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高等数学

701高等数学
701高等数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701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考试内容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部分。其中微积分的分值约占60%左右,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各占20%。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填空、解答题等。

三、考试大纲

《微积分》部分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0sin 1lim

1,lim(1)x x x x e x x

→→∞=+=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和右极限)的概念。

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7.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无穷小量的关系。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和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的导数。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二阶导数的求法。

4.了解微分的概念以及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

5.理解罗尔(Rolle )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 )中值定理,掌握这两个定理的简单应用。

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

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在区间(,)a b 内,设函数f(x)具有二阶导数,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凹的;当()0f x ''<时,()f x 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水平、铅直渐近线)。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 )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

4.了解无穷区间上的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无穷区间上的反常积分。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

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五)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线性代数》部分

(一)行列式

考试内容

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二)矩阵

考试内容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及正交矩阵等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4.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及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和秩的方法。

(三)向量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考试要求

1.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法则。

2.理解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3.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和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

4.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

(四)线性方程组

考试内容

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mer)法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与相应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考试要求

1.会用克莱姆法则解线性方程组。

2.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方法。

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4.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5.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考试内容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矩阵特征值的性质,掌握求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

2.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和相似矩阵的性质,了解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会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

3.了解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性质。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

(一)随机事件和概率

考试内容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考试要求

1.了解样本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Bayes)公式。

3.理解事件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

(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

(){},()F x P X x x =≤-∞<<∞

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 分布、二项分布(,)B n p 、泊松(Poisson )分布()P λ及其应用。

3.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U a b 、正态分布2(,)N μσ、指数分布及其应用,其中参数为(0)λλ>的指数分布()E λ的概率密度为

,0()0,0x e x f x x λλ-?>=?≤?

4.会求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三)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考试内容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边缘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和边缘概率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常用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两个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考试要求

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边缘分布,理解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和边缘密度,会求与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相关事件的概率。

2.理解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及不相关性的概念,了解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3.了解二维均匀分布,了解二维正态分布221212(,,,,)N μμσσρ的概率密度,了解其中参数

的概率意义。

4.会求两个独立随机变量和的分布。

(四)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考试内容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均值)、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矩、协方差、相关系数)的概念,会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常用分布的数字特征。

2.会求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数学期望。

(五)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考试内容

切比雪夫(Chebyshew )不等式,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Bernoulli )大数定律,棣莫弗—拉普拉斯(De Moivre-Laplace )定理,列维—林德伯格(Levy-Lindberg )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切比雪夫不等式。

2.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和伯努利大数定律。

3.了解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以正态分布为极限分布)和列维—林德伯格定理(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

(六)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

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2χ分布,t 分布,F 分布,分位数,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考试要求

1.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其中样本方差定义为

2

21

1()1n i i S X X n ==--∑ 2.了解2χ分布、t 分布和F 分布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3.了解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大学全册高等数学知识点(全)

大学高等数学知识点整理 公式,用法合集 极限与连续 一. 数列函数: 1. 类型: (1)数列: *()n a f n =; *1()n n a f a += (2)初等函数: (3)分段函数: *0102()(),()x x f x F x x x f x ≤?=?>?; *0 ()(), x x f x F x x x a ≠?=?=?;* (4)复合(含f )函数: (),()y f u u x ?== (5)隐式(方程): (,)0F x y = (6)参式(数一,二): () ()x x t y y t =??=? (7)变限积分函数: ()(,)x a F x f x t dt = ? (8)级数和函数(数一,三): 0 (),n n n S x a x x ∞ ==∈Ω∑ 2. 特征(几何): (1)单调性与有界性(判别); (()f x 单调000,()(()())x x x f x f x ??--定号) (2)奇偶性与周期性(应用). 3. 反函数与直接函数: 1 1()()()y f x x f y y f x --=?=?= 二. 极限性质: 1. 类型: *lim n n a →∞; *lim ()x f x →∞ (含x →±∞); *0 lim ()x x f x →(含0x x ± →) 2. 无穷小与无穷大(注: 无穷量): 3. 未定型: 000,,1,,0,0,0∞ ∞∞-∞?∞∞∞ 4. 性质: *有界性, *保号性, *归并性 三. 常用结论: 11n n →, 1(0)1n a a >→, 1()max(,,)n n n n a b c a b c ++→, ()00! n a a n >→

高等数学A

《高等数学A》课程教学大纲 (216学时,1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等数学A是理科(非数学)本科个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函数与极限;2、一元函数微积分学;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5、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 6、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总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的安排三学期授课,分为高等数学A(一)、(二)、(三),总学时为90+72+54,学分为5+4+3。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说明:教学要求较高的内容用“理解”、“掌握”、“熟悉”等词表述,要求较低的内容用“了解”、“会”等词表述。 高等数学A(一) 一、函数、极限、连续、 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 2. 理解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 3. 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4.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5.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换元法则。 6. 理解子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极限与其子数列的极限之间的关系。 7. 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实数域的完备性(确界原理、

单界有界数列必有极限的原理,柯西(Cauchy),审敛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8.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10. 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最大最小值定理,一致连续性)。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双曲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 4.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5.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6.理解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 7.会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 8.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9.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进线)。 10.了解有向弧与弧微分的概念。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11.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1. 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2.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函数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 3. 理解变上限的积分作为其上限的函数及其求导,掌握牛顿

(完整版)高数_大一_上学期知识要点

总复习(上) 一、求极限的方法: 1、利用运算法则与基本初等函数的极限; ①、定理 若lim (),lim ()f x A g x B ==, 则 (加减运算) lim[()()]f x g x A B +=+ (乘法运算) lim ()()f x g x AB =g (除法运算) ()0,lim ()f x A B g x B ≠=若 推论1: lim (),lim[()][lim ()]n n n f x A f x f x A === (n 为正整数) 推论2: lim ()[lim ()]cf x c f x = ②结论 结论2: ()f x 是基本初等函数,其定义区间为D ,若0x D ∈,则 0lim ()()x x f x f x →= 2、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及无穷小的性质; ①定义1: 若0 lim ()0x x f x →=或(lim ()0x f x →∞ =) 则称 ()f x 是当0x x → (或x →∞)时的无穷小. 定义2: ,αβ是自变量在同一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小: 若lim 1β α =, 则称α与β是等价无穷小, 记为 αβ:. ②性质1:有限个无穷小的和也是无穷小. 性质2: 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推论1: 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推论2: 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

定理2(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 设~,~ααββ'', 且lim βα'' 存在, 则 (因式替换原则) 常用等价无穷小: sin ~,tan ~,arcsin ~,arctan ~,x x x x x x x x ()()2 12 1cos ~,1~,11~,ln 1~,x x x e x x x x x μ μ--+-+ 1~ln ,x a x a -()0→x 3、利用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①准则I(夹逼准则)若数列,,n n n x y z (n=1,2,…)满足下列条件: (1)(,,,)n n n y x z n ≤≤=123L ; (2)lim lim n n n n y z a →∞ →∞ ==, 则数列n x 的极限存在, 且lim n n x a →∞ =. ②准则II: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4、利用两个重要极限。 0sin lim 1x x x →= 1 0lim(1)x x x e →+= 1lim(1)x x e x →∞+= 5、利用洛必达法则。 未定式为0,,,0,00∞ ∞∞-∞?∞∞ 类型. ①定理(x a →时的0 型): 设 (1)lim ()lim ()0x a x a f x F x →→==; (2) 在某(,)U a δo 内, ()f x 及()F x 都存在且()0F x ≠;

大一高等数学复习题(含答案)

复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5 lg 1 )(-= x x f 的定义域是( D ) A 、()),5(5,+∞∞- B 、()),6(6,+∞∞- C 、()),4(4,+∞∞- D 、())5,4(4, ∞- ()),6(6,5+∞ 2、如果函数f(x)的定义域为[1,2],则函数f(x)+f(x 2)的定义域是( B ) A 、[1,2] B 、[1,2] C 、]2,2[- D 、]2,1[]1,2[ -- 3、函数)1lg()1lg(22x x x x y -++++=( D ) A 、是奇函数,非偶函数 B 、是偶函数,非奇函数 C 、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 D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解:定义域为R ,且原式=lg(x 2+1-x 2)=lg1=0 4、函数)10(1)(2≤≤--=x x x f 的反函数=-)(1 x f ( C ) A 、21x - B 、21x -- C 、)01(12≤≤--x x D 、)01(12≤≤---x x 5、下列数列收敛的是( C ) A 、1) 1()(1 +-=+n n n f n B 、?????-+=为偶数为奇数n n n n n f ,11,11 )( C 、?????+=为偶数为奇数n n n n n f ,11,1 )( D 、???????-+=为偶数 为奇数n n n f n n n n ,221,221)( 解:选项A 、B 、D 中的数列奇数项趋向于1,偶数项趋向于-1,选项C 的数列极限为0 6、设1 111.0个n n y =,则当∞→n 时,该数列( C ) A 、收敛于0.1 B 、收敛于0.2 C 、收敛于 9 1 D 、发散 解:)10 11(91101101101111.02n n n y -=+++= = 7、“f(x)在点x=x 0处有定义”是当x →x 0时f(x)有极限的( D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高等数学内容

理工类专业需要考高数一 经管类专业需要考高数二 高数一的内容多,知识掌握要求一般要比高数二要高,大部分包含了高数二的内容。 高数一内容如下: 第一章:函数定义,定义域的求法,函数性质。 第一章: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 第一章:极限(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及其性质、运算。 第一章:极限存在的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第一章: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阶的比较。 第一章:函数的连续性,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第一章: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第二章: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第二章:导数的运算,高阶导数(二阶导数的计算) 第二章:微分 第二章:微分中值定理。 第二章:洛比达法则 1 第二章:曲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函数的增减性与单调区间、极值。 第二章:最值及其应用。 第二章: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与作用。 第三章: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基本公式,直接积分法。 第三章:换元积分法 第三章:分部积分法,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第三章: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估值定理应用。 第三章:牛一莱公式 第三章: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章:无穷限广义积分。 第三章:应用(几何应用、物理应用) 第四章:向量代数 第四章:平面与直线的方程 第四章: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简单二次曲面。 第五章:多元函数概念、二元函数的定义域、极限、连续、偏导数求法。 第五章:全微分、二阶偏导数求法 第五章: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 第五章:隐函数微分法。 第五章: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 第五章: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

第五章:直角坐标下的计算。 1 第五章:在极坐标下计算二重积分、应用。 第六章:无穷级数、性质。 第六章:正项级数的收敛法。 第六章:任意项级数。 第六章:幂级数、初等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第七章:一阶微分方程。 第七章:可降阶的微分方程。 第七章: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高数二的内容如下: 1. 数列的极限 2. 函数极限 3.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4. 两个重要极限、收敛原则 5.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6. 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 7.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9. 导数的概念 10. 求导公式、四则运算、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11. 求导法(续)高阶导数 12. 函数的微分 13. 微分中值定理 14. 洛必塔法则 15. 曲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函数的增减性与单调区间 16.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17. 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 19. 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直接积分法 20. 换元积分法 21. 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22. 简单有理函数的积分 23. 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几何意义 24. 牛顿--不莱尼茨公式与定积分计算 25. 定积分的换元法 26.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27. 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28. 定积分的应用

同济大学大一 高等数学期末试题 (精确答案)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 试卷类别:A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适用层次: 适用专业;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小题得分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 得分则在小题 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考试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 课程名称:高等数学A (考试性质:期末统考(A 卷) 一、单选题 (共15分,每小题3分) 1.设函数(,)f x y 在00(,)P x y 的两个偏导00(,)x f x y ,00(,)y f x y 都存在,则 ( ) A .(,)f x y 在P 连续 B .(,)f x y 在P 可微 C . 0 0lim (,)x x f x y →及 0 0lim (,)y y f x y →都存在 D . 00(,)(,) lim (,)x y x y f x y →存在 2.若x y z ln =,则dz 等于( ). ln ln ln ln .x x y y y y A x y + ln ln .x y y B x ln ln ln .ln x x y y C y ydx dy x + ln ln ln ln . x x y y y x D dx dy x y + 3.设Ω是圆柱面2 2 2x y x +=及平面01,z z ==所围成的区域,则 (),,(=??? Ω dxdydz z y x f ). 21 2 cos .(cos ,sin ,)A d dr f r r z dz π θθθθ? ? ? 21 2 cos .(cos ,sin ,)B d rdr f r r z dz π θθθθ? ? ? 212 2 cos .(cos ,sin ,)C d rdr f r r z dz π θπθθθ-?? ? 21 cos .(cos ,sin ,)x D d rdr f r r z dz πθθθ?? ? 4. 4.若1 (1)n n n a x ∞ =-∑在1x =-处收敛,则此级数在2x =处( ). A . 条件收敛 B . 绝对收敛 C . 发散 D . 敛散性不能确定 5.曲线2 2 2x y z z x y -+=?? =+?在点(1,1,2)处的一个切线方向向量为( ). A. (-1,3,4) B.(3,-1,4) C. (-1,0,3) D. (3,0,-1) 二、填空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系(院):——————专业:——————年级及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大一微积分公式

有关高等数学计算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公式(集锦) 一、0 101101lim 0n n n m m x m a n m b a x a x a n m b x b x b n m --→∞?=??+++? =??? (系数不为0的情况) 二、重要公式(1)0sin lim 1x x x →= (2)()1 0lim 1x x x e →+= (3 ))1n a o >= (4 )1n = (5)lim arctan 2x x π→∞= (6)lim tan 2 x arc x π →-∞=- (7)lim arc cot 0x x →∞ = (8)lim arc cot x x π→-∞ = (9)lim 0x x e →-∞ = (10)lim x x e →+∞ =∞ (11)0 lim 1x x x + →= 三、下列常用等价无穷小关系(0x →) sin x x tan x x a r c s i n x x arctan x x 2 11c o s 2 x x - ()ln 1x x + 1x e x - 1l n x a x a - ()11x x ? +-? 四、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u v u v '''±=± ()uv u v uv '''=+ 2u u v uv v v '''-??= ??? 五、基本导数公式 ⑴()0c '= ⑵1 x x μμμ-= ⑶()sin cos x x '= ⑷()cos sin x x '=- ⑸()2 tan sec x x '= ⑹()2 cot csc x x '=- ⑺()sec sec tan x x x '=? ⑻()csc csc cot x x x '=-? ⑼()x x e e '= ⑽()ln x x a a a '= ⑾()1 ln x x '=

高等数学DPDF.pdf

高等数学D(一) 一、内容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第一节:函数 要求: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了解函数的几种特性。了解反函数、分段函数、复合函数和初等函数的概念,会求反函数。掌握16个函数及一些常见函数的图形。 第二节:数列的极限第三节:函数的极限 要求:理解数列与函数极限的概念。理解左、右极限的概念、以及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无穷小与无穷大 要求:理解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理解无穷小的性质。 第五节:极限运算法则 要求: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第六节: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要求: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第七节:无穷小的比较 要求:了解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第八节:函数的连续性第九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要求:理解函数在点x0处连续与间断点的概念。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定理、零点定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第一节:导数概念 要求:理解可导与导数的概念及导数的表达式。理解左导数与右导数的概念。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含曲线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掌握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第二节:函数的和、积、商的求导法则 要求:记16个函数的求导公式及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第三节: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要求:掌握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四节:高阶导数 要求:会求高阶导数。

第五节:隐含数的导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要求:会求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导数。 第六节:函数的微分 要求:了解可微与微分的概念。掌握函数的一阶微分。 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第一节:中值定理 要求:熟悉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内容。 第二节:洛必达法则 要求: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 第四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 要求:掌握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及曲线的凹凸性的方法。会求曲线的拐点。会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第五节:函数的极值与最大、最小值 要求:理解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方法,会解有关最值的应用题。 第四章不定积分 第一节: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要求: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记11个基本积分公式,掌握直接积分法。 第二节:换元积分法 要求:掌握第一类换元法、第二类换元法。 第三节:分部积分法 要求:掌握分部积分法。 第六章微分方程 第一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要求:了解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的概念。 第二节: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要求:掌握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齐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第三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要求: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第四节: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大一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

期末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向量2a i j k =+- ,2b i j k =-+ ,则a b ? = -1 。 2、曲线2x z =绕z 轴旋转所得曲面方程为 z=x 2 + y 2 。 3、级数1113n n n ∞ =?? + ???∑的敛散性为 发散 。 4、设L 是上半圆周2 2 2 a y x =+(0≥y ),则曲线积分22 1 L ds x y +?= a π 5.交换二重积分的积分次序:?? --01 2 1),(y dx y x f dy = dy y x dx ),(f 0 x -12 1 ? ? 6.级数∑ ∞ =+1 )1(1 n n n 的和为 1 。 二、选择题 1、平面0)1(3)1(=+++-z y x 和平面02)1()2(=+--+z y x 的关系 ( B ) A 、重合 B 、平行但不重合 C 、一般斜交 D 、垂直 2. 下列曲面中为母线平行于z 轴的柱面的是 ( C ) A 、2221x z += B 、2221y z += C 、2221x y += D 、22221x y z ++= 3. 设)0(4:2 2 >≤+y y x D ,则32222 ln(1) 1 D x x y dxdy x y ++=++?? ( A ) A 、2π B 、0 C 、1 D 、4π 4、设)0(4:22>≤+y y x D ,则??=D dxdy ( A ) A 、π16 B 、π4 C 、π8 D 、π2 5、函数22504z x y =--在点(1,-2)处取得最大方向导数的方向是 ( A ) A 、216i j -+ B 、216i j -- C 、216i j + D 、216i j - 6 、 微 分 方 程 2 2 ()()0y y y ' ''+ - =的阶数为 ( B ) A 、1 B 、2 C 、4 D 、6 7.下列表达式中,微分方程430y y y ''-+=的通解为

610高数大纲

610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一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性质,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分段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坐极限和右极限)的概念。 6、理解无穷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的概念及其无穷小的关系。 7、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要熟练应用两个重要极限。 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导数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微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罗尔定理和拉格郎日中值定理及其应用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的极值、函数单调性、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反函数与隐函数求导法以及对数求导法。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能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的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高等数学(大一)题库

(一)函数、极限、连续 一、选择题: 1、 在区间(-1,0)内,由( )所给出的函数是单调上升的。 (A) ;1+=x y (B);2x x y -= (C)34+-=x y (D)25-=x y 2、 当+∞→x 时,函数f (x )=x sin x 是( ) (A )无穷大量 (B )无穷小量 (C )无界函数 (D )有界函数 3、 当x →1时,31)(,11)(x x x x x f -=+-= ?都是无穷小,则f (x )是)(x ?的( ) (A )高阶无穷小 (B )低阶无穷小 (C )同阶无穷小 (D )等阶无穷小 4、 x =0是函数 1 ()arctan f x x =的( ) (A )可去间断点 (B )跳跃间断点; (C )振荡间断点 (D )无穷间断点 5、 下列的正确结论是( ) (A ))(lim x f x x →若存在,则f (x )有界; (B )若在 0x 的某邻域内,有()()(),g x f x h x ≤≤且),(lim 0 x g x x →),(lim 0 x h x x →都存在, 则),(lim 0 x f x x →也 存在; (C )若f(x)在闭区间[a , b ]上连续,且f (a ), f (b )<0则方程f (x )=0,在(a , b )内有唯一的实根; (D ) 当∞→x 时,x x x x x a sin )(,1) (== β都是无穷小,但()x α与)(x β却不能比. 二、填空题: 1、 若),1(3-=x f y Z 且x Z y ==1 则f (x )的表达式为 ; 2、 已知数列n x n 1014- =的极限是4, 对于,101 1=ε满足n >N 时,总有ε<-4n x 成立的最小N 应是 ; 3、 3214 lim 1 x x ax x b x →---+=+(b 为有限数) , 则a = , b = ; 4、 设 ,)(a x a x x f --=则x =a 是f (x )的第 类 间断点; 5、 ,0 , ; 0, )(,sin )(?? ?>+≤-==x n x x n x x g x x f 且f [g (x )]在R 上连续,则n = ; 三、 计算题: 1、计算下列各式极限: (1)x x x x sin 2cos 1lim 0-→; (2)x x x x -+→11ln 1lim 0;

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作用、内容及方 法 一、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许多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数学主要是 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世界上任何客观存在都有其"数"与"形"的属性特征,并且一切事物都发生变化,遵循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凡是研究量的大小、量的变化、量与量之间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变化,就 少不了数学。同样,客观世界存在有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因此,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光速之快,实事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数学不但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还研究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形式和关系,只要这种形势和关系能抽象出来,用清晰准确的方式表达,即所谓化为数学模型。不但如此,数学还研究在逻辑上可能的形式。 "空间形式"必须理解为一切类似于空间形式的形式:射影空间、非欧几里 得空间、拓扑空间、无穷维空间的空间、微分流形… "数量关系"也要理解为一切类似于数量关系的关系:逻辑关系、语法关系…数学研究的是各种抽象的"数"和"形"的模式结构。 在今天的数学中,"数"和"形"的概念已发展到很高的境地。比如,非数之"数"的众多代数结构,像群、环、域等;无形之形的一些抽象空间,像线性空间、拓扑空间、流形等。 恩格斯说:"要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就必须掌握数学。"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德国大数学家、天文家、物理学家高斯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她常常屈尊去为天文学和其它自然科学效劳,但在所有的关系中,她都堪称第一。"

马克思还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亨普尔说:经验科学中多数更加深刻的定理都是借助数学概念陈述的。 拉奥说:一个国家的科学进步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衡量。 考特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王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戴维认为:被人们如此称颂的高科技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 霍格说:如果一个学生要成为完全合格的、多方面武装的科学家,他在其 发展初期就必定来到一座大门,并且必须通过这座大门,在这座大门上用每种 人类语言刻着同一句话:"这里使用数学语言。" 培根曾说:"数学使人精细" 罗蒙诺索夫把数学称做:"所有思想研究工作的主宰" 伽里略、惠更斯、牛顿都认为:"科学工作中的演绎数学部分所起的作用比实验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 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伦琴在回答"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这一问题时,说:"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 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伊曼认为"数学处于人类智慧的中心领域" 数学史梗概: 第一阶段 数学萌芽时期(远古-公元前5世纪):算术几何形成时期,但它们还未分开,彼此交织在一起,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体系,缺乏逻辑性,基本上看不到命 题证明、演绎、推理。 第二阶段

大一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详解

大一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 一、选择题(共12分) 1. (3分)若2,0, (),0 x e x f x a x x ?<=?+>?为连续函数,则a 的值为( ). (A)1 (B)2 (C)3 (D)-1 2. (3分)已知(3)2,f '=则0 (3)(3) lim 2h f h f h →--的值为( ). (A)1 (B)3 (C)-1 (D) 12 3. (3 分)定积分22 π π -?的值为( ). (A)0 (B)-2 (C)1 (D)2 4. (3分)若()f x 在0x x =处不连续,则()f x 在该点处( ). (A)必不可导 (B)一定可导(C)可能可导 (D)必无极限 二、填空题(共12分) 1.(3分) 平面上过点(0,1),且在任意一点(,)x y 处的切线斜率为23x 的曲线方程为 . 2. (3分) 1 2 4 1(sin )x x x dx -+=? . 3. (3分) 2 1lim sin x x x →= . 4. (3分) 3 2 23y x x =-的极大值为 . 三、计算题(共42分) 1. (6分)求2 ln(15)lim .sin 3x x x x →+ 2. (6 分)设1 y x = +求.y ' 3. (6分)求不定积分2ln(1).x x dx +?

4. (6分)求3 (1),f x dx -? 其中,1,()1cos 1, 1.x x x f x x e x ? ≤? =+??+>? 5. (6分)设函数()y f x =由方程0 cos 0y x t e dt tdt + =?? 所确定,求.dy 6. (6分)设2()sin ,f x dx x C =+?求(23).f x dx +? 7. (6分)求极限3lim 1.2n n n →∞? ?+ ?? ? 四、解答题(共28分) 1. (7分)设(ln )1,f x x '=+且(0)1,f =求().f x 2. (7分)求由曲线cos 2 2y x x π π?? =- ≤≤ ?? ? 与x 轴所围成图形绕着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 转体的体积. 3. (7分)求曲线3232419y x x x =-+-在拐点处的切线方程. 4. (7 分)求函数y x =+[5,1]-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五、证明题(6分) 设()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证明 1()[()()]()()().2 2 b b a a b a f x dx f a f b x a x b f x dx -''= ++ --? ? (二)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设函数()2 312 2 +--= x x x x f ,则1=x 是()x f 的第 类间断点. 2.函数()2 1ln x y +=,则= 'y . 3. =? ? ? ??+∞→x x x x 21lim . 4.曲线x y 1 = 在点?? ? ??2,21处的切线方程为 .

大一高等数学总结

第一讲函数、连续与极限 一、理论要求 1.函数概念与性质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有界、奇偶、周期) 几类常见函数(复合、分段、反、隐、初等函数) 2.极限极限存在性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夹逼定理和单调有界定理 会用等价无穷小和罗必达法则求极限 3.连续函数连续(左、右连续)与间断 理解并会应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最值、有界、介值) 二、题型与解法 A.极限的求法(1)用定义求 (2)代入法(对连续函数,可用因式分解或有理化消除零因子) (3)变量替换法 (4)两个重要极限法 (5)用夹逼定理和单调有界定理求 (6)等价无穷小量替换法 (7)洛必达法则与Taylor级数法 (8)其他(微积分性质,数列与级数的性质) 1. (等价小量与洛必达) 2.已知

(洛必达) 3. (重要极限) 4.已知a、b为正常数, (变量替换)5. 解:令 6. (变量替换)

7.已知在x=0连续,求a 解:令(连续性的概念) 三、补充习题(作业) 1.(洛必达) 2.(洛必达或Taylor) 第二讲导数、微分及其应用 一、理论要求 1.导数与微分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会求导(基本公式、四则、复合、高阶、隐、反、参数方程求导) 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方程 2.微分中值定理理解Roll、Lagrange、Cauchy、Taylor定理 会用定理证明相关问题 3.应用会用导数求单调性与极最值、凹凸性、渐进线问题,能画简图 会计算曲率(半径) 二、题型与解法

A.导数微分的计 算 基本公式、四则、复合、高阶、隐函数、参数方程求导 1.决定,求 2.决定,求 解:两边微分得x=0时,将x=0代入等式得y=1 3.决定,则 B.曲线切法线问题5.f(x)为周期为5的连续函数,它在x=1可导,在x=0的某邻域内满足f(1+sinx)-3f(1-sinx)=8x+o(x)。求f(x)在(6,f(6))处的切线方程。 解:需求,等式取x->0的极限有:f(1)=0 C.导数应用问题 6.已知, ,求点的性质。 解:令,故为极小值点。 7.,求单调区间与极值、凹凸区间与拐点、渐进线。 解:定义域

高数1考研大纲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教学 约56% 线性代数 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选题 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 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 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 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大一下高等数学知识点

高等数学A2知识点【注意】不考试的知识点:带*号的(除球面坐标系、比值审敛法),二次曲面,斯托克斯公式,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的应用,一般周期函数的傅立叶级数,物理应用部分, 一、概念与定义 1、数量积、向量积及坐标表示(向量的位置关系); 2、柱面,旋转曲面的方程形式及常见曲面画图,平面,直线的方程及其位置关系,平面束; 曲面、曲线、实体在坐标平面上的投影 3、偏导数定义及判定一点可导的定义方法; 4、偏导、连续、全微分的关系,方向导数与梯度; 5、极值、条件极值,最值和驻点.及拉格朗日乘数法; 6、七类积分的关系,格林公式、高斯公式; 7、级数的定义,等比级数的和,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常见级数的敛散性及判定方法。 二、计算 1、求极限 (1)二元函数求极限:代入法、两类特殊极限、无穷小性质等 (2)极限不存在的判断:取不同的路径 2、求偏导数或全微分 (1)定义——在某一点可导,常见于分段函数 (2)一个变量为常数,按一元函数求导法则计算,对于指定点的偏导可以先代入一个变量再求;(3)多元复合函数求导——链式法则; (4)隐函数(方程与方程组)求导及其高阶导数——不要记公式,理解方法; (5)抽象函数求导及其高阶导数——注意符号; (6)求(指定点)全微分或判断是否可微——用定义 0 z z x z y ρ→ ?-?-? = 3、求重积分(画图) (1)二重积分—坐标系以及区域类型的选择【由区域和被积函数特点定】,积分次序的交换;(2)三重积分—坐标系以及区域类型的选择【由区域和被积函数特点定】; (3)对称性区域上奇、偶函数的积分以及对1积分时的计算。

4、求曲线、面积分(画图) “一代、二换、三定限” (1)代入参数方程或() z f x y =;不同的积分换的公式不同; , (2)定限或定区域的时候注意方向性【第二类】及定限规则 (3)格林公式、高斯公式的应用——验证条件并灵活使用; (4)对称性区域上奇、偶函数的积分以及对1积分时的计算。 5、无穷级数 (1)数项级数审敛; (2)幂级数收敛域与和函数,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3)傅立叶级数的收敛情况——Dirichlet定理的结论 三、应用 1、偏导数的几何应用——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空间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方向导数与梯 度。 2、偏导数求极值以及条件极值、最值; 3、重积分、曲线、面的几何应用——平面区域的面积、空间曲面的面积,曲顶柱体的体积; 四、证明 1、极限不存在、连续性、可导、可微; 2、偏导数相关等式; 3、格林公式——积分与路径无关、原函数; 4、级数的敛散性判定——注意级数的分类与对应方法; 5、向量的位置关系,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几何问题。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

高等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主要的思想方法: (1)函数的思想 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是微积分,而函数是微积分的主要研究对象。我们在运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就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这是一个通过现象抽象出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体现的是科学的抽象是数学的一个思维方法和主要特征。 (2)极限的思想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微积分的基础。极限是变量在无限变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是一个确定的数值。把一些实际问题的确定结果视为一系列的无限近似数值的变化趋势,即函数或者数列的极限,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主要的思想方法: (1)微分的思想 微分表示自变量有微小变化时函数的近似变化,一般地,求导的过程就称为微分;导数则反映函数相对于自变量的瞬时变化率。从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中可看出,在局部的“以直代曲”的微分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也是微积分的一个基本思想。 (2)数形结合的思想 书本中在引入导数与微分概念时,也讨论了它们的几何意义,这显然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这两个概念。通过几何图形来直观地理解概念以及定理的证明等等内容是高等数学中常用的方法,这是抽象思维与现象思维有机结合的典型体现。 (3)极限的思想 不难发现导数概念的引入与定义深刻地体现了极限的思想。 (4)逻辑思维方法 在本章中,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分类(整合)法等逻辑思维方法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理解与掌握此类思维方法有助于良好的理性思维的形成。 第三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主要的思想方法: 导数本质上是一种刻画函数在某一点处变化率的数学模型,它实质上反映了函数在该点处的局部变化性态;而中值定理则是联系函数局部性质与整体性质的“桥梁”,利用中值定理我们就能够从函数的局部性质推断函数的整体性质,具体表现为在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可利用中值定理把握函数在某区间内一点处的导数与函数在该区间整体性质的关系。

高等数学-大一-上学期知识要点

高数总复习(上) 一、求极限的方法: 1、利用运算法则与基本初等函数的极限; ①、定理 若lim (),lim ()f x A g x B ==, 则 (加减运算) lim[()()]f x g x A B +=+ (乘法运算) lim ()()f x g x AB = (除法运算) ()0,lim ()f x A B g x B ≠=若 推论1: lim (),lim[()][lim ()]n n n f x A f x f x A === (n 为正整数) 推论2: lim ()[lim ()]cf x c f x = ②结论m n a x b x --+++++11结论2: ()f x 是基本初等函数,其定义区间为D ,若0x D ∈,则 0lim ()()x x f x f x →= 2、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及无穷小的性质; ①定义1: 若0 lim ()0x x f x →=或(lim ()0x f x →∞ =) 则称()f x 是当0x x → (或x →∞)时的无穷小. 定义2: ,αβ是自变量在同一变化过程中的无穷小: 若lim 1β α =, 则称α与β是等价无穷小, 记为αβ. ②性质1:有限个无穷小的和也是无穷小. 性质2: 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推论1: 常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推论2: 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也是无穷小. 定理2(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 设~,~α αββ'', 且lim βα''存在, 则 (因式替换原则) 常用等价无穷小: sin ~,tan ~,arcsin ~,arctan ~,x x x x x x x x ()()2 12 1cos ~,1~,11~,ln 1~,x x x e x x x x x μ μ--+-+ 1~ln ,x a x a -()0→x 3、利用夹逼准则和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①准则I(夹逼准则)若数列,,n n n x y z (n=1,2,…)满足下列条件: (1)(,,,)n n n y x z n ≤≤=123; (2)lim lim n n n n y z a →∞→∞ ==, 则数列n x 的极限存在, 且lim n n x a →∞ =. ②准则II: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4、利用两个重要极限。 0sin lim 1x x x →= 10lim(1)x x x e →+= 1lim(1)x x e x →∞+= 5、利用洛必达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