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表里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表里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表里生物教案

13《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表里的生物 教学设计

22.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4个会认生字,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内容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是S版六年级第五单元第22课,课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他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可是父亲不许他动,使他充满好奇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天真无邪,情趣盎然。 【教法学法】 1、教法:在教学中我首先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读促悟,以悟促诵,积累语言。 2、学法: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常让学生自己来谈谈读懂了什么,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组织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板书:表里的生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三、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个环节就是解决了课后习题第二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表里的生物》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16.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求知欲强

表里的生物优秀教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表里的生物》优秀教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会写“脆、拦”等5个字,会写“洪亮、盲人”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印证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人们戴在手腕上用来看时间的手表,那你们听说过表中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2. 大致了解作者信息。 3. 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冯至,看看他在小时候是如何以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 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蝎(xi e )子钵(b o )子

3. 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脆” “蟋” “蟀”,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关于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2?点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 (在小时候的作者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3. 课文中父亲多次强调“不许动”,为什么? (表在那个贫困年代,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家庭来说,除了具有掌握时间的功用外,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东西。父亲怕被孩子弄坏了,所以规定:不许动。) 4. 读课文第2~1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在怎样的好奇心驱使下,发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作者唯恐父亲把这个“美丽的世界”盖上指的是什么? (在“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的驱使下,父亲终于打开了表盖。这个“美丽的世界”是指“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面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 四、课堂小结。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

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在体会的基础上就是指导学生读好,读出作者的好奇和儿童的那份天真。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比如6、1、15自然段都是例证)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方式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举例 3、标点符号的特点 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冒号的作用:(1)提起下文(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释或说明(5)总结上文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表里的生物》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新版)

《表里的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2.读读记记“蝎子、蟋蟀、蝈蝈、恐怖、和谐、呈现”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1.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2.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学方法 讲授法、指导法、启发法。 课前准备 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生字卡、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每个人都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这个多彩的童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回忆的,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课文——《表里的生物》。 板书:表里的生物 二、新课学习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3.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个环节就是解决了课后习题第二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5.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例: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部编版)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6《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表里的生物》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脆、拦”等8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机器、钟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条件。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脆、拦”等8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机器、钟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懂得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科学探索的重要条件。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描写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歌曲展示: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 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预设:你的童年有趣吗?会唱的同学来唱一唱。 2.你们喜欢大自然的声音吗? 预设:模仿蟋蟀、老虎、小狗等生物的叫声。 3.谈话导入: 手表会发出声音吗?那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那是什么发出来的呢?

预设:表里会有生物吗? 4.课题解读。 谈一谈对课题的理解。你知道机械手表的工作原理吗? 预设:机械表的动力来源是外部手工上发条,或者全自动机械表是通过振臂甩动手腕带动表中的偏心块旋转上发条,最终卷曲的发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齿轮的动能,进行工作的,各齿轮间的传动比配置好,达到秒针的每秒一跳,分针、时针原理也一样,最终完成计时功能。 二、认读生字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 机器钟楼洪亮街心盲人坚硬清脆 单调请求加速齿轮玻璃唯恐丑恶 恐怖证实蟋蟀 2.和同桌互相指读生词。 三、内容感知 (一)默读课文,将课文读流利,遇到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吧! (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任务。 (1)读一读:按照课文段落进行顺序读文。 (2)画一画:在你认为的关键词下面画线。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再读课文概括,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预设:小时候的“我”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吧! 预设: (1)作者认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10)父亲的表里发出了声音,“我”对此产生了疑问。 (11-19)父亲打开表并告诉“我”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20-21)“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 四、名人名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15 表里的生物 教案设计(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篇教学设计 15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出示课件2-5】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板书课文题目《表里的生物》,学生读。 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关于他的资料了吗?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 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以问题导入,创设情境,学生初步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生字,自读课文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总结。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琴弦清脆添加拒绝恐怖蟋蟀 2.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设置障碍。 ①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板书:怀表有声音) ②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板书:被迷住) ③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④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板书:见人就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三、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6、7】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第二课时

五年级语文上册《表里的生物》教案 长版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螫”、“蝎”等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犯了个小错误,那就是一个没带手表,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手表的课文,那就是——表里的生物。 2、板书题目,读题目 3、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又什么想问的吗? 生:表里的生物是什么? 生:表里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大声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并把不懂得句子用横线加问号标出。)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反馈 ①交流生字新词 螫、小蝎子、单调、蝈蝈儿、柔和 ②梳理文脉:围绕这只表,父亲经常说的话是哪几个字?谁能说一说? 生:只许听,不许动 生:只许看,不许动 师:根据这个,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猜测表中的生物——听表里的声音——看表里的声音——不再说表 ③师:父亲的命令非但没有阻止我,反而使我的“好奇”疯狂地滋长,谁能找找文中“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教师根据交流适时板书 好奇——痛苦——高兴——吓了一跳 唯恐愉快 4、教师小结:文中的“我”随着这只表,心情在起起落落,我们也仿佛也回到了作者的童年。 三、研读课文 1、让学生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一做批注。 2、组织反馈 出示: 句子一: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句子二: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句子三: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 1

表里的生物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

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表里的生物教案设计教案

教学 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借助工具书分辨字音和字形。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 重点 难点 1.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我”一直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 教学 课时 一课时 1表里的生物 2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①这句话交代了什么?]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 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3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句导读: “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是有根据的,是“我”经过思考得出的结论——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都证实了“我”的论断。]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 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4[②这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我”小时候很幼稚,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转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句导读:把“这种声音”与“蝉鸣”“虫的歌曲”对比,可见“我”的观察很仔细。]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5[③这两句话运用的描写方 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1 知识点详解 ? 2 ①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与环境。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会产生凡是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想法。 3 ?弦,读xián ,不要读成xuán 。 4 ②反问,这个句子表达了“我”对死的东西能发音产生的疑问,说明“我”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下文认为表里有生物作了铺垫,也表现出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孩子。 5 ③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准确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表里的生物》教案+教学反思

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 2.学具:图片资料。 【授课类型】 略读课 【教学方法】 教师:质疑、引导、点拔。 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课件出示以下主要内容) A.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 B.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C.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D.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表里的生物》教案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珍惜童年时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作者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 秒:秒表、秒针 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 拨:拨号、拨弄、拨打 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 怖:恐怖、阴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弦(xián)清脆(cuì) 立即(jí)玻璃(li) 蝉(chán) (三)多音字: 转:zhuǎn(转弯)zhuàn(转动) 蒙:mēng(蒙蒙亮)méng(蒙蔽) (四)近(反)义词: 同义词:立即--马上呈现--显现 反义词:增加--减少拒绝--接受 (五)生词解释: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三、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 一、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作者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作者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3、作者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作者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作者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课文原文 15.表里的生物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动转,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一天,我对父亲说: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只许听,不许动。” 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儿不许动表。”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

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xiē)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螫(zhē)你。”

(完整版)长春版语文《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长春版语文《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的基础上再

次加快速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22*《表里的生物》

22*《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学会“蝎、蟋、蟀、蝈”4个认读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找出相关句子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4、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 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

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22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 1、学会“蝎、蟋、蟀、蝈”4个认读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 1、画出生字词,自学交流并汇报 (1)生自己读 (2)指名读 (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1.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默读课文,要在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再次加快速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 1)小时候,作者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作者动。

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作者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作者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作者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4)作者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二、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指名反馈。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他这么说,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要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这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上册)

《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设计 (S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 探索的精神。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3.学会“蝎、蟋、蟀、蝈”4个会认字。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渴求知识,养成勤于 思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小 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 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二、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生独自画句子、思考、朗读 3.指名朗读,要把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听后进行点评。例: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 ……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渴望打开那块表探个究竟。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之后的满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

表里的生物公开课教案

表里的生物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作者介绍: 冯至( 1905一1993)原名冯承植,涿州人。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25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等。 主要作品:《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我会写: 脆:清脆脆枣脆弱干脆又甜又脆 拦:拦挡拦截拦网拦堵拦路虎 怖:恐怖震怖怖畏怖惧阴森可怖

蟋:蟋蟀斗蟋蟀 蟀:蟋蟀蟋蟀草 形近字: 脆(脆弱) 拦(阻拦) 蟋(蟋蟀) 跪(下跪) 栏(栏目) 悉(熟悉) 蟀(蟋蟀) 布(布料) 玻(玻璃) 率(率领) 怖(恐怖) 波(波纹) 多音字: 好:hǎo好看hào爱好弹tán弹性dàn子弹答:dā答应dá答案更gèng更好gēng更改 近义词: 洪亮——嘹亮和谐——融洽 单调——单一请求——恳求 愉快——欢快猜测——猜想 反义词: 坚硬——柔软单调——丰富 美丽——丑陋保护——破坏 答应——拒绝丑恶——美好

理解词语: 【钟楼】旧时城市中设置大钟的楼,楼内按时敲钟报告时辰;安装时钟的较高的建筑物。 【洪亮】(声音)大;响亮。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单调】简单重复而没有变化。 【坚硬】又结实又硬。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食物)脆而清香。 【柔和】①温和而不强烈。②柔软;软和。 【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呈现】显出;露出。 【唯恐】只怕。 【拒绝】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等)。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或残害而恐惧。 【猜测】推测;凭想象估计。 句子解析: 1、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听到过机器的声音。听到的鸟叫、狗吠、蝉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