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变电站投标文件

湛江变电站投标文件
湛江变电站投标文件

编制说明

我公司具有先进的施工机械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在长期的输变电工程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我们将以精良的施工力量、先进的施工机具、完善的质保体系投入本工程。

为搞好500kV南岭海缆终端站新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创优质工程,实现达标投产的目标,本着保证工程质量,按期交付使用,降低工程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的原则,我公司通过认真地考察现场、研究招标文件、借鉴和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500kV南岭海缆终端站是中国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之一,我公司在接到此工程的施工邀请招标通知后,认真阅读了《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海缆终端站工程施工招标书》。根据我们对《施工招标书》的理解,结合我公司多年来积累的施工经验,并严格遵照招标人的要求,精心编制了针对本标工程的施工技术文件,对《施工招标书》中提出的要求给予了全面的响应。如果我公司中标,将信守此《投标技术文件》中的全部条款和承诺,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认真编制更为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其它技术文件用于指导施工。

第一篇土建部分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共由若干个子项目构成,联网方案为:北起广东500kV湛江变电站,经116km的500kV架空线至广东徐闻海缆高抗站,再经过14km 的500kV架空线至广东南岭海缆终端站,在南岭海缆终端站500kV架空线转接成500kV海缆下海,经31km的穿越琼州海峡的500kV海缆,在海南岛澄迈县林诗岛附近登陆上岸至林诗岛海缆终端站,在林诗岛海缆终端站500kV海缆又转接为500kV 架空线,经14km架空线后,到达海南省澄迈县500kV福山变电站(含海缆高抗站)。

海南侧海缆上岸点由于距联网工程联网点-500kV福山变电站仅14km左右,故海南侧的海缆高抗站与福山变电站合并建设。而广东侧由于联网工程联网点-500kV 湛江变电站距海缆上岸点约130km之远,为避免无功补偿容量的长距离流动,故在海缆上岸点的近区建设徐闻海缆高抗站。为了使海缆高抗的补偿较为对称,使海缆的无功潮流更为合理及使海缆工作的效率更高,徐闻海缆高抗站也选在与福山变电站的等距离位置上。

联网工程的海缆两端分别为林诗岛海缆终端站和南岭海缆终端站。海缆在海南侧的海缆终端站站址为林诗岛(即海缆在海南侧的登陆点),在广东侧的海缆终端站站址为南岭(即海缆在广东侧的登陆点)。

1.2.建设规模

根据招标文件可知,南岭海缆终端站建设规模如下:

(1)本期规模及工程进度要求:至徐闻高抗站500kV架空出线1回,至林诗岛海缆终端站500kV海缆出线1回(3相共3根,本期不设备用相);满足初期联网600MW 容量需要,按2009年4月投产考虑

(2)远景规模及工程进度要求:至徐闻高抗站500kV架空出线2回,至林诗岛海缆终端站海缆出线2回(3相共6根,增设1根备用相);满足远景联网规模1200MW 容量需要,目前暂按2015年投产考虑

南岭海缆终端站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1.3.站址概况及条件

1.3.1.站址条件

海南联网工程南岭海缆终端站位于琼州海峡北岸的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南岭村西南方向海岸边的一片干涸的鱼塘内,距离角尾乡约700m,距离海边约100m左右,场地较平坦,自然地面高程在1.5 6.50m(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同)之间,且大部分场地在6.0m以下。

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北距联网工程的南岭海缆高抗站线路距离约14km,北距县级公路约750m,沿县级公路两侧有较密集的村庄和民房分布。站址以西约500m为上寮村,东北方向为南岭村,两村之间的民房已连片东西向带状分布,因此,两站之间的架空线走廊和南岭海缆终端站的进站道路需拆迁部分民房。

根据本地水文气象资料显示,1986年由8616号强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位为6.04m,风浪爬高达8.4m。根据收集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风暴潮对站址潮位影响较大,南岭终端站站址处100年一遇的最高潮位约为6.14m。

为保证终端站站区设备不受潮汐和风浪的影响,根据《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的相关规定,终端站场地应满足100年一遇的最高潮位,2%

风浪爬高和0.5m安全超高要求。

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现场情况见下照片:

南岭终端站海底电缆登陆点

南岭终端站站址

1.3.

2.海缆路由及架空线走廊条件

广东侧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位于广东省徐闻县角尾乡。广东徐闻半岛角尾乡最南端灯楼角一带已规划为角尾旅游区,旅游区北边紧靠许家寮村有军事设施,半岛西边规划为珊瑚礁保护区,东边规划为红树林保护区。为避开军事设施,海底电缆登陆点东移至许家僚村和南岭村之间的海岸。这样登陆点位置避开了部队的军事设施、也避开了西边现有的养虾池和规划的珊瑚礁保护区,对东边的红树林保护区的规划也没有大的影响。

根据考察组出国考察了解的情况,国外有将海底电缆海缆终端站放在海边的工程实例,考虑到海潮和台风的影响,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将海缆终端站抬高到最高潮位以上、基础加固等。因此,本工程根据考察组意见及站址评审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将广东侧南岭海缆终端站布置在海边以节约海缆投资。

广东侧南岭海缆终端站具体位置为:角尾乡南岭村西南方向,在上寮村与南岭村之间,距角尾乡约800m,距南岭村约400m、东距海边0m等高线100m,西北距高抗站约300m。拟登陆处海岸为沙滩,登陆后的陆地为废弃多年现已成为荒地的养虾池及起伏的砂丘,自然标高1.5 6.5m,地形开阔,站址内为海岸堆积地貌,未见不良地质现象,没有开采价值的矿产及文物分布,可以布置海底电缆海缆终端站。

由于废弃的养虾池地势较低,站址附近实测最高潮位约为6.04m,13%大波的最大值为1.38m(SSW向)。终端站场地应满足100年一遇的最高潮位,2%风浪爬高和

0.5m安全超高要求。

南岭海缆终端站与南岭海缆高抗站之间考虑用架空线连接,海缆终端站向西北向出架空线,终端塔出线不困难,但海缆终端站出线与海缆高抗站之间在终端站侧民房较多,完全避让有困难,需在施工设计阶段优化设计、尽量减少房屋拆迁量。

1.3.3.工程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概况

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南端。所在区域在大地构造上位于粤桂隆起与桂粤褶皱交界处南端,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较复杂,本区历经加里东构造阶段、印支构造阶段、燕山构造阶段和喜马拉雅构造阶段。

喜马拉雅运动是本区最近的构造运动,它最终造就了本区的构造形态。喜马拉雅运动可分为两幕,发生在早、晚第三纪之间及晚第三纪末;它以断裂活动为主,褶皱作用不强烈,岩浆活动以大模的基性岩浆间歇性喷溢为特征。站址处于较稳定的雷琼断陷盆地,站址区及附近数十公里内未见大的断裂通过,区域稳定。

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无压矿情况,也没有可开采价值的矿产分布。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未见不良地质现象。

(2)地震

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区第三纪以来,地壳运动以持续上升为主,第四纪时本区间歇性上升,新构造运动以断块差异升降、火山活动及活动性断裂为主要特征。根据地震部门相关资料,由历年来不完全记载,站址区远离历史发生的中强震震中,本区地震主要是受邻区地震影响。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南岭站址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南岭站址压的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20g。又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南岭站址区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3)地形地貌

南岭海缆终端站处于海边,为海岸堆积地貌,现为起伏的砂丘、林地、菜地。地面标高2.5 6.5米,地形稍有起伏。

(4)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能

根据本次勘探钻孔揭露,站址区内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积风积层

(Q4m+eol)、海相沉积层(Q4m)及第四系残坡积(Q4el+sl),下伏基岩为第四系更新统

(Qp)玄武岩。

现由上至下将地层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①中砂(Q4m+eol):灰黄色,稍湿,松散,含少量白色云母片;含贝壳及贝壳碎片。松散,稍湿。分布广泛。层厚0.9~4.7米。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Q4el+sl):灰黑色,含多量珊瑚礁、粉细砂,含贝壳,很湿,流塑状态。分布广泛。层厚1.4~3.1米。

③粉质粘土(Qel+sl):以褐黄色为主,次为灰褐色、灰绿色。含多量中粗砂、母岩风化碎块,锰质渲染。稍湿,可塑状态。分布广泛。层厚1.4~6.8米。

④玄武岩(Qp):灰黑色,中等风化。斑状结构,气孔杏仁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本次钻探未予揭穿,分布广泛。控制性钻孔入岩≥5.0米。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一般值见下表。

各地基岩土层工程特性指标推荐值表

①层为中砂,平均标贯击数8击,密实度为松散;力学强度较差,厚度不均,最薄处0.9米。不宜作重要建(构)物的基础持力层。

②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态;主要是在静水或缓慢流水作用堆积而成。物理状态差,力学强度很低,属高压缩性地基土。建筑性能差,不宜作天然地基。

③层粉质粘土,平均标贯击数7击,可塑状态。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④下伏基岩埋深,物理力学性能好,为较好的基础持力层。

根据地质调查和钻孔标贯资料,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①层中砂初判为不液化。

由于③层可塑状态粉质粘土的顶面起伏较大,其上部土层软弱并有淤泥层;其

下为下伏基岩,无软弱层。可选择此层为深基持力层。

由于④层埋深较大,为5.3-12.3米,其顶板有一定起伏。该层物理力学性能较好,为较好的桩基持力层。

(5)岩土工程条件评价

综上所述,站址区地层出露的地层较有规律,上部为松散的砂和淤泥,力学性能差,其厚度为2.7~7.3米。底面标高为-1.55米至0.64米。该两层都不宜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而下部的③层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可作为一般轻型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但有一定的埋深,且其上部松散的砂和淤泥,施工时难以开挖,基坑支护困难。

根据地层分布情况及各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能综合分析,建议对于荷载较重的建(构)筑物,可采用下伏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对于荷载较轻的建(构)筑物,则可采用基础处理措施,如水泥土搅拌桩、石灰桩等复合地基,以提高①、②层的强度,也可直接采用下部的基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6)地下水

根据勘探钻孔报告知,南岭站址内存在地下水,勘探期间水位埋深0.4~3.1米,地下水为孔隙潜水,赋存于①层砂层、②层淤泥;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工程地质剖面图中标注的水位为勘探期间稳定水位。地下水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其排泄方式主要为大气蒸发及侧面径流,与海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根据水质分析成果,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7)场地土类型和建筑物场地类别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南岭站址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物场地类别为II类。

(8)土的腐蚀性

根据土质分析成果,场地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无腐蚀性。

1.3.4.水文与气象条件

南岭海缆终端站站址区域内为废弃的养虾塘,地形较低(2.3~4.9m),须考虑潮水和波浪的影响,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将养殖池四周的围堤铲除(围堤具有一定的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