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闽江学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闽江学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闽江学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号:

学时:16

适用专业:全校本专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无

学分:1学分

使用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赵麟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8月。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1.地位:国家教育部指定的公共必修课

2.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现阶段作为我校公共课必修课,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创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创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和创业能力。

3.任务:通过实施系统的就业指导教学训练,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创业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结合需求,全程指导。从新生一入学到毕业,根据市场需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组织、渗透和强化就业指导,突出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的功能。

2、加强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针对当前学生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介绍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指导学生树立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观念,掌握就业政策,学会依法维护劳动权益。

3、充分运用现代化训练技术和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就业指导教学与训练,动员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4、强化整体教学训练效果。注重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结合,保障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课堂训练和课外指导的结合,保证就业指导的训练时间;注意团体指导与个体指导有机结合,强调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训练和指导。在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开展就业指导教学训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就业指导形式和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教学计划安排:

本学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课程总课时为1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概述

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的重要意义,激发课程学习的兴趣;

2、了解与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相关的基本概念,掌握职业规划与创业的定义;

3、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成才的意义,树立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的意义。

第一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的重要意义(了解))

一、职业成功与人生成功

二、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

三、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我的未来我做主—职业生涯规划概述(理解)

一、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概念工作、职业与事业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三、创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了解自我—职业心理探索

.

课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知目标:在职业规划中能重视对个人技能的澄清,愿意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不断观察反思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所欠缺的技能;正确认识能力和技能的概念及分类;

2、技能目标:能列举自己最擅长并愿意在工作中使用的五项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并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加以证明;能使用至少三种相关资源和方法来了解意向职业的技能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性格探索、兴趣探索、价值观探索

第一节我是谁——性格探索(掌握)

一、性格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二、通过性格理论了解自己

三、性格类型与工作匹配

四、其他探索性格的方法

[

第二节我是谁——兴趣探索(掌握)

一、兴趣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二、自我兴趣探索

三、介绍霍兰德的类型论

四、霍兰德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我是谁——能力、价值观探索(掌握)

一、能力的分类

二、技能的辩识与表达

三、价值观简介

四、个人价值观探索

第三章职场ABC——探索工作世界

课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消除学生对就业难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工作形式的刻板印象;

2、初步了解当今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和应对方法;

3、消除学生对专业的刻板印象,认识到一个专业有多种可能选择的职业;

4、意识到了解职业信息的意义,促进学生行动起来,主动探索职业信息。

教学重点与难点:探索工作世界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一、劳动力市场现状(了解)

二、职业生涯趋势(了解)

三、了解职业信息的意义(了解)

四、职业的分类(了解)

五、了解自己的专业(了解)

六、探索工作世界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掌握)

第四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课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2、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

3、学会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并规划大学生活

4、学会克服在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中的困难

教学重点与难点:职业生涯书的格式与写作方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设定的目标及在学期间可实施的计划

四、职业生涯书的格式与写作方法

五、职业生涯规划撰写与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业:依据自己的朗途职业生涯测评报告,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

[

第五章职业生涯管理

课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到时间管理对个人生涯顺利发展的作用,形成时间管理的意识;

2、了解时间管理的含义,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3、认识到情商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学会从五个方面来修炼情商;

4、认识到自信对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情商修炼、潜能及其开发

第一节时间管理与自我发展

一、时间管理与个人发展

二、高效时间管理

第二节情商修炼与职场成功

一、什么是情商

二、修炼情商

*

第三节自信培养与潜能开发

一、自信及其培养

二、潜能及其开发

第六章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课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交接创业机柜及其识别要素,了解创业风险类型以及如何防范风险,了解由创业机会开发商业模式的过程,掌握商业模式设计策略和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创业防范风险、商业模式设计策略和技巧

第一节\

第二节创业机会识别(了解)

一、创意与机会

二、创业机会与商业机会

三、创业机会的特征与类型

四、创业机会的来源

五、影响机会识别的关键因素

六、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过程

七、识别创业机会的行为技巧

第三节创业机会评价(理解)

一、有价值创业机会的基本特征

二、)

三、个人与创业机会的匹配

四、创业机会评价的特殊性

五、创业机会评价的技巧和策略

第四节创业风险识别(理解)

一、机会风险的构成与分类

二、系统风险防范的可能途径

三、非系统风险承担能力的估计

四、给予风险估计的创业收益预测

第五节商业模式开发(掌握)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本质

二、·

三、商业模式和商业战略的关系

四、商业模式因果关系链条的分解

五、设计商业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六、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与方法

七、

第七章创业资源

课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交接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整合资源的途径,认识创业资金筹募渠道和风险,掌握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第一节创业资源(了解)

一、'

二、创业资源的内涵与种类

三、创业资源与一般商业资源的异同

四、社会资本、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在创业中的作用

五、影响创业资源获取的因素

六、创业资源获取的途径与技能

第二节创业融资(理解)

一、创业融资分析

二、创业所需资金的测算

三、创业融资渠道

四、创业融资的选择渠道

第三节【

第四节创业资源管理(掌握)

一、不同类型资源的开发

二、有限资源的创造性利用

三、创业资源开发的推进方法

第八章创业计划与新企业的开办

课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创业计划的作用,了解创业计划的基本结构、编写过程和所需信息,掌握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对企业本质、建立企业流程、新企业成立相关的法律问题和新企业风险管理等有所了解,进而认识到创业企业所必须关注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新企业风险管理

第一节创业计划(掌握)

一、|

二、创业计划

三、撰写与展示创业计划

第二节新企业的开办(理解)

一、成立新企业

二、新企业生存管理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赵麟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8月。

2.参考书目:

钟谷兰、杨开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五、实验要求与实验内容/课程实践环节基本要求

*

1、性格测试

2、兴趣测试

3、价值观测试

4、生涯人物访谈

5、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或创业计划书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第一章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第二章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测试

第三章教学方法:讲授、测试、讨论、案例

第四章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第五章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第六章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第七章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第八章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使用期末成绩五级制,教务系统采用期末成绩100%制。

2、保存期末作业凭据每生1份,凭据须有成绩、批改评语、签名。

3、平时作业、提问、出勤等常态表现,可在登分册适当体现记录,其表现如影响总评,可体现于期末作业给分凭据上。平时作业可以向学生收取但不需保存,适当可返回学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以非试卷形式考试的,登分册只有期末成绩,外加平时零散记录,没有总评分。

八、本大纲编写参照系、编写根据、编制人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基础》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我院各专业的实际情况编制此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林春玲

审核人:李秋斌

校对:林春玲

制定时间:2012年12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