和的宇宙。 宇宙是有规则的,宇宙中的大小物质都有相同的特点。小宇宙如同大宇宙的复制品,再现大宇宙的结构。由此推及,炼金术士用烧瓶和坩埚进行实验时,各种物质在其中发生反应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小小的仪器装置中。烧瓶和坩埚构成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相通,其中发生的变化依照大宇宙中天地万物的共同生成机理和法则。因此炼金术不仅能炼成黄金,还能改变宇宙,使其更趋完美。 西方炼金术的物质观 炼金术有一个不变的前提“宇宙所有存在皆是由某种唯一的物质所构成”,即在各种自然现象和万物中,有一种唯一的重要的生命起因在起作用,它通过动物、植物和矿物质等各种形式体现出来。 西方炼金术物质观的另一个中哟内容是“四大元素”理论。这一理论的起源是约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恩多陪多克勒提出的四根学说,认为世上所有物质是由土、水、气构成,这四根自己不能变化,必须有外界因素使其运动变化,这个外界因素就是爱和恨。 西方炼金术的物质观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第五元素概念。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以太,它被认为是宇宙中第一原质和四大元素之外的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物质,是推动宇宙空间天体进行运动的力量。 到了16世纪,帕拉切苏斯在批判传统的四大元素学说的同时,提出了盐、硫磺、汞三要素学说。这一学说认为物质都是由这三种要素组成的。这一学说是这样解释木头燃烧结果的:当木头燃烧时,产生的烟团反映出含有挥发性的汞成分,火焰则反映含有可燃烧的硫磺成分,灰烬则反映含有稳定的盐成分。显然这种学说并没有摆脱传统炼金术理论的樊篱。

轻松读懂炼金术基本金属符号

轻松读懂炼金术基本金属符号 炼金术史上最著名的大师之一尼古拉·勒梅据说在梦中曾经得到天使赠送的一本书,而在梦醒后真的有人送来一本名为《犹太人亚伯拉罕之书》的炼金术书,而且与梦中的完全一致。此后尼古拉用21年时间研究这本神秘的著作。 为何需要这么长时间呢?这是因为,炼金术的语言和我们麻瓜世界使用的普通语言文字不同,有许多复杂的隐喻和符号,除非掌握了打开“魔法语言”的钥匙,不然根本无法看出前后文的联系,也不明白叙述内容,根本无法理解内容。不过,如果掌握了“魔法语言”的钥匙,那么炼金术的奥秘就会展现你面前。要打开新世界的金门,首要的一步就是把麻瓜的常识和概念统统忘掉,因为炼金术的语言根本不是本意:比如“太阳”并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那个太阳,“水银”也不是真的水银,甚至“硫磺”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硫磺。通常来说,当大师们说行星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说: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七大行星——月亮、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围绕着地球旋转——虽然这与我们的常识违背,不过在炼金术的世界里,常识无关紧要。 有一点极其重要:中世纪炼金术士们认知的金属只有7种——金银铜铁锡铅水银,称之为七大金属——虽然他们实际上使用过的金属要比这个多得多,也就是说,当他们说到“铁”

时,其实并不是单单指Fe。 你也不要指望一名炼金术士写下:投入铁粉20g,锡10g,再加入2g铅粉——只有西点师和化学家才会那么做;也不会有诸如这样的公式: 席路德的人类老化方程式:Mortal + O2 + Time ——Oxidation——> Aging + CO2 ······> Death 典型的炼金术士这么写还差不多:“投入9份战神,5份闪电,最后让水神带走一切”。 几乎所有的炼金术士都会用隐晦的神话和比喻来描述他们 的实验,一般情况下他们会用7大行星的名字来比喻7大金属,这也与一周的7天相联系。 金——金是来自太阳的高贵金属,所以用最完美的圆形来表示。有时也会像图中符号一样加个皇冠 银——散发银色光辉的新月 铜——从海洋中诞生的维纳斯的玫瑰。有时铜也用手持镜子符号♀表示 铁——战神玛尔斯的盾与长矛 水银——信使之神墨丘利(即希腊神话中的赫尔墨斯)的手杖锡——自掌握闪电的神朱庇特的标志。当然也有变种 锡有时也是这个符号 铅——苍老而迟钝的农神,头顶着时间沙漏,手里握着弯刀,最后就被简化为这样的符号

炼金术

炼金术神秘主义象征猎奇小说电影中二病 起源古埃及贱金属伪造贵金属铜锌合金黄铜钥匙最大宝藏翠玉录十三箴言前1900 法老赫耳墨斯父亲透特神儿子大祭祀塔特三位一体牛顿 发展古希腊哲学化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论土气水火不同比混合符号炼金实践造假技艺提高浮力定律阿基米德 汉晋炼丹术丹砂硫化汞魏伯阳参同契葛洪抱朴子唐与道教结合 阿拉伯Alchemie拉丁文炼金术正式成为学问扎比尔“世间万物皆来自哪个共同的源头,‘唯一之物’,又都能还原到那‘唯一之物’之中……”“一即是全,全即为一”唯物主义物质分类化学之父 中世纪五位贤者大阿尔伯特第一步是要“消灭特征”,将金属还原回纯粹的硫和汞,然后挖掘金属的潜力,使之重新融合,就得到了新的金属贤者之石但愿我们能得到那块既不能被 火烧毁也不会腐坏的石头吧,然后我们将摆脱所有的恐惧尼古拉斯·弗拉梅尔历史明确记载练成了贤者之石的炼金术师1382汞——银汞——金一夜暴富捐建了14所医院,3所礼拜堂,7所教堂及其墓地哈利·波特 文艺复兴犹太神秘主义卡巴拉生命之树EVA 上帝以生命炼成万物冯·霍恩海姆自恋倾向帕拉塞尔苏斯超越塞尔苏斯塞尔苏斯是一位著名的古罗马医学著作家放弃了亚里士多德主义而去坚决捍卫赫尔墨斯神秘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灵魂是宇宙的本源新体系盐是肉体,硫是灵魂,汞是精神,这三基构成了世间万物玫瑰十字会许多著名的医生和哲学家牛顿最后的贤者我的一生,就是在为证明上帝的存在而工作拉丁文名字IasscusNeuutonus通过一种古老的换音造词法改写为Jeova Sanctus Unus,意为“神选之子” 之所以天体会具有引力这一奇妙的性质,正是因为我们的宇宙正是身处于上帝的巨大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