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

前言

地球科学如果没有详细的年代学,就没有严肃的历史。

人类花费了好几个世纪的时间,才掌握了地质年代的真正本质和各时期的分界。地质学家籍助地层和化石的研究将地球的各个时代排列出来,但是地球历史的绝对年代是通过放射性元素测量得来的。

人类终于知道地球的年龄有46亿年。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果之一。

思考题

1. 地球的年龄是如何测定的?

2. 为什么用球粒陨石作地球的参照模型?

3. 你知道哪些测定地质体年龄的方法?

参考书

1. 追寻逝去的时间,2000,[美]德里克·约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本书以探索时空为主线,阐述人类对宇宙起源、地球年龄、生命起源、星体运动规律等问题的认识过程。

2. 陨石、行星、太阳系,1989,[法]C.J.阿莱格尔,地质出版社。

本书从微观上的元素和原子、中观上的陨石和矿物到宏观上的地球和天体的对比研究,阐述了地球各圈层——地核、地幔、水圈、大气圈的形成与演化,探索了太阳系及地球的起源以及有关生命的出现和进化等重大问题。

1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2陨石的年龄及其研究意义

3 其他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地球的年龄和地质年代表的产生创世说维新时期

建立相对地质年代表

放射性的发现

地质年代表的产生——“创世说”时期

地球的年龄有46亿年, 这一发现是20世纪最大的科学成果之一。

在过去漫长的5000年历史中,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处于一知半解状态,人类也没有任何有效方法确定时间的跨度,普遍相信“上帝创世”的传说。

1540年,厄舍尔大主教根据基督教文献记载,得出地球创生的年代。他提出地球创生于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

欧洲人普遍接受了基督教的“创世说”,甚至最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也成了《圣经》神话的受害者。

地质年代表的产生——“维新时期”

维尔纳的水成论和

他将地质发展划分为六

个阶段的做法,显然受

到“圣经”中“创世纪”

的影响,这就是从神学

到维新时期的发展阶段。

无限和往复——新的年龄高峰

由于18世纪下叶和19世纪上叶在地质学上取得的进展,创世纪学说的桎梏最终被打破。有两个人通过观察和实地研究,登上了新的地球年龄高峰。

终点的前景。”

响着我们。

地层与化石——相对时间的记录

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们认识到一层一层按自下而上叠置的地层代表着地球的历史。

但是要将不同地方的地层进行对比,那是在人们掌握了“化石”的概念之后。

一般是水平的,而且总是新

的岩层沉积在较老的岩层之

上。因此,如果它们没有被

褶皱或断层扰乱的话,岩层

的相对年代可以由它们在层

序中的位置确定。

行对此,那是在人们掌握了“化

石”的概念之后。对不同地点的

化石进行研究,就可进行地层对

比。根据这一原理,居维叶和史

密斯根据化石的空间分布划分地

层层序,并绘制了一批地质图。

建立相对地质年代表

1880年以后,人们就能对欧洲所有的沉积地层进行分析对比了。当时的地层年代表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时间的划分。划分为不含化石的古老时期和含化石的“地质”时期,后者没有时间长短,只有相对先后的“纪”。

用时间标定地质年代

如果没有详细的年代学,

就没有严肃的历史。19世纪

末,人们意识到用时间标定地

质年代的重要性。

1859年,达尔文根据河谷

侵蚀速率算出白垩纪有3亿年。

乔利根据江河携带盐类入

海算出海洋有1亿年。

开尔文和他的“短年代学”

开尔文根据热流理论估算

地球冷却的历史,提出地球和

太阳是在1亿年前形成。几年

后又修正为0.25亿年前。

物理定律和地质观察之间

“短”与“长”年代之争持续

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他们忽略

了贝克莱尔的发现。

放射性发现的意义

1896年,贝克莱尔发现一种铀盐发出奇怪的且穿透力很强的射线。

几年后,居里夫妇、卢瑟福、索第等人发现了放射性现象的本质。

放射性的发现冲击了地球年龄估算:

1. 开尔文的计算模型不合实际。

2. 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测定地球年龄的工具。

(完整版)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作业(九) 常见天气系统 作业时间:月日 (2019北京昌平区上学期期末联考)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 A.甲B.乙 C.丙D.丁 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 A.地面气压下降B.阴雨天气 C.地面气温上升D.无风或微风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冷锋天气系统,乙为暖锋天气系统,丙为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丁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据题干知,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而甲、乙、丙、丁中,只有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降水少,相对湿度不大,其他均可带来降水,故选D项。第2题,甲为冷锋天气系统,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阴天、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故选B项。 (2019北京石景山区上学期期末联考)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3~4题。 时间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首要污染物 第一天多云11 ℃5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二天阴雨8 ℃8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三天晴 3 ℃4级NO2

4.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 A.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C.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城市气温降低、风力增大、阴雨,故该天气系统是冷锋,C是锋面气旋,其他都不符合,选C项。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晴,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A项正确;第三天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B项错误;第三天晴,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C项错误;第三天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D项错误。 (2019江西宜春一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睛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①地受高压控制而为晴朗少风天气,利于洗车,故洗车指数数值最低,A项正确。而其他三地位于锋面附近而多大风、阴雨天气,不利于洗车而洗车指数较高。第6题,②地位于冷锋锋后,为低温、阴雨天气,风向为西北风;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为晴朗天气,风向为西南风;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受冷气团控制而气温较低,风向为东南风。故D项正确。 (2019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7~8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_地球上的水知识点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 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 二、水循环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洋与陆地之间。简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简称陆地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简称海上内循环,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 水循环示意图 蒸发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环节 (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径流输送 (2)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蒸发、降水 (3)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5、水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之一,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信风带 西风带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划分: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低纬到高纬。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 (2)补充: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①判断南北半球;(温度高的海区靠近赤道) ②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的流向,画出洋流的流向即可判断寒暖流 3、洋流按照成因分为三类: (1)风海流:盛行风,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密度流分布规律: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3)补偿流: 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形成洋流。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a 、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而形成。b 、下降流: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上升流海区往往形成重要的渔场(秘鲁渔场)。 4)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方向会发生改变。 3、全球洋流分布规律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1)中低纬海区:副热带为中心,北顺南逆。 (2)中高纬海区:副极地为中心,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无洋流。 (3)南半球40度附近形成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性质为寒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冬季洋流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2017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D单元地球上的水 D1水循环 6.D17.D18.L1[2017·全国卷Ⅰ]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6.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湖泊的水量变化不大,蒸发量和降水量应大致相当,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应和年均降水量数值相当,约为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7.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陡,水流速度快,下渗少,地下水少,实际蒸发量应最小。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8.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大量种植耐旱植物,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会使入湖水量减少,盐湖面积缩小。 13.(1)D1(2)D1(3)N3(4)L6[2017·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12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

图13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发送 量(104人) 0.0 0.0 0.0 0.0 15.6 42.5 72.8 110. 8 135. 1 156. 3 156. 3 156. 3 (2)说明图12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3) 图中相关信息旅游业发展条件的评价 有利 不利 (4)图12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 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13.(1)6 (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图中相关信息旅游业发展条件的评价 有利 拥有AAAA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天池 等) 旅游资源质量高(知名度高,有特色)有朝鲜族民俗村、长白山大峡谷等 旅游资源种类多(有自然景观,也有人 文景观) 部分景点位于主要交通线附近部分景点交通的通达性好 不利 多数景点不临近铁路、高速公路(旅游点 分布较偏远) 有些景点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旅游活 动耗时较长,花费较多) 一般旅游景点多多数旅游景点吸引力较差 城镇级别较低接待能力较差(基础设施较差)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旅游季节较短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结冰期的特征。根据表格中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 送量的变化可知,1—4月四个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为0,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5—10月累计旅客发送量上升,说明这几个月河流尚未结冰,可以通航;11、12月两个月累计旅客发送量没有变化,可以判断这两个月河流结冰,不能通航。因此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6个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以下三题。 1.20世纪末以来,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整治洞庭湖问题并使其面积“变大”() ①退耕还林①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①跨流域调水①退田还湖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2.以①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下图是模拟洋流系统的一个实验装置,在透明水槽的内侧分别安放4只风扇,且假定F1和F2表示大洋西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若同时开启风扇F1和F4,则该装置模拟的洋流系统是() ①北太平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①北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①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系统①南大西

洋中高纬洋流系统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下图为“世界水资源的供求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节能工业 B.扩大水稻播种面积 C.跨流域调水 D.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 2015年6月,太原市首次提出打造“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雨量大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 ①调节地表径流①调节水汽输送①减少地下径流①增加地表下渗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读《地球的故事》有感

读《地球的故事》有感 读《地球的故事》有感 读《地球的故事》有感1 这次“红领巾爱读书,做越秀读书郎”的活动中,我借阅了《地球的故事》这本书。我从小就不太喜欢看书,一提起看书就头痛。但这本书我只看了的几页,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并且把它一口气读完了。 这本书写的是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写得很有趣味性而且很容易让人看懂。不管是富有的法国,还是神秘的印度,或者是得天独厚的美洲,房龙都把它们写的栩栩如生,让我的兴趣油然而生,并且完全改变了我们对地理的偏见。 在这本书里,必要的名词和数据虽依然存在,却增加了更多生动有越的表达。在房龙笔下的世界是那么五彩斑斓的啊! 另外,这些历史也使我知道人类的剧烈活动也会造成地球的毁灭:人类不受限制的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造成山泥倾泻;人类改变物种,有意无意就造成物种的消失或引入……从中我认识到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开发实在很过分,这样做不就是自伤残杀,不就是在伤害我们的地球母亲吗? 记得有一次,妈妈和爸爸带我去野外露营。上山的时候,我看见有几十个人在河边砍伐树木,并把树木据成一段段放在大货车上运走。那一刹那,我非常想上前阻止,可惜我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幕。他们据的每一棵树,都在伤害着地球,他们据的每一刀,我也是心如刀割。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大家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美丽的地球被人类破坏了,我们还会有这么好的生活吗?地球妈妈给了我们这么多好的资源,我们却去伤害她,我们对得起她吗?想一想,如果别人这样伤害你,你的心情会是什么?让我们一起保护地球,不要只让这句话成为口号,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保护她,不能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了!大家行动起来吧! 读《地球的故事》有感2 前几个星期,我看了《地球的故事》这本书,我觉得书中的内容很精彩,并且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不少知识呢! 在地球中会发生许多可怕的自然灾害,比如:洪水、海啸、泥石流等。我觉得这些灾害我们人类应该可以防止的。在此,我呼吁人们好好保护环境,少砍树,多种树,不破坏生态平衡,就一定能保卫好我们的家园。 记得在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故事中人们乱砍树木,后来因为没有森林的抵挡,一场洪水把整个村庄淹没了。 我想:我们人类一定要注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破坏了它,后果将不堪设想! 科技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可有些事科技无法改变的,只有靠我们人类自己去努力改变的! 读《地球的故事》有感3 “地球”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可是我们真正了解她吗?她的安危我们关心过吗?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和《地球的故事》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 当我通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和《地球的故事》这本书了解到我们长期居住的地球太容易破碎时,我心潮起伏,不禁浮想联翩:地球啊,你是那样伟大,却又是那样脆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眼中很少看见自由飞翔的鸟群,耳边很少听见清脆的鸟啼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典例1秘鲁是世界有名的“无雨之城”,却又多雾潮湿。首都利马纬度低,却又“四季如春”。下图为“秘鲁的区域图”和“利马的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材料回答下题。 秘鲁首都利马气候具有少雨、多雾特征,试分析其成因。 答案少雨:该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多雾:临近海洋,水气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浓雾扩散。 解析该地位于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所以气候少雨。多雾天气,要从雾的形成条件分析,包括水汽、降温、逆温等因素。该地临近海洋,水汽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浓雾扩散,所以形成多雾天气。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章相关的哪些信息? 答案秘鲁降水少,多雾;秘鲁主要位于6°S~18°S之间的大陆西岸;利马位于大陆西海岸;利马气温介于15℃与20℃之间,降水较少,7、8月略多。 典例2(2019·广东湛江模拟)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入春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 答案 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入春时间越迟,因此影响入春时间最主要的因素为纬度位置。B正确。 思考:你从上题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 答案入春时间等值线类似于等温线,若折算为同一日期,越往北等温线的数值越小,即温度越低;设问地点仅限于我国东部地区。 典例3(2019·安徽合肥模拟)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1)~(2)题。 (1)从14~20时,合肥( )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答案(1)C (2)C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水 [授课建议] 1、水体的类型 2、河流的补给关系

3、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说,补给量与流域面积越大,流量越大;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补给方式。 (2)汛期(水位):包括丰水期、枯水期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3)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4)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4.河流的水系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长度、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等。流经山区的河段窄、落差大、流速快,而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段往往比较宽,比较浅(黄河下游段除外),流速缓。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 [深度探究] 植被的破坏会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1)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即枯水期流量减少,汛期水量增大;(2)洪峰到来快,水位陡涨陡落;(3)河流含沙量增大。 4、水循环的类型

5、水循环环节 6、水循环的意义 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 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 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 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 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3.利用水循环,探究生活实例 (1)沼泽地的形成 (2)西部地区一些内流河断流 [深度探究] 1.河流上游修建水库后,下游河流径流有哪些变化 提示:修建水库后,河流下游丰水期水位下降,流量减小,枯水期水位上升,流量增大;洪峰到来时间推迟;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能力卷 湘教版新版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2.海面上的风力通常比陆地风力大些,原因可能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大B.地转偏向力大C.摩擦力小D.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下图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石猴观海”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A.黄土地貌景观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火山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 4.关于黄山云海气象万千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林木繁茂,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 B.山高谷深,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阳处温差大 C.黄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量充沛 D.云海变幻诡谲与山谷风的影响密切相关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的縹地里气温比周图樑地或建筑聚集处气温低出0.5℃以上的现象,绿地和树木对小气候的改善明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绿岛”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可以消除各种污染B.可以增加空气湿度 C.可以增大气温日较差D.可以增大地表风速 6.图中绿地与周围裸地或建筑区域的大气运动状况是() A.近地面风由周围吹向绿地B.近地面风由绿地吹向周围 C.绿地气流上升D.裸地或建筑用地气流下沉 7.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太阳辐射能在不同纬度分布不均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下图中大气受热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A.A1和B1B.A2和B1C.B1和C2D.A2和C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地球的故事

地球的故事 教案:设计思路:大班的孩子已认识了中国国旗,但仅仅了解中国的国旗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和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开始收集各国国旗的图案,有的小朋友家里买了世界地图,有的买了插国旗的玩具,有的在书店找到了《世界国旗地图册》,还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下载了许多彩色的国旗,通过收集国旗,孩子渐渐对国家、对七大洲、对地球的概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这样一节关于地球的活动产生了,通过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国旗f国家一七大洲一陆地(海洋)一地球这样一种从属关系。一、活动的目的: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况,知道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认识七大洲。2、知道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国家。3、培养幼儿探索问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二、教学准备:(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世界上一些常见的国旗、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二)物质材料准备:1、环境准备:主题墙面:《世界各国国旗》;幼儿绘画涂色作品 《各国国旗》;教室里悬挂各国国旗卡片。2、材料准备:立体世界地图;PPT课件《地球板块变化图》;自制橡皮泥(面粉、油、水)若干;盘子;水;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小国旗插件。三、教学过程:(一)、运用中国国旗引出话题:1、这是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国旗?在哪里见到的?2、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挂国 旗?是什么意思?(国旗代表国家)3、你们还知道哪些国家?4、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什么地方呢?(二)、了解地球 的概况。1、出示立体世界地图,幼儿观察并说出,地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3.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结构 内容点析 1.对洋流成因内容的选择。洋流的成因实比较复杂的。细致分析的话,洋流大体上有三种:(1)风海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全球绝大部分洋流属于风海流;(2)密度流:是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的海水运动,如大西洋表层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底层海水则由地中海流回大西洋;(3)补偿流:是由于某种原因海水从一个海区大量流出,而另一个海区海水流来补充而形成的。补偿流既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也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每一种洋流都讲,内容势必繁杂,而且有些知识略深,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材只以风海流为例,论述洋流的概念和成因。 2.图 3.4“全球风带和洋流模式”的设计意图。风海流的形成与全球风带是分不开的。为了直观地展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教材设计了这幅图。从图上不难看出,洋流分布有以下特点: (1)以南北回归线的副热带高压为中心形成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2)以北半球中高纬海上低压区为中心形成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南半球中高纬度为西风漂流,围绕南极大陆形成绕极环流。 (4)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反时针方向的东北季风漂流;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方向的西南季风漂流。

地球的故事

地球的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地球的故事 活动目的: 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况,知道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认识七大洲。 2、知道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国家。 3、培养幼儿探索问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设计思路: 开学的第一节科学活动是认识中国国旗,由于假期里,孩子们在家观看了雅典奥运会,看到了许多升中国国旗和外国国旗的场面,很显然仅仅了解中国的国旗是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的,在老师的鼓励下和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开始收集各国国旗的图案,有的小朋友家里买了世界地图,有的买了插国旗的玩具,有的在书店找到了《世界国旗地

图册》,还有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下载了许多彩色的国旗,通过收集国旗,孩子渐渐对国家、对七大洲、对地球的概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这样一节关于地球的活动产生了,通过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国旗→国家→七大洲→陆地(海洋)→地球这样一种从属关系。 教学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世界上一些常见的国旗、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 (二)物质材料准备: 1、环境准备:主题墙面:《世界各国国旗》;幼儿绘画涂色作品《各国国旗》;教室里悬挂各国国旗卡片。 2、材料准备:立体世界地图;T 课件《地球板块变化图》;自制橡皮泥(面粉、油、水)若干;盘子;水;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小国旗插件。

教学过程: (一)、运用中国国旗引出话题: 1、这是什么?你们还见过哪些国旗?在哪里见到的? 2、为什么这些地方要挂国旗?是什么意思?(国旗代表国家) 3、你们还知道哪些国家? 4、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什么地方呢? (二)、了解地球的概况。 1、出示立体世界地图,幼儿观察并说出,地球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2、尝试说出这些陆地的名称。(七大洲) (三)、认识七大洲,知道七大洲与代表国家的关系(从属关系)。 1、演示T课件《地球板块变化图》,用讲故事的形式帮幼儿理解七大洲与地球的关系。(七大洲从属于陆地,陆地从属于地球)。 故事梗概:地球有七个孩子,其中欧洲和亚洲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大家亲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内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2.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3.掌握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增强对节约用水、循环用水重要性的认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体存在形态:①________、②________、液态。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③__________,数量最大的是④__________。 2.存在空间:⑤________、陆地、⑥________,海洋水是最主要的水体。 3.陆地水:从水的运动和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⑦____________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________连续运动的过程。 2.时空特点: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________范围内进行着。 3.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下渗、地下径流。 4.类型:?__________、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5.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__、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_________状态,并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____。 (2)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________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21____________不平衡的矛盾。 (3)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22________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A.河水B.冰川C.井水D.湖泊水 2.陆地水体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A.河流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大气降水 知识点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

《地球的故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地球的故事》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目录 第一篇:《地球科学》读书笔记 第二篇:《地球的红飘带》读书笔记 第三篇:《渔夫的故事》读书笔记 第四篇:《史记故事》读书笔记 第五篇:《原来如此的故事》读书笔记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地球科学》读书笔记我们的梦想生活在一个永不停息的地方——地球。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本身的梦,而且每一个梦都是不一样!而每一个名族,也都用一个配合的梦,我们的中华名族,更有一个永垂不朽的梦!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为身为一个中华儿女而自满,我的中国梦——研造机器,探索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研究出一部历史性的史乘,为天下做出孝敬。虽说这个梦以我如今的本领,大概有一些迢遥,但是这不仅仅是我的梦,是中华名族的梦,还是所有地球人们的大梦!所以我不会放弃!在以前,中华名族的里程是何等的崎岖。首先,是英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近代化大门;然后,八国联

军侵华洗劫了全世界瞩目的圆明园;再者,中日法西斯战争使 中国面临着家破国亡的田地。但是这阻挡不了我们中华人名,我们华夏子孙并没有因此而仍人宰割。为了谁人梦,谁人令人信奉的梦。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终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当了家,做了主人。不再备受欺辱,从此站了起来!颠末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 便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世界上 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我国的居民幸福指数仍旧不高,尤 其是城乡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日益扩大;再加之,西方各国纷 纷对中国接纳敌对的态度,对中国敬而远之。中国虽想成为卖力任的大国,却困难重重。但这些一点也没有打跨我们中华儿女想要变得强大的梦!我们为了这个梦坚韧不拔,知道对峙便 是胜利,要是功败垂成,就将前功竟弃!我没有更加巨大的目 的和气概气派,我的现实就是我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以是应该有所继承,我的梦想很迢遥但却又很实际。我的中国梦就是全体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实现中华民族的巨大再起。虽说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通力合作,肯定就会实现。只要插上那个美丽的梦的“翅膀”,便肯定可以实现。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带我飞,给我希望…隐形的党羽,让梦长期比天长,留一个愿望,让本身想像。 第二篇:《地球的红飘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地球的红飘带—湘江之战 几架飞机已擦着地盘猛袭过来。“轰” 、“轰”几声巨响,浮桥两侧的江水里,立即腾起高高的水柱。桥上马上人喊马嘶,乱成一片。 仇人的轰炸不停,弄得(谢谢你访问)红军只能“挨打”。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最新整理)

课时作业(九) 常见天气系统 作业时间: 月 日 (2019北京昌平区上学期期末联考)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 A.甲B.乙 C.丙D.丁 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 A.地面气压下降B.阴雨天气 C.地面气温上升D.无风或微风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冷锋天气系统,乙为暖锋天气系统,丙为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丁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据题干知,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而甲、乙、丙、丁中,只有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降水少,相对湿度不大,其他均可带来降水,故选D项。第2题,甲为冷锋天气系统,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可能出现阴天、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故选B项。 (2019北京石景山区上学期期末联考)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3~4题。 时间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首要污染物 第一天多云11 ℃5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二天阴雨8 ℃8级总悬浮颗粒物 第三天晴 3 ℃4级NO2 3.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

4.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 ) A.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C.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 D.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城市气温降低、风力增大、阴雨,故该天气系统是冷锋,C是锋面气旋,其他都不符合,选C项。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晴,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A项正确;第三天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B项错误;第三天晴,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C项错误;第三天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D项错误。 (2019江西宜春一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6.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睛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①地受高压控制而为晴朗少风天气,利于洗车,故洗车指数数值最低,A项正确。而其他三地位于锋面附近而多大风、阴雨天气,不利于洗车而洗车指数较高。第6题,②地位于冷锋锋后,为低温、阴雨天气,风向为西北风;③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为晴朗天气,风向为西南风;④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受冷气团控制而气温较低,风向为东南风。故D项正确。 (2019广东茂名一模)读图,回答7~8题。

本章测评一(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本章测评 1.地球上的①河水、②湖泊水、③冰川、④地下淡水四种淡水资源,按储量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思路解析: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储水量的占地球淡水总储量的2/3;地下水的淡水储水量也很丰富;湖泊水只占全球水体的0.013%;河水储量为全球水体的0.000 2%。 答案:B 2.大陆东岸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是() A.墨西哥湾暖流 B.巴西暖流 C.秘鲁寒流 D.东澳大利亚寒流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抓住两个要点——大陆东岸和逆时针流动。墨西哥湾暖流、巴西暖流和东澳大利亚寒流位于大陆东岸;其中墨西哥湾暖流和东澳大利亚寒流为顺时针流动。 答案:B 3.影响洋流的因素有() A.海陆轮廓 B.离心力 C.陆地上大河注入 D.深海处的磷酸盐和硅酸盐 思路解析:洋流的形成主要受盛行风、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的影响。 答案:A 4.洋流将发生顺时针偏转的是() A.东澳大利亚暖流 B.秘鲁寒流 C.西风漂流 D.北赤道暖流 思路解析:洋流的运动主要受盛行风、海陆轮廓、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上述洋流只有北赤道暖流将顺时针偏转。 答案:D 5.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大作用的洋流是() A.墨西哥湾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北太平洋暖流 D.北印度洋暖流 思路解析: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大,其中暖流对沿岸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答案:B 6.下面哪些洋流相互作用形成了北海道渔场() A.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相遇 B.秘鲁寒流 C.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D.上升的补偿流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北海道渔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是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相遇形成的。 答案:A 7.轮船从广州出航,经日本名古屋,横渡北太平洋,到达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再南下洛杉矶。船是() A.一直顺水航行 B.先逆水,后顺水航行 C.一直逆水航行 D.先顺水,后逆水航行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世界洋流特别是北太平洋洋流系统的了解和把握。题中线路是沿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2大气受热过程学案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2大气受热过程学案湘教 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 [学生用书 P41]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反射作用 (1)表现?????云层: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 强。较大颗粒的尘埃:空气中较大颗粒越多,反射 越强。 (2)特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3)现象: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的气温相对较低。 2.散射作用 (1)表现: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

(2)特点:大气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容易被散射。 (3)现象?????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3.吸收作用 (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 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 (2)表现? ????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不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布是不均匀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其吸收的多少与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保温过程 (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射向大气,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后,也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大气辐射。 (2)大气辐射中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2.表现?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云层越厚、空气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3.现象?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 (1)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

《地球的故事》读书笔记

《地球的故事》读书笔记 《地球的故事》,它让我了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神奇、奇妙和美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形成、发现亚洲和地球的奇妙令我惊讶,下面是的《地球的故事》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从书店阿姨那里听说,必读书目里面有一本地理书,我不禁叫苦连天。因为我读过地理书,不但枯燥,而且乏味的令人难以读下去,一打开书就有些后悔为什么要读。 我慢腾腾的打开了《地球的故事》,可是还没有等到我像往常一样读地理的时候做准备工作,我就早被这本书诙谐、幽默的文字给吸引住了。这还哪里是我印象中那种罗列一大堆的数据、文字个个都看不明白的地理书呀?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趣味性,比如:两级就是你用一根筷子穿透一个球的两端。“比喻的很生动。再看看我往常地理书中的吧:宇宙爆炸时生成的元素为:77%氢、23%氦、 0.0000001%锂……”两本地理书比较,简直相差甚远。 地球,是一个大家园。这个家园里面,人倒是一个热点话题,在美国作家房龙先生的这本书中,包含了全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历史,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地球——这个往常我并不了解的大千世界好像与我亲近了许多,各国侨胞的文化历史我也已经历历在目。 在这本书中,地理变成了一个个童话,一个个充满趣味的真实童话,被房龙先生信手拈来,讲给我们听。

在《地球的故事》这本书的最后,房龙先生根据目前的状况,呼吁人们开始行动。保护好自然环境,尽力平息已经要燃起的战火,保护好宝贵的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 地球——这个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相亲相爱,将别人的忧伤和幸福当做自己的忧伤和幸福去感受,去体会。 用我们自己的话来结尾吧,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繁荣与富强,需要那个地方的宗教、经济、商业、农业……等等人民为全人类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以前,我只喜欢看故事书不喜欢看科普类的书,因为我觉得科普书很枯燥。可爸爸说看书要全面,科普书也要看。后来,爸爸特意给我买了很多科普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地球的故事》。 这本书非常有趣,它告诉了我很多地球的故事。有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地球的年龄、各个大陆的位置、气候的形成和各种自然景观、生物的起源等等。很多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看得到或感受得到,于是我更加深醉其中。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其实除了书上说的这些,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类没有发现的神奇之处,我们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书中还讲了很多环境污染的事例,触目惊心。我印象最深的是《地球母亲在哭泣》这幅漫画。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地球被污染了那我们人类就不能生存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让地球妈妈变得更漂亮。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鲁京津琼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3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典例1秘鲁是世界有名的“无雨之城”,却又多雾潮湿。首都利马纬度低,却又“四季如春”。下图为“秘鲁的区域图”和“利马的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材料回答下题。 秘鲁首都利马气候具有少雨、多雾特征,试分析其成因。 答案少雨:该地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多雾:临近海洋,水气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浓雾扩散。 解析该地位于东南风背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减湿作用明显,所以气候少雨。多雾天气,要从雾的形成条件分析,包括水汽、降温、逆温等因素。该地临近海洋,水汽充足。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水汽易凝结成雾,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浓雾扩散,所以形成多雾天气。 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了与本章相关的哪些信息? 答案秘鲁降水少,多雾;秘鲁主要位于6°S~18°S之间的大陆西岸;利马位于大陆西海岸;利马气温介于15℃与20℃之间,降水较少,7、8月略多。 典例2(2019·广东湛江模拟)我国民间以农历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但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题。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平均入春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D.大气环流 答案 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入春时间越迟,因此影响入春时间最主要的因素为纬度位置。B正确。 思考:你从上题材料和设问中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 答案入春时间等值线类似于等温线,若折算为同一日期,越往北等温线的数值越小,即温度越低;设问地点仅限于我国东部地区。 典例3(2019·安徽合肥模拟)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1)~(2)题。 (1)从14~20时,合肥( )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答案(1)C (2)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