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52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52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52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 中国的开发区数量众多,区域分布不平衡,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本文对开发区的区域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开发区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经济区域开发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GDP总量的不同,同时各区域地理位置本身也对开发区分布存在影响。

[关键词]开发区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地区生产总值

一、引言

开发区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批准, 在特定规划区内特别划定区段, 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围绕特定产业和经济发展目标, 集中规划建设的各种类型的特殊区域。中国开发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开发区数量大大增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目前经过审核的国家级开发区有222家,其中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其他类型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有1346家。但是,各地区开发区数量有多有少,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很不平衡。

中国开发区在一片争议声中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起步阶段(1984-1990)、扩张阶段(1990年代前半期)、规范整顿阶段(1993年至今)(庄美燕,2006;郑静,1999),到目前为止,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量基本稳定,开发区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同时我国开发区区域分布差异也非常明显,研究区域经济状况与开发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无疑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开发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以往有关开发区区域分布的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区域为分析单位,对不同区域的开发区数量进行描述研究(郑静,1999;郑静,薛德声,朱竑,2000),没有以省份为分析单位,深入分析开发区分布情况以及分布不平衡的深层原因。本文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分析单位,研究了经济地理区域、地方经济总量以及开发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建立开发区的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晚于经济特区,是在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是一种实践行为,因而国内关于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来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管理理论却为经济开发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等区域带动理论(丁福浩,2004)。

(一)“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 Perroux)于1955年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是用以解释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理论中最强的一支。“增长极”理论强调投资在推动性产业(极)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业相联系的产业而导致全面的经济增长。推动性产业所诱导的增长发源于推动性产业所在的地理中心,这种地理中心称为增长极。其基本含义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潘亚宁,2007)。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开发区的首要职能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朱华

友,2004),它导致集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活动的集中,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它营造了舒适的生活、工作、创业环境,从而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纷至沓来,实现了创新资源的高度集中。当然,增长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或者人为创造的,它必须以其所在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为依托。

(二)核心-边缘扩散理论

核心-边缘扩散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于1966年提出的,他将一定空间地域分为“核心区”(Core Regions)和“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s),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通过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实现的。

核心区集聚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或支配边缘区,谋求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最大化边际效益,对有限资源要素重新进行空间配置。弗里德曼还认为,核心区之所以能对边缘区施加影响,除了核心区的原有创新活动比较活跃,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外,边缘区还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

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开发区是在与母体城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形成的。开发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城市发展及其空间分布具有阶段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初期和中期,大工业的发展必将导致农业人口向城市地区的大规模转移。同时,由于协作、聚集和规模效益的存在及其强大的推动力,生产要素的集中随之带来城市人口的增加和高度密集,这种集聚的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这时,一批批小城市不断成长为中等城市,不少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大城市又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然而,随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形成,其内在矛盾和各种问题也日益暴露,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需要形成以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为中心的新城市群体。这些城市群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分布均衡,其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和网络化基础。世界上很多开发区、科技园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的开发区有很多都是政府主导建立起来的,但是有些开发区也开始向多功能综合性新城区发展,有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这种现代化多功能城区的雏形(张克俊,2006)。因此,可以说开发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地方经济规模增长和扩张的需要。

(三)开发区理论评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可以用来解释经济技术开发区现象的相关理论有很多,比如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理论、国家竞争力(竞争优势)理论、交易成本(制度创新)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存在的原因,然而从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产生的背景和历史过程来看,“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扩散理论无疑最具有说服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技术开发的设立和发展必须以其所在地区一定的经济基础条件。

国内学者(郑静,薛德声,朱竑,2000)提出国内城市开发区是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客观要求,是国际投资的区位要求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实现条件,城市与开发区的关系体现为:城市奠定了开发区的存在理由,而开发区从属于它所依托的城市并促进城市自身发展。城市是地方经济的主要载体,各地方绝大部分的经济活动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因此,也可以说开发区从属于它所依托的经济区域和省份,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有赖于地方经济实力的提升。

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和区域政策等原因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而根据建立开发区的相关理论,开发区要以所在地区一定的经济基础为条件,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正是导致我国开发区区域分布差异的直接原因。本文接下来通过我国各省份开发区的相关数据资料对这一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

表1 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量分布情况

三、研究方法

地区生产总值(GDP )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本文使用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衡量地方经济总量或经济规模水平。本文收集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到2005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①

,并收集了

《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审核的国家级和各地区省级开发区资料,以此作为研究的数据基础。 本研究中,2001-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经济普查后修订的数据,2004年为经济普

查数据,2005年为按经济普查口径统计的年报

数据,所有的GDP 绝对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

由于各地区GDP 绝对数各年之间高度相关(最

小的Pearson 相关系数r=0.995,p<0.001),

因此各地区各年度GDP 只取一个年度的数据,

以2005年的GDP 数据作为地方经济总量的衡量

指标,这样处理并不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

我国开发区数量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统计资料也不完备,而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发展则相对比较成熟,数据可靠性高。本研究的开发数量指分布在全国31个不同省市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量,总共有国家级开发区222

家,省级开发区1346家。国家级开发区按照其

所处的地区对各种类型的开发区进行加总计

算,国家级开发区最多省份是江苏省,有27个,

最少的省份是西藏,只有1个。省级开发区最

多的省份是山东省,有155个,而西藏没有一

个省级开发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总数最多

的省份是山东省,有171个,最少的省份是西

藏,只有1个,开发区总数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占全国省级以上开发区总数的27%,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是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目的是为了验证我国不同经济

地理区域和各省份GDP 对于我国开发区分布情

况的影响。本文按照我国目前区域经济研究的

惯例,将全国不同省份划分为四大经济地理区

域: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海南,共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共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共12各省区市;东北

①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f3847394.html, 和《中国统计年鉴2006》。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和《中国统计年鉴2006》

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

为了便于将不同经济地理区域的影响引入回归方程中,本文引入3个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D1、D2、D3来分别表示中部、西部、东北3个不同的经济区域,东部地区作为基础区域。本文采用分步引入自变量的分步回归方法来研究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

2005年各地方GDP(单位:百亿元)、国家级开发区数量、省级开发区数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及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从相关系数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地方GDP总量、国家级开发区数量、省级开发区数量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显著性p<0.05)。接下来本文应用回归分析对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表2 研究变量描述统计和Pearson相关系数表

平均值标准差 1 2 3 4 5

1 2005年GDP总量63.803 54.515

2 国家级开发区数量7.161 6.704 0.818**

3 省级开发区数量43.419 36.775 0.704**0.561**

4 中部D1 0.194 0.402 -0.016 -0.272 0.270

5 西部D2 0.387 0.495 -0.532**-0.401*-0.511**-0.389*

6 东北D3 0.09

7 0.301 -0.041 0.042 -0.073 -0.160 -0.260

注:数量N = 31;*p<0.05; **p<0.01

表3 开发区数量OLS回归

*p<0.1; **p<0.05; ***p<0.01; ****p<0.001

ΔF和ΔR2指模型1到模型2的变化量

首先,以各省份所处的经济区域为自变量,地方GDP总量作为因变量,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GDP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好(R2=0.414),回归方程也非常显著(F显著性p<0.01)。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GDP总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西部省份平均比东部省份低8201.4亿元(显著性p<0.001),中部

和东北与东部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该结果证实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区域位置差异是不同省份经济总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然后,以各省份所处的经济区域为自变量,各省份国家级开发区数量为因变量,进行OLS 回归,从表3可以看出,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回归模型1拟合较好(R2=0.421,F显著性p<0.01),而且中西部与东部相比国家级开发区数量明显偏少(回归系数B的显著性p<0.01),平均要少将近10个。此结果说明地区所处的不同地理区域对国家级开发区分布造成了显著影响。

最后,在国家级开发区回归模型中加入自变量GDP后,模型的拟合程度明显提高(R2=0.745, ΔR2=0.323, ΔF=32.947, p<0.001),说明地区经济总量GDP对国家级开发区的分布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地区经济总量和地理区域位置可以解释各省份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大约四分之三的变异量。在模型2中,中部D1的回归系数B=-5.228, p<0.05,可见在考虑了各地GDP的差异之后,中部平均比东部仍然要少5.2个国家级开发区,而西部和东北与东部的差异则都不明显。比较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回归模型1和模型2,可以看出在控制GDP的影响之后,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有显著提高,而且地理位置对开发区数量的影响也明显降低,西部和东北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不再显著。这证实了国家级开发区地域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经由GDP的地域差异造成的,在这里GDP对开发区的地域分布差异起到了中介作用。

与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回归模型类似,省级开发区数量对地理区域回归模型1的拟合程度也较好(R2=0.307, F显著性p<0.05),西部D2的回归系数B=-41.663, p<0.01,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省级开发区数量明显偏少。但是,在加入GDP这个自变量之后,模型的拟合程度明显提高(R2=0.576, ΔR2=0.270, ΔF=16.536, p<0.001),GDP对省级开发区数量具有显著影响。对比省级开发区数量回归模型1和模型2,可以看出在控制了GDP的影响之后,地域变量的回归系数变得都不显著,由此可见,省级开发区地域分布的差异主要也是经由GDP 的地域差异造成的,这里GDP也起到了中介作用。

尽管省级开发区回归模型2在控制了GDP的影响之后,省级开发区的地域分布差异不再明显(区域虚拟变量D1、D2、D3的回归系数都不显著),但是中部D1的回归系数(B=23.43,p=0.114)几乎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在控制了GDP的影响之后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省级开发区数量仍然偏多。

五、讨论

中国开发区经历了起步、扩张发展、分异、成熟等阶段(郑静,薛德声,朱竑,2000),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开发区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趋于合理。从实证结果来看,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在各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控制了GDP的显著影响之后,开发区在全国各区域的分布趋于平衡。我国开发区数量区域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地GDP 差异造成的,但是区域位置的差异也是开发区分布差异的原因之一。

在控制了GDP的影响之后,中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数量明显偏少(B=-5.228, p<0.05),平均少5.2个,这可能与本研究中国家级开发区所包含的范围有关,国家级开发区中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我国的边境省份,中部省份这类国家级开发区很少,从而使得中部省份的国家级开发区数量与东部相比明显偏少,而西部和东北与东部地区的差别则不明显。

在控制了GDP的影响之后,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各省市的省级开发区数量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我国省级开发区数量主要是由各省份GDP的差异造成的,地区地理位置差异的影响并不明显。然而,中部(B=23.43,p=0.114)与东部的差异尽管不是非常显著,但是中部地区省份省级开发区的数量还是偏多,在控制了GDP的影响之后,平均要比东部多23.43个。

总体而言,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了建立经济开发区的理论基础:“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扩散理论,开发区作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需要以其所依托地区较强的经济实力为

基础,开发区与它所依托的地区、省份和核心城市相互作用,形成核心-边缘扩散结构,共同推动地区经济创新和发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发区区域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地理区域差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以增长极理论和核心-边缘扩散理论为基础,使用其他研究变量、通过其他的数据资料来进一步分析开发区的成因和区域分布差异。当然关于开发区的成因和区域分布等问题,有很多的理论可以解释,相应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就会有所不同,结论可能也会有所差异,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关注建立开发区的其他理论和其他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庄美燕. 经济开发区:究竟何去何从[J]. 中国社会导刊,2006,34期:38-39

[2]郑静. 城市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兼论广州开发区现状及其持续发展策略[J]. 城市发展

研究,1999,1:25-30

[3]郑静,薛德声,朱竑. 论城市开发区的发展:历史进程、理论背景及生命周期[J]. 世界地

理研究,2000,9(2):79-86

[4]丁福浩.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模式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5]潘亚宁. 关于开发区设立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 山东纺织经济,2007,(1):78-80

[6]朱华友. 开发区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以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04,(5)

[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编辑部. 中国统计年鉴2006[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8]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外资金利用司. 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M]. 北京:中

国计划出版社,2007

[9]张克俊. 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比较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06,(3):22-26

Analysis 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Liu Xianwe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The number of China’s development zones is very large, the distribution is in imbal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s are also very distinct. This article implement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zon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zon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economic regions and the main cause of this distribution imbalance is the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GDP,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t regions is also an influence factor.

Key Words: development zones,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fluence factors, GDP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 一、纸的发明 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______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______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_______的倾向。 答案: 一、1.竹木简牍 2.蔡伦 3.阿拉伯人 4.信息 二、1.(1)司南(2)指南针 2.欧洲 3.方向测定

中国建筑史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史》测试答案 (第三章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天然穴居,巢居 2、抬梁,穿斗,干阑,井干 3、廊庑式,合院式 二、识图(每题5分,共15分) 1、窑洞 2、福建客家土楼 3、阿以旺 三、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坞堡:古代防御性建筑。东汉时期阶级矛盾激化,战事连绵,民族之争、家族仇杀等事情经常发生,一些地主豪强纷纷建起高大的防护城墙。“坞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建筑形式盛行于汉末、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的西北地区分布较广,如出土的甘肃张掖的陶楼和武威东汉陶楼,代表了“坞堡”的结构特点。“坞堡"由坞门和堡墙组成,坞门为坞壁阙形式,现存西北地区的唐以前的墓葬壁画中,保存有丰富的“坞堡”形象资料。汉代竹简最早出现“坞"字,《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注解:坞,构筑在村落外围作为屏障的土堡,实际就是用以屯兵防御的城堡。 2、北京四合院是由大门、影壁、屏门、倒座房、垂花门、正房、耳房、厢房、裙房、廊子、围墙等单体,依照一定的主轴线,围成院落组成的。其组成原则:依一条主轴线(多数南北走向),把正房放在主轴线的适当位置,在正房前留出院子的宽度,左右对称的布置相互对面的东西厢房。在两边厢房的南侧建一堵墙。墙的中点,也就是中轴线上开一座二门,有的做成垂花门。这样就组成了四合院的主院。沿胡同设大门及倒座房,组合四合院的第一进院。在正房后面布置一排房子叫后罩房。倒座房和后罩房是四合院的前后边界线。视基地的大小,也可建一个以厅为主的院落。大的四合院附有裙房、跨院,甚至可以有几条轴线并列。 3、福建土楼:由于聚居而形成的形体巨大的群体住宅。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三百余间。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中间建堂,供族人进行公共活动。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坚实雄伟。 4、为封闭庭院式住宅,规模不大,布局紧凑,装饰华美,用材精良;主要是方形或矩形的四合院、三合院,大多为二楼。正房朝南面宽三间,楼下明间客厅,次间主房;楼上明间祖堂,次间住人。外观简朴,白色高墙。柱子做成梭形,梁架用彻上露明造,构件均用雕花装饰;外用封火山墙,装修入口正门。歙县西溪南乡吴息之宅;唐模乡方文泰宅都是如此。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我国重点开发区管理模式优化探究 【第一章】我国经济开发区管理机制探析绪论 【2.1】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2】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概述 【第三章】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现行管理制度分析 【第四章】创新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系的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国家级开发区管理形式创新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我国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历程及现行管理体制概况 本章通过理清国家级开发区的定义和主要特点,梳理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概述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现有管理体制模式,分析国内部分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特点,为论文研究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的创新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第一节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一、国家级开发区及其特点

国家级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批准的在城市特定区域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⑤这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开发区域,最能全面的反映国家级开发区的特征和内涵,因此本文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研究均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对象。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我国经济特区取得成功后、建立起来的新型的专业化特定经济发展区域。1984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的重大决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初从14 个沿海城市起步,之后向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或中心城市拓展。截至2014 年底,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全国设立了215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集聚平台、是我国经济开放的窗口和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国家级开发区通过划定小块的区域,集中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营造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环境。开发区建立的初衷是不仅要创造一个吸收外资、加速经济发展的“小环境”,而且要建立引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开篇语: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就像一本打开的书,从中你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抱负。而当一个建筑历经沧桑保留到现在时,那么它也超越了它的实用性,成为了一件艺术品。关于建筑正如现在这幅PPT上的三句话,建筑是音乐,是史书,蕴含着人文思想。 在古代,没有大型的建筑机械,没有钢筋混凝土,所有的大型建筑全靠人力来完成,可我们的老祖宗还是给我们留下了长城,留下了故宫,留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留下了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艳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因为全凭劳动人民的双手来创造这些奇迹,所以,大型建筑的修建与一个王朝的富强程度息息相关。 而我国的古代建筑发展有三次大的高潮,分别在我国古代最为强盛的三个时期:秦汉,隋唐与明清时期。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下面,请大家随着历史时间的顺序来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首先呢是原始住居与建筑的雏形的形成,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国原始人就知道找寻山洞来躲避风吹雨淋,到了新石器时代,古人已经开始自己建造简陋的房屋,并发展成为原始部落。在我国古代,就有“有巢氏”教人们用木材来搭建房屋,躲避野兽,有巢氏也因此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有巢氏的传说也反映出古人从山洞居住到建造房屋的阶段。在此期间,古人就已经知道使用榫桙结构(比如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古人的政治,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建筑文化也随之取得进步,大的城市也开始了营建,夯土技术也被广泛的运用,比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还有许多王城和都城,这些城市的规模庞大,以国王的宫室为中心,并且屋顶开始使用陶瓦,使用彩绘,这些表示古代建筑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呢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开拓阶段。李白有句诗是:“秦王扫六合,虎气何雄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强盛,动用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来修建长城,宫殿,陵墓,一个工程差不多就得几十万人劳动几十年,而这些工程中的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大家都很熟悉,而阿房宫大家只从高中时的《阿房宫赋》中了解过它的雄伟壮丽,“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是杜牧对它文学化的描写。传说,秦王嬴政小时候在爱上一个女子,名阿房,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国人。阿房为了不让嬴政为难,上吊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宫。阿房宫也确实是足够的庞大,它的一个前殿就相当于整个故宫三分之二的面积,史书上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足足烧了三个月!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也不过烧了三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到了汉代,经过文景之治后的大汉王朝,国力强盛,又开始了大规模营造建筑的时期,并且屋顶形式多样化,这一阶段呢中国的建筑体系已基本形成,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人们初步掌握了夯土和烧制砖瓦的技术、木构架结构渐趋成熟、斗拱在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屋顶的形式多样化,拱券式结构有了发展。这个时期的建筑遗址主要有宫殿、陵墓、驰道、长城。 第三个阶段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战争比较频繁,经济实力不足,都城与宫殿的建筑明显不能和秦汉时期相比,但是在这一阶段佛教发展迅速,于是佛教建筑开始被广泛修建。中国古代建筑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式的佛教建筑艺术。我国古代建筑进入了对外来文化的摄取期。巨大的寺、塔和石窟成为这时的主体建筑类型。 第四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时上的兴盛时期。也是第二个高潮期,这一时期的建筑继承了前代成就,又吸收了外来影响,加上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向了成熟阶段。比如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还有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禅寺等。这时的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朝廷也制定了营缮的法令,并且有专

中国科技发展史

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文章 1."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 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 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 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2.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作用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精辟的论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江泽民还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特别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用这些精神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追

中国开发区30年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思路

中国开发区30年发展成就及未来发展思路 [摘要]中国开发区是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后兴办的特殊经济开发区域。基于开发功能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开发区。近30年来开发区在投资环境、经济总量、效益水平、改革开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新时期开发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开发区如何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有必要在开发区功能整合、目标优化、体制改革、资源集约、绩效评价、动态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突破。 中国开发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近30年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梳理开发区的历程、成就、经验,展望新时期开发区发展形势与思路,对于开发区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开放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那里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四个经济特区充分利用比邻香港、澳门、台湾的优势,大胆吸收境外资金、技术进区投资,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形势较好。1984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特区等地之后,明确指出:“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于1984年5月正式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为使这些城市尽快形成较为配套的基础设施,创造对外资有较强吸引力的“小环境”,推进这些城市的经济技术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这些城市“有些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某些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由此,在这些沿海港口城市首批兴办了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近30年来,我国已批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54个。 随后,为了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1988年我国批准兴办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至今国家已批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个。1990年,为了发展国际贸易,中央政府批准在沿海港口城市划出特定区域兴办15个保税区。1992年为了推动中国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双边经济合作,在我国部分边境地区兴办了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了促进出口加工业的上规模上层次,国家从2000年开始陆续批建了58个出口加工区。这些开发区是中央政府批准兴建的,称为国家级开发区,至2006年底共有223个国家级开发区。另外从1992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陆续批设了数量众多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称为省级开发区,这些省级开发区构成中国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06年底,中国的省级开发区达到1345个。从2007年开始,中国开始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兴办开发区----境外经贸合作区(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rea ),至今已批准19个,旨在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海外投资,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 每种形式的开发区都进行着不同目标和功能的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旨在推动经济技术的综合开发,科技园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保税区旨在推动国际货物流转,边境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1955年,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非凡等,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沙眼病毒病原学假说予以证实。 * 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 * 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该粒子是带奇异数的荷电重子的反粒子。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5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1966年,我国第一颗地对地核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72年,在水稻育种方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为首的科技人员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汝康等,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世界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 * 1980年,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聚片多筹的倍频增强效应,使激光倍频增强效应提高数十倍,为功能材料中利用缺陷开创了新的途径。 * 1981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等,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 * 1985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领导的团队研制成功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和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

* 198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赵忠贤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起始转变温度超过100k的超导体。 * 1993年,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曙光1000是我国第一台实际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并行机。 *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获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类重要功能基因。 * 2003年,清华大学核研院研制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 * 200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提出并牵头组织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是第一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组计划,我国科学家承担了30%以上的研究任务。 * 2006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立和发展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法和用机器求解方程的方法。 * 200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介电材料超晶格的理论体系,将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扩展到介电体。 * 2006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 2008年,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54555152

中国开发区的区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 中国的开发区数量众多,区域分布不平衡,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本文对开发区的区域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开发区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各经济区域开发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GDP总量的不同,同时各区域地理位置本身也对开发区分布存在影响。 [关键词]开发区区域分布影响因素地区生产总值 一、引言 开发区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批准, 在特定规划区内特别划定区段, 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围绕特定产业和经济发展目标, 集中规划建设的各种类型的特殊区域。中国开发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开发区数量大大增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06年版)》,目前经过审核的国家级开发区有222家,其中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其他类型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有1346家。但是,各地区开发区数量有多有少,发展程度有高有低,很不平衡。 中国开发区在一片争议声中其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起步阶段(1984-1990)、扩张阶段(1990年代前半期)、规范整顿阶段(1993年至今)(庄美燕,2006;郑静,1999),到目前为止,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量基本稳定,开发区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同时我国开发区区域分布差异也非常明显,研究区域经济状况与开发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无疑将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开发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以往有关开发区区域分布的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区域为分析单位,对不同区域的开发区数量进行描述研究(郑静,1999;郑静,薛德声,朱竑,2000),没有以省份为分析单位,深入分析开发区分布情况以及分布不平衡的深层原因。本文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分析单位,研究了经济地理区域、地方经济总量以及开发区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建立开发区的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晚于经济特区,是在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索,是一种实践行为,因而国内关于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来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济管理理论却为经济开发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等区域带动理论(丁福浩,2004)。 (一)“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 Perroux)于1955年提出的增长极理论是用以解释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理论中最强的一支。“增长极”理论强调投资在推动性产业(极)中,通过与其有投入产业相联系的产业而导致全面的经济增长。推动性产业所诱导的增长发源于推动性产业所在的地理中心,这种地理中心称为增长极。其基本含义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潘亚宁,2007)。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开发区的首要职能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朱华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影响魏晋南北朝园林发展的因素分析 (16级艺术设计2班陈虹纲) 内容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重要的转折期。在此期间,不但皇家园林继续发展,同时,私家园林也有了发展,寺观园林等新类型出现。园林的本质也有了新变化,开始追求陶冶情操,安顿心灵的精神需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山水特征由此显现,为后期的繁盛和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宗教,经济,技术等。本文着重阐述这一时期影响园林发展的因素,以及这一时期各类园林的特征,整体把握这个园林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深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知。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园林,影响因素,建筑风格,庄园经济。 引言 我国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发展。一方面由于贵族豪门追求奢华生活,以园林为游宴享乐之所;另一方面,士大夫玄谈玩世,以寄情山水为高雅,从而促进了自然式山水园林的兴盛。南北朝时期,除帝王苑囿外,建屋宇,或重岩复岭,或深溪洞壑,模仿自然山水风景,使之再现于有限空间内的造园手法。 正文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朝代频更、社会动荡的时代,国家也处于一个长期分裂的状态。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西晋得到短暂的统一,但至东晋以后呐,十六国与南北朝之间,阶级矛盾和名族纠纷错综复杂,战争频繁。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也就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文人士大夫打破了汉末腐朽的经学束缚,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修养与体悟,提倡个性张扬,玄学也就由此诞生了。而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格局也由此受到强烈的冲击,诸家思想在此时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自晋以后,士族文人多鄙视礼教的虚伪而崇尚老庄,追求纵欲放达的生活以及超然物外的精神,清谈之风弥漫一时,玄学盛行,强化了当时人们的思辨特征及理性意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佛教在这一时期又去统治者的提倡而得到迅速发展,这对当时和之后社会影响深远。另外,这还是一个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中原之外的不断渗透,丰富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形态。正是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陶器 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开始利用蚕丝制作丝绸。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 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 铁柔化技术。《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有大规模的水 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创造十进位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 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 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 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中

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隋唐、两宋时期 宋朝科技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元朝时期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翻译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史分期的一般规律和标准,进而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史划分为8个时期,并分析了其中每一个时期的划时代事件。 (一) 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都应是科学技术发展曲线连续和间断、平滑和曲折、仰或缓慢渐进和急速推进依次呈现或交替呈现的历史。但是,历史轨迹的这些对立状态,又无不统一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上。 在众多的历史坐标中,重大历史事件占据重要历史地位,它相当于坐标原点,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世界科技史上,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酝酿和发表就属这类事件。事件发生过程中,科学技术以间断、曲折、急速推进的形式发展着;事件发生前或后,则以相对连续、平滑和缓慢渐进的形式增长着,并且发生前和发生后又有所不一样,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性质上,在此之前可能属古代科学,之后则是近代科学了。 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可以是内在的,也即是以改变科技发展轨迹的科技思想的产生或科技成果的建立。这种事件由于表现为科学技术本身,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比较直观,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以此作为分期的依据或标准的作法,往往用T?内史体系中。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也可以是完全外在的,也即在事件的科技性质不显著,或者不考虑科技成果的情况下,把足以结束科技运动的己有轨迹或可能导致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的环境性事件,如政治、经济、思想等,作为分期标准或依据。这种事件由于表面上看来与科技无关,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是隐蔽的,有时甚至不易被科技人员接受。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科技史深层次的分期。这种作法往往在典型的科技外史中使用。由于上两类事件,在科技史的分期中,各具有特殊的有利之处,也各具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以科技成果和环境性事件的合作用作为划时代的事件。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一科技史的每一时期的划分中,始终贯彻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与环境性事件统一的原则;一是各个时期不同,两方面的判据间或运用,如第一、二阶段间,以科技成果划界,二、三阶段间则以环境性事件分期。一般情况下,以前者为主,因为环境性事件毕竟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方面的事件,环境对科技的影响不仅存在,而且或迟或早会表现出来,也即一定的环境对应于科技的一定运动。人为地隔离或间或使用两方面判据,由于二者的不同步,会导致分期失准,进而不科学。这种两重标准统一使用的作法,常出现在内、外结合史中。 统一运用科技成果性和环境性的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准,比单纯使用某一方面,对于描述科技史,要有利些。科技成果的产出与环境性事件的发生,在不同的时候,互为因果关系。这样,就要求既陈述科技成果的产出情况;又交待与之相应的环境材料;还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全分位、立体式地展示了科技的发展。 环境因素方而的重大事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本质的影响还是科技体制的变更。科技体制不仅决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反映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还决定对科研的投入、国际科技交流、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因此,对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建筑在封建社会中发展成熟,它以汉族木结构建筑为主体,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建筑,是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风格非常显明的一个独特的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二)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三)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 (四)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五)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这部书的颁行,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到了宋代,在工程技术与施工管理方面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六)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神内涵特征有三:其一,审美价值与政治伦理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高的建筑,也同时发挥着维系、加强社会政治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的作用。其二,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其三,总体性、综合性很强。往往动用一切因素和手法综合成一个整体形象,从空间组合到色彩装饰都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具体表现为:(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二)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五)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六)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征文名称:纪念建国60周年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封建上千年来封闭的大门,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华民族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遭受着各国列强的欺辱与蹂躏。在艰难的生存斗争中,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脱离苦海的道路。 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此次运动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中国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次,俄国十月革命也给困顿中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气息,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救国的希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各种思潮在中国的土地上蔓延,在比较了各种主义的发展前景后,中国共产党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此后与各种思想斗争中,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带领中国走向强盛的一支中坚力量。深厚的群众基础,为以后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站了起来,可是这也并不代表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初期,也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刚成立的新中国留给共产党的是一堆烂摊子,我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需要我们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计划,使我们国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世界。这是一个宏伟而又艰巨的任务,西方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些经验,但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为了找出一条适合我们的道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多次的探索中,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也会有惊喜和收获。一个国家能否快速的发展起来,需要决策者们英明的大脑和智慧。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摸索着一条道路,也犯过很多的错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不但没有加快国家的发展,反而拉大了与世界的差距。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应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些失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在不断的对失败的总结中,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197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中国在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是中国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在这一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