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主修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作为银行一线柜员必要的金融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能力的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是利用仿真银行软件平台,让学生实践操作各种银行业务,让学生提前熟悉银行柜员业务,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在实践教学中,遇到教学困境,要不断克服困境,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

标签:综合柜台业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1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简介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培养符合银行一线综合柜员岗位的课程,其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包括:①办理个人存款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个人特殊业务、对公存款业务、对公信贷业务、大小额业务、汇兑业务、银行各类票据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收费业务等;②假币的识别能力,单指单张点钞能力、小键盘盲打能力等。除以上硬性的技能目标外,还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

2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践课程设计要以能力目标培养为导向

2.1 设计的理念

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能够快速适应银行柜台工作岗位的能力。

2.2 实践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的实践课程设计共30个课时,如安排学生集中实训,大约需要一周时间,安排在上完《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理论课程之后。实践课程设计由易到难,先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后,然后到专业知识层次。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常识层次,表格中的1-3。先复习银行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种银行会计凭证;认知银行的会计印章、机具以及一些使用管理规定;熟悉银行柜员服务礼仪、服务技巧;二是专业实践层次,表格中的4-8,个人业务、对公业务以及票据业务。

3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践课程要求要以素質能力为己任

3.1 授课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践课程是技能训练型的课程,对任课老师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一方面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知识要精通;一方面要求老师是实践骨干,要有实践操作能力,对商业银行柜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