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英文版课件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英文版课件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英文版课件

数字信号处理翻译

吴楠电子与通信工程2014309013 Signal processing Signal processing is an area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that deals with operations on or analysis of signals, in either discrete or continuous time, to perform useful operations on those signals. Signals of interest can include sound, images, time-varying measurement values and sensor data, for example biological data such as electrocardiograms, control system signals, tele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signals such as radio signals, and many others. Signals are analog or digital electr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ime-varying or spatial-varying physical quantities. In the context of signal processing, arbitrary binary data streams and on-off signalling are not considered as signals, but only 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s that are representations of analog physical quantities. History According to Alan V. Oppenheim and Ronald W. Schafer, the principles of signal processing can be found in the classical numerical analysis techniques of the 17th century. They further state that the "digitalization" or digital refinement of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found in the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of the 1940s and 1950s.[2]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余月华

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为电子、通信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结构;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等。 本课程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先难后易, 前三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三章(或前三章的0080),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这是因为数字信号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论证训练是信号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信号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课堂讲授方法: 1. 关于教材: 《数字信号处理》 作者 丁玉美 高西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内容多, 课时紧: 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不同的是每次课介绍的内容很多, 因此, 内容重复的次数少, 讲课只注重思想性与基本思路, 具体内容或推导特别是同类型或较简的推理论证及推导计算, 可能讲得很简, 留给课后的学习任务一般很重。. 3. 讲解的重点: 概念的意义与理解, 理论的体系, 定理的意义、条件、结论、定理证明的分析与思路, 具有代表性的证明方法, 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某些精细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 在教学中, 可能会写出某些定理证明, 以后一般不会做特别具体的证明叙述. 4. 要求、辅导及考试: a. 学习方法: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尽快进入角色。 课堂上以听为主, 但要做课堂笔记,课后一定要认真复习消化, 补充笔记,一般课堂教学与课外复习的时间比例应为1 : 3 。 b. 作业: 大体上每两周收一次作业, 一次收清。每次重点检查作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作业的收交和完成情况有一个较详细的登记, 缺交作业将直接影响学期总评成绩。 c. 辅导: 大体两周一次。 d. 考试: 只以最基本的内容进行考试, 大体上考课堂教学和所布置作业的内容。 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1. 熟悉6种常用序列及序列运算规则; 2. 掌握序列周期性的定义及判断序列周期性的方法; 3. 掌握离散系统的定义及描述方法(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 4. 掌握LSI 系统的线性移不变和时域因果稳定性的判定; 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傅立叶变换分析方法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平稳随机信号是指:概率分布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随机信号,也就是说,平稳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与起始 时间无关,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判断随机信号是否广义平稳的三个条件是: (1)x(t)的均值为与时间无关的常数:C t m x =)( (C 为常数) ; (2)x(t)的自相关函数与起始时间无关,即:)(),(),(ττx i i x j i x R t t R t t R =+=; (3)信号的瞬时功率有限,即:∞<=)0(x x R D 。 高斯白噪声信号是指: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满足正态分布统计特性,同时其功率谱密度函数是常数的一类噪 声信号。 信号的遍历性是指:从随机过程中得到的任一样本函数,好象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因此,用一个 样本函数的时间平均就可以代替它的集合平均 。 广义遍历信号x(n)的时间均值的定义为: ,其时间自相关函数的定义为: 。 2、连续随机信号f(t)在区间上的能量E 定义为: 其功率P 定义为: 离散随机信号f(n)在区间 上的能量E 定义为: 其功率P 定义为: 注意:(1)如果信号的能量0

数字信号处理英语词汇

A Absolutely integrable 绝对可积 Absolutely integrable impulse response 绝对可积冲激响应Absolutely summable 绝对可和 Absolutely summable impulse response 绝对可和冲激响应Accumulator 累加器 Acoustic 声学 Adder 加法器 Additivity property 可加性 Aliasing 混叠现象 All-pass systems 全通系统 AM (Amplitude modulation ) 幅度调制 Amplifier 放大器 Amplitude modulation (AM) 幅度调制 Amplitude-scaling factor 幅度放大因子 Analog-to-digital (A-to-D)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Analysis equation 分析公式(方程)Angel (phase) of complex number 复数的角度(相位)Angle criterion 角判据 Angle modulation 角度调制Anticausality 反因果 Aperiodic 非周期 Aperiodic convolution 非周期卷积Aperiodic signal 非周期信号Asynchronous 异步的 Audio systems 音频(声音)系统Autocorrelation functions 自相关函数Automobile suspension system 汽车减震系统Averaging system 平滑系统 B Band-limited 带(宽)限的 Band-limited input signals 带限输入信号 Band-limited interpolation 带限内插 Bandpass filters 带通滤波器Bandpass signal 带通信号 Bandpass-sampling techniques 带通采样技术Bandwidth 带宽 Bartlett (triangular) window 巴特利特(三角形)窗Bilateral Laplace transform 双边拉普拉斯变换Bilinear 双线性的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数字信号处理教案

课程特点: 本课程是为电子、通信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后,进一步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课程。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结构;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等。 本课程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先难后易, 前三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三章(或前三章的0080),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这是因为数字信号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论证训练是信号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信号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课堂讲授方法: 1. 关于教材: 《数字信号处理》 作者 丁玉美 高西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内容多, 课时紧: 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不同的是每次课介绍的内容很多, 因此, 内容重复的次数少, 讲课只注重思想性与基本思路, 具体内容或推导特别是同类型或较简的推理论证及推导计算, 可能讲得很简, 留给课后的学习任务一般很重。. 3. 讲解的重点: 概念的意义与理解, 理论的体系, 定理的意义、条件、结论、定理证明的分析与思路, 具有代表性的证明方法, 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某些精细概念之间的本质差别. 在教学中, 可能会写出某些定理证明, 以后一般不会做特别具体的证明叙述. 4. 要求、辅导及考试: a. 学习方法: 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尽快进入角色。 课堂上以听为主, 但要做课堂笔记,课后一定要认真复习消化, 补充笔记,一般课堂教学与课外复习的时间比例应为1 : 3 。 b. 作业: 大体上每两周收一次作业, 一次收清。每次重点检查作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作业的收交和完成情况有一个较详细的登记, 缺交作业将直接影响学期总评成绩。 c. 辅导: 大体两周一次。 d. 考试: 只以最基本的内容进行考试, 大体上考课堂教学和所布置作业的内容。 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时域离散系统 1. 熟悉6种常用序列及序列运算规则; 2. 掌握序列周期性的定义及判断序列周期性的方法; 3. 掌握离散系统的定义及描述方法(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 4. 掌握LSI 系统的线性移不变和时域因果稳定性的判定; 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傅立叶变换分析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10级) 编号:40023600 英文名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教研室 总学时:56 学分:3.5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TLAB编程的能力,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应用领域,发展概况和发展局势。 2.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 了解连续信号、时域离散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定义和相互关系;掌握序列的表示、典型序列、序列的基本运算;掌握时域离散系统及其性质,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掌握采样定理、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频谱关系。 3.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掌握序列的傅里叶变换(FT)及其性质;掌握序列的Z变换(ZT) 、Z变换的主要性质;掌握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了解梳状滤波器,最小相位系统。 4.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掌握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定义,掌握DFT、ZT、FT、DFS之间的关系;掌握DFT的性质;掌握频域采样;掌握DFT的应用、用DFT计算线性卷积、用DFT分析信号频谱。 5.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熟悉DFT的计算问题及改进途经;掌握DIT-FFT算法及其编程思想;掌握IDFT的高效算法。 6.数字滤波网络 了解滤波器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掌握I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掌握FIR-DF网络结构(直接型,线性相位型,级联型,频率采样型,快速卷积型)。 7.无限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滤波的概念、滤波器的分类及模拟和数字滤波器的技术指标;熟悉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掌握用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掌握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8.有限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熟悉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法;掌握F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抽样设计法;了解FIR数字滤波器的切比雪夫最佳一致逼近设计法。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字电路;后续课程有:DSP原理及应用,语音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数字信号处理英文文献及翻译

数字信号处理 一、导论 数字信号处理(DSP)是由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来表示这些信号的处理的过程的。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信号处理属于信号处理领域。DSP包括子域的音频和语音信号处理,雷达和声纳信号处理,传感器阵列处理,谱估计,统计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通信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地震数据处理等。 由于DSP的目标通常是对连续的真实世界的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或滤波,第一步通常是通过使用一个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将信号从模拟信号转化到数字信号。通常,所需的输出信号却是一个模拟输出信号,因此这就需要一个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即使这个过程比模拟处理更复杂的和而且具有离散值,由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错误检测和校正不易受噪声影响,它的稳定性使得它优于许多模拟信号处理的应用(虽然不是全部)。 DSP算法一直是运行在标准的计算机,被称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专用处理器或在专用硬件如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目前有用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附加技术包括更强大的通用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控制器(大多为工业应用,如电机控制)和流处理器和其他相关技术。 在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工程师通常研究数字信号的以下领域:时间域(一维信号),空间域(多维信号),频率域,域和小波域的自相关。他们选择在哪个领域过程中的一个信号,做一个明智的猜测(或通过尝试不同的可能性)作为该域的最佳代表的信号的本质特征。从测量装置对样品序列产生一个时间或空间域表示,而离散傅立叶变换产生的频谱的频率域信息。自相关的定义是互相关的信号本身在不同时间间隔的时间或空间的相关情况。 二、信号采样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信号处理的需要也增加了。为了在计算机上使用一个模拟信号的计算机,它上面必须使用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C)使其数字化。采样通常分两阶段进行,离散化和量化。在离散化阶段,信号的空间被划分成等价类和量化是通过一组有限的具有代表性的信号值来代替信号近似值。 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果样本的取样频率大于两倍的信号的最高频率,一个信号可以准确地重建它的样本。在实践中,采样频率往往大大超过所需的带宽的两倍。 数字模拟转换器(DAC)用于将数字信号转化到模拟信号。数字计算机的使用是数字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时间域和空间域 在时间或空间域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对输入信号进行一种称为滤波的操作。滤波通常包括对一些周边样本的输入或输出信号电流采样进行一些改造。现在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征的滤波器,例如: 一个线性滤波器的输入样本的线性变换;其他的过滤器都是“非线性”。线性滤波器满足叠加条件,即如果一个输入不同的信号的加权线性组合,输出的是一个同样加权线性组合所对应的输出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GUI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系别光电信息系 专业光电信息工程 班级 B100106 姓名彭牡丹 学号 B10010638 导师稀华 2013年11月20日

1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1.1 题目背景和意义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学科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且成熟重要的新兴学科。如今已广泛地应用于通信、语音、图像、遥感、雷达、航空航天、自动控制和生物医学[1]等多个领域。特别在教学方面,此课程已普遍成为大学本科电子通信专业必修的主干课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已成为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主要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实现和数字信号系统的应用等内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该课程理论性强,公式繁琐,需要实验辅助学生理解。因此研究数字信号处理虚拟实验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教学的不足,所以本课题需要借助一些软件平台来完成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重要的实验内容的仿真分析。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对于教学平台设计,现在教学方面有很多研究方法,不同的的科研目标用的是不同的软件平台,国内外也提出了多种研究方法。 例如,在做交互式教学实验平台设计时,周强、张兰、张春明[2]等人运用的是Tornado 软件。此设计以 Tornado 专业课程为例,提出教学网络化的预期目标,结合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特点,依据分层教学的指导理念,以先进的网站开发技术(Dreamweaver、B/S、ASP 等)为支撑手段,对面向 Tornado 的交互式教学实验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通过小范围测试,基本实现了教师发布教学信息、上机实验、问题互助解答、学生在线自测、师生交互平台等教学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凸显出对学生进行分级以提供个性化教学的特色。在研究网络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赵迎新、徐平平、夏桂斌[3]等人用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方法。此设计研究并开发了一种应用MSP430微控制器芯片和CC2420无线收发模块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教学实验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硬件电路、软件接口与数据汇聚模式,根据实践教学要求,设计了基于该平台系统的基本实验要求与操作步骤,给出了对不同层次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最后给出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还有谢延红[4]提出的开放式 Linux 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此研究针对 Linux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环境不够灵活、实验学习时间受限和无法实时沟通的问题,此研究提出了“个网络平台,条技术路线,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习题

1.设()u n 是离散时间平稳随机过程,证明其功率谱()w 0S ≥。 证明:将()u n 通过冲激响应为()h n 的LTI 离散时间系统,设其频率响应()w H 为 ()001,w -w w 0, w -w w H w ???? 输出随机过程()y n 的功率谱为()()()2y S w H w S w = 输出随机过程()y n 的平均功率为()()()00201 1r 022w w y y w w S w dw S w dw π π π+?-?= =?? 当频率宽度w 0???→时,上式可表示为()()()01 r 00y S w w π =?≥ 由于频率0w 是任意的,所以有()w 0 S ≥ 3、已知:状态方程 )()1,()1()1,()(1n n n n x n n F n x ν-Γ+--=观测方程 )()()()(2n n x n C n z ν+= )()]()([111n Q n n E H =νν )()]()([222n Q n n E H =νν 滤波初值 )]0([)|0(0x E x =ξ } )]]0([)0()]][0([)0({[)0(H x E x x E x E P --= 请简述在此已知条件下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递推步骤。 解:步骤1 状态一步预测,即 1 *11)|1(?)1,()|(N n n C n x n n F n x ∈--=--∧ ξξ 步骤2 由观测信号z(n)计算新息过程,即 1*11)|(?)()()|(?)()(M n n C n x n C n z n z n z n ∈-=-=--ξξα 步骤3 一步预测误差自相关矩阵 N N H H C n n n Q n n n n F n P n n F n n P *1)1,()1()1,() 1,()1()1,()1,(∈-Γ--Γ+---=- 步骤4 新息过程自相关矩阵M M H C n Q n C n n P n C n A *2)()()1,()()(∈+-= 步骤5 卡尔曼增益M N H C n A n C n n P n K *1)()()1,()(∈-=- 或 )()()()(1 2n Q n C n P n K H -= 步骤6 状态估计 1*1)()()|(?)|(?N n n C n n K n x n x ∈+=-αξξ 步骤7 状态估计自相关矩阵 N N C n n P n C n K I n P *)1,()]()([)(∈--= 或 )()()()]()()[1,()]()([)(2n K n Q n K n C n K I n n P n C n K I n P H H +---= 步骤8 重复步骤1-7,进行递推滤波计算 4、经典谱估计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1322617,11222617,11522617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英文名称: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程 总学时:56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8 学分:3 适用对象: 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Matlab语言及应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执笔人:王树华审定人:孙长勇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它是在学生学完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后,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选修课的专业平台课程。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数字信号处理是用数字或符号的序列来表示信号,通过数字计算机去处理这些序列,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例如,对信号的滤波,增强信号的有用分量,削弱无用分量;或是估计信号的某些特征参数等。总之,凡是用数字方式对信号进行滤波、变换、增强、压缩、估计和识别等都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研究对象。 本课程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主要讨论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础理论、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理论及其快速算法FFT、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以及有限字长效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DFT理论进行信号谱分析,以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信息、通信等方面的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当达到以下目标: 1、使学生建立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手段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2、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运用MATLAB编程的能力。 3、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为后续课程及从事信息处理等方面有关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4、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利用抽样定理,傅立叶变换原理进行频谱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滤波器。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2012《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复习...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复习思考题 变换 1.给出DFT的定义和主要性质。 2.DTFT与DFT之间有什么关系? 3.写出FT、DTFT、DFT的数学表达式。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1.说明IIR滤波器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的主要特点。 2.全通数字滤波器、最小相位滤波器有何特点? 3.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h(n)应满足什么条件?其幅度特性如何? 4.简述FIR离散时间系统的Lattice结构的特点。 5.简述IIR离散时间系统的Lattice结构的特点。 采样 1.抽取过程为什么要先进行滤波,此滤波器应逼近什么样的指标? 维纳滤波 1.画出Wiener滤波器结构,写出平稳信号下的滤波方程,导出Wiener-Hopf方程。 2.写出最优滤波器的均方误差表示式。 3.试说明最优滤波器满足正交性原理,即输出误差与输入信号正交。 4.试说明Wiener-Hopf方程和Yule-Walker方程的主要区别。 5.试说明随机信号的自相关阵与白噪声的自相关阵的主要区别。 6.维纳滤波理论对信号和系统作了哪些假设和限制? 自适应信号处理 1.如何确定LMS算法的μ值,μ值与算法收敛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失调量?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3.RLS算法如何实现?它与LMS算法有何区别? 4.什么是遗忘因子,它在RLS算法中有何作用,取值范围是多少? 5.怎样理解参考信号d(n)在自适应信号处理处理中的作用?既然他是滤波器的期望响应,一般在滤波前是不知道的,那么在实际应用中d(n)是怎样获得的,试举两个应用例子来加以说明。 功率谱估计 1.为什么偏差为零的估计不一定是正确的估计? 2.什么叫一致估计?它要满足哪些条件? 3.什么叫维拉-辛钦(Wiener-Khinteche)定理? 4.功率谱的两种定义。 5.功率谱有哪些重要性质? 6.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7.AR模型的正则方程(Yule-Walker方程)的导出。 8.用有限长数据估计自相关函数的估计质量如何? 9.周期图法谱估计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缺点? 10.改进的周期图法谱估计有哪些方法?它们的根据是什么? 11.既然隐含加窗有不利作用,为什么改进周期图法谱估计是还要引用各种窗? 12.经典谱估计和现代谱估计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13.为什么AR模型谱估计应用比较普遍? 14.对于高斯随机过程最大熵谱估计可归结为什么样的模型? 15.为什么Levison-Durbin快速算法的反射系数的模小于1? 16.什么是前向预测?什么是后向预测? 17.AR模型谱估计自相关法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18.Burg算法与Levison-Durbin算法的区别有哪些?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1、估计随机信号的样本自相关序列。先以白噪声()x n 为例。 (a) 产生零均值单位方差高斯白噪声的1000个样点。 (b)用公式: 999 1?()()()1000x n r k x n x n k ==-∑ 估计()x n 的前100个自相关序列值。与真实的自相关序列()()x r k k δ=相比较,讨论你的估计的精确性。 (c) 将样本数据分成10段,每段100个样点,将所有子段的样本自相关的平均值作为()x n 自相关的估值,即: 999 00 1?()(100)(100) , 0,1,...,991000x m n r k x n m x n k m k ===+-+=∑∑ 与(b)的结果相比,该估计值有什么变化?它更接近真实自相关序列()()x r k k δ=吗? (d)再将1000点的白噪声()x n 通过滤波器1 1 ()10.9H z z -= -产生1000点的y (n ),试重复(b)的工作,估计y (n )的前100个自相关序列值,并与真实的自相关序列()y r k 相比较,讨论你的估计的精确性。 仿真结果: (a)

图1.1零均值单位方差高斯白噪声的1000个样本点 分析图1.1:这1000个样本点是均值近似为0,方差为1的高斯白噪声。(b) 图1.2() x n的前100个自相关序列值 分析上图可知:当k=0时取得峰值,且峰值大小比较接近于1,而当k≠0时估计的自相关值在0附近有小幅度的波动,这与真实自相关序列r (k)=δ(k) x 比较接近,k≠0时估计值非常接近0,说明了估计的结果是比较精确的。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仿真题答案

仿真作业 姓名:李亮 学号:S130101083

4.17程序 clc; clear; for i=1:500 sigma_v1=0.27; b(1)=-0.8458; b(2)=0.9458; a(1)=-(b(1)+b(2)); a(2)=b(1)*b(2); datlen=500; rand('state',sum(100*clock)); s=sqrt(sigma_v1)*randn(datlen,1); x=filter(1,[1,a],s); %% sigma_v2=0.1; u=x+sqrt(sigma_v2)*randn(datlen,1); d=filter(1,[1,-b(1)],s); %% w0=[1;0]; w=w0; M=length(w0); N=length(u); mu=0.005; for n=M:N ui=u(n:-1:n-M+1); y(n)=w'*ui; e(n)=d(n)-y(n); w=w+mu.*conj(e(n)).*ui; w1(n)=w(1); w2(n)=w(2); ee(:,i)=mean(e.^2,2); end end ep=mean(ee'); plot(ep); xlabel('迭代次数');ylabel('MSE');title('学习曲线'); plot(w1); hold; plot(w2); 仿真结果:

步长0.015仿真结果 0.10.20.30.4 0.50.60.7迭代次数 M S E 学习曲线

步长0.025仿真结果

步长0.005仿真结果 4.18 程序 data_len = 512; %样本序列的长度 trials = 100; %随机试验的次数 A=zeros(data_len,2);EA=zeros(data_len,1); B=zeros(data_len,2);EB=zeros(data_len,1); for m = 1: trials a1 = -0.975; a2 = 0.95; sigma_v_2 =0.0731; v = sqrt(sigma_v_2) * randn(data_len, 1, trials);%产生v(n) u0 = [0 0]; num = 1; den = [1 a1 a2]; Zi = filtic(num, den, u0); %滤波器的初始条件 u = filter(num, den, v, Zi); %产生样本序列u(n) %(2)用LMS滤波器来估计w1和w2 mu1 = 0.05; mu2 = 0.005; w1 = zeros(2, data_len);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试题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期末试题 1.短时Fourier变换、小波变换和Gabor变换都是时频信号分析的(线性变换)或(线性时频)表示,而Wigner-Ville分布则属于时频信号分析的(非线性变换)。 2. 简述小波变换的概念及其优点。 答:小波变换从基函数角度出发,吸取傅里叶变换中的三角基(进行频率分析)与短时傅里叶变换中的时移窗函数的特点,形成振荡、衰减的基函数,因为它的定义域有限,故称为小波。小波基函数是时间t、尺度因子a和时移参数b的函数。 小波变换的优点: ⑴小波分解可以覆盖整个频域(提供了一个数学上完备的描述)。 ⑵小波变换通过选取合适的滤波器,可以极大的减小或去除所提取得不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⑶小波变换具有“变焦”特性,在低频段可用高频率分辨率和低时间分辨率(宽分析窗口),在高频段,可用低频率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窄分析窗口)。 ⑷小波变换实现上有快速算法(Mallat小波分解算法)。 3. 相对于Mallat塔形算法而言,第二代小波方法的优势在哪里? 答:1.它不依赖于傅里叶变换,完全在时域中完成对双正交小波的构造,具有结构化设计和自适应构造方面的有点 2.构造方法灵活,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小波函数,通过提升改善小波函数的特性,从而构造出具有期望特性的小波 3.不再是某一给定小波函数的伸缩和平移,它适合于不等间隔采样问题的小波构造 4.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少,执行效率高,可以分析任意长度的信号。4.EMD方法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有(机车轮对轴承损伤定量识别方法)、(烟气轮机摩擦故障诊断)。 5. 随机信号特点? 答:随机信号也称随机过程,随机信号在任何时间的取值都是不能先验证确定的随机变量。虽然随机信号取值不能先验证确定,但这些取值却服从某种统计规律,换言之,随机信号或过程可以用概率分布特点(简称统计性能)统计的描述。6. 简述经典功率谱估计与现代功率谱估计的差别。 答:功率谱反映了随机信号各频率成份功率能量的分布情况,可以揭示信号中隐含的周期性及靠得很近的谱峰等有用信息,在许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实际应用中的平稳随机信号通常是有限长的,只能根据有限长信号估计原信号的真实功率谱,这就是功率谱估计。功率谱估计分为经典谱估计和现代谱估计。经典谱估计是将数据工作区外的未知数据假设为零,相当于数据加窗,主要方法有相关法和周期图法;现代谱估计是通过观测数据估计参数模型再按照求参数模型输出功率的方法估计信号功率谱,主要是针对经典谱估计的分辨率低和方差性能不好等问题提出的。 7.自适应滤波方法主要是基于几种基本理论再融合递推算法导出来的? 答:(1)基于维纳滤波理论的方法。基于维纳滤波原理,利用相关的瞬时值通过在工作过程中的逐步调整参数逼近信号的统计特性,实现最优滤波。由此得到一种最常用的算法——最小均方算法,简称LMS算法 (2)基于卡尔曼滤波理论的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理论的递推求解法导出自适应滤波器更新权矢量得不同递推算法。

数字信号处理(英文版)课后习题答案2

(Partial) Solutions to Assignment 2 pp.73-76 1.16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ystems, let or be the input and or be the output. Determine whether each systems is (1) linear, (2) time invariant, (3) causal, (4) BIBO stable (g). (i). ans: omitted ---------------------------------------------------- 1.17 A linear time invariant system has impulse response Determine the output sequence for each of the followign input signals: (b) (f) (b) ans: h n is given by The z-transform of [] where ROC1: x n is given by z-transform of [] where ROC2: h n is given by Therefore, the z-transform of the output [] y n Perform inverse z to get []

(f) ans: using the same method as in (b) (details omitted ) ---------------------------------------------------- 1.18. A linear time invariant system is defined by the difference equation b. Determine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when the intpu is c. Determine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when the input is ans: omitted ---------------------------------------------------- 1.19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define linear time invariant systems. For each one determine the impulse respnose (a) (e) (a) ans: the impulse response is (e) ans: the impulse response is ---------------------------------------------------- 1.20 Each of the following expressions defines a linear time invariant system. For each one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BIBO stable or not (g) (k) BIBO: Bounded input and bounded output (g) ans: omitted (k) ans: omitted ---------------------------------------------------- 1.21. Using the geometric series,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quence determine the z-transform and its ROC (d)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大纲及知识要点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 教学大纲及知识要点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学时:36学时 . 学分:2学分 一、 说明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类相关专业学生继“信号与系统”课之后的一门选修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数字信号处理”这一技术领域的概貌,初步建立起有关‘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及从事信息处理等方面有关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具有初步的算法分析和简单运用MATLAB编程的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将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为今后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时域离散信号和时域离散系统(8-12学时)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时域离散信号 第三节时域离散系统 第四节时域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法 第五节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第六节Matlab 软件介绍 本章教学要求: (1)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 (2)讲解、指导学生掌握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3)讲解、指导学生了解DSP系统基本功能部件。 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10学时) 第一节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第二节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 第三节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与模拟信号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序列的z变换 第五节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响特性 本章教学要求: (1)讲解、指导学生掌握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讲解、指导学生掌握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响特性。 (3)讲解、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离散信号的z变换,理解系统函数H(z)。 第三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4-6学时) 第一节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第二节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 第三节频率域采样 本章教学要求: (1)讲解、指导学生掌握离散付里叶变换(DFT)。 (2)讲解、指导学生掌握频率域采样的特点。 第四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1-2学时) 第一节基2FFT算法 本章教学要求: 讲解、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基2FFT算法的由来和特点 第六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 根据上述章节进度进行调整,选讲) 第一节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第三节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滤波器 本章教学要求: 讲解、指导学生掌握、理解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以及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滤波器的设计 第八章 数字滤波器应用实例讲解(4-6学时)--此章节内容可插入到前面章节中进行讲解 第一节数字幅频均衡器的设计 第二节DSP(硬件)介绍 第三节MATLAB介绍 本章教学要求: 讲解、指导学生掌握能将数字滤波器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