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菁华杯”首届全国新

课程中学优秀课例评选

一等奖

群落的演替

版本:人教课标版

学校:濮阳市油田第四高级中学

学科:生物

年级:高二年级

姓名:许华

课型:新授课

课件。

九、设计思路:

环节一:利用课本78

环节二:通过引导学生自学

教材、填写学案、阅读资料、

环节三:通过四个兴趣小组同学对

课前收集资料的汇报展示,使学生

认识到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

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情况和我国

环节四:小结本课启示,使学

生形成“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

环节五:效果检测和课

十、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讨——案例引入

教师组织引导:出示火山爆发的图片资料并组织学生观察阅读课文P78的“问题探讨”后,设疑: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引出课题“第4节群落的演替”(板书)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阅读“问题探讨”,思考

教学意图: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结合案例,引出群落演替的课题和概念。(二)演替的过程和类型

过渡:光裸的岩石上是怎样长出森林的呢?

1、裸岩上的演替过程:

1.1 学生阅读课本79图4-14“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过程图片。思考学案中问题:

①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②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③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取代的含义是什么?

④在此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特别是植物的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⑤在此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什么变化?

1.2一名学生板书裸岩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步回答问题①②

③;多媒体投影展示相应图片。

1.3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演替的概念,多媒体投影并板书

1.4 多媒体投影裸岩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步回答问题④⑤;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并多媒体投影总结。

1.5与导入呼应: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那么这一地区还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观察阅读图文资料,层层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

过渡:群落的演替是否只能发生在裸岩上?

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2.1学生阅读课本P80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图片。思考学案中问题:

2.2一名学生板书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回答问题。

3、演替的类型

3.1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相比较,分析讨论两者的不同点。师生共同归纳: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区别。并展示相应图片。

3.2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演替的漫长过程中,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有哪些?第一小组同学汇报成果。师生共同归纳:在这个演替的漫长过程中,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说明群落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命系统。

学生活动:观察图文资料对比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渡:不可忽略的还有人类的活动。你了解的有哪些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呢?(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多媒体出示图片,引到学生说出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是否观察过被人踩踏成的小路周围杂草是怎样分布的呢?课前,我们请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校园内进行了观察,现在请他们来给大家说一下观察的结果。(学生上讲台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观察并分析讨论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2、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使物种的迁移也越来越频繁。

2.1第三小组展示课件相应信息

2.2从资料的描述中,你知道外来物种入侵后,增长有什么特点?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吗?

3、教师出示图片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负面影响。

人类的活动都是破坏现有的各种生物群落的吗?视频展示宁夏治理沙漠情况。

4、师生共同总结以下两点: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学生活动:展示、观看图片等相关资料,分析、举例介绍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等生物群落的影响。学习实例,归纳小结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分析图片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5、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5.1 以前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呢?学生回答。

5.2 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第四小组为我们提供的我国有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情况。(学生课件展示)

5.3 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这件事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学生回答。

5.4 学生总结: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然,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往后,在我们的努力下,地球一定能为我们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小结

1、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四个大组课前探究及汇报过程的表现情况,给予表扬和

鼓励。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五)效果检测(精选精练)

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 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2、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逐渐取代了苔藓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草本植物繁殖力强B苔藓植物寿命较短

C苔藓植物较草本植物低等 D 草本植物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3、下列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A 沙丘上的演替

B 火山岩上的演替

C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D 冰川泥上的演替

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都是朝着对人有利的方向发展

B 人类的许多活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C 围湖造田是洪灾频发的原因之一

D我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并实施

5、群落不断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 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 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 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十一、作业设计

1、课本P80练习——常规作业,主要为巩固和落实认知目标服务。

2、活动与探究:以“警惕外来物种入侵”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开放性作业,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相互合作,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经共享,共同整理、归纳、分类,得到一种比较完整的答案。

十二、板书设计

第4节群落的演替

一、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二、演替的过程及类型——依据起始条件划分

1、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