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和丰富,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已经成为我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推进全面优质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以《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全面提升素质年”活动,立足常规管理,创新教研机制,优化活动载体,提升教师素质,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为打响“学在长兴”品牌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支持和优质服务。但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动态的、螺旋式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深刻剖析当前的非均衡发展点,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区域内的优质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均衡发展。

一、制约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瓶颈”现象

1、瓶颈一:生源失衡。

据调查,当前我县义务教育入学儿童在3500---3600名之间,而这些学龄儿童中有850---900名进行了择校,占入学儿童的20%---25%。其中,虽有出于特殊情况而择校,但这是为数不多的。也就是说,有近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学龄儿童家庭选择择校。这是区域内的平均比率,具体到优质、热门学校,则远远超过这一比率。教育提倡有教无类,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学生的先天素质有差异,也无法否认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目前,难以控制的择校风使生源质量向着优则更优、劣则更劣的两极化方向发展。

2、瓶颈二:薄弱师资力量难以均衡。

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受名校的感召、新校的开办、子女入学、教师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中青年骨干纷纷流入理想的优质热门学校,使相对薄弱校更是捉襟见肘。同时区域层面“保底封顶”的教师工资制度,骨干教师跨校柔性流动,骨干教师流动“转会制”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骨干教师的定向集中流动,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师资水平悬殊的现象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师资力量难以均衡。

3、瓶颈三:学校发展乏力。

当前处于发展劣势、相对薄弱的学校或缺乏发展激情,或缺乏发展的爆发点,很难在短时间内摘掉薄弱校的帽子,又因为受学校地理环境、生源师资、校长办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薄弱校的滚动发展远不及优质校增长的速度,校际的办学差距在不断拉大。

综上所述,制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诸多。因此,需要各方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

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1、树立“扬峰建谷”的思想,重视“建谷工程”。

思想决定着行动。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的普遍优质化。“扬峰建谷”的道理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站在峰顶上的学校会远眺群山,引发这峰还是那峰高的思考,加快登攀的进程,不会因为均衡发展等待相对薄弱学校。相对薄弱学校虽奋起直追,终因谷与峰相距甚远而望尘莫及。“建谷工程”即是要重视和加大低谷中

学校的发展力度,这其中需要政府部门投入十二分的力量,保证教育均衡发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多一点的倾斜政策重视起“建谷工程”,推动“建谷”的有效性。

2、创新“建谷工程”的机制,嫁接优质资源成果。

我县在办学模式创新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集团办学模式,有总分校模式。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小学中心校带配套小区新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牌,名师互动,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少的投入,实现优质资源的最大化。二是以名校带动薄弱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嫁接的方式移植品牌文化,共享优质资源成果。名校的校园文化、校长的办学理念、名师名家的风采,全方位地辐射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短时间的支教可以转化为零距离的共享与互助,最大限度地缩短“建谷工程”的周期,让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快速的可能。

3、加大教师流动的比率,促进教师优质均衡。

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打破了单位的界限,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区域共享,深受流入校的欢迎。但是,跨校柔性流动教师在骨干教师的20%左右,每年仅十几位,人员有限,以个体面对群体,一年的时间又很短,自身又有原先的工作量,影响力十分有限。建议在区域层面考虑教师流动问题,出台区域内教师流动方案,形成机制,从而推进教师资源的优质均衡。让长时间服务于一所学校的教师或学校中所谓的后进者,创造适当流动的机会,促进及时反思,寻找自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控制学龄儿童择校,促进生源常态选择。

择校热反映着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择校热同时折射出社

会的盲目跟风现象。建议有关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把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办学现状向社会展示。同时,要严格控制优质热门学校的盲目扩班,避免在满足极少部分家长愿望要求的同时影响到区域层面的优质均衡发展,引导更多的学区儿童回归常态选择所在社区学校,择校之风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核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我们相信随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明天将更加灿烂。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标准-(9763)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标准 201708011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估内容与标准责任科室科室预计达成情况及后续工作举措备注 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 学、初中分别达到 4.2 人以上、5.3 人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 学、初中均达到 1 人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 资源配置 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 人以 上;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 别达到 4.5 平方米以上、 5.8 平方米以上;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小学、初中分别 达到7.5 平方米以上、10.2 平方米以上;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 到2000 元以上、2500 元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 学、初中分别达到 2.3间以上、2.4间以上。 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 国家规定要求; 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 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 政府保障程度评估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 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 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 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 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 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 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 人、50人; 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

学生核定公用经费; 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 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 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 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 编制和岗位数量; 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 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 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代表潭口小全学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每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近几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全力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丰富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村初小,始建于1953年。位于正平镇潭口村,学校辖潭口村、腾岭村两个行政村,服务半径为2千米,服务人口4000余人。学校共设8个教学班,一至五年级共有学生227人,其中留守儿童少年人,无残疾儿童少年。教职工10人,取得教师资格合格证9人,专任教师9人,其中男3人,女6人,平均年龄岁,获得本科学历6人,本科在读1人,中师学历2人,学历合格率100%,高学历达70%。小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一级教师人,小学二级教师人。年轻教师居多,高学历教师多,教师结构合理。

学校占地面积8029㎡,校舍建筑面积1500㎡。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校舍面积㎡。其中教学用房㎡,生活用房㎡,运动场所㎡,绿化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中,教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音体美器材室㎡,多媒体教室㎡。各功能室设备完好,使用正常。学校图书室共有图书3400册,生均图书15册,能满足师生阅读需要。 近几年在县教育局和中心小学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及学校不断努力下,学校办学条件逐渐完善,投入金额逐年增加,增添功能室仪器和设备,能基本满足学校教学辅助用房要求,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学做人、会求知、健身心、育特长”为校训,以“为学生一生负责”为目标,在“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争创人民满意学校”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教学质量优质校园”为工作方向,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学校管理日趋成熟,校园环境逐年改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学校面貌大改观,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如今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浓厚,教育教学氛围浓郁的学校。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做的工作。 为了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根据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指导,我校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

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评估办法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为此,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对象是县(含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国家划定的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下统称县)。 第三条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督导评估认定,坚持“依法实施、保障公平、注重质量、社会认可”的原则。 第四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认定三年以上;基本均衡发展认定后年度监测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第二章评估内容与标准 第五条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包括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内容。 .

第六条资源配置评估通过以下7项指标,重点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在教师、校舍、仪器设备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同时评估这些指标的校际均衡情况。具体包括: (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二)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三)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四)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五)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七)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每所学校至少6项指标达到上述要求,余项不能低于要求的85%;所有指标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第七条政府保障程度评估通过以下15项指标,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具体包括: .

最新整理推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查报告.docx

最新整理推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推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一、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通过调整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统一城乡学校布局、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开展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推广名校集团化办学、城乡学校教师流动等举措,实现了城乡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基本一致,生均占有教育资源基本一致,教师专业水平大致相当,学校管理水平同步提高,同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接近的目标,全市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早在20xx 年,我市所有县(市、区)就已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是全省最早实现“满堂红”的地级市,标志着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度居全省前列。 二、推动举措 1.城乡学校老师轮岗交流 近年来,我市又大力推动城乡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已经实现了轮岗交流的市域和学校全覆盖,教师流动试点得到刘延东副总理两次批示,并在全国得到推广。 2.全力推进学校新一轮标准化建设 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达标比率直接影响各县(市、区)教育现代化的创建,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xxx市人民政府、xxx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创建工作,近两年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撤并民工子弟学校、撤并非法托幼机构、新建公办学校和公办幼儿园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比率,经过全方位的努力,我市20xx年又有14所学校通过了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认定,使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的比率升至93%,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启动义务教育阶段零返校工程

我市坚持以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划区招生”原则,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每年颁布文件,规范招生工作,例如20xx年下发了《关于做好xxx市本级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x教基〔20xx〕59号),主要工作原则是:坚持阳光招生和零择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坚持户籍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坚持控制起始年级班额。并坚持信息公开制度,所有学校必须将预录取名单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报各县(市、区)教育局备案再予以录取。 4.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为了督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所辖区域内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教育局多次组织专家组就有关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督查。例如:20xx年上半年,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41号)和《xxx市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x政办发〔20xx〕120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市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了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开展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规划实施、经费投入、无证幼儿园整治、内涵提升和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的情况,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组进行了专项督查,专家组人员在市政府王伟荣副秘书长和教育局周建新局长的带领下,听取了各县(市、区)政府领导的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台账资料,就有关数据进行了核实与了解并实地查看了两到三个乡镇的一些幼儿园,在汇总各方面材料的基础上,专家组撰写了督查反馈报告,报告中肯定了取得的成绩,也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 20xx年上半年,为全面了解《xxx市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x教基〔20xx〕111号)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我市各级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挖掘和推广各地成功经验,切实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和育人功能。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四个督查组,于四月中旬开始对各县(市、区)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督查组听取了各县(市、区)教育(文体)局工作汇报,查阅了相关台账,

202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供参考)

202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供参考)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镇致力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实施和创建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XXX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XXX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经过全镇干部职工、教师的共同努力,XXX镇已初步达到《XXX省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规定的要求。现将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概况 XXX镇位于东阿县城南14.5公里处,濒临黄河,与东平县、平阴县隔河相望。全镇国土面积64.37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总人口3.01万人。辖区内的XXX海拔82.1米,是东阿曹植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XXX梵呗”音乐的发源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植墓坐落于XXX西麓。2012年我镇被评为XXX省旅游强乡镇。 近年来,我镇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育质量不断上升,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小学初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二、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1、办学条件 我镇现有XXX镇中心小学和XXX镇第二中心小学2所完全小学。在校生900人,23个教学班,平均班额39人。小学校园占

地面积70余亩,生均占地面积51.8㎡;小学校园绿化面积18387㎡,生均绿化面积20.4㎡;小学校舍建筑面积9821㎡,生均校舍面积10.9㎡。 2、师资水平 全镇现有教职工93人,专任教师69人,本科教师61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一级教师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46.37%。全镇小学师生比1:10,无代课教师。 3、资金投入 为改善师生就餐环境,2014年由政府投资70余万元对镇中心小学餐厅进行新建;为美化校园,在2015年由镇政府牵头争取资金40余万元,对镇中心小学校路、教学楼室内外进行建设和粉刷;为给学生创造一个清凉的学习环境,在2015年我镇争取资金10.38万,为学校购置20台空调;投资10万元,为镇中心小学体育运动场进行了硬化,并铺设了塑胶跑道。同时学校按照省级标准投资近100多万元为仪器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心理咨询室、音体美器材室等功能室配备了器材和仪器,满足了教学需求。现在我镇学校均无D级危房,校舍初步均衡。 现在全镇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各学校校舍均能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基本配套,体育场地及附属设施基本齐全。 4、教育质量

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措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举措方案 杨家埠旅游开发区河滩小学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国家继实现“两基”和“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是衡量一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权威评价,是体现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根据市区教育局具体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均衡配置资源作为重点,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把推进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作为动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省定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和区域差距,真正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 组长:付丽峰 成员:杨俊奇、于海玲、张美荣、陈红霞、王明霞

三、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契机,抓好学校的软 件和硬件建设,校园环境进一步绿化和美化,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校园环境一流化。 1.逐步建立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系统管 理各种档案资料。逐步建全领导、教师责任落实制度,争取做到学校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到位,达到无缝覆盖,不留死角。 2.加强学校教学业务的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改革。 3.制订学校章程,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4.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增加电脑的购置,使师生人人能够接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到高新科学知识。 5.努力更新添置图书、添置教学设施。 6.逐年更新办公设备和学生课桌凳。 7.努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无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8.合理规划校园:①学校教学楼改造;②修建校园操场塑胶跑道;③加固校园的围墙;④修缮学校文化长廊;⑤美化、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开题报告.doc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姓名: 指导教师: 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目前我国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维护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科学教育、公平教育、和谐教育的前提和必然选择。我们必须从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充分认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统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强调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来考虑国家的教育发展,改变城乡教育分割和城乡教育分治的做法,把城乡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中,实现城乡教育双向、共同、均衡的发展。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某些方面还有扩大的趋势,构建适应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伴随着学龄人口的大量减少,有针对性的对现有城乡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划分与整合,对构建服务型政府及改善我国教育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目前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综述 1.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面临许多新的发展机遇。2009年11月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立的目标是:2010年比全国提早两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15年比全国提早五年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为加快“和谐榆次、教育强区”建设步伐,我们深入乡镇和有关基层学校,就“如何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2.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张丽娜认为:“城市优质学校生满为患”的问题虽然得到了积极遏制,但一到招生季节,难免还是会出现“农村和薄弱学校生源不足,门庭冷落”的景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农村地区人口密度小,在国家低生育计生政策作用下,学生绝对数量减少。二是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许多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还有一些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孩子随父母转移到城区。三是农村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家长对“择校”趋之若鹜。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

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县XX镇XX希望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 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作 介绍。 XX县XX镇XX希望小学位于XX镇文化东路3号,创办于2012年,办学至今第五年,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 力量年轻,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显著的“花园式”现代化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32440㎡,校舍建筑面积 7404.69㎡,绿化面积13795.77㎡,体育场占地面积10876.04㎡,校园规划开阔井然,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各项指标均达到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大门) 办学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优良品质培养有 机结合,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结合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好 学生活动,提出学校的“三风”建设,并深化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此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和良好班风形成,促使学校的各项规章 制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之发展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 时常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多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文化长廊) 文化立校、艺术育人是我校转变德育观念,寻求新的突破,探 索出的独具个性、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学校主 动联系县文化馆,外请名师,内抓管理,开设足球、民族舞、器乐、书法、国画等五个学生社团,扎实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 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

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特长,不断提高艺 术修养,服务校园,服务社会,展示学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 神风貌和学生的艺术特色,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我 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基地”的各项工作,精心打造精神文明校园和书香校园,取得良好的 社会效应。(书画活动室) 发展至今,在“办学目标明确,特色突出,育人环境优美;教 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负担轻,学 习能力强,综合素养全面”三大特色引领下,XX小学取得了良好的 社会效应。近几年,学校除经常接待县内外教育考察团外,还先后 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级防震减 灾示范校、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活动联系学校、县级常规管理 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被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被云南省教育厅小学语文研究会确定为“小学语文研究基地学校”,同时,学校集体、学生和教师个人分别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27项次、254人次和78人次。(校史室) 目前,学校办学范围不断扩大,除接收本片区生源外,还接收 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2名,教师70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教师较为年轻,结构合理,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100%,学生与教职工之 比为22.61:1,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为帮助年轻教师尽 快适应城区教学及自我发展,学校开展年级结对与个人结对,通过 交流与帮扶,落实学生学习常规与班级建设的管理,促进教师尽快 适应城区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学校以 教师综合技能大赛为突破口,突出教学中心,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献综述 【引言】 在我国,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还是近二十年的事情,虽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教育差距加大的现象早已显现,但是教育发展不均衡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的是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愈来愈严重而出现的。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实现。如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各国政府纷纷颁布各类政策,积极采取措施改变城乡教育差异以及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相对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对推动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文】 一、概念 均衡,最初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后被马歇尔引入经济学。均衡发展是指通过合理的配置人类有限的资源,达到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均衡,使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相当,形成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于发友在他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认为,“均衡发展首先是一种发展的类型,是在对狭隘的经济发展观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充分体现民主和公平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是以均衡作为其特征的,那么这种发展就不会是一种单纯的增长、扩展或进步、改善,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完全体现均衡本质、充分兼顾到平衡、协调意蕴的发展。均衡发展是在平衡合理的配置资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状态。狭隘的经济发展观在我国带来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正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种映射。当狭隘的经济发展观日益为多元的人文发展观替代的时候,教育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过渡也自然在情理之中。1 原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认为,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三个层面:区域之间,有一个地区和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问题;学校之间,是在一个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均衡发展的问题;群体之间,应该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从国家的角度,应该从区域、学校和群体三个层面同时来促进,不是就一个层面,可以根据不同层面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政策。另外,从促进的对象看,以义务教育为重点,但是要包括整个基础教育的公立的学校教育,也要考虑到高中,高中阶段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从均衡发展来设计,这是大思路,因为发展完了再去讲均衡, 1于发友.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知识 (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必学知识)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①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②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③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一)一个门槛(一个前提) “一个门槛”(一个前提),就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10项指标:生均占地面积、生均绿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小学科学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音体美器材配备、百名学生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数、学生与教职工之比、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 备注:以上具体数据详见《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两个文件。 (二)两个要素(两项评估) 两个要素(两项评估),就是校际间均衡状况和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 1、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这8项指标,用专门公式,分别计算全县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得出小学、初中校际均衡状况。 验收标准为:差异系数小学≤0.65,初中≤0.55。 2、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督导评估,以量化打分方式进行。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4项A级指标,23项B级指标,34个评价要点,总分100分。 验收标准为:评估分数必须达到85分以上。 (三)一个参考(一个重要参考) 一个参考(一个重要参考),就是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结果。 验收标准为:得分必须达到85分以上。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四个“一票否决” (1)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一年存在不达标情况; (2)教育系统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县不得申报; (3)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 (4)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迈进

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迈进 12月25日,全国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教育正确方向,找好教育历史定位,明确教育根本任务,理解教育本质要求,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打赢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攻坚战。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主持会议。陈宝生指出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破除、“城镇挤”问题开始缓解、“乡村弱”短板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得到加强、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特殊群体得到更多关爱,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陈宝生强调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奠基性工程。 各地要深刻把握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牢记义务教育是事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义务教育发展道路的信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思想,聚焦提供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这个着力点,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这个根本,抓紧研究破解义务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效举措,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迈进。 陈宝生要求 各地要把握全局性、体现针对性、突出创新性、增强时效性,继续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一是补短板,实施乡村教育底部攻坚。要合理布局农村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勇于创新管理体制。 ●二是疏堵点,深入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要加强地方立法,保障学校建设用地,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抓好专项计划落实。 ●三是抓关键,切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调配好师资,加强教师培训。 ●四是提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育人水平。要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五是啃硬骨头,坚持不懈抓好控辍保学工作。要把长效机制建起来,把帮扶政策“精准化”,把重点监测做到位,把特殊群体保障好。 ●六是强督导,做好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确保评估标准不能降低,农村学校不能丢,通过的县不能退。

政协提案: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切的民生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中小学中长期发展计划纲要》对此明确提出2012年初步实现教育均衡,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均衡。而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上。11月8日,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市政府和教育部门也为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但我市教育不均衡的现象还较为严重,特别是城区学校的择校热愈演愈烈,部分学生家长为读名校,提前一年就开始作各方面的准备,一到招生期间,名校校长特别繁忙和苦恼,要协调和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不得已经常关掉手机。而一开学,名校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小学每班65人左右,初中班70多人。每间教室塞得满满当当,上课的教师苦不堪言,家长也怨声载道。四川省教育厅也明确提出,从2012年秋季起,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人数要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内(小学45人、中学50人,基本消除70人以上特大班额。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扩大城区学校办学规模,更重要的是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让学生就近入学,避免出现“城里装不下,农村无人装的现象”。 而当前农村教育存大的普遍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城乡学校办公经费差别较大。尽管近两年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有所上升,但随着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减少,个别学校只有一百多人,学校办公经费存在下降趋势。大部分农村学校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无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个别学校甚至保持正常运转都存在问题。 二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积极性不够,教学方式陈旧、单一,且因身处偏僻乡镇,工作条件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部分学校还存在教师紧缺,有不少代课教师。 三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各类教学仪器往往不足,功能室不齐,硬件设备设施和城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学校又我经费进行改善。 四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特别多,大部分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关于推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我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和丰富,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已经成为我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推进全面优质化,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主题,以《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全面提升素质年”活动,立足常规管理,创新教研机制,优化活动载体,提升教师素质,努力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为打响“学在长兴”品牌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支持和优质服务。但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动态的、螺旋式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深刻剖析当前的非均衡发展点,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区域内的优质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均衡发展。 一、制约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瓶颈”现象 1、瓶颈一:生源失衡。 据调查,当前我县义务教育入学儿童在3500---3600名之间,而这些学龄儿童中有850---900名进行了择校,占入学儿童的20%---25%。其中,虽有出于特殊情况而择校,但这是为数不多的。也就是说,有近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学龄儿童家庭选择择校。这是区域内的平均比率,具体到优质、热门学校,则远远超过这一比率。教育提倡有教无类,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学生的先天素质有差异,也无法否认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目前,难以控制的择校风使生源质量向着优则更优、劣则更劣的两极化方向发展。

2、瓶颈二:薄弱师资力量难以均衡。 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受名校的感召、新校的开办、子女入学、教师待遇等因素的影响,中青年骨干纷纷流入理想的优质热门学校,使相对薄弱校更是捉襟见肘。同时区域层面“保底封顶”的教师工资制度,骨干教师跨校柔性流动,骨干教师流动“转会制”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骨干教师的定向集中流动,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师资水平悬殊的现象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师资力量难以均衡。 3、瓶颈三:学校发展乏力。 当前处于发展劣势、相对薄弱的学校或缺乏发展激情,或缺乏发展的爆发点,很难在短时间内摘掉薄弱校的帽子,又因为受学校地理环境、生源师资、校长办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薄弱校的滚动发展远不及优质校增长的速度,校际的办学差距在不断拉大。 综上所述,制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诸多。因此,需要各方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 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1、树立“扬峰建谷”的思想,重视“建谷工程”。 思想决定着行动。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的普遍优质化。“扬峰建谷”的道理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站在峰顶上的学校会远眺群山,引发这峰还是那峰高的思考,加快登攀的进程,不会因为均衡发展等待相对薄弱学校。相对薄弱学校虽奋起直追,终因谷与峰相距甚远而望尘莫及。“建谷工程”即是要重视和加大低谷中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主要目标,按照“统筹规划、优先发展,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的原则,切实解决当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 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市级政府统筹、指导、督查力度不断加大,辖市区“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全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 (二)教育投入稳步增加。全面落实“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执行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经费财政拨款高于省基准定额10%的政策,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平均水平。

(三)办学标准全面达标。严格按规定标准办学,到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标准班额,大规模学校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更加完善。新建学校均按《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配置建设。到2020年,所有学校校园建设、教师队伍、教育装备均达省定要求。 (四)队伍建设更加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缺口得到有效缓解;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地区差距大等问题得到较大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和专业发展机制逐步建立,校长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整体提升。 (五)教育公平有效保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不得超过5%的政策,留守儿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残疾儿童少年100%享受免费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按省定补助标准获得帮扶。实行均衡编班,不设重点班。 (六)教育品质整体提升。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成效日益显现,学生身心健康、学业发展等综合素养整体较好,学校内涵品质进一步提升。 (七)群众满意度保持高位。入学机会均等、校园生活丰富、教育理念先进、评价方式多元、教育装备现代、学业负担合理、办学行为规范、校外培训有序等方面获得较高的群众满意度。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通知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近年来,我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有差距,特别是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及学生流动、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等,义务教育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现通知如下: 一、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1.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规划。各地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常住人口规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超前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并纳入城镇规划严格实施、不得随意变更。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并按生源发展足额配置。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学校的,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老城区配套学校未达到配建标准的,要采取新建、改扩 —1 —

建等措施拓展办学空间,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责任单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国土资源厅) 2.建立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加强对中小学用地计划的保障力度,鼓励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审批教育用地时,相关部门应征得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统筹利用闲置校园校舍,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的现象,同时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优先通过置换等办法用于教育事业。(责任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教育厅) 3.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协同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在学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安排人员参与,保证新建学校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满足内涵建设要求,体育、卫生等设施设备符合相关标准。(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4.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正确处理方便入学与保障质量的关系,审慎撤并农村学校,严格先建后撤制度,保留的村小和教学点要确保达到省定标准要求。对因学校撤并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当地政府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妥善解决。(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二、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 5.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学校按照省定 —2 —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1125956.html,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点 作者:崔艳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10期 摘要:近年来,城乡教育不均衡之严重有目共睹。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人才的滞 拥与外流、基础设施的落后与空白,诸多因素导致了农村教育相对于城市教育的落后。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农村的教学资源稀缺,教学队伍落后是当前我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师 跨入21世纪之后,国际社会风云诡谲,各国竞争日益激烈。21世纪是一个文化之上的时代,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教育,是民族复兴之本、中华崛起之源、富国强兵之根,注定将负担起整个民族的重担。而在占我国总人数超过七五成的农村中,建设好发展好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均衡教育,是一切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综合文化素质之中,加强农村教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和统领全局的重大作用。在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破除大学无用论等旧时期落后思想,保障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新时期是一个需要资源技术与人才的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发掘培养与应用。打牢农村教育基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我国科技国防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符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理念,对新时期我国全面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新时期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均衡城乡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而农村问题的重点在师资队伍。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重大问题。 1.教师数量稀少,与之相对的是城市教师数量饱和,资源配置极度不均衡,教育发展以城市为绝对中心,造成了供求的极度矛盾。这种矛盾的形成由来已久,其中暗含几十年来积蓄下来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瓶颈,难以通过一时的改革和创新将其彻底解决,若要真正解决问题,必须下定打持久战的决心。 2.教师素质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低,教育信息化完成度不高,很难与现代化教育接轨,同时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设施落后,条件恶劣,薪资低廉,导致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教师专业素质难以提升。

某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汇报材料

XX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我代表XX小学就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向各位专家汇报。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的大力关心下,我校克服种种困难,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齐抓并举,使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学校规划合理,设备达标,办学水平逐年提高,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努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尽力创办了让当地老百姓信得过,靠得住的教育。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距高坪城区21公里,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学校占地面积XX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XX平方米,学校整体规划合理有序,布局精巧美观。学校现有XX个教学班(初中X个班、小学XX个班),在校学生XXX人(初中XX人、小学XX 人、留守学生XX人),教职工XX人,其中专任教师XX人,学校服务半径覆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学校设有党支部、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和工会等处室。

学校秉承“至善立教、至美育人”办学理念,坚持“厚德载物心灵美,学识广博内涵美,身心健身身心美”三美教育。近几年,学校乘教育均衡发展之东风,以质量立校、改革兴校、管理强校为出必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市教育局授予“市级现代装备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区级文明单位”、“区级德育先进单位”、“区级目标管理先进集体”、“区级先进党支部”及“区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耀称号。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学校占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28931平方米,生均与《标准》规定的校园用地面积有一定差距。 (二)教学用房及运动场地 1、教学辅助用房。学校校舍建筑面积8770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4130平方米,其中:小学为2932平方米,生均4.04平方米,比《标准》多0.68平方米;初中为1198平方米,生均4.88平方米,比《标准》差0.19平方米。 2、运动场地。绿化面积1400平方米,运动场地8983平方米(小学生均9.60平方米,比《标准》多1.18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