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要点]

一、通过黄河、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二、体会同样写长江、黄河,但每一篇诗文的具体思想情感各不一样的特色。

三、感受不同体裁、不同手法、不同语言个性的各篇作品的表达特色。

四、了解长江、黄河的自然特性与作品内容之间的关系。

五、努力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你自己心灵之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事。

六、交流最“不一样”的新鲜词句,锻炼勇于当众说话的能力。

1 长江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本篇散文诗一唱三叹的表达特色。

3、品味学习本文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和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学习散文诗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之情。

媒体准备:

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长江图片、歌曲《长江之歌》磁带或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3、搜集有关长江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在一千年前,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在长江边上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绘了长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这就是苏东坡。长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最长的河流。但我们热爱长江、歌颂长江,却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空间的长度,更是因为它的悠久历史,它的博大情怀。所以,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篇章歌颂它、赞美它,把自己的情感——

豪迈的、悲壮的、忧愁的情感洒向长江,让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洗濯自己的灵魂,倾听自己的情感。

同学们收集了哪些有关长江的诗词?请大声念出来,在全班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并检查搜集情况)

(播放《长江之歌》,并投影展示有关诗词)

长江是空间的大河,从西到东,奔流而去;长江又是历史的大河,从古代到现代,奔腾而来。在现代人的眼中,长江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郭风的散文诗——《长江》。

(主板书:长江郭风)

二、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12年,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害”(又称“三年困难时期”,指的是1959~1961这三年的时间里,爆发在中国山东、安徽、河南、甘肃等地的大饥荒。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极端困难)。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正经受着一次严峻的考验,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努力工作,去迎接祖国美好的明天。

(散行板书:三年自然灾害)

三、作者简介。

郭风,原名郭嘉桂,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著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的作品追求自然、本色、纯朴,具有更广阔的历史感和更深沉的哲理意蕴,体现了大家之风范。他的作品还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儿童文学作品奖,两次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作品被译成俄文在苏联地区出版。

主要作品集有:散文集《山溪和海岛》《曙》《唱吧,山溪》《郭风散文选》,散文诗集《叶笛集》《鲜花的早晨》《灯火集》等。

(散行板书主要作品名称。)

四、检测预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玫瑰.()曙.天()吹拂.()哺.育()

舢.板()驳.船()堆栈.()

(二)解释词语(投影或板书):

容光焕发:脸上光彩四射。

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停泊:(船只)停靠,停留。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五、一读:引导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正音。

(二)学生讨论本文的思想感情。

(学情预测:本篇的主题思想和感情比较明确。但学生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赞美长江”上,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从全文的角度来把握,尤其是最后两个段落。)

(三)教师明确:本文界通过描写赞美长江,赞美祖国的富饶,歌唱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

(板书:思想感情——赞美歌唱)

六、二读: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语言美,初步体会一唱三叹的抒情方式和生动的修辞手法。

(一)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语言方面的体会。

(学情预测:对修辞手法的使用,学生一般比较能够有直接的感受,可以由此入手整体感知,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

(二)教师明确:本文的语言富有诗歌的美感,特别有清新激昂的魅力。尤其是反复手法的运用,营造了一唱三叹的回环效果,余味不绝。

(板书:语言特点——清新激昂)

七、布置作业。

(一)反复朗读全文。

(二)找出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看看在相同之外有什么不同。

(三)找出本文其他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其妙处。

第二课时

一、三读:把握课文的抒情层次和思想感情。

(一)本篇有几组反复出现的语句?

(学情预测:反复手法在初中已有所接触,学生可以判断。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细致地反复中的同与不同,以及同或不同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三组。一是第2段和第7段的“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二是第3段和第6段的“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三是第4段、第5段、第6段的“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二)读这些反复出现的语句,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测:感受是比较初浅的,但又是比较易于得出的。以此设问,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教师可以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理性爬升,掌握反复的修辞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一唱三叹,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使感情的抒发得到强调和升华。反复咏叹,使本文赞美和歌唱祖国的主题更加饱满,充满了不可遏止的激情。

(板书:一唱三叹)

(三)这些语句的反复,有的完全相同,有的有所不同。请找出不同之处,说一说这些不同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学情预测:还是应该注意学生知识的前后衔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一组有一处不同。即:第二段是采用第三人称“它”,且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七段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从第三人称转变为第二人称,表现了作者情感上发生了变化,更加亲切,更加浓烈了。(板书:人称转换)

第三组在内容和句式上有所不同。第4段是写江面上繁忙的景象,“……不止是下关码头两旁长长的仓库、堆栈和高楼,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第5段则是写长江沿岸的景象,“不止是这些,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第6段则是从理想和时代精神的层面,写“那是祖国人民的无比的幸福生活,那是祖国人民对于未来的灿烂的理想,祖国人民奔赴未来的壮志,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光辉,照耀得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从内容上看,由物质景象到精神深处,由具体到抽象,由小处到大处,都是呈现出上升的、升华的情感走向,赞美之情越来越浓烈,自豪之情越来越激昂。(板书:物质景象——时代精神)

从形式上看,第三组反复在诗的章法上叫做“复沓”,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意的反复咏叹。这三次“重复”,都是安排在各自段落相称的位置上,形成一种对称感,旨在营造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使主题在反复咏叹中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升华。(板书:复沓)

(四)根据情感和内容的变化,划分本文的抒情层次。

(学情预测:划分段落,归纳层次意义,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作者的情感抒发的脉络。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能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

学生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教师明确:

第一层,1~3自然段,写古老的长江很早就醒来,微笑着。为全文的奠定赞美和歌唱的抒情基调。

第二层,4~6自然段,通过写长江的繁忙、美丽,人民的幸福生活,赞美祖国母亲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第三层,7~8自然段,照应开头,用“一起来歌唱时代和祖国”的号召,收束全文。

(板书:段落层次)

二、四读:品味和感受语言之美,交流探究感受。

(一)本文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请说说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找出相关的语句,说明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情预测: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学生可以找出一些,但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宜引导学生尽量全面地去找,去体会。尤其要注意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交流讨论,充分发言。教师明确:

本文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在全文有许多语句。例如:

1、拟人。通篇采用拟人手法,赋予长江“祖国母亲”的身份和人的感知,使得全文亲切感人。例如,课文的第一段的第一句“长江很早就醒过来”中的“醒”字,就特别有意味。长江本属自然界,没有动物的感觉,不存在醒不醒的问题。“醒”是人的生命感知。作者一开头就是把长江当做有生命的存在。

2、比喻。“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把长江比作“古老的母亲”,比作“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唤起人们的敬爱之情,十分贴切。又如:“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用“黎明”“青春”来比喻“舒畅”“欢愉”的心,十分别致、新颖,很有创造性。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感性的去比喻不具体的,缺乏感性的;而这里的青春和黎明,都不是感性特别强烈的喻体。作者选择感性并不强烈的喻体,是有特别的考虑的。因为

长江水面本身就是感性的,如果再来一些感性的比喻,未尝不可,但是,一味感性,可能单调;改用情绪化的比喻,则不但可以避免单调,而且可以强化内在的热情。

3、排比:第2段,“它以鱼肚色抹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宽阔的江面上的黎明,它以四月的风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展开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气势磅礴,情感炽热。

4、对比。本文的对比比较特殊,是分散在全文中的,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段落的。例如开头两段和中间三段之间,就充满了光和色、动和静的对比:前面的鱼肚白和玫瑰色,这里的繁忙景象和前面的早晨宁静,作者在前两段中沉静的凝神和这里目不暇接的兴奋,都是对比,不是单调的对比,而是多方位的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使得内容富于变化,文章更加灵动,情感不断升华。

(板书: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对比、反复)

(二)作者在4~6段反复吟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为什么又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矛盾吗?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回答会比较不一致。但要把握一个原则,即要言之成理。要引导学生依据文本进行思考,从全文的角度来把握,来弄清这个“合理的矛盾”。)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舒畅”“欢愉”,强调长江是“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这是我们祖国民族的和时代的特点,是既古老,又年轻;在新的时代,主要体现的又是朝气蓬勃,是年轻。

(三)辨析带点词语的细微差别。

你这样的容光焕发

..。

....,你的笑容是多么的甜美

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

..。

..,青春一般的欢愉

(学情预测:这是属于品味语言的最基本的内容,学生大都能够有自己的积累,但往往又是属于比较感性的。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容光焕发”“甜美”不仅写出了形貌,而且暗示了心情,主要是写形貌;而“舒畅”“欢愉”主要写的是心情,是直接写心情。

三、探究学习。

作者描写长江为什么选取长江的黎明,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长江的黎明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

(学情预测:这是一道探究题,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象征手法,学生可能有过一些了解。可以借助这些基础加以强化。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的角度进一步的思考。)

学生合作、探究,交流讨论。

教师明确:这里作者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这里的黎明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象征的是祖国的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新气象,象征的是祖国拥有美好的明天。这里的黎明就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了。因为,在1961年,我们的新

中国才诞生12年,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欣欣向荣,到处洋溢着为未来的灿烂理想而奋斗的勃勃生机,到处是生产建设的繁忙景象和建设成果。以黎明来象征我们年轻的共和国的的崭新气象,显得特别的贴切。

从全文的角度看,文章一开始就赋予长江以生命的感觉,她像一个母亲一样,看着她的儿女满怀壮志奔赴理想的未来,心情欢愉,无比舒畅,这“微笑”“容光焕发”的神情,与黎明时分的清新、明丽、明净十分和谐一致。

四、作业布置。

(一)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二题。

(二)完成《伴你学语文》第一课练习。

(三)反复朗读,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长江郭风

思想感情——赞美歌唱

语言特点——清新激昂:一唱三叹(复沓)、人称转换、修辞

抒情层次:

1—3段长江醒来,奠定基调繁忙的景象

4—6段繁忙幸福,充满希望沿岸的景象

7—8段照应开头,收束全文时代的精神

2 筏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对“黄河的主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的品质。理解艄公形象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在这一形象中寄寓的道理。

3、理解本篇把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机结合的表达特色,体会本篇散文全方位使用衬托和对比手法的表达特色。

4、积累词汇,学习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学习反衬、对比的构思方式和表达,品味表达效果。

难点:体会作者在黄河艄公形象中所寄托的主题思想。

媒体准备:

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黄河壶口图片或视频材料、歌曲《黄河大合唱》磁带或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3、搜集有关黄河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营造气氛,让学生感受汹涌澎湃的气势。)黄河,是古老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孕育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黄河,更以那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黄河,也给了中华儿女不尽的思考,无边的遐想。李白曾经对着黄河发出这样的赞美之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也在《凉州词》中这样歌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北朝民歌《木兰辞》也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是的,在古代,黄河经常是与苍凉、战争结合在一起;现代,则是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励了多少优秀儿女投身抗日救国的浪潮。今天,生活在幸福的社会的我们,就来学习袁鹰的文章《筏子》,去看看他笔下的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黄河的主人”们,去领略那滔滔不绝的黄河所孕育的精神吧!

同学们收集了哪些有关黄河的诗词?请大声念出来,在全班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并检查搜集情况)

二、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61年,正是我们的国家的“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造成“困难时期”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也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1958年,“大跃进”的狂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使我们的生产不讲科学,光靠干劲,造成了浮夸风,造成了对国家经济的严重打击。在本文中作者强调“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智”,是有针对性的。

补充介绍:羊皮筏子是一种特殊的摆渡工具。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

三.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人。著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风帆》《留春集》《京华小品》《袁鹰散文选》《秋水》等。袁鹰

散文作品善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点化主题,诗意浓郁。

四.检查预习(投影)。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规模.()浊.浪()心悸.( ) 相称.( )

似.的()篙.子()吞噬.()湍.急()

浏.览()化险为夷.()如履.平地()

(二)选词填空:

1、黄河滚滚。即使这儿只是上游,还没有具有的规模,但它

那、浊浪排空的气概,完全足以使人胆惊心悸。

A万马奔腾B一泻千里

2、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了。

A吞噬B吞没C打翻

五、引导朗读全篇,整体感知本篇的思想感情。

(一)正音。

(二)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思想感情。

(学情预测:与上一篇课文《长江》相比,本篇的主题思想和感情的把握有一定难度。学生的认识可能会停留在“羊皮筏子”上,或者停留在“对黄河的赞美”上,不能深入。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注意从全文的角度来把握,尤其是从课文的议论性的语句上来窥见本文的写作主旨。)

(三)教师明确:本文主要赞美了征服自然的人类,包括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毅力,也赞美了黄河的雄浑气势和自然的伟力。

(板书:思想感情——赞美黄河的主人)

六、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的语言风格,初步体会多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的表达特色,以及全方位使用对比和衬托手法的写作特色。

(一)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语言方面的体会。

(学情预测:对语言特色,学生的认识往往会比较习惯地停留在修辞手法、词语使用等方面。例如本文的用词就比较有气势。这些是学生认识语言特色的基础,可以作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起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全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等方面加以思考。)

(二)教师明确:

1、本文综合运用了描写、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本文全方位使用对比衬托的修辞手法,结构紧密,文气贯通。

(板书:⑴综合运用描写、记叙、议论、抒情;⑵全方位使用对比衬托)

七、布置作业。

(一)反复朗读全文。

(二)思考“阅读练习·探究”一至四题。

第二课时

一、探讨艄公形象意义,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理解作者阐明的道理。

(一)第一课写长江,本文写黄河。但两位作者都不是仅仅把它们都作为自然景观来写。比较一下,两个作者想要表现什么呢?

(学情预测:这里涉及到长江、黄河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方面。由于学生已经在第一课中对长江的象征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本课中对黄河的形象意义和黄河人的形象意义的认识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和理解。)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

关于《长江》这一课,作者郭风不光赞颂了长江,更是讴歌了古老而又年轻的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的作者对黄河的自然景观的描写,也同样不是仅仅止于此,而是要依托这种描写,歌颂征服自然的人类,赞美包括艄公、乘客在内的“黄河的主人”的勇敢,机智、沉着和毅力,也颂扬了黄河的雄浑磅礴。

两篇课文从表层到深层的转变,在具体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区别:《长江》是以长江及沿岸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色来直接象征祖国的欣欣向荣的朝气;《筏子》则是以黄河的磅礴气象为黄河人的活动营造了背景,从人与河的关系,尤其是通过艄公在汹涌的黄河上勇敢,机智、沉着地驾御筏子的描写,歌颂了人类的精神品质。

(二)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个道理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是关于课文主旨的把握的。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理解了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如果本文只是赞美艄公的精神,那么意义也就显得比较单纯,不够深刻了。这里,应该告诉学生一个阅读破解作者写作意图的方法:结合背景材料,分析综合。)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要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大胆和镇静,还需要小心和智慧。这个道理不是作者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在汹涌的激流上鼓浪前进的艄公的描写,通过对在羊皮筏子上镇定自若的乘客描写,来暗示的。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本文写于1961年,正是我们的国家的“困难时期”。造成“困难时期”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也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1958年,“大跃进”的狂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使我们的生产不讲科学,光靠干劲,造成了浮夸风,造成了对国家经济的严重打击。在本文中作者强调“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智”,是有针对性的。

二、讨论本文的写作特色,重点是理解衬托手法在本文的使用及其效果。

(一)本文对黄河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对黄河的描写,有什么深意吗?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描写黄河的写作意图。)

学生快速思考并讨论。

教师明确:写自然,最终是为了写人。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即把黄河的气势写得越充分,越形象,就也能表现艄公的技艺和勇敢、沉着、冷静的品质。

(二)本文作者极力描写黄河艄公的形象,同时也写到了乘客的大胆镇静。可以把写乘客的部分删掉吗?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还是要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一般会忽略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好文章,每一个部分都是有其表达上的意图和作用的。)

学生讨论。明确:不可删。写乘客的大胆镇静,目的是衬托艄公技巧高超。这样从正面和侧面相结合描写,具有更好的表达效果。

(三)在本文的描写中,还有一处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文字,就是第3段。这一段表现了羊皮筏子的什么特点?它与黄河的惊涛骇浪放在一起,是不是显得很不相称?

(学情分析: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二者之间强烈的反差,也可以从这里想到手法的运用。)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明确:主要表现羊皮筏子的“小”“轻”,表现危险。它与黄河的惊涛骇浪放在一起,确实是不相称的。但正是这种不相称,使得羊皮筏子的驾御者——艄公的技艺高超得到了突出和强调。换句话说,对比反差越强烈,艄公的形象就得到越大的强调。

(四)通观全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冲劲是不行的,要战胜艰难险阻、征服自然还得靠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只有大胆镇静与小心智慧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阐明这一道理?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几个问题解决之后,这个问题的解决显得水到渠成。学生可以把那几个问题加以总结,就可以得出自己的思考。)

学生思考、总结、讨论。

教师明确:鲜明的、一系列的、全方位的衬托和对比。有正衬,如写黄河的大,以大水车衬托。写黄河的深,以筏子的载重多衬托。写黄河的急,以羊皮筏子的快来衬托;有反衬,如见到羊皮筏子前和见到羊皮筏子后的想法,岸上的人和乘客的不同心情的比较;有正衬、反衬错杂,如小小的浪头吞噬筏子,即正衬了黄河的凶险,又反衬了征服自然的人们;有衬托对比交织,如提心吊胆和从容谈笑即使对比,又是前者反衬后者。这一连串的的对比、衬托是文章结构紧凑、文脉连贯。

三、布置作业:

(一)课后阅读“词句品味和积累”,自己也从课文中找出3个句子加以品味和揣摩。

(二)完成《伴你学语文》中的本课练习。

比较·探究诗歌三首

教学目标:

1、朗读三首诗歌,领悟并辨析三个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诵,体会三首诗歌不同的语言表达特色。

3、比较、探究诗歌(歌词)与散文在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差别。

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学习诗歌(歌词)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难点:诗歌艺术的语言特色。

媒体准备:

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歌曲《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磁带或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三首诗歌,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朗读三首诗歌,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3、思考:诗歌与散文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方面有些什么区别。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前面我们学过了两篇散文,分别以长江和黄河为写作对象,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想感情,说明了比较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三首内容相关的诗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同样写黄河,写长江,诗歌和散文会有些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背景知识、作者简介。

(一)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

余光中先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余光中的诗歌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

(二)光未然(1913~2002),中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8年出版《街头剧创作集》。次年,率抗敌演剧第三队去延安。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斗

争精神。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发表了大量文学、艺术评论。出版过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辩论集》、《风雨文谈》等。另外还出有诗集《五月花》、《光未然歌诗选》等。1979年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1984年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三)胡宏伟,1953年生,著名词作家、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代表作有:中国共青团代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长江之歌》、《和谐花园》等。

三、学生朗读三首诗歌,正音,检查预习。

(一)正音(投影):

葬.(zàng)头颅.(lú)瞭.望(liào)

餍.(yàn)饕餮

..(táotiè)澎湃

..(péngpài)

狂澜.(kuáng)婉.转(wǎn)屏障

..(píngzhàng)乳汁.(zhī)荡涤.(dí)

(二)补充注释(投影):

【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无顾虑。

【婉转】这里形容黄河曲折柔顺。

【摇篮】比喻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体魄】体格和精力。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一泻万丈】同“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滋长】生长。

【春潮】春天的潮水。

【情怀】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

四、整体感知,体会、比较、探究三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情预测:诗歌的总体的思想感情,学生在经过几遍的朗读之后,一般可以把握。因此,在此阶段,只要求学生有个大致的把握就可以了,深入的理解可以留待第二课时再进行。)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教师明确:(投影)

(一)《当我死时》抒发了远离祖国的游子对祖国的无限思念之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苦。

(二)《黄河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颂歌,歌颂了伟大坚强的民族英雄主义气概。

(三)《长江之歌》抒发了对祖国母亲深情赞美、无限热爱的儿女情怀。

五、细读,整体感知、比较探究三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学情预测:诗歌的艺术特色是比较有难度的内容。学生在思考时可能会碰到一定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诗歌中去寻找思路,通过类比联想的方法来大致把握三首诗歌的艺术手法。其中修辞手法是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

学生自读,细读,思考,讨论。

教师明确:(投影)

(一)《当我死时》总体上采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痛切的思念之苦,以及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祖国的情感,真切地表达了游子的思念。

(二)《黄河颂》具有极昂扬的抒情色彩,主要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对黄河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其中第二人称的写法又显得十分亲切。

(三)《长江之歌》是歌词,气势磅礴,抒情气息浓厚。主要采用拟人化的写法,赋予长江以蓬勃的生命风采。同样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亲切感人。

第二课时

一、探究《当我死时》。

(一)作者写这首诗歌的时间是1966年,当时作者38岁,正是处在壮年,为什么要以“死”为话题来抒情?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情预测:以“死”为话题,这是本诗最显眼的外在特征。学生由此进入思考,比较容易深入。)

教师明确:作者远离祖国,饱尝思念祖国之苦。这种苦无法得到最充分的表达,似乎只有“死”才能报偿自己的思念之苦。

(二)在作者的诗章里,“死”可怕吗?请找出相关的词语,来说明自己的看法。

(学情分析: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只是要求学生注意细读即可。)

学生回答。明确:不可怕。在作者的诗章里,反复出现了“坦然”“满足”等字眼,说明这样的“死”并不可怕。

(三)为什么在本诗中“死”并不可怕?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学生思考、探究。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通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来加以思考。)

教师明确:诗人是中国人,却不能回到故土,造成了深深的遗憾。这种遗憾是令人痛彻心腑的。那么,这样的痛苦何时是一个了结呢?在作者看来,只要能够回到祖国,即使是“死”,是死后埋葬在祖国的大地上,也是能够消解自己的满腔的思念之苦的。而且,这样的死,这样的“安葬”不仅消解了痛苦,更是能够转化为安眠之乐,转化为幸福的美感。所以,这样的死是不可怕的。

(四)余光中说:“初写诗者以句胜,但往往有句无篇;大成者乃以篇胜,是谓善于结构。”结合这句话,谈谈你对本诗的艺术特色的理解。

学生思考、探究、交流。

(学情分析:这个问题是针对诗歌艺术的理解的,难度较大,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的分析,只要能够有所感受即可。)

教师明确:从具体的诗句来看,余光中的诗歌是有韵味的,但同时又是朴实无华的。这首诗歌最打动人心的不是一个个的诗句,而是贯通全诗的感情。这种感情的抒发又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富于层次的,很有波澜的。同时,构思的奇特也使得作者的情感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表达思念故国的感情,以“当我死时”来做设想,来展开联想,使感情的宣泄达到了极至。因此我们说,读余光中的这首诗歌,诗中浓烈的思国怀乡之情,如同一柄巨锤,撞响了历史的回音壁,激起

了海外游子们普遍强烈的共鸣,也使身居国内的人,感受到大江大河的汹涌波涛一般的情感激荡。

二、探究《黄河颂》。

(一)作为黄河的颂歌,本篇歌颂了黄河的什么精神品质?

(学情预测:对黄河的精神品质,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可以比较细致地加以把握。)

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本篇歌颂了黄河的伟大和坚强,英雄和崇高。

(二)本篇的抒情层次是比较分明的。请加以划分,并说明这样的层次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学情预测:在本篇中,反复出现“啊,朋友”“啊,黄河”的咏叹,既构成了一个抒情的旋律,也为全篇自然地划分出几个层次。学生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划分。关键是要能够把握住内容的层次。)

教师明确:共有四个抒情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唱出我们的赞歌”,是朗诵词,是总说。

第二层开始是歌词,是分说。第二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是从地理特点角度咱们黄河的伟大。

第三层从第一个“啊,黄河”到“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赞美黄河的英雄和坚强。

第四层从第三个“啊,黄河”到结尾,从展望未来的角度,歌颂黄河的伟大,发出我们中华儿女的铮铮誓言。

它的抒情结构的特点是,内容安排先总后分,先物质层面后精神层面,从过去到现在。这样的安排,使得抒情的条理十分清晰,而且整个结构呈现上升之势,很符合颂歌的“赞美、歌颂”的要求。

(三)与前一篇《当我死时》比较,两篇的语言表达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学情预测:学生可以大体感受到一定的区别。一定要要求学生细读,具体说出。可以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受,并与第一首进行仔细的比较。)教师明确:本篇是颂歌,第一部分是朗诵词,第二部分是歌词。它们直接诉诸观众的听觉,因此文字比较直白,突出的是语言的气势,因此修辞比较简单,只有比喻和排比;而《当我死时》是一首诗歌,文字比较含蓄,语言表达上多用复杂新奇的修辞,更为耐人寻味。

三、探究《长江之歌》。

(一)这是一首歌词,是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词。与前面的两首比较,它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测:从语言形式上看,学生容易找出本篇的特点。)

学生讨论。明确:本篇共两段,除去最后两句咏叹,句数相同,句式一致,十分整齐。而且,两段的结尾四句完全一样,构成了歌词的主旋律,使它富有回旋复沓的美感。

(二)两段的句数、句式相同,但在抒情上又有一定的分别,不会让人有重复雷同的感觉,为什么?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基础上的提升。引导学生从内容上看,就会体会到。)

学生探究、讨论。

教师明确:因为在外在的形式上虽然是相同的,但作者在内容的选择上却有明显的变化。第一段从地理角度展开抒情,首句就是“你从雪山走来”;第二段从历史的角度展开抒情,首句是“你从远古走来”,是讲过去,第三句是“你向未来奔去”,是面向未来,这是重点,富有昂扬的时代气息。而且加上两段结尾四句的反复,使得本篇呈现一种同中有变,变中有同的特点,不仅不会让人觉得重复雷同,反而让人觉得余味无穷。

四、比较探究:从抒情主人公和抒情对象的角度,比较三首诗歌(或歌词)在抒情意味上的异同。

(学情预测:找出抒情人称,对学生不是难事;重点是要体会出不同的人称所表达出来的不同的意味。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

学生阅读、思考、探究、讨论。明确:

五、综合探究。

(一)在三首诗歌中,为什么都把黄河长江作为“母亲”,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与黄河长江的自然属性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思考、探究、讨论。

(学情预测:本题是一个综合探究题,有一定的难度。难在综合概括,比较探究。要引导学生从三首诗歌中去细读、辨析,去进行概括,并思考其中的道理。)教师明确:

黄河、长江及其流域,尤其是黄河及其流域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五千年文化发展的主要区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中,人们自然地把黄河、长江当作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当作祖国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些历史、文化、政治的内涵是人们赋予的,与自然地理概念上的黄河、长江不同,但又是有密切的联系的。民族的生息、文明的发展都与地理条件有关,黄河、长江的气势也与它象征的民族精神有相似之处。

(二)三首诗歌与前两篇散文都是歌颂长、黄河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祖国、民族精神。但从语言形式上,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差异。具体有哪些差异?请加以探究。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探究。

(学情分析: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具有综合性,需要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更细致地分析和概括。因此,难度更大。对学生的思考不必求全责备,只要能够看出某一方面的差异,并能说出道理,即可。同时,教师在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分析的具体方法,使学生掌握比较点。)明确:

六、词句品味与探究。

(学情预测:品味词句,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规律,形成知识和能力。)

(一)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

..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学生思考、探究。

教师明确:“饕餮”一词特别有味。作者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的热望。

(二)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学生思考、探究。

教师明确:在超越时空的基础上,黄河本身也成为“一个巨人”,巨人的英雄的体魄和精神与黄河结合起来,转化为“我们民族的屏障”。“屏障”二字不能忽略。这是抗日战争时代黄河形象的特点,在这以前,中国的古典和现代文学中,黄河从来没有作为屏障的形象出现过。歌者也好,黄河也好,坚强也好,英雄也好,都归结到“屏障”,归结到保卫祖国的高度上来。

(三)你从远古

..奔去,/涛声回荡在..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

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明确:作者巧妙地从另一个角度,亦即时间的、历史的角度,展开对于长江的赞颂:他说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是不可视的,人的视觉功能不可能看到;但是,诗是想象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千载于一瞬”,超越时间的局限,才能使感情得到充分的解放。把空间转化为时间的感觉,把自然现象转化为历史,这种手法,可以叫做“时空交错”,是诗歌常用的。

《长江之歌》的作者借助这种手法拓开了思绪的境界,把对长江的歌颂,不但延伸向“远古”“历史”,而且拓展到“未来”,还用“推动新的时代”来沟通古代和未来。有了这样诗化的想象,对长江,对祖国的热爱,就和历史感、时代感交织起来了。

六、布置作业。

(一)完成“阅读练习·探究”。

(二)预习《一条大河》,查字典,自行解决生字词。

(三)完成《伴你学语文》练习。

附:板书设计(即上面的三个表格,此略。)

比较·探究一条大河

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在故事的叙述和音乐的描写中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2、理解本篇散文采用的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本文用层层叠加的可视性意象表现音乐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对比反衬的手法。

难点:描写音乐的方法;艺术构思及篇幅长短的合理性的讨论。

媒体准备:

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歌曲《我的祖国》磁带或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思想感情。

3、划出精彩的语句,并加以咀嚼品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一)播放《我的祖国》音乐带,营造氛围。

(二)导语:

音乐,是洗濯灵魂的流水,流过之后,就为人的一生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童年时期听过的音乐,虽然连歌词都唱不全,却伴随着作者走过了半生。因为,童年是美好的,虽然童年有富有的,也有贫穷的,但不论如何都会给人留下许多回忆,留下许多终身难忘的印象。本文的作者写自己童年时看的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电影《上甘岭》,尤其是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主题曲“一条大河”(《我的祖国》),到底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散文,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二、关于作者

刘元举,1954年生于辽宁大连,祖籍山东龙口。当过建筑工人,20世纪80年代末调入《鸭绿江》文学月刊社,历任小说组长、编辑室主任、主编、社长。1988年孤身闯过黄河源,1995年奔赴柴达木,遂有散文集《西部生命》。1995年去欧洲考察建筑艺术,著有散文集《上帝广场》《表述空间》。另外,还出版报告文学集《黄河悲歌》《中国钢琴梦》《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朗朗和他的父亲》等。

三、检测预习: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投影):

角逐

..(juézhú)高涨.(zhǎng)戛.然(jiá)星斗.(dǒu)

缭.绕(liáo )步履.(lǔ)颠簸.(bǒ)潸.然(shān)

惬.意(qiè)蓦.地(mò)

(二)解释词语(投影):

【角逐】泛指竞争或竞赛。

【卑微】地位低下。

【分晓】事情的底细或结果(多用于“见”后)。

【礼赞】怀着敬意地赞扬。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戛(jiá)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蓦(mò)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韵致】风度韵味;情致。

【委婉】(言词、声音等)婉转。

【雄赳赳】形容威武。

【气昂昂】形容人精神振作、气势威武。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相同的情绪。

【迷蒙】昏暗看不分明;迷茫。

【款款】形容徐缓、从容的样子。

【潸然】<书>流泪的样子。

四、整体感知,把握所叙之事,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讨论。

(学情分析:与前面的几篇文章和诗歌相比,本文有独特之处,主要是带有故事的性质,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叙事性的文章,学生比较喜欢读,而且也比较容易把握思想感情,因此这一步骤可以点到即止。)

教师明确:本文围绕“一条大河”(《我的祖国》),写了童年看电影《上甘岭》听到“一条大河”和“去年”听少年钢琴天才朗朗在钢琴独奏会上弹奏“一条大河”两件事的描叙,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表达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五、整体了解和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和语言特点。

学生快速自读全文,思考,讨论。

(学情分析:这个问题是从整体上来考虑的。学生读完全文,必然会对文章的语言留下一定的印象,我们要的是把学生的感性的认识激发出来,为学生对课文的深层阅读和教师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教师明确:

(一)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通篇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思想。

(二)从语言特点看,本文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结合在一起,很有感染力。

(三)从描写角度看,本文对心理活动和意识流动的描摹显得十分细腻,增强了表达效果。

六、布置课后作业。

(一)再读课文,划出使用了对比反衬手法的段落或语句。

(二)阅读全文,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段落和语句,体会作者的感受和情感。

第二课时

一、在整体了解对比衬托的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段落和语句进行品味和分析,理解表达效果。

学生把已经划好的段落和语句进行交流和讨论。

(学情分析: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入细致的分析和品味,进行探究和交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是很有帮助的。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但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段落和具体语句的品味,就不难了。)

教师明确:

(一)主要的对比之处有:

1、童年时代看电影的经历和“去年”听音乐天才朗朗演奏钢琴曲的对比。

2、“一条大河”的委婉轻柔和其他一般战斗歌曲的要让人“狂唱不已”的对比。

3、“我”的童年与朗朗这一代孩子的对比。

(二)本文全文虽然是用了大量的篇幅叙事,描写感受,但最终是落到了对祖国的依恋和热爱上。

例如,第一处对比,突出的是听同样一首歌曲的感受不同。从鼓掌这个细节上看,就有很大的区别,也有很深的含义。童年时的鼓掌,“把手都拍疼了”,比较盲目,却又十分忘情,忘情和盲目的交融,在为鼓掌而鼓掌中也有真正的乐趣,这不但充分地显示了儿童的天真,也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文化匮乏的情形。而现在听钢琴演奏,“鼓掌”却是不同的。尤其是这一次,朗朗结束了演奏,观众不是像往常那样马上鼓掌。这说明,朗朗演奏的“一条大河”,把大家带入了一种恍然自失的境界,使大家“陷入了一种回味,都浸淫了一种酸楚的离情”。

通过这样的对比,更突出了“一条大河”的魅力,突出了它所承载的依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二处对比,是通过一般战斗歌曲的让人“反复狂唱不已”来突出“一条大河”给人的委婉轻柔的感觉,突出“一条大河”给人留下的深刻的与众不同的印象。

第三处对比,是把“我”的童年与朗朗这一代孩子对“一条大河”的不同理解的对比,突出表现了音乐的魅力,“我相信所有的华人,都会为‘一条大河’动情的”。

二、具体理解语言风格。

把自己找到的感受最深的段落或语句和同学交流,讨论、探究这些语句的美妙之处或深刻之处。

(学情预测:这个问题是比较开放的题目,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交流。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词语的品味入手,进而进入对句子的、段落的理解。)

教师提供参考:

(一)而我们这些穷孩子,只能眼巴巴地把看电影的希望寄托在部队大院。

大院里边有两棵旗杆状笔挺的白杨树,就是茅盾先生笔下的那种值得礼赞的伟丈夫白杨树,更值得礼赞的还是两棵树中间挂着的那块银幕。这块银幕将大墙里边与外边连成一个偌大的电影院,不用花钱买票,不用去那座小小的电影院里拥挤,也不用出汗,在凉爽的晚风中看电影,多惬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