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计算题

卫生经济学计算题
卫生经济学计算题

卫生经济学计算题

?卫生经济学计算题复习题

? 1.政治经济学:生产与服务的成本指在生产过程中(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所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总和

?W=C+V+M

即:商品价值=劳动资料价值+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社会劳动(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 2.医疗服务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它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物化劳

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同样包括三个部分

?对医疗机构来说,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只消耗了劳动资料的价值和相当于

职工工资部分的医务人员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即C+V。它的货币表现,即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成本

? 3.医院总成本:

医院总成本=医疗服务成本+药品经营成本

?医疗服务成本:指医疗机构为提供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医疗服务所消耗的全

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货币表现

?一般包括两部分:

◆消耗的劳动资料的价值(如房屋建筑、家具、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

◆支付给医院职工的劳务工资以及管理费用

? 4.直接成本(Direct Cost):是指在成本核算中可以直接计入某一成本核

算对象的费用。

?包括:

◆该科室人员的工资

◆该科室使用的供应品

◆该科室专用设备的折旧费

◆该科室直接消耗的购置费用、交通费用、租赁费等

? 5.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是指在成本核算中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

对象,而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分摊于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

?包括:

◆通用设备的折旧费

◆行政后勤人员工资分摊到该科室费用

◆其他科室分摊到该科室的成本

6.逐步分摊法(阶梯分摊法):最常用

假定各间接成本中心之间资源是单向流动的。为其它科室提供服务最多,接受其它科室的服务最少的间接科室的成本要首先分摊出去,按照这个标准分阶梯进行,直到所有的间接科室成本都分摊完毕为止。

甲科室分摊的辅助费用

=辅助费用×甲科室辅助费用分摊系数

7.某医院科室成本分摊资料

间接科室成本向直接科室的分摊8.某科室成本报告

某医院6个月住院床日数和水电费支出

住院床日数(床日)水电费(元)

1 100000 1000

2 75000 870

3 50000 700

4 79000 900

5 88000 910

6 67000 800

?

?最大最小值法

?

?最大最小值法:是分解混合成本的另一个简便方法,首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等于成本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相应的产出量之差,

?例子里的单位变动成本为:

单位变动成本=(1000-700)/(100000-50000)

=300/50000

=0.006

Eg.

?5月的变动成本=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

=88000×0.006=528元

?5月的固定成本

=5月混合成本-5月变动成本

=910-528

=382元

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固定成本合计

直接成本其它成本4000

物质材料5000

共9000

其它成本1000

共1000

工资10000

共10000

20000

间接成本职工福利150

保管费用100

共250

折旧160

管理费用500

保管费用100

共760

维修250

洗衣100

共350

1360

9250 1760 10350 21360

10.某救护车公司有两辆救护车。对每公里的收费为0.5元。一号救护车每年

服务60000公里,二号救护车每年服务30000公里。每公里的可变成本为0.2元。成本和收入如下:

某救护车公司有两辆救护车。对每公里的收费为0.5元。一号救护车每年服务60000公里,二号救护车每年服务30000公里。每公里的可变成本为0.2元。成本和收入如下:

4、成本的计算

?成本核算的最后一步是计算成本,即根据不同成本核算对象来进行计算。

?医院总成本、科室总成本通过前两步的费用归集便能容易地计算出来(即

将归集的成本汇总)

?而各科室单项项目成本的计算还须将科室汇总的费用,按照劳务费、操作

时间和直接材料的分配系数进行分配

?将归集到各项目的各种费用相加,就可以得到该项目的总成本,即可提供

该项目所消耗的全部劳务费、材料费、折旧费、大修理费和间接费用等。

用项目总成本除以该项目的业务量,便可得到单位项目成本

病种成本是根据治疗某一病种所需的各项服务及药品而求得

方程式法举例(1)

?某门诊部某年度经费补贴为5万元,每门诊人次的变动成本为12元,全年固定成本为20万元,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为18元,请计算该门诊部全年必须完成多少门诊人次,才能达到收支平衡

按照计算公式:

门诊人次保本量=(20万-5万)/(18-12)

=2.5万(人次)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该门诊部年门诊人次超过25000人次就会有结余,如果少于25000人次将会出现亏损。

保本业务收入=25000×18=450000元

方程式法举例(2)

?很多情况下是在已知目标结余数的前提下测算目标业务量,所谓目标结余数,是指在会计年度结束时要求获得的结余数。如上例中,假设目标业务量为3万元,则:

?目标业务量=

?=3万(人次)

?即当该门诊部全年业务量达到30000人次时可获得3万元的结余。

边际贡献法公式:课本上有

边际贡献法举例

仍用上例:

?边际贡献=18-12=6(元)

?门诊人次保本量=(200000-50000)/6

=25000(人次)

?边际贡献率=6/18=33.3%

?保本业务收入=(200000-50000)/33.3%

=450000(元)

盈亏平衡分析法的作用(1)

1.用于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收入-固定成本/医疗工作量

?例:某医院固定成本为180万元,每床日医疗费用为11元,预测医疗工作量40万床日,目标成本为:

?11-1800000/400000=6.5元

盈亏平衡分析法的作用(2)

2.用于扩大服务量

?Q=(P+R)/(P-AVC)

?若期望扩大收益10万元,则服务量为:

?Q=(1800000+100000)/(11-7)

=475000(床日)

成本差异计算

1、价格性成本差异:

?洗衣粉=(50-40)×1800=18000元

?劳动力=(6-5.25)×27000=20250元

2、效率性成本差异:

?洗衣粉=(0.01×180000-0.01×180000)×40 ?=0元

?劳动力=(0.15×180000-0.14×180000)×5.25 ?=9450元

3、服务量性成本差异:

?服务量性成本差异=(180000-140000)×1.135

?=45400元

洗衣房成本差异的原因分析

强度性和纯服务量性成本差异

对服务量性成本差异的影响

?服务量性成本差异=强度性成本差异+纯服务量性成本差异

?强度性成本差异=强度变化导致的数量变化×过去的单位成本

?纯服务量性成本差异=总服务的变化导致的数量变化×过去的单位成本?强度性和纯服务量性成本差异计算

?

?强度性成本差异

=[(2.25-2.0) ×80000]×1.135

= 22700元

?纯服务量性成本差异

=2.0 ×(80000-70000)×1.135

= 22700元

疾病经济负担的相关计算题

1、死亡造成的减寿年数

每千人口因某病死亡造成的健康寿命年损失(A)

(A)=[E(A0)×(1-Dod)]×(CFR×I)

式中A0:人群中该病发病的平均年龄;

E(A0):在平均发病年龄时的期望寿命;

Dod:死于该病但在死前又有一段残疾和失能的人口比例;

CFR:病死率(%)

I:人群发病率(‰)。

现以加纳脊髓灰质炎为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岁,发病率为0.22‰(22/10万),病死率为5%,患者死亡之前约有10%病人发生过四肢麻痹。

每千人口因病早亡的减寿年数(A)为:

(A)=[E(A0)×(1-Dod)]×(CFR×I)

A=77.95×(1-0.1)×(0.05×0.22)=0.7717年

2、死亡前伴有残疾失能者死亡造成的减寿年数

每千人口因病死亡前的残疾和失能造成的减寿年数(B1)

B1=[E(Ad)×Dod]×(CFR×I)

式中Ad:因病死亡者平均年龄;

E(Ad):在平均死亡年龄时的期望寿命。

脊髓灰质炎平均死亡年龄为10岁。

B1=(72.99×0.1)(0.05×0.22)=0.08029年

3、死亡前因残疾造成的减寿年数

每千人口因某病死亡前短暂残疾造成的减寿年数损失(B2) :

B2=[(Ad-A0)×Dod×D]×(CFR×I)]

D:因病造成短暂性失能或永久性残疾的残疾程度;

B2=(10-5)×0.1×0.5×(0.05×0.22)=0.00275年

这里的D值的残疾程度权重值按0.5计算。

4、永久性残疾造成的减寿年数

每千人口因病造成的永久性残疾引起的减寿年数(C) 。

C=[E(A0)×D×Q×I]

Q=因病造成永久性失能或残疾的百分比(%)

以脊髓灰质炎为例,约有90%的患者遗留肢体麻痹,因此永久性残疾率为90%

C=77.95×0.5×0.9×0.22=7.717年

5、急性发病时造成的减寿年数

每千人口疾病急性发病时造成的减寿年数:

F=[(t×D)/365.25]×((1-CFR-Q)×I)

t=在没有死亡又没有引起永久性残疾的急性发病者引起短暂性失能的平均

天数。

病例急性期为14天,残疾权重值D=0.5。

F=[(14×0.5)/365.25]×[(1-0.05-0.9)×0.22]=0.0002年。

卫生总费用的相关计算题

1982年,上海市卫生 费用50345万元,若以1980年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0,则1985年为132.9,1987年167.1,1989年244.0,而1989年上海市消耗的卫生费用为274904万元。请以1980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计算其实际平均增长率。 计算过程:

TEH80×(1+r)n =TEH89

50345×( 1+r )9=274904×100/244.0

1TEH TEH 0

n

n

? 医疗卫生需求贡献率:一定时期内医疗卫生消费需求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比值。 ? 公式:

=医疗卫生消费增长量/GDP 增长量 =TEH 增长量/GDP 增长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